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0] 人虽已逝 [00:00:01] 精神永存 [00:00:03] 屈原究竟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财富 [00:00:07] 后世的人们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呢 [00:00:10] 系列节目端午世界话 [00:00:12] 屈原之光齐日月 [00:00:16] 嗯 [00:00:24] 嗯 [00:00:31] 屈原投江自尽后不久 [00:00:33] 楚国灭亡 [00:00:34] 秦军大破六国 [00:00:36] 一统天下 [00:00:37] 史事巨变 [00:00:38] 沧海桑田 [00:00:41] 转眼2000多年过去了 [00:00:43] 曾经有多少时代英豪如过眼烟云随风而逝耳 [00:00:49] 屈原的名字却永远的留在了一个民族的记忆里 [00:00:54] 每一年的端午节是全世界的华人对屈原表达由衷景仰和怀念的日子 [00:01:02] 那么端午节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呢 [00:01:06] 中南大学文学院杨雨教授为您带来系列节目 [00:01:11] 端午世界话 [00:01:12] 屈原之光齐日月 [00:01:17] 屈原自沉的这一天 [00:01:19] 5月5日 [00:01:22] 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 [00:01:25] 其实呢 [00:01:26] 这个节日啊 [00:01:27] 并不是因为屈原才诞生的 [00:01:30] 而是早在屈原之前 [00:01:32] 这就是楚地啊 [00:01:33] 流传已久的一个节日了 [00:01:36] 根据这个唯一多先生的考证啊 [00:01:39] 5 月5 日 [00:01:40] 本来是吴越民族他们举行图腾祭祀的一个日子 [00:01:46] 那我们知道楚国的地理形势有个特点 [00:01:49] 就是多山川湖泊 [00:01:51] 多水流 [00:01:53] 所以呢 [00:01:53] 人们就以水中的蛟龙作为图腾来祭拜 [00:01:58] 那每到5月5日这一天 [00:02:01] 人们会把全身啊都刺上这个类似于龙的花纹 [00:02:05] 就假扮成龙的样子 [00:02:07] 希望这个蛟龙认为人类啊 [00:02:08] 是我们自己的同类 [00:02:10] 就不会来加害人累了 [00:02:12] 同时呢 [00:02:13] 人们还会包粽子投到水里面去喂给蛟龙吃 [00:02:17] 也是用来求的人的生命的安全 [00:02:21] 不过 [00:02:22] 端午节本来的意义是什么 [00:02:24] 现在已经一点都不重要了 [00:02:27] 因为自从屈原选择在5月5日这一天自成汨罗以后 [00:02:32] 5月5日从此就成了专属屈原的节日 [00:02:39] 2000多年过去了 [00:02:41] 关于屈原的确切的生平资料 [00:02:45] 流传下来的很少很少 [00:02:48] 但是 [00:02:49] 端午节的包粽子 [00:02:51] 还有龙舟竞渡 [00:02:53] 却成了全中国人民纪念、祭拜和表达对屈原敬仰的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 [00:03:02] 屈原呢 [00:03:03] 仍然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活在全中国人的心中 [00:03:08] 所以我想 [00:03:09] 屈原虽然已经死去 [00:03:10] 但他的灵魂不灭 [00:03:12] 2000多年来 [00:03:13] 它一直坚定地行走在九州大地之上 [00:03:17] 从此以后 [00:03:18] 中国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00:03:23] 没有哪个不受到屈原精神的滋养 [00:03:27] 屈原 [00:03:28] 他甚至成为中国人仰望的一个高度 [00:03:32] 而且还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 [00:03:37] 从汉代以后 [00:03:38] 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读者和学者被他那神奇瑰丽的文字所折服 [00:03:45] 被她那丰富而曲折、执着而高贵的内心情感所感动 [00:03:50] 试图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 [00:03:53] 可以说 [00:03:54] 屈原生前是一个最孤独的人 [00:03:57] 举世皆浊我独清 [00:04:00] 众人皆醉我独行 [00:04:02] 可是在他的身后 [00:04:03] 他没有想到 [00:04:04] 他拥有了一批又一批 [00:04:07] 无数啊最优秀的之一 [00:04:11] 我举一个例子 [00:04:13] 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 [00:04:15] 他就是屈原最忠实的崇拜者之一 [00:04:20] 苏轼 [00:04:20] 他不仅写过屈原塔的诗 [00:04:23] 还写过屈原庙赋 [00:04:25] 并且 [00:04:26] 苏轼在叫他的学生写诗的时候 [00:04:29] 就对他们说 [00:04:29] 你们只要熟读了诗经和离骚 [00:04:33] 那么作诗的一切技巧和精神就全都可以掌握了 [00:04:39] 而在苏轼说过的关于屈原的所有的话当中 [00:04:43] 我觉得呀 [00:04:44] 最经典的还数这一句 [00:04:47] 吴文终其身 [00:04:48] 企慕而不能急 [00:04:50] 万一者 [00:04:51] 为屈子一人耳 [00:04:57] 我想 [00:04:58] 就凭这一句话 [00:05:00] 苏轼堪称古往今来屈原最为忠实的铁杆粉丝 [00:05:08] 苏轼是我们一般人不可 [00:05:11] 体积的一个高度 [00:05:13] 而连苏轼都承认他不能急屈子之万一 [00:05:18] 那可想而知屈原又该是一个怎样的高度 [00:05:22] 屈原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 [00:05:26] 他可能涉及到哲学、美学、政治、艺术、文学等等方方面面 [00:05:34] 短短的一集时间也不可能倒进屈原对中国文学影响之万一 [00:05:40] 所以我想为了方便起见 [00:05:42] 这一集我会挑选其为在中国文学史上超一流的大江来谈谈屈原对他们的影响 [00:05:51] 以此来窥探一下屈原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 [00:05:57] 第一个人 [00:05:58] 假意 [00:06:00] 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纪念屈原并且对屈原的精神进行反思的文字 [00:06:08] 是由汉代初年的文学家贾谊所写的吊屈原赋 [00:06:15] 那这篇作品呢 [00:06:16] 从文学形式上来说 [00:06:18] 也是模仿屈原的楚辞的形式 [00:06:21] 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骚体赋 [00:06:25] 那我们也清楚 [00:06:27] 有汉一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式呢 [00:06:31] 正是什么富 [00:06:33] 而富呢 [00:06:34] 确实是在楚辞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00:06:39] 那么 [00:06:39] 为什么这第一篇纪念屈原、怀念屈原的文字会有假意来创作完成呢 [00:06:47] 原因其实很简单 [00:06:49] 贾谊和屈原 [00:06:51] 他们两个人的生平经历啊 [00:06:53] 具备了太多的相似性 [00:06:57] 第一点相似的地方 [00:06:58] 这两个人都是少年得志 [00:07:03] 屈原20 出头就官拜左图 [00:07:07] 是仅次于令尹高官 [00:07:10] 相当于楚国的负向 [00:07:12] ER 假意呢 [00:07:13] 也是早在18岁的时候就失明远洋 [00:07:18] 被当时的汉文帝召为博士 [00:07:21] 22 岁就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00:07:26] 那也是当时朝廷当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最年轻的高官 [00:07:33] 而且汉文帝对贾谊非常信任 [00:07:35] 汉代初年很多变法的条令啊 [00:07:38] 都是假意劝说的结果 [00:07:41] 史记里面的记载是 [00:07:42]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00:07:46] 他提出了不少要加强中央集权 [00:07:50] 推动政治变革的一些真知灼见 [00:07:54] 可以说在当时是风头特别贱的一个人物 [00:07:58] 这他们的第一点相似之处 [00:08:00] 少年得志 [00:08:01] 春风得意 [00:08:03] 那第二点相似之处 [00:08:05] 他们都曾经有过被贬谪的经历 [00:08:10] 假意也是啊 [00:08:12] 可能正因为他少年得志 [00:08:13] 风头太健 [00:08:15] 加上贾谊和屈原 [00:08:18] 都有一点恃才傲物的诗人气质 [00:08:22] 所以就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不满 [00:08:24] 就在汉文帝那里说他的坏话 [00:08:28] 汉文帝就把贾谊贬谪为长沙王太傅 [00:08:33] 那假意去长沙上任的途中 [00:08:39] 就经过了屈原当年被放逐 [00:08:42] 无数次痛苦徘徊过的湘江流域 [00:08:48] 于是催生了贾谊的这篇吊屈原赋 [00:08:53] 最假一呢 [00:08:54] 是通过哀悼屈原来抒发自己相似的怀才不遇的愤慨 [00:09:01] 我很喜欢贾谊的这篇吊屈原赋 [00:09:04] 而且对其中的最后四句呢 [00:09:07] 印象特别深 [00:09:09] 比寻常之污毒系 [00:09:11] 岂容夫吞舟之巨鱼 [00:09:14] 横江湖之粘精细 [00:09:16] 固将制于蝼蚁 [00:09:18] 这四句诗既是假意在感慨屈原的命运 [00:09:23] 更是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00:09:26] 他说 [00:09:26] 那些窄小的死水沟啊 [00:09:29] 怎么能够容得下可以吞下大船的巨鱼呢 [00:09:35] 不幸的是 [00:09:36] 那些本来可以在大江大湖里面横行的粘精 [00:09:41] 一旦离开水面 [00:09:43] 他也要被小小的楼一所欺压 [00:09:47] 我想 [00:09:47] 这是胸怀大志、秉性清白的人对于污浊世俗的深切的愤慨 [00:09:56] 在吊屈原赋当中 [00:09:58] 那种怀才不遇的悲愤呢 [00:10:01] 是溢于言表 [00:10:03] 假意啊 [00:10:04] 他出生于公元前200年 [00:10:08] 也就是说 [00:10:09] 他生活的时代距离屈原的时代只不过几十年 [00:10:14] 所以假意对于屈原的生平和作品应该是很了解的 [00:10:20] 所以他才会对企业的命运呢产生这样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感 [00:10:24] 被贬谪长沙四年之后 [00:10:28] 假意呢 [00:10:28] 也被召回了 [00:10:29] 朝廷改任他为梁怀王太傅 [00:10:33] 但是汉文帝这次把贾谊召回来 [00:10:37] 还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文人来看待 [00:10:39] 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为以他政治方面的重任 [00:10:44] 不久 [00:10:45] 这个梁怀王骑马的时候不小心摔死了 [00:10:49] 假意呢 [00:10:49] 认为自己是怀王的老师 [00:10:51] 所以她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00:10:54] 也因此郁郁而死 [00:10:57] 年仅33岁 [00:10:59] 同样富有绝世才华 [00:11:02] 同样拥有美好的政治理想 [00:11:05] 又同样遭受嫉妒和贬谪 [00:11:08] 这是贾谊和屈原的共同之处 [00:11:11] 也是假意以自身的经历跟屈原产生的格式共鸣 [00:11:17] 所以呢 [00:11:18] 虚假精神还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 [00:11:22] 也正因为他们这么相似的经历 [00:11:24] 所以司马迁的史记才把这两个人合在同一篇传记里面 [00:11:31] 屈原贾生列传 [00:11:34] 信而见疑 [00:11:35] 忠而被谤 [00:11:36] 能无怨乎 [00:11:39] 司马迁认为 [00:11:41] 屈原的离骚、贾谊的吊屈原赋 [00:11:45] 都是因为产生不平而怨愤之作 [00:11:50] 是发愤抒情的产物 [00:11:52] 屈原 [00:11:54] 假意 [00:11:55] 司马迁都是中国历史上发愤抒情的伟大文学家 [00:12:01] 酒鬼老坛馥郁香 [00:12:03] 提示您精彩继续 [00:12:05] 陶渊明一心向往过隐居的日子 [00:12:09] 而屈原的愿望却是投身政坛 [00:12:12] 报效国家 [00:12:13] 那么这样志向迥异的两个人之间会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00:12:18] 广告之后更加 [00:12:23] 贾谊、司马迁生活的年代仅比屈原晚一二百年 [00:12:28] 对战国末期的历史和屈原非常感人的经历无疑是熟悉的 [00:12:34] 屈原大气磅礴的文采和他为楚国坚守如一的精神深深触动着他们 [00:12:41] 这也就有二人后来的注疏传送 [00:12:44] 从此 [00:12:44] 屈原作为中国文人的象征也开始慢慢形成 [00:12:49] 那么 [00:12:49] 接下来还有哪些后世文人也受到了屈原深深的影响呢 [00:12:56] 第二个人物 [00:12:57] 陶渊明 [00:12:59] 陶渊明呢 [00:13:00] 被誉为是千古隐逸诗人之中 [00:13:03] 表面上看 [00:13:05] 陶渊明跟屈原没有什么太多相似的地方 [00:13:09] 首先 [00:13:10] 陶一鸣出身不高贵 [00:13:12] 只是一介寒士 [00:13:15] 其次 [00:13:16] 陶渊明也没有做过像屈原那样的朝廷高官 [00:13:21] 他只当过小小的彭泽县令 [00:13:24] 还只做了80 多天的官 [00:13:26] 就因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 [00:13:29] 毅然辞官归隐了 [00:13:31] 所以 [00:13:32] 陶渊明的人生理想是崇尚自然 [00:13:35] 归隐田园 [00:13:37] 这才是他追求的人生理想 [00:13:40] 而屈原呢 [00:13:42] 他一生都在追求他的政治理想 [00:13:47] 哪怕在它被清香王放逐之后 [00:13:49] 他假借渔夫之口来劝他和世人同流合污 [00:13:54] 或者是放弃他的政治理想 [00:13:57] 归隐田园 [00:13:59] 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隐士 [00:14:01] 当时屈原是断然拒绝了渔夫的劝告 [00:14:07] 那这和陶渊明的隐逸人生啊 [00:14:09] 是大相迳庭的 [00:14:12] 那这样一来 [00:14:13] 陶渊明和屈原到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00:14:18] 陶渊明和屈原生活方式虽然不一样 [00:14:22] 但是他的人格精神和屈原是一脉相承的 [00:14:27] 那就是举世皆浊我独清 [00:14:31] 众人皆醉我独行的清高孤绝与正道直行 [00:14:38] 我们看看陶渊明生活的这个魏晋时代 [00:14:41] 其实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个性解放、思想争鸣的一个时代 [00:14:48] 那这和屈原所生活的百家争鸣、个性张扬的战国时代呢 [00:14:53] 它背景是有相似的地方 [00:14:55] 而且胃镜名师也很绝 [00:14:58] 他们特别崇拜屈原浪漫飞扬的文采 [00:15:02] 那种傲慢不羁的个性 [00:15:03] 所以他们甚至公然宣称 [00:15:06] 你想成一个真正的名师吗 [00:15:09] 那么 [00:15:09] 只要你熟读离骚痛饮酒便可成名师了 [00:15:15] 陶渊明虽然不是门第特别高贵的所谓名士 [00:15:20] 但是他那种不与流俗为伍的 [00:15:23] 那种不屑为名利权贵而折腰的这种清高孤傲的个性 [00:15:30] 他无疑是发扬了这种屈原正道直行的精神 [00:15:34] 甚至在陶渊明的笔下 [00:15:37] 也像屈原那样出现了很多自然界当中 [00:15:42] 很美好的动物、植物 [00:15:45] 比如说这个秋菊啊 [00:15:48] 轻松啊 [00:15:50] 飞鸟啊 [00:15:51] 孤云啊等等等等 [00:15:53] 来象征诗人啊特立独行的个性 [00:15:58] 比如说 [00:15:59] 陶渊明有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饮酒诗 [00:16:03] 诗是这样写的 [00:16:04] 结庐在人境 [00:16:06] 而无车马喧 [00:16:07] 问君何能尔 [00:16:09] 心远地自偏 [00:16:11] 采菊东篱下 [00:16:13] 悠然见南山 [00:16:14] 山气日夕佳 [00:16:17] 飞鸟相与还 [00:16:19]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0:16:24] 这是一幅悠然而淡雅的田园山居图 [00:16:30] 陶渊明酷爱菊花 [00:16:32] 每当我读到陶渊明这首诗里面的采菊东篱下 [00:16:36] 悠然见南山的时候 [00:16:38] 我总是情不自禁的想起屈原离骚当中这样的句子 [00:16:43]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00:16:45] 夕餐秋菊之落英 [00:16:48] 那屈原和陶渊明 [00:16:51] 他都是借自然界当中这种品性高洁的植物来象征自己的坚贞信仰 [00:16:59] 尤其是像菊花这样的植物 [00:17:02] 每当秋风来袭的时候 [00:17:04] 只有菊花还能够迎霜傲放 [00:17:08] 不过我觉得 [00:17:10] 陶渊明的引根据原 [00:17:12] 最后选择自成 [00:17:14] 表现形式不一样 [00:17:16] 但是 [00:17:17] 他们的根本性质是一样的 [00:17:21] 那都是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清高傲气 [00:17:25] 源于他们内心层层累积的一种优生优逝的情怀 [00:17:31] 宁可放弃名利 [00:17:33] 也要坚持正道直行 [00:17:35] 我想这正是屈原和陶渊明它们的共同之处 [00:17:41] 陶渊明不是屈原 [00:17:43] 但是无疑 [00:17:44] 陶渊明也是屈原的知己 [00:17:46] 宋代有一位女性词人李清照 [00:17:49] 他写过一首专门用菊花的词 [00:17:53] 在这首词当中呢 [00:17:54] 他就把屈原跟陶渊明命题细看 [00:17:58] 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00:18:03] 他把菊花的孤寒高洁和屈原、陶渊明的这种清高孤傲把它结合起来 [00:18:12] 所以屈原和陶渊明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人心中正直君子的典范 [00:18:21] 第三 [00:18:22] 李白、杜甫 [00:18:25] 那号称诗歌黄金时代的唐朝 [00:18:28] 出现了两位诗坛巨星 [00:18:30] 李白和杜甫 [00:18:31] 李白呢 [00:18:32] 号称是浪漫诗人的代表 [00:18:35] 而杜甫呢 [00:18:35] 又公认为是现实诗人的典范 [00:18:39] 那无独有偶啊 [00:18:40] 李白和杜甫 [00:18:41] 他们既是诗坛的知己 [00:18:44] 又同样都是屈原的忠实追随者 [00:18:49] 李白有一首古风就提到了屈原的离骚 [00:18:53] 其中有四句诗是这样写的 [00:18:56] 龙虎相啖食 [00:18:58] 兵戈逮狂秦 [00:19:01] 正声何微茫 [00:19:03] 哀怨起骚人 [00:19:06] 这四句诗呢 [00:19:07] 就正式李白回一区了 [00:19:10] 屈原和他生活的那个战国时代 [00:19:14] 那个时候诸侯之间的这个工站啊 [00:19:18] 无休无止 [00:19:19] 一直到狂情称霸的时代 [00:19:22] 而在这个战争频繁、政治混乱的时代当中 [00:19:27] 正声何微茫 [00:19:29] 哀怨起骚人 [00:19:31] 诗坛的大雅之声是越来越衰落了 [00:19:36] 而幸亏有屈原这样的骚人 [00:19:39] 这样的诗人 [00:19:41] 用他的诗篇来政企了早已衰微的这个诗谈气象 [00:19:48] 当时李白写这首诗啊 [00:19:49] 也是感慨于唐朝初年这个湿痰比较浮华颓靡的风气 [00:19:56] 希望呢以屈骚风骨来振兴初唐诗坛的气象 [00:20:02] 我想李白他自己的创作也是以这种浪漫的想象 [00:20:07] 华丽的文采而著称的 [00:20:10] 他的诗篇也是融合了上天入地的神话、历史想象 [00:20:15] 完全冲破了现实的牢笼 [00:20:18] 构筑了一个如仙如幻的浪漫世界 [00:20:21] 也难怪李白会称为诗仙 [00:20:25] 我个人觉得 [00:20:26] 在所有屈原的追随者当中 [00:20:29] 李白的神采和屈原是最为相似的 [00:20:34] 李白有一首诗入选了中学的语文课本 [00:20:39] 这首诗呢 [00:20:39] 就是梦游天母吟留别 [00:20:43] 我略举几句例子呢 [00:20:45] 唯一西风为马云芝菌系纷纷而来下 [00:20:50] 虎骨塞西鸾回车 [00:20:53] 仙之人兮列如马 [00:20:59] 那这和离骚当中的浪漫华才是惊人的相似 [00:21:03] 那我也举几句离骚当中类似的句子 [00:21:06] 吾令凤鸟飞腾兮 [00:21:08] 继之以日夜飘风 [00:21:10] 屯其相离兮 [00:21:12] 帅云霓而来御 [00:21:15] 这两段诗分别是李白和屈原他们梦游或者是仙游的时候呈现的一个景象 [00:21:25] 鸾凤龙虎是他们的车价 [00:21:27] 风雷云霓是他们的是从他们日夜不停的奔腾啊 [00:21:32] 驰骋啊 [00:21:33] 都是为了寻求他们心中最美好的理想 [00:21:37] 而且李白在梦游天姆吟留别的诗最后还说 [00:21:4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00:21:46] 使我不得开心颜 [00:21:50] 那这和屈原在离骚当中感慨的 [00:21:53] 您克死以流亡兮 [00:21:55] 余不忍为此态也 [00:21:58] 在精神上又是何等的相似 [00:22:01] 李白宁可得罪权贵 [00:22:04] 也要保全自己的清白耳 [00:22:07] 屈原是宁可直面死亡 [00:22:09] 也不愿意做出那副点头哈腰的丑态 [00:22:12]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00:22:14] 李白继承屈原的不仅仅是浪漫的文采 [00:22:18] 还有桀骜不驯的曲骚的风骨 [00:22:22] 杜甫 [00:22:23] 我想 [00:22:23] 继承屈原 [00:22:24] 更多的是那种深沉的爱国忧思 [00:22:27] 有一句话形容杜甫就特别恰当 [00:22:30] 那就是杜甫每饭不忘军国 [00:22:33] 每吃一顿饭 [00:22:35] 心里都念念不忘君国之忧 [00:22:38] 这就是评价他忠君爱国的这种忧思 [00:22:41] 还有惊人巧合的是 [00:22:44] 屈原是在秦楚战乱之后 [00:22:48] 形容憔悴的流浪到了湘江流域一带 [00:22:52] 最终自称于湘江的支流汨罗江 [00:22:57] 而杜甫也是在安史之乱之后 [00:23:00] 因为战乱所迫 [00:23:02] 流落到了湘江流域 [00:23:04] 最终客死在寒冷的湘江上面的小船上面 [00:23:10] 那杜甫呢 [00:23:11] 是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 [00:23:13] 从他的沉郁顿挫和慷慨悲歌当中 [00:23:18] 我们无疑也能看到 [00:23:20] 屈原清晰的身影 [00:23:22] 酒鬼老坛馥郁香 [00:23:25] 提示您精彩继续 [00:23:28] 他是这样一个皇帝 [00:23:30] 一辈子没有做过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 [00:23:32] 他有这样的能力 [00:23:34] 延长了东海的手 [00:23:36] 他却得到了这样的评价 [00:23:38] 傀儡皇帝 [00:23:40] 敬请关注一个傀儡的力量 [00:23:43] 汉献帝李白和杜甫的作品风格迥异 [00:23:50] 但从他们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屈原的影子 [00:23:54] 屈原对后世文人的巨大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00:23:58] 而时隔千年之后 [00:24:00] 还有一个文采飞扬的文人 [00:24:02] 他写过一首作品 [00:24:04] 是令人震撼的爱情力作 [00:24:06] 而这首作品也与屈原有关 [00:24:09] 那么 [00:24:09] 这个人是谁 [00:24:11] 他和屈原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00:24:15] 第四位 [00:24:17] 袁浩问 [00:24:21] 呃 [00:24:22] 记得有一年 [00:24:24] 金庸的一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被拍成了电视剧 [00:24:29] 这部电视剧呢 [00:24:30] 曾经红极一时 [00:24:33] 我是一集不落的 [00:24:34] 都看了 [00:24:35] 这个神雕侠侣里面也有一个不太起眼的人物 [00:24:39] 赤练仙子李莫愁 [00:24:42] 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人 [00:24:45] 这个人物戏份不多 [00:24:48] 却是捧红了两句特别经典的词 [00:24:53] 这就是李莫愁啊 [00:24:54] 在出厂的时候吟唱了两句 [00:24:57] 问世间情是何物 [00:25:00] 直教生死相许 [00:25:04] 后来李莫愁在临终之前也唱了这两句诗 [00:25:09] 那随着神雕侠侣的走红 [00:25:11] 问世间情是何物 [00:25:14] 直教生死相许也成了 [00:25:17] 家喻户晓的名句 [00:25:20] 那这首词是谁写的呢 [00:25:22] 是金代的大文学家袁浩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当中的两句 [00:25:30] 那这首词呢 [00:25:31] 是这样写的 [00:25:32] 问世间情是何物 [00:25:35] 直教生死相许 [00:25:38] 天南地北双飞客 [00:25:40] 老翅几回寒暑 [00:25:43] 欢乐趣 [00:25:44] 离别苦 [00:25:46] 就中更有痴儿女 [00:25:49] 君应有语 [00:25:51] 渺万里层云 [00:25:53] 千山暮雪 [00:25:54] 只影为谁去 [00:25:57] 横汾路寂寞 [00:26:00] 当年萧木 [00:26:02] 荒烟依旧平楚 [00:26:05]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提风雨 [00:26:11] 天也妒 [00:26:13] 未信与莺儿 [00:26:15] 燕子俱黄土 [00:26:18] 千秋万古 [00:26:20]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 [00:26:24] 来访雁丘处 [00:26:29] 那这首词呢 [00:26:30] 确实是一首描写爱情的经典之作 [00:26:35] 只不过 [00:26:37] 这段爱情呢 [00:26:38] 不是发生在人的身上 [00:26:40] 而是发生在一队大雁的身上 [00:26:44] 原来在这首词的前面啊 [00:26:46] 袁浩问还写过一段序言 [00:26:48] 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一个缘起 [00:26:52] 她说 [00:26:53] 乙丑岁赴试滨州 [00:26:55] 到缝补雁者云 [00:26:57] 今日获一雁杀之矣 [00:27:00] 其脱网者 [00:27:01] 悲鸣不能去 [00:27:03] 竟自投于地而死 [00:27:06] 欲因买得之 [00:27:07] 葬之汾水之上 [00:27:09] 垒石为志 [00:27:10] 号曰雁丘石 [00:27:13] 同行者多为赋诗 [00:27:15] 寓意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 [00:27:18] 今改定之 [00:27:21] 原来就是当年元昊问复试经过 [00:27:24] 今天山西太原的时候 [00:27:27] 在汾河边上呢 [00:27:28] 碰到了一个捕雁的人 [00:27:31] 这个不厌的人就跟他说 [00:27:34] 他说今天早上啊 [00:27:35] 捕到了两只大雁 [00:27:37] 其中呢 [00:27:38] 他杀死了其中一只大雁 [00:27:39] 另外一只呢 [00:27:40] 脱网而去 [00:27:42] 可是 [00:27:43] 就是这只拖网而去的这个大雁 [00:27:45] 一直在低空盘旋 [00:27:49] 悲鸣不忍离去 [00:27:51] 这样盘旋了很久之后 [00:27:53] 终于一头撞在这个山石上 [00:27:57] 殉情而死 [00:27:59] 那 [00:27:59] 袁浩问这一行人 [00:28:01] 听了补液人的诉说之后 [00:28:04] 都是唏嘘不已 [00:28:06] 元昊问呢 [00:28:07] 于是向这个捕雁的人买下了两只大雁的尸体 [00:28:11] 把他埋葬在汾河岸边 [00:28:13] 并且呢垒上石头做为记号 [00:28:16] 元昊问呢 [00:28:17] 也就写下了这首摸鱼儿雁丘词 [00:28:21] 来感叹和歌颂大雁这种坚贞不屈的爱情 [00:28:27] 我记得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里面也有一个这样的情节 [00:28:33] 熊凋被打死之后 [00:28:35] 那只雌雕也是一头撞在石头上殉情而死 [00:28:39] 我想金庸在创作这个情节的时候 [00:28:42] 很可能是受了袁浩文的启发 [00:28:45] 那词的上半部分完全是就事论事 [00:28:50] 来描写大雁这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 [00:28:54] 问世间情是何物 [00:28:56] 直教生死相许 [00:28:58] 一开篇 [00:28:59] 此人就用这种极为震撼的方式宣告了爱情的强度与重症 [00:29:07] 天南地北双飞客 [00:29:09] 老翅几回寒暑 [00:29:13] 大雁是一夫一妻制的鸟儿 [00:29:16] 他们本来是一对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夫妻 [00:29:21] 天南地北 [00:29:22] 双飞双宿 [00:29:24] 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春秋寒暑 [00:29:28] 欢乐趣 [00:29:29] 离别苦 [00:29:30] 就中更有痴儿女 [00:29:34] 无论是相聚的欢乐 [00:29:37] 还是离别的痛苦 [00:29:40] 他们都会痴情的守候 [00:29:42] 心心相印 [00:29:44] 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他们分开 [00:29:48] 可是 [00:29:48] 当其中一只大雁不幸遇难的时候 [00:29:52] 另一只大雁毅然殉情 [00:29:55] 那词人这个时候也忍不住为他们的痴情所动容 [00:30:01] 君应有语 [00:30:03] 渺万里层云 [00:30:05] 千山暮雪 [00:30:07] 只影为谁去 [00:30:10] 词人在这里啊 [00:30:11] 我想他是将心比心的 [00:30:14] 像大雁发出了追问 [00:30:16] 君应有语 [00:30:18] 在你殉情之前 [00:30:20] 你的内心是不是也有过极端矛盾的挣扎和痛苦呢 [00:30:25] 伴侣夭折了 [00:30:27] 你是否还愿意独自偷生呢 [00:30:30] 纵然有万里层云 [00:30:33] 千山暮雪 [00:30:34] 可是你已经形单影只了 [00:30:37] 没有了爱情的陪伴与守候 [00:30:39] 你还能为谁而远走高飞呢 [00:30:44] 也许 [00:30:45] 这正是大雁 [00:30:48] 最终选择自投地而死的原因吧 [00:30:52] 那词读到这里 [00:30:54] 可能我们都会为大雁这种坚贞的爱情所打动 [00:30:59] 可是 [00:30:59] 我这里还是想问一个问题 [00:31:01] 难道这首词仅仅只是为了写爱情吗 [00:31:06] 我想不尽然 [00:31:08] 词的下一片 [00:31:10] 词的笔锋一转 [00:31:13] 在爱情之外 [00:31:15] 带领我们呢展开了更加丰富的遐思 [00:31:18] 恒丰路寂寞当年 [00:31:20] 箫鼓荒烟 [00:31:22] 依旧平楚 [00:31:25] 恒丰路是当年汉武帝渡过汾河的地方 [00:31:30] 那个时候啊 [00:31:31] 箫鼓齐鸣 [00:31:32] 是何等的繁华热闹 [00:31:34] 而如今的汾河岸边呢 [00:31:36] 是陌陌平民 [00:31:38] 凄凄荒草 [00:31:39] 那一片萧条寂寞的景象 [00:31:43]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提风雨 [00:31:49] 在大雁悲壮殉情的这一刻 [00:31:53] 词人元昊问 [00:31:55] 最想为他们唱的是谁的诗歌呢 [00:31:59] 是屈原的招魂和山鬼 [00:32:04] 但是 [00:32:04] 大雁死而不能复生 [00:32:07] 妻妾的招魂也招不回大雁的亡灵 [00:32:12] 就像当年山鬼在独自徘徊等待却等不回他的爱侣一样 [00:32:18] 只能徒劳地暗自哭泣 [00:32:22] 天也妒未信 [00:32:23] 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00:32:26]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 [00:32:31] 来访雁丘处 [00:32:34] 那难道是 [00:32:36] 大雁至死不渝的爱情让老天爷也产生了妒忌之情吗 [00:32:42] 大雁的壮烈情怀和那些婴儿燕子不一样 [00:32:48] 这样的爱情不会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消亡 [00:32:53] 因为坚贞的爱情 [00:32:55] 它具有崇高的价值 [00:32:57] 所以词人才会想到要给他们专门垒起一座艳秋 [00:33:01] 目的是让千秋万代之后 [00:33:05] 当像他一样的骚人们经过这里 [00:33:08] 还会为大人的爱情所感动 [00:33:11] 还会为他们而狂歌痛饮 [00:33:14] 酒鬼老坛馥郁香 [00:33:17] 提示您精彩继续 [00:33:19] 一位极仁爱、孝悌、宽慈、聪慧于一身的地方 [00:33:23] 最终却被人们贴上了傀儡的标签 [00:33:26] 那么 [00:33:26] 汉献帝真是一个傀儡码 [00:33:28] 敬请关注一个傀儡的力量 [00:33:31] 汉献帝第一集被遗忘的天空雁丘词表达的是对真爱的颂扬 [00:33:38] 并留下了感人至深的千古爱情名句 [00:33:42] 问世间情是何物 [00:33:45] 只叫生死相许 [00:33:48] 而屈原作品中虽然也有描写爱情的部分 [00:33:52] 但所占比重较小 [00:33:54] 那么既然如此 [00:33:55] 这首雁丘词表达的内容与屈原作品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00:34:01] 比屈原晚出生1000多年的袁浩问 [00:34:05] 又受到屈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00:34:09] 袁浩问的这首雁丘词和屈原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00:34:16] 除了她在这个词当中确实提到了屈原所写的招魂和山鬼之外 [00:34:21] 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吗 [00:34:24] 当然有 [00:34:26] 元昊问题到屈原的招魂和山鬼 [00:34:30] 绝对不仅仅只是为了渲染大雁的爱情 [00:34:34] 而是因为在袁浩文的心中 [00:34:37] 大雁的至情和屈原的至情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404

404,您请求的文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