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39:50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是满城汉墓出土的国防[00:00:05]
他们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秘密呢[00:00:11]
百家讲坛[00:00:15]
满城汉墓[00:00:17]
只地宫探奇[00:00:17]
嗯[00:00:21]
嗯[00:00:28]
1968 年[00:00:36]
解放军某部在河北满城县的一次战备施工[00:00:37]
揭开了完好保存2000年的满身汗[00:00:41]
经过出土文物鉴定[00:00:44]
确定为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的墓葬[00:00:46]
这座满城灵山汉墓使挖空山体凿出洞[00:00:51]
将墓葬置于山水[00:00:55]
是我国已发现最大的海洋[00:00:57]
那么[00:01:00]
这样一座体量巨大、结构巧妙、布置合理的汉代大墓[00:01:00]
是如何历经2000年不朽、不垮、不被盗的[00:01:05]
百家邀请河北博物院副研究员范德伟为您揭开满城汉墓第二级地宫探奇[00:01:10]
大家好[00:01:20]
今天我们继续满城汉墓之旅的第二站[00:01:21]
地宫探奇[00:01:25]
上一次呢[00:01:28]
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了满城汉墓[00:01:29]
它的发现、发掘和墓主人的相关情况[00:01:32]
那么现在呢[00:01:36]
我们就把这个目光收回到墓葬之内[00:01:37]
来探求这个墓葬里究竟埋藏着些什么[00:01:41]
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王后窦绾的墓学呢[00:01:45]
就坐落在灵山主峰东坡的半山腰上[00:01:50]
距离山顶呢是30 米[00:01:54]
两座墓南北并列[00:01:57]
中间相隔了120 米远[00:02:00]
他们的木门是向东的[00:02:04]
这种坐西向东的方位呢[00:02:06]
符合风水学中的望气[00:02:08]
也和当时坐西向东为尊这种礼俗是相合的[00:02:11]
除了这两座大墓以外呢[00:02:18]
在这个主峰的南坡和南册封的连接地上呢[00:02:20]
还有一溜儿一共是18 座的小木[00:02:25]
当地的村民们管它叫做王子坟[00:02:28]
我们判定呢[00:02:33]
这些是埋葬刘胜切应子孙的附葬墓[00:02:34]
我们来看看墓葬的内部结构[00:02:40]
两座墓呢[00:02:44]
都是在巨大的山岩当中先开凿出木洞[00:02:45]
又在不同的动势搭建了木质瓦顶或者是十版制的房屋[00:02:49]
您现在看到的就是刘胜墓的平面图[00:02:55]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墓内布局呢[00:02:59]
就是仿照地面的宫殿[00:03:02]
有象征厅堂的终始[00:03:05]
有象征卧室的后事以及存放物品的库房[00:03:08]
规模宏大[00:03:14]
整个地宫呢[00:03:15]
南北长是51 .7 米[00:03:17]
最宽的地方是37 .5 米[00:03:21]
最高处是6 .8 米[00:03:24]
容积是2700 立方米[00:03:26]
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一个音乐厅的规模[00:03:29]
走过长长的墓道[00:03:34]
就是甬道[00:03:36]
甬道的两边分别是南北耳室[00:03:38]
这个甬道呢[00:03:42]
它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过厅[00:03:42]
当年解放军爆破施工炸开的那个洞口[00:03:46]
也就是发现满城汉墓的这个洞口呢[00:03:50]
就在这个南耳室的最南头[00:03:53]
走过甬道[00:03:58]
就来到了终始[00:03:59]
终始呢[00:04:01]
它是由两条东西向的沟道划分为北、中南三区[00:04:02]
走过忠实[00:04:09]
推开一道石门[00:04:10]
就进入到了后使[00:04:12]
这个后使呢[00:04:14]
它是由门道、主室和小测试组成的[00:04:15]
这就是刘胜墓的大概情况[00:04:20]
您可能会问了[00:04:23]
这有什么奇怪的呢[00:04:25]
我在这儿呢给您总结了三点[00:04:27]
这就是压不垮[00:04:30]
水不存[00:04:32]
打不开[00:04:34]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压不垮这样一个挖空山体而修建成的木洞[00:04:36]
历经了2000多年依然屹立如初[00:04:42]
原因呢有两个[00:04:46]
首先呢[00:04:48]
它使用的都是铁锤铁凿[00:04:49]
一点儿一点儿完成的[00:04:52]
没有伤害到周围的实质[00:04:54]
也就是说山体的基础没有受到损害[00:04:56]
再一个呢[00:05:01]
它的顶部都是拱形[00:05:02]
动臂呢[00:05:06]
都是弧形[00:05:07]
没有出现直臂和直角交叉的形式[00:05:08]
各处的受力都是均匀的[00:05:12]
结构符合力学原理[00:05:15]
这就说明我们古代工匠他的聪明才智[00:05:18]
第二点就是水不存在这个洞十里呢修建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00:05:23]
包括排水沟、渗水井和回廊[00:05:31]
这个回廊呢[00:05:36]
它是环绕后市修建的[00:05:37]
他就把厚实和山体分开了[00:05:40]
所以山体当中渗透下来的水呢[00:05:43]
就通过回廊进入到排水沟[00:05:47]
从这个沟里呢[00:05:50]
又汇聚到渗水井[00:05:51]
保证这座冻屎呢[00:05:53]
历经2000多年没有被水所浸泡[00:05:55]
再有呢[00:06:00]
就是打不开[00:06:01]
这个打不开在这儿说的可能有些夸张了[00:06:03]
这个木最终还是被打开了[00:06:06]
要不然我也不会站在这儿跟大家说这些了[00:06:09]
我们这儿说的打不开呢[00:06:13]
是指这个墓葬的防盗措施设置的乞巧[00:06:15]
首先呢[00:06:20]
我们来看看这个墓盗[00:06:21]
他的墓到呢[00:06:23]
都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块儿甜食了的[00:06:24]
在墓道口砌了两道土坯墙[00:06:27]
土坯墙中间呢[00:06:31]
娇惯的是铁水[00:06:32]
中间呢就筑成了一道铁墙[00:06:34]
所以说[00:06:38]
如果盗墓贼发现了这个洞时[00:06:38]
如果没有大型的设备[00:06:41]
想打开这道门[00:06:43]
它可就难了[00:06:45]
我们再来看看后使的这道门[00:06:46]
这个门呢[00:06:50]
是两道汉白玉的[00:06:51]
大师们在门中缝的地面上呢[00:06:52]
安装有暗栓[00:06:56]
这个胺酸他是同志的形状呢[00:06:58]
长得就像长刨子[00:07:01]
他后端灌铅加重[00:07:03]
所以放在地面上自然的状态呢[00:07:05]
它就是前端翘起[00:07:08]
后端下垂[00:07:10]
所以当这个门关闭的时候呢[00:07:12]
从后向前划过I 栓就会压下前端[00:07:15]
门关闭之后呢[00:07:19]
这个前端自然翘起[00:07:21]
从里面就会卡住这个门[00:07:23]
所以当考古队员进行到这儿的时候呢[00:07:26]
几个人使劲儿也打不开这扇门[00:07:29]
通过观察才发现[00:07:33]
在这个门的门楣上方和洞壁之间呢[00:07:34]
有一个三角形的空隙[00:07:38]
免强的能爬过去一个人[00:07:41]
于是呢[00:07:44]
考古队员就是从这儿进去才把这个门打开的[00:07:45]
您可能要问了[00:07:49]
木里边藏了这么多的宝贝[00:07:51]
难道除了这些防盗措施[00:07:54]
以后就没有别的马[00:07:55]
就像我们看小说、看文学作品里描写的那样[00:07:58]
一个盗墓贼一不小心触碰到机关[00:08:03]
飞刀啊[00:08:06]
毒气啊[00:08:07]
就通通都来了[00:08:08]
在这儿我们要认真的跟您说[00:08:11]
在刘胜墓里这些暗器机关还是真的没有[00:08:13]
不单单是在刘胜的墓里没有命[00:08:18]
在已经考古发掘的古墓葬礼呢[00:08:20]
都没有[00:08:23]
所谓的暗器机关呢[00:08:24]
都是文学作品娱乐性的杜撰[00:08:26]
古墓葬无论是在技术水准上[00:08:31]
还是在墓葬功能的逻辑上[00:08:34]
都不支持暗器机关之说[00:08:37]
作为一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墓[00:08:45]
是人最想知道的就是这座墓葬都藏有哪些李卫[00:08:48]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00:08:53]
中山靖王刘胜作为汉武帝的哥哥[00:08:56]
又整整当了42 年的[00:08:59]
史书记载他了[00:09:02]
九号刘胜奖励拥有无数的金银财宝珍惜[00:09:03]
那么这些宝贝会在梦里出现[00:09:09]
结构如此精巧的墓室里都有哪些随葬品[00:09:12]
在刘胜和窦绾的墓里呢[00:09:17]
各个硐室都放置了大量的随葬品[00:09:19]
大到衣食住行[00:09:23]
小到娱乐珍玩[00:09:25]
应有尽有[00:09:26]
琳琅满目[00:09:27]
两座墓里呢[00:09:30]
一共出土了随葬品是1万余件套[00:09:31]
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00:09:35]
还是在精美程度上[00:09:38]
在已经发掘的汉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00:09:40]
并且有很多器物都是在这之前从来都没有见过的[00:09:44]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随葬品呢[00:09:50]
首先当然是因为中山王他的显赫身份[00:09:53]
再者呢[00:09:58]
就是因为当时的厚葬礼俗[00:09:59]
在汉代呢[00:10:03]
社会上弥漫着非常浓厚的迷信色彩[00:10:04]
上至官员[00:10:09]
下到平民[00:10:10]
他们都相信鬼神[00:10:11]
相信灵魂不灭[00:10:13]
这种观念反映在丧葬上[00:10:16]
就是厚葬[00:10:18]
用当时的话说呢[00:10:20]
就是事死如事生[00:10:21]
死亡被当做了生命的延续[00:10:25]
继续享受生前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00:10:28]
这些随葬品呢[00:10:34]
就是在另一个世界的物质配备[00:10:35]
刘胜和窦绾墓作为诸侯王一级的墓葬呢[00:10:39]
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后藏的礼俗[00:10:43]
这些林林总总的文物[00:10:46]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生产力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审美趋向[00:10:48]
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多方面的实物例证[00:10:57]
在这儿呢[00:11:04]
我们要给大家解释一点[00:11:05]
就是这1万余件套的器物术呢[00:11:07]
并不是当初下葬时候的随葬品数字[00:11:10]
而是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件数[00:11:16]
历经了2000多年[00:11:22]
考古队员进入墓葬的时候呢[00:11:24]
这个木结构的房屋已经坍塌了[00:11:26]
像漆器、木器也都已经销毁了[00:11:29]
完整保存下来的呢[00:11:33]
主要是金属类、玉石类、陶器类这些随葬品[00:11:35]
说到这儿[00:11:40]
您可能马上会想到马王堆汉墓[00:11:40]
想到马王堆汉墓那些漂亮的衣服[00:11:44]
鲜艳的七七[00:11:47]
同样都是2000多年[00:11:49]
为什么那些物品保存下来了呢[00:11:51]
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00:11:54]
马王堆汉墓他是土冢墓[00:11:57]
就是在平地上面挖坑下葬的时候呢[00:12:00]
在这棺椁的周围都填充了大量的白膏泥和木炭[00:12:04]
光是白膏泥的厚度呢[00:12:09]
就达到了一米多[00:12:11]
在这上面有一层层的添土[00:12:12]
一层层的夯实[00:12:15]
白膏泥、木炭、夯土[00:12:17]
就把这个墓坑呢牢固紧密的封了起来[00:12:19]
防潮防渗[00:12:24]
刘胜、窦绾墓呢[00:12:26]
是开凿在山岩当中[00:12:28]
是崖墓[00:12:30]
空旷潮湿[00:12:32]
即使有一套排水系统[00:12:34]
能够保证这座洞时呢不被水所浸泡[00:12:36]
但是它的湿度还是相当大的[00:12:40]
再加上又随藏了很多的牲畜和酒食品[00:12:44]
导致微生物的大量繁殖[00:12:49]
所以像漆器、木器就都销毁了[00:12:51]
但是所幸的是[00:12:56]
这两座墓呢[00:12:58]
从来没有被盗扰过[00:12:59]
即使是修毁了的器物[00:13:01]
也都大多留有痕迹[00:13:03]
您现在看到的这个呢[00:13:06]
就是考古队员根据发掘记录绘制的刘胜墓想象复原示意图[00:13:07]
从这张图里面呢[00:13:15]
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刘胜墓各个洞石随葬品的放置情况[00:13:16]
在下是中山王府的说唱艺人[00:13:30]
现在啊[00:13:34]
带领大家看一看中山王殿下在山洞里的宫殿[00:13:35]
前世和车马房内摆放着六辆马车[00:13:43]
与车马房相对的是库房[00:13:53]
这里存放着各种珍馐美味[00:13:56]
啊[00:14:02]
好香啊[00:14:03]
诶[00:14:05]
对了[00:14:06]
库房里需要存放的东西太多了[00:14:06]
摆放不下[00:14:10]
只好重重叠叠地堆放在一起[00:14:11]
啊[00:14:26]
这里是宽敞的厅堂[00:14:32]
陈设着两句卧帐、幄帐[00:14:36]
周围又是永友胺基登Lu 以及用来烹饪饮食的各种器具a [00:14:38]
还有色、度度等乐器[00:14:45]
殿下就是在这里招待客人的[00:14:48]
哎[00:15:04]
这里是后世[00:15:05]
就是中山王殿下的卧室[00:15:07]
这里建造的最为讲究[00:15:10]
用石板垒成小屋[00:15:12]
屋内涂满红漆[00:15:15]
卧室分为主厕两间[00:15:18]
主事北侧是汉白玉棺床[00:15:20]
棺椁就安放在棺床上[00:15:24]
我们再看小测试[00:15:27]
灯光摇曳[00:15:29]
烟香缥缈[00:15:31]
地上有事永熏炉大盆搓澡时[00:15:33]
这里是殿下的洗浴房[00:15:38]
窦绾墓的情况呢[00:15:47]
和刘胜墓的差不多[00:15:49]
只是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呢[00:15:51]
要略逊于刘胜墓[00:15:54]
在布局上也有唯一的一点不同[00:15:57]
这就是窦绾墓[00:16:00]
他的卧室呢[00:16:01]
是在厅堂的南面[00:16:03]
也就是在靠近刘胜墓的这一面[00:16:06]
是因为山体结构亦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00:16:09]
我们不清楚[00:16:13]
有人推断[00:16:15]
这种布局呢[00:16:17]
俩做主是挨得最近[00:16:18]
象征着夫妻和睦[00:16:20]
满城汉墓出土的随葬品的数量是非常丰富的[00:16:23]
像刚才我们提到的就有握杖、棺椁、车马、灯具、炉具、日常生活用品、钱币、医疗器具、兵器等等[00:16:27]
在这些器物当中呢[00:16:40]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这个酒器[00:16:42]
我们大家都知道[00:16:45]
酒文化呢[00:16:46]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00:16:47]
爱酒之人古以有之[00:16:51]
刘胜就是其中的一位[00:16:55]
史书的记载中呢[00:16:57]
刘胜他了酒[00:16:59]
在刘胜的墓里呢[00:17:01]
就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酒器[00:17:02]
各种质地[00:17:05]
像有铜、中铜[00:17:06]
仿铜链子壶[00:17:08]
有七尊七至背漆耳杯[00:17:10]
还有玻璃制的ER 呗[00:17:13]
他们的制作呢[00:17:15]
都十分的精美[00:17:16]
其中在北美耳饰呢[00:17:19]
放置了16 个大陶缸[00:17:20]
他们是盛酒用的[00:17:23]
高度呢[00:17:25]
都有70 多公分[00:17:25]
这些酒刚出土的时候呢[00:17:28]
在底部还有白色的酒渣残留[00:17:30]
说明下葬的时候[00:17:34]
这些缸里是装满了酒的[00:17:35]
初步估算一下[00:17:37]
J 16 只大朝纲至少呢可以盛酒5000斤[00:17:39]
您看刘胜有多爱酒[00:17:44]
窖藏半蹲[00:17:47]
这里我们要说呢[00:17:49]
夫唱妇随这样的大陶缸[00:17:50]
在窦绾的墓里呢[00:17:54]
还有17 只[00:17:55]
16 加十七三十三只大陶缸可以盛酒上万斤[00:17:58]
在窦绾的墓里呢[00:18:05]
还出土了一套非常有意思的行酒令用具[00:18:07]
它包括一枚铜头子和行酒令用钱[00:18:11]
这个投资呢[00:18:16]
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玩的骰子[00:18:17]
汉代的这枚骰子呢[00:18:20]
它的内容可比咱们现在的丰富多了[00:18:22]
它一共是有18 个面[00:18:26]
其中16个面上面有1 23 这样一直到16 的数字[00:18:28]
另外有两个对称的面呢[00:18:36]
是酒来和骄这样的字样[00:18:38]
行酒令用钱一共是40 枚[00:18:43]
其中的20 枚呢[00:18:46]
上面住着第一[00:18:48]
第二[00:18:50]
这样一直到第20 [00:18:51]
另外有20 枚呢[00:18:54]
上面住的都是三个字或者是四个字的粤语[00:18:56]
您比如说起行酒饮酒[00:19:00]
歌自银止乐乃使等等[00:19:04]
这套行酒令用钱呢[00:19:08]
是在我国考古发掘中首次成套出土的[00:19:10]
听着这些[00:19:15]
愿与您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00:19:16]
这个和喝酒有关系的小游戏[00:19:20]
就像从我们现在反着穿越回去的[00:19:22]
关于这套行酒令钱他的玩法呢[00:19:27]
现在我们还不甚清楚[00:19:30]
如果您艾灸对酒文化感兴趣[00:19:32]
那么不妨和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千古谜题[00:19:36]
在满城汉墓的众多角色就是墓主人身穿金缕玉衣[00:19:45]
满城汉墓是出土的这两件金缕玉衣是我国已发现的金缕玉衣[00:19:54]
保存最完好[00:20:00]
制作工艺最精湛[00:20:01]
造型结构最精美[00:20:03]
那么[00:20:05]
金缕玉衣究竟是谁[00:20:06]
墓主人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王为何要身穿玉衣下葬[00:20:08]
玉衣里面蕴藏着什么秘密呢[00:20:14]
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00:20:17]
他们现在呢[00:20:21]
就在河北博物院的展厅里进行展出[00:20:21]
有很多观众呢[00:20:25]
就是冲着他们去的[00:20:27]
一进展厅就问[00:20:28]
金缕玉衣在哪儿呢[00:20:30]
今天在这儿呢[00:20:33]
我就给您做一下详尽的介绍[00:20:34]
金缕玉衣是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此后穿用的葬夫[00:20:37]
玉衣[00:20:46]
顾名思义[00:20:47]
就是用玉做成的衣服[00:20:48]
但是呢[00:20:52]
它不是一整块儿玉[00:20:52]
而是有很多的小玉片连缀而成的[00:20:54]
联缀玉片用的是金丝[00:20:57]
所以呢叫做金缕玉衣[00:21:00]
御医这个名称呢[00:21:04]
最早是见于汉书[00:21:06]
有的古文献的记载是玉霞[00:21:08]
他是古代帝王和高级贵族的特质藏伏[00:21:12]
根据它编缀的丝缕不同呢[00:21:16]
又分为金缕、银缕、合同履[00:21:19]
但是[00:21:23]
浴衣究竟是个什么模样[00:21:23]
史书中没有记载[00:21:26]
在考古资料方面呢[00:21:28]
虽然很早就有玉一片出土[00:21:30]
但是呢[00:21:33]
都是零散的[00:21:34]
没有人看到过它的全貌[00:21:35]
当刘胜墓的考古发掘进行到后使的时候[00:21:37]
一件用金丝连缀着玉片铠甲状的器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呢[00:21:41]
参与发掘的考古队员都惊喜不已[00:21:48]
玉衣像迷一样传说了2000多年的寓意[00:21:53]
今天终于看到了他的真容[00:21:58]
长期悬而未决的玉一行至之谜终于解开了[00:22:02]
我们来看一下刘胜的玉衣[00:22:07]
它全长是1 .88 米[00:22:10]
佣金SI 1100 多克[00:22:14]
玉片是2498 片[00:22:16]
它的外形呢[00:22:20]
和人体的结构是相似的[00:22:21]
我们看他有宽阔的胸膛[00:22:23]
有微微隆起的腹部[00:22:26]
还有to 谷的臀部[00:22:28]
我们推测呢[00:22:30]
刘胜他应该是一个高大威猛的人[00:22:31]
预约的制作呢[00:22:36]
非常的精细合体[00:22:37]
它不仅有上衣袖筒[00:22:39]
他还有手套[00:22:42]
协和头部是把这个躯体呢完完全全包裹住的[00:22:43]
在脸上呢[00:22:49]
还有眼睛、鼻子和嘴的形象刻画[00:22:50]
我们再来看看斗碗的寓意[00:22:54]
它全长是1 .72 米[00:22:56]
玉片是2160 片[00:22:59]
金丝是700多克[00:23:02]
窦绾的玉衣呢[00:23:05]
比刘胜的更加精细[00:23:06]
在脸上呢[00:23:09]
不仅有眼睛、鼻子和嘴[00:23:10]
在两侧呢[00:23:13]
还做出了耳廓的形象[00:23:14]
他的玉衣的上衣也和刘胜的不同[00:23:18]
用的玉片比较大[00:23:21]
不是用金丝编缀的[00:23:23]
而是用丝带粘贴在一起的[00:23:25]
丝带的防腐性呢[00:23:27]
比玉片和金丝要差很多[00:23:29]
您现在看到的这些丝带呢[00:23:31]
是我们根据出土之后玉玉片上残留的粘贴痕迹进行复原的[00:23:34]
刘胜和窦绾的玉衣是在我国考古发掘中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规格最高的金缕玉衣[00:23:42]
您可能会说了[00:23:56]
不是早就有玉片出土吗[00:23:57]
那那些御医都上哪儿去了呢[00:24:00]
汉代盛行厚葬[00:24:03]
豪华的葬具和大量的珍贵的随葬品呢[00:24:06]
引来的却是盗墓贼[00:24:10]
很多的汉墓在下葬不久就频遭到毁[00:24:13]
到了十墓九空、尸骨无存的这种境地[00:24:18]
向玉一[00:24:23]
典型的是黄家的葬具[00:24:24]
盗墓贼是肯定不敢把它们拿出去变卖的[00:24:26]
于是就捣毁[00:24:29]
甚至呢抽取金丝[00:24:31]
所以在很多的汉墓里发现的呢[00:24:33]
都是散落了的玉一片[00:24:36]
您可能还会问[00:24:40]
都是汉代的吗[00:24:41]
对[00:24:44]
三国的时候[00:24:44]
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用玉一敛藏[00:24:45]
他说呢[00:24:50]
用玉一帘藏式于俗所为[00:24:51]
从此呢[00:24:54]
玉依旧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00:24:55]
在考古发掘方面呢[00:24:58]
也确实没有发现汉代以后的寓意[00:25:00]
那么[00:25:03]
刘胜和窦绾为什么要用玉作葬服呢[00:25:03]
我们的古人对玉非常的崇敬[00:25:09]
认为晶莹剔透[00:25:13]
质地坚硬的玉呢[00:25:15]
他是日月山川的精华[00:25:16]
能够和自然界的所有神灵保持沟通[00:25:19]
食用它可以长寿[00:25:24]
佩戴它可以辟邪[00:25:27]
那么用于敛藏呢[00:25:30]
就可以保持尸骨的不朽[00:25:31]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呢[00:25:35]
就已经出现了用玉敛葬的这种做法[00:25:38]
最初是把这个玉呢放到嘴里[00:25:42]
握在手中[00:25:45]
后来就发展成为把玉边成片覆盖在脸上和身上[00:25:47]
因为这种片像鱼鳞[00:25:53]
所以古人把它叫做淋湿[00:25:55]
在西周和战国的墓葬中呢[00:25:58]
都发现过这种淋湿[00:26:00]
到了汉代[00:26:02]
人们更加重视队形破的保护[00:26:03]
认为只要保持尸骨的不朽[00:26:07]
就能够享受生食的一切[00:26:09]
于是在这个时期呢[00:26:12]
淋湿就发展成为了一套边坠的很完整的衣服[00:26:14]
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御医[00:26:20]
这个玉衣它很厚重[00:26:23]
结构又这么复杂[00:26:25]
是怎么给墓主人穿上的呢[00:26:27]
在这儿我们告诉大家这个秘密[00:26:31]
玉衣呢[00:26:34]
它是分部分制作的[00:26:35]
要分不分给墓主人一件一件的套穿上[00:26:38]
在做整体的固定[00:26:42]
刘胜的玉衣[00:26:45]
它就分为头部、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六个部分[00:26:46]
这其中呢[00:26:53]
头部又油头罩和脸盖组成[00:26:54]
上衣呢分为前后两片[00:27:00]
秀童[00:27:06]
手套[00:27:08]
裤筒和谐[00:27:10]
又都是左右分开的[00:27:13]
所以呢[00:27:15]
它实际上是12 个独立的部件[00:27:16]
袖筒和裤筒都是一个平片[00:27:20]
在手套和鞋的中部呢[00:27:23]
都留有开缝[00:27:25]
所以他给墓主人套穿上之后呢[00:27:27]
先对这12 个部件的开缝处进行缝合[00:27:29]
之后再用预制在里面的条带进行整体的固定和连接[00:27:34]
玉衣的制作出看起来很简单[00:27:41]
实际上呢[00:27:43]
他需要高超的技艺水平[00:27:44]
首先要比照人体进行设计、选材、开料[00:27:48]
要把预料呢都琢磨成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的玉片[00:27:53]
每一片玉片呢[00:27:59]
要经过抛光、钻孔、打磨之后再用金丝编缀四角[00:28:00]
每一部分呢[00:28:07]
还要用丝织品包边[00:28:08]
保证它看起来合体美观[00:28:10]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00:28:13]
有一片玉片不合乎要求[00:28:15]
那么呢[00:28:18]
这个玉衣的边坠呢[00:28:18]
就会突骨不平[00:28:19]
甚至根本就没有办法[00:28:21]
瑞杰在汉代制作这样的一件浴衣[00:28:23]
需要一名熟练的玉宫[00:28:27]
耗费十年的时间[00:28:29]
他的制作成本呢[00:28:31]
就相当于100户中等人家家产的总和[00:28:32]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金缕玉衣[00:28:39]
它的价值呢[00:28:42]
其实远远的不在于金丝和玉片本身[00:28:43]
在于它的整体设计理念和编缀缝合的工艺[00:28:49]
更在于他绝无仅有的历史价值[00:28:55]
正是因为如此呢[00:29:00]
完整出土的刘胜窦绾金缕玉衣旧城[00:29:01]
为了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物[00:29:06]
弥足珍贵[00:29:09]
除了金缕玉衣外[00:29:13]
满城汉墓出土物中还有一件被广大观众所熟知的随葬品[00:29:14]
那就是长信[00:29:20]
长信宫灯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00:29:22]
我国分别于1973年和2000年两次公开发行长信宫灯邮票[00:29:26]
2010 年[00:29:33]
长信宫灯在上海市各地产享誉国内外[00:29:34]
常见公公[00:29:39]
不仅造型美观、结构惊喜[00:29:40]
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环保的功能[00:29:43]
那么[00:29:46]
这座2000多年前的环保灯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故事[00:29:47]
长信宫灯又为何被誉为中华第一灯呢[00:29:51]
介绍完了金缕玉衣[00:29:57]
再让我们看一件满城汉墓出土的耳熟能详的器物[00:29:58]
这就是长信宫灯[00:30:04]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他蹬高四18 公分[00:30:07]
铜质通体鎏金灯的整体造型[00:30:13]
是一位跪坐执灯的宫女[00:30:17]
他梳发际赴金国[00:30:21]
身穿广袖长衫[00:30:24]
在两臂之间脱持着一盏带罩铜灯[00:30:27]
因为灯体上有长信字样的铭文[00:30:33]
所以呢考古人员给他定名为长信宫灯[00:30:36]
我们考量一件文物[00:30:41]
它的价值呢[00:30:43]
通常会从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三个方面儿[00:30:44]
这三个方面呢[00:30:50]
在这盏长信宫灯身上体现的是非常的充分[00:30:51]
所以今天我在这儿呢[00:30:55]
就分这三个方面给大家作介绍[00:30:57]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价值[00:31:00]
这盏长信宫灯[00:31:03]
它的整体造型是一位汉代的宫女[00:31:04]
在这位宫女的身上呢[00:31:09]
就蕴含着很多汉代的历史文化信息[00:31:11]
比如坐姿[00:31:15]
汉代所谓的做呢[00:31:17]
就非常像我们现在的贵[00:31:19]
宫女的坐姿就是标准的汉代坐姿[00:31:23]
再看服饰[00:31:28]
商周的时候呢[00:31:31]
流行的是上衣下长的服装[00:31:32]
这也正是我们今天一晌这个词的来源[00:31:35]
到了战国的时候呢[00:31:40]
上下一长[00:31:41]
连在一起了[00:31:43]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炮[00:31:45]
在西汉时期呢[00:31:48]
这种袍服继续流行[00:31:50]
宫女身上穿着的就是当时普遍穿着的宽袖曲裾袍服[00:31:52]
宫女是光着脚的[00:32:00]
古代称跣足[00:32:02]
只要在现在的正规的场合[00:32:05]
光脚是不礼貌的[00:32:07]
但是在当时[00:32:09]
跣足是对君主的试镜之一[00:32:10]
这些汉代生活的细节呢[00:32:15]
就通过长信宫灯表现的非常真实[00:32:18]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铭文[00:32:22]
在长信宫灯的灯体上呢[00:32:24]
一共刻有九处[00:32:26]
一共是65个字的铭文[00:32:28]
它的内容呢[00:32:30]
就包括灯的持有者[00:32:31]
他的管理者[00:32:34]
灯的重量和容量[00:32:36]
那这些铭文又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呢[00:32:39]
第一名文中长信阳信家的字样为我们探究墓主人身份提供了线索[00:32:45]
长信指的是长信宫[00:32:55]
也就是皇宫中窦太后居住的地方[00:32:58]
这个窦太后呢[00:33:01]
他是汉武帝刘彻和靖王他们的祖母[00:33:03]
阳信家在灯体上一共出现了六处[00:33:08]
那么这个阳信家又是谁家呢[00:33:12]
一说是阳信夷侯刘揭[00:33:15]
只加一说是阳信长公主[00:33:18]
阳信夷侯刘揭受封于汉文帝时期[00:33:23]
但是他的儿子后来参加吴楚七国之乱被废黜[00:33:26]
阳信长公主[00:33:32]
他就是汉武帝的亲姐姐[00:33:34]
从这些铭文它的字体、刻工和内容上来看呢[00:33:36]
显然他不是一次性的刻上去的[00:33:41]
这就说明这盏灯呢[00:33:44]
曾经几易其主[00:33:45]
王后窦绾是他的最后一位持有者[00:33:48]
但却不是唯一的持有者[00:33:52]
这盏灯呢[00:33:55]
它首先应该是在阳信家[00:33:55]
后来进了长信宫[00:33:59]
最终呢[00:34:01]
是出在了王后窦绾的墓中[00:34:02]
我们推测[00:34:06]
窦绾是窦太后的娘家人[00:34:07]
按辈份推算呢[00:34:10]
市值孙辈的这盏灯就应该是窦太后赐给到晚的[00:34:12]
第二铭文中上域内者都是汉代的官名[00:34:18]
上玉呢是汉代掌管洗浴的属官[00:34:25]
但是在汉代的史料中呢[00:34:29]
没有记载[00:34:31]
是在宋代的史料中记载汉初有这个官职[00:34:32]
所以说在这儿的铭文呢[00:34:37]
就对宋代的史料提供了实物佐证[00:34:39]
第三[00:34:44]
铭文中关于灯的重量和容量的记载[00:34:45]
我们通过实测跟他进行比较[00:34:50]
就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度量衡制度提供了新的材料[00:34:53]
第四是这个铭文它本身的字体[00:34:58]
我们知道汉代的时候通用文字呢是隶书[00:35:03]
隶书是起源于战国晚期[00:35:08]
在西汉中期成熟了[00:35:11]
在西汉前期呢[00:35:14]
正是这种油转向力的转变过程当中立中上代传一[00:35:15]
长信宫灯灯体上的铭文呢[00:35:23]
正是处在这个变化阶段[00:35:25]
这就为我们研究汉代隶书的演变提供了资料[00:35:28]
下面我们来看看科学价值[00:35:32]
它代表了当时灯具制作的最高水平[00:35:35]
长信宫灯带有导烟管[00:35:40]
还有一个中空的灯体[00:35:43]
点燃之后[00:35:46]
烟灰和烟晨能顺着导烟管进入到灯体之内[00:35:47]
减少室内污染[00:35:52]
他还有灯罩[00:35:55]
这个灯罩呢是两片弧形的平板[00:35:56]
其中的一片是可以左右拉动的[00:36:00]
这样呢[00:36:03]
既可以挡风[00:36:03]
又可以调节灯的照度和方向[00:36:05]
关闭它还可以减少烟尘和异味的外泄[00:36:08]
您可能说了[00:36:13]
这个平板我看见了[00:36:14]
就是灯罩[00:36:16]
那么这个导烟管儿在哪儿呢[00:36:17]
宫女的右臂和身体都是中空的[00:36:21]
袖口和右臂就是导烟管[00:36:25]
中空的身体用来存储烟灰[00:36:29]
而这盏长信宫灯呢[00:36:34]
它又分为六个部分分别铸造[00:36:35]
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装拆自如[00:36:39]
所以呢[00:36:48]
清扫烟灰是十分方便的[00:36:49]
您可能会说了[00:36:53]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制作这样的灯呢[00:36:54]
汉代的时候呢[00:36:58]
还没有蜡烛[00:36:59]
使用的都是灯烛[00:37:00]
灯烛呢[00:37:03]
是用剥了皮[00:37:03]
浸透了油的麻杆儿做成的[00:37:05]
而这个灯油的主要成分是动物油脂[00:37:08]
点燃之后呢[00:37:12]
就会产生大量的烟灰烟尘[00:37:13]
并且呢还有浓重的腥臭味儿[00:37:16]
向长信宫灯[00:37:20]
这种带有导烟管和灯罩的灯呢[00:37:21]
就可以减少室内污染[00:37:25]
保持室内的清洁[00:37:28]
长信宫灯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品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00:37:31]
广泛的受到关注[00:37:38]
他没有以往青铜器的厚重神秘[00:37:41]
它的造型和装饰风格呢[00:37:45]
挥洒自如[00:37:48]
轻巧华丽[00:37:49]
设计者把汉代宫女的一个日常姿态就像摄影一样定格在这盏灯上[00:37:52]
宫女的神态安然[00:38:01]
公瑾坐姿优雅端庄[00:38:03]
我们看灯人物和导烟功能十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00:38:07]
看不到一丝牵强的痕迹[00:38:13]
它的功能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00:38:17]
达到了极致[00:38:20]
长信宫灯以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00:38:23]
被誉为中华第一灯[00:38:34]
1968 年发掘的满城汉墓[00:38:37]
在新中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00:38:41]
满城汉墓[00:38:45]
他墓葬规格高[00:38:46]
埋藏年代确切[00:38:48]
从来没有被盗扰过[00:38:50]
保存了完整的文化信息[00:38:52]
随葬品数量大[00:38:57]
种类丰富[00:38:59]
历史价值高[00:39:00]
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00:39:03]
目前保存和展示满城汉墓文物最多的呢[00:39:08]
就是河北博物院[00:39:12]
现在最新一版的大汉绝唱满城汉墓陈列已经于2013年的9月1日开始和观众见面了[00:39:15]
上展文物达到了1605 件套[00:39:24]
百闻不如一见[00:39:29]
近距离的观赏满城汉墓文物[00:39:32]
能让您更深刻的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00:39:35]
关于满城汉墓的讲座[00:39:42]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儿[00:39:44]
欢迎大家有机会来河北博物院[00:39:46]
谢谢[00: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