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占了北京。 又领着辫子兵。 和清朝的遗老遗少拥进故宫。 落下五彩旗, 挂上黄龙旗, 演出了一幕伏笔的丑剧。 说到这儿啊, 咱必须交代一句, 那个年代呀, 那太乱了, 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都尽情表演, 光怪陆离, 色彩缤纷, 也可以说是丑态百出。 不用说书的加工, 也不用小说家添枝加叶。 就其本身来讲, 就富于传奇性。 就拿张勋来说吧, 你说他傻。 他不傻, 你说他捏, 他也不捏。 为什么要干这种愚蠢的事儿呢? 可能就是利令智昏。 野心膨胀冲昏了他的头脑, 使他变成了个疯子, 做了这种倒行逆施的事情。 他这一进故宫啊。 原来故宫的宫女太监都吓坏了。 现在他们觉着目前这生活就不错, 虽然是小朝廷, 有吃有喝, 政府给拨款, 诶, 就这样混一辈子就得了。 没想到晴天一个霹雳。 闯进这么多辫子兵, 公然要吵, 吵什么伏地要恢复清朝的皇帝, 还要光复大清朝, 推翻中华民国。 谁听着这个事儿不害怕呀, 嗯。 太监宫女吓得是四散奔逃。 就是那个内务府大臣, 满人是序, 硬着头皮来见张勋。 他也不明白怎么个茬儿啊, 问张勋, 这是谁批准这么干的? 张勋把眼珠子一瞪, 我批准的, 天塌下来, 有, 我接着。 难道说你不乐意伏笔吗? 啊, 你是满人, 你是清政府的大臣, 你就心甘情愿做民国的奴隶吗? 世旭一听不像话, 这这这, 哎呀, 张大人呢, 这事儿我不能做主啊, 我得请示二位太妃。 您看新鲜不, 在中华民国北京这领土上还有个小朝廷, 这里边儿还有两位太妃, 一位是锦妃, 一位是于妃, 都是光绪皇帝的妃子, 光绪早死了, 这个锦妃您听着不陌生吧? 亲姐俩, 她有个妹子叫珍妃, 叫慈禧, 推到井里头淹死了, 嗯。 这是他姐姐。 现在的皇帝呢? 这个小皇帝就是玄统, 也就是溥仪。 所以这两位是太妃, 如今呢, 照样给开享官俸, 在这故宫里头养着。 当然了, 什么权利也没有了。 世序到了后宫, 见着两位太妃, 这一说, 两位太妃也傻眼了。 赶忙来见张勋, 可是张勋表现着对太妃非常忠诚, 撩义父跪倒在地, 行了三拜九叩君臣大礼。 另外, 张勋吩咐一声, 换衣裳, 换衣裳, 快把箱子打开, 事先早有准备, 箱子盖儿周开, 把里的衣服拿出来了, 什么衣服都是清政府啊, 那时候留下的衣服。 顶戴花翎, 朝服卜褂、 素珠靴子都拿出来了。 这帮人把民国的衣服脱了, 把这套衣裳换上了。 大清白日好像诈尸差不多少, 两位太妃也傻眼了, 哎哟, 这张勋是涕泪横流啊。 二位太妃容禀奴才, 受青皇师知遇之恩, 宁珂肺腑, 终身难报啊, 我时时刻刻就想着伏辟, 对民国我一点儿感情都没有。 如今机会来了, 我要扭转乾坤, 光伏大清朝江山社稷, 请二位太妃继续垂帘听政, 辅佐溥义帝马上继位。 老姐俩听完了, 这老姐俩听完了是心惊肉跳, 这这这这能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 我手中掌握着几万人马, 谁敢不听我就行, 打谁。 他敢不听吗? 谁都怕横的。 哎呀, 事关重大, 容我们姐儿俩商议商议, 倘若伏必不成我, 我们可就都活不了了。 哎, 何必顾虑重重呢? 二位太妃不必耽搁时间了, 马上去太和殿继位。 人家这姐儿俩呀, 满足现状了, 不想冒险。 尽管张勋怎么约请, 这姐儿俩也不动心了。 后来张勋一看, 怎么办呢? 他也急了, 鼓动他的辫子兵鸣枪示警, 啊, 啪啪啪啪啪啪, 在故宫里放开枪了。 把这两位太妃吓得浑身力抖, 恐怕吃了眼前亏呀, 迫不得已二次进后宫, 把13岁的溥仪, 就是那退位那宣统帝领出来了, 抱上太和殿, 掉着眼泪。 这算继了位了。 张勋大喜, 领着清朝的一老一少, 康有为、 王世贞、 江朝宗、 吴炳相啊, 等等等等, 三呼了万岁。 见了朝王大礼, 吩咐一声, 鸣鞭放炮。 大风功臣。 他一个人就一手遮天了。 首先加封他自己。 摄政王、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外跨大学士的官衔儿。 康有为, 那是著名的保皇党的领袖。 人称康盛人。 你说这老头儿也是立令智昏了, 跟着凑热闹, 嗯, 也官封大学士, 什么江朝宗、 五炳相等等等, 全都封了险官。 然后通报各国公使馆, 对内对外发表声明。 消息传出, 全国就炸了没了, 一时间舆论大哗, 纷纷谴责张勋这种做法纯属是倒行逆施, 违背民意呀, 罢课、 罢工、 游行示威, 一致声讨张勋和康有为。 各与此同时, 各省的督军。 也纷纷致电发表声明提出独立, 要声讨张勋。 不但说国人义愤, 就连各国驻北京公使馆的公使。 经过磋商之后, 也向张勋提出强烈抗议, 啊, 不承认这个政府。 你说这玩意儿要命不要命, 他不承认。 你瞪眼没咒念了? 这还不说, 单说段祺瑞。 段祺瑞被黎元洪给免了职了, 在天津眯着, 一开始他没闲着, 操纵督军团, 诶, 给黎元洪施加压力, 现在一看, 这个张军跳出来了, 打着督军团盟主的身份和旗号。 干自己福利那一套, 段祺瑞也大怒啊, 一看全国形势对自己有利, 他也跳出来了。 超总手下的军队组织了讨军, 在天津马场誓师, 段祺瑞自封讨逆军总指挥。 没出几天呢, 就凑了十几万人马呀, 分两路杀进北京。 一个人不管办什么事儿, 不受老百姓支持, 遭到大家反对, 那寸步难行, 什么叫倒行逆施? 历史的车轮不能倒转呢, 就这么回事儿, 张勋干的这个事儿干脆就行不通。 结果张勋一看, 兵临城下, 将至壕边, 手下那几万辫子兵, 投降的投降, 倒戈的倒戈, 剪辫子的剪辫子, 全做鸟兽赛。 张勋一看, 快变成光杆司令了, 他也害了怕了, 把朝服卜褂扒下去, 靴子甩掉了, 滋溜。 钻进荷兰公使馆前去避难。 康盛人也跑了, 吴炳向江朝宗跑到日本公使馆前去避难, 这小朝廷昙花一现。 这个伏笔啊, 从开始到结束, 两头算上才12天。 但是在历史上有铭文的记载。 纯属是一出丑剧啊。 两位太妃长出了一口气, 干脆, 咱还坐享其成吧, 只要民国还养活我们, 我们一辈子再也不伏笔了。 可这件事情株连了很多人, 咱们接着上文说呀, 那别人还差, 倒霉的就是冯林葛。 本来叫张作霖把他挤兑的, 在东三省没有立足之地, 在北京闲呆, 你就老实儿待着得了呗。 张勋这一搞伏笔, 他头脑也发胀了, 他心说, 人生在世, 理应该有所作为, 尤其是我呀, 栽到张小个子手里, 实不甘心。 这回清朝能够伏辟我就是开国元勋, 一旦掌握大权, 我好找张小个子报仇, 所以呢, 他三番五次找张勋, 而且跟张勋表示, 我手下有28师, 可以为伏地效劳, 结果他派了两次人, 一个兵也没调进关内, 咱钱文书说了, 28师。 都被张作霖给收编了, 他能调得动谁呀? 什么他也没办成, 结果卷到里边儿去了。 伏辟与失败, 他算国家的要犯, 你搞伏辟。 身犯不赦之罪。 就这样, 他被逮捕了, 押到天津陆军监狱, 黎元洪也被赶下台了。 现在的大总统是冯国璋, 国务总理仍然是段祺瑞, 老段还兼任陆军总长。 仍然掌握着大权呢, 出于全国形势的需要, 他不得不对搞伏辟这些人严惩。 哎呀, 这么一来, 风林阁可倒了霉了。 风铃阁在监狱里头压着, 就听着风儿了, 可能对他要实施绞刑。 那阵儿的死刑啊, 多种多样, 砍头已经禁止了, 但有两种死刑, 一是枪决, 一是绞刑啊。 风林阁魂飞魄散, 没想到我姓冯的, 到头来落了这般结果, 我也太惨了, 真是死不瞑目啊。 但这个消息很快传到张作霖耳朵里了, 诶, 你说张作霖这人啊, 还真挺够意思。 一听说冯林葛被关进陆军监狱, 将要判成死刑, 他动了心了, 不管怎么说, 哥俩多年的交情了。 有那么一句话, 人到难处拉一把呀。 冯林可够惨的了, 我还能落井下石吗? 不能让人们说我老张不够义气。 因此, 张作霖力排众义, 带人赶奔北京来见段祺瑞, 以28师全体将士的名义, 要保释冯林葛。 现在段祺瑞呢, 重掌大权, 春风得意, 拿这点小事儿啊啊, 不当回事儿。 何况张作霖还亲自来一趟, 乐得河水不洗船呢。 干脆做个人情吧, 当场批准释放冯林葛。 张作霖亲自带人到天津陆军监狱去接风林哥。 这老冯啊, 无论如何没有想到。 他认为准死无疑了, 没想到几天的光景被释放了, 一打听, 是张作霖的力量。 而且张作霖还亲自来接他, 冯林阁一见张作霖是痛哭失声, 兄弟, 哥哥不是人的。 哥哥, 对不起你, 没想到你还能救我。 张作霖一笑, 大哥, 咱是铁哥们儿, 嗯。 您还说这干什么呢? 当初我们发过誓, 同甘苦, 共患难, 如今大哥有难, 小弟焉能袖手啊? 您别提这些事儿了, 赶紧洗洗澡, 检查检查身体, 到北京您好好歇歇, 我还有些事儿跟您商议。 张作林陪着冯林葛在北京住了一个星期, 冯林葛诶, 也恢复个不得离儿了, 但是老张向他提出要求, 大哥, 我救你不假, 你。 必须在北京、 天津这儿养老, 不准你再回东三省, 小弟, 我就这么一个要求。 为什么呢? 你回去肯定有帮人在你的身旁煽风点火, 你我弟兄早晚还要发生不睦, 只有你待在关内。 你我弟兄才能避免矛盾。 另外, 我还给你谋个好差事, 保证你吃喝不愁, 你在广宁的财产, 小弟妥为保管, 分离, 好死我也不动。 你看怎么样? 啊, 冯林阁一听, 啊, 这有条件的啊, 把我救了行不? 让我回东北了? 好吧, 兄弟, 我认了。 你说什么, 我听什么。 张作霖说话算数, 又打点段祺瑞, 最后给冯林葛买了个侍从, 高等武官。 什么叫侍从、 高等武官呢? 就挂个虚名呗, 到时候开几百块钱的饷。 张作霖就给冯林阁在北京买的房子, 在天津置的别墅给留了一大笔钱, 足够他生活费用。 就这样, 老冯。 就住在天津和北京, 永远也不敢回东三省了。 一直到死。 据说冯麟阁死的天津法租界, 他也没敢回广陵。 但张作霖这个人呢? 还真够义气, 说话算数, 对冯林葛留下丰厚的财产, 分毫没动, 妥为保管。 现金存到银行去, 胜利财产派人在这儿管理着, 以后冯林葛不在了, 他儿子冯庸、 张大成人、 张作霖把这些财产就移交给他儿子庸。 这个冯庸啊, 有学问, 很知趣儿, 因此对外界发表声明说, 我是个文人, 向来不喜欢政治, 也不愿意卷入政治, 我是研究学问的, 把他父亲冯林葛留下的大笔财宝。 拿出相当一大部分来, 就在奉天王家和子创办一个冯庸大学。 一般上了年纪的人, 特别是沈阳的人, 恐怕都知道这事儿。 蜂拥大学是中外驰名啊。 冯庸就是冯麟阁之子。 后来, 张学良将军也长大成人了, 在奉天创立东北大学。 这两座大学都是奉天的高级学府, 培养了许多人才。 有人说蜂拥创办蜂拥大学, 有意跟小张抗衡。 这玩意儿咱也没钻到冯庸肚子里去, 究竟他有没有这个意思, 说书人不得而知。 后来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将军奉蒋介石之命到了大西北, 蒋介石打算利用张学良将军之手前去剿共。 张学良将军十大局顾整体接近共产党之后, 知道共产党是救国救民的, 404

404,您请求的文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