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5] 海瑞为什么要上书指责皇帝 [00:00:08] 他是有感而发还是想沽名钓誉 [00:00:11] 海瑞上书之后 [00:00:13] 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命运呢 [00:00:15] 敬请关注大明疑案吓唬海瑞骂皇帝之谜 [00:00:29] 嗯 [00:00:36] 大明王朝嘉靖45 年 [00:00:39] 当时的六品小官海瑞给嘉靖皇帝上了一道奏疏 [00:00:44] 在这道奏疏中 [00:00:45] 海瑞只是嘉靖皇帝的种种过失 [00:00:48] 言语犀利 [00:00:49] 不留情面 [00:00:51] 正是这道奏疏让海瑞一下子名闻天下 [00:00:55] 而他也因为这道奏疏耳郎当入狱 [00:00:59] 这就是嘉靖年间非常有名的海瑞骂皇帝事件 [00:01:04] 那么海瑞知不知道上了这道奏疏之后会给他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00:01:11] 海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0:01:13] 他为什么不顾后果执意要上J 到言辞犀利的奏疏呢 [00:01:19] 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带您步入大明的历史长河中 [00:01:24] 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明疑案下部知海瑞骂皇帝之谜 [00:01:33] 大明王朝的嘉靖45 年 [00:01:35] 也就是公元1566年的二月 [00:01:38] 明朝政府的户部主事就是主持 [00:01:43] 户部日常事务的六品官海瑞 [00:01:48] 被嘉靖皇帝下职逮捕 [00:01:52] 打入锦衣卫镇抚司大牢 [00:01:55] 并判处死刑准备执行 [00:01:58] 大家都知道海瑞是嘉靖年间 [00:02:02] 也是中国古代 [00:02:04] 一个著名的清官海瑞啊 [00:02:08] 在民间的口碑极好 [00:02:11] 据说海瑞去世的时候 [00:02:14] 南京市民 [00:02:16] 自发地停止了一切生意和娱乐活动 [00:02:23] 为海瑞送葬 [00:02:25] 当载着海瑞灵柩的船到渡江的时候 [00:02:29] 江两岸布满了戴着白帽和穿着白衣服的送葬的人 [00:02:36] 载着海瑞灵柩的船沿江而下 [00:02:40] 沿岸有好几百处 [00:02:44] 人们在内疚祭奠海瑞 [00:02:47] 如此受百姓爱戴的海瑞 [00:02:51] 怎么得罪了嘉靖皇帝 [00:02:53] 非要判他的死刑呢 [00:02:56] 原因很简单呢 [00:02:58] 海瑞啊 [00:02:59] 于嘉靖45 年的二月 [00:03:02] 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 [00:03:05] 题目是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00:03:09] 也叫治安疏 [00:03:11] 海瑞在这道奏疏中 [00:03:14] 指出皇帝的问题 [00:03:16] 问题尖锐 [00:03:17] 语言犀利 [00:03:19] 一点儿不给皇帝留面子 [00:03:24] 这奏疏啊 [00:03:25] 认哪个皇帝看到都很难接受 [00:03:29] 这就是嘉靖年间著名的海瑞骂皇帝 [00:03:34] 也就是说呀 [00:03:35] 嘉靖皇帝是因为海瑞上书骂了他 [00:03:38] 这才下旨将他逮捕 [00:03:40] 并把他判死刑的 [00:03:43] 就会问了 [00:03:45] 你说海瑞你干嘛呢 [00:03:48] 不顾生死的要给皇帝上这个奏疏呢 [00:03:52] 他自己的解释是这样的 [00:03:54]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 [00:03:56] 以正君道明臣职 [00:03:59] 求万世治安事 [00:04:01] 意思是呀 [00:04:02] 我要给皇上讲明白 [00:04:05] 什么事情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 [00:04:09] 我要纠正皇帝的错误 [00:04:12] 这是围城的职责 [00:04:14] 只有这样 [00:04:14] 天下才能万事太平 [00:04:17] 那么 [00:04:18] 海瑞在这个奏疏中究竟指出什么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呢 [00:04:24] 我认真地读了海瑞这个奏疏 [00:04:28] 内容大致分三个层次 [00:04:30] 第一 [00:04:30] 粒滩降落时 [00:04:32] 民不聊生啊 [00:04:34] 海瑞把历代的协明的君主 [00:04:37] 和这个当今的嘉靖皇帝做了比较 [00:04:41] 就说陛下您那长期的不理朝政 [00:04:46] 不变咸鱼啊 [00:04:48] 只整个天下是水旱迷失 [00:04:51] 盗贼滋炽 [00:04:53] 意思是官吏贪腐 [00:04:56] 武将软弱 [00:04:57] 水旱灾难时不断 [00:04:59] 盗贼是越来越多呀 [00:05:02] 第二 [00:05:02] 复议太重视 [00:05:04] 加加接近海瑞给皇帝在上图中说 [00:05:08] 最近的富裕是越来越严重了 [00:05:11] 百姓已经无法承受了 [00:05:13] 民间都在骂皇帝 [00:05:15] 说家境就是家境 [00:05:18] 也就是说嘉靖这个年号实际上表达了百姓啊 [00:05:22] 佳佳已经穷的是金光进进了 [00:05:26] 第三 [00:05:26] 陛下误举 [00:05:27] 诸臣误顺 [00:05:29] 当时在嘉靖皇帝的倡导之下 [00:05:32] 到处是大兴土木 [00:05:34] 建造佛教的寺院和道教的宫观 [00:05:40] 那么还到处寻找神仙和宝贝 [00:05:43] 海瑞尖锐的批评皇帝说 [00:05:45] 陛下 [00:05:46] 您这个错误的倡导 [00:05:49] 大臣们呢 [00:05:50] 错误的顺从 [00:05:53] 没有一个人跟您说真话 [00:05:56] 都是在阿谀奉承 [00:05:59] 长此下去 [00:06:01] 如何得了 [00:06:02] 第四 [00:06:03] 长生不老纯属无稽之谈 [00:06:06] 由于这个嘉靖皇帝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 [00:06:10] 那海瑞呢 [00:06:12] 就给皇帝说啊 [00:06:14] 这个长生不老啊 [00:06:16] 这种迷信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 [00:06:20] 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 [00:06:24] 第一呢 [00:06:26] 全民的君主 [00:06:28] 没有谁是长生不老的 [00:06:30] 他就举了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古代的圣贤 [00:06:36] 君王说这些人德行都非常的高尚 [00:06:39] 可是没见谁长生不老啊 [00:06:42] 第二 [00:06:43] 没见哪个道士长生不老 [00:06:46] 道士们都说他懂得长生不老之术 [00:06:49] 可是自汉唐以来 [00:06:52] 谁见过道士长生不老的 [00:06:55] 就说 [00:06:56] 陛下 [00:06:56] 您身边那个最信任的陶中我们吧 [00:07:00] 他总说自己知道长生不老之术 [00:07:03] 教陛下您长生不老 [00:07:05] 可是她自己呢 [00:07:07] 死了 [00:07:08] 连他自己都无法保证长生不老 [00:07:11] 他怎么教陛下您长生不老呢 [00:07:15] 综观以下奏疏的内容 [00:07:18]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00:07:20] 海瑞在整个奏疏中体现着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00:07:26] 对大明江山的爱心和对嘉靖皇帝的中心 [00:07:31] 但是 [00:07:32] 忠言逆耳啊 [00:07:35] 所以在当时那种专制体制之下 [00:07:40] 一个大臣 [00:07:41] 一个六品官 [00:07:42] 直言上疏指出皇帝的问题 [00:07:45] 的确是极难等可贵 [00:07:48] 也实在是罕见 [00:07:55] 官职低微的海瑞敢于在奏疏中指责皇帝的过失 [00:08:00] 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量 [00:08:03] 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00:08:05] 敬请关注大明疑案下部海瑞骂皇帝之谜 [00:08:15] 在当时的明朝官场 [00:08:17] 海瑞只是一个六品小官 [00:08:20] 一个六品小官敢于上书骂皇帝 [00:08:23] 这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00:08:27] 因此 [00:08:27] 有人就对海瑞上书骂皇帝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00:08:32] 有人说海瑞骂皇帝是性格使然 [00:08:36] 有人说他是一时兴起 [00:08:39] 也有人怀疑他是在沽名钓誉 [00:08:42] 那么 [00:08:42] 要解开这些疑团 [00:08:44] 我们就要了解海瑞的为人和性格特征 [00:08:48] 那么 [00:08:48] 海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0:08:51] 到底是什么样的动机促使他敢于上书骂皇帝呢 [00:08:55] 海瑞祖籍福建 [00:08:57] 出生在广东的琼州 [00:09:00] 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 [00:09:02] 海瑞自幼家境贫寒 [00:09:04] 四岁父亲就去世了 [00:09:06] 母亲把她含辛茹苦拉扯大 [00:09:10] 在母亲的严格的管教之下 [00:09:12] 海瑞胸怀大志发奋 [00:09:14] 书 [00:09:16] 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 [00:09:18] 海瑞下决心 [00:09:19] 如果将来要当官 [00:09:21] 一定要当一个刚正不阿 [00:09:23] 决不谄媚权贵、为民请命的好官 [00:09:28] 所以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罡风 [00:09:30] 也就是正直刚强的意思 [00:09:33] 可是 [00:09:34] 在当时大明王朝黑暗的官场上 [00:09:37] 以此为自己的做人准则 [00:09:40] 那就注定一生要坎坷磨难了 [00:09:45] 所以啊 [00:09:46] 海瑞35 岁那年才考中了举人 [00:09:51] 可是一连五年没有给他官做 [00:09:56] 后来终于给他了一个官儿 [00:09:58] 什么官儿呢 [00:09:59] 福建省延平府南平县 [00:10:03] 也就是今天福建南平市的教育 [00:10:08] 这一年 [00:10:09] 海瑞已经40 岁了 [00:10:13] 这正是海瑞刚正不阿 [00:10:15] 不走关系的结果 [00:10:17] 可是海瑞呢 [00:10:18] 依然我行我素 [00:10:20] 在这个黑暗的明朝官场上 [00:10:23] 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00:10:26] 倒是形成了海瑞特殊的人格特征 [00:10:29] 那么海瑞的特殊的性格特征恰恰是他敢于上书骂皇帝的原因之一啊 [00:10:37] 那么海瑞都是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 [00:10:41] 第一 [00:10:42] 从不昧下 [00:10:44] 对 [00:10:44] 海瑞啊 [00:10:45] 不止不昧下 [00:10:46] 干脆不把上司放在眼里 [00:10:49] 比如一天 [00:10:49] 那这个延平府的知府到现学来检查工作 [00:10:56] 按理说呀 [00:10:57] 从学生到教育都得跪着迎接 [00:11:02] 可是海瑞呢 [00:11:04] 坚决不贵 [00:11:05] 站在那里只施工手里 [00:11:08] 可身边站着的县学训导没这个胆量 [00:11:12] 早已跪下了 [00:11:14] 这样一来 [00:11:15] 就把海瑞孤零零地挺立在那里 [00:11:18] 像个放笔的架子 [00:11:20] 给知府大人看了 [00:11:21] 海瑞不败啊 [00:11:22] 也不好说什么 [00:11:24] 只好调侃说 [00:11:26] 海瑞啊 [00:11:27] 你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00:11:30] 真像个笔架子 [00:11:32] 从此 [00:11:32] 海瑞就被人称为比价博士 [00:11:36] 那么海瑞的性格的第二个特点呢 [00:11:39] 为官清廉 [00:11:42] 海瑞为官清廉的证据就是他一生啊 [00:11:45] 没有给后代留下一点财产 [00:11:48] 他老家海南岛倒是有几十亩地 [00:11:51] 那是他为官之前 [00:11:53] 他的祖上传给他的 [00:11:56] 海瑞在被逮捕之前 [00:11:58] 毕竟是官居六品了 [00:12:00] 一个六品官居然没有给后代留下一点儿财产 [00:12:05] 这在大明王朝的中后期 [00:12:07] 贪腐成风的明朝末期啊 [00:12:11] 实在是罕见 [00:12:12] 是凤毛麟角 [00:12:15] 海瑞为人的第三个特点 [00:12:18] 生活简朴 [00:12:20] 由于为官清廉 [00:12:21] 所以他的生活呢 [00:12:22] 一定会很简朴 [00:12:24]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贫困呢 [00:12:28]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影视作品 [00:12:30] 都会有这样的情节 [00:12:32] 有一天 [00:12:32] 那海瑞买了二斤肉 [00:12:35] 同僚们感到奇怪 [00:12:38] 说海大人居然买了二斤肉 [00:12:41] 一打听才知道 [00:12:43] 海瑞母亲今天过生日 [00:12:46] 这一下就传成了笑谈 [00:12:51] 这笑话呢 [00:12:52] 就传到了浙江总督胡宗宪20 多里 [00:12:55] 这胡宗宪呢 [00:12:56] 就要把这新闻到处传播 [00:12:59] 他说 [00:13:00] 听说呀 [00:13:00] 今天海县长买二斤肉给他老娘过生日 [00:13:04] 你说 [00:13:06] 海瑞买二斤肉过生日 [00:13:08] 居然成为浙江总督胡宗宪调侃嘲笑的对象 [00:13:15] 叫海瑞寒酸 [00:13:17] 可见这海瑞寒酸到一定程度 [00:13:21] 那么 [00:13:21] 海瑞真的这么穷吗 [00:13:25] 人们不相信 [00:13:26] 那好 [00:13:27] 我们给海瑞算算账 [00:13:30] 这海瑞啊 [00:13:31] 是个 呢 [00:13:32] 他买了二斤肉 [00:13:33] 一定是牛肉 [00:13:35] 那么当时这牛肉多少钱一斤呢 [00:13:37] 车海瑞讲 [00:13:39] 二斤牛肉花了零点零四两银子 [00:13:43] 大致相当于现在的18 块钱左右吧 [00:13:47] 18 块钱买二斤牛肉 [00:13:50] 这也价格并不高啊 [00:13:53] 这不至于一年不吃肉 [00:13:55] 直到老娘过生日才花18 块钱买二斤肉吧 [00:13:59] 你说为官清廉 [00:14:01] 也不止一个县官儿穷到这份儿上 [00:14:04] 那就说说明朝政府J 县官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00:14:10] 对明朝政府这县官的俸禄的确不高 [00:14:14] 钱粮加在一起换算成人民币 [00:14:17] 大致在1130 元左右 [00:14:19] 就算1000元左右吧 [00:14:22] 一个月1000块钱毕竟不多 [00:14:24] 但总不至于 [00:14:26] 买不起肉吃吧 [00:14:29] 再说了 [00:14:31] 对海瑞啊还有固定收入 [00:14:34] 前面说了 [00:14:35] 他老家有几十亩地 [00:14:38] 据有人考证呢 [00:14:39] 是40 亩 [00:14:41] 40 亩地呢 [00:14:42] 租给别人耕种给地租 [00:14:44] 大致是收成的一半 [00:14:46] 海南岛呢 [00:14:48] 在明朝的时候 [00:14:50] 就已经能种双季甚至是三季稻 [00:14:55] 那么 [00:14:55] 这一亩地一年至少能收一担粮食吧 [00:15:01] 这样一来 [00:15:01] 凯瑞一年大致有二十两银子左右的固定收入 [00:15:07] 可见海瑞收入并不低 [00:15:09] 那海瑞的花销有多大呢 [00:15:12] 先说他的住房 [00:15:14] 海瑞在县衙住的房子是朝廷给的 [00:15:18] 就是公家的房子 [00:15:19] 房子里的家具和装修也是公家的 [00:15:23] 所以海瑞住房不好讲 [00:15:26] 海瑞住那院子很大 [00:15:28] 他把庭院、花坛全部整治成菜地 [00:15:32] 种瓜种菜 [00:15:34] 海瑞当时是浙江崇安县的县令 [00:15:39] 淳安县地处江浙一带 [00:15:42] 降雨丰沛 [00:15:43] 蔬菜不愁长 [00:15:44] 所以海瑞一家吃菜基本可以不上菜市场 [00:15:50] 那么出行呢 [00:15:52] 在明朝有制度 [00:15:53] 当官的出行有一站服务 [00:15:55] 所以海瑞出行 [00:15:57] 衣食住都不用掏海瑞自己的腰包 [00:16:01] 那么海瑞的穿着呢 [00:16:02] 的确很寒酸呢 [00:16:05] 嘉靖40年 [00:16:06] 海瑞进北京参加吏部的考核 [00:16:09] 考核前他就拜见他的老上司 [00:16:12] 老上司一看 [00:16:13] 海瑞啊 [00:16:14] 这个隆冬季节 [00:16:16] 穿了一件丝质的破袍子 [00:16:19] 这老上司就说了 [00:16:21] 海瑞呀 [00:16:22] 你再穷 [00:16:24] 不至于治不起一身像样的官服吧 [00:16:27] 这什么时候呀 [00:16:28] 参加考核呀 [00:16:30] 这一下海瑞呢 [00:16:32] 才给自己制了一件新袍子 [00:16:35] 其实当时啊 [00:16:37] 这只一件新衣服花销也不大 [00:16:40] 一批捐不过零点七两银子 [00:16:44] 一批不也只是一大米的百分之二十点七两银子可以买一袋大米 [00:16:53] 也就是说 [00:16:53] 你技术很喜好 [00:16:55] 穿戴也花不了多少钱 [00:16:58] 根据傅小凡老师的分析 [00:17:00] 海瑞在淳安县当县令的时候 [00:17:03] 他一年的总收入中不仅有当官员的俸禄 [00:17:07] 还有地租的固定收入 [00:17:09] 而他生活的淳安县虽然地处偏僻 [00:17:12] 但毕竟也是在江浙一带 [00:17:15] 经济比较发达 [00:17:16] 维持日常开支所需的物价并不昂贵 [00:17:20] 有人因此认为 [00:17:21] 海瑞的生活并不是 [00:17:24] 他们还有一个理由 [00:17:26] 那就是海瑞不停地娶妻纳妾 [00:17:29]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00:17:31] 海瑞为什么三番五次的娶妻那件 [00:17:35] 海瑞的日常生活到底是真贫困还是假贫困呢 [00:17:40] 有人就说呀 [00:17:42] 他是装的 [00:17:43] 他有钱 [00:17:45] 海瑞妻妾成群 [00:17:48] 说海瑞纳了很多妾 [00:17:51] 到底那多少呢 [00:17:52] 说法不一 [00:17:53] 我取最少的数三个 [00:17:57] 就是海瑞曾经那的三房妾给纳妾可是要花银子的 [00:18:03] 还是有这样的支付能力吗 [00:18:05] 那么明朝的时候 [00:18:07] 那一房契究竟得花多少钱呢 [00:18:10] 这个官方史料没记载 [00:18:12] 但是金瓶梅有这样的线索句金瓶梅作者说 [00:18:18] 当时那一房妾至少也需要花一百两银子 [00:18:23] 海瑞纳了三房妾 [00:18:25] 那就得三百两银子 [00:18:28] 海瑞是个工薪族啊 [00:18:30] 他只付得起这笔费用吗 [00:18:33] 所以啊 [00:18:35] 这就有个问题啦 [00:18:37] 那你的贫困 [00:18:39] 是因为你纳妾的结果 [00:18:42] 而不是清贫的表现 [00:18:46] 实际上 [00:18:47] 人们都说海瑞是个好色之徒 [00:18:50] 一个好色之徒怎么能和一个清官联系在一起呢 [00:18:56] 其实在中国古代啊 [00:18:57] 这纳妾不是什么严重问题 [00:19:00] 作为一个道德的楷模 [00:19:01] 清官的典范 [00:19:03] 海瑞不但纳了三房妾 [00:19:06] 还取了三次七 [00:19:09] 这下海瑞真会被认作是好色之徒了 [00:19:14] 一个好色之徒 [00:19:17] 直言上书骂皇帝 [00:19:19] 能不让人怀疑你的动机是沽名钓誉吗 [00:19:25] 那么就要说说海瑞啊两次休妻的原因了 [00:19:30] 海瑞的原配夫人许氏嫁给海瑞之后 [00:19:34] 给他生了两个女儿 [00:19:36] 可是海瑞32 岁的时候 [00:19:39] 把这个妻子许氏给休了 [00:19:42] 不久又娶了一个妻子 [00:19:44] 叫潘石 [00:19:46] 可是潘氏嫁给海瑞一个月 [00:19:49] 又被休了 [00:19:51] 不久又娶了一方妻子王氏 [00:19:54] 王氏呢 [00:19:55] 给海瑞生了两个儿子 [00:19:56] 一个女儿 [00:19:58] 可是在海瑞52 岁的时候 [00:20:00] 海瑞的两个儿子都夭折了 [00:20:03] 一个11 岁 [00:20:05] 一个才九岁 [00:20:08] 那么 [00:20:08] 这两个儿子夭折后不久 [00:20:10] 海瑞的第三位妻子王氏呢 [00:20:13] 突然得病死了 [00:20:16] 这死的就比较蹊跷 [00:20:19] 有人怀疑是自杀而亡 [00:20:21] 更蹊跷的是 [00:20:23] 海瑞第三方妻子王氏死之前的11 天 [00:20:27] 海瑞的小妾还是上吊自尽了 [00:20:31] 把两个女人的死联系在一起 [00:20:34] 人们就得怀疑你的海瑞人品真的有问题了 [00:20:40] 因此啊 [00:20:41] 人们就开始抨击海瑞 [00:20:44] 这使得海瑞在官场上名声就开始变得坏起来 [00:20:49] 大家一致认为海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00:20:54] 那么一个伪君子上书骂皇帝 [00:20:57] 你的动机那就是沽名钓誉了 [00:21:01] 可是我认为啊 [00:21:03] 仅以海瑞三番五次娶妻纳妾 [00:21:07] 就认定海瑞是伪君子 [00:21:10] 同时认为海瑞上书骂皇帝是为了沽名钓誉 [00:21:14] 这有失公允 [00:21:16] 换什么呢 [00:21:18] 因为中国古代丫溪油漆也好多次娶妻也好 [00:21:23] 这并不是品质问题 [00:21:25] 反倒是维护传统道德的一种表现 [00:21:30] 为什么这么说呢 [00:21:31] 因为古代初期有七项条件 [00:21:33] 第一 [00:21:34] 不顺父母 [00:21:35] D 25 仔 [00:21:36] 第三 [00:21:37] 引导 [00:21:38] 第四 [00:21:38] 够 [00:21:39] 就是不讲卫生 [00:21:40] 第五 [00:21:41] 有恶病 [00:21:41] 就是有传染病 [00:21:42] 第六 [00:21:43] 口多言 [00:21:44] 就是挑拨是非 [00:21:45] 传闲话 [00:21:46] 第七 [00:21:47] 盗窃 [00:21:48] 好丈夫只要发现妻子有这七项中之一 [00:21:53] 就可以把他赶出家门 [00:21:55] 这叫初七 [00:21:56] 也叫休妻 [00:21:58] 那么 [00:22:00] 海瑞究竟为什么要休妻呢 [00:22:05] 通过海瑞的态度 [00:22:07] 我们可以分析出其中的原因 [00:22:11] 海瑞有一次啊再给他的朋友写信 [00:22:13] 谈及他的家庭悲剧的时候 [00:22:15] 他是这样说的 [00:22:16] 每一思及 [00:22:18] 百念灰意 [00:22:20] 意思是只要想起家中这点儿事儿 [00:22:23] 什么念想都没了 [00:22:24] 既然这样 [00:22:25] 那就说明海瑞休妻不是因为妻子 [00:22:30] 有病不讲卫生 [00:22:33] 船舶这个是非和盗窃了 [00:22:37] 而是前两个原因 [00:22:39] 什么原因呢 [00:22:40] 不顺 [00:22:40] 父母无子 [00:22:42] 所以我就大胆的断言啦 [00:22:46] 海瑞休他第一个妻子 [00:22:48] 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妻子没有给他生儿子 [00:22:53] 那么 [00:22:53] 海瑞修 [00:22:54] 他的第二个妻子呢 [00:22:56] 就与海瑞的母亲海老夫人有关了 [00:23:00] 前面我们说海瑞自幼丧父 [00:23:04] 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 [00:23:08] 这个母亲一定很强势 [00:23:11] 性格一定很刚 [00:23:13] 怎么会培养出海瑞这样的性格刚强的人呢 [00:23:18] 这样的女人一定很强势 [00:23:20] 那么给他做儿媳妇那可是个很难的事情 [00:23:24] 所以我觉得内第二个妻子潘氏 [00:23:29] 把他休了很可能是海瑞母亲的意志 [00:23:34] 因为海瑞是个孝子 [00:23:36] 为母亲的意志是从 [00:23:39] 一旦母亲不喜欢这个儿媳呀 [00:23:41] 海瑞真的叫尊重母亲的意见 [00:23:44] 把她休了 [00:23:46] 那么 [00:23:47] 海瑞第三个妻子的死因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00:23:50] 我认为海瑞第三个妻子的死和内小妾韩氏的散掉应该出于一个原因 [00:23:58] 什么原因呢 [00:24:00] 海是一家 [00:24:01] 可是三代单传呢 [00:24:04] 可是 [00:24:04] 海瑞的两个儿子却不幸夭折了 [00:24:10] 这对于这个海瑞的妻子而言 [00:24:12] 既是丧子之痛 [00:24:14] 也是断后之责呀 [00:24:17] 这谁承担得起呀 [00:24:19] 所以我认为啊 [00:24:21] 海瑞的妻子王氏和小倩韩式的死因 [00:24:25] 很可能是因为他两个儿子的夭折 [00:24:31] 考虑到海瑞三代单传 [00:24:34] 所以他三番五次娶妻纳妾就可以理解了 [00:24:39] 他不是好色 [00:24:41] 他是要为海家传宗接代呀 [00:24:45] 所以 [00:24:46] 三番五次的娶妻纳妾 [00:24:49] 海瑞生活困难甚至贫困也就可以理解了 [00:24:58] 魏忠杰出手 [00:24:59] 东林案发 [00:25:01] 在这血淋淋的大案背后 [00:25:03] 究竟暗藏着怎样父母精心的历史引力呢 [00:25:07] 大爷一按下 [00:25:08] 不知东林携档案之谜 [00:25:18] 海瑞的家庭问题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诟病 [00:25:22] 在当时的官场 [00:25:23] 因为这件事情 [00:25:25] 人们对海瑞的评价也有很多负面的地方 [00:25:29] 海瑞为了传宗接代 [00:25:31] 不停地娶妻纳妾 [00:25:32] 因此生活拮据 [00:25:35] 所以他的家庭生活比较贫困是真实的 [00:25:39] 但海瑞在为官期间却一直受到了老百姓们的拥戴 [00:25:44] 因为海瑞在各地任职的时候 [00:25:47] 他并没有因为自身贫困而去贪污勒索 [00:25:51] 而是廉洁自律 [00:25:53] 同时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 [00:25:56] 那么 [00:25:57] 海瑞为官的时候 [00:25:58] 他都做了哪些好事和实事呢 [00:26:02] 请继续收看大明疑案下部知海瑞骂皇帝之谜 [00:26:10] 你只要给百姓干实事、干好事 [00:26:13] 百姓就拥戴 [00:26:15] 而且 [00:26:16] 只有那些给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好官 [00:26:19] 才会直言上书马皇帝为民请命 [00:26:23] 而海瑞正是这样的好官 [00:26:27] 他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 [00:26:29] 究竟干了多少实事和好事呢 [00:26:31] 大致有以下几点 [00:26:33] 第一 [00:26:34] 打击豪强 [00:26:35] 所以豪强啊 [00:26:36] 就是民间那些大地主、大官僚 [00:26:40] 他们兼并土地 [00:26:41] 横行乡里 [00:26:42] 无恶不作 [00:26:43] 老百姓对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哪 [00:26:46] 那么海瑞怎么打击豪强呢 [00:26:49] 两个办法 [00:26:50] 第一 [00:26:51] 侵占土地 [00:26:53] 海瑞每到一个地方任地方官 [00:26:55] 他干的第一件事情 [00:26:57] 他认为是最重要的事情 [00:26:58] 就是对当地的土地进行重新丈量 [00:27:03] 海瑞为什么这么做呢 [00:27:05] 因为当时啊 [00:27:06]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 [00:27:09] 农民纳税呢是上交地租 [00:27:12] 而上交地租的份额是根据你占有土地的数量和这种肥沃程度来定的 [00:27:18] 可是在那个时候 [00:27:19] 压农民占有的土地和政府登记的数额是不太相符的 [00:27:25] 经常发生不一致 [00:27:27] 为什么呢 [00:27:28] 有些农民呢 [00:27:30] 由于贫困失去了土地 [00:27:32] 政府依然有登记 [00:27:35] 所以很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却纳很多的税 [00:27:40] 上很多的租 [00:27:41] 而有些大地主大官僚呢 [00:27:43] 凭借他的手段 [00:27:45] 他得到的土地呢 [00:27:46] 却隐瞒不报 [00:27:48] 虽然他占领了上百亩甚至更多的土地 [00:27:51] 可是纳的税额远远不及他占有的土地 [00:27:54] 这样一来 [00:27:55] 一方面造成普通百姓沉重的税赋负担 [00:27:59] 另一方面也造成国家税源的流失 [00:28:02] 所以 [00:28:03] 这个海瑞呢 [00:28:05] 就对土地进行重新丈量 [00:28:08] 然后根据农民实际占有的土地份额上交地租 [00:28:14] 既减轻百姓的负担 [00:28:17] 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源 [00:28:21] 海瑞打击豪强的第二个办法 [00:28:24] 命令那些豪强们多占的土地全退出来 [00:28:28] 真的敢这么做吗 [00:28:30] 海瑞真敢做呀 [00:28:31] 比如 [00:28:33] 前任这个内阁大学士徐阶退休之后呢 [00:28:38] 还乡 [00:28:39] 还乡之后他是兼并土地啊 [00:28:43] 大肆兼并土地 [00:28:44] 并放纵他的这个儿子们横行乡里 [00:28:47] 无恶不作 [00:28:49] 老百姓也是怨声载道 [00:28:52] 那么还是怎么办 [00:28:54] 还是先对他的土地进行丈量 [00:28:56] 然后命令徐阶把他占有的土地退出一半儿来 [00:29:00] 徐姐当然不愿意 [00:29:02] 可又抗不过海瑞啊 [00:29:04] 他就想了一个花招 [00:29:06] 什么花招呢 [00:29:07] 就是把他的土地呢 [00:29:09] IG 在他儿子头上 [00:29:13] 海瑞就识破了他的一幕 [00:29:15] 就把他的大儿子徐攀、二儿子徐坤发配充军 [00:29:20] 三儿子徐应革职为民 [00:29:24] 这下 [00:29:25] 徐姐只好把他多占的土地退了出来 [00:29:29] 第二 [00:29:29] 治理水患 [00:29:31] 海瑞上任淳安县县令之后 [00:29:34] 这淳安县多年一直在闹洪灾啊 [00:29:37] 起身县令都没办法 [00:29:39] 海瑞下决心要治理水患 [00:29:43] 所以 [00:29:43] 为了治理水患呢 [00:29:44] 他就到实地去考察 [00:29:47] 寻找水患原因 [00:29:49] 根据实地考察 [00:29:50] 他发现 [00:29:52] 造成洪水的原因有二 [00:29:54] 第一呢 [00:29:55] 就是有一条河叫吴松江 [00:29:58] 这吴淞江啊 [00:29:59] 是饮太湖水 [00:30:01] 通过黄浦江近大海的 [00:30:03] 可这吴松江多年不治理啊 [00:30:06] 这泥沙淤积 [00:30:07] 河床变高 [00:30:09] 这洪水啊 [00:30:10] 就很难顺利的流到大海中去 [00:30:14] 附近常熟县还有一条河叫白毛和这个 [00:30:17] 这条河也是啊 [00:30:19] 河床长年不疏浚 [00:30:22] 河床抬高 [00:30:23] 洪水很难通畅的流过 [00:30:27] 这就是崇安县一带经常发生水患的两个根本原因 [00:30:33] 所以对海瑞下决心疏浚吴淞江和白毛和 [00:30:39] 可是你疏浚河道需要人力物力和彩丽啊儿 [00:30:43] 这会儿这淳安县刚刚闹完水灾 [00:30:46] 很多灾民没饭吃啊 [00:30:49] 都在饿肚子 [00:30:50] 这怎么办呢 [00:30:52] 海瑞得想招儿 [00:30:53] 想了几天 [00:30:54] 嗯 [00:30:54] 想出一个好办法 [00:30:56] 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00:30:58] 什么办法呢 [00:31:00] 用海瑞自己的话说是清宫之中兼行政系 [00:31:05] 就是我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呢 [00:31:07] 在赈济灾难 [00:31:09] 实际上就叫以工代赈 [00:31:13] 那么在数据河道的过程中 [00:31:16] 记 [00:31:17] 不增加百姓的负担 [00:31:19] 又不增加财政补贴 [00:31:21] 而这些参加这个疏浚河道的这些灾民呢 [00:31:25] 系有活儿干 [00:31:26] 有饭吃 [00:31:27] 稳定了灾民的情绪 [00:31:29] 也稳定了社会秩序 [00:31:32] 真是一举两得 [00:31:35] 对吴淞江和白毛和通过这个疏浚之后 [00:31:41] 使得这个浙东和苏南地区很多年都免于这个洪水的灾难 [00:31:47] 所以当地民众对海瑞是感恩戴德 [00:31:52] 海瑞为百姓干的第三件实事 [00:31:54] 惩治恶霸 [00:31:56] 这恶霸呀 [00:31:57] 老百姓非常的痛恨 [00:31:59] 但是敢怒不敢言 [00:32:01] 为什么你要想惩治他还要冒风险呢 [00:32:05] 他的背后有官府支持 [00:32:07] 有些人他就是高官的子弟 [00:32:10] 比如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 [00:32:13] 人称胡衙内 [00:32:16] 横行乡里 [00:32:17] 无恶不作 [00:32:19] 老百姓对他恨得是咬牙切齿 [00:32:21] 没办法 [00:32:22] 人家是总督大人的儿子 [00:32:25] 有一天 [00:32:25] 胡衙内带着他的随从啊 [00:32:28] 路过这个崇安县 [00:32:30] 田川县的驿站呢 [00:32:31] 招待得太简陋了 [00:32:33] 居然把驿站的负责人吊起来鞭打 [00:32:37] 海瑞听说消息 [00:32:38] 非常生气 [00:32:39] 可是 [00:32:41] 怎么才能继承制他又不让这个胡宗宪为难他呢 [00:32:47] 海瑞又想了个好办法 [00:32:50] 他下令手下把这壶衙内绑起来 [00:32:53] 一顿毒打 [00:32:55] 把他勒索来的所有音量全部没收 [00:32:58] 然后修书一封给这个胡大人说这个无赖啊 [00:33:03] 居然冒充您的名字 [00:33:05] 说他是您的儿子 [00:33:07] 到处胡作非为 [00:33:09] 我现在对他进行了严惩 [00:33:11] 现在把它交给大人 [00:33:12] 您 [00:33:13] 您看着办 [00:33:16] 在胡宗宪接到信之后 [00:33:18] 虽然很生气 [00:33:20] 又不敢声张 [00:33:21] 海瑞 [00:33:22] 百姓干的第四件实事呢 [00:33:24] 平反冤狱 [00:33:25] 海瑞上任当地方官 [00:33:27] 非常重视当地的行欲 [00:33:30] 对一些案情 [00:33:32] 他实地考察 [00:33:33] 注重调查研究 [00:33:35] 以事实为依据 [00:33:36] 以法律为准绳 [00:33:38] 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 [00:33:40] 所以获得了 [00:33:41] 海青天的美名 [00:33:43] 虽然百姓盛赞海瑞 [00:33:45] 但是 [00:33:47] 在同僚中 [00:33:49] 在民间 [00:33:50] 还流传着海瑞的一个故事 [00:33:52] 说海瑞啊 [00:33:54] 逼死了自己的女儿 [00:33:57] 人们都在说呀 [00:33:59] 这是海瑞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00:34:02] 甚至说海瑞这个人冷酷无情 [00:34:05] 连自己的女儿都能逼死的人 [00:34:08] 他会爱谁 [00:34:09] 那么他上书骂皇帝 [00:34:11] 这个动机真的令人怀疑 [00:34:14] 他不是沽名钓誉 [00:34:17] 那么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00:34:19] 据说呀 [00:34:21] 有一天 [00:34:22] 他五岁的女儿 [00:34:24] 再吃一块糕饼 [00:34:26] 还是就问你的高平 [00:34:28] 哪儿来的人说一个男仆给我的 [00:34:32] 海瑞一听就发火了 [00:34:34] 女孩子怎么能吃馒头给的饼呢 [00:34:39] 你不是我的女儿 [00:34:41] 你饿死了才是我的女儿 [00:34:43] 父亲一发火 [00:34:45] 这五岁的女儿就吓坏了 [00:34:47] 啼哭不已啊 [00:34:49] 不吃不喝了 [00:34:51] 谁哄谁劝都没用 [00:34:53] 第七天之后还真的给饿死了 [00:34:56] 所以啊 [00:34:57] 这个明朝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沈德符 [00:35:01] 他就尖锐地批评海瑞说 [00:35:04] 女既杀儿子 [00:35:05] 亦无天道 [00:35:07] 或不可尽爽也 [00:35:09] 意思是海瑞逼死了自己的女儿 [00:35:13] 直接导致自己的儿子的死亡 [00:35:15] 也就是说 [00:35:16] 海瑞 是他逼死女儿的报应 [00:35:21] 这话说得有点儿太尖刻了 [00:35:24] 可是我认为海瑞逼死女儿的说法 [00:35:28] 很难成立 [00:35:30] 有几个疑点 [00:35:31] 第一 [00:35:34] 高中没有见记载 [00:35:36] 海瑞当时名气很大了 [00:35:38] 他有点儿啥事儿都会传得很远 [00:35:41] 你看前面我们说老娘过生日买了二斤肉 [00:35:46] 居然传到这个浙江总督胡宗宪的耳朵里 [00:35:50] 而且记入史册 [00:35:52] 他如果真的逼死自己的女儿 [00:35:54] 怎么可能在史料中找不到根据呢 [00:35:57] 第二 [00:35:59] 有悖常理啊 [00:36:00] 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儿怎么可能不吃不喝绝食致死的 [00:36:07] 五岁的女孩儿能够做到这一点嘛 [00:36:10] 人之常情 [00:36:11] 试机时可饮 [00:36:14] 所以 [00:36:16] 我觉得五岁孩子节食而死有悖常理 [00:36:21] 综合以上两个一点 [00:36:22] 我认为说海瑞逼死自己女儿这种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00:36:29] 无论坊间如何传海瑞这个妻妾成群和逼死女儿的海瑞啊 [00:36:36] 他的政绩是显著的 [00:36:38] 有目共睹的 [00:36:40] 所以 [00:36:40] 尽管朝廷中有很多官员诋毁海瑞 [00:36:44] 说海瑞是伪君子 [00:36:45] 但是朝廷中还有一些正直的大臣力挺海瑞 [00:36:49] 把海瑞调进北京担任户部主事 [00:36:55] 那么当海瑞担任了户部主事之后啊 [00:36:59] 在考虑的问题 [00:37:00] 眼光立场又不一样了 [00:37:03] 那个时候大明王朝已经进入到衰落的阶段 [00:37:06] 这嘉靖皇帝自嘉靖20年以来啊 [00:37:09] 就一直不理朝政 [00:37:13] 所以呢 [00:37:13] 经济凋敝 [00:37:15] 民生贫困 [00:37:17] 北边有蒙古的骚扰 [00:37:19] 南边有倭寇的进攻 [00:37:21] 所以大明王朝史危机四伏 [00:37:25] 面对这样的状态 [00:37:27] 户部主事海瑞终于下决心给嘉靖皇帝上了这份治安疏 [00:37:35] 海瑞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