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0] 当时光过去了千百 [00:00:02] 今天的我们已经无从了解究竟是怎样一位先祖 [00:00:07] 在怎样的一种情形之下 [00:00:09] 发明了一种叫做瓷器的东西 [00:00:13] 当年的这位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应该不会想到 [00:00:18] 他不经意的一次举动 [00:00:20] 缔造了一个绵延数千年的瓷器地 [00:00:24] 甚至今天 [00:00:25] 在英语中的瓷器仍然成为中国的待遇 [00:00:30] 而在那些散发着幽幽光芒的神奇器物背后 [00:00:35] 有着太多的穿越历史沧桑 [00:00:38] 有着太多人世的悲欢离合 [00:00:43] 千百年之前的中国人 [00:00:45] 究竟又是用怎样的神奇之手 [00:00:48] 让平凡的泥土变成了今天收藏界价值连城的瓷器 [00:00:54] 这个我们今天仍然在生活中使用的瓷器 [00:00:58] 它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00:01:01] 中国的瓷器究竟又是为什么会经历一个颜色由深变浅的过程 [00:01:08] 而神秘的法门寺地宫中 [00:01:10] 究竟又会有怎样非同凡响的瓷器大发现 [00:01:16] 今天 [00:01:17] 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将与我们一同开始一段奇异的慈禧之旅 [00:01:24] 在历史深处追寻中国瓷器的神秘身世 [00:01:29] 讲述马未都说瓷器收藏变土为金 [00:01:34]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 [00:01:37] 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 [00:01:41] 但是呢 [00:01:42] 我们有一个更重要的发明 [00:01:45] 使用的更为广泛的一个发明 [00:01:47] 反而没有列入四大发明 [00:01:49] 是我们的瓷器 [00:01:51] 我们的英文都叫China 瓷器 [00:01:55] 那么我们上一讲的是桃这奖奖词 [00:01:58] 我们首先要讲陶和瓷的一个界限在哪 [00:02:03] 第一个界限呢 [00:02:06] 使他的烧造原料 [00:02:10] 逃是用粘土烧 [00:02:12] 粘土随处可往深了一般的地方挖一挖 [00:02:15] 深一点 [00:02:15] 有粘的就是黄土 [00:02:18] 有年度的都可以烧成陶器 [00:02:21] 那么瓷器就不行 [00:02:22] 瓷器一定是有瓷土 [00:02:25] 最好的瓷土就是我们的高岭土 [00:02:27] 景德镇使得高岭土第二点呢是烧结温度 [00:02:33] 呃 [00:02:33] 一般淘气都是在1000度以下 [00:02:36] 图唐三彩 [00:02:38] 唐三彩1100 度左右 [00:02:40] 但是持续要在1200 度以上 [00:02:42] 烧结温度不同 [00:02:44] 再有呢 [00:02:45] 就是吸水率的 [00:02:48] 我们都知道淘气是吸水的 [00:02:49] 但是瓷器几乎不足 [00:02:53] 再有就是一点透光率 [00:02:56] 瓷器是在要求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透光的 [00:03:01] 淘气无论什么条件他都不会透过光线 [00:03:04] 那么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有瓷器呢 [00:03:06] 我们在很早的时候 [00:03:08] 在商代就有原始的青瓷出现了 [00:03:12] 商代就有了 [00:03:13] 真正意义的瓷器 [00:03:15] 科学上可以认定的瓷器呢 [00:03:17] 是在东汉车近2000年 [00:03:21] 原始的青瓷呢 [00:03:22] 他已经具备了不吸水 [00:03:25] 呃 [00:03:25] 烧结温度比较高 [00:03:27] 使用的是瓷土 [00:03:29] 尽管那个瓷土的质量比较差 [00:03:31] 但是也是瓷土 [00:03:33] 他达到了一些客观条件 [00:03:35] 这是原始青瓷 [00:03:37] 就是这个样子 [00:03:39] 瓷器的产生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 [00:03:44] 这个贡献呢 [00:03:45] 就是我们说的连中国的名字都叫瓷 [00:03:48] 中国瓷器早在宋朝年限就已经远销朝鲜、日本、越南 [00:03:54] 又经阿拉伯远销欧洲 [00:03:57] 给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00:04:00] 成了西方人认识中国的最早途径之一 [00:04:04] 从此 [00:04:05] 中国瓷器名声响遍全球 [00:04:08] 英语中的中国和瓷器于是都被称作China [00:04:13] 既然瓷器如此风靡世界 [00:04:15] 那么他究竟有着怎样非同寻常的优点呢 [00:04:24] 瓷器的好处呢有很多 [00:04:27] 首先它的强度 [00:04:29] 呃 [00:04:29] 大于了淘气 [00:04:31] 那么在生产当中呢 [00:04:32] 它比较随心所欲 [00:04:33] 就是你想做成什么样子 [00:04:36] 基本上就是什么样子 [00:04:38] 那么瓷器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是什么呢 [00:04:41] 是它的原材料便宜 [00:04:44] 我们知道中国呢早期的很多名气 [00:04:47] 尤其贵族使得容器呢 [00:04:50] 用铜来制造 [00:04:51] 成本非常高 [00:04:53] 那么汉代还有一种贵族用的器皿呢 [00:04:56] 是漆器 [00:04:57] 成本也非常高 [00:04:59] 那么 [00:05:01] 陶瓷改变了这个局面 [00:05:03] 那么再有一点呢 [00:05:04] 就是瓷器的这个原材料呢 [00:05:09] 相对来说 [00:05:11] 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 [00:05:13] 那么早期的瓷器呢 [00:05:15] 都是青瓷 [00:05:16] 所以为什么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呢 [00:05:19] 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儿 [00:05:20] 就是里头含铁 [00:05:22] 含铁 [00:05:22] 它就呈现青色 [00:05:25] 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 [00:05:27] 那么从科学角度上讲啊 [00:05:29] 白瓷、青瓷、黑瓷都是一种词 [00:05:32] 都叫青瓷 [00:05:34] 那么 [00:05:35] 随着颜色的加深 [00:05:36] 就是含铁量的增高 [00:05:38] 含铁量越高 [00:05:40] 他就越黑 [00:05:41] 由绿变黑 [00:05:43] 达到一定程度它就变成黑的了 [00:05:45] 那么把含铁量去掉 [00:05:47] 减到减得越干净 [00:05:49] 它就越白 [00:05:50] 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00:05:51] 那么我们今天呢 [00:05:53] 使用瓷器的时候呢 [00:05:55] 有很多心理感受是不注意的 [00:05:57] 比如我们去赴一个宴会啊 [00:05:58] 大家都觉得飞盘都很漂亮 [00:06:00] 但是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 [00:06:02] 感觉还重要的还是今天吃的是什么 [00:06:05] 对吧 [00:06:05] 就是吃一顿鲍鱼大餐 [00:06:07] 鱼吃大餐 [00:06:09] 对吧 [00:06:10] 11 农家饭 [00:06:11] 你使用什么飞盘不是很重要 [00:06:14] 但是古代有时候很重要 [00:06:16] 为什么呢 [00:06:18] 我们设想今天请你吃吃饭的这个人上的餐具都是黑的 [00:06:22] 你什么感受呢 [00:06:25] 捧着黑碗吃饭是个心理 [00:06:28] 比较沉重的事情 [00:06:30] 对吧 [00:06:31] 我们今天偶尔还有这样 [00:06:32] 比如你去吃一碗乌冬面 [00:06:36] 街上的日本餐馆里有卖的乌冬面 [00:06:38] 一般都是黑板 [00:06:40] 白面条看着很漂亮 [00:06:41] 你是偶尔的 [00:06:43] 但是你天天捧着一个黑碗吃饭 [00:06:45] 你会很沉重的心理 [00:06:46] 你老想我怎么了 [00:06:47] 我老捧着一黑碗吃饭 [00:06:49] 对不对 [00:06:50] 所以我们在陶瓷在整个一个生产的过程中 [00:06:54] 是一个摆脱黑暗的过程 [00:06:56] 看到这里我们分享分究竟是什么时代的古人们可以不再使用那些黑色的瓷器餐具 [00:07:04] 而是用上了赏心悦目的浅色瓷餐具 [00:07:08] 汉代以后瓷器就开始发展起来 [00:07:11] 我们刚才说了 [00:07:12] 东汉就有真正意义的瓷器出现了 [00:07:16] 那么淘气就迅速地退出了这个历史舞台 [00:07:20] 瓷器 [00:07:22] 就迅速的崛起 [00:07:24] 那么瓷器呢 [00:07:26] 在三国两晋时期 [00:07:27] 很有意思 [00:07:28] 过去说书老说一句话 [00:07:30] 叫天下大势 [00:07:31] 合久必分 [00:07:32] 分久必合 [00:07:33] 那么 [00:07:35] 汉代以后肯定是分的一个局面 [00:07:38] 三国两晋南北朝 [00:07:39] 只有西晋有一个短暂的统一 [00:07:41] 剩下的都是四分五裂 [00:07:43] 那么这个时期的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呢 [00:07:46] 就非常的丰富 [00:07:47] 由于我们处在这种分裂国家 [00:07:49] 处在这种分裂的这种局面呢 [00:07:52] 这个很多士大夫就逃离这个政治 [00:07:54] 很烦这个 [00:07:56] 社会的这种局面 [00:07:58] 那么当时中国的艺术呢 [00:08:01] 都是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 [00:08:05] 新人辈出的时期 [00:08:07] 比如绘画 [00:08:09] 顾恺之 [00:08:10] 书法王羲之 [00:08:12] 文学刘协文心雕龙 [00:08:15] 诗歌陶渊明 [00:08:16] 陶渊明的诗歌影响了唐诗 [00:08:18] 你比如他说采集东篱下 [00:08:20] 悠然见南山 [00:08:21] 非常像唐诗的那种韵味 [00:08:23] 魏晋时期的是大夫呢 [00:08:25] 他是那个肆意豪情 [00:08:28] 他感受都是内心的那种变化 [00:08:32] 他强调是内心的一种感受 [00:08:34] 不强调外在 [00:08:36] 跟西汉是不一样 [00:08:38] 社会经济发达的时候 [00:08:40] 很多人强调都是都是外在的 [00:08:43] 我们今天也是这样 [00:08:45] 我们今天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00:08:47] 大量强调是外在 [00:08:49] 比如我们简单的要求房屋要大 [00:08:53] 我我的能力能助100米 [00:08:54] 我恨不得就得买200米 [00:08:56] 就是这种概念 [00:08:57] 我强调的是外在 [00:09:00] 车都要外形 [00:09:01] 什么牌子的 [00:09:02] 多大排气量 [00:09:04] 其实你是为了代步 [00:09:05] 不是注重这些 [00:09:06] 但是你在经济发展的时候 [00:09:09] 人关注的更多的是外在 [00:09:10] 而不是内心 [00:09:12] 到魏晋时期呢 [00:09:14] 由于经济发展缓慢 [00:09:17] 所以更多的士大夫呢 [00:09:18] 是关注内心的一种感受 [00:09:22] 那么魏晋人士瞧不起汉朝人的 [00:09:25] 他不能瞧不起后来的唐朝 [00:09:27] 那是他没看见 [00:09:28] 对吧 [00:09:28] 前面的汉朝他是瞧不起 [00:09:30] 他说你天天那骑马打仗 [00:09:32] 嗷嗷的那个 [00:09:33] 他对我来说呢 [00:09:34] 没兴趣 [00:09:35] 所以内地人都坐牛车 [00:09:37] 你注意看 [00:09:38] 它都是放缓生活节奏 [00:09:41] 中国 [00:09:42] 每一次 [00:09:43] 经济高速发展以后 [00:09:45] 都会伴随一段时间的放缓节奏跟我们 [00:09:50] 生存状态都差不多 [00:09:52] 比如我们去参加一场体育竞技 [00:09:55] 完了以后下来也要放款一段 [00:09:57] 休养一段 [00:09:58] 这都很正常 [00:09:59] 最近时期典型的一些人物代表就是竹林七贤 [00:10:03] 呃益康远吉、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软甜 [00:10:09] 这七个人当时聚集在这个河南辉县一带啊 [00:10:13] 就在竹林里啊 [00:10:14] 都是对酒当歌啊 [00:10:16] 一天到晚说的都是 [00:10:17] 呃 [00:10:18] 让我们听着都是不是太高调的事儿 [00:10:20] 但是正是这些人和这一个时代的 [00:10:24] 特征 [00:10:24] 使我们的很多艺术都达到了一个疯癫 [00:10:31] 那么我们的风格呀 [00:10:33] 韵律啊 [00:10:34] 节奏啊 [00:10:35] 这些词汇都是这个时期产生而广泛应用 [00:10:39] 过去很多时候不知道这些 [00:10:41] 他不体会内心的一个感受 [00:10:44] 这个内心的感受是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00:10:51] 能吗 [00:10:52] 魏晋人呢 [00:10:54] 他由于饱尝 [00:10:56] 这个东汉和三国这种战争之苦 [00:10:59] 所以他就要停下来享受生活 [00:11:04] 那么这时候的瓷器的产生是什么样呢 [00:11:07] 中国的瓷器在这个时期呢是非常特殊的 [00:11:11] 它大量的动物造型 [00:11:14] 对他们来说 [00:11:15] 当时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00:11:17] 它比普通的圆形的碗、圆形的罐子要难 [00:11:20] 他那时候的造型都是什么呢 [00:11:23] 比如 [00:11:24] 熊尊 [00:11:27] 鸡头壶 [00:11:30] 鸡头壶 [00:11:31] 青瓷羊 [00:11:35] 谱子 [00:11:37] 这叫虎子 [00:11:39] 你看他当时的这些动物的造型 [00:11:41] 你比如鸡头壶 [00:11:42] 还有羊头壶 [00:11:43] 对吧 [00:11:44] 那么他特别注重这种动物的造型是什么呢 [00:11:47] 是因为当时西晋的那个社会呢 [00:11:50] 它强调的都是这种内心的感受 [00:11:53] 比如同样一把壶 [00:11:55] 他就做一个一个简单的胡不就可以了吗 [00:11:57] 为什么一机头啊 [00:11:59] 他觉得有一个情绪 [00:12:01] 那么早期的 [00:12:03] 一个是西晋的鸡头壶 [00:12:04] 那几头就是一桩事 [00:12:06] 根本不通气儿 [00:12:08] 水不是从那个地方出来 [00:12:09] 他是从上面导出来的 [00:12:11] 后来到了东晋才知道把那个地方捅通了 [00:12:14] 水从鸡嘴那个地方流出来 [00:12:16] 那羊头胡从阳嘴的地方流出来 [00:12:18] 这时候的动物的造型呢 [00:12:20] 是实际上是受社会整体的一个文化背景的一个影响 [00:12:24] 他喜欢这种情绪 [00:12:25] 比如这个虎子 [00:12:27] 刚才说的这个虎子 [00:12:28] 这虎子是什么呢 [00:12:30] 我们一般的说他是逆气逆跟溺水怒 [00:12:35] 是接小孩儿尿尿 [00:12:38] 我们今天住院可能还用这个 [00:12:42] 住医院的时候 [00:12:44] 很早以前呢 [00:12:45] 我有一个朋友呢 [00:12:46] 他当时在苏北地区呢 [00:12:47] 就寻求家具的时候呢 [00:12:49] 他碰见有一户人家里有这么一个东西 [00:12:52] 她听我说过 [00:12:53] 他先去了以后回来跟我描述半天 [00:12:56] 说是个什么东西 [00:12:57] 他说 [00:12:57] 看这东西挺老的 [00:13:00] 我说那可能是个虎子 [00:13:02] 说我下回去给他想办法 [00:13:03] 给他换回来 [00:13:05] 然后呢 [00:13:06] 他就 [00:13:07] 他就去了 [00:13:08] 他就说你这个尿壶卖不卖啊 [00:13:11] 说尿壶不卖 [00:13:12] 说尿壶卖它干嘛呀 [00:13:14] 他说我给你换吧 [00:13:15] 他说怎么换呢 [00:13:16] 他说我拿尿壶换尿壶啊 [00:13:18] 我给你找个新的换过来 [00:13:20] 他说那个不能换呀 [00:13:21] 小孩儿不见这个晚上不尿尿尿床 [00:13:25] 然后他就买了一暖壶 [00:13:27] 买了一个烧水的那个水壶 [00:13:29] 拿俩胡焕回这么一胡来 [00:13:32] 那么他换回来以后呢 [00:13:34] 他就回来 [00:13:35] 就是那东西因为用了很久吗 [00:13:37] 气味很大 [00:13:38] 回来还拿着呢 [00:13:39] 八四消毒液泡了很久 [00:13:40] 回来给我看 [00:13:42] 然后我就跟他说呢 [00:13:43] 我说这个东西呢 [00:13:45] 历史上呢 [00:13:46] 我们都说他是尿壶的专业术语 [00:13:50] 叫逆气哈 [00:13:51] 但是是有争议的 [00:13:54] 很多学者认为这东西不是接尿 [00:13:57] 为什么呢 [00:13:59] 就很简单 [00:14:00] 你想想 [00:14:02] 这东西张着大嘴让谁老虎的头 [00:14:06] 他呢 [00:14:07] 给你接尿的时候 [00:14:09] 你心里不是很舒服 [00:14:11] 是吧 [00:14:12] 从这个角度是从文化这个背景中呢 [00:14:15] 这个东西有可能不是你 [00:14:19] 他心理上过不了这关 [00:14:21] 你想你晚上睡眼朦胧的 [00:14:23] 你低着头儿吧 [00:14:25] 当妈的拿着这壶一节一看 [00:14:27] 大老虎张着嘴 [00:14:29] 心里就咯噔一下 [00:14:30] 就不想尿了 [00:14:31] 就是我们古代有很多东西呢 [00:14:33] 到今天来看呢 [00:14:34] 是没有定论的 [00:14:36] 比如虎子 [00:14:37] 有的专业书上就写他叫水汽 [00:14:40] 就是装水的 [00:14:42] 至于当时干什么 [00:14:43] 谁也说不清楚 [00:14:44] 没有证据 [00:14:46] 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 [00:14:48] 也没有文字记载 [00:14:49] 记载这个东西当时是干什么的 [00:14:52] 所以我们大家就在推测 [00:14:54] 我们当然希望将来有机会 [00:14:56] 能够有出土的文物出现 [00:14:58] 或者有东西来证明 [00:14:59] 比如说出土了一个虎子的同时 [00:15:01] 有一段文字记载 [00:15:02] 证明这个东西就是当年给皇上接尿的那行了 [00:15:05] 这东西就有定论了 [00:15:07] 今天这个东西没有定论 [00:15:09] 所以统称为虎子也挺好听 [00:15:12] 看过了这魏晋时期的瓷器 [00:15:15] 古人们一直在拼命追求的白瓷 [00:15:18] 到现在我们依然看不到影子 [00:15:21] 那么 [00:15:22] 这个我们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白瓷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出现呢 [00:15:29] 青瓷的产生呢 [00:15:31] 我刚才说了 [00:15:32] 我们追求的这个过程呢 [00:15:33] 是由轻到白的一个过程 [00:15:35] 所以呢 [00:15:36] 古人在烧造瓷器的时候呢 [00:15:38] 不停的想把它变白 [00:15:42] 把他的这个铁想翻去掉 [00:15:44] 那么早在北齐的时候呢 [00:15:46] 就有出现了 [00:15:48] 那种杯子很白 [00:15:51] 但是那个白呢 [00:15:52] 在右后的地方都闪青 [00:15:55] 闪着青色的光芒 [00:15:56] 非常漂亮 [00:15:58] 杯子非常现代 [00:16:00] 1500 年前的那个杯子 [00:16:01] 拿到你现在看 [00:16:02] 就跟现在生产的一样 [00:16:05] 那出土了很多 [00:16:06] 到了唐代的时候 [00:16:07] 中国的瓷器就形成了一个 [00:16:10] 对峙 [00:16:11] 或者说形成了一个平分秋色的一个局面 [00:16:15] 就是南青北白 [00:16:18] 中国的南方以青瓷为主 [00:16:21] 中国的北方以白瓷为主 [00:16:24] 这是唐代整个的一个服务的一个局面 [00:16:28] 唐代的陶瓷的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00:16:32] 我们在唐以前 [00:16:33] 陶瓷的发展速度非常慢 [00:16:36] 为什么呢 [00:16:38] 是因为到了唐代呢 [00:16:41] 经济高速发展 [00:16:42] 政府缺铜 [00:16:45] 经济发展首先就是金融要跟上 [00:16:48] 货币要跟上 [00:16:49] 我们知道中国的钱是集种植 [00:16:51] 按重量算对吧 [00:16:54] 汉五铢、秦半两都是按重量算 [00:16:57] 那么到了开元的时候 [00:16:58] 开元通宝开始政府要用大量的铜铸造钱的时候呢 [00:17:02] 多次下令禁同 [00:17:04] 就是你不能用铜给我去 [00:17:07] 制造别的 [00:17:08] 国家要用来做钱 [00:17:10] 来使这个国家的贸易 [00:17:12] 国家的这个经济高速运转 [00:17:16] 政府的禁铜令导致瓷器呢 [00:17:20] 也逼迫自己迅速发展 [00:17:22] 我原来是用铜来做盆儿的 [00:17:24] 你不让我用同了 [00:17:25] 那我只好用瓷器 [00:17:27] 那个瓷器就发展起来了 [00:17:30] 当时的 [00:17:31] 南中国 [00:17:33] 以越窑为主的这个青瓷的局面是这样形成的 [00:17:37] 那么越窑的范围呢 [00:17:40] 主要是指长越州的行政管辖的这七个县 [00:17:44] 我们今天看到七个县主要有余姚啊 [00:17:48] 呃 [00:17:48] 诸暨啊 [00:17:50] 萧山呐 [00:17:51] 上一等等这些地方 [00:17:53] 我们古代的瓷器啊 [00:17:56] 我们今天的命名都是以他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 [00:18:02] 命名的 [00:18:03] 比如越州产的瓷器就叫悦游 [00:18:06] 最早期的越窑都有点偏黄 [00:18:09] 那个黄色是绿色里透黄 [00:18:11] 有点儿像唐黄色 [00:18:12] 就像吃的那种红糖的那种糖黄色 [00:18:16] 呃 [00:18:16] 早年呢 [00:18:17] 故宫陈万里先生呢 [00:18:19] 在这个30 年代呢 [00:18:20] 在这个浙江呢 [00:18:22] 碰到过一个月瑶的一个柱子 [00:18:25] 这种执壶再发一个小口 [00:18:29] 然后他买回来 [00:18:30] 后来捐给故宫 [00:18:31] 那个东西很早 [00:18:33] 就是刚喜欢陶瓷的时候看到的东西 [00:18:35] 觉得美不胜收 [00:18:37] 咱们这个这个执壶呢 [00:18:39] 是现在的名称 [00:18:40] 唐代记载就叫柱子 [00:18:42] 也较偏题 [00:18:43] 他一个半儿呢就偏着提一下 [00:18:46] 他是从鸡头壶呢 [00:18:48] 逐渐演变过来了 [00:18:50] 经济我刚才说了 [00:18:51] 经济当它发展的时候呢 [00:18:53] 她很多内心的感受他要去掉 [00:18:56] 麻烦我做一个鸡头壶的时间 [00:18:59] 可能能做十个普通的糊了 [00:19:01] 现在经济需求量这么大 [00:19:03] 那我就坐这普通的壶 [00:19:05] 我当年看见这个湖 [00:19:06] 在故宫看见多次 [00:19:07] 就围着那个展柜看过很久啊 [00:19:09] 非常喜欢 [00:19:11] 我就一直想 [00:19:13] 我什么时候一定要买这么一把壶 [00:19:15] 大概是80 年代 [00:19:16] 木偶去香港的时候呢 [00:19:17] 就到处打听有没有这样的壶 [00:19:19] 也没有买到 [00:19:20] 后来碰到一个五代的越窑的一个弧长留 [00:19:25] 所谓留是什么呢 [00:19:27] 就是指的瓷器中的壶嘴部分 [00:19:29] 专业术语叫流流水呢 [00:19:33] 留短留长 [00:19:34] 留唐代又预售工艺的限制 [00:19:37] 他的骨髓都特别短 [00:19:38] 所以较短流 [00:19:41] 到了五代 [00:19:41] 到了宋以后 [00:19:42] 腿就加长 [00:19:44] 这不可逾越 [00:19:45] 常带一把长流的壶都没有 [00:19:47] 都是短流的工艺所限制 [00:19:49] 当时我估计他们试着烧过长流的胡 [00:19:52] 估计一件火 [00:19:53] 那个壶嘴就弯了 [00:19:54] 就塌下来了 [00:19:55] 也没法使了 [00:19:56] 所以都是小小组 [00:19:59] 那么我当时很喜欢那种因为我们见惯了长嘴儿的壶了吗 [00:20:03] 所以对这种小嘴儿的湖特别感兴趣 [00:20:05] 当时就要找 [00:20:06] 找不到就碰见这五代的长流的湖 [00:20:10] 那么 [00:20:11] 卖我那人说啊说哎呀马先生不要那么 [00:20:16] 他说了一句成语 [00:20:17] 说不要按图索骥啦 [00:20:18] 说这个碰见什么事什么吧 [00:20:20] 随缘吧 [00:20:22] 后来我想也对 [00:20:23] 从收藏的角度上讲 [00:20:25] 很多的时候呢 [00:20:26] 就是相信这个缘 [00:20:30] 是相遇为缘骂 [00:20:32] 你去追求有时候是个梦 [00:20:34] 所以你追求不上 [00:20:36] 你永远怀着这么一种梦想去追求 [00:20:38] 有时候不行 [00:20:39] 收藏呢 [00:20:40] 就是要相遇为缘 [00:20:42] 看到这些形形色色的瓷壶 [00:20:45] 我们很想问 [00:20:46] 这些湖的堵塞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00:20:50] 而在这些词的背后 [00:20:52] 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收藏故事呢 [00:20:56] 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00:21:00] 您现在收看的是百家讲坛栏目 [00:21:04] 襁褓见父母叹双亡 [00:21:08] 纵居那绮罗丛 [00:21:09] 谁知娇养 [00:21:11] 身世坎坷的史湘云从小有两位叔叔轮流抚养 [00:21:16] 那么它在叔叔家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00:21:20] 史佳芸与贾母所在的金陵史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00:21:26] 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为您揭秘红楼梦 [00:21:29] 精彩讲述使将军寄养之谜 [00:21:44] 舍与得 [00:21:45] 感悟智慧人生舍得酒 [00:21:54] 高度决定视野 [00:21:58] 角度 [00:22:00] 改变观念尺度 [00:22:04] 把握人生 [00:22:11]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告 [00:22:14] 由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独家代理 [00:22:23] 积水泛滥 [00:22:25] 老人问题今天解决 [00:22:27] 有巢氏系统卫浴创新纹路地暖地板 [00:22:30] 让浴室排水顺畅又潮湿 [00:22:40] 早期的这个湖啊 [00:22:44] 都不是茶壶 [00:22:45] 都是酒壶 [00:22:47] 所以我看过一些展览 [00:22:49] 他把一些唐代时期的酒壶都拿出来作为茶具展览是不对的 [00:22:53] 因为当时喝茶不是这个方式 [00:22:56] 我们将来讲查的时候可能会讲到 [00:22:58] 讲茶具的时候会讲到这一段 [00:23:01] 我们现在的喝茶的方式是明代以后才确立 [00:23:05] 元代以前的核查方式 [00:23:07] 宋代跟今天完全不一样 [00:23:09] 那么唐代有个茶圣呢 [00:23:11] 叫陆宇 [00:23:12] 她写过了 [00:23:12] 写过茶经 [00:23:13] 谁都知道南方有嘉木 [00:23:15] 指的就是茶树 [00:23:17] 他对瓷器也在频繁 [00:23:19] 当时他对南青北白的这个局面呢 [00:23:23] 有一个评判 [00:23:24] 南青就是月亮 [00:23:25] 北白就是学院 [00:23:27] 当时就是南岳、北京 [00:23:30] 他说呢 [00:23:31] 若邢瓷类银 [00:23:33] 越瓷类玉 [00:23:34] 邢不如越一也 [00:23:36] 若邢瓷类雪 [00:23:38] 则越瓷类冰 [00:23:39] 邢不如越二越 [00:23:43] 邢瓷白而茶色丹 [00:23:46] 越瓷青而茶色绿 [00:23:47] 邢不如越3亿认为三条 [00:23:52] 你看白瓷平遥都不如我的月牙 [00:23:55] 为什么呢 [00:23:56] 就因为陆羽是南方人 [00:23:58] 嗯 [00:23:59] 这很简单 [00:24:00] 他就是南方人 [00:24:01] 他是湖北人 [00:24:02] 陆羽站在南方人的立场上呢 [00:24:04] 他对这个做出一个判断 [00:24:06] 那如果陆宇当时是个北方人 [00:24:08] 他可能就翻着说了 [00:24:09] 他就说 [00:24:10] 呃 [00:24:10] 越瓷类玉 [00:24:12] 邢瓷类银 [00:24:13] 那月不如行也 [00:24:14] 它就翻着说还一样说 [00:24:16] 其实这两大窑口 [00:24:18] 邢瓷和越瓷这两大窑口 [00:24:21] 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两只奇葩 [00:24:26] 没有高下 [00:24:28] 每一个品种的审美区位和境界都非常的高 [00:24:32] 并驾齐驱 [00:24:33] 没法说哪个高哪个低 [00:24:36] 诗歌中有很多关于这上面的描写 [00:24:38] 比如这个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这个茶瓯 [00:24:43] 就茶碗杩槎o 茶碗的这个诗 [00:24:45] 他这么写 [00:24:47] 行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 [00:24:49] 圆似月魂 [00:24:50] 堕轻如云魄 [00:24:53] 他就说 [00:24:53] 啊 [00:24:53] 这个男人 [00:24:54] 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造这个机器 [00:24:57] 它就描绘他 [00:24:58] 说他 [00:24:58] 他像个月亮一样 [00:25:00] 然后呢 [00:25:01] 像云彩一样 [00:25:02] 他说的比较虚了 [00:25:03] 但是呢 [00:25:04] 他是一个很客观的评价 [00:25:06] 就是说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够收到这个很好的磁性 [00:25:10] 唐陆龟蒙呢 [00:25:12] 他也有这个关于越窑的这个诗歌赞美吗 [00:25:15] 她说九秋风露越窑开 [00:25:18] 夺得千峰翠色来 [00:25:20] 所以说他对这个月瑶的一个赞美的诗句 [00:25:25] 那么邢窑呢 [00:25:27] 是在我们今天河北省这个管辖区域内 [00:25:31] 唐代呢为雄州所管辖 [00:25:34] 呃 [00:25:34] 他当时囊括了11 个县 [00:25:36] 唐代李肇国史补中呢 [00:25:39] 有记载叫内丘白瓷瓯 [00:25:41] 端溪石砚 [00:25:43] 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00:25:45] 他说的就是平遥的这个白瓷和我们的端砚 [00:25:51] 端砚大家都知道 [00:25:52] 广东肇庆的端砚非常有名 [00:25:54] 天下无贵贱 [00:25:56] 通用之 [00:25:57] 你有钱没钱都在使 [00:25:58] 可见当时的产量非常大 [00:26:01] 邢窑当中呢 [00:26:02] 有一种底下写赢字款 [00:26:05] 银就是充盈的盈字款 [00:26:09] 过去书上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00:26:11] 我在一开始喜欢陶瓷 [00:26:13] 输的时候特别注意到这一点 [00:26:14] 写个蝇子 [00:26:16] 蝇是什么呢 [00:26:16] 大盈库 [00:26:20] 大明宫词那个电视剧看过吧 [00:26:22] 大明宫那个遗址里出过残片 [00:26:25] 上面写着赢 [00:26:26] 可见当时皇宫都在使用 [00:26:28] 旧唐书记载 [00:26:29] 唐天宝年间 [00:26:31] 每岁进钱百亿宝 [00:26:33] 或称是云飞正额租庸 [00:26:36] 陷入百宝大银库 [00:26:38] 以供人主供殿赏赐之间 [00:26:41] 他说的什么意思呢 [00:26:42] 他说啊 [00:26:43] 我们都知道天宝妈开元天宝年间吗 [00:26:45] 开天盛世的时候呢 [00:26:47] 他那个国库都比较聪明 [00:26:49] 大盈库呢 [00:26:50] 他实际上不是一个 [00:26:52] 严格说他是一司库 [00:26:54] 是皇上的私库 [00:26:55] 还不是一国库 [00:26:56] 说每岁呢 [00:26:57] 这里就近就近很多钱 [00:26:59] 然后呢各种宝物 [00:27:02] 当时盈字款的瓷器呢 [00:27:03] 就入了这种大盈库了 [00:27:05] 他是干什么用呢 [00:27:06] 供皇上呢 [00:27:07] 赏赐啊 [00:27:09] 然后送人呢 [00:27:10] 就是一种很随意的用法 [00:27:13] 那么 [00:27:14] 这个赢字款 [00:27:15] 包括啊刑一终 [00:27:17] 还有翰林款 [00:27:17] 就是他翰林院所使的翰林款呢 [00:27:19] 都是在这个邢窑中非常重要的东西 [00:27:23] 就让我碰上了 [00:27:25] 我在这个 [00:27:27] 80 年代去香港的时候呢 [00:27:29] 有一个人拿出过这么一个东西 [00:27:31] 我一看就是赢字 [00:27:32] 我印象非常清楚 [00:27:34] 那个赢字怎么写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00:27:36] 那时候记性比现在好 [00:27:39] 现在岁数大了 [00:27:41] 记得不如年轻时候清楚 [00:27:42] 记得非常清楚 [00:27:43] 我看完了以后 [00:27:43] 我就非常激动 [00:27:45] 但那个人不知道 [00:27:46] 那个人就问我说 [00:27:47] 这 [00:27:47] 这赢字啥意思啊 [00:27:49] 我当然就得装着不知吗 [00:27:51] 我就说 [00:27:51] 哎 [00:27:51] 我 [00:27:51] 我也不知道啥意思 [00:27:52] 说写一个 [00:27:53] 爱写什么写什么 [00:27:55] 我当时心里就怦怦跳 [00:27:56] 就特想买这东西 [00:27:58] 然后呢 [00:27:59] 他就说这个 [00:28:00] 我说也没准儿是个人名儿呢 [00:28:02] 我说这有什么用吗 [00:28:03] 我说这么一白板多少钱呢 [00:28:05] 他们说一个白碗多少钱 [00:28:07] 但写上字呢 [00:28:07] 李英贵一点儿 [00:28:08] 我说贵就贵点儿行 [00:28:10] 贵多了不成了 [00:28:11] 他不知道当时这是大银库的东西 [00:28:14] 我们陶瓷始终专门讲过这个事儿 [00:28:18] 那个人是不读陶瓷史的 [00:28:19] 可能读了很多书 [00:28:20] 都是画册 [00:28:21] 看31000高兴就过去了 [00:28:23] 你真正应该了解陶瓷的时候 [00:28:25] 就要了解陶瓷的历史 [00:28:26] 这个史书上中国最重要的中国陶瓷史 [00:28:29] 关于这个盈字款有明确记载 [00:28:33] 那么我觉得我就是一个读书的好处啦 [00:28:36]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看一下图片 [00:28:38] 一看就很清楚这个南青北白的这个局面 [00:28:43] 邢窑越窑 [00:28:47] 这两种瓷器呢 [00:28:48] 就是统领中国唐代瓷器这个两支大军 [00:28:54] 那么在这两支大军之外呢 [00:28:56] 嗯 [00:28:57] 还是有很多小部队 [00:28:59] 比如长沙有 [00:29:01] 也叫铜官窑 [00:29:03] 就在今天 [00:29:04] 今天的湖南长沙附近 [00:29:06] 那么长沙窑呢 [00:29:07] 是开釉下彩 [00:29:10] 开这个文字装饰之先河的 [00:29:13] 那么这是长沙的 [00:29:17] 长沙窑有很多文字装饰 [00:29:18] 写了很多世俗的淋雨啊 [00:29:22] 你比如他写仁义礼智信呐 [00:29:25] 他写这个我们在全唐诗上都查不到的唐诗 [00:29:30] 比如有这样一首叫上有千年鸟 [00:29:33] 下有百岁人 [00:29:35] 丈夫拒执笔 [00:29:37] 一世不求人也听着像诗 [00:29:40] 也像顺口溜 [00:29:42] 很通俗 [00:29:44] 表明了他一个生活的一个状态 [00:29:47] 那么比如唐代的另一个装饰非常强烈的词叫鲁山花瓷 [00:29:54] 北方的河南 [00:29:58] 明显的装饰就是所有的大色块都是有意识涂上去 [00:30:04] 那么这种鲁山花瓷呢 [00:30:07] 呃 [00:30:07] 在陶瓷史中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00:30:11] 他当时的这种色块的追求 [00:30:13] 有点儿像我们今天的这个 [00:30:15] 呃比较现代的意识 [00:30:18] 他不肯 [00:30:18] 巨响 [00:30:20] 他不像长沙窑 [00:30:21] 长沙窑它往往是呃画个鸟阿华个人啊 [00:30:24] 他很具象 [00:30:25] 这个就是大色块 [00:30:27] 鲁山窑地花鼓也非常有名 [00:30:29] 我们刚才看到这个图 [00:30:31] 就这个花鼓非常有名 [00:30:33] 我一开始喜欢陶瓷的时候 [00:30:35] 也是研究了很长时间 [00:30:36] 我当时也不能想象一个词的这么大尺寸的鼓在身上背着多少种 [00:30:42] 而且很容易脆 [00:30:43] 很容易撞碎 [00:30:45] 你再在那儿那个腰鼓拍来拍去的 [00:30:47] 好像他觉得这东西不成道理 [00:30:50] 但是古书上记载非常明确 [00:30:53] 书上也写这东西都是国宝这种东西呢 [00:30:56] 因为比较罕见 [00:30:58] 所以当你碰到的时候 [00:30:59] 你有时候往往不能相信这东西是真的 [00:31:02] 我就碰见过一个一个 [00:31:05] 人从乡下给我背上来 [00:31:06] 背上来以后他不知道这是什么 [00:31:08] 你知道那个妖股如果两边不蒙皮的时候 [00:31:11] 它是通的 [00:31:12] 他是通的 [00:31:14] 他拿过来就说说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 [00:31:16] 说这东西也成不了水 [00:31:17] 也成不了粮食 [00:31:18] 什么都干不了 [00:31:19] 这干嘛的呀 [00:31:20] 那中间还系两头大 [00:31:22] 我们今天啊 [00:31:23] 拿出这东西啊 [00:31:25] 大量的书籍去翻 [00:31:26] 大部分人都还能猜出来 [00:31:28] 猜不出来也会 [00:31:29] 嗯 [00:31:29] 找到东西以后 [00:31:30] 先找书去翻 [00:31:31] 当时找书都找不到 [00:31:33] 80 年代有时候找本书都很困难 [00:31:35] 所以没有资讯啊 [00:31:37] 信息永远是第一位的 [00:31:38] 没有咨询的时候 [00:31:39] 这东西就得放弃 [00:31:41] 在收藏中国瓷器的人们中 [00:31:44] 一直流传着一种叫做秘色瓷的神秘词 [00:31:48] 1000多年来 [00:31:49] 人们一直无法知晓这个神秘的秘色瓷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词 [00:31:56] 在今天是否还有这样的神秘瓷器在世了 [00:32:01] 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00:32:05] 您现在收看的是百家讲坛栏目 [00:32:12] 大家好 [00:32:13] 辞旧迎新 [00:32:14] 给大家拜个年 [00:32:15] 祝大家平安快乐 [00:32:17] 论语是常读常新的经典 [00:32:19] 不同的年龄 [00:32:20] 不同的心境 [00:32:22] 读起来总会有新的感受 [00:32:23] 今年的春节 [00:32:24] 在百家讲坛 [00:32:26] 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再次分享读论语的心得 [00:32:30] 感悟经典 [00:32:31] 感悟成长 [00:32:32] 让我们千颗心万颗心皆有所得 [00:32:36] 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共同敬请关注于丹论语感悟 [00:32:46] 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独家代理 [00:33:11] 高中决定事业 [00:33:15] 角度 [00:33:17] 改变观念 [00:33:20] 始终把握人生 [00:33:28]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告由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独家代理 [00:33:43] 瓷器到了唐代的晚期的时候呢 [00:33:46] 就出现了一种瓷器呢 [00:33:49] 对中国的实际影响非常大的叫密度 [00:33:54] 蜜色蜜 [00:33:55] 蜜汁素秘色瓷呢 [00:33:57] 实际上是越窑的改进 [00:34:00] 我们今天很多商品都是一代一代的在改进 [00:34:03] 历史上也是这样 [00:34:05] 越窑在不停的改进 [00:34:07] 我刚才说了 [00:34:08] 他最早的那个黄色 [00:34:09] 教堂黄色 [00:34:10] 有点像糖的那种黄色 [00:34:13] 黄色 [00:34:14] 肯定是不如绿色好看 [00:34:16] 那么它就像绿色 [00:34:18] 慢慢的去过度去追求这个绿色 [00:34:21] 到了秘色瓷的时候 [00:34:22] 它颜色就非常青绿 [00:34:25] 那么秘色瓷呢 [00:34:27] 明确发现的就是法门寺 [00:34:29] 法门寺入库有单 [00:34:31] 上面写着秘色瓷都多少件 [00:34:34] 因为有了法门寺这批东西的出土 [00:34:36] 才把我们传了1000多年的这个秘色瓷的谜底解开 [00:34:41] 原来都不知道这个秘色是什么色 [00:34:44] 秘色呀 [00:34:45] 他是一个秘密的颜色 [00:34:47] 是一个你看不到的颜色 [00:34:49] 所以历史上都知道有秘色瓷 [00:34:51] 但是不知道究竟是哪个颜色 [00:34:54] 法门寺揭开这个谜底 [00:34:56] 这是法门寺出土带有明确记载的秘密 [00:35:03] 这是一个镜头 [00:35:06] 法门寺我们都知道在陕西省法门镇的 [00:35:09] 那么呃他是他是唐高祖李渊呢 [00:35:14] 呃命名的叫***寺 [00:35:16] 在这次出土呢 [00:35:17] 主要是那个塔呢它了 [00:35:20] 国家在抢救性挖掘的时候呢 [00:35:22] 一下就发现有个地宫 [00:35:23] 这个地宫从埋进去到我们看见他中间没有任何人骚扰过 [00:35:29] 埋了多少年呢 [00:35:31] 1 1 13 年 [00:35:33] 1000多年以后打开 [00:35:35] 许多东西都是当时下葬 [00:35:37] 包括那个文字写的清清楚楚 [00:35:39] 出土了多少件文物呢 [00:35:41] 2499 件 [00:35:45] 这里对陶瓷界的一个最大的贡献就是明确了秘色瓷是什么样子 [00:35:53] 那么因为有了法门寺的这个秘色瓷的出现呢 [00:35:57] 导致民间的很多过去不能解释的事儿全都能解释呢 [00:36:02] 法门寺在历史上呢 [00:36:04] 这个他每次做佛事的时候呢 [00:36:06] 都是非常隆重的 [00:36:08] 顶顶礼膜拜皇上亲自出行啊 [00:36:11] 就亲自主持这种仪式 [00:36:13] 所以法门寺埋的东西呢 [00:36:15] 一定都是最高等级的 [00:36:17] 我们今天看到的法门寺的这些东西呢 [00:36:20] 也证实了这些大量的金银器 [00:36:23] 那么他蜜色瓷一共埋进去多少呢 [00:36:26] 14 件 [00:36:28] 刚才看到那个花龙庭是搁在门口儿的 [00:36:32] 剩下13 件就搁在一个 [00:36:35] 那个大盒子包子地宫那里有个衣物账 [00:36:40] 账是账本的账啊 [00:36:41] 他注明说 [00:36:43] 瓷秘色碗西口内两口银棱瓷秘色盘碟 [00:36:48] 共六枚 [00:36:51] 这个一共有多少遍 [00:36:52] 写得很清楚 [00:36:53] 拿出来一对 [00:36:54] 每次都对得上 [00:36:55] 我最早呢 [00:36:57] 我们喜欢这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