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5] 刘忻小小年纪便学贯古今 [00:00:08] 聪慧异常 [00:00:09] 并受到当朝皇帝的赏识 [00:00:11] 然而父亲留下为何却对此忧心忡忡 [00:00:15] 敬请关注向古人学家教 [00:00:17] 只神童父亲的烦恼 [00:00:29] ER [00:00:36] 流向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 [00:00:39] 本名更生 [00:00:40] 字自证 [00:00:42] 他精通儒家经学和道家方术之学 [00:00:46] 由他编著的别录一书成为我国目录学的奠基之作 [00:00:51] 他也因此被公认为中国目录学之祖 [00:00:55] 流向有三位优秀的儿子 [00:00:58]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小儿子刘欣 [00:01:02] 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 [00:01:04] 并且对天文、历法、史学、师傅等无所不精 [00:01:09] 从小被视为神童的流星 [00:01:11] 年少时得到了当朝皇帝的器重 [00:01:15] 然而 [00:01:15] 作为神童的父亲 [00:01:17] 流向不仅没有表现出欣喜自豪 [00:01:20] 反而却是忧心忡忡 [00:01:23] 在他写给刘忻的一封家书中 [00:01:26] 表达了父亲的种种担忧之情 [00:01:29] 那么 [00:01:30] 流向为何会对聪慧异常的儿子如此忧虑 [00:01:34] 他的家属又有哪些值得当今父母借鉴的智慧呢 [00:01:38] 百家讲坛特邀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志军先生与我们一起谈古今说家教 [00:01:47] 向古人学家教 [00:01:49] 第四集神童父亲的烦恼 [00:01:52] 今天呢 [00:01:53] 我们就和观众朋友一起分享一位中国古代名人是如何 [00:01:59] 培养自己的智力超常的儿子的 [00:02:04] 这位中国古代名人啊 [00:02:06] 名叫流向 [00:02:08] 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 [00:02:10] 他的儿子呢 [00:02:11] 叫刘欣 [00:02:13] 说起留心 [00:02:14] 这个人啊 [00:02:14] 应当说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00:02:18] 叫做学贯古今 [00:02:20] 兼通文理 [00:02:22] 我记得一向很少对别人假以辞色的清末民初的大学者章太炎和顾颉刚先生啊 [00:02:31] 都先后用非常不留有余地的这个表扬口吻啊 [00:02:36] 来夸奖这个流心是孔子以后的第一人 [00:02:40] 大意是这样啊 [00:02:42] 说起留心这个人啊 [00:02:44] 其实非常有意思 [00:02:46] 刚才我已经说到了 [00:02:47] 它不仅仅学贯古今 [00:02:49] 而且还兼通文理 [00:02:51] 这个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才能我们就不用说他了 [00:02:55] 他是著名的古文经学派的这个代表人物 [00:03:00] 那么理工科方面啊 [00:03:02] 他是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第一 [00:03:05] 就是第一个放弃使用周三径一的 [00:03:09] 就是圆周率周三径一的一个科学家 [00:03:12] 还是个科学家 [00:03:13] 大家注意啊 [00:03:15] 他曾经推算出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圆周率的数据呢 [00:03:21] 他推断倒是3.15471 [00:03:24] 就离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派 [00:03:28] 也就是圆周率的常数值3.14 1 5926 呢 [00:03:32] 只差了0 .0 13 1 [00:03:35] 应当说仅凭这一点啊 [00:03:37] 就足可以 [00:03:39] 傲立于这个世界科学家之林了 [00:03:43] 那么这样一位学贯古今 [00:03:46] 兼通文理的超常儿童 [00:03:49] 刘向 [00:03:50] 刘爸爸是怎么样对他进行教育的呢 [00:03:54] 要提到刘向刘爸爸对自己的超长儿子刘欣的教育呢 [00:03:59] 我们就不能不从一方家书说起 [00:04:04] 公元前32 年啊 [00:04:06] 当时第 [00:04:07] 汉朝的皇帝叫汉成帝刘熬 [00:04:12] 呃 [00:04:12] 突然呢 [00:04:13] 下了一道诏书 [00:04:14] 想要任命 [00:04:16] 刘鑫啊 [00:04:18] 做黄门侍郎 [00:04:20] 这个黄门侍郎呢 [00:04:21] 是一种非常显贵的一种官位 [00:04:25] 他的级别不是很高 [00:04:26] 但是呢 [00:04:27] 他因为经常跟在皇帝身边儿 [00:04:30] 有点儿相当于现在的这个高级领导的秘书班子的成员 [00:04:36] 按理说呢 [00:04:37] 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00:04:39] 但是刘向刘爸爸听到了这件事儿之后呢 [00:04:44] 却忧心忡忡 [00:04:47] 马上给自己的儿子刘鑫啊写了一封信 [00:04:52] 这封信呢 [00:04:53] 就是非常有名的戒指新书 [00:04:56] 因为这封书信比较长 [00:04:58] 为了便于观众朋友们收拾呢 [00:05:01] 我就把它拆开来 [00:05:03] 分段加以阐释 [00:05:05] 那么不妨看看第一段 [00:05:07] 第一段原文是这样的 [00:05:10] 告心恶乎 [00:05:12] 若未有e de 蒙恩 [00:05:15] 胜后将何以报 [00:05:17]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00:05:20] 大意是什么呢 [00:05:21] 说 [00:05:21] 刘忻 [00:05:22] 你要注意了 [00:05:23] 你没有什么特立独行的品德 [00:05:26] 却蒙受了 [00:05:28] 皇帝陛下这么厚重的恩宠 [00:05:31] 那么 [00:05:31] 你拿什么来做报答 [00:05:36] 我讲这段话呀 [00:05:37] 虽然短短的就几十个字 [00:05:40] 但是里边儿呢 [00:05:41] 其实它蕴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 [00:05:44] 给予我们今天的中国父母 [00:05:47] 中国家长呢以很多启发 [00:05:50] 我想这些启发呢 [00:05:51] 至少有以下这么几点 [00:05:54] 那么第一点呢 [00:05:55] 就是当家长的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啊 [00:05:59] 要树立正确的投入产出关 [00:06:03] 这个投入产出呢 [00:06:05] 是经济学的概念 [00:06:06] 我在这里呢 [00:06:08] 就把它借用过来 [00:06:10] 用到家庭教育领域 [00:06:11] 什么意思呢 [00:06:12] 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啊 [00:06:14]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 [00:06:18] 不能说他不好 [00:06:19] 但是这些孩子往往这个有意无意地认为啊 [00:06:23] 或者说有意无意的把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呢当成一种人生的理想的一种 [00:06:31] 目标来追求 [00:06:33] 这样做呢 [00:06:34] 肯定是不对的 [00:06:35] 其实呢 [00:06:36] 不仅仅是有些孩子是这样的 [00:06:40] 非常有意思的是呢 [00:06:42]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中国历史 [00:06:44] 我们就会发现呢 [00:06:46] 在中国历史上啊 [00:06:47] 很多非常有名的事件 [00:06:50] 也可以从投入产出比不合理这个角度呢来加以新的解读 [00:06:56] 呃 [00:06:56] 读过三国D 朋友肯定都知道 [00:06:58] 这个三国演义里边儿提到过一个故事 [00:07:01] 故事说这个东吴的孙权啊 [00:07:03] 有一天突然想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西蜀的刘备 [00:07:07] 这个消息刚一发布啊 [00:07:09] 那时候还没有微信和微博 [00:07:11] 但是传播的也很广 [00:07:13] 一发布之后呢 [00:07:14] 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00:07:17] 大家最不可思议的有两点 [00:07:20] 第一点呢 [00:07:21] 就是说刘备和孙权啊 [00:07:23] 虽然表面上是同盟关系 [00:07:26] 实际上是这个四同水火的 [00:07:29] 其实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 [00:07:31] 刘备就最终等于间接的死在东吴的军队手里 [00:07:37] 那么两个似同水火的敌手 [00:07:41] 有可能会解围秦晋之好吗 [00:07:43] 这是第一个不可思议 [00:07:45] 那么第二个不可思议在于什么呢 [00:07:47] 就是男女双方啊 [00:07:49] 即将有可能结婚的男女双方年龄差异比较大 [00:07:54] 刘备他自己呢 [00:07:55] 也曾经忍不住在谈到这件事儿的时候说过 [00:07:59] 说我已经年过半百 [00:08:01] 大意是这样的说吾主之妹呢 [00:08:03] 正当妙龄 [00:08:04] 恐非加or [00:08:06] 但是呢 [00:08:07] 这个东吴的孙权 [00:08:09] 包括周瑜啊 [00:08:10] 就好像是 [00:08:12] 没有听到这些议论一样 [00:08:15] 还是一门心思的要把这个自己的妹妹啊 [00:08:19] 孙权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00:08:21] 这是为什么呢 [00:08:23] 原来呀 [00:08:23] 我觉得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呢 [00:08:26] 是东吴的这个君臣呢 [00:08:29] 是想通过假女的这个小小的投入 [00:08:32] 换得荆州这个战略要地 [00:08:34] 这个大大的产出 [00:08:36] 这个周瑜和孙权这君臣二人啊 [00:08:39] 他们的这个所谓的计谋呢 [00:08:41] 当时 [00:08:42] 一拿出来就被诸葛亮识破了 [00:08:45] 所以诸葛亮这个授予锦囊妙计 [00:08:48] 最后东吴君臣的 [00:08:51] 以不合理地投入想患者大大产出的这个G 毛呢 [00:08:56] 最终是失败了 [00:08:58] 用三国演义里边的话语来加以表述呢 [00:09:01] 就是叫周郎妙计安天下 [00:09:03] 赔了夫人又折兵 [00:09:05] 那么孙权他们的这个悲催之处就在于什么呢 [00:09:09] 就是没有很好的这个处理好这个投入和产出之间的这种关系 [00:09:16] 他们的这种教训 [00:09:19] 其实给予我们今天的中国父母呢 [00:09:22] 应当说也是很有启发的 [00:09:25] 特别是家长朋友在对子女和晚辈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呢 [00:09:30] 至少要告诉孩子这样几点 [00:09:32] 第一个呢 [00:09:33] 就是告诉孩子呢 [00:09:34] 天上可以下雨、下雪、下冰雹 [00:09:37] 但是天上是不可能下馅饼的 [00:09:39] 什么意思呢 [00:09:40] 就是说要想获得预期的产出 [00:09:43] 一定要有相应的投入 [00:09:45] 这是第一个 [00:09:47] 第二个呢 [00:09:47] 就是告诉孩子呢 [00:09:49] 要对父母和社会给予的这种投入啊 [00:09:52] 也一定要学会这个感恩 [00:09:55] 就是说你可能现在还力所不及 [00:09:57] 对于父母和社会给你的投入呢 [00:10:00] 你还没有相应的产出 [00:10:02] 那你一定要心怀感恩之心 [00:10:04] 这是第二个建议 [00:10:06] 那么第三个建议呢 [00:10:07] 就是要告诉孩子呢 [00:10:08] 这个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00:10:11] 就是耕耘和收获呀 [00:10:12] 他永远是成正比的 [00:10:14] 这是这方家书的第一段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 [00:10:23] 那么第二点启示是什么呢 [00:10:24] 就是当家长的呢 [00:10:26] 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啊 [00:10:28] 应当而且必须呢树立正确的德才观 [00:10:33] 我们都知道啊 [00:10:34] 看一个人考察一个人 [00:10:37] 可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00:10:40] 哪两个指标就是德和才 [00:10:43] 那么德和才在一个人的身上啊 [00:10:46] 可能有至少会有以下这四种排列组合 [00:10:50] 那么第一种呢 [00:10:51] 就是德和才都有 [00:10:53] 而且都很多 [00:10:54] 就所谓的德才兼备 [00:10:56] 而且还并驾齐驱 [00:10:58] 那么第二种情况呢 [00:10:59] 是德胜于才 [00:11:01] 第三种情况 [00:11:01] 教材剩余de [00:11:03] 第四种情况就是说这个人身上既没有得 [00:11:06] 也没有才 [00:11:07] 我想第一种情况啊 [00:11:09] 是一个小概率的现象 [00:11:10] 要不然我们每年到年末的时候啊 [00:11:13] 每个单位就不会再费劲巴力的去搞评先进之类的活动了 [00:11:18] 大家都是先进了 [00:11:20] 都德才兼备了 [00:11:21] 是吧 [00:11:21] 那就不用评先进了 [00:11:22] 那么所以我说第一种情况 [00:11:24] 所谓的德才兼备是理想 [00:11:26] 是一种小概率情况 [00:11:28] 那么最后一种情况呢 [00:11:30] 可能是无论是当老爸的还是当老板的都不愿意看到的 [00:11:34] 你的员工或者你的孩子 [00:11:36] 你不希望他记没得 [00:11:37] 又没才 [00:11:38] 那么往往能够给老爸或者老板这个 [00:11:42] 加以选择的就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 [00:11:46] 一般的来说呢 [00:11:48] 当家长的往往都选择第二种情况 [00:11:51] 就是宁愿自己的孩子啊是德胜于才 [00:11:56]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老板啊 [00:11:58] 在用人之际选择第三种情况 [00:12:02] 比如说很有名的曹操 [00:12:04] 他一生呢下过很多求贤令 [00:12:06] 其中这个就提到呢 [00:12:08] 说只要有治国治军之才 [00:12:11] 哪怕夫污辱之名 [00:12:13] 见笑之耻等等 [00:12:16] 哪怕像陈平那样稻草淮军之辈 [00:12:19] 只要有治国治军之才 [00:12:22] 就是你有真本事你得上 [00:12:24] 有缺点有污点没关系 [00:12:26] 我也要使用你 [00:12:29] 重用你 [00:12:30] 但是 [00:12:31] 这个和平年代 [00:12:33] 承平时期 [00:12:35] 一个家庭里边儿肯定当家长的呢 [00:12:38] 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才有德 [00:12:42] 而且得还剩余才的 [00:12:44] 那么作为一个爸爸流向老师呢 [00:12:47] 肯定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心呢 [00:12:51] 德胜于才 [00:12:53] 我们都知道啊 [00:12:54] De 其实它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00:12:57] 在不同的时代呢 [00:12:58] 应当说有不同的这个de 的内涵与外延 [00:13:02] 那么在流向老师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呢 [00:13:04] 我想得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么几个内容 [00:13:08] 第一个是笑 [00:13:10] 所谓笑呢 [00:13:11] 就是规范长辈和晚辈之间行为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 [00:13:16] 那么大家都知道啊 [00:13:17] 汉朝号称是以孝立国 [00:13:19] 以孝治天下的 [00:13:21] 所以习稀罕也好 [00:13:23] 东汉也好 [00:13:24] 他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以外 [00:13:27] 每个皇帝死后的那个四号呢 [00:13:29] 都有个孝子 [00:13:30] 所以我们今天大家都很熟悉的汉武帝 [00:13:33] 标准的叫法应当叫汉孝武帝 [00:13:37] 这个由于皇帝啊率先垂范 [00:13:40] 那么民间呢就涌现出了一批校地这个典范 [00:13:45] 这个比较有名的就是大家很多朋友都很熟悉的缇萦 [00:13:51] 这个题应是个女孩儿 [00:13:53] 她们家呢没男孩儿 [00:13:54] 他父亲犯法之后呢 [00:13:57] 这个当局要惩罚他 [00:13:59] 要瘦肉型 [00:14:00] 这个缇萦呢 [00:14:02] 就上书给皇帝 [00:14:04] 要舍身代替父亲接受这个肉刑 [00:14:08] 这个此举呢 [00:14:08] 应该说感动了当时的皇帝 [00:14:11] 而且呢 [00:14:11] 也感动了后来的大诗人李白 [00:14:14] 这个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啊 [00:14:16] 在自己第一首诗里边曾经这样写道 [00:14:18] 说时南若不孝 [00:14:20] 不如一女婴 [00:14:21] 这个女婴啊 [00:14:22] 就是指的是这个T 应 [00:14:26] 那么和孝并行的呢 [00:14:28] 在西汉时代 [00:14:30] 世宗 [00:14:32] 中啊有很多解释 [00:14:34] 其中最标准的一种解释 [00:14:36] 或者最主要的一种解释 [00:14:38] 它是用来规范臣子和君主之间行为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 [00:14:43] 那么西汉时期啊 [00:14:45] 这个涌现出了很多这个忠于君主 [00:14:48] 忠于国家的这个典型 [00:14:51] 这方面 [00:14:52] 呃 [00:14:52] 最值得称道的应当说手推书五这个此人啊 [00:14:56] 曾经作为汉朝的使者出使匈奴 [00:14:59] 卷入了一场这个匈奴的内乱 [00:15:02] 被匈奴这个朝廷 [00:15:05] 这个匈奴的统治者啊 [00:15:06] 扣押 [00:15:07] 整整在匈奴滞留了19年 [00:15:10] 当时的这个匈奴单于 [00:15:13] 想要劝说他背叛汉朝 [00:15:17] 他 [00:15:18] 宁死不屈在这个苏五的身上啊 [00:15:21] 19 年时间 [00:15:23] 我们能够体会出孟老夫子所说的那种富贵不能淫 [00:15:30] 威武不能屈D 那种大丈夫的那种情怀 [00:15:35] 所以这个苏五七人啊 [00:15:37] 连宋代的著名 [00:15:39] 民族英雄文天祥都曾经写诗呢 [00:15:43] 称赞过他 [00:15:45] 文天祥啊 [00:15:46] 这个诗歌是这样写的 [00:15:47] 说独办抵羊海上游 [00:15:50] 相逢血泪向天流 [00:15:52] 中争已向生前定 [00:15:55] 老节须从死后休 [00:15:58] 我觉得能得到文天祥的这个写诗赞美的人肯定 [00:16:03] 他在中这个方面呢 [00:16:04] 应当说是足堪为楷模的 [00:16:06] 那么与孝和忠相并列的 [00:16:08] 在西汉作为de 的一个考量指标的还有一个是T [00:16:12] T 是什么呢 [00:16:14] 就是规范 [00:16:15] 兄弟之间行为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 [00:16:19] 这个早在汉惠帝的时候啊 [00:16:22] 朝廷就下专门的赵书 [00:16:25] 就是要给那些有孝悌品德和善于耕田的人 [00:16:30] 呃 [00:16:30] 官职做 [00:16:32] 说到T 呢 [00:16:33] 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孔融让梨 [00:16:36] 是八 [00:16:36] 孔融四岁的时候 [00:16:38] 在吃梨的时候就能把大个的梨让给他的哥们 [00:16:42] 当然呃 [00:16:43] 对于孔融让梨呢 [00:16:44] 可能还有不同的解读 [00:16:45] 我这里从正面的角度呢 [00:16:47] 就说至少在这个方面 [00:16:49] 在T 这个方面呢 [00:16:51] 这个恐龙啊 [00:16:52] 还是一个典范 [00:16:54] 那么回过头来看一下刘欣 [00:16:58] 在校这个方面呢 [00:17:00] 可以说它属于古文经学派 [00:17:04] 他的老爸流向呢 [00:17:05] 属于今文经学派 [00:17:07] 父子二人在学问上叫似同水火 [00:17:10] 那么从中这个角度呢 [00:17:13] 尽管当时还没有露出什么端倪 [00:17:16] 但是留心啊 [00:17:18] 到后来先后背叛了西汉朝廷和王莽的新朝 [00:17:23] 可以说是不忠 [00:17:26] 那么在T 这个方面呢 [00:17:28] 这个流向有两个儿子 [00:17:30] 就是留心有两个哥哥是找死的 [00:17:34] 可以说当皇帝的突然给他这么一个官职 [00:17:38] 我想当老爸的肯定会觉得心里边儿有点儿不踏实 [00:17:42] 所以呢 [00:17:43] 就写出了那段话说若为有一得蒙恩 [00:17:48] 圣后将何以报 [00:17:50] 那么流向老师地担忧呢 [00:17:52] 我想对于今天的中国父母呢 [00:17:54] 应当说也是具有一定的这种警醒作用的 [00:17:58] 我想啊 [00:17:59] 当父母的呢 [00:18:00] 至少应当告诉自己的孩子啊这么几点 [00:18:04] 第一个呢 [00:18:04] 就是告诉自己的孩子得合财啊 [00:18:08] 都是一个人 [00:18:09] 人活在世 [00:18:10] 人之所以为人的两个最基本的配置 [00:18:14] 别把财 [00:18:16] 仅仅把才认为说才是人的唯一的基本配置 [00:18:21] 就是人活在世 [00:18:22] De 也是你的基本配置之一 [00:18:25] 这个我想一定要明确 [00:18:27] 这个de he Cai 啊 [00:18:28] 打个比方 [00:18:29] 就像鸟的两翼 [00:18:31] 车的两轮一样 [00:18:32] 缺一不可的 [00:18:34] 第二点呢 [00:18:35] 就是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啊 [00:18:37] 尽管三字经里边有所谓的人之初 [00:18:39] 性本善的说法 [00:18:41] 但是得呀 [00:18:42] 他不是这个先天就有的是需要后天的修养 [00:18:47] 后天的陶冶才能逐渐养成的 [00:18:50] 这是第二点 [00:18:52] 第三点呢 [00:18:52] 应当告诉自己的孩子啊 [00:18:54] 特别是那些智力比较超常的孩子 [00:18:57] 你可能在智力方面比别人好一点 [00:18:59]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努力 [00:19:04] 你就自然而然的就能够拥有he ni 智力水平相对称的那种品德修养 [00:19:11] 那么第四点呢 [00:19:12] 就是应该时刻告诫孩子什么呢 [00:19:14] 就是品德修养和智力水平啊 [00:19:18] 他不一定是成正比的 [00:19:20] 换句话说呢 [00:19:21] 就是说你的智商高啊 [00:19:23] 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品德一定就高 [00:19:27] 第五点 [00:19:28] 也是最后一点 [00:19:29] 就是要告诫自己的孩子呢 [00:19:31] 正因为你智力超常啊 [00:19:34] 所以往往会引发别人更多的关注 [00:19:37] 所谓爱之愈深 [00:19:38] 责之愈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00:19:40]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00:19:42] 要确保啊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00:19:45] 你一定要像关注自己这个智力发展一样 [00:19:49] 关注自己的品德修养 [00:19:51] 流向贵为重臣 [00:19:52] 留心少年得志 [00:19:54] 然而流向在自己的儿子得到皇帝激动时 [00:19:58] 却并非洋洋得意夸赞儿子的才能 [00:20:01] 而是语重心长的教他要谨慎恭敬 [00:20:05] 流向对于儿子的殷殷告诫难能可贵 [00:20:09] 表现出一个父亲的智慧与远见 [00:20:13] 那么 [00:20:13] 留下的这封诫子歆书中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人生智慧呢 [00:20:19] 对方书信的第二段的原文是这样的 [00:20:22] 董生有云 [00:20:23] 吊者在门 [00:20:24] 贺者在李岩有忧惧 [00:20:26] 则恐惧竟是 [00:20:28] 竟是 [00:20:29] 则必有善功儿夫致也 [00:20:31] 又曰 [00:20:32] 贺者在门 [00:20:33] 吊者在李 [00:20:34] 延寿福泽骄奢 [00:20:35] 骄奢则或致不掉水而来 [00:20:39] 这段话大意是什么呢 [00:20:40] 说这个董仲舒先生啊 [00:20:42] 曾经说过 [00:20:43] 说吊唁你的人啊 [00:20:44] 到了你的家里 [00:20:46] 那么对你表示祝贺的人呢 [00:20:48] 已经到了你家的那个巷子口了 [00:20:51] 什么意思呢 [00:20:52] 说因为别人调研里面就有忧愁 [00:20:55] 有忧愁呢 [00:20:56] 你可能就会有敬畏之心 [00:20:58] 有敬畏之心呢 [00:21:00] 就会认真做事情 [00:21:01] 认真做事情呢 [00:21:02] 就会有好的结果 [00:21:04] 所以福报呢 [00:21:05] 紧接着就来了 [00:21:06] 那么董仲舒先生呢又说 [00:21:09] 上门祝贺你的人到你家里呢 [00:21:11] 掉线你的人跟着就来到了你家那个巷子口了 [00:21:14] 什么意思呢 [00:21:15] 说你蒙受到了福报啊 [00:21:17] 难免有可能会骄奢淫逸 [00:21:19] 骄奢淫逸呢 [00:21:20] 可能就会产生灾祸 [00:21:22] 所以吊唁你的人呢 [00:21:23] 马上就会跟着接踵而来了 [00:21:26] 他举了个例子 [00:21:27] 说历史上啊 [00:21:28] 齐顷公 [00:21:30] 这个刚开始的时候呢 [00:21:32] 凭借他的祖先齐桓公 [00:21:34] 这他是春秋五霸了 [00:21:36] 这个春秋五霸的余威 [00:21:38] 然后呢 [00:21:39] 慢待诸侯的使节 [00:21:41] 拿着诸侯国呀 [00:21:42] 这个派来D 使节的生理缺陷来开玩笑 [00:21:46] 就所谓碱只溶 [00:21:48] 所以就蒙受了安之战的这个灾祸 [00:21:51] 自己呢也化妆逃跑了 [00:21:53] 这个时候呢 [00:21:54] 人们都来吊唁他 [00:21:55] 这就是所谓贺者在门 [00:21:57] 吊者在旅的意思 [00:21:59] 那么 [00:22:00] 因为打了败仗的部队呢 [00:22:03] 也都四处逃散了 [00:22:06] 那么其寝宫呢 [00:22:07] 就感觉到很恐惧 [00:22:09] 然后就自己恐惧自心 [00:22:12] 这个时候呢 [00:22:13] 因为它有改过了 [00:22:14] 就是像刚才所说的 [00:22:16] 恐惧竟是了 [00:22:17] 老百姓要重新对他恢复了信心 [00:22:20] 那么诸侯国看到了呢 [00:22:22] 也把从他手里夺走的土地呢 [00:22:25] 也还给了他 [00:22:26] 这就是所谓的这个吊者在门 [00:22:29] 贺者在里说的意思 [00:22:31] 那么这段话呢 [00:22:32] 其实是充满了哲理的 [00:22:34] 我想呢 [00:22:35] 至少有这么几点 [00:22:37] 第一点呢 [00:22:38] 就是当家长的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啊 [00:22:40]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俘获关 [00:22:44] 这个符合货呀 [00:22:45] 就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00:22:49] 老祖宗说过叫祸兮福之所依 [00:22:53] 福兮祸之所伏 [00:22:55] 这是道德经上的话 [00:22:57] 对 [00:22:57] 这两句话呀 [00:22:59] 有些人可能做出自己的解读 [00:23:03] 但是我注意到啊 [00:23:05] 这个有些人在解读呃类似的这个话语 [00:23:09] 包括相关的成语寓言故事 [00:23:12] 包括这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呃之类的寓言故事的时候呢 [00:23:18] 可能往往会犯这个一个错误 [00:23:21] 什么错误呢 [00:23:22] 就是这些人可能会认为啊 [00:23:25] 既然符合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00:23:29] 他们呢是相辅相成相依的 [00:23:33]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什么事都不干 [00:23:35] 遇到灾祸的时候 [00:23:37] 我就坐在家里边儿 [00:23:39] 静静的等着从灾祸转成幸福呢 [00:23:43] 我想肯定不是这样 [00:23:46] 这个老祖宗还说过一句话叫福祸无门 [00:23:50] 唯人自招 [00:23:52] 什么意思呢 [00:23:53] 就是说符合货呀 [00:23:55] 虽然是相依相伴的 [00:23:58] 但是 [00:24:00] 人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作为 [00:24:03] 才能够趋福避祸或者转祸为福 [00:24:08]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00:24:10]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会记得一个上屋抽屉的故事 [00:24:15] 故事说的是啊 [00:24:17] 这个三国初年 [00:24:19] 东汉末年 [00:24:20] 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叫刘琦 [00:24:24] 这个人因为他的父亲呢 [00:24:26] 给他娶了个后妈 [00:24:27] 后妈给他生了一个弟弟 [00:24:29] 叫刘崇 [00:24:31] 老爹呢 [00:24:31] 爱屋及乌 [00:24:33] 就是喜欢刘崇而不喜欢他 [00:24:36] 他自己常常感觉到啊 [00:24:38] 有性命之危 [00:24:40] 很幸运的是呢 [00:24:41] 他遇到了一个比他 [00:24:43] 聪明很多的人 [00:24:45] 这个人不是别人 [00:24:46] 就是诸葛亮 [00:24:48] 当然诸葛亮呢 [00:24:49] 也不是说一球就马上出主意的 [00:24:52] 这个反复求了很多次以后啊 [00:24:54] 刘奇没办法 [00:24:56] 把诸葛亮骗倒一一座房子的楼上 [00:24:59] 那个时候上下楼是需要活动楼梯的 [00:25:02] 他上楼之后就让人把那个梯子抽开了 [00:25:04] 说今天这个上不着天下不接地 [00:25:07] 说你先生您一定给我出个主意 [00:25:11] 要不然咱们俩谁都别想下这个楼了 [00:25:13] 诸葛亮没办法 [00:25:15] 就说了一句话 [00:25:16] 就一句话 [00:25:16] 叫什么呢 [00:25:17] 叫申生在内而亡 [00:25:19] 从而在外而安 [00:25:22] 用的是春秋的时候晋国的典故 [00:25:25] 就是晋国国君有两个儿子 [00:25:27] 一个叫申生 [00:25:28] 一个叫从而这个申生呢 [00:25:30] 因为一直不忍离开父亲 [00:25:34] 一直在父亲身边 [00:25:35] 所以呢 [00:25:36] 他面临的是刘琦一样的困境 [00:25:38] 最后呢 [00:25:39] 死于非命 [00:25:40] 而从而就是晋文公了 [00:25:41] 后来的晋文公 [00:25:42] 他流亡到国外 [00:25:44] 最后呢 [00:25:44] 历经千辛万苦 [00:25:46] 不仅保住了性命 [00:25:47] 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00:25:49] 这个刘琦听了诸葛亮的一句话呀 [00:25:52] 马上如梦方醒 [00:25:54] 立刻呢 [00:25:55] 让人找来楼梯 [00:25:56] 下楼之后就赶紧找老爸申请去了 [00:25:59] 干嘛呢 [00:25:59] 统兵在外 [00:26:01] 所以因为这个积极作为啊 [00:26:04] 刘琦转祸为福 [00:26:06] 求得了他自身的这种幸福 [00:26:09] 成功地远离了这个 [00:26:11] 灾祸 [00:26:13] 那么尚无抽屉的这个故事啊 [00:26:15] 其实给予我们今天的中国父母呢 [00:26:19] 应当说也是有很有启发的 [00:26:23] 我想今天的家长啊 [00:26:24] 应当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00:26:27] 至少应当树立两个意识 [00:26:29] 一个是忧患意识 [00:26:32] 我个人认为啊 [00:26:33] 就是一个人 [00:26:36] 一个想要呃对社会有益 [00:26:39] 想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 [00:26:42] 我想他还是应当具备一定的这种忧患意识的 [00:26:47] 这一点就是特别想对那些家庭环境 [00:26:50] 家庭条件比较好的那些家长和孩子们说 [00:26:54] 就是一定要做到居安思危 [00:26:57] 第二点呢 [00:26:58] 我觉得当家长的呢 [00:27:00] 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00:27:01] 树立这种奋斗意识 [00:27:04] 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啊 [00:27:06]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努力 [00:27:08] 不断奋斗 [00:27:09] 不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外一个成功的一个过程 [00:27:14] 那么这封书信的 [00:27:16] 第二段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是什么呢 [00:27:18] 就是一定要正确地处理好 [00:27:21] 德亿和10亿之间的关系 [00:27:24] 这个de e 何时e 啊 [00:27:25] 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00:27:28] 中国古人啊 [00:27:29] 其实在如何正确的对待de e 何时e 这个方面呢 [00:27:34] 应当说是给我们树立了很多的典范的 [00:27:37] 首先我们通过两个人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样对待得意的一个人呢 [00:27:44] 是近代第谢安 [00:27:46] 据说呀 [00:27:47] 当淝水之战大捷的这个消息传到谢安 [00:27:51] 耳朵的时候呢 [00:27:53] 他正在跟别人下围棋 [00:27:55] 如果是一般人呢 [00:27:56] 马上会欣喜若狂 [00:27:58] 但是谢安呢 [00:27:59] 就是拿过那张捷豹看了一下 [00:28:01] 放在一边儿了 [00:28:02] 继续跟别人下棋 [00:28:04] 下完这盘棋之后 [00:28:06] 才站起来 [00:28:07] 非常平静地对别人说 [00:28:09] 小儿辈竞以破敌 [00:28:12] 就说内孩子闷啊 [00:28:13] 已经把那个钱秦苻坚几十万大军给打败了 [00:28:16] 你看看人家的境界 [00:28:19] 然后比西安境界更高的是清朝的曾国藩 [00:28:22] 曾国藩这个人我最佩服的就是有一点 [00:28:26] 他把花未全开月未圆当做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00:28:32]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的境界和理想的 [00:28:35] 所以在他最得意的时候 [00:28:36] 就率领部队啊 [00:28:37] 打下天津 [00:28:39] 就现在D 南京 [00:28:40] 太平天国的首都的时候呢 [00:28:42] 他马上上书朝廷 [00:28:44] 自请裁撤将军 [00:28:47] 所以 [00:28:48] 正因为曾国藩在得意的时候能够想到失忆 [00:28:51] 所以中期一生可谓倍享殊荣 [00:28:55] 那么 [00:28:55] 我们再看看古人怎么样对待诗意的 [00:28:59] 一谈到古人对待失意 [00:29:00] 马上有些人就会想到苏东坡 [00:29:03] 想到他那句非常有名的话 [00:29:05] 剩顾惜 [00:29:06] 欣然败亦喜 [00:29:08] 这句话呢 [00:29:08] 是他 [00:29:09] 说自己下围棋的时候是这样的 [00:29:12] 其实不仅仅是下围棋 [00:29:14] 苏东坡他在整个的人生旅程中啊 [00:29:19] 他遇到了无数的坎坷 [00:29:21] 但它往往是这种坎坷 [00:29:23] 这种诗意呢 [00:29:24] 为无物 [00:29:25] 所以哪怕再被流放到最偏远的地方 [00:29:27] 他也写下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的诗句 [00:29:32] 那么比苏东坡更高的 [00:29:34] 我觉得是曾国藩 [00:29:36] 还是曾国藩 [00:29:38] 曾国藩 [00:29:38] 大家都知道是书生统兵 [00:29:42] 早年他建立团练 [00:29:44] 建立湘军 [00:29:45] 跟太平天国作战的时候 [00:29:46] 因为他没作战经验吗 [00:29:48] 是屡战屡败 [00:29:50] 如果这种情况下碰到别人呢 [00:29:51] 可能就一蹶不振了 [00:29:53] 但曾国藩呢 [00:29:55] 却屡败屡战 [00:29:58] 这说明一种精神 [00:29:59] 什么精神 [00:30:00] 就是打落牙齿和血吞的这种Ren he 挺凭着这种精神呢 [00:30:06] 他在失意的时候呢 [00:30:08] 毫不气馁 [00:30:09] 所以 [00:30:11] 尽管不断遭受挫折 [00:30:13] 但最终呢取得了这个他自己人生的 [00:30:18] 最大的胜利 [00:30:20] 我觉得曾国藩也好 [00:30:22] 这个谢安也好 [00:30:23] 苏东坡也好 [00:30:24] 其实从各个角度都给予我们今天的观众朋友 [00:30:28] 特别是家长朋友呢 [00:30:29] 以很大的启发 [00:30:31] 启发什么呢 [00:30:32] 我想就一句话 [00:30:34] 当家长呢 [00:30:34] 一定要告诫自己的孩子 [00:30:36] 得意的时候要学曾国藩 [00:30:38] 10亿的时候更要学习曾国藩 [00:30:40] 所谓胜不骄 [00:30:41] 败不馁 [00:30:41]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00:30:48] 有学者评论说 [00:30:50] 刘欣尽管聪慧过人 [00:30:52] 但却不是一个淡泊明志、潜心为学的人 [00:30:56] 俗话说 [00:30:57] 知子莫若父 [00:30:59] 流向在儿子初登仕途时 [00:31:02] 便及时写下了借此新书 [00:31:05] 可谓目光精准 [00:31:07] 那么 [00:31:08] 在流向对于儿子的殷殷教导中 [00:31:11] 还有哪些重要的启示呢 [00:31:14] 下面呢 [00:31:14] 再看看这封书信的最后一段 [00:31:16] 也就是第三段 [00:31:18] 第三段的原文是这样的 [00:31:20] 今若年少得黄门侍郎 [00:31:23] 要显出野心呗 [00:31:24] 接卸贵人叩头 [00:31:26] 仅战战栗栗乃可避免 [00:31:30] 那么这段话呢 [00:31:31] 翻译成现代汉语 [00:31:32] 呃 [00:31:33] 大意是这样的 [00:31:33] 所以你现在啊 [00:31:34] 年纪轻轻的皇帝呢 [00:31:36] 就认定你做黄门侍郎 [00:31:38] 这个位置啊 [00:31:39] 是非常尊贵的一个位置 [00:31:41] 那些新当选的官员呢 [00:31:43] 肯定都要向你来道谢 [00:31:46] 然后你周围的那些身份显赫的人呢 [00:31:49] 也会向你表示这个毕恭毕敬 [00:31:53] 那么 [00:31:54] 在这种情况下 [00:31:55] 你应当怎么办呢 [00:31:56] 建议你呢 [00:31:57] 还是应当这个小心谨慎 [00:32:00] 然后呢 [00:32:01] 对周围的人呢 [00:32:02] 保持应有的礼貌 [00:32:03] 这样才有可能啊避免 [00:32:06] 因为你没有e de ER 蒙恩身后呢所带来的灾祸 [00:32:11] 大意是这样的啊 [00:32:13] 这段书信啊 [00:32:14] 我想也给我们很多启发 [00:32:17] 这些启发呢 [00:32:18] 我想至少有这么几点 [00:32:20] 第一点呢 [00:32:20] 就是礼多人不怪我们 [00:32:23] 前面我记得我们提过说礼仪啊是什么呢 [00:32:26] 是一个人的身份证 [00:32:29] 也是一个人的通行证 [00:32:32] 呃在中国古人那里啊 [00:32:34] 其实对于这种就是能力和地位如果不完全一致呢 [00:32:43] 古人的看法就是一定要通过自身品德的修养呢 [00:32:47] 呃要弥补这个你自身能力的这种欠缺 [00:32:52] 和呃你所处那个位置啊呃之间的这种这种差异 [00:32:58] 应当说呢 [00:32:58] 这个中国古人 [00:33:01] 在讲求自身礼仪修养的这个方面呢 [00:33:05] 是有很多这个榜样的 [00:33:08] 当然也有很多的这个失败的教训 [00:33:11] 我想跟观众朋友呢分享两个故事 [00:33:14] 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呢 [00:33:15] 肯定都听说过捉刀的故事 [00:33:18] 捉刀说的是什么呢 [00:33:19] 说的是三国时代啊 [00:33:21] 这个曹操有一次接见匈奴的使节 [00:33:24] 曹操可能觉得自己呢 [00:33:27] 不够温文尔雅 [00:33:28] 所以就派了他手下一个名叫崔季圭的人 [00:33:32] 装扮成为王 [00:33:33] 去接见这个匈奴使节 [00:33:36] 而他自己呢 [00:33:37] 又不放心 [00:33:37] 就扮成一个带刀侍卫 [00:33:40] 站在这个崔季圭旁边 [00:33:42] 接见完毕之后 [00:33:43] 他就派人悄悄问那个匈奴使者说 [00:33:45] 你对魏王的观感如何 [00:33:47] 那个匈奴使者想了想说 [00:33:49] 魏王 [00:33:50] 呃 [00:33:51] 温文尔雅是没得说的 [00:33:52] 但是我觉得要论起英雄来 [00:33:55] 他旁边捉刀而立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00:33:59] 曹操为什么要让那个崔季圭假扮自己呢 [00:34:04] 我想其实可能和他内心深处啊 [00:34:08] 有一种自惭形秽的这种情感有关系 [00:34:13] 这种自惭形秽其实源于什么呢 [00:34:15] 其实就是源于一种里 [00:34:18] 就是在曹操呃看来啊 [00:34:21] 可能他认为呢 [00:34:23] 说那个匈奴使得呢 [00:34:24] 会把这个是不是长得仪表堂堂 [00:34:29] 因为曹操大家都知道长得是其貌不扬的 [00:34:33] 是不是一表堂堂呢 [00:34:34] 作为呃 [00:34:36] 这个是否这个有理一有威望的一个一个标志 [00:34:41] 但是这个匈奴使节呢 [00:34:43] 是不这么看的 [00:34:44] 这是双方对于礼仪的不同呢 [00:34:46] 就导致了这个SODAO 事件的出现 [00:34:50] 那么 [00:34:51] 呃 [00:34:51] 谈到礼仪呢 [00:34:53] 我刚才说有成功的经验 [00:34:55] 也有失败的教训 [00:34:57] 三国时代还有一个有名地 [00:34:59] 这个大文人叫祢衡 [00:35:02] 李白啊 [00:35:03] 曾经写过一首诗 [00:35:04] 里面有句话叫以关以祢衡 [00:35:06] 就像蚂蚁一样看待祢衡 [00:35:08] 为什么像蚂蚁一样看待祢衡呢 [00:35:10] 祢衡这个人其实很有水平的 [00:35:12] 所谓大儿孔文举 [00:35:14] 小儿杨德主吗 [00:35:15] 就是认为这个孔融和杨修都是属于他的晚辈 [00:35:20] 他自己是自视甚高的 [00:35:22] 但这个人其实本身很有水平 [00:35:24] 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口无遮拦 [00:35:27] 大家都知道的击鼓骂曹就是源出于他 [00:35:31] 他呢在先后得罪过 [00:35:33] 因为口无遮拦 [00:35:34] 得罪过曹操 [00:35:35] 这个刘表啊 [00:35:37] 最后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小人物 [00:35:39] 叫江夏太守黄祖 [00:35:41] 结果黄祖一怒之下呢 [00:35:42] 就把他给杀了 [00:35:44] 所以这个谜恒D 这种教训啊 [00:35:47] 我想对于今天的中国父母呢 [00:35:50] 我觉得也是不无启发的 [00:35:53] 今天的中国父母啊 [00:35:54]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呢 [00:35:56] 一定要注意告诉自己的孩子呢 [00:36:00] 就是 [00:36:01] 呃 [00:36:01] 相关的礼仪呢 [00:36:03] 是必须要遵守的 [00:36:06] 我们其实不难发现 [00:36:07] 在现实生活中 [00:36:08] 有些孩子啊 [00:36:09] 特别是现在的孩子 [00:36:11] 由于种种原因呢 [00:36:12] 他或者是不知道有相关的人际交往的礼仪 [00:36:15] 或者是知道有相关的人际交往礼仪呢 [00:36:18] 它是这种交往礼仪不存在 [00:36:21] 那么这种情况下 [00:36:22] 当家长的有责任也有义务啊 [00:36:24] 就告诉自己的孩子 [00:36:26] 一个是要正视这些礼仪的存在 [00:36:28] 第二个呢 [00:36:29] 是要这个遵守这些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