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本字幕由腾讯音乐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00:00:01] 每天我们会接触多少资讯 [00:00:04] 每天我们会遗忘多少资讯奇事儿 [00:00:07] 琐事儿去事儿 [00:00:09] 他们之间有何 [00:00:11] 内在联系 [00:00:12] 圣人名人 [00:00:14] 小人到底 [00:00:15] 是谁决定历史发展 [00:00:18] 调侃不是乱砍 [00:00:20] 细说却不胡说 [00:00:21] 欢迎来到小型历史文化脱口秀圣人请卸妆 [00:00:28] 本节目内容与历史必修课程略有出入 [00:00:32] 如果引起您的不适 [00:00:33] 本节目概不负责 [00:00:44] 各位好 [00:00:44] 这里是长沙新闻广播 [00:00:46] 您现在收听到的是圣人请卸妆 [00:00:49] 我是刘佳 [00:00:54] 先来进入今天的飞鸽传书微信好友chicken race 提问问个问题哈 [00:01:01] 古人年年都有科举考试吧 [00:01:04] 那么中举的是不是就能当官儿呢 [00:01:07] 要是没有空闲的官职咋办 [00:01:10] 哎呀 [00:01:11] 你这是问了三个问题啊啊 [00:01:13] 我就喜欢你这种贪心的年轻人 [00:01:18] 其实古时候的科举啊 [00:01:19] 跟咱们现在的高考很不一样 [00:01:21] 时间上啊 [00:01:22] 也不是年年都有 [00:01:24] 虽然各个朝代略有差异 [00:01:26] 但基本上都是三年一次 [00:01:29] 科举呢是分等级的 [00:01:31] 你从童生考秀才是一年一次 [00:01:35] 但是从秀才考举人呀 [00:01:36] 那叫三年一次 [00:01:38] 又叫秋为举人考共事的时间是在考完举人翻过年的春天 [00:01:44] 这次考试呢 [00:01:45] 又叫春伟 [00:01:46] 然后再从供试 [00:01:48] 考进士 [00:01:49] 就是在考完共事发榜之后的几天呀 [00:01:52] 所以椿为丘为和电视这 [00:01:55] 三场考试呀 [00:01:55] 都是离得比较近 [00:01:57] 那一年就叫做大比之年 [00:02:00] 为啥是三年一考呢 [00:02:02] 因为全国呀 [00:02:03] 他真没这么多人才 [00:02:05] 再加上古时候考试啊 [00:02:07] 这考生一整就是跋山涉水 [00:02:10] 跑那么远的路进京赶考 [00:02:12] 你要是没考上 [00:02:13] 那回家还得再走几个月 [00:02:15] 可刚到家 [00:02:16] 又开始新的一年科举了 [00:02:18] 太折腾人了 [00:02:20] 所以三年一次比较合理 [00:02:22] 再说这个中举这个词啊 [00:02:24] 其实指的是考中秀才 [00:02:26]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呀 [00:02:28] 分成乡试、会试和殿试 [00:02:31] 乡试就是全省考试 [00:02:33] 合格的人叫举人 [00:02:35] 第一名叫做解元会试呢 [00:02:38] 是举人 [00:02:39] 在京城参加的全国性的统一考试 [00:02:42] 合格的叫做进士第一名叫做会员 [00:02:45] 剩下的这个电视 [00:02:47] 那是由皇上亲自主持的 [00:02:49] 针对近视门的考试 [00:02:51] 第一名叫状元 [00:02:52] 第二名叫榜眼 [00:02:54] 第三名叫探花 [00:02:55] 这个大家比较熟悉 [00:02:57] 传说中的连中三元就是全省考第一 [00:03:01] 全国考第一 [00:03:03] 皇上面试啊 [00:03:04] 也是第一 [00:03:05] 就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于一身 [00:03:09] 咱们中国历史上大概有16位连中三元的学霸啊 [00:03:14] 但是名气呢 [00:03:15] 都不怎么大考中了呀 [00:03:18] 也不一定就能当官 [00:03:20] 有的人他就不愿意当官儿 [00:03:22] 比如纪晓岚的女婿卢梦雯 [00:03:24] 那考上了进士 [00:03:25] 就是不愿意当官 [00:03:27] 隐居深山了 [00:03:29] 考得好的那些人 [00:03:30] 基本上也不用愁安排工作 [00:03:33] 只有夹在中间 [00:03:34] 熬了好多年没考上进士的这帮人呀 [00:03:37] 会比较难受 [00:03:39] 他们会去吏部报名候选 [00:03:41] 根据这个空缺的职位啊 [00:03:43] 可以获得一个官职 [00:03:45] 比如说不理的什么官员呀 [00:03:48] 现学呀 [00:03:49] 郑学的学政等等 [00:03:51] 还有一些油水比较大的地方 [00:03:53] 官儿你就得找找关系 [00:03:55] 各凭本事了 [00:03:57] 比如咱们前两期里边聊过的郑板桥 [00:04:00] 44 岁才考上进士 [00:04:02] 就是因为没关系 [00:04:04] 被闲置了六年 [00:04:05] 才终于抱上了一条大腿 [00:04:08] 慎郡王允禧贝它呀 [00:04:10] 推荐去山东当了个七品知县 [00:04:13] 当然 [00:04:14] 也不是说举人生观就没希望 [00:04:16] 左宗棠呢 [00:04:17] 他就是举人出身吗 [00:04:19] 对于那些不做官的举人 [00:04:21] 也可以在乡里啊 [00:04:23] 享受跟官员相同的这些政治待遇 [00:04:26] 从当局政府那儿领到一些经济补贴 [00:04:29] 秀才呢 [00:04:30] 每年也可以从官方获得一定的灯火费 [00:04:35] 那些常年没中举的资深秀才也可以选择出共 [00:04:39] 就是以共生的身份啊 [00:04:41] 做一个低级小官 [00:04:43] 好了 [00:04:44] 问题回答完毕 [00:04:45] 开始今天的卸妆古人 [00:04:51] 昔日龌龊不足夸 [00:04:53] 金榜题名学无涯 [00:04:55] 春风得意马蹄欢 [00:04:58] 一日看尽长安花 [00:05:01] 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多少位状元 [00:05:04] 第一位女状元它是从何而来 [00:05:07] 这状元和驸马到底有没有关系 [00:05:10] 为啥在这群学霸当中 [00:05:12] 他成大味儿的寥寥无几呢 [00:05:15] 今天的圣人请卸妆就跟大伙儿聊聊古代科举制度的状元们 [00:05:26] 对于咱们中华文化而言啊 [00:05:28] 科举、青楼、镖局 [00:05:30] 那堪称三大特色 [00:05:32] 今天咱们就借着飞鸽传书的问题 [00:05:35] 跟大伙儿聊聊科举制度的代表人物状元 [00:05:40] 科举制 [00:05:40] 从隋朝的隋炀帝开始 [00:05:43] 一直到清朝光绪31年举行的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00:05:49] 这前前后后一共经历了1300 多年 [00:05:53] 这么长的时间跨度 [00:05:55] 也就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00:06:01] 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呀 [00:06:02] 选官都是靠什么举孝廉呀 [00:06:05] 或者大家族垄断 [00:06:07] 经常会出现咱们说的这种场景啊 [00:06:10] 什么隔壁村的小刘呀 [00:06:12] 我听说人品不错 [00:06:14] 守孝守了十几年啊 [00:06:16] 还把家里所有的这些东西全当陪葬了 [00:06:19] 哎呀 [00:06:20] 这个小伙子不错 [00:06:21] 咱们推荐他当官准没问题 [00:06:26] 这种做法呀 [00:06:27] 就叫做举孝廉 [00:06:28] 那最后呀 [00:06:29] 那是乱套了 [00:06:30] 每个想当官的人 [00:06:32] 大家就拼这个守孝的时间 [00:06:34] 你守五年好 [00:06:35] 我首十年 [00:06:36] 古时候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0 岁呢 [00:06:39] 一个人恨不得把大半辈子时间就浪费在守孝上面 [00:06:44] 而且在汉朝那还喜欢攀比 [00:06:47] 谁家的陪葬品比较值钱 [00:06:49] 恨不得把全国1/3 的值钱东西全埋在土里边 [00:06:54] 大家都这样比 [00:06:55] 那国家还怎么发展呢 [00:06:57] 以至于后来曹操呀 [00:06:59] 就发现不对劲儿 [00:07:00] 才叫停了这种做法 [00:07:02] 然后等他打仗没钱了啊 [00:07:04] 专门组织了一帮人盗墓 [00:07:08] 这个咱们在很多盗墓小说里边也说过摸金校尉吗 [00:07:13] 以至于古往今来的盗墓贼啊 [00:07:15] 都特别喜欢到汉朝的墓啊 [00:07:18] 因为里边的陪葬东西特别多 [00:07:21] 最后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啊 [00:07:23] 被玩坏了 [00:07:24] 又变成了九品中正制 [00:07:26] 人才基本靠推荐的 [00:07:29] 读书的呢 [00:07:30] 都是大家族里面的有钱人 [00:07:32] 后来就演变成了从名门望族里边选官 [00:07:36] 造成了一句什么话呢 [00:07:38] 上品无寒门 [00:07:39] 下品无士族 [00:07:41] 一直到隋朝 [00:07:43] 这种制度才被废止 [00:07:44] 取而代之的就是科举制度 [00:07:47] 并且一直延续了下去 [00:07:50] 在咱们中国科举史上啊 [00:07:52] 举人的数量 [00:07:53] 那真是百万级别的近视 [00:07:56] 那都是十几万 [00:07:57] 但是历史向来只能记住第一位 [00:08:01] 在这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中 [00:08:03] 第一就是咱们说的状元 [00:08:06] 他的数量那真是屈指可数 [00:08:08] 根据考证 [00:08:10] 自从唐高祖武德五年 [00:08:12] 就是公元622 年的第一位状元孙福企业开始 [00:08:17] 一直到清朝的光绪30年 [00:08:20] 就是1904年 [00:08:21] 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为止 [00:08:24] 在这1283 年间可以考证的科举的榜数是745 榜产生了592 名状元啊 [00:08:34] 当然也有人说呀 [00:08:35] 是504 位 [00:08:37] 再加上其他什么短命政权选出来的状元 [00:08:40] 咱们中国历史上总共可以考证的文武状元一共是777 人 [00:08:47]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而言呢 [00:08:49] 想从一介百姓上升到达官贵人 [00:08:52] 读书考功名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 [00:08:56] 学而优则赤 [00:08:58] 咱们也可以从鸣人的身上看到这些影子 [00:09:01] 比如说刘永、郑板桥这些名人呢 [00:09:04] 本身就是财气爆棚 [00:09:06] 已经是红遍大江南北了 [00:09:08] 可是一直到老 [00:09:10] 心里最想的还是当官 [00:09:13]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名人呀 [00:09:15] 走后门找关系 [00:09:17] 想当官的故事 [00:09:18] 在这群人当中也有相当 [00:09:21] 部分用尽了一生的努力 [00:09:24] 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 [00:09:27] 比如说唐代吧 [00:09:28] 姓名可考的状元一共是147 位 [00:09:32] 世纪可考证的29 位 [00:09:34] 其中有五位就混到了宰相 [00:09:37] 还有八位也混到了尚书 [00:09:39] 这样的衣品 [00:09:40] 大观园儿 [00:09:41] 在清代的114 名状元中 [00:09:44] 官品到一品尚书 [00:09:46] 这个层次的就有20 多人 [00:09:49] 可以说 [00:09:49] 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 [00:09:53] 是这一群人寒窗苦读数十载 [00:09:56] 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 [00:10:02] 粉底、眼霜、高光、隔离、腮红、睫毛、乳液、精华 [00:10:06] 女人 [00:10:07] 有了这些会更加美丽 [00:10:08] 历史有了这些只会更加迷离 [00:10:12] 卸妆看历史 [00:10:13] 观点更清晰 [00:10:14] 这就是咱们的圣人 [00:10:16] 请卸妆 [00:10:20] 昔日龌龊不足夸 [00:10:22] 金榜题名学无涯 [00:10:24] 春风得意马蹄欢 [00:10:27] 一日看尽长安花 [00:10:30] 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多少位状元 [00:10:33] 第一位女状元它是从何而来 [00:10:36] 这状元和驸马到底有没有关系 [00:10:39] 为啥在这群学霸当中 [00:10:42] 他成大味儿的寥寥无几呢 [00:10:45] 今天的圣人请卸妆就跟大伙儿聊聊古代科举制度的状元们 [00:10:55] 但是作为一介书生啊 [00:10:57] 想考取状元 [00:10:58] 那确实不容易 [00:11:00] 全国那么多的读书人 [00:11:02] 经过乡试、省试 [00:11:04] 最后到电视 [00:11:05] 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00:11:07] 特别是到了清代 [00:11:09] 考到满头白发 [00:11:10] 仍然是个童生的 [00:11:12] 那还真不少 [00:11:13] 四五十岁考中进士啊 [00:11:15] Na 实在是挺正常的 [00:11:18] 在宋代就一共产生了118 位状元 [00:11:21] 根据中国状元全传里边的记载 [00:11:24] 20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呀 [00:11:27] 考中状元的一共是37 个人 [00:11:30] 占到了72% [00:11:32] 其中最小的18 岁 [00:11:34] 50 岁以上的状元就两位 [00:11:36] 清代一共有状元是1 14 人 [00:11:40] 可以考证 [00:11:41] 有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的 [00:11:43] 一共是54 位 [00:11:44] 他们之中20岁到30岁中状元的只有19 位 [00:11:49] 才占到了1/3 多一点儿 [00:11:52] 最小的都21岁了 [00:11:55] 50岁 [00:11:55] 以上中状元的呀 [00:11:56] 就五个人 [00:11:57] 最大的那都62 岁了 [00:12:00] 但是在这700多位状元当中 [00:12:03] 也有不少呀 [00:12:04] 平庸的人 [00:12:05] 有些高中状元之后 [00:12:07] 那是一事无成 [00:12:08] 要么是性格怪癖 [00:12:10] 要么是喝酒成瘾 [00:12:12] 比如唐代昭宗光化二年 [00:12:14] 就是公元899 年的状元卢文焕 [00:12:18] 最后的日子呀 [00:12:19] 那过的叫一个苦 [00:12:20] 连顿酒都喝不起了 [00:12:22] 还有很多状元 [00:12:24] 那就当了一任官儿 [00:12:25] 也没啥政绩 [00:12:26] 一辈子平平淡淡的 [00:12:29] 那也就过去了 404

404,您请求的文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