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40:19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韩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原因是什么[00:00:05]
他如何将文章写出拥有海气吞山河的恢弘气势[00:00:09]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第三集[00:00:14]
文起八代之衰[00:00:17]
O [00:00:29]
韩愈一生及其减弱[00:00:36]
曾经志存高远寒窗苦[00:00:39]
却在几次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00:00:42]
从不平则鸣到抗颜为师[00:00:45]
从贬谪蛮荒到深入虎穴能源处江湖[00:00:48]
也能高居庙堂[00:00:52]
还一路走来执着坚定[00:00:54]
饱含激情[00:00:56]
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敌人[00:00:58]
留给世人最多的话题自然离不开他的文学成就[00:01:00]
韩愈大力提倡古文[00:01:05]
革除600年骈文的避孕[00:01:07]
同时又机那篇文的优点[00:01:09]
使古文写作攀升到崭新的境界[00:01:12]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00:01:15]
韩愈到底做出了怎样卓绝的贡献[00:01:17]
他如何廓清田文的流弊[00:01:20]
他把文章写得千变万化而又深情似海的秘诀究竟是什么[00:01:23]
百家讲坛邀请山东大学绿化不感受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00:01:29]
唐宋八大家[00:01:36]
上古韩愈第三集[00:01:37]
文起八代之衰[00:01:39]
大家好[00:01:43]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00:01:44]
在介绍韩愈之前呢[00:01:48]
请大家先来看一下我手里的这四枚邮票[00:01:50]
这是咱们国家在1983 年发行的一套古代文学家系列邮票[00:01:54]
这上面呢[00:02:02]
包括了四位文学家[00:02:03]
全部都是唐代人[00:02:04]
他们是大诗人李白、杜甫[00:02:06]
古文家韩愈、柳宗元[00:02:11]
在电子邮件不发达的时代[00:02:15]
邮票非常的重要[00:02:18]
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呢[00:02:20]
总免不了要寄信、寄包裹[00:02:22]
但凡邮寄[00:02:25]
一定会用到邮票[00:02:26]
邮票的图案非常的丰富[00:02:28]
几乎就包括了一个国家的所有的文化特色[00:02:31]
所以邮票呢[00:02:35]
也被称作是国家名片[00:02:36]
能够登上邮票图案的有自然山川、重大的事件[00:02:39]
还有著名的人物[00:02:46]
像这四位唐代的文学家能够登上1000多年之后的中国邮票[00:02:48]
就充分说明了这四位文学家在后人心目当中的地位[00:02:55]
当然[00:03:01]
这一点也足够证明了韩愈最深入人心的形象就是文学家[00:03:01]
我们一说到韩愈[00:03:09]
必然的评价就是[00:03:11]
文学家、古文家[00:03:13]
唐宋八大家之首[00:03:16]
对于韩愈的文学成就[00:03:18]
最威风的评价当然还是苏轼的那一句话[00:03:20]
文起八代之衰[00:03:24]
所谓的八代[00:03:28]
就是八个朝代[00:03:29]
哪八个朝代呢[00:03:31]
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00:03:33]
八个朝代[00:03:40]
J 8 代的文风为什么摔呢[00:03:42]
八个朝代[00:03:46]
整整600年[00:03:48]
这600年的时间[00:03:50]
是片体文开始发展兴盛的一个时期[00:03:51]
骈体文的命名是怎么来的呢[00:03:58]
所谓的甜就是两匹马并排架车[00:04:00]
这叫胼[00:04:04]
胼体文呢[00:04:06]
多用对偶句[00:04:07]
文章当中成对成对的词组和句子[00:04:09]
就好像成对成对的驾车的马[00:04:13]
所以古人把这种文体形象的叫做骈体文[00:04:16]
也叫骈文[00:04:21]
那这样大家就明白了[00:04:23]
篇文最大的这个文体的形式特点就是多用对偶句[00:04:24]
一般是四字句或者是六字句[00:04:31]
而且呢[00:04:35]
喜欢修饰[00:04:36]
修是在哪方面的[00:04:38]
多用华丽的辞藻[00:04:40]
而且呢[00:04:42]
文章的整个的技法还有押韵都非常的讲究[00:04:43]
所以骈体文的美感很强[00:04:48]
也就是古人所谓的骈四俪六[00:04:51]
锦心绣口[00:04:53]
因为骈体文呢[00:04:56]
具有这些优点[00:04:57]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00:04:59]
从东汉的时候慢慢的开始应用的就越来越多[00:05:02]
人们私人交往[00:05:06]
写封书信啊[00:05:08]
写封什么变调啊[00:05:09]
或者是公家的发布诏书[00:05:11]
发布公文[00:05:14]
全部都用骈体文[00:05:15]
也就是说无论公私场合[00:05:17]
填体文无处不在[00:05:20]
从东汉发展到唐代[00:05:23]
整整600多年的时间[00:05:26]
填体温占据了主流[00:05:29]
整个唐代[00:05:31]
所有的应用文也都是片体文的形式[00:05:33]
连科举考试都不例外[00:05:37]
这样整体的文风就一直是倾向于中修饰[00:05:40]
特别讲究重视辞采[00:05:45]
重视音乐[00:05:47]
是吧[00:05:49]
词句非常的多[00:05:50]
意义非常的少[00:05:51]
那这样一来[00:05:53]
这种文风它自然的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就非常的受限制[00:05:54]
这种文风就缺乏鼓励[00:06:02]
既然缺乏鼓励[00:06:05]
就被称为衰[00:06:06]
所以从东汉一直到唐朝[00:06:08]
整整摔了八个朝代[00:06:11]
600年[00:06:13]
到中唐时期[00:06:15]
像韩愈这样的有识之士[00:06:17]
他们要对抗如日中天的佛教、道教[00:06:20]
想要餐桌儒家思想[00:06:23]
弘扬儒家知道他们是必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工具[00:06:26]
你得把它写成文章[00:06:32]
让更多的人读到你才能影响更多的人[00:06:34]
那什么样的文体适合他们来参[00:06:37]
So [00:06:41]
儒家思想呢[00:06:41]
流行的片体文肯定不行[00:06:43]
因为骈体文本身就比较缺乏思想内容[00:06:46]
那么把眼光往前看[00:06:50]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那种文体[00:06:53]
先秦两汉时代写史书[00:06:58]
能够讲理论[00:07:02]
能够讲思想的那种文体[00:07:04]
非常的恰合[00:07:07]
于是韩愈等人就学习先秦两汉时代的这种文体[00:07:08]
借鉴他的写法[00:07:14]
用来表达自己想要阐述的理论[00:07:16]
自己想要弘扬的思想[00:07:20]
所以韩愈他们大力提倡的这种文体就被称作古文[00:07:22]
又因为这种古文是不押韵的是伞形的伞和运势相对的概念[00:07:29]
所以这种文体也叫散文[00:07:36]
在中唐时代呢[00:07:40]
很多人都开始学习古文写作[00:07:41]
古文参与的人数多[00:07:45]
写作的数量也多[00:07:48]
在当时的影响也比较大[00:07:50]
所以被后人称作古文运动[00:07:53]
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一篇好文章[00:08:01]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00:08:04]
填体温[00:08:06]
用词考究、华丽精美[00:08:07]
但是如果表现那种真实自然、深挚淳厚的情感[00:08:09]
恐怕就不那么容易[00:08:14]
对于韩愈这样的号栋之才来说[00:08:15]
文章不仅仅是临到的工具[00:08:18]
而是无所不包[00:08:21]
无所不容[00:08:22]
一篇堪称千古绝唱的技能[00:08:24]
就这样在韩愈的笔下喷薄而出[00:08:26]
那么[00:08:30]
韩语是如何将继文写成了千古绝唱的呢[00:08:30]
韩愈这个人重情[00:08:36]
他写的文章也都充满了非常深挚的感情[00:08:39]
比如说他的G 正负人文[00:08:44]
是祭奠抚养自己长大的长嫂正夫人[00:08:48]
再比如他的名片纪实二郎文[00:08:53]
是纪念和自己一同长大、情同手足的侄子12 郎[00:08:56]
再比如[00:09:02]
他的 拿女文[00:09:03]
是纪念自己不幸死在旅途当中的小女儿拿子[00:09:06]
这些祭文从体裁到使用的词句[00:09:11]
到最后的语气道[00:09:16]
呈现出来的感情的浓度[00:09:18]
都和所祭奠的对象的身份非常的恰当[00:09:20]
非常的相当[00:09:25]
读起来是哎哎可感[00:09:27]
令人落泪[00:09:29]
其中的祭12 郎文更是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00:09:31]
也就是祭文当中的千古绝唱[00:09:38]
呜呼[00:09:42]
汝并无不知识[00:09:44]
辱没无不之日生不能相养[00:09:46]
一共居殁[00:09:50]
不得抚汝意境[00:09:51]
挨脸部平齐关变[00:09:53]
不离其学[00:09:56]
吾行负神明而食入一[00:09:58]
无效[00:10:01]
不辞而不得与汝襄阳一生相守以死[00:10:02]
这篇文章[00:10:09]
它实际上就是韩愈作为叔叔[00:10:11]
为自己的侄子哭泣[00:10:15]
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社会意义[00:10:18]
为什么会被称为千古绝调呢[00:10:22]
为什么我们读起来会觉得如此的感人呢[00:10:27]
这是因为这篇文章[00:10:32]
它不仅仅是一场寻常的丧事[00:10:34]
不是一个普通的叔叔去纪念侄子[00:10:39]
它其中包含的意蕴至少有三重[00:10:43]
第一层意蕴是回忆往事[00:10:48]
伤到家族的凋零[00:10:51]
韩愈[00:10:54]
因为12 郎的蚤咬[00:10:55]
引发了他对自己的这个家族的一些比较悲痛的回忆[00:10:57]
他不是为12 郎写传记[00:11:03]
所以用不着事无巨细的什么都写[00:11:06]
他写的是那些让他最为痛心[00:11:10]
最为深刻的记忆[00:11:13]
韩愈的三位兄长都早逝[00:11:15]
所留下的后人当中只有一个12 郎[00:11:19]
所以他们的情形就是[00:11:24]
在孙惟汝[00:11:27]
在子惟吾[00:11:29]
两市一身[00:11:31]
形单影只[00:11:32]
对于他们韩家来讲[00:11:36]
孙辈的只有12 郎一个人[00:11:38]
儿子背的只有韩愈一个人[00:11:42]
这两个少年从小相依为命[00:11:46]
两代人都成了独苗[00:11:50]
形单影只[00:11:53]
这种特殊的情形就使得韩愈和12 郎的情谊非同一般[00:11:54]
格外的身后[00:12:01]
如今[00:12:03]
年纪轻轻的12 郎又咬折了[00:12:04]
这不能不让韩愈感觉悲痛[00:12:07]
本来家族里就一袋一袋的人把人丁不旺[00:12:10]
如今后背更是如此[00:12:15]
怎么能让人不伤心[00:12:18]
这是第一层意蕴[00:12:20]
第二层意蕴是因为12 郎的咬折[00:12:23]
而痛惜生命无常[00:12:28]
12 郎正年轻[00:12:32]
韩愈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会突然去世[00:12:34]
回想过去种种阴错阳差[00:12:39]
两人总是不能经常的居住在一起[00:12:42]
不能经常见面[00:12:46]
如今居然是这样的结局[00:12:48]
怎么能不让人痛悔万分[00:12:51]
这就像韩愈自己在文中所说的[00:12:54]
五与汝俱少年[00:12:58]
以为虽暂相别终[00:13:01]
当久相与处[00:13:03]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00:13:05]
以求斗斛之禄[00:13:09]
程知其如此[00:13:11]
虽万圣之功相[00:13:13]
吾不以一日辍如而就也[00:13:15]
也就是说[00:13:19]
我们两个都是年轻人[00:13:20]
我们将来相伴的日子长着呢[00:13:23]
所以我才会离开家[00:13:26]
到京城去求功名[00:13:29]
早知道是现在这样[00:13:32]
你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00:13:35]
早知道是这样[00:13:38]
我一定要和你相厮守[00:13:39]
要相伴[00:13:42]
即使贵为王侯[00:13:43]
倾向韩愈也不会稀罕[00:13:45]
他更珍视的是可贵的亲情[00:13:48]
是二郎年轻又有德行[00:13:52]
却不能长寿[00:13:55]
这种情形不能不令人去碰伤生命的无常[00:13:57]
这是第二层意蕴[00:14:03]
那么第三层意蕴呢[00:14:06]
是韩愈在商道自我[00:14:08]
从而产生这种幻灭之感[00:14:12]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00:14:16]
也就是12 郎去世的时候[00:14:18]
韩玉本人还不到40 岁[00:14:21]
可是他已经头发稀疏[00:14:25]
牙齿动摇[00:14:28]
视力下降[00:14:29]
未老先衰了[00:14:31]
他觉得自己也不会长寿[00:14:33]
同时呢[00:14:36]
他也感觉到自己和12 郎的孩子闷如此幼小[00:14:38]
他们能不能顺利的长大成人呢[00:14:43]
生命如此的脆弱[00:14:47]
不能不令人悲叹[00:14:49]
所谓天者诚难测[00:14:53]
而神者诚南明以所谓理者不可推[00:14:56]
而寿者不可知矣[00:15:01]
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00:15:04]
天意难以推测[00:15:07]
神明难以解释[00:15:09]
天理不可推测[00:15:13]
寿命不可预知[00:15:16]
凡此种种加在一起[00:15:18]
令人感觉到人生的种种的脆弱[00:15:22]
种种的无常[00:15:26]
有更深的幻灭之感[00:15:28]
因为这三层意蕴[00:15:30]
家族凋零[00:15:32]
生命无常[00:15:34]
幻灭如梦[00:15:36]
所以[00:15:37]
这一篇祭文就超越了寻常的祭文[00:15:38]
它的意义更加的深广、深沉[00:15:42]
引发的情感不仅仅是悲哀[00:15:46]
更是悲凉[00:15:49]
这一层一层的悲凉累积起来[00:15:51]
就发为一声呐喊[00:15:55]
一在天之涯[00:15:58]
一在地之角[00:16:00]
声儿影不与五行相依[00:16:02]
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00:16:05]
50 为之[00:16:09]
其有何优[00:16:10]
彼苍者[00:16:12]
天曷其有极[00:16:13]
也就是说[00:16:16]
他和12 郎生前是天涯海角[00:16:17]
死后也不能混梦乡感[00:16:22]
这种情形是怎么造成的呢[00:16:26]
韩愈认为这都怪罪自己[00:16:29]
怨不得任何人[00:16:32]
这种悲痛对于他来讲是无边无际的[00:16:34]
他只有向着上苍来呼号[00:16:38]
这就是彼苍者[00:16:41]
天曷其有极[00:16:43]
哀痛无极[00:16:45]
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词藻[00:16:48]
韩愈写这篇文章绝对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文采[00:16:51]
他下笔的时候也压根儿不会想[00:16:57]
我这篇文章能不能流芳百世啊[00:17:00]
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之内[00:17:03]
他就是有满腔的深情[00:17:05]
满腔的悲痛[00:17:08]
无以抒发[00:17:10]
寄托在文字上[00:17:12]
寄托在笔墨上[00:17:13]
才写出了这样千古不朽的名篇[00:17:16]
最深最真的感情是不需要修饰的[00:17:20]
这就是千古名篇祭12 郎文的最大的特点[00:17:24]
也因此[00:17:28]
他被赞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00:17:30]
后人对韩愈的文风有一个特别精彩的评价[00:17:35]
叫做韩文如潮[00:17:39]
请想象一下大海上的惊涛骇浪[00:17:42]
请想象一下钱塘江的八月大潮[00:17:46]
那种汹涌澎湃的气势[00:17:50]
那种潮来潮往的感觉[00:17:52]
这就是读韩愈文章的感觉[00:17:56]
韩愈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00:18:00]
也是开创性[00:18:02]
堪称一代文宗[00:18:04]
在突破传统写法方面[00:18:06]
韩愈尤为后人称道[00:18:08]
比如墓志铭这一文体[00:18:11]
在韩愈的名下便融入了许多奇妙构思[00:18:13]
以及形式多样[00:18:16]
推陈出新[00:18:18]
表情达意[00:18:19]
参介入受到人[00:18:20]
那么[00:18:23]
韩语的暮辞的写作中到底使出了怎样的模仿呢[00:18:23]
韩愈的文风是千变万化的[00:18:30]
他的文学成就尤其体现在他对于传统文体的革新上面[00:18:34]
各种风格的文字他都能驾轻就熟[00:18:40]
我们就拿墓志铭来做一个例子[00:18:44]
在韩愈之前[00:18:48]
墓志铭的写法是非常僵化的[00:18:49]
天体文[00:18:53]
千篇一律[00:18:54]
令人生厌[00:18:56]
基本上都是[00:18:57]
先介绍一下墓主的生平[00:18:59]
然后呢[00:19:02]
再说一下它有什么攻击[00:19:03]
最后来几句押韵的铭文就了事[00:19:05]
夸张一点讲[00:19:09]
如果把名字互相换一下[00:19:11]
不同人的墓志铭简直就可以通用了[00:19:14]
但在韩愈这里就发生了变化[00:19:17]
他用写传记的笔法来写墓志铭[00:19:21]
能够很好地抓住墓主人的生平特点[00:19:25]
文字非常的灵动[00:19:30]
而且形式呢[00:19:32]
也是自由多变[00:19:34]
甚至于有的墓志铭读起来就像小说一样[00:19:36]
比如说是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00:19:40]
墓主人叫王氏[00:19:46]
他的官职是大理评事[00:19:49]
就是试行代理大理评事[00:19:53]
大理评事本来也是一小关[00:19:57]
他居然还是试行代理[00:19:59]
由此也可见王氏这医生也没有那么得意[00:20:02]
甚至于可以说是他生平非常的坎坷[00:20:06]
一直到死都没能得到一个正式的小官[00:20:10]
海域呢[00:20:14]
在这篇名文的前半部分[00:20:15]
介绍了他的生平[00:20:19]
他的性格[00:20:20]
然后等等必要的因素[00:20:22]
最后呢[00:20:25]
他居然来了一个故事[00:20:26]
讲的是王是骗婚的故事[00:20:29]
这就相当于在墓志铭当中写人家的糗事了[00:20:32]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00:20:36]
涓会是姓王[00:20:40]
是汉姆斯[00:20:41]
怀集不惜不肯随人后局选[00:20:43]
这是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的开头[00:20:47]
说的是墓主人王是这个人喜好读书[00:20:51]
怀抱极致[00:20:55]
以示意气[00:20:56]
不肯随波逐流去参加科举考试[00:20:57]
接着讲述了王室虽然有才华有个性[00:21:01]
却多年求官不顺[00:21:04]
44 岁因病去世的坎坷人生经历[00:21:06]
之后[00:21:11]
韩愈话锋一转[00:21:11]
竟然想起了王氏为得到隐士侯高的女儿不得不骗婚的故事[00:21:13]
这相当于在墓志铭当中写墓主人的糗事[00:21:19]
这种前所未有的写法堪称新奇而大胆[00:21:23]
韩愈把这个骗婚故事写得非常的幽默生动[00:21:28]
他说呢[00:21:33]
侯高一辈子没有做过官[00:21:34]
但是他非常心疼自己的女儿[00:21:38]
想让自己的女儿将来过上好日子[00:21:40]
于是侯高公布自己的选择女婿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官职[00:21:44]
无以局域穷[00:21:53]
引言之[00:21:55]
必嫁官人[00:21:56]
不以于凡子[00:21:57]
王氏也该娶媳妇了[00:22:00]
他早就听说过侯高这个人[00:22:02]
他很欣赏侯高老头儿的脾气[00:22:05]
也听说了侯家的女儿非常贤惠[00:22:08]
他也想娶[00:22:12]
但是他不是官人呢[00:22:13]
不符合人家的条件怎么办呢[00:22:15]
王氏就找来媒婆[00:22:18]
跟媒婆撒谎[00:22:21]
吴明经及第节选及官人侯文武性价若能令光许[00:22:22]
我请近百斤为[00:22:28]
说我已经科举及第了[00:22:32]
我马上就能做官[00:22:35]
我符合侯家的条件[00:22:36]
您去给我说媒的[00:22:39]
媒婆就去说去了[00:22:41]
侯高先生说你[00:22:43]
他说他是官人[00:22:46]
好[00:22:47]
拿文书来[00:22:48]
别骗我[00:22:49]
你得有这个寿棺的凭证[00:22:50]
这媒婆再回去转述[00:22:53]
这王氏就为难了[00:22:55]
他不是官人的就没办法了[00:22:57]
只好实话实说[00:22:59]
这个时候[00:23:01]
媒婆的帮起他来了[00:23:02]
J 媒婆呢[00:23:04]
拿纸卷成一个筒[00:23:05]
放在自己袖子里[00:23:07]
就这么带到了侯家去[00:23:09]
蒙望见文书贤秀[00:23:12]
果信不疑曰[00:23:14]
足以已于往事[00:23:16]
要说这位侯高老先生也真是潇洒[00:23:20]
看了一眼居然都不展开就相信了[00:23:23]
于是王氏就成功的骗到了人家的女儿成亲了[00:23:27]
在墓志铭当中写这种糗事[00:23:34]
韩愈可以说是第一个[00:23:38]
但是大家听起来感觉怎么样[00:23:40]
会觉得这样的故事不仅没有损害王室的形象[00:23:42]
反而突出了他这个人的风趣人情味[00:23:48]
甚至于连他的岳丈猴高的形象都跃然纸上[00:23:52]
韩愈在当时写墓志铭[00:23:57]
写背字[00:24:00]
写出了名气[00:24:01]
很多人都求他写[00:24:02]
而且求他写的人呢[00:24:05]
都送上丰厚的酬劳[00:24:06]
以至于韩愈去世之后[00:24:09]
他的朋友刘禹锡写文章来祭奠韩愈[00:24:12]
在这篇文章当中[00:24:16]
刘禹锡说[00:24:18]
龚鼎侯碑志遂表阡[00:24:20]
一字支架[00:24:23]
念经如山[00:24:25]
就是说[00:24:27]
韩愈给别人写文章[00:24:27]
写背字[00:24:30]
写表[00:24:31]
写这些[00:24:32]
他的一个字就能换来成山的钱[00:24:33]
这钱都是人家拿车子拉过来的[00:24:37]
虽然夸张一点儿[00:24:41]
但是也可以想象韩愈的碑志文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00:24:42]
假设唐代也搞一个作家富豪榜的话[00:24:48]
估计韩愈一定是占据前几位的[00:24:52]
韩愈的文章不仅能率真大胆、慷慨激昂[00:25:02]
还可以自然随意[00:25:06]
如话家常[00:25:07]
他十分善于将一些人生哲理、玄妙道理深入浅出地融入文章[00:25:09]
使得文章活泼幽默[00:25:15]
自然洒脱[00:25:17]
那么[00:25:18]
文如其人的含义究竟是如何[00:25:19]
将常言道[00:25:21]
文如其人[00:25:27]
韩愈是个豪杰之士[00:25:29]
豪杰有深情[00:25:31]
同时他还是一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00:25:33]
爱开自己的玩笑[00:25:36]
爱开朋友的玩笑[00:25:38]
他的这一份风趣幽默也同样体现在他的文字当中[00:25:40]
我们就举一篇文章为例[00:25:45]
就是送穷文[00:25:48]
送穷呢[00:25:50]
是古代的一种风俗[00:25:51]
就是正月里送穷[00:25:53]
就是举行一个仪式[00:25:56]
把自己家里的穷鬼穷神全都送走[00:25:58]
家里没有穷鬼穷神啦[00:26:03]
您不就富了吗[00:26:05]
您就不穷啦[00:26:06]
韩愈的送穷文就是记载了他自己的一次送穷的活动[00:26:08]
它在文章里边写到[00:26:14]
啊[00:26:16]
元和六年正月三十日[00:26:16]
韩愈让仆人把柳条编成车子[00:26:19]
把草扎乘船[00:26:23]
然后在车船之上放上干粮[00:26:25]
把车子套上牛[00:26:29]
把船扬起帆[00:26:31]
一切准备就绪了[00:26:33]
韩愈冲着家里的穷鬼们作一行里[00:26:35]
请他们赶快上路[00:26:39]
这个时候呢[00:26:41]
就是文中描写的韩愈[00:26:43]
忽然听到了穷鬼在说话[00:26:45]
这穷鬼的声音呢[00:26:49]
是如期如诉啊[00:26:50]
非常的委屈[00:26:52]
无语[00:26:54]
子车40年余[00:26:54]
子在孩提[00:26:56]
无不子于子学子耕[00:26:58]
仇官与民[00:27:00]
为此事[00:27:02]
从无变虞姬[00:27:02]
门神护林[00:27:05]
我吃我喝[00:27:06]
包修轨隋志不在他子艰难荒热措施争我非奇香百鬼欺凌[00:27:08]
穷鬼说[00:27:17]
我都跟了你40年啦[00:27:18]
你小的时候我不嫌你幼稚[00:27:21]
你长大了做官啦[00:27:25]
我也不觉得委屈[00:27:27]
我还是跟着你[00:27:28]
你被贬谪到遥远的广东[00:27:30]
我的不辞辛劳一路跟随莲呢[00:27:33]
广东的鬼都欺负我呀[00:27:36]
你后来又到国子间做博士[00:27:38]
穷成那个样[00:27:42]
早晚就吃点儿咸菜洒把盐[00:27:43]
我嫌弃过你吗[00:27:46]
除了我[00:27:48]
谁理你呀[00:27:48]
你现在到底受了谁的挑拨了[00:27:50]
你居然要赶我走[00:27:53]
那意思就是我就不想走[00:27:56]
我没打算离开你[00:27:57]
你还说我有伙伴[00:27:59]
我哪有什么伙伴呢[00:28:01]
你倒是给我说呀[00:28:03]
穷鬼如期如酥的对韩愈提出了控诉[00:28:04]
韩愈说[00:28:09]
你们这一堆穷鬼总是纠缠着我[00:28:10]
难道我还不清楚吗[00:28:15]
整整五个[00:28:17]
就听我数落数落吧[00:28:19]
第一个是治穷[00:28:21]
所谓的治穷[00:28:25]
就是厌恶动心眼儿[00:28:26]
讨厌那种奸诈[00:28:29]
喜欢正直[00:28:31]
第二个是学琼[00:28:35]
就是喜欢探究非常幽深的道理[00:28:38]
第三个是文琼[00:28:42]
写文章呢[00:28:44]
就不走寻常路[00:28:45]
喜欢怪怪奇奇这样的文章没什么用啊[00:28:47]
只好自娱自乐[00:28:50]
还有第四个穷鬼[00:28:53]
第四个穷鬼呢叫[00:28:55]
命穷[00:28:57]
就是脸长得丑[00:28:59]
但是心理美[00:29:01]
有什么利益抢不上有什么责任却要抢着单[00:29:02]
还有最后一个穷鬼[00:29:07]
市郊穷[00:29:09]
对朋友忠心耿耿[00:29:11]
结果到头来呢[00:29:13]
却被别人当成仇敌[00:29:15]
好心变成驴肝肺[00:29:17]
凡此无轨[00:29:20]
为五五换机[00:29:21]
我喊我星[00:29:23]
呃[00:29:24]
造善能使我迷人[00:29:24]
莫能见招鬼骑行[00:29:27]
木椅复然[00:29:29]
蝇营狗苟[00:29:31]
驱去复还[00:29:32]
韩愈说[00:29:35]
就是你们这五个穷鬼[00:29:36]
天天纠缠着我[00:29:38]
让我学不会八面玲珑学不会[00:29:40]
欺诈[00:29:45]
鬼巧[00:29:45]
所以呢[00:29:46]
只能如此的倒霉[00:29:47]
韩语说[00:29:50]
我现在我深刻的认识到了[00:29:51]
就是这个原因[00:29:53]
所以我要请你们走[00:29:54]
不要再纠缠我[00:29:56]
你们不要再迷惑我[00:29:57]
韩愈的话还没说完呢[00:30:00]
五个穷鬼一起跳起来了[00:30:02]
又是吐舌头[00:30:04]
又是瞪眼精啊[00:30:05]
又是打滚[00:30:06]
又是笑拍着长在那儿跳着脚[00:30:07]
然后这五个穷鬼对韩愈说[00:30:10]
死之我明[00:30:13]
凡我所为师我另去[00:30:15]
小霞大师[00:30:17]
人生一世[00:30:19]
蕲灸几何[00:30:20]
如意百事[00:30:22]
天下之子[00:30:26]
谁过于虽遭斥逐[00:30:27]
故人此书[00:30:30]
位于不信[00:30:31]
请质诗书[00:30:33]
我们帮助你成就千载万世的君子之名[00:30:36]
你难道就想做小人骂啊[00:30:41]
你别不识好歹了[00:30:44]
在这个世界上[00:30:46]
没有谁比我们更懂你[00:30:47]
你想赶我们走就甭想啦[00:30:51]
如果你想不明白这个其中的道理[00:30:53]
请去看看诗经[00:30:56]
看看尚书[00:30:58]
那里边都讲清楚了[00:30:59]
韩愈一看没办法[00:31:01]
实在送不走五个穷鬼[00:31:03]
只好垂头丧气地把这个草编的船、柳条编的车子全部都给烧掉了[00:31:06]
请五个穷鬼坐上贵宾席[00:31:13]
说[00:31:16]
从此以后[00:31:16]
我就跟你们作伴了[00:31:17]
这篇文章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一篇寓言呢[00:31:19]
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00:31:24]
正好是自己仕途特别困顿的时候[00:31:26]
他就反思自己[00:31:31]
我怎么这么坎坷[00:31:33]
我怎么这么不顺[00:31:34]
这一定是跟自己爱较劲儿[00:31:37]
很负责[00:31:40]
什么事儿都要去担当[00:31:42]
什么事儿都往前冲[00:31:43]
跟这个性格、脾气是有关系的[00:31:45]
但是他能改吗[00:31:48]
韩愈对于自己的行为[00:31:51]
对于自己的思想[00:31:54]
他并没有要悔改的意思[00:31:55]
他不想与世浮沉[00:31:58]
只有不和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00:32:01]
才能成就千载万世的君子的美名[00:32:05]
像这种道理在儒家经典当中都已经阐释得非常清楚了[00:32:09]
实际上这篇文章就相当于韩语[00:32:15]
用另外一种笔法来表明自己的志向[00:32:18]
韩愈除了文章风华绝代[00:32:24]
诗歌已堪称大家[00:32:27]
在他的笔下开创出以文为诗的崭新境界[00:32:29]
也就是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00:32:33]
它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00:32:41]
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00:32:43]
对后来宋代诗歌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面貌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00:32:45]
那么[00:32:54]
韩愈的以文为诗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呢[00:32:54]
韩愈在诗歌方面的创新就是以文为诗[00:33:01]
它是用写文章的方法来写诗[00:33:07]
就使得诗歌的语言和音节更加接近散文的特点[00:33:11]
以文为诗写成的诗歌呢[00:33:18]
和文章一样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00:33:21]
说这一点是和传统的诗歌的写法是不同的[00:33:25]
在这个方面[00:33:30]
韩愈的名片是山石[00:33:31]
山石这篇作品是一首长诗[00:33:34]
七言古体[00:33:38]
山石荦确行径微[00:33:41]
黄昏到寺蝙蝠飞[00:33:44]
升堂坐阶新雨足[00:33:47]
芭蕉叶[00:33:50]
大侄子肥[00:33:51]
僧言古壁佛画好[00:33:52]
以火来照所见稀[00:33:55]
铺床拂席执庚饭[00:33:58]
姝丽一族保我几[00:34:01]
这首诗的写法完全就是游记的写法[00:34:05]
按照时间的顺序先写入山[00:34:09]
山石荦确[00:34:13]
行径微[00:34:15]
沿着山间小径啊[00:34:16]
小径是非常的狭窄[00:34:18]
两侧大师蕾蕾黄昏时分到达了寺庙[00:34:20]
天空当中蝙蝠乱飞[00:34:25]
这种情景是非常写实的[00:34:27]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同感[00:34:30]
然后受到了寺庙里边僧人的接待[00:34:35]
然后客人们走上台阶[00:34:39]
坐在堂前[00:34:41]
坐定了之后[00:34:43]
然后才有闲暇来看四周的景致[00:34:45]
山间一场新雨下得非常的充足[00:34:49]
然后因为水分充分[00:34:53]
所以芭蕉的叶子非常的大[00:34:56]
展开[00:34:59]
栀子花也开得相当的饱满[00:35:00]
芭蕉叶大侄子肥[00:35:04]
每个用字都非常的平常[00:35:07]
甚至于可以说是俗[00:35:10]
但是给人的感觉这个意向相当的鲜明[00:35:12]
这可以说是以俗为雅[00:35:16]
再按时间顺序写[00:35:20]
僧人怎么招待客人呢[00:35:22]
说[00:35:25]
我们这个寺庙里边呢[00:35:25]
壁画特别好[00:35:27]
因为黄昏时分[00:35:28]
所以要有照冥卫一火来照[00:35:30]
僧人引导[00:35:33]
打着火把松明引领着客人到寺庙里边欣赏了一番壁画[00:35:35]
嗯[00:35:42]
果然是所见稀[00:35:42]
壁画果然画得很精妙[00:35:44]
在写僧人招待大家吃晚饭啊[00:35:47]
这个铺床拂席坐具[00:35:51]
书丽[00:35:55]
这山间的这个饮食[00:35:56]
骂粗茶淡饭[00:35:58]
夜深静卧百虫绝[00:36:00]
清月出岭光入扉[00:36:03]
天明独去无道路[00:36:06]
出入高下穷[00:36:08]
烟霏山洪谏壁纷烂漫[00:36:10]
时见松栎皆十围[00:36:14]
当流赤足踏涧石[00:36:16]
水声激激风吹衣[00:36:19]
这首诗就这么娓娓道来[00:36:23]
在写到诗人留宿在山中[00:36:25]
山间的夜晚非常的寂静[00:36:30]
连虫子的鸣叫都听不到[00:36:33]
只有清凉的月光[00:36:35]
召入了门扉之内[00:36:38]
天亮之后呢[00:36:41]
诗人独自出四门[00:36:42]
在山间徜徉[00:36:45]
大家可能也有这样的[00:36:48]
就是旅途的感受[00:36:50]
清晨的山间烟霭雾岚到处弥漫[00:36:51]
所以山路也是高高低低[00:36:56]
在这样的清晨[00:36:59]
红色的山花[00:37:01]
碧绿的建水[00:37:02]
是吧[00:37:04]
一片色彩烂漫[00:37:04]
同时呢[00:37:06]
又有朦胧的晨雾在这里遮着[00:37:07]
整个的景致非常的美[00:37:10]
举目所见[00:37:13]
都是十围粗的参天大树[00:37:14]
诗人那赤着脚站在建水里边[00:37:18]
踏在见识之上[00:37:23]
水生鸡鸡的拂过了他的脚面[00:37:25]
山风吹拂着他的衣襟[00:37:30]
在这样的清晨[00:37:33]
这样的情景当中[00:37:35]
诗人油然产生了一种[00:37:37]
和乐之心[00:37:40]
人生如此自可乐[00:37:42]
岂必拘束为人羁[00:37:45]
嗟哉[00:37:47]
吾党二三子[00:37:48]
安得至老不更归[00:37:50]
他就感觉到人生如此自可乐[00:37:53]
留在这样的山中[00:37:57]
多么的惬意[00:37:59]
多么的平静[00:38:00]
如果能够喝[00:38:02]
几个好朋友结伴终老在山间[00:38:04]
何必再受世上的那些种种的羁绊呢[00:38:08]
好像在这个诗的结尾[00:38:13]
韩愈触碰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种澄澈和宁静[00:38:15]
大家看这一首诗[00:38:21]
从一开始的山石山经[00:38:23]
然后进入寺庙[00:38:27]
看到了芭蕉侄子佛话[00:38:29]
到清月出岭[00:38:33]
然后到清晨的烟霭雾岚[00:38:35]
有山花[00:38:38]
有建水所用到的意向[00:38:39]
它的色调特别的统一[00:38:42]
有一种非常和谐[00:38:45]
非常清新的感觉[00:38:47]
特别具有诗歌的优美的韵味[00:38:49]
同时[00:38:52]
这篇诗写起来按照时间的顺序有条不紊[00:38:53]
步步推进[00:38:58]
又具有文章的这种顺序感和逻辑感[00:38:59]
这就是咱们前面介绍过的这篇山石[00:39:03]
是特别好的以文为诗的佳作[00:39:08]
也正是这样的诗[00:39:12]
可以说是奠定了韩玉作为中国诗歌史上大诗人的地位[00:39:14]
韩愈的谥号是文[00:39:20]
所谓的嗜好就是有地位的人[00:39:23]
有成就的人[00:39:27]
在他们去世之后呢[00:39:28]
给他们的称号[00:39:30]
这种称号一般都是以表彰性质为主的[00:39:32]
韩愈的谥号是文[00:39:37]
后代人就尊称他为韩文公[00:39:39]
这个文字就是强调了韩愈的文学成就[00:39:43]
后人根据韩愈的文学地位和他所处的年代[00:39:47]
把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00:39:52]
唐宋八大家当中[00:39:56]
有两位唐代人[00:39:58]
一个是韩玉[00:40:00]
一个是柳宗元[00:40:02]
同位了不起的古文家[00:40:04]
又生当同时[00:40:06]
与勇猛躁进的韩愈相比[00:40:08]
深刻内敛的柳宗元都做了些什么呢[00:40:11]
请看下集[00:40:16]
谢谢大家[00: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