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39:03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甲骨文是已知中国最古老的[00:00:05]
从田野地头的枯骨到震惊世界的文化遗产[00:00:08]
甲骨文的层层谜团如何解开[00:00:12]
百家讲坛为民考古殷墟讲述甲骨之谜[00:00:15]
嗯[00:00:29]
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不曾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真正的中华基因[00:00:35]
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金文[00:00:44]
再到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00:00:47]
汉字的演变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的缩影[00:00:51]
甲骨文被公认为是汉字的起源ER 甲骨文的发现地阴虚更因为其在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地位[00:00:56]
被尊为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00:01:06]
2006年[00:01:11]
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00:01:13]
面对着这些3000年前的甲骨[00:01:16]
我们不禁想知道[00:01:19]
甲骨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00:01:21]
它是如何被发现的[00:01:24]
它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有何不同[00:01:26]
从甲骨文的发现到殷墟的发现与发掘[00:01:30]
中间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呢[00:01:33]
带着这些历史谜团[00:01:38]
把家长谈栏目走进河南安阳[00:01:39]
来到甲骨文的发源地殷墟[00:01:42]
邀请多年从事阴虚田野考古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和玉玲介绍[00:01:45]
带您一同考古殷墟[00:01:53]
寻根中国[00:01:55]
今天播出第一集甲骨之谜[00:01:57]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00:02:04]
这里是河南安阳殷墟[00:02:06]
安阳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00:02:09]
文字的发源地甲骨文距今呢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00:02:12]
但是被现代的学者所认识在仅仅只有100年的时间[00:02:16]
在这100年的时间里[00:02:21]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不懈的努力[00:02:23]
甲骨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00:02:26]
那么[00:02:29]
这中间夹谷到底是如何发现的呢[00:02:29]
19 世纪末[00:02:32]
正是清王朝山雨欲来风满楼[00:02:34]
新疆朽木之际[00:02:38]
普通老百姓都过着[00:02:40]
思埠果脯[00:02:42]
有病无钱e 的一种生活状态[00:02:44]
当时我们这个安阳县西北五里小屯村的村民[00:02:47]
剃头匠李晨也是过着这样的日子[00:02:52]
据说有一年呢[00:02:56]
李晨得了病[00:02:57]
什么病呢[00:02:59]
疥疮[00:03:00]
这个不大的一个病[00:03:02]
但是李晨就是没有签字[00:03:03]
但是这个疥疮实在是痒痛难耐[00:03:07]
他没有办法[00:03:10]
他就从地里捡了一些烂骨头[00:03:11]
我们叫枯骨[00:03:13]
他给陌生粉抹到这个[00:03:15]
伤口上[00:03:17]
没想到啊[00:03:19]
还真有效果好了[00:03:20]
这个枯骨从哪里来的呢[00:03:22]
原来当时这个老百姓在田地里[00:03:24]
就是我们小屯这个村里面耕地的时候[00:03:27]
经常会翻出来一些枯骨[00:03:31]
这些枯骨呢[00:03:34]
既不利于庄稼生长[00:03:35]
也不便于农田耕作[00:03:37]
当地老百姓就把这些烂骨头给收起来[00:03:39]
扔到枯井里面[00:03:43]
堆到田间地头[00:03:45]
当时的人觉得这个骨头啊[00:03:47]
都I 是谁都不想要他[00:03:49]
自从李晨把这个骨头[00:03:52]
用骨头做好了自己的病了[00:03:55]
以后呢[00:03:56]
李晨就不再干剃头这件事了[00:03:57]
他专门在田地里讲这个国土[00:04:01]
卖到陈列的中药铺里面[00:04:03]
为了让朱一付老板说这个有效[00:04:06]
他亲自在自己的身上做实验[00:04:09]
说这就是龙骨[00:04:11]
龙骨啊[00:04:13]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是有记载的[00:04:14]
他实际上是指的是呢古生物或者是古脊椎动物的一种化石[00:04:19]
是一种中药[00:04:24]
能够生津止血[00:04:26]
当时的重要老板就一一斤六个铜板的价钱开始收购[00:04:28]
虽然呢[00:04:35]
已经只有六个铜板[00:04:36]
但是这样的好事也绝对不会让李晨一个人占有[00:04:38]
所以呢[00:04:42]
当时的老百姓也开始加入到讲师这个苦苦的行列中去[00:04:43]
开始的时候药店还能够收购[00:04:48]
但是慢慢慢慢的受不了了[00:04:50]
因为什么呢[00:04:52]
逼近这个龙骨的销量太小[00:04:54]
但总的一个拒绝的一个办法[00:04:57]
于是一铺里面说什么呢[00:05:00]
说这个骨头上大课横的不要[00:05:02]
李晨他们想了个办法[00:05:07]
就用刀把这个刻痕刮去[00:05:09]
再卖给药店[00:05:12]
但即使是这样[00:05:14]
药店很快还是不熟[00:05:15]
毕竟量太大太大[00:05:17]
于是李晨自己档案[00:05:20]
把这个枯骨磨成粉[00:05:23]
包成小包[00:05:25]
拿到庙会上自己去卖[00:05:27]
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前[00:05:29]
我们真不知道有多少的[00:05:32]
这样的甲骨被磨成粉[00:05:36]
抹在伤口上[00:05:38]
吞到肚子里面去[00:05:40]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00:05:41]
小屯的龙骨开始慢慢慢慢的走出小屯[00:05:43]
走出阿英的药铺[00:05:47]
来到了京师[00:05:49]
里程万万没有想到[00:05:50]
他的这个偶然的行动是如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研究进程[00:05:52]
但实际上这种偶然的一种行为是甲骨学发现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一个环节[00:05:57]
来到金丝的这个甲骨[00:06:04]
在药店里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偶然[00:06:07]
1899年的深秋[00:06:12]
北京国子监[00:06:15]
当时的最高学府[00:06:17]
国子监的掌门人[00:06:18]
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病了[00:06:19]
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副药[00:06:23]
里面就有龙骨[00:06:26]
他派人到当时的宣武门外菜市口有一个中药铺去抓药[00:06:28]
估计王玉龙啊[00:06:35]
之前他没有见过什么是龙骨[00:06:36]
所以要抓回来以后呢[00:06:40]
他要亲自的看一看[00:06:41]
结果这一看不打紧[00:06:44]
他发现在龙骨上面有一些类似于篆书的刻痕[00:06:46]
可是呢[00:06:52]
他又不认识[00:06:52]
那么观众会疑问了[00:06:55]
当年李晨他们自己拿刀把这个课程刮掉[00:06:57]
为什么这个王大人那么在意呢[00:07:00]
实际上[00:07:04]
王大人、王懿荣[00:07:04]
王大人是金石学家[00:07:06]
金石学家是什么呢[00:07:09]
就是专门研究清东西上的铭文、碑刻、拓片的这些人[00:07:11]
凭着对谷物的敏锐的嗅觉和他扎实的这个古文字功底[00:07:16]
王玉龙觉得这个刻痕肯定是一种类类似于篆书的古老文字[00:07:21]
所以他就马上派人去收购这个龙骨[00:07:27]
慢慢慢慢的[00:07:31]
有一些古董商向他也开始兜售这些甲骨[00:07:32]
在很短的时间内[00:07:35]
他就收购了1500 片左右[00:07:37]
最贵的时候按字论价[00:07:41]
一个字[00:07:45]
二两银子[00:07:46]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00:07:47]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00:07:50]
仓皇乞讨到西安[00:07:53]
但是呢[00:07:55]
王玉荣走不了[00:07:56]
为什么呢[00:07:58]
因为王玉荣除乐视国子监祭酒之外[00:07:59]
他还有一个身份[00:08:02]
他是京师团练大臣[00:08:04]
就是专门负责北京的惩罚[00:08:07]
八国联军进北京了以后呢[00:08:10]
让王玉荣倍感耻辱[00:08:13]
所以他就决定自杀[00:08:15]
先是吞金[00:08:17]
二两不死[00:08:19]
后来又[00:08:21]
服毒自杀还是不行[00:08:22]
然后他就投井[00:08:25]
在自家的院子里面投井自杀了[00:08:27]
由于王玉荣对甲骨文发现做出的巨大贡献[00:08:29]
所以后来的人尊称他为甲骨文之父[00:08:33]
王懿荣为官清廉[00:08:37]
加上大量的收购文物[00:08:40]
所以他在世的时候[00:08:41]
他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了[00:08:44]
他死后[00:08:46]
他的儿子把这片这些甲骨卖给了王玉容的朋友[00:08:47]
刘[00:08:53]
呃[00:08:53]
刘哥这个人大家可能不是太熟悉[00:08:55]
但是呢[00:08:58]
如果我们说刘铁云写的老残游记[00:08:59]
可能观众朋友们想起来[00:09:02]
刘鹗[00:09:05]
字铁云[00:09:05]
他也酷爱[00:09:07]
军事文物[00:09:08]
他不仅从王玉荣这里面得到的这些文物[00:09:10]
它自己开始收藏文物[00:09:13]
到1903年的时候[00:09:18]
他更是把自己所收藏的文物[00:09:19]
甲骨踏印成册[00:09:22]
出版了一本书[00:09:25]
叫铁云藏龟[00:09:26]
从此以后[00:09:29]
甲骨不再是古董[00:09:31]
而是变成了供人研究的文献历史材料[00:09:33]
不仅如此[00:09:39]
流呃还有一个最大的贡献[00:09:40]
他是第一个认识到[00:09:42]
这个甲骨是商代或者音带的刀笔文字就是刀客的文字[00:09:45]
正确的判断了加工的年代[00:09:51]
自从从田间地头谁也不要的枯骨变成了一斤六个铜板的龙骨[00:09:54]
再到一个字[00:10:03]
二两银子的古董[00:10:05]
在这个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啊[00:10:07]
甲骨的身价不知翻了多少倍[00:10:10]
所以这就引起了当地的村民大事的[00:10:13]
捡拾甲骨[00:10:17]
开始还能捡的着[00:10:19]
在地里能捡得着[00:10:20]
慢慢捡不着了[00:10:21]
怎么弄呢[00:10:23]
就自己挖[00:10:23]
Va 的最多的就是当时小屯村的地主张学宪[00:10:25]
他经常组织十人二神在自家地里玩儿[00:10:31]
因为他家里地多[00:10:34]
特别是它家的菜地[00:10:35]
就在我们现在宫殿区这个位置家的菜地[00:10:37]
他因为假甲骨报复这样呢[00:10:41]
引起了土匪的注意[00:10:44]
土匪就给他绑架了[00:10:47]
需要大额的资金[00:10:48]
结果他家里面又交不起这个赎金[00:10:51]
就有人给他出个馊主意[00:10:54]
让他继续瓜卖甲骨交赎金[00:10:56]
于是他家里[00:11:00]
夫人又组织了十来个人[00:11:01]
哇[00:11:03]
甲骨[00:11:03]
结果呢[00:11:04]
由于挖的太深[00:11:05]
还埋进去四个人[00:11:06]
这样才作罢[00:11:08]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00:11:10]
由于政府软弱[00:11:12]
大量的文物[00:11:15]
中国的文物已公开的、私下的方式流失到海外[00:11:16]
国外有很多很多的古董商、探险家到中国来收购文物[00:11:22]
从1904年开始[00:11:27]
就是甲骨[00:11:30]
刚刚认识的几年[00:11:31]
就有两个外国的传教士方法练和酷守灵开始收购甲骨[00:11:32]
他们把这些甲骨收购了以后运到国外[00:11:39]
卖给博物馆[00:11:42]
其中我们现在知道的收购中国甲骨最多的大的传教士呢是[00:11:44]
名医是当时是长老会驻彰德府的牧师[00:11:51]
1914年您是知道这个甲骨出在我们这个安阳洹滨小屯以后啊[00:11:56]
他就不再好好干这个传教士这个活了[00:12:03]
经常骑着一个老白马到我们这个村子里面来收购甲骨[00:12:05]
每次来了以后[00:12:10]
村民都各自拿出自家挖出的东西[00:12:11]
让他[00:12:14]
让他来挑[00:12:14]
让他捡[00:12:15]
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00:12:17]
它就收购了大量的甲骨[00:12:19]
到1926年左右[00:12:21]
据说他已经收购了将近35000多片了[00:12:23]
后来这批甲骨呢被运出国外[00:12:27]
现在藏在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00:12:31]
甲骨文被发现是一个特殊的偶然[00:12:36]
但他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研究和文明探源却至关重要[00:12:39]
甲骨被发现初期[00:12:45]
只是少数结实爱好者的民间收藏[00:12:47]
然而[00:12:50]
随着时间的推移[00:12:51]
除了古董商们的投机和炒作[00:12:52]
Y 不断有饱学之士开始试着去认识甲骨文[00:12:54]
研究讲[00:12:59]
这一次[00:13:01]
甲骨文没有再沉睡下去[00:13:01]
慢慢呈现出3000年前的宏大与壮丽[00:13:04]
甲骨文发现之初呢[00:13:09]
由于价格非常非常的高[00:13:11]
价格飙升[00:13:13]
所以古董商啊[00:13:14]
故意隐瞒了这个甲骨的数字的位置[00:13:15]
有的时候说是在汤阴[00:13:19]
我们河南汤阴[00:13:21]
有的说是在我们的新乡的[00:13:23]
卫辉就是不告诉在什么地方[00:13:24]
罗振玉是流呃的朋友[00:13:28]
他俩呢[00:13:31]
也是儿女亲家[00:13:32]
早晨的时候[00:13:34]
他在刘鹗的家里面看到了这个甲骨[00:13:35]
他就认为这是自西汉以来古文字学家没有认识的一种文字[00:13:38]
所以从此以后[00:13:44]
他也痴迷于夹谷的收藏和研究工作[00:13:45]
随着这个甲骨收藏的越多[00:13:50]
研究得越深入[00:13:52]
它慢慢慢慢怀疑古董商说的这个甲骨的突出问题[00:13:53]
终于[00:13:59]
在1908年的时候[00:13:59]
他从一个喝醉酒的古董商嘴里面知道[00:14:01]
这个甲骨不是出在其他地方[00:14:05]
而是出在我们的安阳小屯[00:14:08]
1911年的时候呢[00:14:11]
他更是派他的弟弟罗振常亲自到小屯来调查[00:14:12]
并收购加工[00:14:18]
1915年[00:14:20]
他还不放心[00:14:21]
他自己又亲自到小屯来[00:14:22]
所以罗振玉[00:14:26]
正确的考试了小增加股市真正的甲骨出土D 同时呢[00:14:28]
它正确的认识到小屯就是当时的[00:14:35]
商代的都城[00:14:39]
殷墟的所在地[00:14:41]
他在甲骨文的考试和通读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成就[00:14:43]
罗振玉在收藏甲骨金石研究的时候[00:14:47]
他有个助手[00:14:50]
叫王国维[00:14:52]
1911年的时候[00:14:54]
王国维曾和罗振玉共同东渡日本[00:14:55]
帮助罗振玉整理收藏文物[00:14:59]
罗振玉是王薇的老师[00:15:03]
但是他俩是很好的朋友[00:15:04]
同时他俩还是儿女亲家[00:15:06]
在这个整理的过程中[00:15:09]
王国维慢慢慢慢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甲骨研究方法[00:15:12]
他利用甲骨文的文字材料[00:15:18]
研究商代的历史典章制度[00:15:20]
形成了新史学研究方法[00:15:25]
它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00:15:27]
发现甲骨文上所记的伤亡的亡系就是国王的[00:15:29]
这个是细he 司马迁记载[00:15:34]
在史记殷本纪上记载的伤亡的亡系基本上是一致的[00:15:37]
但个别有有差别[00:15:43]
基本上是一致的[00:15:45]
从而他用二重证据法证明史记殷本纪是信使[00:15:46]
是可信的[00:15:53]
而不像一股派[00:15:54]
他们说的是[00:15:56]
胡编乱造的[00:15:57]
是后人编造的[00:15:58]
所以他在这方面贡献非常非常的大[00:16:00]
1928年之前[00:16:03]
小屯甲骨都处于疯狂的被盗掘之中[00:16:05]
当年的八月[00:16:08]
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傅斯年先生就派谁呢[00:16:10]
PI 、董若冰到小村来考察[00:16:16]
因为董卓斌本身他是南阳人[00:16:20]
河南的南阳人[00:16:21]
他在安阳呢[00:16:23]
有朋友[00:16:24]
在朋友的带领下[00:16:25]
他就来到了小陈[00:16:26]
结果[00:16:29]
发现了新近盗掘的土坑[00:16:30]
所以他就得出一个结论[00:16:33]
小吞仍有甲骨[00:16:35]
没有被盗掘玩[00:16:37]
他就建议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立即主持考古发掘工作[00:16:39]
所以在当时的中医院院长蔡元培的[00:16:45]
推动一下[00:16:49]
终于促生了从1928年到1937年在殷墟的十年15 次考古发掘工作[00:16:50]
董卓斌本身不仅是研究甲骨[00:16:59]
他同时还主持了阴虚的几次考古发掘工作[00:17:02]
同时呢[00:17:07]
他对甲骨的研究[00:17:07]
特别是商代的历法和甲骨文的分期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00:17:09]
还有一位学者[00:17:15]
国母乳[00:17:17]
我们都对郭沫若都比较熟悉[00:17:17]
知道他是戏剧家、诗人、史学家[00:17:19]
实际上他还是著名的甲骨学家[00:17:23]
他在旅居日本的时候[00:17:28]
他就写了两本书[00:17:30]
一本叫普斯通传[00:17:32]
另一本叫殷契粹编这两本书[00:17:34]
到目前为止[00:17:37]
这两本书呢[00:17:38]
还是出学甲骨的入门课程[00:17:39]
新中国成立以后[00:17:42]
他主编了甲骨文合集[00:17:44]
总共收录了甲骨四万多片[00:17:46]
同时呢[00:17:49]
他也利用甲骨的资料去研究商代的历史[00:17:50]
写成了他的著名的书[00:17:54]
包括我们知道的奴隶制时代[00:17:56]
有趣的是[00:17:59]
上面我们提到的这几位人呢[00:18:00]
他们的字号里面都带一个糖字[00:18:02]
比如说罗振玉号血糖[00:18:05]
王国维[00:18:07]
号观堂[00:18:08]
董作宾[00:18:10]
字彦堂[00:18:11]
郭沫若[00:18:12]
字鼎堂[00:18:13]
所以后人把他们四个人合称为甲骨四堂[00:18:15]
他们各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00:18:20]
我们目前呢[00:18:25]
经学者严谨的统计[00:18:26]
我们现在知道的甲骨[00:18:29]
总共有15 万片[00:18:32]
但实际上详细知道[00:18:34]
常驻的只有13万片[00:18:37]
这13万片里面呢[00:18:41]
其中8 万片保存在我们大陆[00:18:42]
主要是在各家的博物馆、大学、研究机构里面[00:18:45]
还有将近3万片呢[00:18:50]
在哪呢[00:18:52]
在台湾这3万片呢[00:18:52]
基本上都是当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殷墟十年的考古发掘品[00:18:55]
还有一部分[00:19:04]
将近两万多片[00:19:06]
都在国外[00:19:09]
主要是清末民初通过各种渠道流失到海外的[00:19:10]
15万片甲骨[00:19:15]
实际上经过考古发掘的只有36000多平[00:19:17]
从这个数字对比[00:19:22]
我们也能够看出当年小屯甲骨被盗掘的疯狂的这种程度[00:19:23]
刚才我们说的三万多片正式发掘的甲骨[00:19:29]
由三次主要发现[00:19:33]
我们现在做个简单的说明[00:19:35]
1936年6月[00:19:38]
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就在我们的小团队宫殿区里面进行发掘[00:19:41]
本来[00:19:46]
呃[00:19:47]
是想在6月12号就收工的[00:19:47]
结果当时主持发掘的编号为Yh 127 坑的这个发掘者王香[00:19:50]
他也是考古师兄弟之一[00:19:56]
在这个坑里面[00:19:59]
当天晚上出了一些甲骨[00:20:00]
他本来想像往常一样[00:20:03]
有几片甲骨收回去就结束了[00:20:06]
但是一直工作到很晚[00:20:09]
甲骨总也说不完[00:20:12]
他们当天就让村民在这看着[00:20:14]
然后又把坑重新盖上[00:20:16]
还用蒙古文写上字[00:20:18]
因为当时的盗掘非常严重[00:20:20]
土匪整天就围着他们转[00:20:22]
为了保护发掘呢[00:20:24]
他们还请了当时的驻军守着[00:20:25]
就这样[00:20:29]
他们不放心让一个懂蒙文的老技工在坑上写上字[00:20:29]
第二天的时候他们有[00:20:35]
加派了人手[00:20:37]
包括当时的师兄弟之1 0 张茹也加入了这个坑的发掘过程中[00:20:38]
他们首先要想知道这个坑有多深[00:20:43]
所以就顺着坑的边缘往下掏[00:20:46]
结果根本容不下一个人了[00:20:49]
没有办法[00:20:51]
甲骨处的越来越多[00:20:52]
第二天的时候他们就决定了[00:20:55]
这种不是办法[00:20:57]
因为量太大[00:20:58]
在田野里不具备生理条件[00:21:00]
他们又决定把这个整个甲骨坑包装起来[00:21:02]
运到南京去[00:21:06]
这期间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00:21:08]
但因为当时也没有起重机[00:21:11]
也没有挖掘机[00:21:12]
全靠人力[00:21:13]
最后用几十个人把这个土著的坑排到了当时的安阳彰德府的火车站[00:21:15]
从彰德府[00:21:22]
顺着[00:21:24]
京汉铁路[00:21:25]
然后最后运到南京的鸡鸣寺[00:21:26]
中间呢[00:21:29]
因为这个东西太重[00:21:30]
还把火车轴都给压断了[00:21:32]
从此之后[00:21:35]
这批甲骨就开始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00:21:36]
开始在全国各地流转[00:21:41]
包括到了湖南[00:21:43]
到了昆明[00:21:45]
到了四川[00:21:47]
最后抗战争以后呢[00:21:48]
胜利了以后又回到南京[00:21:49]
1948年[00:21:51]
又运到台湾[00:21:53]
现在存在台湾南港历史语言研究所[00:21:54]
这个坑总共出土甲骨17096 片[00:21:59]
全是[00:22:03]
龟甲[00:22:05]
而且这个坑里面有一个人在共同寻找[00:22:06]
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啊[00:22:12]
这个坑是商代的档案库[00:22:14]
还专门有人值守在这个地方[00:22:17]
1973年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00:22:20]
对[00:22:24]
就在我们小屯的男D [00:22:24]
重新发掘[00:22:27]
这次主要是普古5335 片[00:22:28]
与Yh 12G 跟不一样的是什么呢[00:22:32]
这次呢[00:22:36]
没有集中的埋在一个坑里面[00:22:36]
而是零散的分布在[00:22:39]
当时的地层里面[00:22:42]
所以可能是当时的一些废弃的就不要的一些东西[00:22:44]
他主要是普古[00:22:48]
图甲的很少[00:22:51]
九一年的时候[00:22:52]
我们考古队又在花园庄的东地发掘了一个甲骨坑[00:22:54]
这个是专门挖的一个坑[00:22:59]
总共里面有带字的朴谷689 片[00:23:02]
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00:23:06]
因为我们知道的阴虚的这个[00:23:08]
呃甲骨啊[00:23:11]
绝大部分都是王的占卜[00:23:12]
但是这个坑里面呢[00:23:15]
他的占卜的主人就是辨识的[00:23:17]
这个主人不是王世子儿子的子[00:23:19]
所以在甲骨学界称为非王卜辞[00:23:23]
有的人会认为这个值是谁呢[00:23:27]
就是武丁的儿子[00:23:30]
有个校医太子[00:23:31]
太子效益没死的时候[00:23:33]
他的占卜纪录[00:23:35]
随着殷墟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00:23:42]
数以万计的甲骨被发现和收藏[00:23:45]
阴虚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00:23:48]
然而[00:23:51]
有关甲骨和甲骨文的谜团却一直困扰着我们[00:23:52]
究竟什么是甲骨文[00:23:56]
甲骨文是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00:23:58]
现在发现的甲骨文有多少字[00:24:01]
他们与今天的汉字有何不同[00:24:04]
我们又该如何去识读它呢[00:24:07]
甲骨文的甲骨[00:24:10]
是指文字的宅体[00:24:12]
假就是乌龟的腹部甲壳[00:24:14]
古呢[00:24:19]
一般都是指的是黄牛的肩胛骨[00:24:20]
这两种骨骼呢[00:24:24]
经过处理就变得比较平整[00:24:25]
便于克制[00:24:28]
但事实上除了甲骨之外[00:24:30]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呢[00:24:32]
还有很多很多的文字载体[00:24:35]
包括我们知道的[00:24:37]
青铜器[00:24:39]
瓷器[00:24:40]
甚至淘气都有[00:24:41]
还有包括简牍、竹子、木质这些都有[00:24:43]
武丁时期是商王特的[00:24:47]
或者是刻画符号[00:24:49]
但是到商代的早期[00:24:51]
就是我们知道殷墟是商代的晚期[00:24:53]
在商代早期的时候[00:24:55]
我们已经发现十分成熟的文字了[00:24:57]
只是这些文字呢[00:25:01]
没有刻在易于保存的[00:25:03]
材料上[00:25:06]
所以说我们说甲骨[00:25:07]
如果你介绍甲骨的话[00:25:09]
他应该是我们现在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00:25:11]
成熟的系统的文字[00:25:15]
这才是一个比较科学的一个定义[00:25:18]
由于甲骨文是活的文字[00:25:21]
它不像当年埃及的象形文字那样是一种死的文字[00:25:23]
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发现以后[00:25:28]
经历了很长时间都辨识不了[00:25:30]
最后有法国的天才少年丧薄凉[00:25:33]
通过罗塞塔碑三面文字对照[00:25:37]
然后再识别了埃及的象形文字[00:25:40]
我们这个阴虚这个时期[00:25:43]
甲骨文字呢已经十分成熟[00:25:45]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是活的文字[00:25:48]
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文字[00:25:51]
那么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甲骨字[00:25:53]
首先我们看这个字[00:25:57]
这个是甲骨的象形字[00:26:00]
儿子的子[00:26:03]
实际上他就是画了一个小孩的形象[00:26:04]
这个字大家猜猜是什么[00:26:09]
对[00:26:12]
这个是鬼字[00:26:12]
他戴了个面具[00:26:14]
表现一种巫师[00:26:15]
一种鬼的一种形状[00:26:16]
所以这也是一种象形字[00:26:18]
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无私的一种现象[00:26:20]
还有像这种字[00:26:24]
这个字[00:26:26]
世上[00:26:28]
下面这一横是地平线[00:26:29]
然后用一个短横指事一下[00:26:32]
这是网上的[00:26:35]
所以这个这种字是指事字[00:26:37]
那么这一下就好认了[00:26:41]
是吧[00:26:42]
这样就是下了就很简单了[00:26:43]
就是它它是用一个很简单的点睛之笔来表现一个意思[00:26:46]
这就是只是只[00:26:51]
这个更好认了[00:26:56]
这个就是[00:26:59]
会意字双木为林[00:27:01]
他就是用通过一个两个[00:27:05]
有时会甚至会三个来表示这个数目的一个状态[00:27:08]
这个字就是我们常知道的形声字[00:27:13]
一边是一个流水的形状[00:27:17]
另一边就是一个和[00:27:19]
就是一个人扛着一个东西[00:27:20]
这个和的一个形状[00:27:22]
所以一边是行[00:27:24]
一边是深[00:27:25]
表示河流的盒子[00:27:26]
所以这是一个形声字[00:27:29]
这种字[00:27:34]
我们叫甲介质[00:27:36]
它本身事物[00:27:38]
在甲骨文上[00:27:40]
他经常假借为我就是我[00:27:41]
自我的一个我这个字[00:27:45]
所以这种假介质[00:27:47]
特别造字不丰富的时候[00:27:49]
再商贷的[00:27:50]
或者是呃商周世界的经文里面也非常非常的常见[00:27:52]
比如说还有一个字[00:27:56]
赏赐的赐[00:27:57]
他就容易写成一个容易的易[00:27:59]
这是很很常见的假借的一种现象[00:28:01]
我们目前发现的甲骨的单字有多少呢[00:28:04]
大概有5000多字[00:28:07]
能够诗读出来的[00:28:09]
大概在1500 字做不到一千五一千四百多字这个样子[00:28:12]
那么有人会问了[00:28:17]
还有3000多字[00:28:20]
为什么不认识呢[00:28:21]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00:28:23]
有的人学的政治书啊[00:28:25]
如果你现在能够在能够考试出一个字来[00:28:28]
你绝对可以拿到博士文凭[00:28:31]
为什么[00:28:34]
好人的都被王玉荣他们认过了[00:28:35]
被罗振宇他们认过了[00:28:38]
是不是刚才我们举例的那些字[00:28:40]
让你一看你也认识现在的[00:28:42]
不认识是大部分是名词居多[00:28:45]
包括地名、官名[00:28:50]
包括一些各种这个物体的名字[00:28:52]
这些字你很难知道它的读音了[00:28:56]
但是我们通过上下文的关系[00:28:59]
整体的文章的意思还是能够知道的[00:29:02]
我们大家都知道康熙字典里面有5万汉字[00:29:05]
但是我们真正的常用智能[00:29:12]
比如说我们读人民日报[00:29:14]
需要多少字呢[00:29:16]
不到2000字我们就完全可以通读了[00:29:18]
小学生就可以通读人民日报[00:29:20]
那剩余的大量的至深皮质实际上是不常用的[00:29:24]
所以说如果你想认识甲骨文的话[00:29:28]
经过半年几个月的努力[00:29:31]
认识是没有问题的[00:29:34]
甲骨文辨识起来虽然不易[00:29:41]
但在研究时的支出集[00:29:44]
有学者指出[00:29:46]
甲骨文记载的大多数内容是商王占卜祭祀的内容已经[00:29:47]
因此甲骨文又被称为甲骨卜辞[00:29:53]
那么[00:29:56]
3000年前的商朝人为何要记录占卜的内容[00:29:57]
又为什么把文字刻在乌龟壳上[00:30:01]
质地坚硬、容易打滑的龟甲和兽骨又是如何成为书写载体的呢[00:30:04]
整个商代是巫术十分的盛行时代[00:30:10]
他无事不卜[00:30:14]
无事不问[00:30:15]
实际上伤亡本身就是群巫之长[00:30:16]
就是最大的一个巫师[00:30:19]
所以甲骨里面记载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00:30:21]
什么都有[00:30:25]
上至天文[00:30:26]
下至地理[00:30:27]
大到军事纪事[00:30:29]
小到生病蛀牙做梦[00:30:30]
都会有记载[00:30:34]
但是有些内容实际上他也不记载[00:30:35]
作为考古的我就想知道青铜器怎么铸造的[00:30:38]
玉器是怎么做的[00:30:42]
但是他绝对不会记载这些内容[00:30:44]
当年的刘鹗旧正确的判断了[00:30:46]
甲骨文是殷墟时期的刀笔文字[00:30:50]
那么甲骨文是怎么刻写的呢[00:30:54]
实际上我们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00:30:57]
我们发现了刻甲骨那种刻刀[00:30:59]
和我们现在的篆刻刀有点类似[00:31:03]
因为当时的金属工具[00:31:07]
只有青铜工具[00:31:10]
即使是你有了青铜刻刀[00:31:11]
你想在甲骨上运笔如飞[00:31:13]
写得十分流畅[00:31:17]
也十分的不容易[00:31:18]
如果大家去参观殷墟[00:31:20]
去看甲骨的话[00:31:22]
你会看到它的笔画非常流畅[00:31:23]
不会有顿挫[00:31:27]
不会有断断续续都是就是一笔就下来了[00:31:29]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啊[00:31:32]
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00:31:34]
训练的时间[00:31:37]
实际上我们在考古上发掘的时候[00:31:39]
也发现过当时的供训练的一个[00:31:41]
我们称为法术[00:31:45]
什么叫法术呢[00:31:47]
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字贴[00:31:49]
就是刻字的老师专门克写了一些字[00:31:52]
供那些学习的人去练习[00:31:56]
去临摹[00:31:59]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呢[00:32:00]
在长期的与自然生存的过程中[00:32:03]
人类记对大自然有感恩之情[00:32:07]
也有敬畏之情[00:32:11]
感恩的是大自然能够为我们提供食物生存的环境[00:32:13]
畏惧的事呢[00:32:19]
各种自然灾害[00:32:20]
所以早期的人类[00:32:23]
他就会相信各种神灵[00:32:24]
比如日月山川[00:32:27]
江河湖海[00:32:29]
甚至自己的祖先[00:32:31]
都是有神灵的[00:32:33]
如果这些神灵发威的话[00:32:35]
那么日子就不好过[00:32:37]
就有自然灾害[00:32:38]
那为了让这些神灵[00:32:40]
能够体户县城的人呢[00:32:42]
他们就要进行供奉[00:32:45]
讨好他们这些森林[00:32:47]
所以这样的话就产生了祭祀龟甲呢[00:32:48]
实际上早期的就是[00:32:52]
当时的人沟通神灵的一种法器[00:32:54]
最早的时候我们有人认为叫圭林崇拜[00:32:58]
也可能是因为龟龟、乌龟的寿命太长的原因[00:33:01]
用龟甲和牛羊一些骨头进行占卜的呢[00:33:05]
历史也很久[00:33:09]
包括我们所知的新石器时代[00:33:11]
就有殷墟时期的这个龟甲呀[00:33:12]
有两种[00:33:16]
一种就是我们知道这个淡水的河流龟[00:33:18]
这种龟的体型比较小[00:33:21]
呃[00:33:24]
长度呢[00:33:25]
也就是不超过20 公分十几公分这个样子[00:33:26]
但是有一种龟非常大[00:33:29]
我们称为是海归[00:33:32]
最大的是出土在哪呢[00:33:34]
就是刚才我们介绍的127 坑里面就出土了一个[00:33:36]
最长的时候能达到44 公分[00:33:39]
通过物种学家鉴定的这种规[00:33:42]
就是现在生活在南海的马来归[00:33:45]
这种规[00:33:50]
在当时是如何能够到达我们这个[00:33:52]
中原腹地的现在还是个谜[00:33:55]
但是好在呢[00:33:59]
就是因为这个伤亡[00:34:00]
经常有方国给他进贡这些规[00:34:02]
而且进贡的方国的名字刻在哪呢[00:34:05]
都刻在这个我们乌龟两边那个部分[00:34:08]
我们叫贾桥的部分[00:34:12]
他会在那个地方写谁谁谁进贡了多少多少片[00:34:14]
其中进进攻最多的一个方国叫却[00:34:18]
这个这个方国经过了很多很多这个[00:34:21]
对甲[00:34:24]
估计也是辗转从南方运到北方来的[00:34:25]
阴虚的朴谷呢[00:34:29]
我们现在发现百分之可能99%左右都是黄牛的肩胛骨[00:34:31]
基本上没有水牛的[00:34:37]
在占卜之前[00:34:39]
这个龟甲和兽骨实际上都要经过处理[00:34:40]
龟甲[00:34:44]
首先呢[00:34:44]
从甲桥的部分把这个背甲跟弗甲给锯开[00:34:45]
据开了以后[00:34:50]
腐甲那个部分[00:34:51]
多余的部分全都要消掉[00:34:52]
打磨平整[00:34:54]
扑鼓呢[00:34:56]
就是黄牛的肩胛骨[00:34:57]
肩胛骨分呢[00:34:59]
他要把古迹呢凸起的棱[00:35:00]
那个棱给消掉[00:35:02]
削掉了以后[00:35:05]
在古旧的部分呢[00:35:05]
还切一个半角的术语叫切就[00:35:07]
就切个豁口的一个意思[00:35:10]
这样处理完了以后呢[00:35:12]
还不行[00:35:15]
还要什么呢[00:35:16]
还要进行钻着[00:35:17]
首先呢[00:35:19]
他要在这个[00:35:20]
龟甲的背面呢[00:35:22]
找一个枣核型的一个长方形的一个小坑[00:35:24]
快糟透的时候停止[00:35:29]
然后在这个找核心的这个找的旁边呢[00:35:32]
在进行一个钻[00:35:35]
是一个源头的钻[00:35:36]
钻一个圆坑[00:35:37]
也快钻透的时候也在停止[00:35:39]
普古也是这样处理的[00:35:42]
这样的话[00:35:45]
所有的占卜之前的准备工作全部都做完了[00:35:45]
整个占卜过程实际上是由几个人来分工协作的[00:35:49]
首先出场的是谁呢[00:35:53]
真人[00:35:55]
真人干什么呢[00:35:57]
他就是[00:35:58]
专门诉说这个[00:36:00]
占卜内容的这个人[00:36:02]
他先说明为什么要占卜[00:36:05]
然后呢[00:36:07]
他要干什么呢[00:36:08]
他用一个通红的火调去烧这个[00:36:09]
烧着这个刚才我们说的这个钻合着的这个地方[00:36:13]
因为这个转合着啊[00:36:16]
他已经糟得很薄了[00:36:18]
背面稍一加热[00:36:21]
正面就会爆裂[00:36:23]
就会发出噗的一种声音[00:36:25]
这个声音发出去以后呢[00:36:28]
被正面那个裂纹呢[00:36:30]
正好也是一数到一横道[00:36:33]
也是我们占卜的这个补制[00:36:36]
所以我们这个呃[00:36:40]
这个补是从哪里来的[00:36:41]
就是从这个占卜行为里面来的[00:36:42]
出了捕到以后呢[00:36:46]
该出场的就是国王了[00:36:48]
他拿出这个[00:36:51]
补照来看[00:36:53]
根据这个补照他去判断吉凶[00:36:54]
当然了[00:36:58]
如何判断吉凶[00:36:59]
什么情况下是集[00:37:01]
什么样情况下胸[00:37:03]
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知道了[00:37:05]
但实际上伤亡自己也不一定就知道[00:37:08]
因为什么呢[00:37:11]
他是群巫之长[00:37:12]
他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示他有这样的权利[00:37:14]
达到一个控制的一个目的[00:37:19]
这是占卜的最核心的内容[00:37:21]
占卜结束以后呢[00:37:24]
就要刻瓷[00:37:26]
这里面我们叫苏词[00:37:28]
也就是恪守就要出场[00:37:29]
他就会把这个所有的内容完整的记录下来[00:37:31]
有时候呢[00:37:36]
今天占卜了以后[00:37:37]
询问的情况也许十天[00:37:39]
也许20 天[00:37:41]
也许30年以后再发生[00:37:41]
发生了以后呢[00:37:43]
他还会把这个内容再增补上来[00:37:45]
有时候针对一件事情呢[00:37:48]
伤亡会无数次的占卜[00:37:50]
我们发现最多的他一件事他能占卜22次[00:37:53]
实际上有时候可能这个补赵出现的结果不符合商王自己的心理预期目的[00:37:58]
所以他就不停的让你占卜占卜[00:38:05]
直到达到它的预期目的他才罢休[00:38:08]
自从甲骨文开始以后[00:38:11]
我们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了有文字记载的信史时代[00:38:13]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00:38:19]
我们已经走出了一股时代[00:38:21]
也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出现[00:38:24]
使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始终是一个活的文明[00:38:26]
文字就是其中的重要的载体和纽带[00:38:32]
甲骨文被发现的前20 年[00:38:36]
也正是众多的学者走出国门[00:38:41]
向国外去学习考古学的20年[00:38:44]
众多的学者学习了以后回国[00:38:49]
投入到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00:38:52]
那么阴虚到底是如何发掘的呢[00:38:55]
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呢[00:38:58]
我们下午[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