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38:12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由于鲜见于史而被称为神秘王[00:00:05]
2000多年后的一次考古发现[00:00:10]
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00:00:13]
百家乐、海瑞[00:00:16]
神秘[00:00:18]
嗯[00:00:28]
提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00:00:37]
人们首先会想到齐、楚、燕、韩、赵、魏、秦[00:00:40]
战国七雄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东西[00:00:43]
钟声就是其中神秘而又独特的[00:00:52]
说它神秘[00:00:57]
是因为师傅生命的气氛非常之时[00:00:58]
说它独特[00:01:02]
是因为他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游牧文化[00:01:03]
中山国虽然神秘[00:01:08]
但2000多年后的我们只能认识了解他[00:01:10]
因为随着一次考古发掘的新发现[00:01:13]
战国中山国的真容慢慢浮现[00:01:16]
法家讲[00:01:20]
他那不邀请河北博物院研究员[00:01:21]
观众朋友大家好[00:01:31]
在我们河北博物院有一个展览叫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览[00:01:33]
很多观众看完这个展览以后感叹说[00:01:41]
哎呀[00:01:45]
没想到河北还有这么精美的战国时期的文物[00:01:45]
也有的观众说[00:01:50]
原来呀[00:01:52]
提到河北[00:01:52]
我们只知道战国时期有燕国和赵国[00:01:54]
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个中山国[00:01:59]
因为这个国家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被称作是神秘王国[00:02:02]
我们都知道河北古称燕赵[00:02:10]
但是事实上在战国时期[00:02:13]
现在的河北省地域除了有一部分是属于燕国和赵国以外[00:02:16]
还有很大一片区域是属于中山国的势力范围的[00:02:22]
这片区域包括了现在的河北省中部太行山路以东的广大地区[00:02:27]
因为中山国不是周王室分封的所谓正统国家[00:02:34]
它的历史又是及其起落[00:02:40]
所以在史书上关于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的简略[00:02:43]
关于这个国家的起源、蜀黍、姓氏等关键性的问题[00:02:49]
历来是众说纷纭[00:02:55]
迷雾重重[00:02:58]
那么[00:02:59]
这个神秘的国家是怎么被发现的[00:03:00]
事情要从1973年的冬天开始说起[00:03:04]
这年冬天[00:03:09]
在位于现在的石家庄市西北大约35 公里处的平山县三汲乡[00:03:11]
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平整[00:03:19]
所以要到中期极村西面的两座双菱抬上去取土[00:03:22]
当地老百姓所称的所谓双林台[00:03:30]
其实是两座高大的土丘[00:03:34]
当时大约高16 米左右[00:03:36]
再决定从双菱台取土造田以前[00:03:40]
当地政府是向当时的河北省文化局做过报批的[00:03:44]
所以当时有考古人员在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00:03:49]
考古人员发现[00:03:56]
在被农民们挖开的双陵台的土层里面[00:03:57]
有很多大型建筑构件[00:04:01]
有铜瓦、板瓦、瓦钉是等等[00:04:04]
尺寸规格都很大[00:04:07]
考古人员又联想到[00:04:10]
平山县三汲乡一带在以前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00:04:12]
所以他们推断[00:04:20]
所谓的双陵台应该是古代大型墓葬的封土[00:04:22]
于是[00:04:28]
经过向当时的省文化局报批[00:04:29]
考古人员在1974年正式进入平山县三汲乡[00:04:32]
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00:04:38]
经过考古调查[00:04:41]
考古人员发现[00:04:42]
在平山县三汲乡厨了规模最大的双陵台[00:04:43]
还有好几座古代的大型墓葬[00:04:48]
他们分别对这几座墓葬进行了编号[00:04:52]
其中双陵台分别被编为一号墓和二号墓[00:04:56]
为了积累经验[00:05:03]
考古人员决定先对规模比较小的345号墓进行发掘[00:05:04]
但是[00:05:11]
当他们打开345号墓[00:05:12]
却发现这几座墓都已经惨遭盗掘[00:05:14]
那么[00:05:19]
接下来的其他几座大墓[00:05:20]
命运又将如何呢[00:05:22]
1975年[00:05:26]
考古人员开始对几座墓中规模比较大的六号墓进行发掘[00:05:28]
就在这个时候[00:05:35]
出现了一个重要线索[00:05:37]
当地的一位村民告诉负责六号墓发掘的陈应祺先生说[00:05:40]
在南七汲村的刘希梅老人家里有一块大石头[00:05:45]
石头上还有字[00:05:51]
但是上面的字谁都不认识[00:05:52]
于是考古人员就赶快来到刘希梅家一看[00:05:55]
他家院子里果然有一块大石头[00:05:59]
这块石头大约高90 厘米[00:06:02]
宽50 厘米[00:06:05]
厚40 厘米[00:06:06]
这块石头是刘西梅在当时的40 年前[00:06:08]
也就是1935 年在自己家地里干活的时候发现的[00:06:12]
因为觉得石头上有字[00:06:18]
他就把石头运回家[00:06:20]
放了有40年啦[00:06:22]
考古人员看到[00:06:24]
在石头上果然有清晰的19 个小篆字体[00:06:26]
虽然大家还不能解读石头上的文字[00:06:33]
但是考古人员隐约觉得[00:06:36]
石头上的文字也许会对下一步的考古发掘有帮助[00:06:39]
于是[00:06:46]
考古人员把石头上的文字描摹下来[00:06:47]
寄给了研究先秦历史的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00:06:51]
两周以后[00:06:57]
李先生回信了[00:06:58]
他说[00:06:59]
石头上的文字非常重要[00:07:00]
但是为了慎重起见[00:07:03]
先要回答他几个问题[00:07:06]
那就是石头出土的地方有没有高大的土丘[00:07:08]
有没有和流水坡[00:07:13]
有没有高山[00:07:15]
当这几个问题都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00:07:18]
李先生对石头上的文字做了是读[00:07:22]
大概意思是[00:07:26]
为国王看守捕鱼、狩猎、园林的大臣公盛德和魏国王看守陵墓的旧将慢敬告后[00:07:29]
是善良贤德的人[00:07:40]
后来[00:07:44]
考古人员把这块大石头命名为守丘刻石[00:07:44]
这块石头确证了出土石头的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确实是某国的亡灵和都城所在地[00:07:51]
这一发现让考古人员备受鼓舞[00:08:02]
接着[00:08:05]
他们对六号墓进行了发掘[00:08:06]
但是考古人员打开六号墓的主墓室[00:08:08]
却发现六号墓也曾经惨遭盗掘[00:08:12]
就在这个时候[00:08:16]
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00:08:18]
一位参加六号墓发掘的民工[00:08:21]
在六号墓主墓室旁边的一个平台上[00:08:24]
不小心一脚给踩空了[00:08:28]
他踩下去的地方呢[00:08:30]
却出现了一个洞[00:08:32]
这个洞通向哪里呢[00:08:35]
在我国的古代墓葬中[00:08:38]
一般来说[00:08:41]
盛放棺椁的椁室是主墓室[00:08:42]
随葬的金银财宝往往都放在主墓室当中墓主人尸体的周围[00:08:46]
但是[00:08:52]
是不是也有的墓葬会有例外呢[00:08:53]
带着疑惑的心情[00:08:58]
考古人员顺着刚才被踩出的那个洞挖下去[00:09:00]
果然在主墓室的一侧发现了一个放置有珍贵随葬品的仓库[00:09:05]
接着[00:09:12]
他们又在主墓室的另一边发现了另一个仓库[00:09:12]
护士跟主墓室是互不相连的[00:09:17]
这种独特的墓葬格局[00:09:21]
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出现过[00:09:23]
而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墓葬格局[00:09:28]
骗过了历代一批又一批狡猾的盗墓贼[00:09:31]
让中山国的文物珍品在2000多年以后还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00:09:36]
有了六号墓的发掘经验[00:09:44]
一号墓的发掘就变得相当顺利了[00:09:46]
考古人员打开一号墓的主墓室以后[00:09:49]
发现一号木也曾经惨遭盗掘[00:09:52]
盗墓贼不单偷走了墓里的东西[00:09:57]
还放火把[00:10:00]
瞩目是烧的是面目全非[00:10:01]
当一号墓的发掘进行到最后环节的时候[00:10:05]
一个工作人员在一号墓主墓室的一个角落里边搬动一块大石头的时候[00:10:09]
偶然发现了一块大铜板[00:10:16]
这块大铜板已经被盗墓贼放火烧木的时候烧的严重扭曲变形了[00:10:18]
可能是因为它太沉了[00:10:25]
又不怎么值钱[00:10:27]
盗墓贼就没把它偷走[00:10:29]
考古人员对这块大铜板进行了认真的修复和平整[00:10:31]
然后他们惊喜地发现[00:10:37]
这块大铜板可不是普通的铜板儿[00:10:39]
是一件亡灵的建筑规划图[00:10:43]
后来[00:10:48]
考古人员把这块大铜板命名为错金银铜版兆域图[00:10:48]
赵玉在我国古代是指目的[00:10:55]
边界的意思也带至目的[00:10:57]
在赵玉图上[00:11:00]
用宽窄不同的金片和银片详细镶嵌出了陵园中每座陵墓的位置、尺寸和间距[00:11:01]
按照规划[00:11:12]
这座陵园中应该建有五座墓葬[00:11:14]
墓葬上面都建有纪念性的建筑享堂[00:11:17]
这五座享堂分别是中间的王堂[00:11:21]
两边的两座王后堂[00:11:26]
和在往两边的两座夫人堂[00:11:30]
这个规划图的方向是上南下北[00:11:35]
跟现在地图的方向相反[00:11:39]
图的比例是1 :500根[00:11:43]
现在建筑工程规划蓝图的比例一模一样[00:11:46]
如果全部建成[00:11:51]
这座陵园的规模将是长480 米[00:11:53]
宽240 米[00:11:57]
但是可惜只建了两座[00:11:59]
中山国就灭亡了[00:12:01]
这件规划图设计科学[00:12:04]
有尺寸、有比例、有方向[00:12:07]
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有比例的建筑规划平面图[00:12:10]
考古人员在一号墓的主墓室四周发现啦[00:12:22]
三个库是[00:12:26]
也就是三个放置珍贵随葬品的仓库[00:12:28]
随着一件件文物珍品的出土[00:12:33]
考古人员的心却一点点绷得越来越紧啦[00:12:36]
这是为什么呢[00:12:41]
因为他们还没有发现带有文字的器物[00:12:43]
也就是说[00:12:48]
大家还不知道出土了这么多精美文物的这座陵墓究竟属于哪个国家的哪位王侯[00:12:49]
一天[00:12:59]
负责一号墓发掘的刘来成先生在一号墓的西裤做测绘和记录工作[00:13:00]
因为西裤的上面搭有防雨防水的棚子[00:13:09]
所以光线比较暗[00:13:13]
但是就是在这昏暗的光线下[00:13:15]
刘先生[00:13:18]
隐约发现一件大铜壶[00:13:20]
上面好像有字[00:13:23]
他赶快让人把大铜壶抬到光线好的地方[00:13:25]
仔细一看[00:13:29]
在大同湖的四周都刻满了文字[00:13:30]
刘先生小心地把文字上面的土锈清理掉[00:13:35]
然后发现中山王几个字赫然映入眼帘[00:13:40]
在场的人都非常高兴[00:13:47]
接着[00:13:49]
刘先生又让人赶快把原来已经发现的一件大铜鼎抬出来[00:13:50]
这件大铜鼎是一号墓出土的九鼎当中的首领[00:13:55]
也就是最大的一个[00:14:00]
重60 公斤[00:14:02]
这件铜鼎呢[00:14:04]
它的顶身是青铜制作的[00:14:05]
三条鼎足是铁制的[00:14:08]
大家把大铜鼎抬出来以后[00:14:12]
仔仔细细的一看[00:14:14]
在大铜井的周围也刻满了文字[00:14:16]
在场的人当时简直是欢呼雀跃呀[00:14:21]
后来经过统计[00:14:25]
在这件大桶顶上有文字469 个[00:14:27]
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器[00:14:32]
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件铜方壶[00:14:40]
上面有铭文450 个[00:14:43]
另外还有一件子思彤圆弧[00:14:45]
上面有铭文二百05 个[00:14:49]
这三件刻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被专家们称为中山三器[00:14:52]
中山三器上记录了很多有关中山国的史实[00:15:00]
其中有不少是史书上没有的[00:15:04]
那么[00:15:08]
中山三器揭开了中山国的哪些秘密呢[00:15:09]
首先[00:15:14]
中山三器上的文字证实了出土这三件器物的这座墓葬是中山国最鼎盛时期的国军错的墓葬[00:15:15]
因为这三期上面都有明确的中山王锉等字样[00:15:26]
其次[00:15:32]
3G 上的铭文隆重的记录了中山国攻打燕国大获全胜的史实[00:15:33]
特别重要的是[00:15:41]
中山三器上的铭文提到了黄祖文武[00:15:42]
还组成考[00:15:48]
也就是说[00:15:50]
三系明文提到了中山国的文功、武功[00:15:51]
桓公成功[00:15:56]
几代国君的名号填补了史书上的空白[00:15:58]
中山国虽然少见于是[00:16:03]
但在战国时的存在感只[00:16:06]
在战国纷纷扰扰国际是经常能够见到中山国活跃的身影[00:16:09]
或功能[00:16:15]
或被打[00:16:16]
或周全[00:16:17]
或调解[00:16:18]
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00:16:20]
也展现了内涵丰富的文章[00:16:23]
请继续收看河北博物院研究员刘卫华为您精彩讲述神秘中山国[00:16:27]
中山国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家[00:16:36]
它曲折的历史留下了很多谜团[00:16:41]
其中最大的一个谜团就是中山国是怎样建立的[00:16:45]
关于中山国的起源[00:16:52]
学者们一直有很多种争议[00:16:54]
其中呢[00:16:58]
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00:16:59]
一种观点认为[00:17:03]
中山国是由春秋时期活跃在太行山路、湖沱河一带的鲜虞国更名而来[00:17:04]
另一种观点认为[00:17:15]
中山国是由陕西榆林一带的白狄族鲜虞部东迁而来[00:17:17]
尽管关于中山国的起源存在争议[00:17:26]
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是[00:17:29]
这是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00:17:31]
中山国曲折的历史[00:17:35]
有很多传奇故事[00:17:37]
在战国初期[00:17:40]
中山国主要是在晋国的地域内打拼自己的地盘[00:17:41]
所以跟晋国的冲突最多[00:17:46]
公元前457年[00:17:49]
中山国在晋国的猛烈打击下一蹶不振[00:17:51]
销声匿迹了40 多年[00:17:55]
一直到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00:17:58]
中山武公初立是怎么回事呢[00:18:04]
在公元前414年前后[00:18:06]
当时周围的这几个国家[00:18:10]
魏国正在和秦国打仗[00:18:13]
想争取秦国的河西之地[00:18:15]
赵国呢[00:18:18]
因为此前发生了王位之争[00:18:19]
所以衰落意识[00:18:22]
这个时候呢[00:18:24]
中山武公就趁势崛起[00:18:25]
在诸侯势力比较薄弱的太行山东麓一带建立了新的国都[00:18:27]
这个国都的名字叫顾[00:18:33]
就是照顾的顾[00:18:36]
这个地方呢[00:18:38]
在现在的河北省定州市附近[00:18:39]
中山武公复国以后[00:18:42]
进行政治军事改革[00:18:44]
中山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00:18:47]
但是好景不长[00:18:50]
武功复国之后没过几年[00:18:52]
就去世了[00:18:55]
新继位的桓公呢[00:18:56]
年幼无知[00:18:59]
不恤国政[00:19:00]
而这个时候[00:19:01]
图谋称霸中原的魏国的魏文侯正对中山国虎视眈眈[00:19:02]
公元前408 年[00:19:09]
魏文侯刚刚结束对秦国的战争[00:19:12]
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00:19:15]
就迅速发动了讨伐中山的战争[00:19:18]
为FA 中山中间还隔着赵国呀[00:19:22]
要向赵国借路[00:19:26]
起初赵国的赵烈侯并不同意[00:19:28]
但是大臣赵力劝他说说[00:19:31]
为FA [00:19:35]
中山不论是输是赢[00:19:36]
赵国都可以从中渔利[00:19:38]
所谓两虎相争[00:19:40]
必有一伤[00:19:42]
赵国合部坐山观虎斗呢[00:19:45]
于是赵烈侯就假装很不情愿的同意了[00:19:48]
让魏国借路攻打中山国[00:19:53]
公元前408 年[00:19:57]
魏国派军事家岳阳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中山[00:19:59]
这个时候呢[00:20:06]
乐羊的儿子乐舒正在中山国住着[00:20:08]
中山国君听说是越输的父亲乐羊带兵来攻打自己的国家[00:20:13]
就派人把乐舒给抓来杀了[00:20:20]
更为残忍的是[00:20:24]
中山国君还把阅书做成了肉更更更残忍的事[00:20:26]
他还派人把这份肉羹给岳阳送了去[00:20:32]
据战国策魏策的记载[00:20:37]
当时岳阳错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00:20:40]
也就是说[00:20:46]
岳阳还真的把用他儿子做的肉羹给吃了[00:20:47]
但是吃完之后[00:20:51]
他胸中可是充满了怒火和仇恨[00:20:53]
率领大军拼死攻打中山国[00:20:56]
中山国际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00:21:01]
但是最终在公元前406 年成为了魏国的附庸[00:21:03]
亡国之后呢[00:21:09]
中山桓公带领中山国统治集团的一小部分人逃到了太行山的深处[00:21:11]
在那里养精蓄锐[00:21:17]
励精图治20 多年[00:21:20]
直到公元前380 年[00:21:22]
中山桓公才再度出山[00:21:25]
复兴了自己的国家[00:21:28]
在古城零售建立了新的国都[00:21:31]
古城零售就在现在的平山县三汲乡一带[00:21:35]
考古人员所挖掘的中山国的几座王墓就在灵寿古城西城墙的内外两侧[00:21:40]
中山桓公之后呢[00:21:49]
中山国的国君是成功[00:21:51]
中山成公在位的时候[00:21:54]
中山国和赵国之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00:21:56]
史书上称为饮水为好[00:22:00]
号是一个乘一的名称[00:22:05]
这个地方呢[00:22:08]
原来是属于中山国的[00:22:09]
后来被赵国占领了[00:22:11]
公元前332年[00:22:14]
齐国和魏国共同攻打赵国[00:22:17]
中山国一见有机可乘[00:22:21]
也派大军攻入赵国[00:22:23]
并且引来了淮水[00:22:25]
把号一城团团围住[00:22:28]
使赵军龟缩在城里面[00:22:30]
不得逃脱[00:22:32]
后来齐国和魏国从赵国撤军[00:22:34]
中山国也才解出了对号一的围困[00:22:38]
这件事对赵国的触动非常大[00:22:43]
成为后来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00:22:46]
消灭中山国的直接导火索[00:22:51]
成公去世之后[00:22:56]
中山国新继位的国君叫错这个字呢[00:22:57]
稍微有点奇怪[00:23:01]
它的含义是双手捧的东西[00:23:03]
小心翼翼[00:23:06]
谨慎安放的意思[00:23:07]
错在位期间[00:23:09]
中山国的国力日益强盛[00:23:12]
成为大国争相拉拢的对象[00:23:15]
还跟韩国、魏国、燕国、赵国几个国家共同称王[00:23:18]
史书上称为五国相王[00:23:25]
中山国称王的过程可以说是充满了曲折[00:23:28]
因为在共同称王的这几个国家里[00:23:33]
中山国是最弱小的[00:23:36]
所以当时已经称王的齐国的齐威王就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00:23:39]
她说[00:23:47]
中山这样的小国居然敢和齐国并肩称王[00:23:48]
对齐国来说是奇耻大辱[00:23:53]
所以[00:23:57]
齐国扬言要和赵国、魏国一起出兵攻打中山国[00:23:57]
阻止他称王[00:24:02]
这时候对中山国来说呢[00:24:05]
国力强盛了[00:24:07]
国君的野心也膨胀了[00:24:09]
能够和其他大国并肩称王[00:24:11]
对于年轻的国君错来说[00:24:14]
是一个巨大的诱惑[00:24:17]
但是[00:24:20]
面对齐国的反对与威胁[00:24:21]
应该怎么办才好呢[00:24:24]
一起攻打中山国[00:24:26]
这个时候呢[00:24:29]
张灯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外交斡旋[00:24:30]
他去齐国对齐威王说[00:24:34]
说大王[00:24:36]
您要联合燕赵一起攻打中山国[00:24:37]
还要割地给他们[00:24:40]
这样呢[00:24:41]
您G 损失了土地[00:24:42]
还要背上发动战争的名号[00:24:44]
实在是得不偿失啊[00:24:47]
您还是得先同意中山国称王[00:24:49]
然后呢[00:24:52]
让燕赵对付中山[00:24:53]
等中山受到孤立的时候[00:24:55]
再图谋取消他的王皓[00:24:57]
不是更容易了吗[00:24:59]
于是阿齐国就同意了中山国称王[00:25:02]
张灯呢[00:25:05]
又去燕国和赵国对他们说说齐国呀[00:25:06]
原来说要割让土地给你们[00:25:10]
想一起攻打中山国[00:25:13]
阻止他称王[00:25:15]
现在你看他自己却同意中山国称王啦[00:25:17]
所以呀[00:25:20]
你们不要再听齐国的啦[00:25:21]
于是在张增的[00:25:24]
奔走游说[00:25:26]
摇唇鼓舌之下[00:25:27]
各个国家都同意了中山国称王[00:25:29]
中山国称王成功[00:25:33]
五国相王是中山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儿[00:25:36]
中山国君错也成为中山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00:25:41]
称王之后[00:25:47]
中山国的国威大振[00:25:48]
而他很快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趁火打劫的绝好机会[00:25:50]
这件事和燕国有关系[00:25:57]
公元前321 年[00:26:00]
燕易王去世[00:26:02]
燕王哙继位[00:26:03]
他继位之后几年呢[00:26:06]
想仿效古代尧舜的禅让之风[00:26:08]
又受到相国子之的迷惑[00:26:12]
就把王位让给了子之[00:26:14]
这件事呢[00:26:17]
引起太子平等人的强烈不满[00:26:18]
于是太子平等人救聚众攻打死之[00:26:21]
燕国大乱[00:26:25]
这就是有名的子之之乱[00:26:26]
齐国呢[00:26:29]
趁机以平乱维明派大军攻入燕国[00:26:30]
中山国一件又是有机可乘啊[00:26:35]
也派大军攻入燕国[00:26:38]
夺取了燕国的大片土地[00:26:40]
还掠夺了燕国的大量青铜器[00:26:43]
可以说是大获全胜[00:26:46]
中山伐燕以后[00:26:49]
国力达到了顶峰[00:26:52]
国土面积方圆500米左右[00:26:54]
这个时候的中山国错处六国之间[00:26:58]
纵横捭阖[00:27:02]
交相空引[00:27:03]
争衡天下[00:27:05]
可以说是风光一时[00:27:06]
但是所谓盛极必衰[00:27:09]
中山国表面的风光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00:27:12]
这个时候的中山国[00:27:17]
大臣弄权[00:27:19]
后宫争宠[00:27:21]
战士怠于行阵[00:27:22]
就是当兵的不愿意打仗[00:27:24]
农夫惰于田[00:27:27]
就是农民不愿意种地[00:27:29]
可以说是内政混乱[00:27:32]
而从外交方面来说呢[00:27:34]
当初中山国饮水为好[00:27:36]
得罪了赵国[00:27:39]
不顾齐国的反对称王[00:27:40]
得罪了齐国[00:27:43]
又趁火打劫攻打燕国[00:27:45]
得罪了燕国[00:27:47]
所以周围的这几个国家都对中山国恨之入骨[00:27:49]
所以后来赵国攻打中山国的时候[00:27:54]
其他国家都袖手旁观[00:27:57]
公元前307年[00:28:01]
赵国发动了讨伐中山国的大规模战争[00:28:03]
赵伐中山的战争进行得非常残酷[00:28:08]
中山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00:28:12]
但是最终在赵国的连年进攻下[00:28:15]
于公元前296年[00:28:18]
中山国被赵国消灭[00:28:21]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复国[00:28:24]
在前面有一幕文化[00:28:33]
但是在实际计算中[00:28:37]
我们却不能明显感受到中山国与众不同的游牧问题[00:28:38]
要想真正感受中山国的游牧文化[00:28:44]
就要发掘于河北平山县的[00:28:48]
这些惊人而真切地去探寻[00:28:52]
请继续收看河北博物院研究员刘卫民为您精彩讲述神秘中山国[00:28:57]
关于中山国[00:29:06]
我们讲了这么多[00:29:07]
大家可以学出来[00:29:08]
这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国家[00:29:10]
中山国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游牧民族传统[00:29:14]
因为具有游牧民族传统[00:29:21]
所以尽管中山国吸收了很大一部分华夏文明[00:29:23]
但是仍旧有明显的自身特色[00:29:28]
中山国的特点呢[00:29:32]
概括来说可以归结为三点[00:29:34]
第一点就是中山国人非常的有战斗力[00:29:37]
中山国人喜欢游猎[00:29:42]
英勇善战[00:29:45]
在中山国[00:29:47]
游猎行为不仅仅是一种游戏[00:29:48]
还是一种军事训练[00:29:51]
中山国在当时有著名的猎犬北犬[00:29:54]
在中山王厝墓出土了两具狗的股价[00:29:58]
在狗的脖子上都带有金银项圈[00:30:02]
这种金银项圈呢[00:30:06]
是用金片和银片制成扁管[00:30:08]
然后金的和银的一个隔一个套在皮带上制成的[00:30:12]
给自己的爱犬佩戴金银项圈[00:30:18]
既说明了国王当时对猎犬的喜爱[00:30:21]
也说明了猎犬在当时的受宠地位[00:30:25]
中山国的武器装备也非常有特点[00:30:30]
比如中山国的战车比其他国家战车规模都要小[00:30:34]
他的轮径只有80 厘米左右[00:30:39]
非常适宜山地作战[00:30:42]
具有非常好的灵活性[00:30:44]
中山国在当时还有一种特别的长几武器[00:30:47]
木皮铁杖[00:30:53]
据吕氏春秋贵族篇记载[00:30:56]
有个叫吴QQ 的中山人[00:30:59]
衣铁甲[00:31:02]
操铁杖[00:31:03]
以战而所击无不碎[00:31:05]
所冲无不陷[00:31:08]
在中山王厝墓[00:31:11]
还真的出土了一件史书中记载的这种木皮铁杖[00:31:12]
铁杖的杖芯是铁制的[00:31:18]
外面包着木皮[00:31:20]
木皮上面缠着丝线[00:31:22]
丝线上面涂着红漆[00:31:24]
因为年代久远[00:31:27]
铁制的杖芯儿已经严重锈蚀了[00:31:29]
但是整体形状还在[00:31:32]
在这样的两端装饰着[00:31:33]
清同治的账[00:31:37]
孙和张茂[00:31:38]
张尊赫胀贸上都装饰着美丽的错金银纹饰[00:31:40]
华丽的装饰说明当时中山国王应该是非常喜欢这件武器的[00:31:44]
中山国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中山国人非常的善于享乐[00:31:52]
据史书记载[00:31:58]
中山国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为娼优[00:32:00]
女子则鼓鸣瑟[00:32:07]
贴喜游[00:32:10]
媚富贵[00:32:11]
入后宫[00:32:12]
遍诸侯[00:32:14]
也就是说[00:32:15]
中山国的男的喜欢聚众作乐[00:32:16]
女子呢[00:32:19]
则多才多艺[00:32:20]
其中提到的贴喜是一种脚尖着地的舞蹈[00:32:22]
有点像现在的芭蕾舞[00:32:27]
在中山[00:32:30]
国王祖母还出土了一件表现当时耍蛇艺人形象的文物[00:32:31]
这就是银首人俑铜灯[00:32:37]
在这盏灯中[00:32:41]
仁勇的头是银质的[00:32:42]
眼睛是黑宝石镶嵌的[00:32:45]
到现在仍旧熠熠生辉[00:32:48]
我们看人勇的右手握着一条蛇舌[00:32:51]
头顶折高高的灯柱[00:32:55]
灯柱上托着一盏灯盘[00:32:58]
他的左手也握着一条蛇舌头顶折另一盏灯盘[00:33:00]
另外还有一盏灯盘是平地放置的[00:33:06]
里面又有一条蛇在屈曲盘绕[00:33:09]
这个人俑衣着讲究[00:33:12]
笑容可掬[00:33:15]
风度翩翩[00:33:16]
显然对自己的表演非常满意[00:33:18]
中山国的第三个特点[00:33:22]
中山国人非常的善于创造[00:33:24]
在中山国出土的文物中有很多都是独树一帜[00:33:28]
独标一格[00:33:33]
比如这种铜山寺形器[00:33:35]
就是中山国特有的青铜器造型[00:33:38]
山字形器的器型非常巨大[00:33:41]
大的高达1 .43 米[00:33:45]
它的上半部跟汉字山的造型非常相像[00:33:48]
下半部有圆筒状的穷口[00:33:53]
可以安插在木柱上[00:33:55]
象征中山国王的权威[00:33:57]
中山国人的长期在太行山东麓一带活动[00:34:01]
正式借太行山的庇护与滋养[00:34:06]
中山国人才能一次又一次的东山再起[00:34:09]
这种铜山字形器就表现了中山国人对大山深深的崇敬之情[00:34:14]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错金银虎、食禄铜、屏风铯[00:34:21]
我们看这个屏风做她的造型也非常的独特[00:34:27]
这件文物的整体造型是一只老虎正在捕食一只小鹿[00:34:32]
老虎体态威猛[00:34:39]
小路正在糊口当中[00:34:41]
无力的挣扎[00:34:43]
我们看老虎的右前爪[00:34:45]
因为正在抓路[00:34:48]
所以是腾空的[00:34:49]
那么怎么保持老虎身体的平衡呢[00:34:51]
聪明的设计者巧妙地借用了小鹿的三条腿[00:34:55]
用他们来支撑住了老虎的前半身[00:35:00]
在这件文物的表面[00:35:04]
还装饰着老虎和小鹿皮毛的斑纹[00:35:06]
这种斑纹都是用宽窄不同的金片和银片镶嵌错磨上去的[00:35:10]
显得光彩华丽[00:35:17]
我们再看老虎的脖子和臀部[00:35:19]
还有两个长方形的插口[00:35:22]
这两个插口是做什么用的呢[00:35:25]
原来阿[00:35:28]
这件文物是插放屏风的[00:35:28]
一件屏风底座[00:35:32]
老虎弯曲的身体正好配合了两扇屏风之间的夹角[00:35:34]
在他的两边还分别有一只铜牛屏风做和一件铜犀牛屏风做[00:35:40]
三件文物正好只起两扇屏风[00:35:47]
这件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也是一件罕见的文物瑰宝[00:35:53]
我们看它的结构非常的复杂[00:36:01]
在暗色的底部是一个圆形的底盘[00:36:05]
这个底盘是由四只小鹿来承托的[00:36:09]
这四只小鹿当中呢[00:36:13]
有两只是长角的雄鹿[00:36:15]
有两只是没有脚的磁路[00:36:18]
在底盘的上面呢[00:36:22]
站立着四条独首双身的神龙[00:36:24]
独首双身就是每条龙都有一个头[00:36:28]
两个身子[00:36:32]
每相邻两条龙的身体呢[00:36:33]
在中间相交[00:36:36]
形成一个圆环[00:36:38]
在圆环当中[00:36:40]
又有一只凤鸟引经而出[00:36:41]
凤鸟的翅膀优雅地搭在龙身上[00:36:45]
龙凤呈祥[00:36:48]
美丽和谐[00:36:49]
我们再看在四条龙的龙头上还分别顶折四只斗拱[00:36:52]
我们都知道斗拱是应用在古代建筑中挑檐结构上面的[00:36:59]
这件文物中的斗拱就是仿照战国时期木构建筑中挑檐结构的形式制造的[00:37:05]
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战国时期的斗拱应用实例[00:37:13]
十分的宝贵[00:37:20]
在这件文物的表面[00:37:22]
还满满当当的装饰着错金银纹饰[00:37:24]
非常的繁复[00:37:27]
非常的精巧[00:37:29]
可以说是巧夺天工[00:37:30]
在中山王族墓[00:37:34]
一共出土文物19000多件[00:37:36]
除了青铜器[00:37:39]
其中的玉器造型别致[00:37:40]
具有浓郁的中山风格[00:37:43]
观众朋友[00:37:46]
战国中山国历史起伏跌宕[00:37:47]
文物奇美璀璨[00:37:50]
关于这个国家[00:37:53]
我们知道了很多[00:37:54]
不知道的仍旧有很多[00:37:56]
我们希望关于中山国的那些未解之谜[00:37:59]
能够在将来的考古发现中找到答案[00:38:03]
好[00:38:07]
观众朋友们[00:38:07]
战国中山国就为大家讲到这里[00:38:08]
谢谢[00: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