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
  • 反馈

《《百家讲坛》 20150906 《资治通鉴》(第二部)1 汉文帝的智慧》歌词


歌曲: 《百家讲坛》 20150906 《资治通鉴》(第二部)1 汉文帝的智慧

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40:20

播放 下载lrc歌词 下载纯文本歌词

《百家讲坛》 20150906 《资治通鉴》(第二部)1 汉文帝的智慧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汉文帝与汉景帝并称为省事[00:00:05]

然而资治通鉴却认为两位皇帝的治国智慧有着天壤之别[00:00:08]

敬请关注姜鹏[00:00:14]

品读资治通鉴汉文帝的智慧[00:00:15]

A [00:00:28]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次[00:00:36]

在他即位后[00:00:39]

励精图治[00:00:40]

兴修水利[00:00:41]

废除酷刑[00:00:42]

倡导艰苦[00:00:43]

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00:00:45]

史学家将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文景之治[00:00:48]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治世[00:00:54]

也为其后的汉武帝将汉朝推向顶峰奠定了基础[00:00:58]

因此[00:01:03]

汉文帝与汉景帝也成为后世所共同推崇的盛世黔军[00:01:03]

然而[00:01:09]

对于汉文帝与汉景帝评价[00:01:09]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00:01:12]

在他看来[00:01:17]

无论汉文帝的贤德还是智慧[00:01:18]

都是汉景帝无法企及的[00:01:20]

那么[00:01:22]

司马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00:01:23]

复旦大学历史系姜鹏副教授再次莅临百家讲坛[00:01:26]

与我们一起继续品读资治通鉴[00:01:31]

感受这部千年经典的智慧与魅力[00:01:34]

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第二部第一集汉文帝的智慧[00:01:38]

中国古代的历史非常悠久[00:01:45]

但是[00:01:47]

某一个时代被治理到国泰民安而受到后世公认的[00:01:49]

被公认为盛世的这样的时段[00:01:55]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少的[00:01:58]

比如说非常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00:02:01]

这是为数不多的受到后人公认的治理典范时代[00:02:05]

这个文景之治当然指的就是西汉时代[00:02:11]

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时代[00:02:14]

贞观之治啊[00:02:16]

很多观众朋友也非常熟悉[00:02:17]

指的是唐朝的唐太宗的时代[00:02:18]

这个西汉的历史啊[00:02:22]

虽然以文景并称[00:02:23]

文景之治[00:02:25]

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两个并称啊[00:02:26]

但是我个人有个看法[00:02:29]

就觉得这个汉景帝这个人啊[00:02:30]

之所以能够忝列纪委啊[00:02:33]

跟他父亲并称[00:02:35]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在于他的父亲给他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00:02:36]

这位汉景帝的运气也不错[00:02:43]

这个总算是把他这个统治啊维持下来了[00:02:45]

如果从个人能力的角度对他们两个进行对比[00:02:48]

那我觉得这个从政治谋略啊[00:02:53]

从智慧啊等等角度来讲[00:02:56]

汉景帝远远不如他的父亲汉文帝[00:02:58]

这个何以见得呢[00:03:01]

啊咱们可以找一个角度来观察一下[00:03:03]

就是汉文帝这个人啊[00:03:06]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00:03:08]

非常善于利用时间来消化矛盾[00:03:10]

把处理矛盾的成本代价降到最低[00:03:13]

但是这一点[00:03:18]

汉景帝[00:03:19]

非常不理解[00:03:21]

不懂得这个技巧[00:03:22]

咱们举个例子啊[00:03:25]

举一个西汉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七国之乱[00:03:26]

七国之乱爆发在汉景帝的时代[00:03:30]

为首的策划煽动这场叛乱的是南方的一个诸侯王[00:03:33]

吴王刘濞[00:03:39]

刘备这个人身份呢[00:03:41]

讲起来也有些来头[00:03:42]

是刘邦的侄子[00:03:44]

汉朝宗室里面也算是一个老人啦[00:03:45]

这个流弊[00:03:48]

他为什么要造反[00:03:49]

这个祸根啊[00:03:51]

这个诱因啊[00:03:52]

在汉景帝还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00:03:54]

当时呢[00:03:58]

这个在朝的皇帝还是汉文帝、汉景帝[00:03:59]

还是太子[00:04:01]

有一次这个流弊啊[00:04:03]

就拍他的儿子[00:04:04]

代表他到长安去朝见皇帝[00:04:06]

那么同辈跟同辈之间来往[00:04:09]

刘备的儿子[00:04:11]

主要的在当时呢[00:04:13]

就跟这个皇太子[00:04:14]

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00:04:15]

两个人一起宴会啊[00:04:17]

[00:04:18]

一起游玩啊[00:04:19]

两个人交往[00:04:20]

有一次两个人下棋[00:04:21]

下棋下着下着呢[00:04:23]

起了争执了[00:04:25]

两个年轻人啊[00:04:27]

都是这个年轻气盛[00:04:28]

而且都是非常有身份的人[00:04:29]

从小都是娇生惯养[00:04:31]

没有碰到过说自己要做一个事情[00:04:34]

别人不让的啊[00:04:37]

两个小孩都是这样[00:04:37]

所以呢[00:04:39]

这个刘备的儿子就不肯让[00:04:40]

一步都不肯退让[00:04:43]

这个皇太子也就后来这个汉景帝啊[00:04:44]

那更了不得了[00:04:47]

一看什么[00:04:48]

你居然对我无礼[00:04:49]

操起期盼[00:04:50]

一家伙扔过去[00:04:52]

把这个刘备的儿子就给砸死了[00:04:53]

这都是年轻惹的祸啊[00:04:57]

你这个退一步又何妨呢[00:04:59]

对不对[00:05:00]

[00:05:01]

这个事情闯了大祸了[00:05:01]

所以这个当时这个皇帝汉文帝啊[00:05:03]

这事情怎么处理呢[00:05:07]

人已经死了[00:05:08]

人死不可复生[00:05:09]

那这样吧[00:05:11]

啊把这个刘濞的儿子啊[00:05:11]

好好[00:05:14]

盛联了[00:05:15]

然后这个尸首啊[00:05:15]

运回吴国[00:05:17]

让他好好安葬了得了[00:05:18]

刘备也非常倔啊[00:05:22]

碰到这个事情当然非常生气啊[00:05:24]

去的时候一个好好一个大活人[00:05:26]

回来怎么就剩一具尸首了[00:05:28]

这个处理的态度非常有意思啊[00:05:32]

拒绝接收他儿子的尸体[00:05:35]

跟这个狮子说[00:05:38]

这个尸体哪儿来哪回去[00:05:39]

死哪儿藏哪儿呗啊[00:05:42]

干嘛非得运回到我吴国来呀[00:05:43]

死长安藏长安吧[00:05:45]

刘碧的这个态度表明什么[00:05:47]

表明他对中央政府的强烈不满[00:05:49]

当然[00:05:52]

尤其是对于汉景帝啊[00:05:53]

或者说是对汉文帝、汉景帝父子的强烈不满[00:05:54]

这件事情啊[00:05:58]

让刘濞耿耿于怀[00:06:00]

开始对中央政府对于朝廷礼数上有所不周[00:06:03]

开始不去[00:06:08]

进一个翻成应该尽的义务[00:06:09]

每一次该到他去长安朝觐皇帝的时候[00:06:12]

他都拖病啊[00:06:17]

说身体不好[00:06:18]

不去了[00:06:19]

派使者去一趟了事[00:06:20]

那么朝廷当然也知道他是因为儿子的缘故[00:06:23]

怀恨在心[00:06:27]

所以中央政府这些官员啊[00:06:29]

负责纠察的这个官员[00:06:32]

不依不饶[00:06:35]

每次[00:06:36]

流弊的使者到长安来啊[00:06:38]

该是流弊自己来的[00:06:40]

流弊自己不来[00:06:41]

派使者来的时候都要把这个使者调去进行暗问啊[00:06:42]

不停的追问说这个吴王刘濞到底怎么回事[00:06:48]

该来朝觐的时候不来朝觐[00:06:51]

非常没有坐大成的这个做臣子的礼节[00:06:53]

在这种情况下呢[00:06:57]

就使得双方的关系进一步紧张[00:06:58]

刘备心里就开始害怕[00:07:02]

会不会因为中央政府对他的猜忌[00:07:04]

最后导致对他进行剿灭啊[00:07:08]

或者是对他不利[00:07:11]

所以呢[00:07:13]

就按钟啊[00:07:14]

秘密的开始准备[00:07:16]

甚至有想造反的这样一种企图[00:07:18]

为了防止中央朝廷[00:07:20]

中央政府抓住他的不是[00:07:22]

对他进行讨伐[00:07:24]

所以案底呢[00:07:25]

已经先开始准备这个谋反的事情[00:07:26]

流弊[00:07:30]

大家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物啊[00:07:31]

非常有能力[00:07:34]

很会打仗[00:07:35]

当时刘邦也正是看中刘备这一点啊[00:07:37]

觉得这是一个强势的人物儿[00:07:41]

这个他所统治的东南地区[00:07:44]

离长安又非常远[00:07:45]

所以刘邦觉得要在宗室当中[00:07:47]

在他最亲的这个亲戚当中[00:07:50]

找一个有能力的[00:07:52]

镇得住的人[00:07:53]

到这个地方来做诸侯王[00:07:54]

所以流弊就被派到这个地方来[00:07:56]

而他所统治这个吴国呢[00:07:58]

又可以称得上是物产丰裕[00:08:00]

非常富饶的一个地方[00:08:03]

非常有能力啊[00:08:06]

然后这个地方呢[00:08:07]

又非常附属[00:08:08]

在这种情况下[00:08:09]

如果这个诸侯王他真心想造反[00:08:10]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还真是一个麻烦[00:08:13]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00:08:16]

汉文帝怎样应对[00:08:18]

我们来看一下[00:08:20]

有一次[00:08:23]

这个吴王啊[00:08:24]

又派了一个使者到长安[00:08:25]

这次呢[00:08:27]

是来请示工作[00:08:27]

汉文帝亲自接见这个使者[00:08:29]

并且跟他交谈啊[00:08:32]

问他说[00:08:34]

这个吴王到底是什么情况[00:08:35]

到底是真病呢还是假病[00:08:38]

这么多年没有来操经过[00:08:40]

这个使者呢[00:08:43]

也非常实事求是的回答汉文帝[00:08:44]

[00:08:47]

其实吴王是炸饼[00:08:47]

没有饼[00:08:50]

为什么不来[00:08:51]

就是因为当年他儿子死在长安[00:08:52]

这个非常莫名其妙的死在长安[00:08:56]

因为这个事情怀恨在心[00:08:58]

大病不吵[00:09:02]

对中央政府有意见[00:09:02]

都是在这件事情上[00:09:04]

这件事情上面惹祸根[00:09:06]

然后这个使者还建议汉文帝[00:09:09]

[00:09:12]

你看之前无网每一次派来的使者[00:09:12]

中央政府的官员全都不依不饶[00:09:16]

要进行暗问啊[00:09:18]

要进行验问[00:09:20]

这样呢[00:09:21]

就搞得刘碧心里面越发的紧张[00:09:21]

所以如果继续这样维持下去的话[00:09:26]

说不定刘备哪一天真的会铤而走险[00:09:29]

走上造反这条路[00:09:32]

所以使者建议这个汉文帝[00:09:34]

你不如啊[00:09:36]

跟他捐弃前嫌[00:09:37]

修复双班双边关系[00:09:40]

把他的心给稳住[00:09:42]

执行一种安抚政策[00:09:45]

这样呢[00:09:48]

说不定啊[00:09:49]

能够让他打消这个谋反的念头[00:09:50]

让他呢对中央政府啊[00:09:53]

中央的朝廷啊[00:09:55]

更加恭顺一点[00:09:56]

不如试试这个办法[00:09:57]

汉文帝觉得是这个话讲的不错[00:10:00]

所以决定以静制动[00:10:02]

以安抚为主要策略来化解这个矛盾[00:10:06]

于是呢[00:10:10]

这个汉文帝啊[00:10:12]

就派人赐给这个吴王姬和账[00:10:13]

鸡是什么[00:10:17]

鸡是小案几啊[00:10:18]

小作案[00:10:19]

我们知道汉朝的人啊[00:10:20]

不像我们今天的人啊[00:10:22]

做的是高脚椅[00:10:23]

不是汉朝的人平时[00:10:24]

见朋友啊[00:10:27]

见宾客的时候啊[00:10:28]

都是双腿席地而坐[00:10:29]

对吧[00:10:31]

A 双腿跪在地上[00:10:32]

这样的一个坐姿[00:10:33]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00:10:35]

你做得久了[00:10:36]

身体这个体力不支了[00:10:37]

或者是啊两条腿有点麻了[00:10:39]

那么可以用一个方法休息一下[00:10:42]

就是这个手啊哥在前面这个小案几上[00:10:44]

[00:10:48]

这是对老年人的啊一种优待[00:10:48]

那么这个账当然更加是[00:10:51]

老年人用的东西了[00:10:53]

当时这个吴王多少岁呢[00:10:55]

当时王五十几岁[00:10:56]

在咱们今天来说[00:10:59]

这50 几岁生活才刚开始啊[00:11:00]

但是在汉朝这个平均寿命来说[00:11:02]

50 几岁可以算老人了[00:11:05]

所以这个皇帝派人赐几杖[00:11:08]

在汉代的时候是皇帝敬老的一种礼节[00:11:12]

表示承认啊[00:11:16]

你是一个老人啊[00:11:17]

皇帝也表示对你的尊重[00:11:18]

所以派人赐给你几合帐[00:11:21]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面[00:11:23]

也就意味着汉文帝承认吴王刘濞已经年龄大了[00:11:25]

不必长途跋涉的来到长安[00:11:31]

每次都要来自己来曹静[00:11:33]

所以等于说把[00:11:36]

流弊不到长安朝觐这件事情[00:11:38]

把它给合法化了[00:11:42]

那么这么一来呢[00:11:44]

[00:11:46]

的确是让双方的关系缓和下来了[00:11:46]

流弊啊[00:11:51]

似乎吃了一颗定心丸[00:11:52]

觉得汉文帝对他不错啊[00:11:54]

非常优待他[00:11:55]

所以谋反这个事情慢慢慢慢就松懈下来了[00:11:57]

应该说汉文帝这个安抚策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00:12:01]

汉文帝去世以后[00:12:06]

汉景帝即位[00:12:07]

在这个对付吴王刘濞的策略上面[00:12:10]

一番当年汉文帝的做法[00:12:14]

结果惹出了一场大祸[00:12:16]

就是我们待会要讲的这个七国之乱[00:12:18]

汉景帝时代出了个人物叫曹错[00:12:25]

[00:12:28]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比较有名[00:12:28]

也的确是一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00:12:30]

而且呢[00:12:33]

很得汉景帝的信任[00:12:34]

曹错一上来辅佐这个汉景帝啊[00:12:36]

就跟汉景帝讲一件大事[00:12:39]

说你看现在这个诸侯王啊[00:12:41]

势力太大了[00:12:43]

危及到中央政府[00:12:44]

危及到中央的统治[00:12:46]

所以就给汉景帝出了个主意[00:12:48]

要教他削翻啊[00:12:51]

出了一个肖帆CE [00:12:53]

要消落[00:12:55]

通过各种手段消落这个藩王的势力[00:12:56]

诸侯王的势力[00:12:58]

当时西汉早期的这个诸侯王啊[00:13:00]

往往是每一个诸侯王占领着一大片土地[00:13:03]

然后在这个土地上的[00:13:06]

租税由他来收缴[00:13:08]

官员由他来任命[00:13:11]

军队由他来调动[00:13:13]

当然有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诸侯王[00:13:15]

的确[00:13:18]

对中央政府存在一种潜在的威胁[00:13:19]

这也是为什么曹错积极的鼓动汉景帝消藩的一个客观的原因[00:13:23]

所谓的肖帆啊[00:13:30]

那就是要通过一步一步地削减他们的土地或者其他的手段来减弱他们的实力[00:13:31]

那么在这个曹错的削番册当中[00:13:39]

曹错所重点批评[00:13:42]

重点指出的对中央政府不幸的诸侯王里面[00:13:44]

这个吴王刘濞首当其冲[00:13:48]

曹操对汉景帝说[00:13:51]

吴王前有太子之[00:13:52]

却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00:13:54]

我们看啊[00:13:59]

曹操这里讲的太子之确[00:14:01]

指的就是她的儿子当年在长安的时候被汉景帝砸死的这么一件事情[00:14:03]

因为有这件事情[00:14:09]

愿望在心啊[00:14:11]

怎么这么长时间对于中央政府不恭敬[00:14:12]

曹操说这个按照法令[00:14:17]

按照古代的法令的话[00:14:20]

这样的诸侯王势必诛无遗的啊[00:14:22]

一定要诛杀[00:14:25]

以严肃朝廷纲纪[00:14:26]

而且曹操说[00:14:27]

你看啊[00:14:29]

他统治这块地方非常的富裕啊[00:14:30]

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00:14:32]

吴王在那儿不停地旭阳死[00:14:34]

赤遭那亡命[00:14:37]

迟早有一天要走到造反的道路上去[00:14:39]

曹操又说了[00:14:42]

经削之亦反[00:14:44]

不削亦反消脂[00:14:46]

其反亟祸小[00:14:48]

不削反迟祸大[00:14:50]

怎么理解呢[00:14:53]

曹操分析说[00:14:55]

吴王、刘濞是一定会造反的[00:14:57]

你如果现在肖帆[00:15:00]

肖帆等于什么[00:15:02]

等于逼着他造反[00:15:03]

那么现在逼他造反[00:15:05]

他可能准备工作还没做好[00:15:07]

所以呢[00:15:09]

取胜的把握就小[00:15:09]

造成的祸害就小[00:15:11]

如果你容忍他[00:15:13]

容他慢慢的准备[00:15:15]

慢慢的打理[00:15:16]

等到她把一切都准备好[00:15:18]

都打理好[00:15:20]

他来主动的发起叛乱[00:15:21]

这一下子啊[00:15:23]

战争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他手里了[00:15:24]

造成祸害就大啊[00:15:27]

他这个取胜的把握就大[00:15:28]

汉景帝在这个曹操的见一下面啊[00:15:31]

开始对几个几家诸侯王进行消烦[00:15:33]

首当其冲的也有这个吴王刘濞啊[00:15:37]

还有其他几个诸侯王[00:15:40]

包括后来参与七国之乱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楚王刘戊也是[00:15:42]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面[00:15:47]

果然引起了流弊和其他几个诸侯王的恐惧[00:15:48]

害怕中央政府削夺不已啊啊[00:15:53]

你这样一下一个一个消下去[00:15:56]

今天削我一个线[00:15:57]

明天肖我俩个现浇[00:15:59]

到最后我就没了[00:16:00]

害怕这个结果[00:16:02]

所以呢[00:16:03]

就最终决定还是要铤而走险[00:16:04]

联合了几家同时被中央政府销地的诸侯王[00:16:07]

一共联合了七家[00:16:11]

在流弊的联络下面[00:16:14]

策动下面[00:16:16]

在他的煽动下面[00:16:17]

弃家诸侯王联合起来对中央政府说不[00:16:19]

联合起来造反[00:16:24]

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七国之乱[00:16:26]

这一年[00:16:30]

流弊[00:16:32]

62 岁[00:16:33]

他最小的儿子14 岁[00:16:34]

[00:16:37]

从军参战啊也参加到这个[00:16:39]

判断这个队伍当中来[00:16:43]

所以流弊呀[00:16:45]

就以他们父子的年龄为上下限[00:16:48]

在吴国境内发动动员令[00:16:52]

命令在吴国境内[00:16:57]

凡是62岁以下、14 岁以上的男子[00:16:59]

都必须参军打仗[00:17:03]

这一下子就在吴国境内动员起20 几万人马[00:17:06]

加上其他诸侯国的势力啊[00:17:10]

这个来势汹汹[00:17:12]

势力不小[00:17:13]

这一点我们从刚才曹错[00:17:15]

给汉景帝出的主意来看[00:17:19]

应该说是曹错预料之中的事情[00:17:22]

刘濞要造反[00:17:24]

为什么[00:17:25]

你看他刚才给这个汉景帝说的这个话[00:17:26]

说你要[00:17:30]

你要开始去[00:17:30]

现在去削他[00:17:31]

逼他去造反[00:17:32]

能够造成的货而反而小[00:17:34]

那也就是说通过肖帆CE [00:17:36]

挑动主动的引蛇出洞[00:17:39]

逼迫刘濞造反[00:17:42]

这个事情是曹错预料之内的事情[00:17:45]

所以刘备他真造反之后[00:17:48]

曹错她应该要拿出应对之策[00:17:50]

对吧[00:17:55]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00:17:55]

本来你就是要通过这一招让他逼他造反吗[00:17:57]

但是接下来曹错的行径啊[00:18:01]

曹错的行为让人大跌眼镜[00:18:03]

那么[00:18:08]

这个事情来了[00:18:08]

气势汹汹的七国之乱来了[00:18:09]

该怎么办呢[00:18:11]

汉景帝就问这个曹错槽错[00:18:12]

给汉景帝出了两个主意[00:18:14]

这两个主意啊[00:18:17]

都非常的不妥当[00:18:19]

第一个主意[00:18:20]

曹操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00:18:22]

带领的军队去前线[00:18:25]

然后他自己坐镇长安[00:18:27]

大家看这个主意合适吗[00:18:30]

你挑起这么大一件事情啊[00:18:33]

你让皇帝自己冒着枪林弹雨到前线去[00:18:35]

你自己躲在后面合适吗[00:18:38]

这是第一个不合适[00:18:41]

还有第二个不合适[00:18:42]

咱们中国古代的政治有很多忌讳[00:18:44]

皇帝他自己要去前线[00:18:48]

派一个大臣[00:18:51]

或者指定你来征收[00:18:52]

那是一回事情[00:18:54]

那是皇帝的命令[00:18:55]

如果说一个大臣他出这个主意[00:18:56]

说皇帝你带着军队去前线啊[00:19:00]

我带你来这个镇守长安[00:19:01]

你意欲何为啊[00:19:03]

等着皇帝死在前线[00:19:05]

你自己占领首都[00:19:06]

自立为王[00:19:07]

所以这是非常忌讳的事情[00:19:09]

作为大臣来说[00:19:11]

你不应该出这样的主意[00:19:12]

所以这是一个[00:19:14]

非常不合适的[00:19:16]

就算曹操你心里没有这种想法[00:19:18]

别人也可以猜测你啊[00:19:21]

你想干什么出这样的主意[00:19:22]

然后一看这个主语不行[00:19:25]

操作出了第二个主意[00:19:28]

所以说要不这样吧[00:19:30]

[00:19:32]

他们这个实在太厉害了[00:19:32]

咱们这个地盘啊[00:19:33]

不去这个削夺他们了啊[00:19:35]

不消翻了[00:19:36]

这样反过来倒给他们两个线[00:19:38]

让他们别造反了行吧[00:19:40]

大家在看这个主意合适吗[00:19:42]

更加荒谬[00:19:44]

造反这个事情是闹着玩的吗[00:19:46]

人家几十万的军队都已经动员起来了[00:19:48]

你说不造反他就不造反了[00:19:51]

这是第一个[00:19:53]

第二个[00:19:55]

一开始建议肖帆的事你操错[00:19:56]

然后现在你一看藩王造反了[00:20:00]

你马上倒过头来[00:20:03]

不仅不需要翻了[00:20:04]

而且倒贴给他土地[00:20:05]

首先证明你这个中央政府啊[00:20:07]

没有一个定见[00:20:09]

没有一个主见[00:20:11]

这个政策前后是矛盾的[00:20:12]

而且通过这个行为[00:20:14]

像反叛者怎么样[00:20:16]

服软了[00:20:18]

失落了[00:20:19]

那你这个还有退路吗[00:20:22]

让反叛者看到你这个中央政府是这么软弱的[00:20:24]

他们更不会停下来[00:20:28]

一定会步步奇境[00:20:29]

对吧[00:20:31]

所以你看曹错这两个主意啊[00:20:32]

都可以说是举止失仪[00:20:35]

非常不恰当[00:20:38]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00:20:40]

曹操这个为人啊[00:20:41]

有点鲁莽[00:20:43]

挑起这么大一件事情[00:20:45]

如何去应对这个[00:20:46]

阿里居然没有准备好[00:20:48]

而且[00:20:50]

怪就怪在什么流弊[00:20:51]

造反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00:20:53]

不能不说曹操这个人有点鲁莽[00:20:56]

这个时候啊[00:20:59]

汉景帝大开[00:21:00]

也懵了啊[00:21:01]

没想到这个操作没有后招啊[00:21:02]

以为他有后招等着呢[00:21:04]

结果没后招有点着急[00:21:06]

六神无主[00:21:08]

这个机会被曹错的一个政敌利用了[00:21:10]

当时有一个人物叫袁昂[00:21:13]

袁盎这个人呢[00:21:16]

跟曹操一直这个矛盾非常深[00:21:18]

两个人有水火不容之势[00:21:20]

要是宴会啊[00:21:23]

或者什么场合啊[00:21:24]

元OR 1 看到曹错在他就不坐下来了[00:21:26]

曹操也一样啊[00:21:30]

一看袁盎仔[00:21:31]

他也不坐下来[00:21:32]

水火不容[00:21:33]

两个大冤家[00:21:34]

这个机会就被原样给利用了[00:21:36]

然后袁昂[00:21:39]

跑去找汉景帝[00:21:41]

说我有办法评定这个叛乱[00:21:42]

什么办法呢[00:21:46]

他跟汉景帝说啊[00:21:47]

你看啊[00:21:49]

吴王刘濞[00:21:50]

他虽然造反[00:21:51]

但是并不敢把矛头直接指向汉景帝[00:21:52]

为了争取更多的同情[00:21:57]

为了让自己的行为更加具有合理性[00:22:00]

刘备在造反的时候啊[00:22:04]

他是把矛头针对这个曹错的[00:22:05]

在做宣传工作的时候跟大家说[00:22:10]

汉景帝是因为受了曹错的误导[00:22:12]

才下了这个荒谬的命令[00:22:17]

才来削夺我们这个诸侯王的这个土地[00:22:19]

所以他这个造反啊[00:22:23]

是以诛晁错为明[00:22:25]

要诛杀晁错[00:22:26]

那么[00:22:28]

既然是这样[00:22:28]

原谅就对汉景帝说[00:22:29]

不如这样啊[00:22:31]

你只要把这个曹错给杀了[00:22:32]

把曹操给杀了[00:22:35]

刘备他不就是没有造反的理由了吗[00:22:37]

他不就是可以罢休了吗[00:22:40]

可以吸冰了吗[00:22:42]

这个时候的[00:22:44]

汉景帝啊[00:22:46]

正处在六神无主的状态下啊[00:22:47]

也是叫做病急乱投医[00:22:50]

绵阳这招损不损[00:22:54]

太损了[00:22:55]

对吧[00:22:56]

但是汉景帝顾不了那么多了[00:22:57]

沉默良久之后[00:22:59]

对这个冤枉说[00:23:01]

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00:23:02]

什么意思啊[00:23:05]

要是真能评定这个叛乱[00:23:06]

我也就不吝惜牺牲曹错这么一个人[00:23:08]

于是在这个汉景帝河源or 策划下面[00:23:14]

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官员开始暗地里写奏章弹劾曹操[00:23:18]

说曹操这个人举止如蟒[00:23:23]

挑起这么大一件事情[00:23:25]

居然没有应对策略[00:23:26]

让国家陷入这么大一个困境[00:23:28]

所以这个人理当严惩[00:23:30]

建议汉景帝对操作严惩[00:23:33]

怎么个严惩法[00:23:36]

腰斩啊[00:23:37]

很残酷的一种刑罚[00:23:38]

拦腰斩断[00:23:40]

打人[00:23:41]

这还不止啊[00:23:41]

还建议要把曹错的父母啊[00:23:42]

兄弟啊[00:23:45]

妻子啊全都朱砂[00:23:46]

在汉代这叫诛三族[00:23:47]

[00:23:51]

等于说是灭门了[00:23:51]

然后呢[00:23:53]

这个做账上去之后啊[00:23:54]

汉景帝画圈表示同意[00:23:56]

然后呢[00:23:59]

就派了一个使者去召见曹错[00:24:00]

曹操对这个阴谋一无所知啊[00:24:03]

以为自己跟汉景帝铁着呢啊[00:24:06]

你看我来帮你干这么大一件事情[00:24:08]

你自以为跟汉景帝之间关系非常融洽[00:24:11]

非常好[00:24:13]

没有想到汉景帝会出卖自己[00:24:14]

以为来一个使者无非去世找我去谈话啊[00:24:17]

找我去商量一下怎么应付这个七国之乱[00:24:21]

所以穿着这个上朝的衣服跟着使者就走了[00:24:24]

万万没有想到[00:24:29]

这个使者把曹错[00:24:30]

穿着这个曹福的曹错直接拉到刑场[00:24:32]

一刀就砍了[00:24:36]

这个结局非常悲惨啊[00:24:37]

非常惨淡啊[00:24:39]

曹错你看他啊[00:24:41]

一心的想帮助汉景帝巩固统治啊[00:24:43]

T 汉族景帝出主意[00:24:47]

就算他这个初出的这个主意不怎么样吧[00:24:48]

但是从他的立场上来说[00:24:51]

他是忠于中央政府[00:24:54]

是终于汉景帝想帮助汉景帝解决一些疑难问题[00:24:55]

但是最后被汉景帝给出卖了[00:24:59]

这个结局固然非常凄惨[00:25:01]

但是后来历代的评论家都认为[00:25:03]

曹错之所以会闹这么一个下场[00:25:06]

也是咎由自取[00:25:10]

一开始你看策划这么大一件事情[00:25:12]

挑洞这么大一件事情[00:25:14]

居然没有周密的考虑过[00:25:17]

万一人家这么来[00:25:19]

你怎么应付他[00:25:21]

当然[00:25:23]

我们看这个圆啊[00:25:23]

趁着这个国难的机会[00:25:26]

打击异己[00:25:28]

挟私报复[00:25:29]

残害[00:25:30]

这个曹错也是令人不齿的[00:25:31]

而更加能够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个汉景帝[00:25:35]

你看这个汉景帝啊[00:25:39]

人家是忠心耿耿的替他出主意啊[00:25:41]

结果到最后没办法的时候啊[00:25:43]

把这个T 字自己出主意的人给出卖了[00:25:46]

这是什么样的皇帝的作为啊[00:25:49]

这就是一个昏君庸主的作为[00:25:51]

对不对[00:25:54]

所以这件事情上[00:25:55]

曹错、冤案、汉景帝三个人的行为全都不恰当[00:25:57]

都受到后来史评家们的技巧[00:26:02]

相比于汉景帝贸然削藩的鲁莽行为[00:26:10]

有学者评论认为[00:26:14]

汉文帝的做法更为谨慎而有效[00:26:15]

对待诸侯王[00:26:19]

文帝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00:26:20]

交错不觉已是成功安抚住了吴王[00:26:23]

使得王在最年富力强的时候没有假借丧子之仇[00:26:27]

反派尔是在齐王死后将起火[00:26:31]

满足了齐王的儿子们生王的需求[00:26:36]

为自己赢得了贤德之名[00:26:39]

又消除了最大的一个诸侯国齐国[00:26:41]

假如文帝谨慎稳重的做法被一直持续[00:26:44]

汉朝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欺哄之乱[00:26:48]

诸侯王问题有望和平解决[00:26:52]

然而[00:26:55]

历史无法让旱地手足无措的击鼓之乱[00:26:56]

究竟该如何平息呢[00:27:00]

那么杀了曹操之后[00:27:04]

这个事情就平息了吗[00:27:06]

魔鬼一旦放出来[00:27:09]

你想把它再关进去[00:27:10]

哪有这么容易啊[00:27:12]

刘备已经走到造反这条路上去了[00:27:14]

就不是你杀一个曹错能够把问题给解决的了[00:27:17]

现在对于汉景帝来说[00:27:23]

当务之急是什么[00:27:27]

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一个办法[00:27:28]

把这场叛乱给平定了[00:27:31]

好在[00:27:34]

他的父亲汉文帝在临终之前啊[00:27:36]

给他啊[00:27:42]

交代过一件事情[00:27:42]

等于说是汉文帝在临终之前送给他过一个秘密武器[00:27:44]

在这个秘密武器的保护之下[00:27:48]

汉景帝总算是有惊无险渡过难关[00:27:51]

这个秘密武器是什么呢[00:27:54]

是一位名字叫做周雅夫的将军[00:27:57]

周亚夫在汉代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一个将军[00:28:01]

这个人才[00:28:06]

汉文帝在临终之前嘱咐他儿子[00:28:09]

嘱咐汉景帝说[00:28:12]

万一要是碰到什么紧急情况[00:28:14]

周亚夫这个人啊[00:28:17]

可堪大任[00:28:18]

可以重用[00:28:19]

所以这个时候呢[00:28:21]

汉景帝把这件事情给想起来了[00:28:22]

马上启用周亚夫[00:28:24]

命他率军去平定叛乱[00:28:26]

同时[00:28:28]

汉景帝还有个亲弟弟[00:28:29]

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被封为梁王[00:28:32]

那么这个梁王在这时候当然得跟自己的哥哥同进退啊[00:28:36]

啊要拼死的这个帮助自己的哥哥把这个叛军给挡住[00:28:41]

所以[00:28:47]

一方面有周亚夫[00:28:47]

一方面有梁王[00:28:49]

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面[00:28:50]

算是把这个叛军给击退了[00:28:52]

公元前150 次[00:28:54]

汉景帝任命周亚夫平叛七国之乱[00:28:56]

面对七王强大的联合攻势[00:29:00]

周亚夫以梁王的城池为诱饵[00:29:03]

吸引叛军的主要兵力[00:29:05]

而自己率领中央军队从背后截断叛军的粮道[00:29:08]

最终缺粮的叛军一卫兵马疲惫[00:29:12]

饥饿难忍而大举溃败[00:29:16]

吴王刘濞在逃亡途中被异族首领斩杀[00:29:18]

楚王刘戊也兵败自杀[00:29:22]

周亚夫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平定了七国之乱[00:29:25]

那么我们把整个故事讲完啊[00:29:31]

整个历史事件交代完[00:29:33]

现在咱们可以来分析汉文帝和汉景帝之间的区别[00:29:35]

来评判他们之间的高下优劣[00:29:40]

[00:29:45]

我们一开始讲这个汉文帝对付流弊的基本策略是什么[00:29:45]

是安抚[00:29:49]

那么难道[00:29:51]

光安抚光已经制动就能看出汉文帝的高明之处吗[00:29:52]

其实[00:29:58]

我们仔细的分析这段历史[00:29:59]

你会发现汉文帝这个人啊[00:30:01]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00:30:05]

其实可以算得上是城府非常深的一个皇帝[00:30:06]

而且也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皇帝[00:30:11]

汉文帝最这件事情啊[00:30:14]

他的筹划[00:30:16]

他的观察其实是非常周到[00:30:18]

非常全面[00:30:20]

西汉初期这个诸侯王强大这个问题[00:30:23]

是很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的问题[00:30:27]

诸侯王的强大对于中央政府存在着潜在的威胁[00:30:31]

汉文帝时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00:30:36]

名字叫贾一[00:30:38]

假一就曾经针对这个问题给汉文帝上过周庄[00:30:40]

甲有几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啊[00:30:45]

一直流传到今天[00:30:48]

其中有一篇叫治安策[00:30:50]

就是帮助汉文帝分析天下形势[00:30:53]

其中谈到诸侯王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啊[00:30:57]

就在这篇文章里面[00:31:01]

甲鱼对这个汉文帝说啊[00:31:03]

天下之势[00:31:04]

方病大冢[00:31:06]

一镜之大几如一一指之大几如鼓[00:31:08]

假如打了几个比方啊[00:31:14]

用了一种比喻的手法[00:31:16]

他说现在的天下形势啊[00:31:18]

就好比是一个得了浮肿病的人[00:31:21]

这个人啊[00:31:25]

一个小腿啊[00:31:26]

粗粗的像一一样小腿跟腰一样粗[00:31:27]

一个指头啊[00:31:31]

跟腿一样粗[00:31:33]

跟大腿一样粗[00:31:34]

一个人要增长成这样[00:31:35]

这太可怕了[00:31:37]

对吧[00:31:38]

哪有长成这样的人[00:31:38]

假一啊[00:31:41]

这看上去有点耸人听闻啊[00:31:42]

但是假一呢[00:31:45]

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语言来打动汉文帝[00:31:46]

告诉汉文帝形式的紧急[00:31:50]

告诉汉文帝当时的这个诸侯王的势力已经强大到什么地步[00:31:53]

这里的这个像腰一样粗的小腿[00:31:57]

像腿一样粗的这个手指头[00:32:01]

就用来比喻那些势力强大的诸侯王[00:32:03]

在这个贾谊的文章里面有三个[00:32:07]

非常不安分的诸侯王被甲乙点了名[00:32:12]

其中这个为首的啊[00:32:16]

其中非常重要的背甲乙点了名的就是这个吴王刘濞[00:32:18]

所以啊[00:32:23]

鉴于这个形势的严峻性啊[00:32:24]

贾谊建议汉文帝要开始逐步削弱这个诸侯王的势力[00:32:26]

以巩固中央政权[00:32:31]

汉文帝对于贾宜这个人的才华[00:32:33]

应该说是非常赞赏的[00:32:36]

有时候也会接近甲一[00:32:41]

也会跟他谈谈[00:32:42]

但是对于甲乙的这个建议[00:32:44]

对于贾姨说要以旗帜鲜明地削弱诸侯这个建议[00:32:47]

汉文帝并没有采纳[00:32:53]

而且在汉文帝的时候[00:32:55]

除了假意之外[00:32:57]

其他人也有题同样意见的[00:32:59]

比如说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曹错[00:33:01]

曹操在汉文帝的时候就已经当官了[00:33:04]

在汉文帝的时候[00:33:07]

他就已经提出要削弱诸侯王势力这个建议[00:33:08]

汉文帝对他同样没有采纳这个建议[00:33:13]

然后等到汉景帝的时候[00:33:16]

晁错就调丛谈老话重提[00:33:18]

又把这个建议提出来的时候[00:33:22]

被汉景帝接纳了[00:33:24]

所以引发了后来的这个齐国之乱[00:33:25]

那么我们是不是啊[00:33:28]

从一个角度来看[00:33:30]

对于假意和曹操的建议[00:33:32]

汉文帝都不能采纳[00:33:34]

是不是说汉文帝对于这个诸侯王的强大局面无可奈何啊[00:33:35]

没有什么本事[00:33:41]

没有什么能力去解决[00:33:42]

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呢[00:33:44]

我刚才说了啊[00:33:46]

汉文帝[00:33:47]

咱们千万不能小看他[00:33:48]

从对待假意和曹操的这个态度来看[00:33:51]

汉文帝对付诸侯王的主要策略是我们刚才讲过的以静制动[00:33:54]

为什么要以静制动[00:34:00]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00:34:02]

什么因素啊[00:34:05]

年龄问题[00:34:06]

因为当时这个假也好[00:34:09]

曹错也好[00:34:12]

点名点得最重的是这个吴王刘濞[00:34:13]

后来七国之乱的领导者[00:34:17]

也的确是吴王刘濞[00:34:19]

最明显的对中央政府有不满的就是这个五号流弊[00:34:22]

然后我们从吴王刘濞这个人的年龄来考虑[00:34:27]

然后你来揣摩一下汉文帝当当时到底在想什么[00:34:31]

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就可以浮出水面了[00:34:37]

刘备的年龄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呢[00:34:40]

造反那一年他62 岁[00:34:43]

咱们刚才已经讲过了[00:34:45]

对吧[00:34:46]

那么根据这个咱们就可以推算[00:34:47]

就可以推算出刘濞比汉文帝年长13 岁[00:34:50]

汉文帝去世的时候[00:34:57]

46岁[00:34:58]

流弊[00:35:00]

59 岁[00:35:00]

过了三年[00:35:02]

到汉景帝第三年的时候[00:35:03]

他造反了[00:35:04]

62 岁啊[00:35:05]

这个咱们都可以算出来[00:35:06]

在当时的流弊来说[00:35:08]

已经算是一个老人[00:35:09]

流弊的不逊[00:35:13]

存在谋反的可能[00:35:15]

这一点对于汉文帝这么聪明的人来说[00:35:17]

当然是心知肚明的[00:35:21]

但是汉文帝还是采取安抚的手段[00:35:23]

为什么你造反也需要理由啊[00:35:25]

对吧[00:35:28]

汉文帝这一手就让流弊没有造反的理由[00:35:29]

但是如果这时候刘备他正处在三四十岁的壮年[00:35:33]

汉文帝要是一味的用安抚策略[00:35:39]

从中央政府的角度上来说[00:35:42]

不想给他造反的理由[00:35:44]

这个策略是不是能够维持的长久[00:35:46]

很难说[00:35:48]

因为刘备如果它还是三四十岁的话[00:35:50]

事实日方长啊[00:35:52]

十年20年[00:35:53]

很有可能总会找到一个理由要造反[00:35:55]

但是问题不是[00:35:58]

问题是当初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00:36:00]

刘备就已经50 几岁了[00:36:03]

随着年龄的增长[00:36:05]

越是年龄大的人[00:36:07]

越是年龄长的人[00:36:08]

就越没有那种冒险的动机[00:36:10]

就更加不会去冒险[00:36:14]

这是一个咱们生活的常识[00:36:17]

都到70 多岁了[00:36:20]

你还造反干什么[00:36:21]

图什么呢[00:36:22]

所以啊[00:36:23]

汉文帝其实是抓住这个年龄的要害[00:36:24]

希望通过时间啊[00:36:28]

利用不可逆转的时间[00:36:30]

把这个刘濞造反的可能性逐步逐步降低[00:36:32]

降低到最后[00:36:36]

都没有[00:36:38]

所以对于这一点啊[00:36:41]

明末清初有一位学者叫王夫之[00:36:44]

他写过一部名著叫读通鉴论[00:36:47]

在这个读通鉴论里面[00:36:51]

王夫之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00:36:53]

他说是以愚错之忧文帝以忧之[00:36:57]

而文帝之锁匙[00:37:01]

非一隅错所能测也[00:37:03]

智者知天之消长[00:37:07]

以为动静耳[00:37:09]

很苦于造者之不测[00:37:11]

其中之锁匙这句话什么意思呢[00:37:13]

前面两句话啊[00:37:17]

讲的是其实对于诸侯王这个问题[00:37:19]

甲一和曹错所担忧的问题[00:37:23]

汉文帝早就有所预料[00:37:26]

早就有所安排啊[00:37:29]

他心里也是明白的[00:37:31]

但是[00:37:33]

汉文帝[00:37:34]

他的心思的缜密啊[00:37:35]

筹划的周到[00:37:38]

却不是甲乙、曹错这样的人所能够推知[00:37:41]

所能够窥测的[00:37:45]

有时候你不要以为啊人家不动[00:37:47]

智者他的不动往往背后啊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啊[00:37:50]

刚才这个王夫之讲的这个话后面这两句啊[00:37:55]

点名什么[00:37:59]

主要点名汉文帝[00:38:00]

他是个知识的人[00:38:01]

一个懂得运用自然规律的人[00:38:03]

这里的自然规律指的是什么[00:38:06]

这里的自然规律指的就是时间[00:38:07]

指的就是不可逆转的年龄[00:38:10]

汉文帝打算用什么诀窍[00:38:14]

打算用一个拖字诀拖[00:38:17]

把你流弊拖到没有能力造反为止[00:38:20]

这样的话[00:38:23]

把这个解决矛盾的成本降到最低[00:38:24]

减到最小[00:38:28]

这是汉文帝高明的地方[00:38:30]

但是汉景帝一反他父亲的策略[00:38:32]

主动出击[00:38:36]

把这个流弊给逼反了[00:38:38]

用王夫子的话说[00:38:40]

这是什么[00:38:41]

这就是躁动啊[00:38:42]

从这个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00:38:44]

汉文帝的智慧教会我们一个道理[00:38:46]

什么道理啊[00:38:49]

时间的重要性[00:38:50]

时间这个东西啊[00:38:53]

是宇宙赋予咱们人类的一种力量[00:38:55]

但其实也是一种限制[00:38:57]

他是不可逆转的[00:39:00]

对于这个问题[00:39:02]

如何用时间来消化矛盾[00:39:03]

汉文帝在这个地方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例证[00:39:07]

但是大家要说[00:39:12]

那汉文帝这个策略就一定能成吗[00:39:13]

万一汉文帝用这个策略[00:39:16]

刘备还是造反了呢[00:39:18]

所以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要说[00:39:20]

汉文帝这个人考虑问题非常周全的[00:39:22]

他也没有说[00:39:26]

用这一个办法就能够万无一失[00:39:28]

不是[00:39:31]

万一要是这招不管用[00:39:32]

万一要是这个流弊[00:39:34]

你在安抚他也造反了[00:39:37]

怎么办[00:39:39]

汉文帝啊[00:39:41]

一个大杀器早就准备好了[00:39:42]

这个大杀器是什么[00:39:44]

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这个周亚夫[00:39:45]

所以他为什么临终之前对汉景帝说[00:39:48]

万一不得已的话[00:39:51]

万一有紧急情况的话[00:39:53]

周亚夫可看大人这个万一指的是什么[00:39:55]

十有八九指的就是牛B [00:39:58]

所以你看汉文帝这个人不简单就不简单[00:40:00]

在这里已经自动[00:40:02]

但是万一你要动[00:40:04]

他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后招了啊[00:40:06]

你要是把汉文帝跟汉景帝比一比[00:40:09]

或者是把这个汉文帝跟着曹操比一比啊[00:40:11]

这个高下优劣之处[00:40:14]

这个答案就非常明显[00:40:16]

今天这一讲就先到这里[0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