[00:00:00] 相声啊,相声这个形式,这个艺术啊,我们随便说,就可以夸张一些。 [00:00:12] 因为什么呢,它非得夸张啊,才可笑呢。 [00:00:16] 为什么叫单口相声,一个人说叫相声。 [00:00:20] 要按理由说,一个人也可以叫说评书,也可以叫讲故事,干嘛还叫相声呢? [00:00:30] 这里头有个解释,您比喻说要是说评书,或者是讲故事,您各位同志不笑,我们也能够下台,哎——,“且听下回分解!” [00:00:46] (拍醒木),鞠躬下台,就完了,哎,这事说书讲故事都行。 [00:00:53] 加上“相声“两个字了,单口相声这样下台就不行了,得怎么样下台啊? [00:01:01] 非得把您逗笑喽,我这一说啊,您……您就得笑,您实在要不笑,我……我也没主意,哎,对了,您……您不笑我不能下台胳肢去,是不是? [00:01:19] 说到那儿,话搭话您就笑了,这个艺术呢,可以夸张一些个。 [00:01:23] 甚至于相声这个艺术还可以夸大一些个,其实说起来啊,随便什么艺术,都得夸张一些,你不夸张,就不成为艺术了,艺术品嘛,你比喻这么说吧,有这么两句话,叫“说书的嘴,舞台上演员的腿”,这两句话的意思呢,就是艺术夸张, [00:01:54] “说书的嘴,舞台上演员的腿”,就是说书的嘴啊最快,随便什么事,他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得。他一拍这醒木,“春去冬来”,这四个字儿半年下来了,是不是?半年多了,快一年了,他这四个字就得,嗨,一说呀“这个人日行一千,夜走八百,一哈腰,施展夜行术,这一日到了(拍醒木)杭州。” [00:02:33] 他上嘴唇碰下嘴唇,这就到杭州了,他说到云南也是这么说,“这一日到了云南”,就行了。 [00:02:41] 舞台上演员的腿,唱戏演员腿最快,这出戏,你不甭管这地方离差点咱们这儿,几千里几万里,没关系,怎么样啊,在台上一绕弯,就算到。 [00:02:59] 您看那个京戏里头有这么一出戏,叫反云南,有一员大将,带着四个打旗的,这员大将这么一传令:“众将官!”“有!”四个打旗的,“兵发云南去者!” [00:03:22] 兵发云南去者,云南离这多远呢,您甭替他烦神,他怎么样? [00:03:30] 台上一转弯就得,这个说:“兵发云南去者!” [00:03:44] 四个打旗的一转,“嚄——”喇叭一吹,“隆咚仓隆咚仓隆咚隆咚仓”,绕一个弯,又到原来的地方,四个打旗的站住不动了,那员大将装模作样的还得问:“啊?人马为何不行?” [00:03:56] 为何不行?你这不废话嘛!再行,再行他掉台底下了,再行。 [00:04:04] “人马为何不行?““兵至云南!”“我军列开。”怎么样?到了。 [00:04:12] 就这么快?哎!就得这么快,你要细想起来,也就得这么快。 [00:04:18] 要不这么快,这出戏也没法唱,你说怎么唱,你说这个演员啊,嗬,表演演得可好,他这个戏啊演出来它真实,真实啊,行,分什么地方真实,“兵发云南去者”,这地方不能真实,真实,真实没法唱,真实怎么演呢?您除了这么演真实,这一叫:“众将官!”“有!”“兵发云南去者!” [00:04:50] “嚄——”, 四个打旗儿的唏哩呼噜唏哩呼噜,打那边下后台啦,到后台行头一脱,行李卷儿打好喽,扛起来,打那儿奔火车站,买票上云南啦! [00:05:10] 他这倒是真实啦,那听戏的受得了吗?观众受不了啊!他们走了,观众坐那儿愣着。 [00:05:20] “老王,戏散了?” [00:05:23] “不知道哇。大概没散呢。怎么半天不见人呢?” [00:05:33] 嚯,一个多钟头了,一个多钟头没上人。 [00:05:37] 这功夫啊,剧场的服务员过来了。 [00:05:40] 这就叫: “哎!同志同志,你们这戏散了吗?” [00:05:46] “啊,戏啊,没散。” [00:05:50] “没散?没散,怎么半天不上人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