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
  • 反馈

《《百家讲坛》 20160809 唐宋八大家·苏轼4 伟大的天才与全才》歌词


歌曲: 《百家讲坛》 20160809 唐宋八大家·苏轼4 伟大的天才与全才

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40:08

播放 下载lrc歌词 下载纯文本歌词

《百家讲坛》 20160809 唐宋八大家·苏轼4 伟大的天才与全才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唐宋八大家为什么只有苏轼被称为全才[00:00:02]

苏轼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担得起全才这个称号呢[00:00:07]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四集伟大的天才与全才[00:00:11]

ER [00:00:26]

苏轼的一生可谓辉煌而又坎坷[00:00:33]

自古文人命运多舛[00:00:37]

与李白相比[00:00:39]

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00:00:40]

多了几分隐忍平衡[00:00:43]

与杜甫相比[00:00:45]

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00:00:47]

多了几分超然达观[00:00:49]

所以后人评价苏轼说他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一个全才[00:00:52]

它既是雅文化的宗师[00:00:59]

又是俗文化的宗师[00:01:01]

也是思想和精神领域的一代宗师[00:01:03]

那么[00:01:06]

苏轼究竟有何独特之处[00:01:07]

能担得起全才这个称号[00:01:09]

我们今天重新解读苏轼又会有哪些礼物呢[00:01:12]

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为您继续讲述系列节目[00:01:17]

唐宋八大家下部第四集[00:01:24]

伟大的天才与全才[00:01:27]

套用一句韩愈的名言[00:01:31]

千里马常有[00:01:34]

而伯乐不常有[00:01:35]

我个人认为[00:01:36]

天才常有[00:01:38]

而全才啊[00:01:40]

不常有啊[00:01:41]

你看李白肯定是天才[00:01:43]

但是李白擅长写诗文呢[00:01:45]

说老实话[00:01:49]

比他的诗还是要差的很多的啊[00:01:50]

那么而且李白主要擅长绝句[00:01:54]

歌行古风[00:01:56]

那个杜甫[00:01:59]

律诗写得好[00:02:00]

七律那没人超过度[00:02:02]

所以在律师这一块[00:02:04]

他的胜率上[00:02:07]

杜甫的天才也不得了[00:02:08]

但是杜甫画画也不行[00:02:10]

对不对[00:02:13]

王维诗画双绝[00:02:14]

但是这个书法呢啊王维[00:02:18]

虽然不错[00:02:22]

但是比起他的事和话的但还是有一定距离[00:02:23]

所以要想样样精通[00:02:27]

[00:02:32]

那是很难的一件事[00:02:33]

甚至有点不太可能[00:02:35]

为什么呢[00:02:36]

因为上帝总是关上一扇门[00:02:37]

才给你打开一扇窗户[00:02:40]

但是上帝面临这个东坡句式的时候[00:02:43]

就特别的慷慨[00:02:47]

给他寄[00:02:49]

打开了大门[00:02:49]

又打开了窗户啊[00:02:51]

所以苏东坡可以说是[00:02:54]

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一个全才[00:02:57]

所以它既是[00:03:02]

雅文化的宗师[00:03:04]

又是俗文化的宗师[00:03:06]

也是思想和精神领域的一代宗师[00:03:09]

所以我们分开来看一下[00:03:16]

首先它是雅文化的重视[00:03:17]

从雅文学的角度[00:03:21]

不论是诗词文赋[00:03:23]

有宋一代[00:03:26]

苏东坡[00:03:28]

那都是一面旗帜啊[00:03:29]

诗不用说了[00:03:32]

我们知道师这个[00:03:34]

北宋是苏黄并称的[00:03:37]

而到了两宋合起来[00:03:41]

那就是苏陆并称北宋[00:03:42]

就是苏轼和他的弟子黄庭坚[00:03:45]

如果两宋合起来[00:03:48]

就是苏轼和陆游[00:03:49]

但不论换黄庭坚、换路由[00:03:51]

第一面旗帜苏东坡是不能换的[00:03:54]

我们知道[00:03:56]

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这面大旗[00:03:58]

其实就是浇在[00:04:01]

苏东坡手上的[00:04:04]

所以苏东坡的诗啊[00:04:06]

那不仅有唐诗的情趣[00:04:09]

还能体现出宋诗的理趣[00:04:13]

宋诗畅里就理性的思辨[00:04:17]

你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吗[00:04:21]

比如说那个[00:04:24]

题西林壁[00:04:26]

对吧[00:04:27]

是以横砍成岭侧成峰[00:04:27]

远近高低各不同[00:04:32]

不识庐山真面目[00:04:34]

只缘身在山中[00:04:36]

写庐山的诗多难写[00:04:40]

李白题诗尚在上头了[00:04:44]

眼前有景道不得了啊[00:04:47]

所以我们对比一下李白的时候啊[00:04:50]

望庐山瀑布[00:04:52]

制造香炉生紫烟[00:04:54]

遥看瀑布挂前山[00:04:56]

飞流直下3000尺[00:04:59]

疑是银河落九天[00:05:02]

这李白呢[00:05:05]

是什么[00:05:05]

那是止血[00:05:06]

直接描写[00:05:08]

而且把夸张笔法用到极致[00:05:10]

飞流直下3000尺[00:05:12]

疑是银河落九天[00:05:15]

没法你再如何描摹[00:05:16]

你也超不过这个景致[00:05:19]

这就像诗经里头那个数人写美女[00:05:22]

直瞄[00:05:27]

直接描写[00:05:27]

用比喻的手法[00:05:29]

走入柔体[00:05:30]

肤如凝脂[00:05:32]

领如蝤蛴[00:05:33]

齿如瓠犀[00:05:35]

螓首蛾眉[00:05:37]

巧笑倩兮[00:05:39]

美目盼兮[00:05:40]

美到极致[00:05:42]

那你后面只能在说什么[00:05:45]

啊齿如编贝呀之类的[00:05:48]

但是还是套着人家的模板来超不过[00:05:51]

所以后人怎么办呢[00:05:55]

再说四大美女的时候超不过的做人了[00:05:57]

于另辟蹊径[00:06:00]

只能说沉鱼落叶[00:06:02]

闭月羞花[00:06:05]

诗经是直接比喻[00:06:08]

比不了了[00:06:10]

只好用夸张比内联复去夸张[00:06:11]

但是我们回头看这个沉鱼落雁[00:06:15]

闭月羞花也是出奇制胜[00:06:17]

所以我们知道美人[00:06:19]

四大美人就是用沉鱼落雁[00:06:21]

闭月羞花[00:06:23]

反而比那个前面更有名[00:06:25]

对吧[00:06:28]

所以苏东坡也是换一种里去[00:06:28]

[00:06:32]

唐诗擅长写秦a 、宋诗擅长写哩[00:06:33]

换一个角度[00:06:38]

写出人生的况味和哲理来[00:06:40]

不识庐山真面目[00:06:42]

只缘身在此山中[00:06:44]

光是庐山这样[00:06:46]

整个人生都是这样[00:06:48]

我们有时候在坎坷挫折中啊[00:06:51]

沉郁顿挫[00:06:56]

难以自拔[00:06:57]

为什么呢[00:06:59]

因为现在里头了啊[00:07:00]

在得意时[00:07:02]

忘形也认为现在里头[00:07:03]

这都是[00:07:06]

不识庐山真面目[00:07:07]

只缘身在此山中啊[00:07:09]

很有哲理[00:07:12]

所以[00:07:13]

苏轼的诗典型的体现啊[00:07:15]

宋诗里去思辨的特点[00:07:19]

当然这要建立在对文字的[00:07:22]

精准的把握上[00:07:26]

所以舒适啊啊[00:07:28]

文字学的功底也很深的[00:07:31]

所以对于文字的运用[00:07:34]

比如说这可以看出汉字功夫的那个钱秦[00:07:36]

窦滔的妻子[00:07:39]

苏会有个著名的璇玑图回文诗吗[00:07:42]

苏东坡一看[00:07:46]

也写作回文诗[00:07:47]

你看这首诗[00:07:49]

正念倒念啊[00:07:52]

注意看[00:07:54]

春晚落花余碧草[00:07:55]

夜凉的月半[00:07:57]

梧桐人随雁远边城暮雨应苏联秀隔空倒过来[00:07:59]

又是一首诗[00:08:07]

空格秀琳缩印创[00:08:08]

墓曾边远滟随人[00:08:11]

同无半月的量叶[00:08:14]

草碧余花落晚村[00:08:17]

妙到毫巅是不是[00:08:21]

这就说明苏轼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啊[00:08:24]

对汉字的把控能力到了多么出神入化的地步[00:08:29]

所以不仅是诗[00:08:34]

苏轼去写文[00:08:37]

那个文章我们知道苏轼号称唐宋八大家啊[00:08:38]

这个八大家指的是古文[00:08:43]

八大家是指文章[00:08:46]

虽然中国叫做诗的国度[00:08:49]

但是在宋以前[00:08:51]

宋明以前[00:08:53]

古人对文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超过诗词[00:08:55]

为什么呢[00:08:59]

因为曹丕说过一句名言[00:09:00]

叫文章乃经国之大业[00:09:02]

不朽之盛事[00:09:05]

所以速度欧阳修作为天下文坛盟主[00:09:07]

为什么对苏轼寄予厚望[00:09:13]

因为当时啊急韩流古文运动之后[00:09:16]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啊[00:09:20]

这面旗帜就是欧阳修举起来继承韩柳古文运动的旗帜[00:09:22]

但是你要文章写得好啊[00:09:29]

对吧[00:09:31]

所以苏东坡第一次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啊[00:09:32]

这个可参加了制科考试[00:09:37]

里头分为好多集[00:09:39]

一开始[00:09:40]

参加第一场考试[00:09:42]

当时欧阳修出的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00:09:44]

考完了之后[00:09:49]

欧阳逍特意交代副主考官梅尧臣[00:09:51]

千万不要漏过那些真正有思想有内涵的好文章[00:09:55]

梅尧臣真正真的不负众望[00:10:01]

找到了一篇好文章[00:10:03]

很激动[00:10:05]

拿来给主考官欧阳修看[00:10:06]

欧阳修一看[00:10:08]

哎呀[00:10:09]

激动得不得了[00:10:10]

好文章啊[00:10:11]

发榜之后[00:10:13]

欧阳修他开始以为是曾巩啊[00:10:14]

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啊[00:10:16]

本来想列第一名[00:10:19]

但是觉得啊[00:10:21]

要辟邪吗[00:10:22]

曾总又是自己的学习学生[00:10:24]

所以只列了个第二名[00:10:26]

最后一看不是曾巩[00:10:28]

苏轼[00:10:31]

然后叫来苏轼一问[00:10:33]

哎呀[00:10:35]

这个文章写的真漂亮[00:10:36]

但中间有一个典故啊[00:10:39]

这我都没见过啊[00:10:41]

问那个梅尧臣[00:10:43]

老梅[00:10:44]

你见过吗[00:10:44]

梅尧臣[00:10:46]

我也不知道[00:10:46]

我也想不起来这个典故出自哪里[00:10:47]

问苏东坡[00:10:50]

苏东坡说[00:10:51]

典出三国志孔融传[00:10:52]

[00:10:56]

然后苏东、欧阳修回去就查一查查不到下一次见到苏东坡的时候又问[00:10:57]

那我回去查没有这条典故啊[00:11:05]

恐龙钻里头没有啊[00:11:08]

苏总说[00:11:11]

怎么没有啊[00:11:11]

当年曹操[00:11:12]

打败了袁绍之后[00:11:15]

抢了人家袁绍的儿媳[00:11:18]

就是袁熙的老婆[00:11:20]

三国号称三大美人之一的征服[00:11:22]

然后就把这个美女征服赏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00:11:27]

恐龙当时就讽刺曹操[00:11:34]

[00:11:37]

当年周武王[00:11:40]

打下天下之后啊[00:11:44]

肯定是把妲姬[00:11:48]

赏给了周公[00:11:51]

周公带[00:11:53]

曹操说[00:11:54]

怎么会有这种事儿[00:11:55]

我怎么不知道啊[00:11:56]

孔融说[00:11:58]

以今日之事推之[00:11:58]

当年应该是这样[00:12:01]

那讽刺曹操[00:12:03]

曹操一听啊[00:12:05]

心里这个火啊是吧[00:12:06]

后来[00:12:08]

假他人之手啊[00:12:09]

也把孔融给杀了[00:12:11]

借刀杀人[00:12:13]

所以[00:12:15]

苏东坡讲了[00:12:16]

孔融能想象当年是这样能想当然[00:12:18]

我为什么不可以啊[00:12:21]

所以这段事我也是想当然耳[00:12:23]

是我编的啊[00:12:26]

不行吗[00:12:27]

结果欧阳秀一听[00:12:28]

大惊失色[00:12:30]

退下去之后啊o 退尔大惊曰[00:12:33]

此人可谓善读书[00:12:37]

善用书啊[00:12:40]

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00:12:42]

所以给那个梅圣愈说[00:12:46]

老夫当避路[00:12:48]

放他出一头地[00:12:49]

所以一方面故可以看出欧阳修的这种胸怀[00:12:51]

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真的是被苏东坡的才情才气所折服[00:12:57]

你看[00:13:03]

这才叫改造文章的宗师啊[00:13:03]

所以后来苏东坡[00:13:07]

自评自己的文章[00:13:10]

怎么说一点都不骄傲的说[00:13:12]

实事求是[00:13:15]

文如万斛泉涌[00:13:16]

不择地[00:13:18]

皆可出在平地[00:13:19]

滔滔汩汩[00:13:21]

虽一日千里[00:13:22]

无难及[00:13:23]

其余三是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00:13:24]

所可知者[00:13:28]

常行于所当行[00:13:29]

常止于不可不止[00:13:31]

如是而已[00:13:33]

哎呀[00:13:35]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00:13:36]

行于所当行[00:13:37]

止于所当止啊[00:13:39]

该走的地方走啊[00:13:42]

该停的地方停[00:13:44]

温气贯穿[00:13:46]

毫无滞碍[00:13:49]

你看那个赤壁赋这样的名片啊[00:13:51]

凌虚台记[00:13:54]

超然台记[00:13:55]

喜雨亭记啊[00:13:56]

这样的名片咱不说[00:13:57]

那就看他最[00:13:58]

精短的一篇小品文[00:14:01]

其实我觉得啊[00:14:03]

他在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其实是开辟了明清小品文的风范[00:14:05]

很短[00:14:13]

元丰六年10月12 日夜[00:14:14]

结衣欲睡[00:14:17]

月色入户[00:14:18]

欣然起行[00:14:19]

也无与为乐者[00:14:21]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00:14:23]

怀民亦未寝[00:14:28]

相与步于中庭[00:14:29]

庭下如积水空明[00:14:32]

水中藻荇交横[00:14:35]

盖竹白银[00:14:37]

何夜无月[00:14:40]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00:14:41]

如两人者耳[00:14:45]

妙极了[00:14:50]

这是行于所当行[00:14:51]

止于所当止[00:14:53]

仿佛随意熟知[00:14:55]

你看三层前面交代事由[00:14:57]

尤其是中间两个人在庭中啊[00:14:59]

庭下如积水空明[00:15:04]

水中藻荇交横[00:15:06]

盖竹柏影e [00:15:08]

这说的是什么[00:15:10]

说的是月光[00:15:12]

但根本没提[00:15:13]

你要吗[00:15:16]

那最后更妙的是一个字啊[00:15:18]

但少闲人[00:15:20]

如吾两人者[00:15:23]

一个字[00:15:24]

[00:15:25]

你看上去用笔很邪啊[00:15:26]

但是苏东坡当时是被作为乌台诗案之后作为罪官被贬谪在杭州的[00:15:30]

而当时[00:15:40]

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在黄州[00:15:41]

和那些当道的权臣[00:15:45]

当道的小人们怎么样道不同[00:15:48]

不相为谋[00:15:51]

自楚贤弟[00:15:53]

自约闲人[00:15:56]

仿佛闲笔[00:15:57]

其实深有内涵[00:15:59]

细琢磨[00:16:01]

一个闲一个月[00:16:02]

是这篇文章的灵魂[00:16:04]

他说的那么轻易啊[00:16:06]

那么潇洒[00:16:08]

那么飘逸[00:16:09]

所以是一代文章宗师苏东坡开了豪放词一派[00:16:11]

瓷的主流确实是婉约[00:16:20]

但是词如果只有婉约[00:16:22]

就像事物阴阳不平衡一样[00:16:25]

一阴一阳谓之道[00:16:29]

要想让磁的这种文学体裁大放异彩[00:16:32]

登堂入室[00:16:36]

必须要阴阳平衡[00:16:38]

虽然前面李后主啊[00:16:40]

40年来家国3000里地三河[00:16:44]

气象阔大[00:16:47]

但是[00:16:48]

悲凉之作[00:16:50]

还算不上是标准的豪放史[00:16:52]

虽然柳永八声甘州对[00:16:55]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00:16:58]

关河冷落残照当劳[00:17:04]

气象也不可谓不扩大[00:17:07]

但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豪放词[00:17:09]

像刘永[00:17:13]

像李玉里头[00:17:15]

悲愤之声同样到了苏东坡在人生的困境里头啊[00:17:18]

开始外放[00:17:24]

首先是外放到杭州[00:17:25]

然后切密州[00:17:27]

在密州的时候一种转变[00:17:29]

雌蜂的啊关键作品出现[00:17:32]

那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00:17:35]

老夫聊发少年狂[00:17:39]

左牵黄[00:17:42]

右擎苍[00:17:43]

锦帽貂裘千寄卷[00:17:44]

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00:17:47]

青色俯看孙郎[00:17:51]

酒酣胸胆尚开张[00:17:55]

鬓微霜又何妨[00:17:58]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00:18:00]

会挽雕弓如满月[00:18:04]

西北望[00:18:06]

射天狼[00:18:08]

这首词我觉得是在词史上扭转雌蜂的一个关键节点[00:18:11]

时间出现的关键作品[00:18:18]

这首密州出猎写完之后[00:18:20]

苏东坡都自己[00:18:24]

你看他自己说[00:18:27]

近却颇作小词[00:18:28]

虽无柳七风味儿[00:18:31]

只得柳永的风味[00:18:32]

亦自是一家[00:18:34]

呵呵呃[00:18:35]

我们讲过[00:18:37]

他缮写呵呵体数日[00:18:37]

勤猎于郊外[00:18:40]

所获颇多[00:18:42]

作得一阕[00:18:43]

令东州壮士[00:18:45]

执掌顿足而歌之[00:18:48]

吹笛击鼓以为节[00:18:50]

颇为壮观也[00:18:52]

所以苏轼也意识到这是扭转的词风了[00:18:55]

这个词以前都是[00:18:59]

婉约词对不对[00:19:03]

那么[00:19:05]

现在要令东州壮士执掌顿足儿歌[00:19:05]

吹笛击鼓以为节[00:19:10]

[00:19:13]

这个气魄就不一样[00:19:14]

四方到此一转儿[00:19:16]

你要知道[00:19:18]

这个时期是苏轼经受人生的第一个挫折[00:19:19]

从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青壮年阶段转而呗[00:19:24]

被贬官外放[00:19:31]

但是接下来[00:19:33]

人生到了更[00:19:34]

大的转折期[00:19:36]

更大的苦难面临的[00:19:37]

那就是乌台诗案[00:19:40]

乌台诗案之后[00:19:41]

被作为罪官怎么样监管流放在黄州[00:19:43]

在这个地方[00:19:49]

人生困顿之极[00:19:50]

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00:19:52]

物质上的困顿加精神上的苦闷[00:19:54]

苏轼在天地之间找到了一种超脱[00:19:58]

一种大境界的超脱[00:20:02]

这种超脱不仅为他个人[00:20:04]

也为整个宋词找到了一种超越[00:20:06]

那就是千古名作念奴娇[00:20:11]

赤壁怀古[00:20:15]

大江东去[00:20:18]

浪淘尽[00:20:20]

千古风流人物[00:20:22]

新编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00:20:25]

万石穿空[00:20:31]

惊涛拍岸[00:20:32]

卷起千堆雪[00:20:33]

江山如画[00:20:36]

一时多少豪杰[00:20:38]

遥想公瑾当年[00:20:43]

小乔出嫁了[00:20:46]

雄姿英发[00:20:48]

羽扇冠巾[00:20:50]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00:20:52]

故国神游[00:20:56]

多情因生[00:20:58]

早生华发[00:21:00]

人生如梦[00:21:03]

一阵欢类[00:21:06]

降雨[00:21:09]

这是一个标志性作品[00:21:11]

就像我刚才说的啊[00:21:13]

不仅标志着苏轼超越了自己的人生的困顿[00:21:15]

也标志着宋词[00:21:19]

超出了原来的婉约词境[00:21:21]

易拓天地[00:21:27]

进入广阔天地之间[00:21:28]

[00:21:31]

所以后来辞旧无无处不可写[00:21:31]

无事不可写[00:21:35]

被后人评东坡的词叫以诗入词[00:21:37]

以文入词[00:21:40]

也是行于所当行[00:21:43]

止于所当止啊[00:21:44]

当然反过来并不是说苏轼[00:21:46]

豪放词写得好[00:21:49]

婉约词写的就不好[00:21:51]

事实上舒适的啊[00:21:53]

这个词的创作也是以婉约词为主[00:21:55]

总量上还是婉约词多[00:21:58]

同样[00:22:00]

婉约词也写得非常之美[00:22:01]

苏东坡把磁台上Le he Shi he [00:22:04]

文一样的地位[00:22:08]

所以[00:22:11]

雅文学的宗师啊[00:22:11]

诗词文赋样样精通[00:22:14]

当然[00:22:16]

除了雅文学海雅文化[00:22:18]

比如说书法[00:22:20]

苏东坡、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00:22:21]

比如说绘画啊[00:22:25]

他和文与可[00:22:26]

其实是开辟了这个两宋文人画的先河[00:22:27]

他那幅书法精品[00:22:32]

这个黄州寒食诗帖[00:22:35]

被称为古今第三大行书[00:22:39]

第一是兰亭集序[00:22:44]

不用呃[00:22:45]

第二颜真卿的祭侄稿[00:22:46]

第三就是苏东坡的寒食尸体[00:22:49]

所以[00:22:53]

不论是啊雅文学的各个方面[00:22:55]

包括啊[00:22:59]

除了书法[00:23:00]

绘画[00:23:01]

还有音乐[00:23:01]

[00:23:02]

苏东坡的情意很高的[00:23:03]

他之所以在[00:23:05]

这个杭州[00:23:08]

任通判的时候[00:23:10]

发现了当时才12 岁的朝云[00:23:12]

就是因为[00:23:16]

他的音乐天赋很高[00:23:18]

而同样[00:23:20]

苏东坡在这一块也是音乐上的奇才[00:23:21]

只是雅文化的宗师[00:23:25]

还不能让市井百姓这么亲近苏轼[00:23:27]

苏轼还是俗文化的宗师[00:23:30]

他的故事常常让人忍俊不禁[00:23:33]

拼死吃河豚[00:23:36]

自酿酒却喝得别人拉肚子[00:23:38]

从朋友那里骗取药方救百姓等等[00:23:40]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00:23:44]

而这一切让苏轼成为了一个接地气的文人[00:23:46]

不是高高在上[00:23:50]

高不可攀[00:23:52]

他仿佛就是你的朋友[00:23:53]

就在你的身边[00:23:55]

首先[00:23:58]

最有名的美食家[00:23:59]

烹饪大使[00:24:02]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还做过一个帽子[00:24:03]

高高的子毡帽[00:24:05]

有学者认为[00:24:09]

后来那个厨师帽啊[00:24:10]

大概从苏苏东坡的子代贸里头画[00:24:11]

当然了[00:24:14]

苏东坡做主摘帽并不是做厨师[00:24:15]

但是他自己这个烹饪的水平不得了[00:24:18]

东坡羹、东坡肉、东坡肘子[00:24:21]

[00:24:25]

我想很少有人不知道这些[00:24:26]

在舌尖上的中国[00:24:29]

很少有人不知道东坡肉吧[00:24:30]

很少有人不知道东坡肘子吧[00:24:33]

当然这个东坡肉的说法就比较多了[00:24:37]

有的说他在杭州西湖的时候[00:24:41]

然后呢[00:24:45]

这个民工很辛苦啊[00:24:46]

然后他创制了东坡肉的烧法[00:24:49]

也有的说他在常州啊[00:24:51]

怎么怎么样[00:24:53]

但学者比较统一的观点[00:24:54]

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00:24:56]

其实是他在困居黄州的时候研制出来的烧法[00:24:58]

朱东坡的烹饪技术那是没得说的[00:25:04]

但是为什么菜烧得那么好呢[00:25:07]

说到底[00:25:10]

道理很简单[00:25:10]

因为他是个吃货[00:25:12]

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这种啊[00:25:13]

有讽刺意义的[00:25:16]

他是个美食家[00:25:17]

他太爱吃了[00:25:20]

他所有人都爱眼中无一个不好人吗[00:25:23]

也爱世间万物[00:25:27]

眼中也无一个不好物[00:25:28]

[00:25:31]

别人锦衣意识[00:25:32]

做个美食家那可想而知[00:25:33]

但苏东坡他是在人生困顿的时候[00:25:35]

越发体现出美食家的特色[00:25:38]

喜欢吃[00:25:42]

说他那个吃河豚很有名了[00:25:44]

对吧[00:25:47]

[00:25:48]

我们都知道现在有句话叫拼死吃河豚[00:25:48]

典故也从他那儿来的啊[00:25:51]

常州当年有户人家河豚做的特别好[00:25:53]

特意请苏东坡到家里头来吃[00:25:57]

苏大学士要赞许两句[00:26:00]

那不就出名了吗[00:26:03]

结果他吃的时候[00:26:04]

所里家里的其他人都躲在屏风后头看他吃[00:26:06]

希望他能说出什么来[00:26:11]

结果他老人家吧唧吧唧在那儿吃的可香了[00:26:12]

一句话也不说[00:26:15]

众人都看傻啦[00:26:17]

光听Chi 的声音没有评价[00:26:19]

吃完了之后一模嘴说了一句话[00:26:21]

也值一死啊[00:26:25]

为了吃这个河豚[00:26:28]

值得去一死[00:26:29]

这叫拼死吃河豚啊[00:26:30]

典故从这儿来[00:26:32]

因为河豚的那个里头有毒[00:26:35]

弄不干净的话是很危险[00:26:37]

但是最能说明[00:26:40]

这个苏东坡的吃是他在困境里头[00:26:42]

东坡肉就是在黄忠[00:26:47]

人生困境的时候[00:26:49]

后来到了惠州[00:26:51]

苏东坡创造了一种吃法[00:26:54]

吃什么[00:26:56]

吃那个羊肉[00:26:56]

到徽州啊[00:26:58]

当时徽州啊这个集市啊比较贫乏[00:26:59]

据说每天才杀一只羊[00:27:03]

苏东坡作为最关被流放在那个地方[00:27:07]

本来就窘迫的很[00:27:10]

所以他没钱去买羊肉[00:27:12]

他就给那个卖羊的说[00:27:14]

每天把那个羊脊骨啊给他一罐[00:27:15]

他拿那个羊脊骨回去怎么样呢[00:27:21]

A [00:27:23]

这个放在锅里头烧了之后[00:27:25]

T 骨间的那种细肉[00:27:27]

然后说这个味道味美绝伦[00:27:30]

然后还专门写信把这种羊脊骨的烧法[00:27:34]

写信告诉自己啊[00:27:38]

同样被贬在雷州的弟弟[00:27:40]

苏辙苏籽油[00:27:43]

那写到最后说味道怎么美[00:27:45]

怎么烧才能烧出这么美的[00:27:48]

这个[00:27:51]

羊肉味道来[00:27:52]

然后还要怎么吃T 骨方法是怎么样[00:27:53]

写到最后来了一句[00:27:56]

[00:27:59]

狗要不高兴了[00:28:00]

他把骨头吃的这么干净啊[00:28:02]

把骨头缝里的肉都吃的这么干净[00:28:04]

狗要不高兴的[00:28:07]

你看这苏东坡是一个很达观很乐趣的人[00:28:08]

所以他还是严格说起来也是一个啊[00:28:12]

宠物民呢[00:28:15]

他后来到儋州[00:28:16]

没办法[00:28:17]

穷困之极[00:28:18]

对吧[00:28:20]

[00:28:20]

当时的相人[00:28:21]

人家送了他一只狗a [00:28:22]

他就养了一只狗[00:28:23]

她很喜欢这只狗[00:28:25]

他给这只狗起名叫什么呢[00:28:26]

起名叫乌嘴[00:28:28]

就是黑嘴[00:28:32]

为什么起名叫污水呢[00:28:34]

因为有一次过桥的时候[00:28:36]

这个狗啊瞧[00:28:38]

特别窄[00:28:40]

然后这个狗就从底下游过去[00:28:41]

让乔[00:28:44]

让这个苏东坡走[00:28:45]

让苏东坡一看[00:28:46]

哎呀[00:28:47]

这够好啊[00:28:47]

希望他能和路基的黄二一样[00:28:49]

在西晋的时候[00:28:53]

路基啊养了一条狗[00:28:54]

特别有名[00:28:56]

黄尔啊[00:28:57]

你看入嘴对黄尔吗[00:28:58]

是不是啊[00:29:01]

那个黄二绿姬后来到了这个[00:29:03]

洛阳去这个当官[00:29:07]

有一次写家书啊[00:29:09]

要找人寄家书回去[00:29:11]

他是苏州府人啊[00:29:13]

然后这个[00:29:15]

黄耳摇头摆尾[00:29:17]

[00:29:20]

路基就问[00:29:20]

难道你能帮我送信[00:29:20]

王二居然点点头[00:29:22]

然后路基就把那个信挂在他的脖子上的铃铛下啊[00:29:24]

弄一个这个竹勺子[00:29:28]

然后塞在里头[00:29:30]

挂在他脖子铃铛下[00:29:31]

然后这个黄耳居然[00:29:33]

跑了几天几夜跑到[00:29:36]

跑回苏州府[00:29:39]

把家属送了回去[00:29:40]

家人一看[00:29:42]

哎呀[00:29:43]

那黄儿送家书回来[00:29:45]

又重新写了家书[00:29:46]

又塞在他的脖子底下[00:29:47]

又把家书送了回来[00:29:48]

这个后来路基非常喜欢这个黄耳[00:29:51]

所以苏东坡说[00:29:54]

但愿这个乌嘴能像黄儿一样[00:29:55]

后来到这个儋州啊啊[00:29:58]

在那个孤苦一无一的海岛之上[00:30:01]

除了自己的儿子苏过[00:30:05]

乌嘴鸭就是东坡居士最大的陪伴[00:30:08]

所以他吃羊肉的[00:30:12]

说到最后说怕狗要不高兴[00:30:13]

所以后来到了海南岛上[00:30:16]

养了污水之后[00:30:18]

有时候乌嘴偷吃他的东西[00:30:20]

他本来就没什么东西吃的[00:30:23]

无罪[00:30:25]

偶尔偷吃他东西[00:30:25]

他笑笑啊[00:30:27]

也不处罚[00:30:29]

无罪[00:30:29]

除叻[00:30:30]

这个吃肉啊[00:30:32]

烹饪[00:30:34]

苏东坡还喜欢喝酒[00:30:35]

但酒量不大[00:30:37]

而且还喜欢自己酿酒喝[00:30:38]

自酿过真一酒[00:30:41]

天门冬酒[00:30:42]

但是他的儿子输过啊[00:30:44]

有一次给朋友说[00:30:47]

我在给我爸酿的酒[00:30:48]

你们不喝也罢啊[00:30:50]

结果有个人不服[00:30:52]

非要喝[00:30:53]

喝完了之后拉肚子[00:30:54]

拉肚子之后[00:30:56]

苏东坡在用自己做的要去给人家治病[00:30:57]

所以它又是一个医生[00:31:02]

他喜欢做药啊[00:31:06]

因为他喜欢道家的东西吗[00:31:07]

养生啊[00:31:09]

炼丹那些东西[00:31:11]

但是苏东坡没有像一般的饮食一样啊炼丹制药走上歧途[00:31:13]

你看他那个杭州当时啊[00:31:19]

发洪水灾难的时候[00:31:23]

刘明疾病丛生[00:31:24]

苏东坡后来就给自己的好朋友炒股[00:31:27]

这个炒股手上有一个秘方[00:31:31]

叫做[00:31:35]

圣三子炒股这个秘方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传呢[00:31:36]

后来苏东坡就是磨着他[00:31:41]

缠着他[00:31:43]

后来炒股说要是苏东坡在江边指江发誓[00:31:43]

不能传给别人[00:31:49]

然后苏东坡他发誓不传[00:31:51]

结果炒股就把这个盛产子给他苏东坡拿个盛产紫掉头[00:31:53]

就告诉那些制药的人[00:31:59]

把方子告诉人家啊[00:32:00]

做成这个盛产子玩[00:32:02]

然后去赈灾[00:32:06]

救老百姓[00:32:08]

所以心中始终装着百姓[00:32:09]

装着天下人[00:32:14]

宁肯背弃自己的誓言[00:32:15]

当然炒股后来也原谅他[00:32:18]

知道他的这个性格[00:32:20]

所以苏东坡被贬岭南的时候[00:32:21]

炒股也是他一个非常啊可以说人生知己的朋友[00:32:23]

跋涉千里去岭南看他[00:32:29]

最后也死在途中啊[00:32:31]

所以[00:32:34]

苏东坡不仅是要到啊[00:32:35]

十道不用说了[00:32:39]

美食一到要到还有查到[00:32:40]

他甚至第一个提出[00:32:43]

石壁用茶树去烦腻[00:32:45]

止不住耳尖[00:32:49]

饭后用茶漱口可以去龋齿的[00:32:51]

这要对茶性了解到怎么样[00:32:55]

了解到非常[00:32:57]

熟悉的地步[00:33:00]

所以你看苏东坡[00:33:02]

为什么[00:33:05]

屡次被流放[00:33:07]

投荒万里呀[00:33:09]

别人都认为他肯定活不回来[00:33:10]

它都能活着回来[00:33:14]

一方面因为因为他强大的精神和意志[00:33:15]

另一方面[00:33:20]

还是因为得益于他对生活[00:33:21]

最朴实层面的那些热爱[00:33:26]

那些心得体会[00:33:29]

不论九道十道[00:33:32]

茶倒一倒都善茬[00:33:33]

不仅能治世人[00:33:36]

还能怎么样[00:33:38]

还能治自己[00:33:39]

在困厄之际帮自己渡过难关[00:33:41]

作为天才的苏轼[00:33:46]

不论是雅文化、俗文化方面样样精通[00:33:47]

可是要成为一个宗师级的人物[00:33:51]

最关键的还要有精神层面的终极追求[00:33:54]

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作为一个巨人的出现[00:33:58]

最终还是因为他的思想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00:34:02]

它那种穷则独善其身[00:34:06]

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00:34:09]

直到今天也依然是我们的榜样[00:34:11]

在思想层面[00:34:15]

苏东坡儒释道兼收并蓄[00:34:17]

自成一家[00:34:21]

儒家不用说了[00:34:22]

它本身就是一个儒生[00:34:24]

当然[00:34:25]

苏东坡有旁通佛老[00:34:26]

儒释道三家皆散[00:34:29]

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庄子吗[00:34:32]

那个小时候他父亲叫他读庄子[00:34:36]

他弟弟苏辙就是说[00:34:40]

说他小的时候就一副仙风道骨[00:34:43]

别人看着都非常羡慕[00:34:48]

所以[00:34:50]

之所以能在黄州写下前赤壁赋[00:34:51]

那就是得了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征税[00:34:57]

当然佛家佛理他就更喜欢了[00:35:02]

我们知道[00:35:05]

像道歉啊啊[00:35:06]

像佛印啊[00:35:08]

都是她的好朋友[00:35:09]

方外之交很多[00:35:11]

很多僧人都喜欢苏东坡[00:35:14]

你看他写的这个庐山[00:35:17]

对吧[00:35:19]

题西林壁我们讲过[00:35:20]

其实不光有题西林壁[00:35:23]

还有题东林市啊[00:35:25]

这个西林寺和东林寺其实挨得很近[00:35:29]

苏东坡去都写了诗[00:35:33]

我们的题西林壁和在东林寺写的诗赠东林总长了[00:35:37]

还有他写的观潮[00:35:43]

三首诗放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出[00:35:46]

他人生的那种[00:35:50]

易经啊[00:35:52]

我觉得特别是像这个佛家的禅宗3G [00:35:53]

第一种题西林壁[00:35:59]

横看成岭侧成峰[00:36:00]

远近高低各不同[00:36:02]

不识庐山真面目[00:36:03]

只缘身在此山中[00:36:05]

当局者迷[00:36:08]

然后第二种则是在东林寺写的[00:36:11]

赠东林总长老[00:36:14]

西山尽是广长舌[00:36:15]

山色无非清净身[00:36:18]

这说的是佛祖[00:36:22]

佛祖广长舌免[00:36:24]

天下皆闻[00:36:25]

山色无非清净身[00:36:27]

达到佛祖的境界[00:36:30]

自然中自然到处都是果岭[00:36:32]

夜来84000斤[00:36:35]

他日如何举示人[00:36:38]

再看第三首观潮[00:36:42]

庐山烟雨浙江潮[00:36:44]

未到[00:36:47]

千般恨不消[00:36:47]

到得还来别无事[00:36:49]

吴山烟雨志江[00:36:52]

原来青山庐山烟雨浙江潮怎么怎么样啊[00:36:57]

不去看一下[00:37:00]

那么怎么样[00:37:02]

未到千般恨不消[00:37:03]

真正的看到了[00:37:04]

[00:37:06]

庐山烟雨[00:37:08]

浙江潮哈[00:37:09]

还是庐山云[00:37:11]

浙江草[00:37:13]

这不是不过如此啊[00:37:15]

而且是回归本色[00:37:16]

这三首诗放在一起[00:37:18]

我们就想到了[00:37:19]

缠中说的3G 啊[00:37:21]

看山是山[00:37:23]

看水是水[00:37:25]

看山不是山[00:37:26]

看水不是水[00:37:28]

到最后看山还是山[00:37:29]

看水还是水[00:37:32]

三首诗放在一起[00:37:35]

佛理精湛的[00:37:36]

但是这么擅长佛老之学的苏东坡[00:37:38]

临终的时候[00:37:43]

当时他的好朋友秦世雄[00:37:45]

还有韦林长老[00:37:48]

在他身边[00:37:50]

在公元101年的7月28日[00:37:52]

苏东坡知道自己不行[00:37:55]

Le 沐浴更衣之后[00:37:57]

这时候[00:38:00]

维林找老在他耳边说[00:38:00]

端民亦无望[00:38:04]

苏东坡勉强回答[00:38:07]

西方不无[00:38:10]

但个例着力不得[00:38:12]

什么意思啊[00:38:15]

各立着[00:38:17]

立不得[00:38:18]

可见苏东坡到最后临终之前[00:38:20]

他也不是只求个人的超脱[00:38:25]

他内心中向所有的儒家知识分子一样啊[00:38:29]

装着家国[00:38:34]

装着天下[00:38:35]

因为她是一个[00:38:38]

达则兼济天下[00:38:40]

穷则独善的儒生[00:38:42]

因为他是一个太上立德[00:38:45]

其次立功、其次立业[00:38:47]

追求三不朽的儒生[00:38:50]

因为它是一个为天地立心[00:38:52]

为生民立命[00:38:55]

为往圣继绝学[00:38:56]

为万世开太平等[00:38:58]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楷模[00:39:02]

这就是苏东坡这样的人生哲学[00:39:07]

才能够跨越千年[00:39:10]

直指当下[00:39:13]

他身上的那种独立之精神[00:39:15]

自由之思想[00:39:17]

他心中的那种眼前无一个不好人的博爱[00:39:19]

使它不属于个人的生命[00:39:23]

所以[00:39:29]

苏东坡的生命哲学[00:39:29]

我个人感觉[00:39:32]

两个字[00:39:34]

通透[00:39:35]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至高境界[00:39:37]

是因为它从未泯灭呢科[00:39:40]

赤子之心[00:39:44]

正是这一片赤子之心[00:39:45]

才让他的生命哲学达到了通透的境界啊[00:39:47]

这样的话[00:39:53]

不论哪一家哪一派[00:39:55]

都在这个人的身上[00:39:57]

都在东坡居士的生命里[00:39:58]

浑然天成[00:40:01]

达到了中国文化的[00:40:02]

最高境界[00:40:05]

谢谢大家[00: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