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5] 皇帝支持朋友激励法设立的机构 [00:00:09] 但很快就被撤销 [00:00:11] 引进团队却有分崩离析 [00:00:14] 王安石改革的一个屋子里马上借壁 [00:00:28] 嗯 [00:00:36] 一经改革的宋神宗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改革领头羊 [00:00:40] 他不但任命王安石为主抓改革的副宰相 [00:00:44] 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最高级别的改革机构 [00:00:48] 王安石踌躇满志 [00:00:49] 还一边应对反对派的压力 [00:00:52] 一边组建自己的核心团队 [00:00:54] 全面变化 [00:00:55] 然而 [00:00:56] 王安石没有想到的很多老朋友居然成了激烈的反对者 [00:01:02] 他所提拔重用的改革中坚力量也一个个离他而去 [00:01:07] 王安石变法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磨难和痛苦 [00:01:11] 那位一直支持变法的年轻皇帝又为什么会态度急转呢 [00:01:17] 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继续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上部王安石第三集不以成败论英雄 [00:01:29] 1069年的春天 [00:01:32] 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池为参知政事 [00:01:37] 这一纸公文的下达 [00:01:39] 这个任命的下达 [00:01:41] 这就意味着一场震撼历史的大变革轰轰烈烈的开始 [00:01:48] 因为宋代的直观参知政事是副宰相 [00:01:53] 是中枢的负向 [00:01:56] 王石进入中书门下 [00:01:59] 这就意味着 [00:02:01] 王安石开始领导一场变法了 [00:02:05] 紧跟着 [00:02:07] 是宋神宗的第二道任命设立的一个机构 [00:02:12] 叫制置三司条例司 [00:02:16] 这个机构的设立时间 [00:02:19] 是1069年的二月 [00:02:22] 我们先解释一下 [00:02:25] 这个掷掷三次调理师的质 [00:02:28] 第一个质意味着是皇帝的命令 [00:02:32] 第二个质是设置 [00:02:36]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皇帝下令设置的一个三司条例司 [00:02:41] 这是一个总蓝变法的领导机构 [00:02:45] 这个机构为什么设立了 [00:02:48] 是因为王安石要求的 [00:02:51] 那么 [00:02:51] 王安石一担任副项 [00:02:54] 一开始变法 [00:02:56] 就要求成立一个制置三司条例司 [00:02:59] 这是为什么呢 [00:03:01] 为什么他一上台就要成立一个新的机构 [00:03:05] 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师啊 [00:03:07] 他的权力是很大的 [00:03:09] 他管制定法律 [00:03:11] 他还要监督法律的执行 [00:03:13] 他还管人事的任免 [00:03:16] 主管中央的财政 [00:03:18] 还要管那些反对派 [00:03:21] 所以这是一个全新的机构 [00:03:23] 当然这个机构已设立 [00:03:26] 就会引来很多问题 [00:03:29] 你可想而知你的 [00:03:31] 因为当时中央的最高三个机构 [00:03:33] 就是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 [00:03:36] 这是三个机构 [00:03:37] 你现在这三个最高机构上面再设一个机构 [00:03:41] 那么这三个机构就觉得自己全被夺了 [00:03:44] 所以这就晕埋下了一个伏笔 [00:03:49] 将来在改革过程中间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 [00:03:53] 这是我们要讲的 [00:03:56] 一纸任命和一个机构 [00:03:58] 那么为什么要设立这个机构呢 [00:04:02] 因为设立这个机构 [00:04:05] 是为了推动改革 [00:04:07] 总的来说是为了推进改革 [00:04:10] 为什么这样说呢 [00:04:12] 第一 [00:04:13] 改革涉及到二府三司 [00:04:17] 如果没有一个铜管二府三司的机构 [00:04:21] 这个改革是无法进行的 [00:04:23] 你交给中书门下也不行 [00:04:25] 交给三思也不行 [00:04:27] 交给枢密院 [00:04:28] 枢密院也不行 [00:04:29] 必须得有一个铜管三个最高部门的一个领导机构来推行改革 [00:04:37] 这是第一点 [00:04:38] 第二点 [00:04:40] 王安石的身份 [00:04:44] 还是以什么样的身份来主持这场改革呢 [00:04:47] 是以中枢的副项 [00:04:50] 也就是参知政事 [00:04:52] 他只是参知政事 [00:04:54] 换句话说 [00:04:55] 他只是中书门下的一个 [00:04:58] 负相 [00:05:01] 你叫他铜管中书熟蜜和三思 [00:05:06] 那么它的这个植物是无法满足这个 [00:05:10] 这种需求的改革的需求了 [00:05:13] 所以他必须要有一个同款的机构 [00:05:16] 更重要的是 [00:05:18] 在中书门下 [00:05:20] 王安石都摆不平 [00:05:23] 当时中书门下一共有五个宰相 [00:05:27] 给副宰相一共是五个人 [00:05:30] 这五个人 [00:05:32] 只有王安是一个人是坚决主张变法的 [00:05:37] 其他有三个坚决反对的 [00:05:40] 还有一个 [00:05:43] 是个暗中知耻 [00:05:46] 明礼不知耻的 [00:05:48] 换句话说 [00:05:50] 如果不给王安师再搞一个机构 [00:05:53] 那么就在中书门下 [00:05:56] 王安石的话都通不过 [00:05:59] 这五个中书门下的宰相 [00:06:03] 当时老百姓用一句话概括了 [00:06:06] 叫生老病死苦 [00:06:10] 生老病死苦 [00:06:11] 生是指王安石 [00:06:14] 他在中书门下来得最晚 [00:06:17] 但是他最年轻 [00:06:19] 最富有朝气 [00:06:20] 最主张改革 [00:06:22] 所以这叫声 [00:06:24] 第二个老老纸 [00:06:27] 其中的一个宰相叫曾公亮 [00:06:32] 增量这个年龄很大了 [00:06:34] 变法派给反对派 [00:06:37] 这两派之间它是一个什么态度呢 [00:06:41] 他暗地里支持王安石变法 [00:06:44] 名利他又不可安站在一边 [00:06:47] 第三 [00:06:47] 我们讲病 [00:06:49] 并指的是当时中书门下的宰相老陈复辟 [00:06:57] 富弼这个人 [00:06:59] 是坚决反对变法的 [00:07:02] 但是 [00:07:03] 他又不会这个公开的给宋神宗较上劲儿 [00:07:11] 所以他跟王安石的关系很僵 [00:07:15] 王时宜担任副项副臂 [00:07:19] 就请病假了 [00:07:20] 经常请病假 [00:07:22] 不管正事儿 [00:07:24] 后来王安石出任宰相了 [00:07:26] 复辟干脆就称病告退 [00:07:29] 回到地方去做官了 [00:07:32] 所附B [00:07:33] 这叫病 [00:07:35] 死是指中书门下的另一个宰相 [00:07:39] 叫唐介 [00:07:41] 唐介这个人是旗帜鲜明地、公开地反对王安石变法 [00:07:45] 最后气得什么嘞 [00:07:47] 气得背上的疮发作了 [00:07:50] 病死了 [00:07:52] 这就叫生老病死最后一个ku ku 指的是照片 [00:08:00] 照遍也是反对变法的 [00:08:02] 每一项心法一下达照遍就叫苦连天 [00:08:07] 所以 [00:08:07] 中书门下的五个宰相跟副宰相中间 [00:08:11] 老百姓概括成生老病死苦 [00:08:15] 只有生者是坚决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一个人 [00:08:20] 可见在中书门下这一个一个机构中间 [00:08:27] 顽石只能够得到一票 [00:08:30] 曾公亮的一票还不敢公开的头给他 [00:08:34] 所以 [00:08:36] 如果说不设立一个新的机构叫中书门下来主持变法的话 [00:08:41] 那么大家如果要一投票 [00:08:44] 这个结果很可能是4 :1 [00:08:48] 最好的结果是曾公亮在投一票支持 [00:08:51] 那么就是3 :2 [00:08:52] 这也改革的不成 [00:08:55] 所以王安石非常清楚 [00:08:57] 没有一个机构 [00:08:59] 没有一个凌驾于三个主要部门之上的机构无法执行改革 [00:09:05] 宋神宗也明白这个道理 [00:09:07] 所以在三个主要行政部门的上面 [00:09:11] 又设了一个制置三司条例司 [00:09:16] 这个机构的设立啊 [00:09:18] 意味着当时的反对派的势力非常强大 [00:09:27] 因为王安石变法是从宋神宗熙宁面前开始的 [00:09:31] 所以又被称作熙宁变法 [00:09:34] 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西宁变法 [00:09:37] 内容涵盖了机构改革、赋税改革、军事改革、科举改革、农业水利改革等等方面 [00:09:45] 虽然变法后来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00:09:48] 但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执行之严厉 [00:09:52] 都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 [00:09:55] 王安石变法不但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00:09:59] 也因为在推行新法过程中的急躁、粗暴与区级 [00:10:04] 损害了老百姓的部分利益 [00:10:06] 因此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00:10:09] 在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下 [00:10:11] 一年多以后 [00:10:12] 制置三司条例司被撤销 [00:10:15] 但王安石仍然被任命为宰相 [00:10:18] 继续组织变化 [00:10:20]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团队又是怎样组成的呢 [00:10:25] 实际上 [00:10:27] 当这个机构被撤销到王安石正式担任宰相这七个月中间 [00:10:32] 王安石实际上一直在主持的变法的工作 [00:10:36] 虽然他是负相 [00:10:38] 但是这个时候 [00:10:41] 宰相富弼已经罢相 [00:10:44] 到地方上去做官呢 [00:10:46] 参知政事唐介是病死了 [00:10:50] 赵便被宋神宗赶出去 [00:10:54] 到地方官去做杭州知州了 [00:10:58] 曾公亮 [00:10:59] 被免职了 [00:11:01] 另一个宰相陈升值 [00:11:04] 因为给王安石的意见不一致 [00:11:06] 请病假 [00:11:07] 后来呢 [00:11:08] 又因为这个母亲去世 [00:11:11] 他去 [00:11:13] 这个服孝奔丧了就丢了 [00:11:17] 新任命的两个宰相 [00:11:19] 寒江、寒威这弟兄两个人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的支持者 [00:11:27] 还有一个参政事冯晶 [00:11:31] 她是反对派 [00:11:32] 他弑父 [00:11:32] 逼着女婿 [00:11:33] 但是他一个人鼓掌难鸣 [00:11:36]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 [00:11:39] 变法的权利实际上是掌握在王安石手里边 [00:11:45] 这是急购的设立与撤销 [00:11:49] 那么王安石除了 [00:11:52] 这个有了这么一个机构以外 [00:11:55] 王安石还有三驾马车 [00:11:58] 这个三驾马车是他变法的主要的依靠的力量 [00:12:06] 当年制置三司条例司成立的时候 [00:12:10] 这个王安石就抓住了一个机会 [00:12:13] 什么机会呢 [00:12:15] 当时是和枢密院的盛称之 [00:12:17] 他两个人共同领衔 [00:12:20] 在领导制置三司、条例司 [00:12:23] 当成深知升任为中书门下的宰相以后 [00:12:28] 王石不失时机地就提拔落寒江和他一块儿猪肝 [00:12:35] 后来又提拔了一个支持变法的人 [00:12:40] 叫曾不 [00:12:41] 曾布这个人大家可能比较陌生 [00:12:44] 但是我们唐宋八大家中间要讲到一个重要作家叫曾国 [00:12:48] 曾巩的弟弟就是增补 [00:12:52] 还有一个很有利的变法者叫吕惠卿 [00:12:57] 吕惠卿 [00:12:58] 韩将增不 [00:13:00] 这三个人就被称之为三驾马车 [00:13:05] 我们先介绍一下李惠卿 [00:13:08] 李惠青是个非常有政治才能的人 [00:13:12] 在变法初期 [00:13:14] 他和司马光公开辩论 [00:13:17] 支持变法 [00:13:20] 完事 [00:13:20] 看中了他一点 [00:13:22] 把他选入到这个领导机构中间来 [00:13:26] 这个李慧卿很有才 [00:13:28] 他亲自起草了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等一系列的心法 [00:13:38] 是由吕惠卿亲自起草 [00:13:40] 经过王安石修改 [00:13:43] 再报宋神宗批准 [00:13:46] 这里 [00:13:46] 慧卿应当说是王安石三驾马车中间最重要的一匹马 [00:13:54] 当反对派攻击心法的时候 [00:13:57] 李慧卿是主要的 [00:14:00] 这个护心法的人 [00:14:02] 所以最后得了一个雅号叫护法善神 [00:14:08] 是一个维护新法的一尊善神 [00:14:14] 韩微、韩将这两兄弟人呢 [00:14:18] 是坚决支持王安石变法的 [00:14:21] 所以这两个人后来也得了一个雅号 [00:14:24] 叫传法沙门 [00:14:28] 两个人叫传法沙门 [00:14:30] 三驾马车的第三个呢 [00:14:32] 就是增不 [00:14:34] 曾布 [00:14:36] 我们刚才介绍过 [00:14:37] 他是曾巩的弟弟 [00:14:39] 也是王安石新法的坚定的支持者 [00:14:43] 所以尽管从1069年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开始变法以来 [00:14:50] 遇到的阻力很大 [00:14:52] 几乎每一部新法出台都要进行一场大辩论 [00:14:56] 首先要说服宋神宗 [00:14:59] 第二 [00:14:59] 要和当时的反对派进行激烈的庭辩 [00:15:04] 最后还能把这个心法推广出去 [00:15:08] 但是由于有宋神宗的支持 [00:15:11] 有三驾马车的坚决的辅佐 [00:15:15] 所以王安石的新法推行还是比较顺利的 [00:15:19] 所以这个时候王安石的心情也是比较好的 [00:15:23] 王安石变法是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是 [00:15:27] 为了大宋王朝的国富民强 [00:15:30] 然而让大家想不到的是 [00:15:32] 他的变法遭到了激烈 [00:15:35] 在反对者当中 [00:15:36] 居然有很多是他自己的老朋友 [00:15:40] 也包括很多当时的风云人物 [00:15:42] 如欧阳修、苏轼等人 [00:15:45] 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王安石变法 [00:15:48] 为什么他的老朋友司马光和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呢 [00:15:54] 事实上 [00:15:55] 这一大批反对者并不反对变法 [00:16:01] 他们反对的只是王安石变法 [00:16:05] 不反对变法 [00:16:06] 只反对王安石变法 [00:16:09] 因为他们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理念 [00:16:13] 王安石的变法措施 [00:16:15] 那么怎么来看清楚这场斗争实际上是一种理念和措施的 [00:16:24] 政治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00:16:28] 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 [00:16:30] 变法派的王安石和反对者的司马光 [00:16:35] 这两个人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00:16:40] 那么我们剖析一下王安石跟司马光的矛盾 [00:16:43] 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变法 [00:16:47] 这个遭到这么多名称反对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00:16:52] 在整个熙宁变法的过程中间 [00:16:55] 王安失势 [00:16:56] 但精竭力的推行者 [00:16:59] 司马光 [00:17:01] 是想方设法的反对者 [00:17:06] 那么这两个人 [00:17:07] 一个是变法的先锋官 [00:17:09] 一个是当时是人的精神领袖 [00:17:14] 他们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00:17:16] 可以让我们看出来当时的改革派与反对者之间的分歧到底在什么地方 [00:17:26] 首先说明王安石给司马光两人私交非常好 [00:17:31] 他们是朋友 [00:17:32] 那么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是什么呢 [00:17:35] 实际上两个人的矛盾 [00:17:38] 集中在两点上 [00:17:40] 第一 [00:17:42] 如何改 [00:17:45] 改革是两个人共同的主张 [00:17:48] 但是如何改 [00:17:50] 两个人有不同的看法 [00:17:52] 第二 [00:17:53] 确立什么样的改革目标 [00:17:56] 两个人的看法也不一样 [00:17:58] 实际上 [00:17:59] 王安石跟司马光的矛盾就集中在了两点 [00:18:02] 第一是怎么改 [00:18:04] 第二是确立一个什么样的改革目标 [00:18:07] 在这两点上 [00:18:08] 两个人有重大分歧 [00:18:11] 司马光主张怎么改 [00:18:13] 司马光主张节流 [00:18:16] 换句话说 [00:18:17] 叫节约闹革命 [00:18:20] 国家财政部是有危机了吗 [00:18:22] 国家财政有危机的怎么办呢 [00:18:24] 要节约 [00:18:25] 闹革命 [00:18:27] 用节约闹革命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危机 [00:18:30] 华人主张是理财 [00:18:34] 一个主张理财 [00:18:35] 一个主张节约节流 [00:18:39] 一个要理财 [00:18:40] 一个要节流 [00:18:41] 理财实际上就是开源 [00:18:45] 一个主张开源 [00:18:46] 一个主张节流 [00:18:48] 这就是两个人很大的一个分歧 [00:18:51] 这是理念之争 [00:18:53] 这种理念之争后来的发展就很糟糕了 [00:18:58] 理念之争发展到两个人的毅力之争 [00:19:04] 因为儒家历来讲究君子喻于义 [00:19:09] 小人喻于利 [00:19:11] 这是儒家一贯的观点 [00:19:13] 这儒家的义利观 [00:19:16] 反对派 [00:19:17] 特别是司马光就抓住这个 [00:19:21] 义利之争 [00:19:22] 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00:19:24] 认为理财就是 [00:19:26] 这个逐利就是追逐利益 [00:19:30] 王琦认为这个球利并不可耻 [00:19:36] E [00:19:37] 合力不结合 [00:19:38] 实际上是很虚伪的 [00:19:40] 所以两个人呢由 [00:19:43] 这理念的不同进一步发展到在理论上 [00:19:49] 变成了义利之争 [00:19:51] 这个义利之争 [00:19:54] 这是两个人 [00:19:56] 或者说两派争论的一个重大焦点 [00:20:01] 第三点在于什么呢 [00:20:05] 王安石主张法治 [00:20:07] 司马光主张人治 [00:20:11] 这是两个人一个重大分歧 [00:20:14] 其实在变法开始之前 [00:20:16] 变法是公元1069年开始的 [00:20:20] 其实在变法前一年1068年的七月就发生过一个案件 [00:20:27] 这个案件的爆发 [00:20:28] 把司马光给王安石两人的矛盾呢完全给凸显出来了 [00:20:33] 这是一个什么案件呢 [00:20:34] 当时有一个女子叫阿云 [00:20:38] 一个叫阿云的女子 [00:20:41] 他在母亲的丧葬期间嫁给了一个男子 [00:20:46] 叫伟啊大 [00:20:49] 但是婚后 [00:20:51] 她觉得她的丈夫很丑 [00:20:54] 这个阿姨呢 [00:20:54] 就采取了一个极端措施 [00:20:57] 所以趁着丈夫晚上睡着了 [00:21:00] 就杀她的丈夫 [00:21:02] 想把她丈夫杀了 [00:21:03] 结果没有杀死 [00:21:05] 告到官府去了 [00:21:06] 当地的登州知府在判这个案子的时候 [00:21:10] 做了这么一个判决 [00:21:12] 说阿云作为一个女子 [00:21:14] 在他母亲丧葬期间私自嫁人 [00:21:18] 这是不合法的 [00:21:21] 不合法 [00:21:22] 不合理法 [00:21:23] 因此这个婚姻不予承认 [00:21:27] 既然不予承认 [00:21:29] 阿云的杀人就不是妻子杀丈夫 [00:21:33] 而是一个女人杀男人 [00:21:36] 所以啊云 [00:21:38] 这个罪就轻了一等 [00:21:40] 大大、轻微等 [00:21:41] 如果是妻子杀丈夫 [00:21:44] 那这个最就是十恶不赦之罪 [00:21:47] 如果是女人杀男人 [00:21:49] 这个罪就轻得多 [00:21:51] 这是一点重大分别在一点呢 [00:21:54] 东州知府认为阿云被抓进来以后供认不讳 [00:21:59] 全不认账 [00:22:01] 这叫有自首情节 [00:22:03] 所以不给阿云判死刑 [00:22:07] 没有判死刑 [00:22:09] 结果 [00:22:11] 这个事情有很多人不同意司马光主张 [00:22:15] 坚决要上 [00:22:17] 一个妻子竟然因为选丈夫丑陋而要杀丈夫 [00:22:23] 这是大逆不道 [00:22:24] 主张要杀 [00:22:26] 王安石支持登州知府说 [00:22:28] 不能杀 [00:22:30] 你看 [00:22:32] 司马光是坚持用儒家的道德观念来判这个案 [00:22:40] 王安石 [00:22:42] 是按法律的条文来判这个 [00:22:46] 两个人一个主张 [00:22:48] 法治一个主张 [00:22:51] 人治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清楚 [00:22:53] 最后这个案子就拖了一年多 [00:22:56] 因为它是1068年的事儿 [00:22:58] 到了1069年王安石变法 [00:23:00] 得到宋神宗支持了 [00:23:02] 王安石就是权力大了 [00:23:03] 这个案子最后按王安石的意见判这个案子 [00:23:06] 没有判死刑 [00:23:08] 这个小故事 [00:23:11] 说明两个人 [00:23:14] 原来是理念之争 [00:23:16] 后来发展成义利之争 [00:23:20] 在发展城市 [00:23:21] 法治给人治之争 [00:23:23] 再发展就变成了意气之争 [00:23:27] 两个人的意气之争 [00:23:30] 这是北宋啊 [00:23:31] 特别是到了什那个神宗朝 [00:23:35] 在当时的官僚阶层队伍中间非常不好的一个风气 [00:23:41] 本来是呃 [00:23:43] 几个人 [00:23:44] 或者是一派人跟另一派壬的一个意见上的、理念上的争论 [00:23:49] 最后发展成个人意气之争 [00:23:53] 所以两个人都很执拗 [00:23:56] 两个人的坚持给执拗 [00:23:59] 相当接近 [00:24:01] 所以王安石后世被称为拗相公 [00:24:05] 司马光被称为司马牛 [00:24:09] 一个叫拗相公 [00:24:10] 一个叫司马牛 [00:24:13] 就两个人 [00:24:13] 都非常固执 [00:24:18] 这个最为可怕的是两个人最初的 [00:24:23] 或者叫两派的最初的理性的辩论 [00:24:27] 很快的变成了一种感性的党同伐异的意气之争 [00:24:35] 这样就给变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00:24:45] 面对反对派的压力 [00:24:47] 王安石并没有退缩 [00:24:49] 他据理力争 [00:24:50] 坚持改革 [00:24:51] 然而局面却越来越被动 [00:24:54] 王安石也越来越孤独 [00:24:57] 现在有句话叫不怕神 [00:24:59] 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员 [00:25:02] 王安石没有想到 [00:25:04] 他最倚重所提拔的队友一个个的背叛了自己 [00:25:08] 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内部儿 [00:25:11] 一直支持自己的宋神宗为什么也态度急转呢 [00:25:16] 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上部王安石第三季不以成败论英雄正在播出 [00:25:26]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 [00:25:28] 王安石的变法本来进行得非常顺利 [00:25:31] 但是 [00:25:32] 这件事情并没有善始善终 [00:25:36] 因为王安石所仰仗的支持 [00:25:39] 他所依靠的力量 [00:25:41] 它所实施的变法 [00:25:43] 这三大问题都出来了 [00:25:46] 这三大问题是什么呢 [00:25:48] 第一 [00:25:48] 他仰仗的支撑这宋神宗 [00:25:51] 第二 [00:25:52] 他依靠的力量三驾马车 [00:25:55] 第三 [00:25:56] 他实施的新法 [00:25:59] 三大问题都出来了 [00:26:01] 我们先说 [00:26:03] 这个它的支撑 [00:26:06] WAN Shi 变法中间 [00:26:08] 最终出现的 [00:26:11] 很不好的一个苗头就是他的支撑在动摇 [00:26:17] 支撑动摇的原因是什踪的动摇 [00:26:21] 宋神宗动摇原因很多 [00:26:24] 反对派不断的在闹市 [00:26:27] 反对派甚至组织老百姓 [00:26:31] 去上访 [00:26:32] 到京城上访 [00:26:33] 甚至于还策划围堵王安石的家门 [00:26:38] 闹事儿 [00:26:41] 所以 [00:26:41] 这让宋真宗很头疼 [00:26:45] 这只是一个方面 [00:26:47] 更重要的 [00:26:49] 有四个字叫天怒人怨 [00:26:53] 天怒人怨 [00:26:54] 什么叫天怒 [00:26:56] 什么叫人愿 [00:26:57] 我们分开来讲 [00:26:58] 先讲天怒 [00:27:00] 公元1073年的秋天 [00:27:04] 北宋王朝经历的一场大自然灾害就是天汉、大汉 [00:27:12] 这个大汉旱稻 [00:27:14] 很长时间没有下雨 [00:27:16] 当时由于科学不发达 [00:27:18] 宋神宗采取多次采取旗语祈祷上天下雨的办法 [00:27:25] 没有任何结果 [00:27:26] 反对派就抓住这个理由了 [00:27:29] 说 [00:27:29] 这是老天发怒了 [00:27:32] 老天发怒了 [00:27:33] 反对王安石变法 [00:27:34] 所以老天不让下雨 [00:27:37] 就在这个时候 [00:27:39] 出现了一个突发事件 [00:27:42] 当时京城开封的一个守城门的官员叫郑霞 [00:27:48] 这个人还是王安石一手提拔的 [00:27:53] 他的职务就是每天守着这个京城开封城门 [00:27:58] 结果他看到由于大旱 [00:27:59] 很多老百姓逃荒到京城开封来了 [00:28:04] 郑霞这个人还是有点才华的 [00:28:07] 他就把老百姓那个难民逃荒的样子画了一幅连环画 [00:28:14] 叫什么呢 [00:28:15] 叫流民图 [00:28:18] 流离失所的这些灾民是怎么样的一个惨状 [00:28:24] 怎么样进入京城的画了一幅长卷的流民图 [00:28:30] 连这个图 [00:28:31] 他又写了一封奏疏交给 [00:28:35] 宋神宗 [00:28:37] 而且他还说了一句 [00:28:39] 还赌了咒 [00:28:42] 陛下 [00:28:43] 如果看到我的图 [00:28:45] 听了我的话 [00:28:47] 假如十天不下雨 [00:28:50] 可以把我在宣德门外当众斩首 [00:28:55] 还堵了这么一个 [00:28:56] 把自己的命给赌上去了 [00:28:59] 当然这时候还有两宫太后的反对 [00:29:03] 反对派比较多啊 [00:29:04] 两宫太后的反对 [00:29:05] 好多人的反对加到一块儿 [00:29:09] 宋神宗看到流民图 [00:29:11] 动摇了 [00:29:15] 而且的话 [00:29:16] 送城中怀疑 [00:29:19] 是不是王安石变法导致的天怒 [00:29:23] 所以王安石看这个宋神宗看到流民图第二天突然下诏 [00:29:29] 废止新法 [00:29:31] 把所有的心法全部废了 [00:29:33] 结果费的心法三天 [00:29:37] 老天爷降了一场倾盆大雨 [00:29:42] 这场雨 [00:29:44] 下的非常是时候 [00:29:46] 它解决了当时的天旱问题 [00:29:49] 但是这场雨也下得非常不是时候 [00:29:54] 这场雨一下让宋神宗对王安石的新法更怀疑了 [00:30:02]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00:30:05] 宋神宗对王安石的支持的力度大大降低 [00:30:10] 这就叫天怒 [00:30:13] 宁愿是反对派 [00:30:15] 包括后宫中间的两宫太后的反对 [00:30:20] 整天找着皇帝哭哭啼啼的宋神宗的弟弟也找他去说 [00:30:27] 后宫是一大批人反对 [00:30:30] 朝中是一大批人反对 [00:30:31] 在这种情况下 [00:30:33] 王安石 [00:30:35] 觉得不能让自己这个心法完全废止掉 [00:30:40] 觉得自己该离开了 [00:30:42] 所以他就推荐了吕惠卿、贺涵将来继续维护新法 [00:30:49] 然后来 [00:30:51] 在1074 年的四月中旬 [00:30:54] 王安石主动要求免除自己的宰相大象 [00:31:00] 出任江宁知府 [00:31:02] 到今天南京去了 [00:31:03] 离开开封到南京去了 [00:31:06] 这是王安石变法的第一次重挫 [00:31:10] 当然 [00:31:11] 王安石这个新法并没有到此为止 [00:31:15] 宋神宗是一怒之下 [00:31:17] 在迷惑不解的情况下肺的心法 [00:31:20] 后来经过吕惠卿多次绝招 [00:31:23] 宋城中哭诉 [00:31:24] 宋城中又把宪法恢复了 [00:31:28] 新法虽然恢复了 [00:31:30] 但是王安石走掉了 [00:31:32] 王安石走掉以后 [00:31:34] 宋神宗给了他一个权利 [00:31:36] 你可以随时进京 [00:31:40] 当时王安石第一次罢相以后 [00:31:43] 他最痛苦的并不是宋神宗的 [00:31:48] 这个支撑力度小了 [00:31:51] 在变法派内部出现了 [00:31:55] 问题 [00:31:56] 什么问题呢 [00:31:59] 变法派内部 [00:32:00] 接连出现的几个人 [00:32:05] 背叛新法 [00:32:08] 我们先讲第一个人 [00:32:12] 在王安石新法中间有一个法令教室一法 [00:32:15] 为了执行市易法 [00:32:17] 专门设立一个机构就是义务 [00:32:20] 这个是衣物呢 [00:32:21] 是这个当时就设立了一个 [00:32:25] 呃长官叫提举是义务 [00:32:29] 这个人叫吕加温 [00:32:32] 吕嘉问 [00:32:33] 做了这个是一法的 [00:32:37] 这个执行的最高长官 [00:32:40] 本来这个是医务这个变法机构啊 [00:32:42] 是归 [00:32:44] 三思 [00:32:46] 来领导的 [00:32:47] 当时三司的领导是增不就是曾巩的弟弟 [00:32:52] 但是这个 [00:32:53] 吕嘉问 [00:32:55] 不愿意听他的顶头上司 [00:32:58] 曾布的话 [00:32:59] 而且这个吕嘉问擅自改变新法 [00:33:03] 他竟然滥用权力 [00:33:07] 多收 [00:33:10] 多收钱来邀功 [00:33:14] 这个多数权邀功 [00:33:15] 这件事儿一下子被反对派抓住 [00:33:17] 像苏辙啊 [00:33:18] 温彦博啊 [00:33:19] 司马光啊 [00:33:20] 这批人抓着马病以后纷纷上告 [00:33:24] 神农黄帝 [00:33:27] 就连夜下了个手照 [00:33:30] 叫当时的三司使曾部来查 [00:33:34] 查这个 [00:33:35] 吕嘉问 [00:33:36] 有没有问题 [00:33:38] 增不了 [00:33:39] 本来就对吕嘉问很反感 [00:33:41] 所以曾不就抓这个问题大做文章 [00:33:45] 结果导致 [00:33:47] 宋神宗 [00:33:49] 对这个心法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00:33:52] 所以曾不就提出来要宋神宗尽快的废除新法 [00:33:57] 废除这个施一法 [00:34:00] 这是三驾马车中间的第一个背叛者 [00:34:04] 宋承宗直接查这件事情 [00:34:06] 实际上增补给李慧青两个人一块儿去查的 [00:34:08] 那么吕惠卿对曾不也不满 [00:34:12] 吕惠卿是个很有能力 [00:34:14] 但是也很有野心的人 [00:34:16] 他抓住这个机会 [00:34:18] 就告曾布的状 [00:34:20] 说曾不阻挠新法 [00:34:22] 曾不被赶出朝廷 [00:34:25] 到地方做官呢 [00:34:27] 这样一来 [00:34:28] 三驾马车的第一个人被赶出朝廷 [00:34:32] 曾布的背叛 [00:34:34] 给了王安石 [00:34:35] 给了宋神宗很大的打击 [00:34:40] 所以王安石在第二次副项以后 [00:34:44] 宋神宗曾经问过安史 [00:34:46] 要不要增不回来 [00:34:49] 王安石说过两句话 [00:34:51] 陛下无一起 [00:34:53] 都比小财而旺起滔天大恶 [00:34:57] 你可千万不要因为它有那么点儿小的才华 [00:35:01] 就忘了他那个滔天大恶 [00:35:03] 永不再用赠 [00:35:06] 三驾马车的第一个人就彻底的被否决了 [00:35:10] 三驾马车的第二个人 [00:35:12] 吕惠卿 [00:35:14] 也出问题了 [00:35:15] 刘青有才 [00:35:17] 但这个人有野心 [00:35:20] 心胸很狭窄 [00:35:21] 有野心 [00:35:22] 但是 [00:35:24] 他最害怕的是王安石再重新回来复相 [00:35:29] 所以想堵住博 [00:35:31] 按时来 [00:35:32] 他千方百计的把自己的所有的能力都用在打击王安石上 [00:35:38] 第二个背叛王安石的是吕惠卿 [00:35:42] 吕惠卿 [00:35:44] 还拉帮结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