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进了北京。 住进奉天会馆。 按他的计划, 头一步已经达到了目的。 那么下一步怎么办呢? 把冯玉祥赶出北京, 他是独揽大权。 不过现在机会没成熟呢。 他先命人。 把张学良给找来了。 咱没说过吗? 这张作霖呢, 多咱见着张学良不叫苗儿。 老家小六子。 成了口头禅了。 等张学良站在父亲面前领命的时候。 张作霖倒背着双手溜了几圈儿, 面沉似水。 干什么呢, 慈母严父。 他故意装这样子。 小了吧。 你跟郭松龄九门口一战打的挺漂亮, 是爹夸奖了, 不是夸奖大实话。 看到你有出息, 当爹的也高兴。 不过小子, 我告诉你, 你不要乐得太早啊, 现在啊。 跟乱麻一样, 咱得理出个头来。 将来这个天下就是咱爷们儿的。 我能活几天呢? 我一旦不在了。 就由你来继承。 因此, 你脑袋里要多有根弦儿, 你懂吗? 儿明白。 要说的话太多了, 时间有限。 仅问你一样事儿。 你现在手里掌握多少支枪杆子? 有多少人马爹? 经关之后, 我的第三军经过不断的扩充, 现在人马已经超过8万, 好, 应当争取10万, 听没有? 咱就不怕多, 越多越好。 郭松龄干什么呢? 按您的指示驻扎在山海关。 嗯, 那就对了。 我命令你抽出身子来, 搬到北京。 什么时候现在。 你不能一个人来, 这样吧? 抽出3万人马。 守住天津和北京, 我为你是京津地区司令长官。 你马上领着1个军6个旅进驻北京南援兵营。 随时听候调遣。 另外, 装备要精良, 子弹要充足, 以备不时之需, 是。 别。 您的意思是? 还有大帐, 嗯, 咱是干什么的? 耍枪杆子的出身。 一天不打仗, 咱就觉着没意思。 我没说嘛, 以备不时之需, 你知什么时候用上? 可精神着点儿明白吗? 而明白先去准备吧。 张学良立刻闻风而动, 率领大军进驻南辕兵营。 也就是说, 北京有两个军头儿, 一个是张学良领导的奉军, 一个是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 力量达到均衡。 张作霖这心里才落挺。 把这些事儿安排完了, 身穿便装出了奉天会馆的后门儿。 领着杨宇霆, 带着贴身保镖, 神不知鬼不觉去拜会段祺瑞。 现在段祺瑞也在北京安福胡同住呢, 嗯, 这是安福系的领袖。 虽然说跟张作霖打过一次仗, 两个人结下仇恨, 可后来又化解了。 现在又恢复了老感情, 仍然是知心的朋友。 当然, 所谓知心, 也无非互相利用而已。 张作霖见到段祺瑞, 把门关上, 两个人彻夜长谈。 谁也不知他们谈什么, 一直达到目的, 张作霖坐上车子, 回到奉天会馆休息。 没过几天, 张作霖把底摸清了。 闹了半天, 冯玉祥表面上拉住张作霖。 让他共同执掌北京政权, 实则不然, 冯玉祥已经派特使赶问广东护法军政府, 聘请孙中山先生北上。 拥护孙中山主持全国大计。 对此, 张作霖是十分不满呢。 心说冯玉祥啊。 你这是变的什么戏法? 一手拉住我, 一手请孙大炮来掌政。 哪有那便宜事儿。 有我老张在这儿坐镇, 他孙中山算个景儿。 他憋了一肚子火。 又过了2天。 在冯玉祥的主持下, 请张作霖参加开了一次最重要的政治会议。 这不是打仗。 商讨由谁来掌管国家大事的事儿。 参加这个会的有杨宇霆。 有高级参谋。 另外, 冯玉祥带来他的高级助手、 副司令胡景义和孙岳。 都参加了。 张学良属于列席。 表面上谈笑风生。 等会议开始。 冯玉祥首先发言, 当然说的非常婉转, 非常客气, 嗯。 首先, 他的目的是。 我们大家研究一下。 现在战争结束了, 我们中国乌七八糟, 四分五裂。 要想把祖国统一。 必须找出一个能事者, 执掌国家大事。 大家充分发言, 看由谁来出任国家的领导, 谁做这大总统合适。 说完了, 冯玉祥不言语了, 用眼睛打量与会者。 张作霖低着头。 右手捋着小胡子, 小眼睛眨巴眨巴的, 一言没发。 坐到他身边的杨宇霆说话了, 嗯。 方才冯总司令所说至关重要, 本人赞成, 赞成。 不过我有一事不明。 要当众领教。 冯玉祥知道。 杨宇霆就是张作霖。 他说话就代表张作霖了。 杨总参谋长。 那么有话您就请讲吧, 今天咱们有什么说什么, 把心窝的话全端出来, 好, 那我就说了。 我听说。 在冯总司令掌握北京大权之后。 曾经有意请段公奇瑞出山。 有这件事儿吧, 啊, 有, 我跟段祺瑞打过交道, 我们也通过信息。 啊, 是啊, 我觉着嘛。 主持国家大记者非段公莫属啊啊啊。 各位说呢? 虽然过去我们跟段公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事情。 但是那是为了公事, 作为个人, 我们谁也不亏谁, 谁也不欠谁的诶。 有道是不打不交嘛, 过去的事就叫他过去了。 现在还应当请段公出山。 大家知道。 段祺瑞三次出任国务总理, 对管理国家有一定的经验, 而且跟咱们两家比较熟悉, 咱办什么事情也顺手, 我的意思嘛, 还是由段公出任大总统。 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呢? 胡景义说话了。 胡景义是冯玉祥的头一个大谋士啊。 那是国民军的副总司令啊。 胡景义一笑, 是啊, 方才杨总参谋长所说, 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本人以为。 段公临时掌握政权还可以, 要长期就不那么合适了吧啊? 大家不要忘了, 正是段公三次出任国务总理, 才使我们这个国家乌七八糟啊啊。 段公毫无建树, 民怨沸腾, 就是有些洋人, 我们的外国朋友对他也极为不满。 如果此功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我看不妥吧? 啊, 当然, 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不代表大家。 孙悦发言。 跟胡景义所说没什么区别, 反对段祺瑞出任大总统。 最后, 冯玉祥。 问张作霖。 俞帅, 您的意思呢? 张作霖把头抬起来了, 往左看看, 往右看看, 嗯, 我也说两句儿, 当然了。 您是一字千金呢? 只有您说话才最有分量, 哎呀, 别给我戴高帽了, 好了。 那我就说几句。 首先我有个建议。 在我们的谈判桌上也好, 在会议桌上也好, 咱捞干的, 别兜圈子。 我这个人快人快语啊。 反对咬文嚼字的, 嗯。 说废话有什么用呢? 诶, 干脆开门见山, 单刀直入。 请问冯总司令? 既然你们反对段祺瑞出任国家最高元首? 那么你们一定有合适的人选喽。 那么请把这人指出来吧。 是谁这。 冯玉祥刚一愣, 张作霖乐了, 我替你说。 孙中山。 对不啊, 我听说冯总司令派了专使赶奔广州。 跟孙中山眉来眼去呀, 什么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家大计? 有这事儿吧, 诶。 冯玉祥一看, 张作霖了解的情况比自己还清楚, 不能隐瞒了。 冯玉祥点头, 俞帅所说不假, 本人的确有这意思, 但是我把话说清。 为什么请孙先生? 我们在座的诸公都知道, 当今中国第一伟人, 那就是孙先生。 孙先生提倡的三民主义博得全国的拥护。 孙先生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 我们在座的哪一位能超得过孙先生的威望? 所以说, 由他来主持国家大计, 我认为是最理想的人选了。 俞帅, 您说呢? 嗯。 冯总司令。 那你要这么说, 我有不同的看法。 是。 孙中山威望高。 影响大有阵头。 不但中国人知道他, 连洋人也崇拜他。 这一点我没有非议。 孙先生主张的三民主义。 我虽然不甚了解, 但我觉着也不错。 本人也不反对。 唯独最近我听说孙中山又跟赤党勾搭连环, 嗯。 又从恶国引进来什么理论? 呃, 主张什么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对此我持反对的态度。 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联俄联共啊? 就从这一点上, 就跟我们在座的水火不同炉。 我们大家都知道。 那叫什么宁哦呃呃呃, 什么宁列宁? 他所倡导的什么? 这共产那是什么呢? 嗯。 我们都知道, 共产共妻没有人伦呢。 那在我们中国能推行这种政策吗? 嗯。 不用说谁, 我们在座的都得反对。 谁的老婆让别人给供? 谁的财产让大伙儿花啊?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呀。 别咱们嘴里说的轻巧, 心里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我太不赞成了。 尤其那赤党, 所作所为都是激进派。 根本在我们中国就实行不通。 孙中山先生不知道怎么走火入魔了, 嗯。 怎么非得主张这三大政策? 我太不赞成了。 就这一点来说。 我反对他主持国家大计。 这张作霖是大放厥词啊。 因为他对共产党没什么了解。 在他的印象当中, 共产党简直太坏了。 因此, 他才大放厥词。 最后张作霖说了, 再者一说。 你请孙中山主持国家大计? 他有什么本钱? 请问他有几支枪? 有多少人马? 我们在北方浴血奋战, 抛头颅, 洒热血, 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 自己不做, 把他请来做现成儿的, 能叫人心甘情愿吗啊? 合着, 他伸着嘴巴就吃现成的。 牛打江山马作的, 我不同意。 张作霖又喊又叫, 说的悸动之处, 连拍桌子在跺脚。 全场沉默了能有三四分钟。 把冯玉祥给气的。 新说话张作霖, 张小个子。 你就是个土匪。 你百忙不是? 你太自私, 你根本就不了解孙中山先生。 你也不了解什么叫三民主义, 你更不懂什么叫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可有心跟他辩辩理, 又一想, 没那个必要。 张作霖在盛怒之下, 自己要这么一辩护, 非闹僵了不可。 到时候下不了台呀, 所以冯玉祥呢, 把火气压了再三, 最后一笑。 俞帅。 我看这样吧。 你也别发脾气, 嗯, 今天咱们是开会。 开会就是各抒己见, 谈自己的看法。 那么这一次咱们意见没统一, 还有下一次吗? 啊。 那么都有权反对孙中山? 话又说回来, 也都有权反对段祺瑞。 是吧? 最后咱们还要达到统一。 我看这样吧, 今天会议结束, 改日咱们再接着谈。 张作霖寸步不让。 把帽子一摔, 冯总司令。 我是急性子。 什么事情? 劈了啪, 咱们, 咱们就定下来, 拖泥带水我受不了, 下次谈我看也没什么结果。 刚才我说了, 我坚决反对孙中山主持国家大计。 我更反对什么? 呃, 三大政策。 我就是同意由段祺瑞主持国家大计。 你开100次会, 我也要坚持到底, 你们同意也得同意, 不同意也得同意。 如果实在再要说不到一块儿好办, 林哥传我的命令。 让奉军退出中原。 回咱们东北。 张作霖要摔耙子? 其实他能撤兵吗? 他说撤兵就是进兵, 回东北就是不回东北, 说不打仗, 那就是要打仗。 你看张作霖这个人, 就是这么个人儿, 冯玉祥很摸底呀。 最后, 冯玉祥啊, 实在没有办法, 为了顾全大局, 只好让步。 张作霖说了算。 没让孙先生出任国家最高元首。 相反。 拥护段祺瑞为中华民国大执政。 其实大执政啊, 就是变相大总统。 只是名儿不是那个而已。 您看过电影和电视剧, 你看那个段祺瑞那演员。 长袍马褂, 胸前带着大红花, 在一片掌声和军乐声中登上主席台, 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 有多得意呀。 就是那么回事儿。 一句话简短, 段祺瑞出任大执政了。 实质上受张作霖的操纵。 人们看的清楚, 在大执政的背后, 还有一个张太上皇。 当时那些人呢, 哎呀, 溜须拍马的太多了, 你看旁的能耐没有, 这个灵机他都有。 他们一看, 老张家执掌北京大权呢, 老段家唱前脸儿, 老张家在后头操纵着, 这两家都不能得罪。 看来那个冯玉祥什么不是啊,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