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0] 在上期节目中 [00:00:02] 马未都先生介绍了颜色又庞大家族中的四个主色调 [00:00:10] 和这四种颜色相比较 [00:00:12] 其他非主要颜色釉的色彩更加奇幻多变 [00:00:16] 他们同样拥有各自最传奇的故事 [00:00:19] 2005年在香港的苏富比 [00:00:23] 一件乾隆年间的青釉瓷器成交价是4492 万港币 [00:00:30] 拍卖出了近半个亿的天价儿 [00:00:33] 一位一点都不懂瓷器的画家 [00:00:35] 在花鸟市场花了五块钱买回家的一个扁平 [00:00:39] 竟然是极为少见的乾隆时期官窑烧制的上等茶叶末用 [00:00:46] 还有一件罩有孔雀绿釉的法华器 [00:00:50] 在短短半个小时之内 [00:00:52] 竟然从20 万元猛增到200万元 [00:00:56] 身价一下子翻了近十倍 [00:00:59] 那么 [00:00:59] 孔雀绿釉它的特殊之处究竟在哪里 [00:01:03] 还有哪些颜色又在收藏市场上最受欢迎的 [00:01:08] 这些虽然不属于主要色彩 [00:01:10] 但是同样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颜色用一共有多少颜色种类 [00:01:16] 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为我们讲述颜色釉的分类和典故 [00:01:23] 颜色釉传奇 [00:01:26] 当古人能够游刃有余的烧造出白瓷的时候 [00:01:30] 那么就对其他的颜色开始感兴趣 [00:01:33] 比如呢 [00:01:34] 古代瓷器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品种叫孔雀绿 [00:01:39] 孔雀绿让今天的人来看呢 [00:01:42] 它是一个蓝色 [00:01:45] 我们先来读一首词 [00:01:47] 忆江南 [00:01:49] 江南好 [00:01:51] 风景旧曾谙 [00:01:53] 日出江花红胜火 [00:01:56] 春来江水绿如蓝 [00:01:59] 能不忆江南 [00:02:02] 唐代白居易写的 [00:02:04] 白居易是最早写词的诗人之一 [00:02:07] 他曾经在杭州和苏州做官 [00:02:10] 所以呢他回忆他这个这段美好的时光 [00:02:15] 那么这里说了 [00:02:16] 春来江水绿如蓝 [00:02:20] 我们想过这句话吗 [00:02:22] 蓝色是什么色呢 [00:02:24] 在古代人的眼里 [00:02:26] 最绿的颜色是蓝 [00:02:29] 还有一句话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00:02:35] 蓝色是 [00:02:36] 在古代中的蓝色是指最绿的颜色 [00:02:41] 所以这个瓷器叫孔雀绿 [00:02:46] 后人也有把它称之为叫孔雀蓝 [00:02:50] 那宋元时期呢 [00:02:52] 磁州钥匙上呢有大量的照着这个孔雀绿要 [00:02:56] 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大罐 [00:02:58] 就是元代内府的瓷器 [00:03:02] 元代的黄佳当时是追求蓝色 [00:03:05] 青花就那时候创烧的 [00:03:08] 那么青花是一种高温蓝色 [00:03:10] 孔雀绿是一种低温蓝色 [00:03:13] 明代呢 [00:03:13] 带有这种孔雀绿色的这个瓷器还有什么呢 [00:03:17] 就是***气 [00:03:19] 山西非常多 [00:03:21] 我们今天说就叫琉璃器 [00:03:25] 过去我有一个朋友 [00:03:26] 有几件***气没人认 [00:03:29] 老跟我说说 [00:03:30] 哎呀 [00:03:30] 现在人都不长眼 [00:03:31] 不认这东西啊 [00:03:32] 这东西多好啊 [00:03:35] 在民国时期那个 [00:03:38] 法国人特别追求这个东西 [00:03:39] 大量的法华都流到了 [00:03:42] 这个欧洲留到了法国 [00:03:45] 可是后来就没有人认 [00:03:46] 所以呢 [00:03:47] 他卖的呢 [00:03:50] 价钱其实不高 [00:03:51] 但是人家也不接受 [00:03:52] 都想还便宜 [00:03:53] 有个人天天跟他磨 [00:03:55] 说你不行 [00:03:55] 你得便宜 [00:03:56] 这东西没人认 [00:03:57] 你就得便宜给我 [00:03:59] 结果他也不卖 [00:04:02] 那个 [00:04:03] 我到香港的时候呢 [00:04:06] 参加一次拍卖会 [00:04:07] 结果香港的拍卖会上有一件法华呢 [00:04:10] 一下就拍了200多万 [00:04:11] 跟他那要20万呢 [00:04:14] 差不多 [00:04:15] 我就在拍卖会上给他打一电话 [00:04:17] 我说恭喜你啊 [00:04:18] 有一个瓶子跟你那个东西 [00:04:21] 很像 [00:04:22] 拍了200多万 [00:04:23] 哎哟 [00:04:24] 他说我得赶紧把我这瓶子收起来 [00:04:26] 我不卖了 [00:04:28] 然后呢 [00:04:29] 半小时以后 [00:04:31] 那个买家就兴冲冲的冲进来说 [00:04:33] 你那瓶子呢 [00:04:34] 我不跟你讨价还价了 [00:04:36] 我就要买 [00:04:37] 他也获得了这些信息 [00:04:39] 所以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呢 [00:04:41] 信息往往是你 [00:04:44] 价格的一个主要因素 [00:04:47] 我们 [00:04:48] 俩是同时获得的信息 [00:04:50] 只不过中间还有半小时路程 [00:04:53] 如果我要不给他打这个电话 [00:04:57] 我如果我不给这个卖家打电话 [00:05:00] 那么买家就会用很低廉的价格把它买走 [00:05:04] 康雍乾三朝的孔雀绿烧造很多 [00:05:07] 他烧的色泽就越来越均匀 [00:05:11] 它实际上是对历史上的孔雀力的一个认可 [00:05:15] 就是从送到园到明到清 [00:05:18] 他是一个认可 [00:05:20] 乾隆以后就很少烧爆了 [00:05:23] 六中还有一些低温的绿釉 [00:05:25] 比如康熙时期的瓜皮绿啊 [00:05:28] 雍正时期的湖水 [00:05:30] 绿啊 [00:05:31] 乾隆时期的葱心绿啊 [00:05:34] 等等 [00:05:35] 它是一种低温釉 [00:05:37] 那个颜色呢 [00:05:39] 都是以绿色为基调 [00:05:42] 千变万化 [00:05:43] 我在80 年代末期的时候 [00:05:46] 看到一个葱心绿的大宛 [00:05:49] 还是光绪 [00:05:51] 我印象非常的深 [00:05:55] 这么大一个板 [00:05:56] 刻着两条龙 [00:05:58] 漂亮之极 [00:05:59] 当时 [00:06:00] 标价是160 块钱 [00:06:04] 可以达九折 [00:06:08] 我要买的时候呢 [00:06:10] 有老先生跟我说 [00:06:13] 说年轻人你不懂 [00:06:15] 瓷器 [00:06:16] 到了这个时候是没有价值的 [00:06:20] 你不能买 [00:06:23] 然后我一想也是啊 [00:06:24] 那时候的观念就是搞收藏 [00:06:27] 一定乾隆以前 [00:06:28] 乾隆以后都是垃圾 [00:06:30] 我说过都是那个搭售的 [00:06:32] 你买1000龙平的 [00:06:33] 我送你一个光绪的碗 [00:06:35] 是这个路子 [00:06:36] 说你怎么能花160 块钱去买这样一个碗呢 [00:06:40] 我就没买 [00:06:42] 我很多年以后我就后悔这事儿 [00:06:45] 其实我们知道一个道理 [00:06:47] 叫兼听则明 [00:06:49] 偏信则暗 [00:06:50] 我那天就算偏信了 [00:06:53] 老爷子也不怎么负责 [00:06:55] 他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00:06:58] 你知道我们今天下这个决心 [00:07:01] 都觉得 [00:07:02] 哎呀你当都很容易 [00:07:03] 你当时为什么不下这个决心 [00:07:05] 你为什么不买 [00:07:06] 当时首先一百六百九折 [00:07:09] 也是144 块钱 [00:07:10] 对我来说是两个月的工资 [00:07:15] 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 [00:07:17] 放过后 [00:07:18] 回过头再看的时候 [00:07:20] 依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 [00:07:22] 当时下决心是非常难 [00:07:25] 我就没下这个决心 [00:07:26] 没有拿出两个月的工资买这个板 [00:07:29] 那现在能变成两辈子的工资 [00:07:32] 所以一定要记住 [00:07:34] 兼听则明 [00:07:36] 一件罩有孔雀绿釉的法华器 [00:07:39] 竟然在半个小时之内 [00:07:40] 身价从20 万元猛增到200万元 [00:07:44] 可见孔雀绿釉瓷器的魅力 [00:07:47] 而另外一件颜色又仔细 [00:07:49] 也曾经创造了将近半个亿的拍卖价格 [00:07:53] 这就是青又青又是出现最早的颜色釉瓷器 [00:07:58]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00:08:01] ER 宋代的龙泉青釉更是青釉发展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瓷器品种 [00:08:08] 在十六十七世纪 [00:08:09] 龙泉青釉大量的走私到欧洲 [00:08:12] 当时的欧洲贵族都以能够拥有龙泉青釉为主 [00:08:17] 但是 [00:08:17] 龙泉青釉榷于明宣德以后突然停烧 [00:08:22] 这又是为什么呢 [00:08:25] 原因呢 [00:08:26] 是什么呢 [00:08:27] 就是楚州 [00:08:29] 烧龙泉的地方 [00:08:31] 停供不再供给公平了 [00:08:35] 为什么呢 [00:08:36] 不方便 [00:08:39] 你品种单一 [00:08:40] 你这个地方就烧一个青瓷 [00:08:42] 景德镇烧很多种样子 [00:08:43] 所以一块儿就一块儿就运过来了 [00:08:46] 第二呢 [00:08:47] 龙泉瓷胎比较厚 [00:08:49] 达不到景德镇那种胎薄 [00:08:52] 达不到它那个强度 [00:08:55] 所以 [00:08:56] 龙泉 [00:08:58] 到这个 [00:09:01] 宣德以后呢 [00:09:02] 就极具质量下降 [00:09:04] 没有什么追求了 [00:09:05] 康熙青瓷与其他的釉色呢 [00:09:08] 都是一样的 [00:09:09] 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 [00:09:13] 当时的颜色呢 [00:09:14] 它可以把青瓷分为层 [00:09:17] 分出层次来 [00:09:19] 分为了粉青、冬青和豆青 [00:09:24] 两头非常容易理解 [00:09:26] 粉青是很浅的青色 [00:09:30] 豆青是很深的青色 [00:09:32] 我们说的豆青就是你可以想像中的颜色 [00:09:36] 但这冬青就不太好理解 [00:09:40] 东清光写法就两种 [00:09:42] 一个写冬天的冬 [00:09:44] 一个写东方的东西 [00:09:47] 那现在也好理解 [00:09:49] 你知道粉青制造豆青介乎于中间呢 [00:09:52] 就是冬青 [00:09:54] 清代的青釉的特征呢 [00:09:57] 是他加进了很多装饰手法 [00:10:00] 或单纯的用釉色来表现了 [00:10:03] 他加了一些纹饰 [00:10:05] 比如有堆粉呢 [00:10:07] 比如有刻花的 [00:10:11] 雍正到乾隆这个时期的青釉呢 [00:10:14] 釉面肥润 [00:10:16] 以后就越来越稀薄 [00:10:18] 一直到民国 [00:10:20] 我们卖的比较贵的青又有这样一件 [00:10:23] 2005年在香港 [00:10:25] 舒服 [00:10:25] 比有一间40 公分高的六方套瓶 [00:10:30] 外面是青釉 [00:10:31] 里面是青花 [00:10:33] 成交价呢是4492 万港币 [00:10:38] 说起来也是将近半个亿的一个价格了 [00:10:42] 价钱非常高 [00:10:44] 有一年呢 [00:10:46] 跟我一个朋友呢去上海 [00:10:49] 在上海的文物商店里看到过一个 [00:10:51] 很轻的 [00:10:53] 方瓶一对 [00:10:55] 我就劝他买 [00:10:56] 我说这东西不算很贵 [00:10:59] 他说还是贵 [00:11:00] 说不流行 [00:11:03] 我说 [00:11:04] 将来有一天 [00:11:05] 这个东西会很值钱 [00:11:06] 你现在有钱 [00:11:07] 不妨把它买了 [00:11:08] 它呢 [00:11:10] 就很担心 [00:11:13] 最终呢 [00:11:13] 还是听劝买了 [00:11:16] 在他手里 [00:11:17] 后来很多年以后 [00:11:18] 他说 [00:11:18] 幸亏你当年劝我把这东西买了 [00:11:21] 我就告诉他 [00:11:22] 我说啊 [00:11:23] 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 [00:11:24] 此一时彼一时 [00:11:27] 比如股市市场 [00:11:29] 很多 [00:11:31] 专家告诉你 [00:11:33] 股市有一个规律 [00:11:35] 就是熊市中你去买 [00:11:37] 牛市中你去卖 [00:11:38] 但有多少人听这个规律啊 [00:11:41] 所有人都是牛市中去买 [00:11:43] 到熊市中格格肉 [00:11:46] 是吧 [00:11:46] 这就是我们股市的状态 [00:11:48] 还有人对股市做过一个规律性的总结 [00:11:51] 他说你应该是在欢呼中恐惧 [00:11:55] 在恐惧中欢呼 [00:11:57] 什么意思呢 [00:11:58] 就大家都高兴的时候你应该很担心 [00:12:01] 大家都担心的时候你应该很高兴 [00:12:05] 收藏一样是这样 [00:12:07] 很多东西你知道它的历史价值的时候 [00:12:11] 他不可能在你跟前呈现这个历史价值的高峰 [00:12:18] 这是最好的时候 [00:12:20] 如果他是一个历史价值的低谷 [00:12:23] 那你恰恰应该进来 [00:12:25] 那你不能说啊 [00:12:26] 别人都不买 [00:12:26] 我也不买呢 [00:12:27] 过两天这东西涨上去了 [00:12:29] 你就说 [00:12:30] 哎呀 [00:12:30] 我当时怎么没买呀 [00:12:32] 对吧 [00:12:32] 你肯定是这种感觉 [00:12:34] 所以一定要知道他历史上有什么价值 [00:12:38] 它真正的价值在哪儿 [00:12:40] 你就能够下这个决心 [00:12:44] 收藏跟 [00:12:45] 股市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00:12:48] 不同于大多数色彩艳丽的颜色 [00:12:51] 又黑又是一种很特殊的瓷器 [00:12:54] 在漫长的瓷器始终一直烧烤不多 [00:12:58] 就连在各种颜色又蓬勃发展的经历 [00:13:01] 也只有在康熙执政时曾特意追求过黑釉的生产 [00:13:07] 而在康熙之后 [00:13:08] 特别烧制的黑釉作品就更不多见了 [00:13:11] 所以传世的黑釉瓷器非常少 [00:13:15] 算是一种很罕见的瓷器 [00:13:17] 但是却有人在买了一个罕见的黑釉笔筒之后极度后悔 [00:13:22]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00:13:24] 罕见的黑 [00:13:25] 又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尴尬的情况 [00:13:29] 马未都先生将为我们详细解答 [00:13:34] 我有一个朋友买了一个黑釉描金的笔筒呢给我看 [00:13:38] 然后他就跟得了忧郁症似的跟我说说我买这么一个东西 [00:13:42] 所有人都告诉我不值 [00:13:44] 我说怎么不值啊 [00:13:46] 他说这个这个东西不流行啊 [00:13:47] 黑不溜秋的 [00:13:49] 很忧郁的 [00:13:51] 问我怎么解释这事儿 [00:13:53] 能不能鼓励鼓励他这信心 [00:13:56] 我说呢 [00:13:57] 收藏啊 [00:13:59] 从某种意义上讲 [00:14:01] 你应该找的就是这种罕见的品种 [00:14:05] 而不是找常见的品种 [00:14:08] 常见的品种呢 [00:14:09] 是可以比较的啊 [00:14:11] 别的买了一个青花笔筒花了2万块 [00:14:14] 我买一个花了18000我就心里特高兴 [00:14:16] 我比他便宜 [00:14:18] 结果人家买了一个青花笔筒 [00:14:20] 你买了一个乌金釉的笔筒 [00:14:22] 你就闹不明白了 [00:14:24] 你心里就嘀咕 [00:14:25] 得忧郁症 [00:14:27] 所以这样并不好 [00:14:29] 你的乐趣实际上就在此 [00:14:32] 就在于你拥有了别人没有拥有的东西 [00:14:36] 那当然 [00:14:37] 这个东西一定是真实的 [00:14:38] 你不能买一大甲国 [00:14:40] 你还特高兴 [00:14:41] 你说别人都没有黑釉的追求是非常短的历史时期 [00:14:46] 我们历史上的黑又不是我们追求的是无意识的 [00:14:50] 控制不了 [00:14:52] 含铁量过多就黑了 [00:14:53] 明代一朝没有人烧黑釉 [00:14:56] 清朝只是康熙一朝追求烧过 [00:15:02] 包括雍正、乾隆都不多见 [00:15:05] 晚清有过仿品 [00:15:09] 那么黑又本身是陶瓷生产当中的无奈之举 [00:15:13] 历史上 [00:15:15] 他不想烧成黑油 [00:15:17] 但它没办法 [00:15:19] 我们不能想象捧着黑晚长时间的吃饭的心里的感受 [00:15:24] 我们今天偶尔 [00:15:27] 上街上餐馆吃乌冬面 [00:15:29] 来一大黑碗 [00:15:30] 吃一碗面 [00:15:31] 你没有感受 [00:15:33] 但你一年从头到尾都捧着一个黑碗吃饭的时候 [00:15:39] 你心里很难过 [00:15:41] 你会说我犯了什么错误了 [00:15:44] 我这一年都拿一黑碗吃饭 [00:15:47] 但不幸的是 [00:15:48] 我们的古人有长时间拿黑碗吃饭的这么一个经历 [00:15:54] 所以 [00:15:55] 科学就是要求他摆脱这种黑暗 [00:15:59] 她要把这个黑色去掉 [00:16:01] 我们的陶瓷之所以对世界有贡献 [00:16:04] 就是不停地把它的缺陷 [00:16:07] 回避掉 [00:16:08] 改正掉 [00:16:10] 那么到了清代 [00:16:11] 生活好了 [00:16:13] 忽然想起这黑晚了 [00:16:15] 家里没有了 [00:16:16] 咱就烧一黑瓶子摆着吧 [00:16:19] 这就出了乌金釉 [00:16:22] 就是这黑夜 [00:16:24] 中国人能耐大 [00:16:26] 凡事不好听的 [00:16:28] 全都换一个方法去表述 [00:16:30] 嘿哟 [00:16:31] 宝丁 [00:16:32] 乌金釉 [00:16:34] 为什么叫乌金釉呢 [00:16:36] 过去J 没就叫乌金 [00:16:39] 嘿 [00:16:39] 又是颜色又大家族中一种很特别的釉色 [00:16:43] 但是颜色又中还有一种更特殊的釉色 [00:16:47] 叫茶叶末 [00:16:49] 它最早是从唐代黑釉烧制过程中偶然出现的 [00:16:54] 以及釉色青中偏黄 [00:16:56] 且有点点星星 [00:16:58] 如同茶叶细末儿得儿茶叶末釉中的上品 [00:17:03] 多烧到于清代的雍正、乾隆两朝 [00:17:06] 那么一位不懂瓷器的画家又是如何只花了五块钱就买回家一个乾隆官窑烧制的上等茶叶沫用了广告之后 [00:17:17] 请继续关注 [00:17:22] 您现在收看的是百家讲坛栏目 [00:17:26] 从汉唐开始 [00:17:27] 中国瓷器行销世界 [00:17:30]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00:17:32] 到了明清时期 [00:17:34] 大约有上一件精美的瓷器运往欧洲 [00:17:38] 当时的欧洲人都以拥有中国陶瓷 [00:17:41] 历史上 [00:17:41] 一时间 [00:17:42] 在欧洲上流社会 [00:17:44] 中国瓷器甚至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00:17:48] 这些中国生产的瓷器在欧洲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有时竟然可以和黄金相媲 [00:17:55] 甚至民间流传过一两瓷器等于一两黄金的说法 [00:18:00] 因此 [00:18:00] 中国瓷器也曾经有着白色的金子的门称 [00:18:04] 面对如此巨大的商业利润 [00:18:07] 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组织了贸易公司 [00:18:10] 他们的商船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00:18:13] 让中国瓷器一船一船地运往欧洲 [00:18:17] 根据保水土地尽在清朝雍正统治时期就有约2000 [00:18:22] 关键中国瓷器运往瑞典 [00:18:25] 而在众多的商船中 [00:18:27] 最著名的就是瑞典的哥德堡号商船 [00:18:30] 他的沉船事件产生了轰动世界的影响 [00:18:34] 中国瓷器和哥德堡号商船之间到底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 [00:18:40] 为什么中国瓷器在欧洲会有如此巨大的经济价值 [00:18:45] 瓷器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为我们讲述外销瓷的辉煌历史、外销瓷的神话 [00:19:07] 山高人为峰 [00:19:09] 红塔集团 [00:19:15] 全新雪佛兰乐橙点滴能量获得充沛动力 [00:19:20] 驱动你的每一丝渴望 [00:19:21] 1 .2 升级已全面上市 [00:19:24] 雪佛兰乐橙驰骋由新步步高I box 学习机快乐升级文科理科加英语联机学习有兴趣兴趣激励法快乐爱学习步步高I box 学习机 [00:19:55] 七匹狼男装 [00:20:03] 我有一个画家的朋友啊 [00:20:05] 他会画画 [00:20:06] 但他不会鉴定瓷器 [00:20:07] 他们家门口儿呢 [00:20:08] 有一个花鸟市场很大 [00:20:11] 当年就很大 [00:20:13] 好多年前呢 [00:20:15] 还逛那市场呢 [00:20:17] 看见这么一个茶叶末釉的一个鼻涕 [00:20:19] 扁平 [00:20:20] 典型的乾隆官窑口上缺了一缺损一块儿 [00:20:25] 所有卖东西的人 [00:20:28] 都是卖花鸟的 [00:20:29] 并不懂瓷器 [00:20:31] 买东西的人也都是为了花鸟儿来也不懂自己 [00:20:36] 所以这瓶子就让他五块钱就歪打正着给买回来了 [00:20:40] 五块钱 [00:20:42] 我就老想 [00:20:43] 怎么他这不懂行的运气比我们这懂行的还好呢 [00:20:48] 跟买彩票似的哈 [00:20:50] 就是他出一次手就中彩了 [00:20:51] 咱这买一辈子都没中上啊 [00:20:54] 我怎么就没碰见这么便宜的事儿啊 [00:20:56] 他拿来给我看 [00:20:57] 特得意 [00:20:58] 他说 [00:20:58] 你看这东西我就凭直觉 [00:21:00] 他是画家 [00:21:01] 他有美学训练 [00:21:03] 所以他就凭直觉把这东西买回来了 [00:21:06] 那我说你就是歪打正着吗 [00:21:08] 你比我幸运 [00:21:09] 你中了彩吗 [00:21:11] 茶叶末的生成本身是一个偶然现象 [00:21:13] 唐宋时期呢就有的 [00:21:15] 北方的瓷器很容易烧造出出这种颜色 [00:21:20] 那么由于这个颜色是自然形成的 [00:21:23] 他被后人呢就总结了 [00:21:25] 到了雍正以后呢 [00:21:27] 它变成了一种主动的追求 [00:21:29] 我就要追求这种绿不绿 [00:21:32] 黄不黄的颜色 [00:21:34] 茶叶末釉都叫厂官釉 [00:21:37] 在陶成纪事碑中呢 [00:21:39] 它记载有三种 [00:21:40] 一种叫鳝鱼黄 [00:21:43] 一种叫蛇皮绿 [00:21:45] 一种叫黄斑点 [00:21:48] 今天的专家呢 [00:21:50] 都很容易区分什么叫鳝鱼黄 [00:21:53] 什么叫蛇皮绿 [00:21:55] 就分不清什么叫黄斑点儿 [00:21:58] 黄斑点儿太抽象 [00:22:00] 因为善于折 [00:22:02] 这都是我们能见到的自然的动物 [00:22:04] 就可以有比较 [00:22:07] 后人呢 [00:22:08] 又把茶叶末中的一种很形象的颜色称之为卸甲轻 [00:22:14] 就是像大闸蟹的壳儿一样的颜色 [00:22:18] 美学的追求到这个层面 [00:22:22] 到茶叶末釉的一个层面上 [00:22:24] 他是一个非常含蓄的层面 [00:22:27] 这个层面理解起来就远不如我们说的红黄蓝白好理解 [00:22:34] 你看这个颜色不那么赏心悦目啊 [00:22:38] 说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颜色啊 [00:22:40] 你说茶叶末儿是你们自己术语 [00:22:43] 你跟邻居说茶叶没人也不知道什么颜色 [00:22:45] 你说这是黄还是绿 [00:22:46] 说不清 [00:22:48] 所以它在审美上呢 [00:22:49] 有一个审美障碍 [00:22:53] 这就需要你慢慢的去体会它这种颜色 [00:22:58] 给你带来的愉悦 [00:23:00] 需要多读书 [00:23:02] 多看实力 [00:23:04] 在色彩各异、种类繁多的颜色釉瓷器中 [00:23:08] 还有这样一种颜色 [00:23:09] 又他的名字不是很好听 [00:23:12] 有人叫他鼻涕蓝 [00:23:14] 也有人叫他驴肝马肺 [00:23:17] 但是它生产工艺的独到之处却受到了清朝雍正皇帝的重视 [00:23:23] 促进了这种颜色釉瓷器的发展 [00:23:26] 那么 [00:23:26] 这种颜色又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00:23:32] 我们刚才讲的颜色釉中呢 [00:23:33] 都是单色釉 [00:23:35] 就是一个颜色的 [00:23:36] 那么两个颜色以上的这个 [00:23:39] 颜色又呢一般称之为复色 [00:23:42] 两个颜色 [00:23:43] 其中最典型呢有卢军 [00:23:46] 卢军用 [00:23:48] 炉钧釉呢 [00:23:49] 它是呈流淌状 [00:23:51] 是蓝红相间 [00:23:53] 早期有个特别不雅的名字 [00:23:56] 叫鼻涕蓝 [00:23:58] 流鼻涕是它有流淌过 [00:24:01] 那么鼻涕兰这名字非常的不美 [00:24:03] 所以几乎没有流传 [00:24:07] 他是实际上他是防 [00:24:10] 广军和宜君所谓广军 [00:24:13] 是广州地区石湾地区生产的一种钧瓷 [00:24:17] 宜君呢 [00:24:18] 是江西宜兴地区生产的一种钧瓷 [00:24:21] 它是仿这两种地方瓷器 [00:24:24] 陶成纪事碑中有这样的记载 [00:24:27] 他说花纹流淌过只就是 [00:24:31] 跟广军遗精比起来 [00:24:33] 它的花纹呢 [00:24:34] 流淌状非常明显 [00:24:36] 所以有个雅号叫米兰 [00:24:38] 清代公式在这个景德镇陶歌中有这样两句描写 [00:24:43] 她说驴肝马肺 [00:24:45] 又名席1 P [00:24:47] 天蓝仿色一 [00:24:50] 这听着没什么好听的词儿 [00:24:52] 驴肝马肺比天蓝 [00:24:54] 驴肝马肺是什么 [00:24:56] 是 [00:24:56] 这个君子在景德镇大量烧造的时候 [00:24:59] 当时有很多烧造不好 [00:25:01] 颜色灰暗的 [00:25:03] 被记载为螺杆*** [00:25:06] 你甭管他是骡还是驴 [00:25:08] 他都是只动物的 [00:25:10] 这个费非常不好看的颜色 [00:25:12] 炉钧釉呢在这个 [00:25:15] 雍正的时期呢 [00:25:16] 还有一个简单的判定 [00:25:18] 就是它不是两色吗 [00:25:19] 我说他是红蓝两色吗 [00:25:21] 红多蓝少的时候 [00:25:23] 一般判定呢 [00:25:24] 都是雍正时期 [00:25:26] 当蓝多红少的时候的判定一般都是乾隆时期 [00:25:30] 但这不是绝对的 [00:25:34] 由于炉钧釉的欣赏的人呢不是很多 [00:25:38] 所以乾隆以后就急剧衰退 [00:25:41] 其实卢军又是非常漂亮的一种磁性 [00:25:44] 尤其雍正时期烧到了卢俊义 [00:25:47] 有高粱红之称 [00:25:49] 这个颜色像高粱红 [00:25:51] 非常含蓄 [00:25:53] 在中国瓷器漫长的发展史中 [00:25:56] 清代官窑尤其重视颜色 [00:25:59] 用的少分 [00:26:00] 根据马威都先生的讲述 [00:26:02] 我们可以看到 [00:26:04] 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00:26:07] 无论是单色釉还是复色体 [00:26:10] 质量之精美 [00:26:11] 造型之多样 [00:26:13] 色彩之丰富 [00:26:14] 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 [00:26:17] 而且在乾隆一朝出现的防御使用仿木、仿精、仿机器 [00:26:25] 仿金引用 [00:26:27] 甚至还有仿干鲜果品 [00:26:30] 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00:26:33] 但是 [00:26:33] 就是在这么一个瓷器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 [00:26:38] 雍正、乾隆两部都曾下令官窑仿烧宋代 [00:26:43] 呢 [00:26:43] 这就是为什么 [00:26:45] 这种父子传承的爱好 [00:26:47] 又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00:26:50] 雍正乾隆时期呢 [00:26:52] 还有一个重要的颜色釉的一个成就呢 [00:26:54] 就是当时仿的宋代五大名窑 [00:26:57] 汝官哥钧定 [00:26:59] 我们讲过宋代的五大名窑 [00:27:02] 那么这与统治者有极大的关系 [00:27:06] 雍正本人呢 [00:27:07] 非常崇尚那个时期的审美 [00:27:11] 但是清代仿的五大民谣跟宋代的五大名窑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00:27:18] 首先他追求的是意向 [00:27:21] 不是具象 [00:27:21] 它追求的是宋代五大名窑 [00:27:24] 汝官哥钧定的那个意思 [00:27:26] 而不是要模仿的一模一样 [00:27:29] 他从道理上讲呢 [00:27:31] 他有美化的倾向 [00:27:32] 所以你看 [00:27:34] 雍乾时期的 [00:27:37] 仿的这个五大名窑都非常的漂亮 [00:27:39] 比送的 [00:27:41] 实际的东西更漂亮一些 [00:27:44] 这时候我们看统治者的一个追求 [00:27:46] 就是皇帝的一个追求是什么呢 [00:27:49] 它没有任何造假的心态 [00:27:54] 也没有牟利的心态 [00:27:56] 我仿造这个东西 [00:27:57] 既不想造假 [00:27:58] 也不想赚钱 [00:27:59] 我就是喜欢 [00:28:01] 这就是盛世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00:28:06] 我以我国家之力和技术 [00:28:08] 达到古人前所未有的高度 [00:28:13] 这是他显示一个 [00:28:15] 国家的力量 [00:28:18] 是一种大国心态 [00:28:20] 乾隆一潮啊 [00:28:21] 他还仿大理石 [00:28:24] 仿木纹 [00:28:27] 仿青铜 [00:28:30] 仿心绪 [00:28:32] 仿古玉 [00:28:35] 仿金玟佑 [00:28:38] 这都属于一种仿生状态 [00:28:41] 以我瓷器的能力访所有可见物质 [00:28:45] 它这里还能做到什么呢 [00:28:47] 纺干鲜果子 [00:28:50] 还有仿一个螃蟹搁在那儿 [00:28:52] 跟真的一样 [00:28:55] 当时 [00:28:56] 瓷器的制造能力非常的高 [00:29:0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00:29:03] 是因为乾隆中期以后 [00:29:06] 社会的富足呢 [00:29:08] 导致生活情绪发生变化 [00:29:11] 我们今天的生活就非常富足 [00:29:14] 大部分人的生活的情趣都发生了变化 [00:29:18] 跟早期的追求完全不一样 [00:29:21] 我记得80 年代初期 [00:29:24] 我们吃一顿好饭得说一个礼拜 [00:29:26] 跟人说 [00:29:26] 哎 [00:29:26] 我吃的什么有多有多香 [00:29:28] 他说今天没有人再说这事儿 [00:29:31] 某一个人买一件新衣服 [00:29:34] 在单位都要脱下来 [00:29:35] 别人穿上试一试 [00:29:36] 今天也没有这个现象 [00:29:40] 我印象很深 [00:29:41] 我20几岁的时候 [00:29:42] 在工厂 [00:29:43] 那个女同志买了新鞋都脱下来 [00:29:46] 让那个穿上试一试 [00:29:47] 怎么着怎么着 [00:29:48] 我觉得都很奇怪 [00:29:50] 今天很少有这种现象 [00:29:52] 那么你的生活情绪发生的变化呢 [00:29:55] 反映到对艺术品的追求上呢 [00:29:58] 他就不是很单纯的艺术 [00:30:01] 不是我烧一青花瓶子让你看 [00:30:03] 哎 [00:30:04] 我把瓷器烧成一个糖果盘 [00:30:06] 里头又有瓜子儿 [00:30:07] 又有花生 [00:30:08] 又有鼻涕 [00:30:08] 都是瓷器的 [00:30:09] 让你看 [00:30:10] 是一种情趣 [00:30:12] 那么社会的这种富足呢 [00:30:14] 反映了一种炫耀的心理 [00:30:17] 有 [00:30:19] 不仅个人生活富足的愿意炫耀 [00:30:2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00:30:23] 当他富足的时候都愿意炫耀 [00:30:27] 在清朝雍正、乾隆统治时期 [00:30:30] 颜色釉的烧造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00:30:34] 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的富足 [00:30:38] 同时还和雍正、乾隆的个人喜好非常有关 [00:30:42] 尤其是雍正皇帝 [00:30:44] 一向以冷峻威严形象出现的他 [00:30:47] 当然也有不为人知的生活情趣 [00:30:51] 为了配套12 个不同颜色的花盆 [00:30:54] 它竟然下圣旨让官窑另外在烧制的12 种颜色釉托盘来和花盆配套 [00:31:01] 而这精美的12 种颜色釉托盘充分说明了单色釉的生产技术在雍正时期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程度 [00:31:11] 那么单色釉在这一时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00:31:15] 秘诀在哪里呢 [00:31:17] 广告之后请继续关注 [00:31:21] 您现在收看的是百家讲坛栏目 [00:31:26] 吕不韦 [00:31:27] 一位位高权重的秦国国相 [00:31:29] 他曾经帮助异人登上秦国王位 [00:31:32] 才成就了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大局 [00:31:36] 然而就是这位风云叱咤的人物 [00:31:38] 最后却落得一个服毒身亡的下场 [00:31:42] 这位以经商起家 [00:31:44] 以政治投机为手段而走上秦国相国之位的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 [00:31:51] 老外事件与吕不韦有什么关系呢 [00:31:54]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 [00:31:58] 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之吕不韦之死 [00:32:26] 舍与得 [00:32:28] 感悟智慧人生 [00:32:30] 舍得酒 [00:32:32] 记得那年去东北 [00:32:37] 热乎的饺子 [00:32:38] 热乎的东北外状元 [00:32:41] 东北角正宗东北味儿 [00:32:49] 高度决定视野 [00:32:53] 尺度把握人生 [00:32:58]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告由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独家代理 [00:33:13] 雍正11年 [00:33:15] 养心殿造办处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00:33:18] 12月27日 [00:33:20] 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锡送来各色瓷花盆儿12 样 [00:33:28] 又送来各式菊花式磁盘 [00:33:31] 12 色 [00:33:32] 内 [00:33:32] 每色一件 [00:33:34] 哪12个颜色呢 [00:33:37] 我们今天可以幸运地看到 [00:33:40] 琳琅满目 [00:33:41] 美不胜收 [00:33:44] 这12个颜色是白釉 [00:33:48] 绿釉 [00:33:49] 湖水绿 [00:33:50] 葱心绿 [00:33:51] 黄油 [00:33:52] 但黄油 [00:33:52] 米黄釉 [00:33:53] 天蓝釉 [00:33:54] 洒蓝釉 [00:33:55] 胭脂紫 [00:33:56] 紫金釉 [00:33:57] 藕荷釉 [00:33:58] 12个颜色 [00:34:01] 当时圆明园陈设了12个颜色的花盆 [00:34:05] 那我们今天想啊 [00:34:07] 如果不是生活的一种富足 [00:34:10] 你吃东西就一个色儿就行了吗 [00:34:13] 白盘子摆满了 [00:34:14] 有吃的就行了 [00:34:16] 我们在生活贫穷的时候 [00:34:18] 从来没关注过餐具 [00:34:21] 我们一定是生活好的时候才关注这个餐具 [00:34:25] 我们今天每一个人家里要添设一套餐具的时候 [00:34:28] 都左挑右选 [00:34:29] 左都左挑右选看他 [00:34:33] 能不能适合自己的审美 [00:34:35] 过去没这事儿 [00:34:36] 我小时候使得晚 [00:34:38] 最好的碗就是带一金边儿 [00:34:39] 一般的就在依兰边儿完事儿 [00:34:42] 没有人考虑过这个事儿 [00:34:43] 雍正时期的单色釉为什么能够如此纯熟的烧造呢 [00:34:48] 我们第一个原因呢 [00:34:49] 是因为皇帝的热爱 [00:34:54] 我们说过雍正是一个非常内敛的一个皇帝 [00:34:58] 你想想 [00:34:59] 他不下江南 [00:35:01] 就在皇宫里待着北京 [00:35:03] 一步步走 [00:35:06] 他把他内心的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对艺术品的欣赏上 [00:35:12] 他对艺术的热爱啊 [00:35:14] 有别于其他的地方 [00:35:18] 上有所好 [00:35:19] 下必甚焉 [00:35:21] 那么雍正这样喜好单色釉 [00:35:24] 所以雍正一朝单色釉烧到了非常多 [00:35:29] 原因二呢 [00:35:32] 是皇帝啊 [00:35:33] 不是一个具体执行的人 [00:35:36] 他只提出他的意图 [00:35:38] 那么 [00:35:39] 雍正的单色釉有如此之高的成就呢 [00:35:42] 有一个人不能不提 [00:35:45] 这个人就叫年希尧 [00:35:48] 年希尧是羹尧的哥哥 [00:35:50] 是雍正期间景德镇最高的负责烧造桃坞的官员 [00:35:56] 雍正三年12月11日 [00:35:59] 大学士九卿等将年羹尧叛逆疑案具奏朝廷 [00:36:06] 按照规矩 [00:36:08] 其兄其父都当受株连 [00:36:13] 皇帝下朝 [00:36:14] 谋逆之情虽时而世纪尚未昭著 [00:36:18] 正念年羹尧青海之功 [00:36:22] 不忍加以极刑 [00:36:25] 卓教步军统领阿齐图令徐树才 [00:36:30] 年羹尧当地残泥知性 [00:36:33] 朕所素知其父兄之教 [00:36:37] 不弹速 [00:36:38] 不听从 [00:36:40] 儿向来是父兄 [00:36:41] 有如草芥 [00:36:43] 年遐龄 [00:36:44] 年希尧 [00:36:46] 结实忠厚 [00:36:47] 安分之人 404

404,您请求的文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