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0:05] 宏观是大唐王朝的最后一道屏障 [00:00:08] 一旦被安禄山夺得 [00:00:10] 唐玄宗、杨贵妃他们在美丽的爱情神话也要化为泡影 [00:00:15] 敬请关注唐玄宗与杨贵妃只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00:00:29] 嗯 [00:00:36] 自幼在塞外苦寒之地长大起来的安禄山 [00:00:39] 他的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本能 [00:00:43] 当杨国忠一个劲儿的要把它往造反的方向逼迫时 [00:00:47] 安禄山果然就造反了 [00:00:49] 事实上 [00:00:50] 没有杨国忠的逼迫 [00:00:51] 安禄山也是有备而来 [00:00:53] 他早在起兵前的几年时间里 [00:00:56] 就开始精心打造他自己的士兵 [00:00:59] 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狐族特种部队 [00:01:02] 构成它的核心武装 [00:01:04] 这支部队在安禄山的带领下 [00:01:06] 果然所向披靡 [00:01:08] 很快就攻下了洛阳 [00:01:10] 直逼大唐的首都长安 [00:01:12] 长安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00:01:18] 然而现在安禄山的海域已经直指长安 [00:01:23] 长安东边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隘宏观 [00:01:26] 它是整个都城的最后一道防线 [00:01:29] 如果安禄山拿下潼关 [00:01:31] 长安将无险可守 [00:01:34] 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最后一道防线就被冲破了 [00:01:39] 那么 [00:01:39] 为了江山 [00:01:40] 为了美人 [00:01:41]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口 [00:01:43] 唐玄宗会派谁去镇守 [00:01:46] 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 [00:01:47] 潼关守军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呢 [00:01:51]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 [00:01:55] 唐玄宗与杨贵妃之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00:02:01] 天宝15 载的六月 [00:02:03] 也就是公元756 年的六月 [00:02:07]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将军面对一纸诏书痛哭失声 [00:02:14] 然后是不情不愿的率领大军离开了潼关天线 [00:02:20] 向东出发 [00:02:23] 那么 [00:02:23] 这个老将军是谁呢 [00:02:25] 他为什么如此不愿意出发去打仗 [00:02:30] 这个白发苍苍的将军 [00:02:32] 名字叫做哥舒翰 [00:02:34] 在唐玄宗杀掉高仙芝之后呢 [00:02:37] 就由他来接替高仙芝担任兵马副元帅 [00:02:42] 驻守潼关 [00:02:44] 那我们知道 [00:02:44] 潼关可是长安城东边唯一的一道屏障了 [00:02:48] 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山海关呢 [00:02:54] 哥舒翰是何许人呢 [00:02:56] 为什么唐玄宗让他来驻守潼关呢 [00:03:02] 唐玄宗任命哥舒翰助手参观 [00:03:05] 两个理由 [00:03:06] 第一个 [00:03:07] 哥舒翰当时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 [00:03:11] 曾经担任过河西陇右的接入是在西北地区也是威名赫赫 [00:03:18] 哥 [00:03:19] 他的威名哪来的呀 [00:03:21] 那是真打出来的 [00:03:23] 旧唐书哥舒翰传记载说 [00:03:26] 哥舒翰这个人呢 [00:03:27] 每次打仗都是身先士卒 [00:03:29] 而且特别擅长使枪 [00:03:32] 那正因为哥舒翰在西北地区啊 [00:03:35] 特别有名气 [00:03:37] 也特别有贡献 [00:03:38] 所以呢 [00:03:39] 好多诗人向我们所熟知的李白啦 [00:03:42] 杜甫啦 [00:03:43] 高士啦 [00:03:44] 都曾经给哥舒翰写过赞美诗 [00:03:47] 不过在所有的这些诗之中 [00:03:49] 最有名气 [00:03:51] 流传也最广的 [00:03:52] 还是西北地区的老百姓给他编的一支民歌 [00:03:57] 这只民歌的名字就叫做哥苏 [00:04:00] 哥是这样写的 [00:04:02] 北斗七星高 [00:04:04] 哥舒夜带刀 [00:04:07] 至今窥牧马 [00:04:08] 不敢过临洮 [00:04:11] 这是民歌嘛 [00:04:12] 所以没有什么隔离 [00:04:14] 但是把哥舒翰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00:04:18] 所以清朝的诗评家认为呢 [00:04:21] 这个歌可以和北朝民歌敕勒川相提并论 [00:04:26] 那都是天籁之音 [00:04:30] 天宝年间 [00:04:30] 每次哥舒翰得胜啊入朝见结的时候 [00:04:34] 都是骑着一匹白骆驼到上海 [00:04:37] 那你想 [00:04:38]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将军 [00:04:40] 骑在一匹充满西域风情的白骆驼之上 [00:04:43] 耻辱长安 [00:04:45] 那是何等的浪漫 [00:04:47] 真是满朝侍女围观呢 [00:04:50] 是一个偶像级将军 [00:04:52] 这是玄宗用它的第一个理由 [00:04:55] 那么 [00:04:55] 玄宗用哥舒翰的第二个理由是什么呢 [00:04:59] 是因为这个哥舒翰和安禄山还是此类的 [00:05:04] 他为什么跟安禄山是对头 [00:05:06] 因为这两个人太像了 [00:05:08] 实力太相当了 [00:05:11] 怎么一个相法呢 [00:05:14] 这个安禄山和哥舒翰 [00:05:16] 他们出身很相似 [00:05:18] 都是所谓杂胡 [00:05:20] 安禄山呢 [00:05:21] 他是父亲是胡人 [00:05:23] 母亲是突厥人 [00:05:25] 而哥舒翰恰好相反 [00:05:27] 是父亲是突厥人 [00:05:28] 母亲是湖人 [00:05:31] 这不是啊 [00:05:31] 出身很相似吗 [00:05:33] 另外两个人实力就更相似 [00:05:36] 一个是西北王 [00:05:38] 一个是东北王 [00:05:40] 那是唐玄宗手里降妖镇魔的黑风双煞 [00:05:44] 所以呢 [00:05:45] 给他们的封爵也特别的 [00:05:47] 像安禄山那时候封为东平郡王之后 [00:05:51] 哥舒翰就封为西平距了 [00:05:53] 从封爵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 [00:05:55] 两个人实力太相似了 [00:05:58] 正因为实力相当 [00:06:00] 所以这两个人就难免有一些竞争之心了 [00:06:04] 那唐玄宗看在眼里 [00:06:05] 急在心里啊 [00:06:06] 就想给他们啊和解一下 [00:06:09] 正好在天宝11 载这一年呢 [00:06:11] 两个人是一起入朝啊 [00:06:14] 都差不多同时到了长安啦 [00:06:16] 这时候呢 [00:06:17] 唐玄宗就让高力士做东 [00:06:20] 请他们俩吃饭 [00:06:21] 只要在酒席之上呢 [00:06:23] 约让他们约为兄弟 [00:06:26] 那皇帝是好意啊 [00:06:27] 将军得领情 [00:06:29] 所以呢 [00:06:29] 酒过三巡之后 [00:06:31] 当时呢安禄山就跟跟他讲说呀 [00:06:34] 你看咱们两个人啊 [00:06:36] 我的是爸爸 [00:06:38] 是湖人吗 [00:06:39] 是突厥人 [00:06:41] 您是爸爸 [00:06:42] 是突厥人吗 [00:06:44] 是湖人 [00:06:45] 咱们俩族类相似 [00:06:47] 应该相亲相爱才对吧 [00:06:51] 安禄山主动对哥舒翰示好 [00:06:54] 那哥舒翰怎么回应他呢 [00:06:56] 哥 [00:06:57] 舒翰呢 [00:06:57] 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00:06:59] 他说 [00:06:59] 古人云 [00:07:01] 狐向窟嗥不祥V 期望问顾猪狗建清汉敢不尽心 [00:07:12] 说 [00:07:12] 古人讲啊 [00:07:13] 一个湖里如果对着自己的洞窟嚎叫的话 [00:07:16] 那是不祥之兆 [00:07:18] 因为它 [00:07:18] 王乐本 [00:07:20] 现在如果您不忘本的话 [00:07:22] 愿意跟我好 [00:07:23] 那我当然也愿意跟您好啊 [00:07:26] 这话呢 [00:07:26] 听起来像是顺着安禄山说的 [00:07:29] 但是里头带点儿刺儿 [00:07:31] 那安禄山当然很敏感啦 [00:07:33] 你敢把我比成狐狸 [00:07:35] 你爸是突厥人能比我爸是湖人高明多少 [00:07:39] 所以马上勃然大怒 [00:07:42] 突厥杆儿 [00:07:44] 你这个突厥小子 [00:07:45] 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 [00:07:48] 那哥舒翰也不好惹呀 [00:07:49] 一看安禄山掷啊 [00:07:51] 发怒了 [00:07:52] 骂起来了 [00:07:53] 他也马上站起来了 [00:07:54] 就要回应 [00:07:56] 那高一室一看这种情况 [00:07:58] 赶紧给哥舒翰使眼色 [00:08:01] 高力士 [00:08:02] 有威望的人骂 [00:08:03] 再说呢 [00:08:03] 又是代表皇帝 [00:08:04] 所以哥舒翰只好是强压怒火 [00:08:08] 假装喝醉酒走了 [00:08:10] 没打起来 [00:08:12] 可是啊 [00:08:12] 从此之后 [00:08:14] 这两个人就更加势不两立 [00:08:17] 那现在安禄山反叛了 [00:08:19] 派一个和他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哥舒翰去打 [00:08:24] 那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00:08:27] 是不是真这么合适啊 [00:08:30] 如果真这么合适 [00:08:31] 唐玄宗肯定早起用 [00:08:33] 哥舒翰怎么还等在这个时候啊 [00:08:36] 所以肯定有问题啊 [00:08:38] 有什么问题呢 [00:08:40] 这个哥舒翰固然是政治合格 [00:08:42] 军事过硬 [00:08:43] 但是当时他已经生病 [00:08:47] 中风了 [00:08:49] 就在天宝14 载的时候 [00:08:51] 阿哥出汗从西北入朝 [00:08:52] 在路上洗澡的时候不小心得了中风 [00:08:57] 从此呢 [00:08:58] 就在长安养病 [00:08:59] 现在啊 [00:09:00] 唐玄宗是因为杀了高仙芝和封常青两位将军 [00:09:04] 手头实在没有别人了 [00:09:06] 这才没办法启用卧病在床的个数 [00:09:12] 那么哥舒翰接到任命 [00:09:13] 他是什么反应啊 [00:09:15] 他是百般的推辞 [00:09:17] 说 [00:09:17] 我打不了仗了呀 [00:09:20] 可是唐玄宗手头没有别人了 [00:09:22] 所以呢 [00:09:23] 就百般的不许 [00:09:25] 那没办法啊 [00:09:27] 哥 [00:09:27] 舒翰呢 [00:09:28] 只好是走马上任 [00:09:30] 可是 [00:09:31] 一个中风的将军本来也很难在战场上指挥 [00:09:34] 怎么办呢 [00:09:35] 他又委政于手下的两个将军 [00:09:38] 一个是马军指挥王思礼 [00:09:40] 一个是步兵指挥李晨光 [00:09:43] 这两个人呢 [00:09:44] 偏偏又互相看不顺眼 [00:09:47] 不和谐 [00:09:48] 这个潼关还能不能守得住 [00:09:51] 其实啊 [00:09:52] 这个潼关还是可以手入 [00:09:55] 为什么呢 [00:09:56] 首先 [00:09:57] 潼关这个地形好啊 [00:10:01] 天险易守难攻 [00:10:04] 通关啊 [00:10:05] 它的北面是黄河 [00:10:07] 南面是秦岭 [00:10:08] 就中间那么一条小道 [00:10:11] 绝对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 [00:10:15] 他本来就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00:10:17] 这次朝廷调拨给哥舒翰的士兵啊 [00:10:20] 也还是不错的 [00:10:22] 当年高仙芝带出去什么人呢 [00:10:25] 那是乌合之众 [00:10:26] 可是这次哥舒翰带兵离开长安 [00:10:29] 戴的是八万人 [00:10:32] 而且J 8万人力还颇有一些事啊 [00:10:36] 赶来勤王的少数民族部落的 [00:10:39] 那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呀 [00:10:42] 另外呢 [00:10:43] 潼关不是还有高仙芝和封常青遗留下来的部队呢 [00:10:47] 再有一些新招的兵 [00:10:48] 所以加起来呢 [00:10:49] 也是十好几万人 [00:10:51] 当时号称20万 [00:10:54] 哥舒翰代军从长安出发的时候 [00:10:56] 光旌旗飘飘就飘扬了200里长 [00:11:01] 那可见声势非常浩大矣 [00:11:04] 潼关之险 [00:11:05] 再加上将士之众 [00:11:07] 就算指挥不太得力 [00:11:09] 守潼关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00:11:13] 事实上呢 [00:11:14] 人家哥舒翰守的也还是很不错的 [00:11:17] 哥舒翰是天宝14 载年底到的潼关 [00:11:20] 那么直到天宝15 载的六月初 [00:11:23] 半年的时间里 [00:11:25] 唐朝的官军就牢牢驻扎在通关 [00:11:29] 先后三次打败了安禄山派来的这个啊牵头部队的进攻 [00:11:35] 是给唐朝立了大功的呀 [00:11:37] 一点儿都没有出差错 [00:11:39] 酒鬼湘泉酒提示您精彩继续 [00:11:44] 已经卧病在床的哥舒翰果然不负众望 [00:11:48] 大唐军队在他的指挥下 [00:11:50] 局势马上扭转 [00:11:52] 安禄山开始处于四面受敌的状态 [00:11:55] 那么 [00:11:55] 这时的安禄山还会有什么招数 [00:12:03] 启用一个中风的老将军 [00:12:05] 可见唐玄宗手头真的是无人可用 [00:12:09] 不过 [00:12:10] 哥舒翰也不负众望 [00:12:12] 半年时间里 [00:12:13] 安禄山的军队始终徘徊在潼关以外 [00:12:17] 无法靠近长安 [00:12:19] 关于死守遣官 [00:12:21] 以静制动 [00:12:22] 前景颇为乐观 [00:12:24] 那么 [00:12:24] 在这种情况下 [00:12:26] 安禄山那边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00:12:30] 安禄山呢 [00:12:31] 当时是有点儿问题了 [00:12:34] 他不是有点儿问题了 [00:12:35] 是有大问题了 [00:12:37] 简直可以说是四面受敌 [00:12:40] 怎么回事呢 [00:12:41] 西边不是通关吗 [00:12:42] 他打不进去啊 [00:12:44] 他是本人在洛阳 [00:12:45] 东边是哪儿 [00:12:46] 东边是山东啊 [00:12:48] 当时有民团活动 [00:12:49] 再往东都是大海 [00:12:50] 即使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00:12:53] 难免就在河南的南部 [00:12:56] 当地地方官就带领老百姓和这个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00:13:03] 把舞台的军队牢牢托在河南南部 [00:13:06] 一步也跨不过江海 [00:13:08] 在北边呢 [00:13:09] 当时河北地区在颜真卿兄弟的指挥之下 [00:13:13] 开展了游击战争 [00:13:16] 安禄山就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种 [00:13:20] 所以安禄山当时也是非常着急啊 [00:13:24] 那原来不是让他的谋士高尚 [00:13:26] 他们整天劝他谋反吗 [00:13:29] 这时候呢 [00:13:30] 安禄山就把这个高尚的一班谋士给叫到面前来 [00:13:34] 对他们是一通大骂 [00:13:36] 说 [00:13:36] 你们那时候整天劝我谋反 [00:13:38] 都跟我说谋反万无一失 [00:13:40] 可是现在你看看我是什么状况啊 [00:13:42] 我是四面受敌呀 [00:13:44] 你们所说的万无一失在哪里啊 [00:13:48] 你们这帮废物 [00:13:49] 以后再也不要来见我 [00:13:52] 事实上 [00:13:53] 安禄山当时连最坏的打算都做好了 [00:13:56] 实在不行就退回范阳 [00:14:00] 那这样看来呢 [00:14:02] 这潼关就已经成为交战双方的命门所在 [00:14:06] 对于安禄山来讲 [00:14:08] 只有突破潼关 [00:14:09] 他才有出路尔 [00:14:11] 对于唐朝方面来讲 [00:14:14] 只要守住潼关 [00:14:16] 就能掌握主动 [00:14:18] 而且啊 [00:14:19] 说不定还能等来安禄山内方面的内乱 [00:14:24] 那对于当时的情况来看呢 [00:14:27] 是手潼关南呢 [00:14:29] 还是共同冠男 [00:14:32] 当然是攻难手艺呀 [00:14:34] 所以说呀 [00:14:35] 唐朝方面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00:14:39] 前途也还算是比较乐观 [00:14:42] 一边是安禄山进退两难 [00:14:44] 一边是大唐官军据险死守 [00:14:47] 守易攻难 [00:14:48] 唐军的前途颇为乐观 [00:14:51] 但是战争从来不都是单纯的军事问题 [00:14:54] 而是一连串相当复杂的政治 [00:14:58] 从军事记忆力 [00:15:00] 哥舒翰固然不难守住主观 [00:15:03] 但是他即将面临的却不是军事问题 [00:15:07] 而是政治难题 [00:15:08] 那政治上出了什么问题呢 [00:15:13] 政治上出什么难题了呢 [00:15:16] 有人不让她受通关 [00:15:19] 这个人是谁呀 [00:15:21] 就是唐朝的最高统帅唐玄宗 [00:15:26] 唐玄宗为什么不让哥舒翰寿潼关了 [00:15:31] 是因为在天宝15 载的六月 [00:15:33] 他得到了一个情报 [00:15:35] 这个情报就讲啊 [00:15:37] 在潼关的东边 [00:15:39] 在陕郡 [00:15:40] 也就是当年高仙芝曾经驻军过的地方 [00:15:43] 这时候呢 [00:15:44] 是安禄山的先头部队崔乾佑驻扎在那儿 [00:15:49] 崔乾佑的手里头没有多少兵啊 [00:15:52] 而且毫无防备 [00:15:54] 这时候如果出兵去打他的话 [00:15:57] 一打一个准 [00:15:59] 就可以收复惨剧 [00:16:02] 那大家说这个唐玄宗听到这则情报 [00:16:07] 他是什么反应 [00:16:10] 那我们就得考虑一下唐玄宗当时的心理状态 [00:16:14] 要知道唐玄宗当时可是当了近50年的太平天子 [00:16:19] 一项是志得意满呢 [00:16:21] 可是没想到到了晚年 [00:16:23] 忽然就爆发了安史之乱 [00:16:26] 连东都洛阳都给丢了 [00:16:28] 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啊 [00:16:32] 所以呢 [00:16:32] 她就特别急于迅速结束战争 [00:16:36] 赶快收复洛阳 [00:16:37] 好挽回自己的面子 [00:16:39] 挽回自己的尊严 [00:16:41] 他特别的集上集 [00:16:43] 我们讲他杀高仙芝和封常青 [00:16:45] 不是就在这种情绪支配之下的产物 [00:16:49] 现在呢 [00:16:50] 听到这则情报啊 [00:16:52] 他这个急躁病又犯了 [00:16:55] 他又沉不住气了 [00:16:57] 马上就对啊 [00:16:58] 前线的哥舒翰发布命令说 [00:17:01] 呀 [00:17:02] 现在呢 [00:17:02] 根据可靠情报 [00:17:04] 敌人兵少五倍 [00:17:06] 那正是我们取胜的大好时机啊 [00:17:08] 我让你当元帅 [00:17:10] 我可不是让你守关的呀 [00:17:12] 我是让你消灭敌人的呀 [00:17:14] 现在这么有利的时机 [00:17:15] 你何不利用呢 [00:17:17] 赶快给我出关去打 [00:17:19] 先打陕郡 [00:17:20] 然后再一举攻克洛阳 [00:17:23] 催着哥舒翰出关作战 [00:17:28] 那皇帝来催了 [00:17:30] 主帅哥舒翰又是什么反应 [00:17:34] 哥舒翰一听皇帝这么讲 [00:17:36] 心里真是郁闷啊 [00:17:38] 好像皇帝怎么就这么笨 [00:17:40] 这么没有经验呢 [00:17:42] 这不明摆着是安禄山的诱敌之计吗 [00:17:46] 总之一句话 [00:17:47] 哥舒翰不同意的酒鬼湘泉酒提示您 [00:17:52] 精彩继续 [00:17:53] 杨国忠为了防范哥舒翰 [00:17:56] 不惜一切代价迫使哥舒翰出唐玄宗与杨贵妃命运难测 [00:18:02] 百家讲坛正在播出唐玄宗与杨贵妃只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00:18:10] 唐玄宗在速胜论的意识指挥下 [00:18:13] 一直催促哥舒翰出兵陕军 [00:18:16] 而深知安禄山现状 [00:18:18] 哥舒翰知道此时不是出兵的最好时机 [00:18:21] 判决内部已经支撑不住 [00:18:24] 如果等些日子再一举消灭 [00:18:26] 胜利就在眼前 [00:18:28] 所以哥舒翰坚持不住 [00:18:31] 就在玄宗与哥舒翰相互僵持的时候 [00:18:34] 有一个人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时机 [00:18:37] 他的私心把大唐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00:18:43] 那么全宗要让打 [00:18:44] 哥舒翰不愿意打 [00:18:46] 这其实就是1 :1 了 [00:18:49] 在1 :1 意见相左的情况下 [00:18:53] 关键就看第三方的意见 [00:18:57] 最关键的第三方是谁呀 [00:19:01] 宰相杨国忠 [00:19:04] 唐玄宗一看 [00:19:05] 啊 [00:19:06] 这个哥舒翰和自己意见不一致 [00:19:08] 马上就去征求杨国忠的意见 [00:19:12] 那么 [00:19:12] 杨国忠对这件事是什么看法 [00:19:16] 此时的杨国忠啊 [00:19:17] 倒是相当清醒 [00:19:19] 他知道潼关侍立 [00:19:21] 守不利攻的呀 [00:19:23] 他也知道 [00:19:24] 唐军只要一出关 [00:19:26] 那就是凶多吉少啊 [00:19:29] 可是正因为如此 [00:19:30] 杨国忠决定了 [00:19:32] 一定要鼓动唐玄宗 [00:19:34] 让哥舒翰出兵去打 [00:19:39] 为什么呀 [00:19:40] 因为他想借机除掉个数哈 [00:19:45] 杨国忠为什么要除掉哥舒翰 [00:19:49] 其实道是因为他害怕哥舒翰 [00:19:52] 他为什么又害怕哥舒翰 [00:19:55] 这还得从一个叫安思顺的人说起 [00:19:59] 安思顺是谁呢 [00:20:01] 他是安禄山继父的侄子 [00:20:04] 从名分上讲 [00:20:05] 算是安禄山的堂兄弟 [00:20:08] 可是 [00:20:08] 虽然有这么一点关系 [00:20:10] 他倒不是跟安禄山一条心的 [00:20:12] 就在安禄山反叛之前 [00:20:14] 他还提醒过唐玄宗药房被安禄山 [00:20:17] 因为有这样的表现嘛 [00:20:19] 所以安禄山虽然造反啦 [00:20:21] 但是唐玄宗并没有株连到他 [00:20:24] 还让他在长安当着官儿呢 [00:20:27] 可是唐玄宗饶了安思顺哥 [00:20:30] 舒翰可不想饶他 [00:20:32] 因为在很早以前啊 [00:20:35] 安思顺就和哥舒翰不合 [00:20:38] 现在哥还想我手握重兵啊 [00:20:40] 公报私仇得了 [00:20:42] 怎么公报私仇呢 [00:20:44] 他就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 [00:20:48] 然后假装自己在潼关截获了这封信 [00:20:52] 把这封信就上奏朝廷了 [00:20:55] 跟唐玄宗讲啊 [00:20:56] 安思顺有通敌行为 [00:20:59] 要把他处死 [00:21:01] 唐玄宗当时虽然觉得这事好像不太靠谱 [00:21:04] 但是正倚重着人家哥舒翰呢 [00:21:07] 所以没办法还是把安思顺给杀掉 [00:21:11] 那安思顺一死 [00:21:13] 杨国忠可可就害怕 [00:21:16] 哎呀 [00:21:16] 原来哥舒翰现在能量这么大呀 [00:21:19] 说杀谁就杀谁呀 [00:21:22] 那他要是哪天想杀我怎么办呢 [00:21:25] 就起了防范这些 [00:21:28] 那哥舒翰这时候到底想不想杀杨国忠 [00:21:31] 他也确实想 [00:21:33] 为什么呀 [00:21:34] 因为自从杨国忠当政之后 [00:21:36] 就没有干过什么好事儿啊 [00:21:39] 特别是他一次又一次的激怒安禄山的安禄山造反 [00:21:43] 更是引起了天下人的怨恨 [00:21:47] 所以 [00:21:47] 就当安禄山打出杀杨国忠的旗号之后呢 [00:21:51] 好多人还是挺同意的 [00:21:54] 在哥舒翰的队伍里 [00:21:55] 就有这种普遍的情绪存在 [00:21:59] 就拿这个哥舒翰手下的马军指挥官王司理来讲 [00:22:04] 他就特别想杀杨国忠啊 [00:22:07] 有一次呢 [00:22:08] 他就跟这个哥舒翰讲 [00:22:09] 说将军呢 [00:22:10] 不如你抗表朝廷要求啊 [00:22:13] 皇帝把杨国忠给杀死算了 [00:22:17] 刚才说那哪行啊 [00:22:18] 我一个将军最好不要管正事 [00:22:22] 那王思礼一看这招不行 [00:22:24] 又游说各蜀汉 [00:22:27] 说 [00:22:27] 要不咱们索性PIE 30个骑兵去到这儿 [00:22:29] 把这个杨国忠绑架到潼关来 [00:22:31] 然后咱们在这儿宰了它算了 [00:22:35] 歌唱一听说 [00:22:36] 那更不行啦 [00:22:37] 我是一个将军呢 [00:22:38] 我要是把宰相绑架过来 [00:22:41] 再杀了他 [00:22:42] 那就不是安禄山造反了 [00:22:43] 那是我哥舒翰造反了 [00:22:45] 怎么能干这样的事儿 [00:22:48] 可是 [00:22:48] 虽然说哥舒翰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手下将领杀杨国忠的请求 [00:22:54] 但是这些事情传到杨国忠耳朵里 [00:22:57] 杨国忠还是害怕的不得了啊 [00:23:00] 万一哪天哥舒翰又被人说动了 [00:23:03] 真想来杀我 [00:23:05] 那不是想撵死蚂蚁一般 [00:23:08] 怎么办呢 [00:23:10] 这地方的个数汗呢 [00:23:12] 所以 [00:23:13] 这时候杨国忠就开始动了心思 [00:23:16] 他就跟唐玄宗上奏说呢 [00:23:18] 虽然哥舒翰领20万大军啊在通关 [00:23:22] 但是我们没有第二道防线呢 [00:23:24] 万一出了问题啊 [00:23:25] 朝廷不是措手不及吗 [00:23:27] 所以不如让我训练一些人驻扎在进院之中吧 [00:23:32] 唐玄宗一听有道理 [00:23:34] 就让他训练了三天 [00:23:35] 所未见穆小儿 [00:23:37] 就是一些养马的这些啊 [00:23:39] 这个啊 [00:23:41] 养码人吧 [00:23:42] 让他训练了三天 [00:23:43] 这样的人在进院里住着 [00:23:46] 那光有3000人 [00:23:48] 这个杨国忠还是不放心呢 [00:23:51] 没过多久呢 [00:23:52] 又上奏唐玄宗 [00:23:54] 我觉得咱们实力还是需要加强 [00:23:56] 这样我再大上地区在训练一支一万人的军队 [00:24:03] 唐玄宗一听 [00:24:03] 好啊 [00:24:04] 又让他训练了一支一万人的军队 [00:24:07] 驻扎在霸上地区 [00:24:09] 坝上在哪呢 [00:24:10] 就在啊 [00:24:11] 长安和潼关之间 [00:24:14] 而且 [00:24:14] 杨国忠还委任了自己的一个亲信将军啊 [00:24:17] 叫做杜乾运 [00:24:19] 让他率领一万人 [00:24:22] 说是防敌呀 [00:24:24] 其实我们看得很清楚 [00:24:25] 这明明是在防备哥舒翰 [00:24:28] 那杨国忠做这些小动作 [00:24:30] 哥舒翰怎么想 [00:24:32] 哥说 [00:24:32] 看他不是傻子呀 [00:24:34] 他当然明白杨国忠对他起了防范之心了 [00:24:38] 他是一个军人呢 [00:24:39] 最看不得这种不清不楚的做法 [00:24:42] 大小啊 [00:24:43] 别人都说要杀你我还在这儿护着你 [00:24:47] 你到防起我来了 [00:24:49] 我在前方御敌 [00:24:50] 你在后方玉 [00:24:51] 我这算怎么回事儿啊 [00:24:53] 那哥舒翰也不好惹呀啊 [00:24:55] 想到这些呢 [00:24:56] 他就给唐玄宗上表 [00:24:59] 说呀 [00:25:00] 请把坝上那1万军队啊 [00:25:03] 利于我的回一下算了 [00:25:05] 这样便于我统一领导 [00:25:09] 唐玄宗不明白杨国忠和哥舒翰之间的矛盾呢 [00:25:12] 心想 [00:25:13] 老将军有这样的要求 [00:25:14] 统一领导也是好事儿 [00:25:16] 就把这1万军队呢 [00:25:17] 真的划拨到这个哥舒翰的麾下 [00:25:21] 哥舒翰一得到唐玄宗这个命令啊 [00:25:25] 第一件事儿就是朝杜倩韵 [00:25:28] 好 [00:25:29] 来开个会吧 [00:25:30] 杜晓燕大通关了 [00:25:33] 到时候安排人一刀把他剁 [00:25:36] 杜乾运的意思 [00:25:38] 杨国忠更害怕了 [00:25:40] 他什么时候来杀我呀 [00:25:43] 所以心里着急的不得了啊 [00:25:45] 斗争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吗 [00:25:49] 如果不想被安贝哥舒翰杀掉 [00:25:51] 那就得杀掉他哥舒翰 [00:25:54] 可是当时朝廷正倚重哥舒翰 [00:25:57] 他想杀也没这能力 [00:26:00] 就在杨国忠着急的时候 [00:26:02] 唐玄宗居然向她来征求意见了 [00:26:06] 问他啊 [00:26:07] 是不是要让哥舒翰出比 [00:26:10] 这一下子 [00:26:12] 杨国忠可高兴 [00:26:13] 天助我也呀 [00:26:15] 机会来了 [00:26:16] 一定要撺掇皇帝 [00:26:18] 让哥舒翰出关作战 [00:26:21] 他只要出关作战 [00:26:22] 必败无疑啊 [00:26:23] 如果他兵败的话 [00:26:25] 或者在前线被敌人杀死 [00:26:27] 或者回来被皇帝杀死 [00:26:29] 反正呢 [00:26:30] 他是没有好结果 [00:26:32] 这不是借刀杀人之计吗 [00:26:36] 至于说哥舒翰要是兵败 [00:26:38] 国家可能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00:26:41] 那可就不在他杨国忠的考虑范围之列 [00:26:47] 想到这些呢 [00:26:47] 杨国忠就得唐玄宗讲了 [00:26:49] 说呀 [00:26:50] 现在敌人没有防备 [00:26:51] 这正是我们返攻的大好时机啊 [00:26:54] 尔哥舒翰手握重兵 [00:26:56] 逗留不进 [00:26:57] 别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00:27:00] 所以 [00:27:00] 陛下一定要敦促他赶快出关作战 [00:27:05] 唐玄宗一看得2 :1 啊 [00:27:08] 还是主张打得人多 [00:27:10] 那就派人一波又一波的去催这个出汗 [00:27:13] 让他赶快出关作战 [00:27:16] 那去的那些宦官密集到什么程度呢 [00:27:19]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啊 [00:27:21] 叫做项背相望 [00:27:23] 后面一个人能够看到前面一个人的背影 [00:27:27] 那在这么频繁的使者催促之下 [00:27:30] 哥舒翰终于顶不住了 [00:27:33] 君命难违呀 [00:27:35] 最后是大哭一场 [00:27:38] 含泪带领士兵离开了通关 [00:27:42] 往东走 [00:27:43] 酒鬼湘泉酒提示您精彩继续 [00:27:48] 马嵬坡前 [00:27:49] 唐玄宗面临着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的艰难抉择 [00:27:54] 唐玄宗、杨贵妃 [00:27:56] 他们的命运何以走到如此地步 [00:27:58] 敬请关注唐玄宗与杨贵妃Chi [00:28:01] 江山与美人的抉择 [00:28:08] 面对一批又一批使者的催促和助焊 [00:28:11] 万般无奈 [00:28:12] 含泪离开了主观 [00:28:15] 从老将军的表现可以看出 [00:28:17] 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凶多吉少 [00:28:20] 尽管如此 [00:28:21] 哥舒翰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 [00:28:25] 他能不能悟军事经验来弥补决策方面的失误呢 [00:28:30] 冲出潼关 [00:28:31] 的哥舒翰大军又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呢 [00:28:35] 那么第二天呢 [00:28:37] 哥舒翰的大军就到了灵宝的西园了 [00:28:41] 这个地方呢 [00:28:41] 距离潼关是100多里 [00:28:43] 是一个啊70 里长的狭长地带 [00:28:48] 南面靠山 [00:28:49] 北边就是黄河 [00:28:51] 就在这个地方 [00:28:53] 哥舒翰的大军和这个安禄山那边催钱又的牵头部队遭遇 [00:29:00] 那两军相遇就打吧 [00:29:02] 哥说怎么布阵呢 [00:29:04] 他是让王思礼带领5万精兵冲在最前面 [00:29:08] 然后呢 [00:29:09] 再拿10万杂牌军啊最后 [00:29:12] 这就是15万了 [00:29:14] 到窄呀 [00:29:15] 他不好在震中指挥 [00:29:17] 所以呢 [00:29:18] 哥舒翰又带领3万士兵渡河到河对岸去 [00:29:22] 在那儿指挥 [00:29:24] 那他这边18万大军 [00:29:26] 这是很严重的阵势 [00:29:28] 崔乾佑那边怎么样 [00:29:30] 崔乾佑那边呢 [00:29:32] 当时看还真不行 [00:29:34] 就一些游兵散勇 [00:29:36] 稀稀落落呀 [00:29:37] 有的向前 [00:29:38] 有的向后 [00:29:39] 那唐朝这边官军往前冲 [00:29:42] 崔乾佑那边的兵 [00:29:44] 他们只往后退 [00:29:45] 一触即溃 [00:29:47] 一溃即跑 [00:29:50] 那这边官军可就追得更急啦 [00:29:53] 月追这道就越窄了 [00:29:57] 转过一道弯去 [00:29:58] 忽然这些游兵散勇图鉴 [00:30:03] 眼前就出现了催钱又率领的一支金笔 [00:30:08] 还没等唐军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儿呢 [00:30:11] A 南边的山上 [00:30:12] 大石头、大木头可就都跪下来了 [00:30:16] 唐军挤在一条窄道上 [00:30:18] 连躲都没处躲呀 [00:30:20] 砸死的 [00:30:21] 砸伤的 [00:30:22] 掉进黄河里淹死的 [00:30:23] 不计其数 [00:30:26] 那对岸啊 [00:30:27] 哥舒翰一看这个阵势 [00:30:28] 他慌了 [00:30:30] 他想这个时候这要是不往前冲 [00:30:32] 不冲过去的话 [00:30:34] 就要都被砸死在这里了 [00:30:36] 赶紧往前冲吧 [00:30:38] 怎么冲啊 [00:30:39] 哥舒翰想了一个办法 [00:30:41] 把这些辎重车 [00:30:43] 阿玛拉的那些车都给调到阵前来了 [00:30:46] 上面放上毡子 [00:30:48] 干什么呢 [00:30:50] 马拉战车有什么好处 [00:30:52] 这就像土坦克一样 [00:30:54] 因为詹子清啊 [00:30:55] 但是体积大呀 [00:30:57] 马拉着他跑得飞快 [00:30:59] 冲击力很强 [00:31:00] 而且呢 [00:31:00] 毡子还能抵挡住 [00:31:02] 刀啊剑啊 [00:31:03] 这些都不成问题啊 [00:31:04] 后面大军在跟着跑不就得了 [00:31:08] 他想的是挺好啊 [00:31:10] 可是催钱又比他想的还好 [00:31:13] 一看他这边马拉战车摆到阵前了 [00:31:16] 崔乾佑那边迅速的布置了几十辆干草车 [00:31:21] 都在前面 [00:31:23] 干草车是干什么用的呀 [00:31:26] 点火用的呀 [00:31:28] 火就着起来了 [00:31:30] 要知道当时是六月份 [00:31:32] 六月份是刮东风的 [00:31:34] 火借风势是越来越大 [00:31:37] 而且浓烟滚滚 [00:31:39] 一会儿毡子车都着火了 [00:31:41] 在一会儿前面士兵的衣服都着火了 [00:31:46] 死伤不少 [00:31:47] 而且呢 [00:31:48] 因为浓烟蔽日嘛 [00:31:49] 所以唐军也看不清前面谁是谁了 [00:31:52] 总觉得敌人就在前方 [00:31:54] 那就杀吧 [00:31:54] 有刀的拿刀乱砍 [00:31:56] 有件的拿箭乱射 [00:31:58] 战斗了一下午 [00:32:00] 浓烟散去了 [00:32:01] 这才发现 [00:32:03] 哪有什么崔乾佑的病啊 [00:32:06] 杀的都是自己人 [00:32:08] 自相残杀 [00:32:10] 那催钱又哪去了 [00:32:12] 他这时候带着一支精兵绕道康军的后面去 [00:32:17] 前后一夹击 [00:32:19] 这阵势可就彻底乱了 [00:32:23] 哭声喊声啊 [00:32:25] 就震天动地 [00:32:27]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00:32:29] 这边的士兵乱了套了 [00:32:31] 河对岸哥舒翰内3万士兵也就都乱了套了 [00:32:35] 大家就争先恐后的往回跑 [00:32:39] 往回 [00:32:39] 往哪去啊 [00:32:40] 当然是往潼关去 [00:32:42] 跑了100里路 [00:32:43] 回到潼关前头 [00:32:46] 又遇到更大的麻烦 [00:32:48] 怎么回事儿呢 [00:32:50] 当初he 出汗守潼关 [00:32:51] 也是费了心思的挖了三条又深又长的壕沟 [00:32:56] 每一条壕沟都是宽两丈深一丈 [00:33:00] 前面的部队一到 [00:33:01] 马上就都掉到沟里去了 [00:33:04] 没一会儿功夫 [00:33:05] 三条这样的壕沟都被填平了 [00:33:09] 后面的这个官军就踩着前面的冠军尸体往前走 [00:33:15] 最后是充进潼关 [00:33:17] 冲进来多少呢 [00:33:19] 18 万大军出去 [00:33:21] 回来的只有8000人 [00:33:24] 这时候张军也是惊弓之鸟 [00:33:27] 人家崔乾佑那边可是越战越勇 [00:33:30] 在这种情况下 [00:33:32] 潼关就守不住了 [00:33:34] 就在天宝15 载的6月9日 [00:33:38] 通关失手 [00:33:40] 那潼关失守了咯 [00:33:41] 出汗到哪去了 [00:33:43] 他这时候已经渡过黄河回到潼关西边去了 [00:33:47] 在一坐一站之内呢啊 [00:33:49] 他就落了脚啦 [00:33:50] 然后就在驿站的墙上贴出了招兵告示 [00:33:54] 干嘛呢 [00:33:55] 他想把这些失散的部队在集中起来 [00:33:58] 再冲击一下 [00:33:59] 通关夺回来 [00:34:02] 可是哥舒翰进到这个驿站之后呢 [00:34:05] 他手下有一个番将 [00:34:07] 一个胡人将领 [00:34:08] 叫火拔归仁 [00:34:10] 就率领自己的一支奇兵 [00:34:13] 100多人把这一站给围起来 [00:34:16] 美好之后 [00:34:18] 火八个人就进去啦 [00:34:19] 跟这个哥舒翰见 [00:34:21] 说 [00:34:21] 老将军 [00:34:22] 敌军过来 [00:34:23] 咱们赶紧上马吧 [00:34:25] 哥舒翰一听那确实得跑啊 [00:34:28] 上得马去就想往西走 [00:34:30] 这时候 [00:34:31] 火拔归仁和他的一些弟兄就齐齐整整跪倒在哥舒翰面前 [00:34:39] 或八个人就讲了将军 [00:34:42] 你率领20 万大军出征 [00:34:45] 最后一败涂地 [00:34:48] 你还有什么脸去见皇上 [00:34:51] 再说了 [00:34:52] 当年高仙芝、封常清血战到底 [00:34:55] 兵败之后不是照样被杀了 [00:34:58] 您现在回去又有什么好结果呢 [00:35:02] 还不如咱们拨转马头冬夏 [00:35:06] 去投降 [00:35:07] 安禄山好 [00:35:10] 那哥舒翰是什么反应啊 [00:35:13] 要知道 [00:35:13] 哥舒翰虽然是一个武将 [00:35:15] 但是从小就喜欢读汉书 [00:35:18] 喜欢读忠义故事 [00:35:20] 再说了 [00:35:21] 他跟安禄山是死对头 [00:35:23] 怎么可能愿意投降呢 [00:35:25] 所以一听这个话呀 [00:35:27] 他就赶紧想跳下马来 [00:35:29] 可是呢 [00:35:30] 火拔归仁他们上去就把他的腿给捆到马肚子上 [00:35:35] 那这时候啊 [00:35:37] 哥舒翰手里只剩下一个马鞭了 [00:35:40] 他拿起这个马鞭的这把就往自己的喉咙上刺 [00:35:44] 想要自杀 [00:35:45] 但是他毕竟是中过风的人呢 [00:35:48] 马有多少力气啊 [00:35:49] 马鞭也立刻被人抢走 [00:35:52] 就这样啊 [00:35:53] 不仅潼关失守啊 [00:35:56] 就连唐朝的元帅也被自己的手下将领们胁迫着去投降安禄山 [00:36:06] 那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吧 [00:36:08] 潼关失守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00:36:13] 我想除了夸一句人家叛军那边催钱又用兵如神之外 [00:36:18] 还得说呀 [00:36:19] 唐朝方面至少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00:36:25] 哪三个因素 [00:36:27] 第一 [00:36:28] 唐玄宗决策重 [00:36:32] 要知道 [00:36:33] 当时有识之士都看出来了 [00:36:35] 通关事宜守不宜攻的呀 [00:36:37] 可是呢 [00:36:38] 唐玄宗根本不听前方将士的意见 [00:36:42] 一意孤行 [00:36:43] 逼迫哥舒翰出关作战 [00:36:46] 这就奠定了失败的基础 [00:36:49] 也是失败的关键因素 [00:36:52] 那唐玄宗为什么做出如此错误的决策 [00:36:56] 除了他自己急躁之外 [00:36:58]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杨国忠条索呀 [00:37:03] 在这个问题上 [00:37:04] 杨国忠的心态和唐玄宗可完全不一样 [00:37:09] 如果说唐玄宗还是没有能够很好的预料到猪倌可能带来的风险的话 [00:37:15] 那么杨国忠可是明明知道出关必败 [00:37:20] 但是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00:37:22] 置国家前途命运于不顾 [00:37:26] 恶意挑唆唐玄宗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00:37:31] 如果说唐玄宗那叫无心之过的话 [00:37:35] 那杨国忠可就是故意犯罪了 [00:37:39] 第二个哥舒翰在指挥方面也存在重大事 [00:37:44] 就算是唐朝啊 [00:37:46] 玄宗敦促他出关作战 [00:37:49] 他既然知道出关没有好处 [00:37:51] 至少应该预留一部分部队闯关呢 [00:37:55] 这样 [00:37:55] 即使前方战败 [00:37:56] 后方也不至于那么狼狈 [00:37:59] 可是他没有流泪 [00:38:01] 另外呢 [00:38:02] 他明明已经预感到啊 [00:38:05] 崔乾佑那是在在诱敌深入呢 [00:38:08] 他怎么就最后真的跟着人家跑了 [00:38:12] 他的谨慎又到哪里去了 [00:38:15] 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 [00:38:17] 在该留一手的时候没有留一手 [00:38:19] 在该谨慎的时候没有谨慎 [00:38:22] 已近20万之众 [00:38:24] 居然不敌崔乾佑1万多的士兵 [00:38:28] 这不也是指挥上的重大失误 [00:38:33] 第三个原因 [00:38:34] 通关失守开始唐玄宗当年冤杀高仙芝和封塘清引起的负面效果 [00:38:42] 我们可以想象 [00:38:43] 就算是潼关失守了 [00:38:45] 但是敌人必定人数不多 [00:38:47] 而且立足未稳 [00:38:49] 如果哥舒翰手下的将领都能够齐心协力去打的话 [00:38:54] 未必就不能夺回来 [00:38:57] 可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