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庄子的人生价值观是外化内不化 这是什么意思 那幅画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 而在我们的内心有所坚持 否则我们将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作用而丧失了自我 何为外化 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利 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而要真正做到内心的坚持与外在顺应 则必须有一个安定的内心 现代社会千变万化 我们如何才能有一个安定的内心 而不受外在世界的影响 我们要怎样才能在坚持自己内心的同时 做到对社会的通达顺应 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于丹庄子心得 坚持与顺应 庄子在他的书里面提出一种人生的价值观 那么这话他还是假脱了孔子之言说的 他说 仲尼曰 古之仁是外化而内不化 而今之人的遗憾是什么呢 是内化而外不化 这两句话怎么理解 何为人生化境 我们来理解一下庄子里面所提倡的外化内不化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外在的生存中 在一个社会上 顺应规则 与人交往 遵从法度 这一切都是我们可以叫做外化的东西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表面上可以非常的随和 一切可以放下来与人融通 那么这就是一种化境 但是一个人之所以为她自己有她独特的价值观 有一个人的风格 有一个人内心的秉持 就在于他的内心是不是真正有他的不化 也就是说生命有所坚持 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 我们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其实这个命题对于今人来讲更加重要 因为我们外在的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着 每天提出的新规则 在一个信息时代里面 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种新的尺度 新的坐标 我们能够进步吗 我们是食古不化 我们坚持着自己一种保守的、循规蹈距的、墨守成规的准则呢 还是能够与时俱进调整自己呢 那么为什么在外在我们一定要通达呢 因为芸芸众生 大千世界 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 我们人人会在这个世界上遭遇危险 人人都会有一些穷困 人人都会在一些突然而来的变故中遭遇到一种内心的挑战 就是我们能做到处变而不惊吗 庄子在秋水篇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他又假托为孔子 他说孔子有一天呀出去游学 那么由于荒地的时候 突然之间遭到了送人的围攻 那么大家把它一层一层的包围起来 越围越多 越围越多 孔子呢 就一个人坐在里面 耳听着外面的这个兵刃之声 玄歌不辍 在那儿唱着歌 这时候他的大弟子子路啊 就慌慌张张的进来了 一看老师还这样呢 就问他说和夫子之于啊 说您还有什么娱乐的心呢 外面都这样啦 不知道是因何而来 咱们有性命之忧了 围在这个地方这么长时间不撤兵啊 孔子呢 就淡淡的说 来五与汝 你过来 我告诉你我内心是怎么想的 他说 子路啊 你看看我这个人呢 我躲避着穷困之境 我躲了很久很久了 叫做武惠琼 久已 我一直在躲着穷困呢 但是我没有躲开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我的命 他说 我呢也求通达 我求通也久矣 但是也没有得到 为什么呢 这是时运不好 大家在真正的制式清明太平之中 是没有穷困可言的 而在暴君当道 虎狼之道的时候 也没有个别的通达知识可以显赫出来 所以她说 这一切是我们躲不过去的 所以他说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勇敢 一个人在水中穿行 不避蛟龙 这是渔夫的勇敢 一个人在陆地行走 不必猛虎 这是一个猎人的勇敢 而一个人在白刃相交于前 他能够视死若生 这就是烈士的勇敢 那么 临大难而不惧 这叫做圣人之也 孔子说 穷困或通达都有它自然的道理 你要知道整个时运如何 心中有所秉持 这样才能够突然之间有大难当前 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瞬 心中有镇定的勇敢 这就是圣人的勇敢 所以他安慰了子路一句 说 有处置你呀 就稍安勿躁 你稍稍的在那儿呆一会儿吧 他说 我知道我的命有所制 我自己知道我命数如何 这件事儿你不必恐慌 那么又过了一会儿 果然有带着兵甲的人进来了 跟孔子说 对不起啊 我弄错人了 说我们为啊是一个叫杨虎的人啊 论语里面对这件事儿也有记载 说杨虎的面貌跟孔子面貌有点相似 啊 所以呢 就弄错了 把孔子当作另外一个人给围上了 所以说弄清不是你 我们就撤兵了 所以是一场误会 那么 为什么庄子在他的秋水篇里面要用到这个寓言呢 用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为了告诉人 只有内心的安静、勇敢 在外在的气度上才能表现为处变不惊 这就是内心有所秉持 视为不画 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太容易受外在言论的干扰了 外在世界在这样一个丰富的物质时代 稍微有几个人跟你说一说话 三人儿成虎啊 如果再来七个人、八个人 很容易改变你的想法 我看见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说有一个人呢 他的朋友跟他打赌 说人呢 太容易受外在干扰了 你信不信今天你在你屋子里面挂一只空鸟笼子 你挂一些天 你非咬不可 他说不可能 鸟笼子就是个东西 而我想要养鸟 那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是我的一种寄托 我怎么会因为一个东西就让自己的行为改变 不可能 他朋友说打个赌吧 你挂一个鸟笼子试试 他就真在屋里挂着一个鸟笼子 说我挂上个十天半个月 你看我最后还是一个空鸟笼子把它扔了 结果从他挂上鸟笼子那天起 到他们家来的人不经意都要看一眼那个笼子 然后就问他说 哟 你的鸟儿死了还是飞啦 你原来养的是什么鸟啊 哎 这个 要不然我再给你送一支新的呀 这人就跟人解释说 没有没有我这个原来就没养娘 截止完第二天又来了一看说 哟 你看看 空笼子还挂在这儿 你特伤心吧 你那鸟死了多长时间了 哎 你是不是就不会啊 我给你买一本养鸟的书给他搁在那儿了 到后天就开始有人捧着小鸟来了 说大伙儿都看着空一笼子 挺可惜的是你们家是不是养猫了 猫把鸟给吃了 还是你们家这个位十位的不当鸟撑着啦 你看我不管你送的鸟 还有鸟时 我告诉你怎么养鸟 后来就因为这只恐龙仔来的人就不是随意的在谈这个养鸟的事儿了 而是所有家里养鸟或者有养鸟经验的人都无比同情挂着一个空笼子的人 所以 拿鸟的 拿绳儿的 拿书的 来得实在让这个人不堪其扰 没过一星期 他说 算了 我就养只鸟了 省得别人成天到这问这个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这个笼子里就真的养上了鸟 就像是一个预言吗 其实他多项式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 内心都是有所坚持 都在想我坚持一种生活方式 我绝不妥协 比如说有些人在单位里面想着说我单位在十层 但是我每天爬楼梯 我就坚持锻炼身体 我就不坐电梯 但是你看一看 你在爬楼梯时就总会有人跟你打招呼 很奇怪 哎哟 你怎么这么清高啊 你是不是怕烟味儿啊啊 你是不是不愿意等电梯啊 你今天上班迟到了吧 你为什么一定要爬楼梯啊 你看有很多很多人在说的时候 终于有一天你想说 我做一次点题吧 其实这就跟空笼子里终于挂上鸟是一个道理 也就是说 我们为什么会改变一种习惯呢 是因为我们内不化的力量太弱了 庄子所说的内部化 是指无论外界如何变化 一个人的内心不要受外界的影响 一定要有所坚持 而庄子所说的外化 则是指在与外界的相处时 要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将顺应 但一向超脱的庄子为什么会提倡顺应外在世界 可能有些人就说 那我外也不画了 我内心怎么坚持的 我在外面 我自己特立独行 我做一个桀骜之人 我像庄子那样 庄子真的提倡那种生活吗 庄子其实也提倡在外在一定要很通达 所以呢 庄子其实在他的人间世里面说了 说什么是人间事啊 他说 人间万事啊 有很多的潜规则 有两种东西必须遵守 第一叫做命也 第二叫做意义 这是天下大计 他说 子女是亲 对父母尽孝 这就是你的命 命的必须要这么做 那么第二 他说作为人臣事君 在国家尽一份忠诚 这就叫一也 因为有正义 所以这一点可能跟我们所了解的庄子有一点点我们理解上的不同 大家会说庄子不是一概提倡大家要特立独行 遨游天地 庄子不是提倡一个人在外在的行为上可以抛开别人不管吗 不是一个人心游万仞就够了吗 其实我们想想看 在当今世界 哪一个人跟他人没有关系呢 我们每一个人光凭着内心的骄傲 光凭着内心的一种秉持 没有生存状态上的签 就可以安身立命呢 有一个典故说得有一个使者 他去考察天堂和地狱 他下到地狱的时候发现被罚到这里来的这些人呢 一个一个饿的 面黄肌瘦 大家都像饿死鬼一样嗷嗷的 每天都非常的痛苦 说是不给他们吃的吗 吃的是给他们的 问题是给他们手里这个勺子太难用了 每个人都拿着一个一米长的勺子 所以这勺子里面装满了食物 但怎么也放不到自己的嘴里 所以地狱的人呢 越想吃到东西 内心就越受煎熬 所以就会形容槁枯 面黄肌瘦 这个使者又到了天堂 他看到天堂里每一个人都是红光满面 精神焕发 哎 他觉得天堂的日子这么好啊 结果看到一个现象让大家大吃一惊 天堂里的人食物跟地域没有多大差别 每个人手中拿的也是一米长的长发勺子 大家想想 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能够那么和美而精神欢唱呢 就一个奥秘 天堂里的人用长发勺子互相喂为别人 而地狱里的人是用长把勺子往自己的嘴里喂 所以这么长的吧 永远喂不到自己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社会 也就是说我们手中可能都在拿着一次一米长的这么一个勺子 这就是生命给我们的 你必须接受的一种规矩 这是社会的法则 但是为什么要提倡人的外化呢 就是当你真正为他人的时候 你内心真正有所坚持的东西会真正实现出来 而大家互相扶助之间都会其乐融融 那么庄子其实也提倡这一点 也说一个人必须要做到这些 但是庄子说 在处世啊 人外在的事情里面有更难的事儿 是什么事儿呢 就是言语 言语就是说话 说话可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工具 但为什么庄子认为说话是处世之中最难的一件事 我们在说话时应该注意什么 什么可说 什么不可说 怎样才能避免祸从口出呢 广告之后 请继续收看于丹庄子心得 坚持与顺应 说话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工具 但为什么庄子认为说话是处世之中最难的一件事 说话这件事儿可是个难事儿 我们今天的话说言多语失啊啊 他说 那个时候啊 两国之间的外交 远的地方呢 凭着个人要传话 近的地方人要平一些书信 来保持人的这种交往 两国之间不管凭书信往来 还是凭言辞往来 都要可靠 都要中信 那么传话的人就很重要 因为你也不知道这个人写信的时候或者传话的时候 他处于什么情绪 人是个主观的动物 在传话的时候 难免会带有他当时正拖动的情绪 所以庄子说 什么样的话南传呢 叫做两洗之沿河 两怒之言 最难传的就是带有喜怒的 他说这个国君如果带有喜怒 你去传 这就叫传一支烟 也就是说这个话是育出来的 他的情绪不是平和的 传这种话要传不好 就会招惹杀身之祸 所以他说传这种话呀 太费劲了 所以他说给你一个建议吧 你人说话怎么样布施呢 叫做传奇 常情无传其意 言语也就是说平平实实 人心中所思所想应该是怎么样的 千万不要添枝加叶 添油加醋 一传这个话过去 那么传话的使者是最容易被杀的 不管是高兴的话 不高兴的话 对于语言一定要非常慎重 所以人处事容易吗 还不要说处大事 就是我们人会遇到的言辞 对庄子来讲 他也是谨小慎微的 大家可能听说过这种说法 就是非洲啊 现在一些部落老酋长 他在传位的时候 总要去找到一些大智慧的年轻人来继承他的衣钵 那么 有这么一个传说 酋长用什么去考验人的智慧 有一位老酋长问他一个看中的年轻人 说我让你给我做两顿饭 你一定要让我吃的非常的合乎我的胃口 我才能够把衣钵传给你第一 你却给我找天底下最好最好的东西来给我做一顿饭 然后这个年轻人给他做了 端上来 揭开盖子 老酋长一看 是口条 做了一餐饭 他 为什么你要找动物的口条呢 然后这年轻人说 因为天底下最好最好的言辞都是说出来的 再也没有比舌头更美的东西 我们眼前所有的幻化 所有的荣誉 所有的光环 其实都是人说出来的 老酋长小说也是就把这顿饭吃了 第二道题说 你去把天底下 最最最最难吃的东西 拿来也给我做一顿饭 这年轻人又去做了 做出来 老酋长揭开一看 一模一样 还是口条 他说 你为什么又给我做了一顿口条啊 这个年轻人告诉他说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灾难 祸从口出 再也没有一样东西比舌头更惹祸的 天底下最坏也没没过坏于舌头 流言蜚语 人之间的误解、猜疑 大到战争 很多很多就是出自一言 老酋长说好你已经洞悉了天下的明理 所以这个酋长之位是可以传给你的 这样一个传说 恰好和庄子所说传奇常情 无传其一言是吻合的 这个舌头怎么样能够让它不成为天下最巧言令色、最能够传出虚妄之言的东西 也不成为天下的灾难 不成为祸从口出的肇端呢 那就是在中间做到传奇常情 你说的就实实在在是这件事情最接近真实的部分 这就是庄子交给一个人怎么样 Y 也就是说顺应外在 把外在的一切做到最朴素 降到最低 顺应外在 就是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事 庄子认为 外在处世中最难的事是说话 所以 我们在说话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 绝不夸大其词 也不乱传闲话呢 如果我们做到言辞谨慎 是不是就足够了呢 那么庄子还告诉你说 光靠言辞谨慎不够 一个人必须要靠心智的聪明药 能够看轻外在 很多东西是在时间流程中有所变化的 那么庄子还说了一个生活中更常见的现象 就是饮酒 他饮酒这件事儿啊 往往是屎忽法而卒乎乱 那么大家一起喝酒都高兴啊 宴席上往往还有很多不认识的人 一开始使护法 什么叫法呀 就是现在的行酒令 敬酒上来说 哎呀 先敬客人三杯酒 端上鱼来了 说头三尾四又三杯酒啊 说现在主人敬完了这个客人了 客人开始回敬主人了 这些我们看起来都是人间一般的长情啊 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合乎法度的 但是酒席上往往卒乎乱 用老百姓的话说 难免有人喝大了 有人喝高了 这人喝高了以后就开始话多了 话多了以后就开始头昏脑胀 最后这个桌子 整个这个酒席上的氛围是有可能搅乱 用庄子的话来讲说 大致到了极限的时候 往往就会出现齐了 人就会放纵享乐 这就是有很多人在酒席之后 哎呀闹酒啊 大家很喧嚣啊 人就开始放纵了 庄子告诉大家 人间很多事情 不要看着一开始很好 就不担心以后人怎么叫叫做外呢 在人间 是啊 我们遨游世间的时候 人是应该提前就能够看到结果的 不要让他到了极端 所以在这样的事情里面 庄子说 行莫若就 心莫若和 就不育入 和胡玉春 行就而入 且为边 为灭 为崩 为蹶 心和而出 且为声 为名为妖 为灭 一个人外在的形体上要去迁就大家怎么做的时候 你也跟着做就是了 不要从一开始拍案而起 特立独行 掉头就走 久而久之 这个人就会被大家排斥 但是一个人的心呢 莫若和 先把你的心放到宽和一点 宽和而清明的去看着这一切 但是他说做到这两点就够了吗 这两点也可能还有换 那么他特别要提醒的一个分寸叫做 就不欲入儿和不欲出这两句话很重要 一个人可以表面上迁就 但是迁就的不育入 所谓入就是很过分的陷进去了 一个人 过分的陷进去了一个人 心里要宽和 但是这个和不要表现得太明显 不要表现出来说 哎呀 你们怎么做都是对的 我就鼓励你们大家这样做 也就是说这里的就不育入尔 何不欲出 其实讲的就是人内心把持的一种分寸 一个人表现出来太多的这种宽和 你可能就在这事情里面开始博取名声 为妖为孽 最后会助纣为虐 陷入一场混乱之中 所以 外在可以随和 内心也可以宽容 但这一切是有所节制的 这种节制就是庄子所谓的外 一个人可以做到外化 但是就外化是旧规则 而内心一定要有自己的分寸 没有分寸 没有定力的人在外在是做不到这一切 现代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外在世界而内心不变 如果我们没有内心的定力 就会随波逐流 丧失自我 但如果我行我素 桀骜不驯 又会被社会所不如na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内心的安定 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庄子所提倡的坚持内心而顺应外在的境界 广告之后 请继续收看于丹庄子心得 坚持与顺应 庄子提倡坚持内心而顺应外在 于丹教授认为 只有人真正内心的安定 才可能做到外在的顺应 那么什么是人真正内心的安定呢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曾经很清楚的写过 说一个人啊 有一个老者 他面如孩童 已经到了耄耋之年 周围人很奇怪 说你看起来那么年轻啊 为什么呀 他说我一生的参悟有人生七个阶段 这七个阶段并不神秘 但是我们听一听也很难做到 也就是说 他说了内与外 我们先来看什么叫做身外 其实所谓身外事 把我们心中已经存下的一些经验系统逐渐逐渐地排除出去 也就是说逐渐腾空了我们心灵的空间 他说 首先1.1个人要外天下 也就是说天下所有牵绊你的事情 比如说住个房子 你住的舒服还是不舒服 吃一个美食 今天可口还是不可口 所有的这一切其实是天下身外之事 不要在心里牵挂太重 你可以外天下 外天下 我们做得到吗 其实我们老觉得说天下万物在今天都在被我自己欣赏着 被我享受着 那么我也想追求一个很好的生活境遇 这一点想要跟别人比 这就不能把所有的东西真正的外于心了 他说 如果你把外在的一切 包括社会、人际关系这些你先都排除在你的心外 你就远离了事故 远离了很多外在能约束你的规矩、法度 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叫外务 就是把物质世界的东西尽量剥离出去 如果说外 天下还很大 说得还很空呢 外物就不容易 我们就说人的口福之欲 大家想一想 现在有多少人就是因为吃河豚而毒死 那当然有很多人说 我去的那个饭馆儿 一定他的厨师有专门做河豚的这个证书 我就是为了要长这一口新鲜 我就甘愿用生命去冒这个危险 其实去冒这个风险的人有没有想过他亲人的牵挂呀 有没有想过他生命的分量啊 哪怕有没有 想一想明天你自己生命中还有哪件事情没做呀 真的值得我们去冒这个险吗 其实这就是不能做到 外务觉得所有的物质的东西既然美味当前 既然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我唾手可得 我为什么不伸手呢 所以庄子说外物是第二步 把所有物质的东西再从你的心里拿走 第三步又叫难了 叫做外甥 也就是说 把生命看得轻浅一点 什么叫作把生命看清呢 其实并不是不看重人生 大家都知道道家是讲究养生的 也就是说道家的观点 人永远活在当下 也就是说不要说我这一生有多少宏图大志 我有多少未来可以预知 我奢侈的有一个梦想 我要用多少年的艰辛努力 我必须要达到 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违背人生自然规律的 所以所谓外甥 也就是人 普普素素 欢欢喜喜活在当下 把你的生命当成是一步一步的流光 从中安安详详的穿越 这是第三部外甥第四步 人就要彻悟了 那么这样的一种朝彻心中 通明透亮 说明当你把一切外在的东西都腾空了 404

404,您请求的文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