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
  • 反馈

《《百家讲坛》 20160724 大明疑案(下部)20 崇祯皇帝自杀之谜》歌词


歌曲: 《百家讲坛》 20160724 大明疑案(下部)20 崇祯皇帝自杀之谜

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39:59

播放 下载lrc歌词 下载纯文本歌词

《百家讲坛》 20160724 大明疑案(下部)20 崇祯皇帝自杀之谜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面对生死抉择[00:00:06]

崇祯皇帝优柔寡断的一错再错[00:00:07]

导致大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究竟是什么[00:00:10]

系列节目大明疑案下部至崇祯皇帝自杀之谜[00:00:14]

[00:00:29]

公元1644年[00:00:36]

李自成的农民军兵临紫禁城[00:00:38]

崇祯皇帝眼看大势已去[00:00:41]

在皇城的后山上自尽身亡[00:00:43]

朱元璋创立了大明王朝[00:00:46]

在经历了276 年的风风雨雨之后[00:00:49]

最终轰然倒塌[00:00:52]

如今[00:00:54]

当人们再次回顾那段变幻莫测的历史[00:00:54]

依然对其中的很多历史节点疑惑不解[00:00:58]

当李自成的大军汹涌而来的时候[00:01:02]

崇祯皇帝朱由检依然有很多选择[00:01:04]

如果他沉着冷静[00:01:08]

果断出手[00:01:09]

那么中国的历史极有可能会变成另外一副模样[00:01:10]

大明王朝也许就不会如此凄凉的退出历史舞台[00:01:15]

但历史不能假设[00:01:20]

那么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00:01:22]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崇祯皇帝最后的悲惨结局呢[00:01:25]

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带您步入大明王朝浩瀚的历史[00:01:31]

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明疑案下不知崇祯皇帝自杀之谜[00:01:36]

大明王朝[00:01:44]

崇祯17 年[00:01:45]

即公元1644年3月18日的晚上[00:01:47]

崇祯皇帝悄悄潜出紫禁城北门[00:01:52]

爬上了万岁山[00:01:56]

就是今天的景山[00:01:58]

在一棵老槐树上上吊自杀了[00:02:00]

你说一堂堂大明王朝的天子为什么选择上吊自杀呢[00:02:04]

这是大明王朝最难解的一个谜啊[00:02:09]

在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之后不久[00:02:12]

立国276 年的大明王朝灭亡了[00:02:16]

所以我认为[00:02:20]

皇帝上吊自杀和大明王朝的灭亡原因是一样的[00:02:22]

那么[00:02:28]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00:02:28]

据我分析啊[00:02:30]

至少有以下五个原因[00:02:32]

第一[00:02:36]

财政困难[00:02:36]

这崇祯年间的财政问题的非常严重[00:02:39]

比如崇祯元年7月25日[00:02:43]

宁远城[00:02:45]

也就是今天辽宁的新城[00:02:46]

这首君那发生了哗变[00:02:49]

这宁园守军那曾经跟着袁崇焕击退过这个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次进攻取得宁锦大捷这些士兵[00:02:51]

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00:03:03]

他们怎么可能发生哗变[00:03:05]

因为他们四个月没有领到军饷了[00:03:08]

人们会怀疑啊[00:03:13]

谁会如此大胆克扣边防军的军饷呢[00:03:14]

这些士兵也闹不明白[00:03:21]

所以就找这个辽东巡抚去请愿[00:03:23]

甚至闯进辽东巡抚的卧室进行搜查[00:03:28]

结果一文钱也没发现[00:03:31]

其实这辽东巡抚他不管钱的[00:03:34]

管钱是谁呢[00:03:37]

互不啊[00:03:38]

辽东巡抚找户部尚书要钱[00:03:40]

被户部尚书给拒绝了[00:03:42]

你说你户部尚书[00:03:45]

你怎么能克扣军饷呢[00:03:46]

你就不担心这些士兵哗变吗[00:03:48]

你这不是拿大明江山社稷开玩笑吗[00:03:51]

这户部尚书也没办法[00:03:55]

因为朝廷实在太穷了[00:03:57]

拿不出钱了[00:03:59]

人们可能不信呐[00:04:02]

就拿崇祯元年为例[00:04:04]

当年的财政收入是三百二十六万两白银[00:04:06]

可是扣取去年的欠账[00:04:11]

就只剩200多万两了[00:04:13]

当年仅花的军费就是三百二十七万两[00:04:16]

你说这朝廷的日子怎么过[00:04:19]

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够军费[00:04:22]

不用说别的[00:04:25]

就这账继续这么打下去[00:04:27]

早晚会把大明王朝拖垮[00:04:30]

大明王朝灭亡的第二个原因[00:04:33]

天灾人祸呀[00:04:36]

崇祯二年[00:04:37]

陕北地区爆发严重的旱灾[00:04:38]

朝廷派礼部侍郎马茂才到他的家乡安在线呢去了解调查灾情[00:04:41]

马茂才到了自己家乡[00:04:48]

对家乡受灾的情景惊呆了[00:04:50]

他回到京城[00:04:54]

立刻上书给皇上[00:04:55]

向皇上汇报他的所见所闻[00:04:57]

毛毛才说呀[00:05:01]

我们家乡整整一年没下雨[00:05:02]

草木全枯死了[00:05:06]

到了当年的七月[00:05:08]

百姓断粮了[00:05:10]

只好用蓬草籽儿冲击这种蓬草籽儿啊[00:05:12]

长得像糠皮儿一样[00:05:17]

没有任何营养[00:05:19]

只能充饥维持生命[00:05:20]

可是到了那一年的十月[00:05:23]

蓬草子也吃光了[00:05:25]

百姓只好吃树皮了[00:05:27]

翻过年来[00:05:30]

所有的树皮都吃光[00:05:31]

百姓只好上山[00:05:33]

挖观音土赤[00:05:35]

这种观音土洁白细腻[00:05:38]

看起来好看[00:05:40]

没有任何营养[00:05:42]

那么吃到肚子里呢[00:05:44]

会冲击[00:05:45]

可是它没法消化[00:05:47]

几天之后就会腹胀下坠而死[00:05:49]

崇祯皇帝面对马茂才的上书[00:05:53]

被灾区的惨象静待了[00:05:56]

于是立刻夏至[00:05:59]

免去灾区的税负[00:06:01]

同时命令有关部门立刻播发赈灾粮[00:06:03]

有关部门不敢怠慢[00:06:09]

下拨了10万但赈灾粮[00:06:11]

10万担什么概念呢[00:06:15]

一旦是120 斤10万[00:06:17]

但就是1200 万斤粮食[00:06:19]

这些粮食如果真的能够到灾民手里[00:06:23]

一定会帮助灾民渡过灾荒[00:06:27]

可是[00:06:32]

让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00:06:32]

这10万担粮食还没出京城[00:06:35]

就被户部官员克扣了5万担呢[00:06:38]

这5 万[00:06:42]

但到了陕西[00:06:43]

陕西巡抚克扣了2万[00:06:44]

陕西知府又克扣了2万[00:06:46]

只剩下了1万的粮食[00:06:48]

对当地的地方乡绅们还要为百姓带领[00:06:50]

这一代里的1 万代[00:06:55]

就成了5000担粮食了5000但对于灾区灾民而言[00:06:57]

那就是杯水车薪了[00:07:03]

由于天灾人祸叠加[00:07:06]

百姓忍无可忍[00:07:08]

终于揭竿造反[00:07:10]

开始他们还是零星的反抗[00:07:12]

后来力量越来越大[00:07:14]

影响也越来越大[00:07:17]

他们打土豪[00:07:19]

杀贪官[00:07:19]

政府派兵进剿[00:07:21]

一直没什么效果[00:07:22]

大明王朝灭亡的第三个原因[00:07:24]

朝政腐败[00:07:26]

到了崇祯年间呢[00:07:28]

给调整[00:07:30]

腐败现象非常严重了[00:07:30]

比如前面我们说的这个宁远兵变[00:07:34]

它的根源实际上是军队内部的腐败[00:07:36]

为什么这么说[00:07:40]

因为在明朝刚开始建立的时候[00:07:41]

实行的是为所致[00:07:43]

所谓所致呢[00:07:45]

就是屯田制[00:07:47]

这是冰啊[00:07:49]

是军户[00:07:50]

他们的生活来源呢[00:07:52]

就是屯田上的收入[00:07:54]

朝廷发银子[00:07:56]

只供他们零花[00:07:57]

可是到了明中叶以后[00:08:00]

由于军队内部的腐败[00:08:02]

军官们就把屯田的土地都吞并了[00:08:05]

所以[00:08:09]

军户们失去土地之后[00:08:09]

失去了生活来源[00:08:11]

于是就四下逃亡了[00:08:13]

冰原就流失了[00:08:15]

朝廷没办法[00:08:17]

只好拿银子到社会上招募闲散人员[00:08:18]

这叫雇佣兵[00:08:21]

而雇佣兵呢[00:08:23]

完全是因为生活所迫才来打仗的[00:08:24]

所以军饷就成了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00:08:27]

一旦拖欠军饷[00:08:30]

生活没了着落[00:08:32]

他们就会哗变[00:08:33]

你说军队的军官会侵吞屯田的土地[00:08:36]

朝廷的官员会贪污证据灾民的粮食[00:08:41]

这腐败的程度何其严重啊[00:08:46]

任何一个王朝如果如此的腐败下去[00:08:49]

都不可能长久[00:08:52]

所以[00:08:54]

崇祯皇帝下决心要惩治腐败[00:08:54]

大厦将倾[00:09:01]

面对抉择[00:09:02]

崇祯皇帝犹豫再三[00:09:03]

举步维艰[00:09:05]

那么[00:09:06]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帝国末日的来临[00:09:07]

系列节目[00:09:10]

大明疑案夏普之崇祯皇帝自杀之谜[00:09:11]

在大明朝的崇祯年间[00:09:20]

士兵哗变和灾民造反的事件层出不穷[00:09:22]

这令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筹莫展[00:09:26]

作为帝国的最高领导[00:09:29]

他深知如此下去[00:09:31]

大明王朝的根基必将动摇[00:09:32]

他朱家的天下将危在旦夕[00:09:35]

崇祯皇帝很清楚[00:09:38]

此时此刻[00:09:39]

大明朝人祸的危害已经远远超过了天灾[00:09:40]

痛定思痛[00:09:44]

他决心向朝野中长期存在的腐败这一恶瘤开刀[00:09:45]

那么[00:09:50]

崇祯皇帝究竟会想出怎样惩治腐败的办法来呢[00:09:51]

所以[00:09:56]

他登基之后不久[00:09:56]

提出了文臣不爱钱的号召[00:09:57]

反腐倡廉[00:10:01]

可是这号召发出去之后[00:10:02]

没有反应[00:10:05]

也没人反对[00:10:06]

也没人支持[00:10:08]

这让皇帝很郁闷[00:10:09]

我的号召怎么就引不起这朝臣们的配合呢[00:10:11]

几个月之后啊[00:10:16]

终于有人[00:10:17]

配合他了[00:10:18]

崇祯皇帝收到了一份上书[00:10:19]

皇帝一看大喜[00:10:22]

AJ 观点鲜明[00:10:23]

使意见尖锐啊[00:10:25]

于是召集满朝文武文华殿议事[00:10:27]

各位大臣到齐落[00:10:31]

中山皇帝呢[00:10:33]

就要把这个奏书啊[00:10:34]

交给写奏疏的这个言官说[00:10:36]

你呀[00:10:38]

念给诸位大臣听[00:10:38]

这位盐官叫韩一良[00:10:40]

涵杨[00:10:42]

是新任的护科[00:10:42]

启事中含银量[00:10:44]

拿起奏疏大声念叨[00:10:45]

文臣不爱钱是不可能的[00:10:47]

大臣一听吓一跳[00:10:50]

竖起耳朵[00:10:52]

听他到底想说什么[00:10:53]

韩一良进一步论证了他的观点[00:10:56]

从四个方面[00:10:59]

第一关就是花钱买的[00:11:00]

韩阳说呀[00:11:03]

当今这个朝廷上啊[00:11:05]

卖官鬻爵是普遍现象[00:11:08]

比如这个总督、巡抚这样的官职[00:11:11]

没个五六千两银子你是拿不下的[00:11:13]

这个到阿福这样的官职[00:11:17]

至少也得两三千两银子[00:11:18]

县长、副县长都有明码标价[00:11:21]

即便是国子监入学资格[00:11:24]

政府的公务员都可以花钱买来[00:11:27]

你说这关是钱买的[00:11:31]

那当了官之后能不想方设法挣钱骂[00:11:34]

韩阳认为文臣不爱钱不可能的第二个理由[00:11:38]

当官得花钱[00:11:41]

韩阳说[00:11:43]

原来以为当官可以挣钱[00:11:44]

没想到当上官之后[00:11:46]

反而有了更多的花钱的途径了[00:11:48]

它以一个县官为例[00:11:52]

他说[00:11:54]

一个县官呢[00:11:55]

每年至少有四项开支必须支出[00:11:56]

第一[00:11:59]

给上级领导报账[00:11:59]

这上级领导啊[00:12:01]

花钱花出了亏空[00:12:03]

他那儿无法报账了[00:12:05]

到你这儿打个白条之用[00:12:07]

你怎么办[00:12:09]

你这儿也无法报账啊[00:12:10]

没法了[00:12:12]

只好自个儿掏银子垫上[00:12:12]

第二[00:12:15]

给路过的领导送礼[00:12:16]

每年呢[00:12:18]

都有朝廷的高官路过你的县城[00:12:20]

这些领导[00:12:25]

你要是不给他送礼呢[00:12:27]

就得罪了[00:12:29]

你要想巴结他呢[00:12:30]

正是机会[00:12:32]

第三[00:12:34]

给顶头上司送礼[00:12:34]

每年这上级领导都要下到基层来[00:12:37]

这领导来了[00:12:40]

你总不能不送礼吧[00:12:42]

仅此一项[00:12:44]

一年至少花50 到一百两银子[00:12:45]

第四呢[00:12:48]

通过数值考试在线观啊[00:12:49]

到任期届满的时候[00:12:52]

就得进京城去述职[00:12:54]

去通过考核[00:12:56]

要想通过考核[00:12:59]

没有五六千两银子是不可能的[00:13:00]

那么[00:13:05]

需要这么多花销的银子从哪儿来[00:13:05]

能从天上掉下来骂[00:13:09]

能从地里长出来吗[00:13:11]

不可能[00:13:13]

所以就只能去接收贿赂[00:13:14]

去贪腐了[00:13:17]

韩一良认为文臣不爱钱的第三个理由[00:13:19]

当官可以挣钱[00:13:22]

他以自己为例[00:13:24]

他说[00:13:25]

我这个人呢[00:13:26]

是不爱钱的[00:13:27]

可是我刚刚被任命为这个妇科几十中之后啊[00:13:29]

有人给我送钱了[00:13:35]

几个月之内[00:13:37]

我就拒绝了五百两银子的礼物[00:13:38]

你说那些如果爱钱又善于交际的人[00:13:42]

那每个月都有多少银子的收入[00:13:46]

韩阳认为这文臣不爱钱[00:13:50]

不可能的第四个理由[00:13:51]

这个盐官可以骗钱[00:13:54]

除了盐官[00:13:57]

那如果想上疏弹劾谁[00:13:58]

他就会对这个人说[00:14:00]

这个有问题的人呢[00:14:02]

紧张啊[00:14:04]

怕言官弹劾[00:14:05]

他就花钱买盐官闭嘴[00:14:06]

随着盐官要想弹劾人[00:14:09]

他实际的目的是干嘛[00:14:11]

是骗钱[00:14:12]

像这种言官[00:14:14]

那钱每年不像流水一样的进他的腰包啊[00:14:15]

含义量啊[00:14:19]

列举了四个理由之后[00:14:21]

请求皇上严厉的惩治朝廷的腐败[00:14:23]

并且要求皇上对全国最大的贪官必须给予严惩[00:14:28]

也好[00:14:34]

杀一敬百[00:14:34]

让大臣们感觉到贪腐是个耻辱的事情[00:14:36]

贪腐会有身家性命的危险[00:14:39]

这样才会做到文臣不爱钱[00:14:42]

韩一良念完他的证书[00:14:46]

皇帝大声说[00:14:49]

韩阳的证书我看了[00:14:50]

我觉得这个人打破情面[00:14:53]

正直忠诚[00:14:56]

精神可嘉[00:14:57]

所以我决定[00:14:58]

把他提拔为右佥都御食[00:15:00]

这韩阳当时担任的是这个户科技侍中[00:15:04]

官居七品的右佥都御史啊[00:15:08]

官居四品[00:15:11]

这一下连升三级啊[00:15:12]

这个时候[00:15:15]

[00:15:16]

吏部尚书就对皇上说[00:15:17]

陛下言官弹劾[00:15:20]

必须时有所指[00:15:22]

我请陛下之告这位眼观[00:15:24]

谁是天下最大的贪官[00:15:28]

叫什么名字[00:15:31]

在什么时间[00:15:33]

什么地点[00:15:34]

接受了什么人的贿赂[00:15:34]

具体有多少数额[00:15:36]

这些证据必须确凿[00:15:38]

那么笔下您才能惩处这天下最大的贪官[00:15:40]

我们才能引以为戒啊[00:15:43]

狡猾的吏部尚书一席话就把寒凉的上书弹劾的方向根本的扭转了[00:15:46]

我为什么这么说[00:15:55]

因为韩一良上书弹劾的是制度的弊端和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00:15:56]

而这个吏部尚书呢[00:16:01]

却把这个弹劾方向转向了一个具体的案子[00:16:03]

这方向一转就意味着[00:16:08]

崇祯皇帝的反腐倡廉必然会不了了之[00:16:11]

可是皇帝却认为有道理[00:16:15]

马上接过话茬说[00:16:18]

对呀[00:16:19]

韩一良[00:16:19]

你让我惩处这个天下第一大贪官[00:16:20]

那你说谁是天下第一大贪官呢[00:16:23]

对此[00:16:27]

韩阳毫无准备啊[00:16:28]

他说[00:16:30]

具体是谁[00:16:32]

我也说不上[00:16:33]

我完全是风闻皇帝[00:16:35]

一听就火了啊[00:16:37]

你居然根据风闻给我上书啊[00:16:40]

寒凉说是的[00:16:43]

我上书只是指出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00:16:44]

具体究竟谁是天下最大的贪官[00:16:47]

我也说不清楚[00:16:50]

这些皇帝生气了[00:16:52]

我给你五天时间[00:16:54]

你给我查出来全国最大贪官是谁[00:16:56]

皇帝下旨了[00:16:59]

韩阳又不能抗旨[00:17:01]

只好回家[00:17:03]

去设法去查谁是天下第一大贪官[00:17:04]

五天之后[00:17:09]

这含义量还真的找出了几个大贪官[00:17:11]

然后上了第二道上诉[00:17:15]

崇祯皇帝接到韩一良的第二道上诉之后呢[00:17:18]

又召集满朝文武到文华殿仪式了[00:17:21]

大臣们到齐之后[00:17:24]

皇帝就对韩一良说[00:17:26]

你的第二道上书我看了[00:17:28]

你所列举的那些贪官[00:17:30]

是前朝就已经惩处过了的啊[00:17:32]

你整几个前朝处理过的贪官来搪塞我[00:17:36]

你当我是谁呀[00:17:40]

[00:17:42]

我看你是盐官的面子[00:17:42]

我饶恕你[00:17:44]

不过[00:17:45]

你的右佥都御史别干了[00:17:45]

回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就这样[00:17:47]

含银量被崇祯皇帝一声令下[00:17:50]

革职为民了[00:17:53]

[00:17:54]

你说这崇祯皇帝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00:17:54]

五天前还大声夸奖这含义量[00:17:58]

不讲情面[00:18:02]

正直忠诚[00:18:03]

然后提拔他为右佥都御史[00:18:05]

这五天一过[00:18:07]

结果革职为民了[00:18:08]

这其实也难怪崇祯皇帝这个[00:18:11]

出尔反尔[00:18:15]

韩一良啊[00:18:17]

就是个书呆子[00:18:18]

他跟崇祯皇帝一样[00:18:21]

把反腐倡廉斗争估计得太简单了[00:18:23]

这大明王朝到了崇祯年代啊[00:18:27]

这腐败现象已经非常严重[00:18:30]

可以说是积重难返[00:18:32]

崇祯皇帝进行反腐倡廉[00:18:34]

必然遭到所有既得利益者的坚决反对[00:18:37]

满朝文武一致的抵制[00:18:42]

就会使崇祯皇帝的反腐倡廉工作不了了之[00:18:45]

内忧外患[00:18:50]

压力重重[00:18:51]

重振皇帝已然焦头烂额[00:18:52]

渐渐沉不住气[00:18:55]

即使寒意凉的做法有欠周到[00:18:57]

但他的初衷并没有错[00:18:59]

大明的官僚机构问题重重的现实是真实存在[00:19:01]

然而[00:19:06]

激活攻心的朱由检说变脸就变脸[00:19:06]

含义良事件表明[00:19:09]

崇祯皇帝已经心力交瘁[00:19:11]

没有了主心骨[00:19:13]

失去了判断力[00:19:15]

当一个帝国的当家人都已经方寸大乱[00:19:16]

那么危难中的大明王朝还能指望谁来力挽狂澜[00:19:19]

更可怕的是[00:19:24]

一个没有了担当的地方[00:19:25]

却遇到了两个极为强大的对手[00:19:27]

最终给建国200多年的大明王朝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00:19:30]

大明王朝灭亡的第四个原因[00:19:37]

对手强劲[00:19:40]

其实我们中国古代这封建帝制啊[00:19:42]

几千年来政府的腐败现象一直存在[00:19:44]

而且很严重[00:19:48]

比如明朝的中期[00:19:50]

可并没有因此而亡啊[00:19:51]

为什么[00:19:53]

因为没有对手[00:19:54]

可是大明王朝到了崇祯年间的对手就不止一个了[00:19:56]

第一个对手就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和后来的清[00:20:01]

无论是努尔哈赤建立的金[00:20:06]

还是皇太极建立的清[00:20:09]

对于大明王朝而言[00:20:11]

对于崇祯皇帝而言[00:20:13]

都是强劲的对手[00:20:14]

比如万历47 年[00:20:16]

即公元1619年[00:20:18]

在辽东地区爆发的萨尔浒之战[00:20:20]

当时内明朝政府啊[00:20:23]

急急了十几万大军[00:20:25]

联合了女真的叶赫部[00:20:27]

号称43万大军[00:20:30]

分兵四路[00:20:32]

对金国首都赫图阿拉城进行了[00:20:34]

分路合围晋级的这么一个战略[00:20:38]

那努尔哈赤呢[00:20:41]

他说管你几路来[00:20:42]

我只一路去[00:20:44]

他集中优势兵力[00:20:45]

对明军的进攻采取了各路击破的战略[00:20:47]

结果[00:20:51]

四天时间[00:20:53]

击溃了三路明军的进攻[00:20:55]

歼灭明军五万多[00:20:59]

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00:21:00]

明朝军队在萨尔浒之战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00:21:03]

但是[00:21:07]

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是不可否认的[00:21:08]

再比如崇祯13到15年[00:21:12]

就是公元1640 到四二年[00:21:15]

在辽东地区爆发的松紧大战[00:21:18]

这皇太极啊[00:21:22]

先派兵将锦州周边的所有的据点拔除了[00:21:24]

然后派重兵围困锦州[00:21:28]

就是用明朝军队前来救援[00:21:30]

然后[00:21:33]

打他的埋伏[00:21:34]

这叫围点打援[00:21:35]

洪承畴带领了13万大军[00:21:36]

结果被皇太极的围点打援之计给击溃了[00:21:39]

然后皇太极呢[00:21:44]

就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术[00:21:46]

将松山、锦州和杏山三个据点长期围困[00:21:49]

逼着守城将领开城投降[00:21:54]

江明军在辽东地区长期经营的关宁锦防线基本摧毁了[00:21:57]

由此证明皇太极的军事天才[00:22:04]

大明王朝第二个强劲对手就是农民造反领袖李自成[00:22:07]

这李自成啊[00:22:13]

为了跟大明王朝争夺江山[00:22:14]

一改早期流寇的这个做派[00:22:17]

采取了三项措施[00:22:20]

使它整个农民军那面貌一新[00:22:22]

都采取了哪三项措施呢[00:22:25]

第一[00:22:28]

提出剿兵安民的主张[00:22:29]

崇祯年间呢[00:22:32]

在政府对百姓是横征暴敛[00:22:33]

而当时的政府军呢[00:22:37]

跟强盗差不多[00:22:38]

欺压百姓[00:22:40]

掠夺百姓[00:22:41]

所以[00:22:43]

百姓对这些政府军和政府官员恨之入骨[00:22:43]

怨声载道[00:22:48]

所以李自成此举呢赢得了民心[00:22:50]

而且李自成还提出[00:22:52]

三年不征[00:22:55]

一人不杀[00:22:58]

李自成采取的第二项措施[00:22:59]

严格纪律[00:23:02]

李自成要使自己的部队成为解民倒悬的仁义之师[00:23:04]

提出杀一人如杀我父[00:23:09]

淫一女如淫五亩[00:23:11]

李自成采取的第三项措施是救济穷人[00:23:14]

李自成的农民军总是要打土豪的[00:23:18]

他走到哪里[00:23:21]

土豪打到哪里[00:23:21]

然后打土豪[00:23:23]

杀贪官[00:23:24]

在满足自己军费需要的基础之上[00:23:26]

将粮食、浮财甚至土地分给百姓[00:23:30]

李自成采取了以上三项措施啊[00:23:34]

让他的农民军赢得了民心[00:23:37]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00:23:40]

说杀牛羊备酒浆[00:23:42]

打开城门迎闯王[00:23:45]

闯王来了不纳粮[00:23:47]

形象地说明[00:23:50]

李自成的措施赢得了民心[00:23:51]

这就使他和大明王朝在政治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00:23:54]

所以最终成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00:24:00]

皇太极李自成虽是强敌[00:24:13]

但立国270 多年的大明帝国也绝非软柿子[00:24:16]

在大明的庙堂之上[00:24:21]

也有过一大批忠勇爱国的文臣武将[00:24:22]

他们曾多次痛击清兵和李自成的部队[00:24:25]

帝国的广袤疆土上也曾经闪耀着胜利的曙光[00:24:29]

让那一个个转瞬即逝的机遇却被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00:24:34]

这个人就是手握无上权力的朱由检[00:24:41]

一个喜怒无常的大明帝王[00:24:45]

那么[00:24:48]

崇祯皇帝朱由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00:24:48]

他本人又给大明朝带来怎样的灾难呢[00:24:52]

大明王朝灭亡的第五个原因[00:24:56]

朱由检在性格和能力方面的弱点[00:24:59]

主有点作为皇帝他的性格和能力方面的弱点[00:25:03]

这是大明王朝灭亡的主观原因[00:25:08]

概括起来有三项[00:25:12]

第一[00:25:14]

猜忌多疑[00:25:15]

但凡是皇帝[00:25:17]

个个猜忌多疑[00:25:18]

可是当面对以上四项灭亡因素的时候[00:25:20]

你朱由检的猜忌多疑[00:25:24]

就有更大的害处了[00:25:27]

最典型的就是对袁崇焕的态度[00:25:30]

这个皇太极带着满满铁骑进攻北京[00:25:33]

京城危急[00:25:37]

那袁崇焕呢[00:25:39]

带着他的关宁铁骑将满蒙铁骑击溃30 里[00:25:40]

那么京城呢[00:25:44]

危机暂时解除了[00:25:46]

京城危机解除[00:25:49]

崇祯皇帝马上派他最信任的太监[00:25:51]

[00:25:55]

接管了北京城和皇城的守卫犬[00:25:55]

然后以进攻意想为诱饵[00:25:59]

将袁崇焕骗进京城加以逮捕[00:26:02]

皇帝此举激起了关宁铁骑士兵们的不满[00:26:05]

袁崇焕的副将祖大寿带着关宁铁骑撤出战场[00:26:10]

回了辽东[00:26:13]

当皇太极听说袁崇焕被捕[00:26:15]

关岭铁骑撤出战场[00:26:18]

觉得攻陷北京城的机会又到了[00:26:20]

所以带着大军停止东侧[00:26:23]

然后调头继续进攻北京的永定门[00:26:25]

当京城再度陷入危机的时候[00:26:30]

皇帝派人到大牢里动员袁崇焕给祖大寿写信[00:26:33]

袁崇焕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亲笔信[00:26:39]

这祖大寿受到原中华的感动[00:26:43]

又带着这官兵铁骑呢回到了战场[00:26:45]

那么[00:26:49]

以上原状的表现说明他不可能通敌[00:26:50]

他和皇太极之间不可能有勾结[00:26:53]

可是袁崇焕一案呢[00:26:57]

却一拖拖了八个月[00:26:58]

之所以久拖不决[00:27:00]

就是朝廷中有人利用了皇帝的猜忌多疑的特点[00:27:01]

想方设法治袁崇焕于死地[00:27:06]

他们编造谣言说[00:27:09]

袁崇焕之所以杀毛文龙[00:27:12]

是和内阁成员钱龙锡相互勾结的结果[00:27:14]

又说[00:27:18]

祖大寿之所以敢私自撤兵[00:27:19]

回辽东又是钱龙锡挑唆的结果[00:27:22]

这就使得崇祯皇帝相信袁崇焕和钱龙锡之间是朋党关系[00:27:26]

袁崇焕掌握重兵[00:27:32]

是边关大帅[00:27:34]

钱龙锡掌握大权[00:27:36]

是朝廷重臣[00:27:38]

这两个人本来是皇帝的左膀右臂[00:27:40]

可是现在[00:27:43]

如果他们两个结成朋党[00:27:44]

那皇帝的地位就危险了[00:27:47]

因此[00:27:50]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了[00:27:50]

袁崇焕一死[00:27:54]

就再也没有人阻挡[00:27:56]

皇太极的军事进攻了[00:27:59]

竹简在性格和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第二个弱点[00:28:02]

无力担当[00:28:07]

就是在关键的问题上承担不了责任[00:28:08]

不敢承担责任[00:28:11]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与倾国的谈判[00:28:14]

由于松紧大战失败[00:28:18]

明朝已经没有力量在辽东地区与倾国决战了[00:28:21]

为了遏制清兵的这个咄咄逼人的攻势[00:28:26]

崇祯皇帝决定跟倾国一盒[00:28:30]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呢[00:28:33]

这个皇太极啊[00:28:36]

就答应了[00:28:38]

明朝方面的还价[00:28:39]

每年给秦国一万两黄金[00:28:41]

一百万两白银[00:28:43]

两国也划定了新的边界[00:28:46]

那么[00:28:48]

这个谈判结果意味着大明王朝实际上承认了清国的合法地位[00:28:49]

也接受了两国开战以来的继承实施[00:28:56]

也就是整个辽东呢[00:29:01]

归了倾国[00:29:04]

这个谈判结果[00:29:06]

和整个谈判过程[00:29:08]

谈判的使者呢[00:29:10]

写信给主持谈判工作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汇报[00:29:12]

陈新甲看完信之后[00:29:18]

就把这封信呢随意的放在了桌子上[00:29:20]

起身去干别的事情[00:29:22]

澄清假的[00:29:24]

仆人以为就是个普通塘报啊[00:29:25]

就将这个信呢交给了唐报关传超了[00:29:28]

所以糖包啊[00:29:33]

相当于现在的内参[00:29:34]

发行范围是七品官以上[00:29:36]

这下不得了了[00:29:39]

那就意味着朝廷上下[00:29:41]

朝野内外[00:29:43]

七品官以上的官员都知道了大明王朝在和秦国谈判[00:29:44]

你想[00:29:49]

舆论哗然呢[00:29:49]

当大家知道[00:29:51]

大明王朝不但和清国在谈判[00:29:53]

而且在讨价还价[00:29:56]

最后这个谈判结果实在无法承受[00:29:58]

觉得太犹如天朝威严了[00:30:00]

盐官们就开始上书弹劾兵部尚书陈新甲[00:30:04]

说陈新甲组合辱国[00:30:08]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00:30:10]

一致认为堂堂天朝何志强款[00:30:13]

意思是堂堂大明王朝怎么可能和秦国和谈呢[00:30:17]

一致要求崇祯皇帝严厉惩处主持和谈的兵部尚书陈新甲[00:30:22]

这和谈协议还没签[00:30:30]

何谈还没有结果[00:30:32]

结果何谈这个事儿呢[00:30:34]

泄露了[00:30:36]

引起满朝反对[00:30:37]

舆论哗然[00:30:40]

怎么办[00:30:40]

崇祯皇帝不敢承担责任[00:30:42]

不敢承认说是他同意的与秦国的和谈[00:30:43]

就把所有责任呢推到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身上[00:30:47]

找了个借口[00:30:52]

把诚心讲杀了[00:30:54]

以平息舆论[00:30:56]

这样一来[00:30:58]

和谈不了了之[00:30:59]

和平的希望也就破灭了[00:31:01]

所以皇太极就连续不断的带兵越过长城[00:31:04]

对京师地区进行掠夺式的战争[00:31:09]

让大明王朝不堪承受[00:31:12]

加速了明朝的灭亡[00:31:15]

朱由检在性格和能力方面表现的第三个弱点[00:31:17]

优柔寡断[00:31:21]

就是遇到关键问题犹犹豫豫[00:31:23]

不敢决策[00:31:25]

最终耽误大事儿[00:31:26]

公元1644年[00:31:28]

大明的江山社稷危在旦夕[00:31:30]

风雨飘摇[00:31:33]

巴西铁骑陈兵关外[00:31:34]

虎视眈眈[00:31:36]

而李自成的农民军吹成拔寨[00:31:37]

百万大军直逼北京城下[00:31:40]

势不可当[00:31:42]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00:31:44]

崇祯皇帝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抉择[00:31:46]

而这也是上苍留给他和大明帝国的最后机会[00:31:51]

然而[00:31:56]

面对这个机会[00:31:57]

崇祯皇帝朱由检优柔寡断的性格缺点再一次暴露无遗[00:31:58]

那么[00:32:03]

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机会呢[00:32:03]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崇祯皇帝悲剧性的命运结局[00:32:05]

当李自成带着他的人马跨过黄河的时候[00:32:11]

崇祯皇帝啊[00:32:16]

就召见了李明蕊[00:32:17]

讨论如何应对当时的危局[00:32:19]

李明蕊官居左中允[00:32:22]

而专门处理[00:32:24]

太子事务的官[00:32:26]

给李明蕊啊[00:32:28]

把身旁的人打发走[00:32:29]

然后悄悄对皇帝说[00:32:31]

现在形势危机啊[00:32:33]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首都迁到南京去[00:32:35]

迁都可是大事儿啊[00:32:39]

因此皇帝说要迁都[00:32:41]

事关重大[00:32:43]

你可不要随便乱说呀[00:32:44]

再说[00:32:47]

也不知天意如何呀[00:32:48]

李明睿说[00:32:51]

天一他是什么意思[00:32:51]

咱们怎么能知道呢[00:32:53]

再说了[00:32:55]

事在人为[00:32:56]

人定胜天[00:32:57]

陛下[00:32:59]

您把首都从北京迁到南京去[00:32:59]

正符合神的意愿[00:33:02]

符合天的意志啊[00:33:04]

如果再不签[00:33:05]

那到时候就来不及啦[00:33:07]

皇帝觉得有道理[00:33:09]

于是[00:33:11]

在皇帝的授意之下[00:33:12]

李明蕊上书[00:33:13]

主张把首都迁到南京去[00:33:15]

皇帝就将李明瑞的尚书传给众位大臣看[00:33:17]

结果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00:33:21]

斌哥几时中光失衡[00:33:25]

上书弹劾李明瑞[00:33:26]

说李明蕊主张南迁是邪说[00:33:28]

甚至说不杀李明蕊不足以安民心呢[00:33:32]

里没人马上上书反驳[00:33:35]

说这南迁又不是头一回了[00:33:36]

唐玄宗如果不南迁[00:33:39]

就没有后来大唐的恢复[00:33:41]

宋代不难签[00:33:43]

就没有以后南宋的150年基业[00:33:45]

明如果不难迁就[00:33:48]

不可能有以后的大明王朝的中兴[00:33:50]

皇帝觉得这里明锐说的是头头是道[00:33:53]

非常有道理[00:33:56]

而且当面斥责了[00:33:58]

光是[00:33:59]

[00:33:59]

可是无奈呀[00:34:01]

这大臣们要么就是沉默不言[00:34:02]

要么就是坚决反对[00:34:05]

这崇祯皇帝呢[00:34:07]

只好把这迁都的事儿放下[00:34:08]

第二天召集这个内阁成员开会[00:34:11]

有人又提出[00:34:14]

南迁的事儿[00:34:16]

可是这会儿呢[00:34:17]

皇帝的态度完全变了[00:34:19]

她说[00:34:21]

祖先百战才把首都定在北京[00:34:23]

贼寇一来[00:34:28]

火车走了[00:34:29]

那么我怎么要求[00:34:31]

居民共守城池呢[00:34:33]

我要怎么惩处弃城而逃知罪呢[00:34:35]

再说[00:34:39]

我一个人走了[00:34:40]

这个祖庙设计怎么办[00:34:41]

祖先的陵墓怎么办[00:34:45]

京城百万生灵又怎么办[00:34:47]

敌人虽然凶猛[00:34:50]

只要有天地祖先之灵保佑[00:34:51]

还有众位先生的辅佐[00:34:55]

情况也许会有转机[00:34:57]

如果没有转机[00:35:00]

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争[00:35:02]

意思是国君为国家而死[00:35:05]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00:35:09]

显然[00:35:12]

崇祯皇帝啊[00:35:12]

已经下决心[00:35:13]

要和大明江山共存亡呢[00:35:15]

几天之后[00:35:18]

李自成的大军攻陷了山西的太原和大同[00:35:19]

形势更加危急了[00:35:22]

这个时候[00:35:24]

这个皇帝又召集满朝文武到文华殿仪式[00:35:25]

有人再次提出南迁之议[00:35:28]

可是众位大臣[00:35:31]

都沉默不语[00:35:32]

面对大臣的沉默[00:35:34]

皇帝感到了巨大的压力[00:35:36]

这个时候[00:35:39]

左都御史李邦华提出[00:35:41]

让太子[00:35:45]

肩负南京的建议[00:35:46]

也就是派太子坐镇南京[00:35:48]

安抚军队啊[00:35:51]

稳定南方[00:35:53]

以防不测[00:35:54]

皇马说[00:35:55]

[00:35:55]

这个主意好[00:35:56]

可是[00:35:57]

众位大臣们都不表示态度[00:35:59]

面对众位大臣的沉默[00:36:02]

皇帝犹豫不决了[00:36:05]

又过了几天[00:36:06]

李自成的大军进攻宣化[00:36:07]

宣化就是今天河北的张家口[00:36:09]

离北京只有几百里路了[00:36:12]

形势更加危急了[00:36:14]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00:36:17]

护送太子南下到南京[00:36:20]

肩负南京[00:36:23]

还没等皇帝表态呢[00:36:25]

宾客及时从光失衡跳出来说[00:36:27]

众位大臣想要护送太子到南京[00:36:30]

意欲何为啊[00:36:34]

难道想模仿唐肃宗灵武故事不成[00:36:35]

这唐肃宗灵武故事啊[00:36:39]

就是唐玄宗的时候[00:36:42]

安史之乱爆发[00:36:44]

唐玄宗南下到了成都[00:36:46]

可是[00:36:49]

众位太监们却护送着这个太子李亨北上[00:36:49]

到了零五[00:36:53]

就是现在的宁夏银川[00:36:55]

拥立太子李亨为皇帝[00:36:58]

就是后来的唐肃宗[00:37:00]

那么[00:37:02]

光是风此诗引用此典故什么意思[00:37:03]

他的意思就是[00:37:06]

众位大臣护送太子南下[00:37:07]

是想拥立太子为皇帝[00:37:09]

这个罪名太大了[00:37:12]

所有主张护送太子南下的大臣都闭嘴了[00:37:14]

崇祯皇帝对这个光是亨氏十分反感[00:37:18]

就问光失衡说[00:37:21]

既然如此[00:37:22]

那如何站如何手呢[00:37:23]

光是横[00:37:26]

一言不发[00:37:27]

事已至此[00:37:29]

各位大臣再度陷入沉默[00:37:30]

怎么问都不说话呀[00:37:34]

崇祯皇帝恨恨的说[00:37:36]

朕非亡国之君[00:37:38]

诸臣竟为亡国之臣[00:37:40]

意思是说[00:37:43]

我呀[00:37:44]

不是亡国之君[00:37:45]

你们这些大臣都是亡国之臣[00:37:47]

由于首都没有及时的南迁[00:37:50]

所以当李自成的大军攻陷北京城之后[00:37:52]

崇祯皇帝就被困在了紫禁城[00:37:56]

崇祯17 年[00:38:00]

即公元1644年的3月18日晚[00:38:02]

崇祯皇帝悄悄的潜出紫禁城北门[00:38:06]

爬上了万岁山[00:38:10]

回首一望[00:38:12]

北京城到处燃起大火[00:38:13]

此情此景[00:38:17]

崇祯皇帝的心情可想而知[00:38:18]

想当年的刚刚登基当皇帝的时候[00:38:21]

入主皇宫啊[00:38:24]

登机我ad 一举铲除阉党集团[00:38:26]

可以说是少年得志时英姿勃发[00:38:29]

他登基当皇帝之后[00:38:33]

励精图治[00:38:35]

节俭勤政[00:38:36]

一心就想中兴大明[00:38:37]

可是[00:38:40]

18年过去[00:38:40]

大明王朝不但没有中兴[00:38:42]

反而落到一个国破家亡的境地[00:38:45]

他不甘心呢[00:38:48]

可是[00:38:49]

一切已经不可挽回了[00:38:51]

堂堂大明王朝的天子[00:38:54]

总不能成为贼寇的阶下囚吧[00:38:56]

想到这儿[00:38:59]

崇祯皇帝咬破了手指[00:39:01]

在自己的内衣上写下了一份血诏[00:39:03]

却教中有这样一句话[00:39:07]

诸臣误朕[00:39:09]

朕无颜见先帝于地下[00:39:11]

将发覆面[00:39:14]

任贼分裂[00:39:15]

朕尸绝[00:39:16]

勿伤我百姓一人[00:39:18]

意思是这位大臣耽误了我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天地和列祖列宗[00:39:21]

所以我把头发遮住我的脸[00:39:31]

贼寇们[00:39:34]

你可以分裂我的尸体[00:39:35]

不要伤害我的百姓[00:39:37]

写完这段血招之后[00:39:39]

崇祯皇帝[00:39:42]

在一棵老槐树上上吊自杀了[00:39:43]

立国276 年的大明王朝也就灭亡了[00:39:48]

[00:39:53]

我的故事也就讲到这里[00:39:53]

谢谢大家[00: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