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婷。 看望张作霖。 一个是来看望。 一方面儿来摸摸底。 摸什么底呀? 原来他的耳目。 遍布各个角落。 帅府里也有他的新夫人呢。 张作霖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甚至都有人随时向他报告。 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这就甭解释了。 闹了半天, 这个杨宇霆野心勃勃呀。 虽然他不敢动张作霖, 但是也萌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最近一个时期, 杨宇霆心怀鬼胎, 恨上俩人, 一个是少帅张学良, 一个是第8混成旅的旅长郭松龄。 为什么恨这俩人儿呢? 在直奉大战失败的时候。 唯独这两个旅轮番掩护。 使奉军平安撤出山海关。 嗯。 这两个人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人们谈论起来无不挑大指称赞。 就这样儿。 他心里都有点儿妒忌。 他就发现郭松龄跟张学良好的像一个人似的。 形影不离。 张学良对郭松龄言听计从。 老在张大帅面前举荐郭松龄。 看得出。 如果郭松龄再往上升。 有压过自己的趋势啊。 为此, 杨宇霆心怀不满。 对这件事情格外重视。 他也看得非常清楚, 这郭松龄绝不是个省油灯。 这个人一旦有飞黄腾达那天, 对自己太不利了。 他心怀这种鬼胎来拜会张作霖, 实质上想摸摸这个底, 张学良都跟您说什么来着? 是不是又举荐郭松龄什么美差了? 你是怎么表的态? 他为这事儿来的? 可张作霖呢? 对杨宇霆一向非常相信, 无话不谈。 他们的感情和交情胜过张作霖跟张学良。 就这么近。 所以呢, 杨宇霆没费吹灰之力, 把实话就套出来了。 张作霖就把张学良刚才来了, 怎么说的怎么建议的, 啪啪啪啪啪把这套。 全跟杨宇霆讲了, 然后争取他的意见。 林葛, 林葛是他的字儿, 你听小六子说的有没有道理? 杨宇霆人送绰号小诸葛, 那多会来事儿啊。 听完了之后, 做到心里头有数了, 听张作霖一问, 马上站起来了。 好。 太好了。 哎呀, 真难为薛良啊, 真有两下子, 真是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盗洞啊, 将门出虎子, 只有大帅才有这样的儿子。 我太赞成了, 嘿嘿, 马巴子, 你也学会捧我了啊, 反正这么说吧。 我们小六子也不晒。 在人前, 我不能夸他。 我儿子嘛, 是吧, 但我心里有杆秤, 我知道他妈这小子高粱米子儿没白吃, 嗯。 那么林格啊? 你看他所提的这些切实可行吗? 当然当然。 只要大帅恩准。 没有行不通的事情啊, 少帅所建议的都是金石良言, 至关重要啊。 另外呢, 我再补充一点。 大帅, 您发现没? 咱们的邻居日本人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 给他算算年头, 也不过从明治维新开始呗, 到现在满打满算才几十年呢啊, 人家就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呢, 远远把咱们抛在后面了。 日本人就是重用培养人才, 我建议大帅, 今后这些军事指挥官, 这些领兵的, 比方说旅长、 团长以上的。 都应当重用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 我敢保。 用不了多长时间, 我们要找吴佩孚算账, 肯定是一战成功。 指定您能出这口气, 嗯。 有道理。 有道理。 我雨停了。 往后你帮着小六子啊? 把这事情一定计划周密。 不管怎么说, 他是个孩子, 毛还嫩。 有不到之处, 你这个当长辈的还应当给他提提醒, 是大帅, 您放心, 咱们都是一家人嘛。 少帅是聪明。 那一点儿说的也没有, 不过算了, 不说了, 今儿天太晚了, 说嘛。 你什么时候学的吞吞吐吐的? 怎么, 你想说什么? 没事儿扯点儿闲白儿。 我明白。 你是不是又想提郭松龄啊? 那张作霖可不傻。 一句话, 点中要害了。 杨玉平一笑, 诶, 大帅。 您真能猜到人心里头去? 是我是想要说。 这郭松龄的郭鬼子。 您可得严加防范呢。 我建议要用, 但不能给他实权。 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少帅那么听他的, 嗯, 简直就是他的影子, 他的灵魂, 嗯。 他在少帅面前说一不二。 咱仅举几个例子说。 少帅是第3旅的旅长。 郭松龄, 郭鬼子是第8旅的旅长。 少帅非得坚持三八两合旅办公。 两个人在一个办公室办公, 结果少帅撒手不管, 把大权全交给郭鬼子。 实质上过, 鬼子就成了两个旅的领导人。 对于人事的任免, 军队的训练。 他是一手遮天呢。 要照这样子下去, 他权势太大了, 恐怕不利呀。 大帅呀, 我是替您着想, 您对这号人千万留神。 应当规劝少帅, 别那么太相信旁人了。 嗯, 好吧。 我也给小六子提了醒儿了, 往后你也留点神也就得了啊, 诶诶诶。 谈话到此结束, 杨玉亭走了。 没过几天, 张学良兴冲冲二次来见他爹, 他爹交给的任务把统筹的计划写成书面。 来向他爹请示。 带着几名副官。 张作霖让副官一字一板的读, 他眯缝眼在这儿听着, 嗯嗯。 念念再重复一遍, 嗯嗯嗯, 好好啊。 就聊吧。 这个报告比较全面, 你先留下啊。 我慎重的考虑考虑, 然后再给你个答复是。 没过几天。 出乎张学良的意料之外, 张作霖以最快的速度大笔一挥, 全劈了一个赵准。 可以执行。 他是保安总司令, 东北三省的当家人, 他说, 赵准这事儿就可行了。 手下人马上是闻风而动。 也就是说, 在1922年的秋天, 也就是民国十一年的秋天, 东三省陆军成立了整训处。 这机关权力可大透了。 张作霖亲自任命。 陆军整训处的统监是孙烈臣, 副统监是张作相、 姜登选, 参谋长是张学良。 那这个部门管什么呢? 管的是人事调动、 军队整编。 人事任免。 那直接掌握东三省的军权呢? 张作霖这回破例大撒手, 叫你们干去。 那么这几个负责人。 是经过张氏父子周密研究的。 您别看才几个人名儿, 这里边儿可有文章啊。 为什么东三省陆军整训处统监事孙烈臣呢? 孙烈臣, 一个是张作霖的大哥, 多年的交情, 属于老人儿老派的代表。 张作霖的意思, 不能把这些哥们儿甩到一边去, 所以呢, 把孙烈臣放到第一位。 那么第二位张作相也是张作霖出生入死的铁哥们儿, 也不能甩到一边去。 现在还得用。 第三个是姜登选。 姜登选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 有一定的指挥才能。 他是属于杨宇霆的人。 通过杨宇霆上下活动, 张作霖亲自任命他为副统监。 占有重要的一席。 但是参谋长是张学良。 你别看表面上张学良是四把手, 实质上。 操纵陆军整训处的大权。 张小个子遇上大事心细如法呀, 全安插好了, 你看我面面俱到。 既有老哥们儿, 也有日本士官学校的, 我还不得罪杨宇霆。 另外抄纵实权的是我儿子。 这玩意儿拿到哪儿去也交代的出去。 因此, 22年秋天, 这个机关成立了。 哎呀, 成立之后, 对东北几十万军队从上至下进行整顿。 天翻地覆。 把这些当官的弄得人心惶惶啊。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有很多老人感觉到灰心丧气呀, 认为想当年跟着大帅出生入死, 拉柳子拉大帮。 到了现在卸了磨杀驴了, 怎么不用我们了? 其实这些人呢, 就是私心作怪, 他就没想想。 你们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了。 此一时彼一时, 那会儿你们是做了贡献了, 现在不是那时候了, 嗯, 你没有用了, 相反的, 你成了绊脚石了, 你站着好人的位置干什么, 嗯? 那张学良受父亲的重托, 自然忠心耿耿, 大胆去做, 因此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该剌的剌, 该切的切, 该用的用, 该淘汰的淘汰。 你有牢骚也没办法。 这是为东北的命运着想啊。 因此, 这个机关成立之后是卓有成效。 与此同时, 到了1923年, 也就是民国十二年。 经张学良上下奔走周旋, 扩建了空军, 在奉天东塔修了第一座大飞机场。 那么, 在扩建空军的同时, 张作霖多了个心眼儿。 按理说, 应该向日本人买飞机。 杨宇霆呢, 是倾向这方面的, 没少了在张作霖面前吹风。 说日本人的飞机性能相当好, 小巧玲珑啊。 啊, 战斗力极强, 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 另外, 日本人许诺了, 如果买他的飞机, 他可以派机械室。 还可以派教官辅导咱们怎样驾驶, 怎么修理, 您说这有多好啊? 张作霖眨巴眨巴眼睛, 嗤之以鼻, 哼。 哎呀, 我看这事儿行不通吧。 我跟小日本子打交道不是一回了, 这小日本他妈个儿小, 胃口大。 干点儿什么屁事儿, 总是要点回扣, 而且这回扣大的惊人呢, 嗯。 他娘的欠了他的债了, 到老也还不清。 咱打个比方说, 东洋人好像张着嘴拿棍儿支着, 老他妈也不闭嘴。 不行不行, 不行不行, 我宁愿花钱上德国、 捷克买飞机, 也不买小日本的。 这事儿你别说了。 杨宇霆碰了个钉子, 不敢坚持了。 因此, 经张作霖批准, 从捷克、 德国买了300架战斗机。 当然里头也包括其他型号的飞机啊。 比如轰炸机也有, 买了之后, 经张学良之手, 把这300架飞机变成了5个大队, 有飞龙大队、 飞虎大队、 飞鹰大队、 飞鹏大队和飞豹大队。 张作霖呢, 就任命张学良。 为行务处的总办。 另外兼任航校校长。 张学良挂着十几个头衔儿啊。 空军大权, 张氏父子掌握了。 翻回头再说海军。 1923年扩建海军, 这海军先购买军舰。 一共买了镇海、 威海两艘铁甲舰。 在当时世界上, 那也是第一流的军舰, 能发射巨炮, 射程也远啊。 排水量都在5000吨之外。 又在哈尔滨、 葫芦岛设立的海军学校着手培养海军人才。 这海军也直接归张作霖亲自掌管。 据说呀。 到东北沦丧的时候, 奉军的海军一共有大小舰只21艘, 占全国海军的一半以上。 看来张作霖没少费苦心呢。 置下偌大的家业。 这都是经过张学良帮着他办的。 那话又说回来了。 扩建海军、 空军、 陆军, 那都得有钱呢, 没钱什么也玩不转。 从哪儿来钱? 一是增捐增税, 从老百身上结油, 另一方面从国外借款。 借款带重力的, 到时候不得还人家吗? 无形中, 老百姓的生活就大幅度下降啊。 张作霖是急急扩军备战。 可在这时候, 这小诸葛杨宇霆一看, 形势不妙, 嗯。 对自己越来越不利了。 首先来说, 郭松龄和张学良仍然好的跟一个人相似, 不管空军、 海军还是陆军整训处, 张学良准拽着郭松龄。 现在把郭宋龄提拔上整训处的副参谋长。 到时候张学良不管, 完全由郭松龄一手遮天。 哎呀, 杨宇霆一看, 我要不查查脚, 将来这事儿麻烦了, 海陆空实权都被他们掌握了。 怎么办呢? 经过他上下活动, 找了个美差。 亲手筹建了东三省兵工厂。 这个兵公。 是军队的命脉呀。 那兵工厂生产枪弹、 炮弹、 炸弹? 你打仗离开这行吗? 杨玉亭取得了张作霖的同意。 跟日本经过数次交涉。 成立的兵工厂。 小日本呢, 趋于列强的干涉, 不敢明目张胆的支持张氏, 诶, 所以帮着你筹建兵工厂。 钱呢, 没有可以贷款。 分期分批的还给我啊。 但是我有附加条件, 你这兵工厂里的顾问。 都得用日本人的。 等兵工厂建成之后, 杨宇亭请示张作霖, 张作霖把小眼睛张巴张巴怎么来了? 来了, 来了, 来了, 又来了。 我说过嘛, 小日本干点儿什么都得讲条件。 用他的顾问干什么, 不用? 听我的。 我宁愿多花钱从德国、 从法国、 从英国雇佣专家, 也不用日本雇外。 张作霖多了个心眼儿, 恐怕日本人插手兵工厂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