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
  • 反馈

《《百家讲坛》 20150813 唐宋八大家·苏轼 伟大的天才与全才》歌词


歌曲: 《百家讲坛》 20150813 唐宋八大家·苏轼 伟大的天才与全才

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40:19

播放 下载lrc歌词 下载纯文本歌词

《百家讲坛》 20150813 唐宋八大家·苏轼 伟大的天才与全才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唐宋八大家为什么只有苏轼被称为全才[00:00:05]

苏轼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担得起全才这个称号呢[00:00:09]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四集伟大的天才与全才[00:00:14]

[00:00:28]

苏轼的一生可谓辉煌而又坎坷[00:00:35]

自古文人命运多舛[00:00:39]

与李白相比[00:00:42]

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00:00:43]

多了几分隐忍平和[00:00:45]

与杜甫相比[00:00:48]

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00:00:49]

多了几分超然达观[00:00:52]

所以后人评价祖师说他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一个全才[00:00:54]

他既是雅文化的宗师[00:01:01]

又是俗文化的宗师[00:01:03]

也是思想和精神领域的一代宗师[00:01:05]

那么[00:01:09]

苏轼究竟有何独特之处[00:01:09]

能担得起全才这个称号[00:01:11]

我们今天重新解读苏轼又会有哪些礼物呢[00:01:14]

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为您继续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上部苏轼第四集伟大的天才与全才[00:01:19]

套用一句韩愈的名言[00:01:33]

千里马常有[00:01:36]

而伯乐不常有[00:01:37]

我个人认为[00:01:38]

天才常有[00:01:40]

而全才啊[00:01:42]

不常有啊[00:01:44]

你看李白肯定是天才[00:01:45]

但是李白擅长写诗呢[00:01:48]

说老实话[00:01:51]

比他的诗还是要差很多的[00:01:53]

那么而且李白主要擅长绝句[00:01:56]

歌行古风[00:01:58]

那个杜甫[00:02:01]

律诗写得好[00:02:03]

七律那没人超过杜甫[00:02:04]

所以在律师这一块[00:02:06]

他的胜率上[00:02:09]

杜甫的天才也不得了[00:02:10]

但是杜甫画画也不行[00:02:13]

对不对[00:02:15]

王维诗画双绝[00:02:16]

但是这个书法呢[00:02:20]

王维[00:02:23]

虽然不错[00:02:25]

但是比起他的事和话嘞[00:02:26]

但还是有一定距离[00:02:28]

所以要想样样精通[00:02:30]

[00:02:34]

那是很难的一件事[00:02:35]

甚至有点不太可能[00:02:37]

为什么呢[00:02:39]

因为上帝总是关上一扇门[00:02:40]

才给你打开一扇窗户[00:02:43]

但是上帝面临这个东坡句式的时候[00:02:45]

就特别的慷慨[00:02:49]

给他寄打开了大门[00:02:51]

又打开了窗户[00:02:53]

所以苏东坡可以说是[00:02:56]

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一个全才[00:02:59]

所以他即使[00:03:04]

雅文化的宗师[00:03:06]

又是俗文化的宗师[00:03:08]

也是思想和精神领域的一代宗师[00:03:12]

所以我们分开来看一下[00:03:18]

首先它是雅文化的重视[00:03:19]

从雅文学的角度[00:03:24]

不论是诗词文赋[00:03:25]

有宋一代[00:03:28]

苏东坡[00:03:30]

那都是一面旗帜[00:03:31]

师傅又说了[00:03:34]

我们知道诗[00:03:36]

这个[00:03:38]

北宋是苏黄并称的[00:03:40]

而到了两宋[00:03:43]

合起来那就是苏禄并存[00:03:44]

北宋就是苏轼和他的弟子黄庭坚[00:03:47]

如果两宋合起来[00:03:50]

就是苏轼和陆游[00:03:51]

但不论换黄庭坚、换路由[00:03:53]

一面旗帜苏东坡是不能换的[00:03:56]

我们知道[00:03:59]

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这面大旗[00:04:00]

其实就是交代[00:04:04]

苏东坡手上的[00:04:06]

所以苏东坡的诗啊[00:04:08]

他不仅有唐诗的情趣[00:04:12]

还能体现出宋诗的理趣[00:04:15]

宋诗仓里就理性的思辨[00:04:19]

你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吗[00:04:23]

比如说那个[00:04:26]

题西林壁[00:04:28]

对吧[00:04:29]

是以横砍成岭侧成峰[00:04:30]

远近高低各不同[00:04:34]

不识庐山真面目[00:04:36]

只缘身在[00:04:39]

写庐山的诗多难写[00:04:42]

李白题诗尚在上头了[00:04:46]

眼前有景道不得了啊[00:04:49]

所以我们对比一下李白那时候啊望庐山瀑布[00:04:52]

制造香炉生紫烟[00:04:56]

遥看瀑布挂前[00:04:58]

飞流直下3000尺[00:05:01]

疑是银河落九天[00:05:04]

[00:05:07]

李白呢[00:05:07]

是什么[00:05:08]

那是止血[00:05:09]

直接描写[00:05:10]

而且把夸张笔法用到极致[00:05:12]

飞流直下3000尺[00:05:15]

疑是银河落九天[00:05:17]

没法[00:05:18]

你在如何描摹[00:05:19]

你也超不过这个景致[00:05:21]

这就像诗经里头那个数人写美女[00:05:24]

直瞄[00:05:29]

直接描写和比喻的手法[00:05:30]

走入柔体[00:05:33]

肤如凝脂[00:05:34]

领如蝤蛴[00:05:36]

齿如瓠犀[00:05:37]

螓首蛾眉[00:05:39]

巧笑倩兮[00:05:41]

美目盼兮[00:05:43]

美到极致[00:05:45]

那你后面只能在说什么[00:05:48]

啊齿如编贝呀之类的[00:05:51]

但是还是套着人家的模板来超不过[00:05:53]

所以后人怎么办呢[00:05:57]

再说四大美女的时候超不过的做人了[00:05:59]

于另辟蹊径[00:06:02]

只能说沉鱼落叶[00:06:05]

闭月羞花[00:06:07]

诗经是直接比喻[00:06:10]

比不了了[00:06:12]

只好用夸张比内联复去夸张[00:06:13]

但是我们回头看这个沉鱼落雁[00:06:17]

闭月羞花也是出奇制胜[00:06:19]

所以我们知道[00:06:22]

美人[00:06:23]

四大美人就是用沉鱼落雁[00:06:24]

闭月羞花[00:06:25]

反而比那个前面更有名[00:06:27]

对吧[00:06:30]

所以苏东坡也是换一种里去[00:06:30]

唐诗擅长写琴[00:06:35]

A 、宋诗善藏鞋里[00:06:38]

换一个角度[00:06:41]

写出人生的况味和哲理来[00:06:42]

不识庐山真面目[00:06:45]

只缘身在此山中[00:06:46]

光是庐山这样[00:06:49]

整个人生都是这样[00:06:51]

我们有时候在坎坷挫折中[00:06:54]

成语顿挫[00:06:58]

难以自拔[00:07:00]

为什么呢[00:07:01]

因为现在里头了[00:07:02]

在得意时[00:07:05]

忘形也认为现在里头[00:07:06]

这都是[00:07:08]

不识庐山真面目[00:07:10]

只缘身在此山中啊[00:07:11]

很有哲理[00:07:14]

所以[00:07:16]

苏轼的诗典型的体现宋诗里去思辨的特点[00:07:17]

当然[00:07:25]

这要建立在对文字的[00:07:25]

精准的把握上[00:07:29]

所以舒适啊啊[00:07:31]

文字学的功底也很深的[00:07:33]

所以对文字的运用[00:07:36]

比如说这可以看出汉字功夫的那个钱秦[00:07:38]

窦滔的妻子[00:07:42]

苏会有个著名的璇玑图回文诗吗[00:07:44]

苏东坡一看[00:07:48]

也写作回文诗[00:07:50]

你看这首诗[00:07:51]

正念倒念啊[00:07:54]

你注意看[00:07:56]

春晚落花余碧草[00:07:57]

夜凉的月半[00:07:59]

梧桐人随雁远边城[00:08:01]

暮雨应苏联秀隔空[00:08:04]

倒过来又是一首诗[00:08:08]

空格秀琳缩印创[00:08:10]

不曾边远滟随人[00:08:13]

同无半月的良夜[00:08:16]

草碧余花落晚村[00:08:19]

妙到毫颠是不是[00:08:23]

这就说明舒适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啊[00:08:26]

对汉字的把控能力到了多么出神入化的地步[00:08:31]

所以不仅是诗[00:08:37]

苏轼去写文[00:08:39]

那个文章我们知道苏轼号称唐宋八大家啊[00:08:41]

这个八大家指的是古文[00:08:46]

八大家是指文章[00:08:48]

虽然中国叫做诗的国度[00:08:51]

但是在宋以前[00:08:53]

宋明以前[00:08:55]

古人对文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诗词[00:08:57]

为什么呢[00:09:01]

因为曹丕说过一句名言[00:09:03]

叫文章乃经国之大业[00:09:04]

不朽之盛事[00:09:07]

所以速度欧阳修作为天下文坛盟主[00:09:10]

为什么对苏轼寄予厚望[00:09:15]

因为当时啊急韩流古文运动之后[00:09:18]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啊[00:09:22]

这面旗帜就是欧阳修举起来的继承韩柳古文运动的旗帜[00:09:24]

但是你要文章写得好啊[00:09:31]

对吧[00:09:34]

所以苏东坡第一次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00:09:34]

这个可参加了制科考试[00:09:39]

里头分为好多集[00:09:41]

一开始[00:09:43]

参加第一场考试[00:09:44]

当时欧阳修出的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00:09:46]

考完了之后[00:09:51]

欧阳逍特意交代副主考官梅尧臣[00:09:53]

千万不要漏过那些真正有思想、有内涵的好文章[00:09:58]

梅尧臣真正真的不负众望[00:10:03]

找到了一篇好文章[00:10:06]

很激动[00:10:07]

拿来给主考官欧阳修看[00:10:08]

欧阳修一看[00:10:10]

哎呀[00:10:11]

激动得不得了[00:10:13]

好文章啊[00:10:14]

发榜之后[00:10:15]

欧阳修他开始以为是曾巩的吗[00:10:16]

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啊[00:10:18]

本来想列第一名[00:10:21]

但是觉得啊[00:10:23]

要辟邪吗[00:10:25]

曾总又是自己的学习学生[00:10:26]

所以只列了个第二名[00:10:29]

最后一看不是曾巩[00:10:30]

苏轼的[00:10:34]

然后叫来苏轼一问[00:10:35]

哎呀[00:10:37]

这个文章写的真漂亮[00:10:39]

但中间有一个典故啊[00:10:41]

这我都没见过啊[00:10:44]

问那个梅尧臣[00:10:45]

老梅[00:10:46]

你见过吗[00:10:47]

梅尧臣[00:10:48]

我也不知道[00:10:48]

我也想不起来这个典故出自哪里[00:10:49]

就问苏东坡[00:10:52]

苏东坡说[00:10:53]

典出三国志孔融传[00:10:54]

[00:10:58]

然后苏东、欧阳修回去就查了一查查不到[00:10:59]

下一次见到苏东坡的时候又问[00:11:04]

那我回去查没有[00:11:07]

再调典故啊[00:11:08]

恐龙蛋里头没有啊[00:11:10]

苏总说[00:11:13]

怎么没有啊[00:11:13]

当年[00:11:14]

曹操打败了袁绍之后[00:11:16]

抢了人家袁绍的儿媳[00:11:20]

就是袁熙的老婆[00:11:22]

三国[00:11:24]

号称三大美人之一的[00:11:25]

征服[00:11:27]

然后就把这个美女征服赏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00:11:29]

恐龙当时就讽刺曹操[00:11:36]

[00:11:39]

当年周武王[00:11:42]

打下天下之后[00:11:46]

肯定是把妲姬[00:11:50]

赏给了周公[00:11:53]

周公带[00:11:55]

曹操说[00:11:56]

怎么会有这种事儿[00:11:57]

我怎么不知道啊[00:11:58]

考上说[00:12:00]

以今日之事推之[00:12:01]

当年应该是这样[00:12:03]

那讽刺曹操[00:12:05]

曹操一听啊[00:12:07]

心里这个火啊[00:12:08]

是吧[00:12:09]

后来[00:12:10]

假他人之手啊[00:12:12]

也把恐龙给杀了[00:12:13]

借刀杀人[00:12:15]

所以[00:12:17]

苏东坡讲了[00:12:19]

孔融能想象当年是这样能想当然[00:12:20]

我为什么不可以啊[00:12:23]

所以这段事我也是想当然耳[00:12:25]

是我编的啊[00:12:28]

不行吗[00:12:29]

结果欧阳秀一听[00:12:31]

大惊失色[00:12:33]

退下去之后啊o 退尔大惊曰[00:12:36]

此人可谓善读书[00:12:40]

善用书[00:12:42]

他日文章[00:12:44]

必独步天下[00:12:45]

所以给那个梅圣愈说[00:12:48]

老夫当避路[00:12:50]

放他出一头地[00:12:51]

所以[00:12:53]

一方面[00:12:55]

故可以看出欧阳修的这种胸怀[00:12:55]

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00:12:59]

他真的是被苏东坡的才情才气所折服[00:13:01]

你看[00:13:05]

这才叫改造文章的宗师啊[00:13:06]

所以后来苏东坡[00:13:09]

自评自己的文章怎么说[00:13:12]

一点都不骄傲的说[00:13:16]

实事求是[00:13:17]

文如万斛泉涌[00:13:18]

不择地[00:13:20]

皆可出在平地[00:13:21]

滔滔汩汩[00:13:23]

虽一日千里[00:13:24]

无难及[00:13:25]

其余三是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00:13:26]

其所可知者[00:13:30]

常行于所当行[00:13:31]

常止于不可不止[00:13:33]

如是而已[00:13:36]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00:13:38]

行于所当行[00:13:39]

止于所当止啊[00:13:41]

该走的地方走啊[00:13:44]

该停的地方停[00:13:47]

温气贯穿[00:13:49]

毫无滞碍[00:13:51]

你看那个赤壁赋这样的名片啊[00:13:53]

凌虚台记[00:13:56]

超然台记[00:13:57]

喜雨亭记这样的名片咱不说[00:13:58]

那就看他最[00:14:01]

精短的一篇小品文[00:14:03]

其实我觉得啊[00:14:06]

他这一篇记承天寺夜游[00:14:07]

即使是开辟了明清小品文的风范[00:14:10]

很短[00:14:15]

元丰六年10月12 日夜[00:14:16]

解衣欲睡[00:14:19]

月色入户[00:14:20]

欣然起行[00:14:21]

也无与为乐者[00:14:23]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00:14:25]

怀民亦未寝[00:14:30]

相与步于中庭[00:14:32]

庭下如积水[00:14:34]

空明[00:14:36]

水中藻荇交横[00:14:37]

盖竹白银也[00:14:39]

何夜无月[00:14:42]

何处无竹柏[00:14:43]

但少闲人[00:14:45]

如两人者耳[00:14:47]

妙极了[00:14:52]

这是行于所当行[00:14:53]

至于所当知[00:14:55]

仿佛随意熟知[00:14:57]

你看三层前面交代事由[00:14:59]

尤其是中间两个人在庭中啊[00:15:01]

庭下如积水空明[00:15:06]

水中藻荇交横[00:15:09]

盖竹柏影e [00:15:10]

这说的是什么[00:15:12]

说的是月光[00:15:14]

但根本没提[00:15:16]

明白吧[00:15:18]

那最后更妙的是一个字啊[00:15:20]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00:15:23]

一个字[00:15:26]

[00:15:27]

你看上去用笔很咸[00:15:28]

但是苏东坡当时是被作为乌台诗案之后作为罪官被贬谪在杭州的[00:15:32]

而当时[00:15:42]

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在杭州[00:15:43]

和那些当道的权臣[00:15:47]

当道的小人们怎么样道不同[00:15:51]

不相为谋[00:15:53]

自楚贤弟[00:15:56]

自约闲人[00:15:58]

仿佛闲笔[00:15:59]

其实深有内涵[00:16:01]

细琢磨[00:16:03]

一个闲一个月[00:16:04]

是这篇文章的灵魂[00:16:06]

那说的那么轻易[00:16:08]

[00:16:10]

那么潇洒[00:16:10]

那么飘逸[00:16:11]

所以是一代文章宗师[00:16:13]

苏东坡开了豪放词一派[00:16:21]

瓷的主流确实是婉约[00:16:25]

但是词如果只有婉约[00:16:28]

就像事物阴阳不平衡一样[00:16:31]

一阴一阳谓之道[00:16:35]

要想让磁的这种文学体裁大放异彩[00:16:38]

登堂入室[00:16:42]

必须要阴阳平衡[00:16:43]

虽然前面李后主[00:16:46]

40年来[00:16:49]

家国3000里地三河[00:16:50]

气象阔大[00:16:53]

但是[00:16:54]

悲凉之作[00:16:55]

还算不上是标准的豪放气[00:16:58]

虽然柳永八声甘州对[00:17:00]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00:17:04]

关河冷落残照当劳[00:17:09]

气象也不可谓不扩大[00:17:13]

但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豪放[00:17:15]

刺向刘勇[00:17:18]

向李玉[00:17:21]

在人生的困境里头[00:17:22]

A [00:17:25]

分之三[00:17:26]

同样到了苏东坡[00:17:27]

在人生的困境里头啊[00:17:29]

开始外放[00:17:31]

首先是外放到杭州[00:17:32]

然后切密州[00:17:34]

在密州的时候[00:17:36]

一种转变雌蜂的啊关键作品出现[00:17:37]

那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00:17:42]

老夫聊发少年狂[00:17:46]

左牵黄[00:17:49]

右擎苍[00:17:50]

锦帽貂裘千寄卷[00:17:51]

平冈为报倾城随[00:17:54]

太守[00:17:57]

青色看孙郎[00:17:58]

酒酣胸胆尚开张[00:18:02]

鬓微霜又何妨[00:18:05]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00:18:07]

会挽雕弓如满月[00:18:11]

西北望[00:18:13]

射天狼[00:18:15]

这首词我觉得是在词史上扭转雌蜂的一个关键节点[00:18:18]

时间出现的关键作品[00:18:25]

这首密州出猎[00:18:27]

写完之后[00:18:29]

苏东坡都自己[00:18:31]

你看他自己说[00:18:34]

近却颇作小词[00:18:35]

虽无柳七风味儿[00:18:38]

只得柳永的风味[00:18:39]

亦自是一家[00:18:41]

呵呵[00:18:42]

我们讲过他缮写呵呵体[00:18:44]

素日勤猎于郊外[00:18:46]

所获颇多[00:18:49]

作得一阕[00:18:50]

令东州壮士[00:18:52]

执掌顿足而歌之[00:18:55]

吹笛击鼓以为节[00:18:57]

颇为壮观也[00:18:59]

所以苏轼也意识到这是扭转的词风了[00:19:02]

这个词以前都是[00:19:06]

婉约词对不对[00:19:10]

那么[00:19:12]

现在要令东州壮士执掌顿足儿歌[00:19:12]

吹笛击鼓以为节[00:19:17]

[00:19:20]

这个气魄就不一样[00:19:21]

此方到此一转儿[00:19:23]

你要知道[00:19:25]

这个时期是苏轼经受人生的第一个挫折[00:19:26]

[00:19:31]

年少轻狂[00:19:32]

意气风发的青壮年阶段[00:19:33]

转而呗[00:19:36]

被贬官外放[00:19:38]

但是接下来[00:19:40]

人生到了更[00:19:41]

大的转折期[00:19:43]

更大的苦难面临的[00:19:44]

那就是乌台诗案[00:19:46]

乌台诗案之后[00:19:48]

被作为罪官怎么样监管流放在黄州[00:19:50]

在这个地方[00:19:56]

人生困顿之极[00:19:57]

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00:19:59]

物质上的困顿加精神上的苦闷[00:20:01]

苏轼在天地之间找到了一种超脱[00:20:05]

一种大境界的超脱[00:20:09]

这种超脱不仅为他个人[00:20:11]

也为整个宋词[00:20:13]

找到了一种超越[00:20:16]

那就是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00:20:18]

大江东去浪淘尽[00:20:25]

千古风流人物[00:20:29]

故垒西边[00:20:31]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00:20:32]

万事穿空[00:20:38]

惊涛拍岸[00:20:39]

卷起千堆雪[00:20:40]

江山如画[00:20:43]

一时多少豪杰[00:20:45]

遥想公瑾当年[00:20:49]

小乔出嫁了[00:20:53]

雄姿英发[00:20:55]

羽扇冠巾[00:20:57]

谈笑间[00:20:59]

樯橹灰飞烟域[00:21:00]

故国神游[00:21:04]

多情英雄[00:21:05]

早生华发[00:21:07]

人生如梦[00:21:10]

一顿欢酹江玉[00:21:13]

这是一个标志性作品[00:21:18]

就像我刚才说啊[00:21:20]

不仅标志着苏轼超越了自己的人生的困顿[00:21:21]

也标志着宋词[00:21:26]

超出了原来的婉约[00:21:28]

慈济[00:21:32]

易拓天地[00:21:34]

进入广阔天地之间[00:21:35]

所以后来辞旧无无处不可写[00:21:38]

无事不可写[00:21:42]

最后人评东坡的词叫以诗入词[00:21:44]

以文入词[00:21:47]

也是行于所当行[00:21:50]

止于所当止啊[00:21:51]

当然反过来并不是说苏轼[00:21:53]

豪放词写得好[00:21:56]

婉约词写的就不好[00:21:58]

事实上苏轼的这个词的创作也是以婉约词为主[00:22:00]

总量上还是婉约词多[00:22:05]

同样婉约词也写得非常之美[00:22:07]

苏东坡把磁台上Le he Shi he [00:22:11]

文一样的地位[00:22:15]

所以[00:22:18]

雅文学的宗师啊[00:22:18]

诗词文赋样样精通[00:22:21]

当然[00:22:23]

除了雅文学海雅文化[00:22:24]

比如说书法[00:22:27]

苏东坡、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00:22:28]

比如说绘画啊[00:22:32]

他和文与可[00:22:33]

其实是开辟了这个两宋文人画的先河[00:22:34]

他那幅书法精品[00:22:39]

这个黄州寒食诗帖[00:22:42]

被称为[00:22:46]

古今第三大行书[00:22:48]

一是兰亭集序[00:22:51]

不用第二颜真卿的祭侄稿[00:22:52]

第三就是苏东坡的寒食尸体[00:22:56]

所以[00:23:00]

不论是啊雅文学的各个方面[00:23:02]

包括啊[00:23:06]

除了书法[00:23:07]

绘画[00:23:07]

还有音乐[00:23:08]

[00:23:09]

苏东坡的情意很高的[00:23:10]

他之所以在[00:23:12]

这个杭州任通判的时候[00:23:15]

发现了当时才12 岁的朝云[00:23:19]

就是因为[00:23:23]

他的音乐天赋很高[00:23:25]

而同样[00:23:27]

苏东坡在这一块也是音乐上的奇才[00:23:28]

只是[00:23:36]

雅文化的宗师还不能让市井百姓这么亲近苏轼[00:23:37]

苏轼还是俗文化的宗师[00:23:41]

他的故事常常让人忍俊不禁[00:23:44]

拼死吃河豚[00:23:47]

自酿酒却喝得别人拉肚子[00:23:49]

从朋友那里骗取药方救百姓等等[00:23:51]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00:23:55]

而这一切让苏轼成为了一个接地气的文人[00:23:57]

不是高高在上[00:24:02]

高不可攀[00:24:03]

他仿佛就是你的朋友[00:24:04]

就在你的身边[00:24:06]

首先[00:24:09]

最有名的美食家[00:24:10]

烹饪大使[00:24:13]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还做过一个[00:24:14]

帽子高高的[00:24:16]

子瞻梦[00:24:18]

有学者认为[00:24:20]

后来那个厨师帽啊[00:24:21]

大概从苏苏东坡的子嘉茂里头话[00:24:22]

当然了[00:24:25]

苏东坡座子假冒并不是做厨师[00:24:26]

但是他自己这个烹饪的水平不得了[00:24:29]

东坡羹、东坡肉、东坡肘子[00:24:33]

[00:24:36]

我想很少有人不知道这些[00:24:37]

在舌尖上的中国[00:24:40]

很少有人不知道东坡肉吧[00:24:42]

很少有人不知道东坡肘子吧[00:24:44]

当然[00:24:48]

这个东坡肉的说法就比较多了[00:24:49]

有的说他在杭州西湖的时候[00:24:53]

然后呢[00:24:56]

这个民工很辛苦啊[00:24:57]

然后他创制了东坡肉的烧法[00:25:00]

也有的说他在常州啊[00:25:02]

怎么怎么样[00:25:04]

但学者比较统一的观点[00:25:05]

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00:25:08]

其实是他在困居黄州的时候研制出来的烧法[00:25:10]

苏东坡的烹饪技术那是没得说的[00:25:15]

但是为什么菜烧的那么好呢[00:25:18]

说到底[00:25:21]

道理很简单[00:25:21]

因为他是个吃货[00:25:23]

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这种啊[00:25:24]

有讽刺意义的[00:25:27]

他是个美食家[00:25:28]

他太爱吃了[00:25:31]

他所有人都爱眼中无一个不好人吗[00:25:34]

也爱世间万物[00:25:38]

眼中也无一个不好物[00:25:39]

[00:25:42]

别人锦衣意识[00:25:43]

做个美食家那可想而知[00:25:44]

但苏东坡他是在人生困顿的时候[00:25:46]

越发体现出美食家的特色[00:25:49]

喜欢吃[00:25:53]

说他那个吃河豚很有名了[00:25:56]

对吧[00:25:58]

[00:25:59]

我们都知道现在有句话叫拼死吃河豚[00:25:59]

典故也从他那儿来的啊[00:26:02]

常州当年有户人家河豚做的特别好[00:26:04]

特意请苏东坡到家里头来吃[00:26:08]

苏大学士要赞许两句[00:26:12]

那不就出名了吗[00:26:14]

结果他吃的时候[00:26:15]

所里家里的其他人都躲在屏风后头[00:26:17]

看他吃[00:26:21]

希望他能说出什么来[00:26:22]

结果他老人家吧唧吧唧在那儿吃的可香了[00:26:23]

一句话也不说[00:26:26]

众人都看傻啦[00:26:28]

光听Chi 的声音没有评价[00:26:30]

吃完了之后一模嘴说了一句话[00:26:32]

也值一死啊[00:26:36]

为了吃这个河豚[00:26:39]

值得去已死[00:26:40]

这叫拼死吃河豚啊[00:26:41]

典故从这儿来[00:26:43]

因为河豚的那个里头有毒[00:26:46]

弄不干净的话是很危险[00:26:48]

但是最能说明[00:26:51]

这个苏东坡的吃是他在困境里头[00:26:54]

东坡肉就是在黄忠[00:26:58]

人生困境的时候[00:27:00]

后来到了惠州[00:27:02]

苏东坡创造了一种吃法[00:27:05]

吃什么[00:27:07]

吃那个羊肉[00:27:07]

到徽州啊[00:27:09]

当时徽州啊[00:27:10]

这个集市啊[00:27:12]

比较贫乏[00:27:12]

据说每天才杀一只羊[00:27:14]

苏东坡作为最关被流放在那个地方[00:27:18]

本来就窘迫的很[00:27:21]

所以他没钱去买羊肉[00:27:24]

他就给它卖羊的说每天把那个羊脊骨啊[00:27:25]

给他一罐[00:27:30]

他拿那个羊脊骨回去怎么样呢[00:27:32]

[00:27:34]

这个放在锅里头烧了之后[00:27:36]

T 骨间的那种细肉[00:27:38]

然后说这个味道味美绝伦[00:27:41]

然后还专门写信把这种羊脊骨的烧法[00:27:45]

写信告诉自己[00:27:49]

[00:27:51]

同样被贬在雷州的弟弟[00:27:51]

苏辙[00:27:54]

苏籽油[00:27:54]

那写到最后啊[00:27:56]

说味道怎么美[00:27:57]

怎么烧才能烧出这么美的[00:27:59]

这个[00:28:02]

羊肉味道来[00:28:03]

然后还要怎么吃T 骨方法是怎么样[00:28:04]

写到最后来了一句[00:28:07]

[00:28:10]

狗要不高兴了[00:28:11]

把骨头吃的这么干净啊[00:28:13]

把骨头缝里的肉都吃的这么干净[00:28:15]

狗要不高兴了[00:28:18]

你看苏东坡是一个很达观很乐趣的人[00:28:19]

所以他还是严格说起来也是一个啊宠物迷呢[00:28:23]

他后来到儋州[00:28:27]

没办法[00:28:28]

穷困之极对吧[00:28:30]

那当时的相人[00:28:31]

人家送了他一只狗a [00:28:33]

他就养了一只狗[00:28:34]

很喜欢这只狗[00:28:36]

他给这只狗起名叫什么呢[00:28:37]

起名叫乌嘴[00:28:40]

就是黑嘴[00:28:43]

为什么起名叫污水呢[00:28:45]

因为有一次[00:28:47]

过桥的时候这个狗啊瞧[00:28:48]

特别窄[00:28:51]

然后这个狗就从底下游过去[00:28:52]

那桥上这个苏东坡走[00:28:55]

让苏东坡一看[00:28:57]

哎呀[00:28:58]

这够好啊[00:28:59]

希望他能和路基的黄儿一样[00:29:00]

在西晋的时候[00:29:04]

路基啊养了一条狗[00:29:05]

特别有名的黄尔啊[00:29:07]

你看乌嘴对黄尔吗[00:29:10]

是不是啊[00:29:12]

那个黄二绿的后来到了这个[00:29:14]

洛阳去这个当官[00:29:18]

有一次写家书[00:29:20]

要找人寄家书回去[00:29:22]

他是苏州府人啊[00:29:24]

然后这个[00:29:26]

黄儿摇头摆尾[00:29:28]

[00:29:31]

路基就问[00:29:31]

难道你能帮我送信[00:29:32]

王二居然点点头[00:29:34]

然后路基就把那个信挂在他的脖子上的铃铛下啊[00:29:36]

弄一个这个竹勺子[00:29:39]

然后塞在里头[00:29:41]

挂在他脖子铃铛下[00:29:42]

然后这个黄耳居然[00:29:44]

跑了几天几夜跑到[00:29:47]

跑回苏州府[00:29:50]

把家属送了回去[00:29:51]

家人一看[00:29:53]

哎呀[00:29:54]

那黄儿送家书回来[00:29:56]

又重新写了家书[00:29:57]

又塞在他的脖子底下[00:29:58]

又把家属送了回来[00:29:59]

这个后来路基非常喜欢这个黄耳[00:30:02]

所以苏东坡说[00:30:05]

但愿这个乌嘴能像黄尔一样[00:30:06]

后来到这个儋州啊啊[00:30:09]

在那个孤苦一无一的海岛之上[00:30:12]

除了自己的儿子苏过污水啊就是东坡居士最大的陪伴[00:30:16]

所以他吃羊肉的[00:30:23]

说到最后说怕狗要不高兴[00:30:24]

所以后来到了海南岛上[00:30:27]

养了污水之后[00:30:29]

有时候乌嘴偷吃他的东西[00:30:31]

他本来就没什么东西吃的[00:30:34]

我给偶尔偷吃他东西[00:30:36]

他笑笑啊[00:30:38]

也不处罚[00:30:40]

无罪[00:30:40]

除叻[00:30:41]

这个吃肉啊[00:30:43]

烹饪[00:30:45]

苏东坡还喜欢喝酒[00:30:46]

但酒量不大[00:30:48]

而且还喜欢自己酿酒喝[00:30:49]

自酿过真一酒、天门冬酒[00:30:52]

但是他的儿子苏过[00:30:55]

有一次给朋友说说在给我爸酿的酒[00:30:58]

你们不喝也罢啊[00:31:01]

结果有个人不服[00:31:03]

非要喝[00:31:05]

喝完了之后拉肚子[00:31:05]

拉肚子之后苏东坡在用自己做的要去给人家治病[00:31:07]

所以它又是一个医生[00:31:13]

他喜欢做药啊[00:31:17]

因为他喜欢道家的东西吗[00:31:19]

养生啊[00:31:20]

炼丹那些东西[00:31:22]

但是苏东坡没有像一般的饮食一样啊炼丹制药走上歧途[00:31:24]

你看他那个杭州当时啊[00:31:31]

发洪水灾难的时候[00:31:34]

流民疾病丛生[00:31:36]

苏东坡后来就给自己的好朋友炒股[00:31:39]

这个炒股手上有一个秘方[00:31:42]

叫做[00:31:46]

圣三子炒股这个秘方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传呢[00:31:48]

后来苏东坡就是磨着他[00:31:52]

缠着他[00:31:54]

后来炒股说要是苏东坡在江边指江发誓[00:31:54]

不能传给别人[00:32:00]

然后苏东坡他发誓不传[00:32:02]

结果炒股就把这个盛产子给他[00:32:04]

所以我们拿送彩纸掉头[00:32:07]

就告诉那些制药的人[00:32:10]

方式告诉人家啊[00:32:12]

做成这个圣散子玩[00:32:13]

然后去赈灾[00:32:17]

就老百姓[00:32:19]

所以心中始终装着百姓[00:32:21]

装着天下人[00:32:25]

宁肯背弃自己的誓言[00:32:27]

当然炒股后来也原谅他[00:32:29]

知道他的这个性格[00:32:31]

所以苏东坡被贬岭南的时候[00:32:32]

炒股也是他一个非常啊可以说人生知己的朋友[00:32:35]

跋涉千里去岭南看他[00:32:40]

最后也死在途中啊[00:32:42]

所以苏东坡不仅是要到啊[00:32:46]

十道不用说了[00:32:50]

美食一道要道[00:32:51]

还有查到[00:32:53]

他甚至第一个提出[00:32:54]

石壁用茶树去烦腻[00:32:56]

止不住耳尖[00:33:00]

饭后用茶漱口可以去龋齿的[00:33:02]

这要对茶性了解到怎么样[00:33:06]

了解到非常[00:33:08]

熟悉的地步[00:33:11]

所以你看苏东坡[00:33:13]

为什么[00:33:16]

屡次被流放[00:33:18]

投荒万里呀[00:33:20]

别人都认为他肯定活不回来[00:33:21]

它都能活着回来[00:33:25]

一方面因为因为他强大的精神和意志[00:33:27]

另一方面[00:33:31]

还是因为得益于[00:33:32]

他对生活[00:33:35]

最朴实层面的那些热爱[00:33:37]

那些心得体会[00:33:40]

不论九道十道[00:33:43]

茶倒一倒都散[00:33:44]

茶不仅能志士仁[00:33:46]

还能怎么样[00:33:49]

还能治自己[00:33:50]

在困厄之际[00:33:53]

帮自己渡过难关[00:33:55]

作为天才的苏轼[00:33:57]

不论是雅文化、俗文化方面样样精通[00:33:58]

可是要成为一个宗师级的人物[00:34:02]

最关键的还要有精神层面的终极追求[00:34:05]

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作为一个巨人的出现[00:34:09]

最终还是因为他的思想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00:34:13]

它那种穷则独善其身[00:34:17]

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00:34:20]

直到今天也依然是我们的榜样[00:34:22]

在思想层面[00:34:27]

苏东坡儒释道兼收并蓄[00:34:28]

自成一家[00:34:32]

儒家不用说了[00:34:33]

它本身就是一个儒生[00:34:35]

当然[00:34:37]

苏东坡有旁通佛老[00:34:37]

儒释道三家决赛[00:34:40]

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庄子吗[00:34:43]

那个小时候他父亲叫他读庄子[00:34:47]

他弟弟苏辙就是说[00:34:51]

说他[00:34:54]

小的时候就一副仙风道骨[00:34:55]

别人看着都非常羡慕[00:34:59]

所以[00:35:01]

之所以能在黄州写下前赤壁赋[00:35:02]

那就是得了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征税[00:35:08]

当然佛家佛理他就更喜欢了[00:35:13]

我们知道[00:35:16]

像道歉啊啊[00:35:17]

像佛印啊[00:35:19]

都是她的好朋友[00:35:20]

方外之交很多[00:35:22]

很多僧人都喜欢苏东坡[00:35:25]

你看他写的这个庐山[00:35:28]

对吧[00:35:30]

题西林壁我们讲过[00:35:31]

其实不光有题西林壁[00:35:34]

还有题东林寺啊[00:35:36]

这个西林寺和东林寺其实挨得很近[00:35:40]

苏东坡去都写了诗[00:35:44]

我们的题西林壁和在东林寺写的诗赠东林总长老[00:35:48]

还有他写的观潮[00:35:54]

三首诗放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出[00:35:57]

他人生的那种[00:36:01]

一级[00:36:03]

我觉得特别是像这个佛家的禅宗三境[00:36:04]

第一首题西林壁[00:36:10]

横看成岭侧成峰[00:36:11]

远近高低各不同[00:36:13]

不识庐山真面目[00:36:15]

只缘身在此山中[00:36:17]

当局者迷[00:36:19]

然后第二首[00:36:22]

这是在东林寺写的[00:36:23]

赠东林总长老[00:36:25]

西山尽是广长舌[00:36:26]

山色无非清净身[00:36:29]

这说的是佛祖[00:36:33]

佛祖广长舌[00:36:35]

免天下皆闻山色无非清净身啊[00:36:36]

达到佛祖的境界[00:36:41]

心静自然中[00:36:42]

自然到处都是[00:36:44]

佛母夜来84000斤[00:36:46]

他日如何举示人[00:36:49]

再看第三首观潮[00:36:53]

庐山烟雨浙江潮[00:36:55]

未到[00:36:58]

千般恨不消[00:36:58]

到得还来别无事[00:37:01]

吴山烟雨志江[00:37:03]

原来青山庐山烟雨浙江潮怎么怎么样啊[00:37:08]

不去看一下[00:37:11]

那么怎么样[00:37:13]

未到千般恨不消[00:37:14]

真正的看到了哦[00:37:15]

庐山烟雨[00:37:19]

浙江潮哈[00:37:20]

还是庐山烟雨浙江潮[00:37:22]

这不是不过如此啊[00:37:26]

而且是回归本色[00:37:27]

这三首诗放在一起[00:37:29]

我们就想到了[00:37:31]

禅宗说的3G 啊[00:37:32]

看山是山[00:37:34]

看水是水[00:37:36]

看山不是山[00:37:37]

看水不是水[00:37:39]

到最后看山还是山[00:37:41]

看水还是水[00:37:43]

三首诗放在一起[00:37:46]

佛理精湛的[00:37:47]

但是这么擅长佛老之学的[00:37:49]

苏东坡临终的时候[00:37:53]

当时他的好朋友秦世雄[00:37:56]

还有韦林长老[00:37:59]

在他身边[00:38:01]

在公元101年的7月28日[00:38:03]

苏东坡知道自己不行[00:38:06]

Le 沐浴更衣之后[00:38:08]

这时候[00:38:11]

维林找老在他耳边说[00:38:12]

端明e 无望[00:38:15]

苏东坡勉强回答[00:38:19]

西方不无[00:38:21]

但个例着力不得[00:38:23]

什么意思啊[00:38:26]

各立着[00:38:28]

立不得[00:38:29]

可见苏东坡到最后临终之前[00:38:31]

他也不是只求个人的超脱[00:38:36]

他内心中向所有的儒家知识分子一样[00:38:40]

装着家国[00:38:45]

装着天下[00:38:46]

因为她是一个[00:38:49]

达则兼济天下[00:38:51]

穷则独善的儒生[00:38:53]

因为他是一个太上立德[00:38:56]

其次立功[00:38:58]

其次立业[00:38:59]

追求三不朽的儒生[00:39:01]

因为他是一个为天地立心[00:39:03]

为生民立命[00:39:06]

为往圣继绝学[00:39:07]

为万世开太平等[00:39:09]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楷模[00:39:13]

这就是苏东坡这样的人生哲学[00:39:18]

才能够跨越千年[00:39:21]

直指当下[00:39:24]

他身上的那种独立之精神[00:39:26]

自由之思想[00:39:28]

他心中的那种眼前无一个不好人的博爱[00:39:30]

使它不属于[00:39:34]

个人的生命[00:39:37]

所以[00:39:40]

苏东坡的生命哲学[00:39:40]

我个人感觉[00:39:43]

两个字[00:39:45]

通透[00:39:46]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至高境界[00:39:48]

是因为它从未泯灭呢科[00:39:51]

赤子之心[00:39:55]

正是这一片赤子之心[00:39:57]

才让他的生命哲学达到了通透的境界[00:39:58]

这样的话[00:40:04]

不论哪一家哪一派[00:40:06]

都在这个人的身上[00:40:08]

都在东坡居士的生命里[00:40:10]

浑然天成[00:40:12]

达到了中国文化的[00:40:13]

最高境界[00:40:16]

谢谢大家[0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