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38:37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朱棣想要监督北京[00:00:04]
却遇到了强烈反对[00:00:06]
那么[00:00:08]
围绕监督究竟会发生怎样惊心动魄的事件[00:00:08]
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朱棣身后那些事儿第六集迁都风波[00:00:13]
哦[00:00:28]
南京市开国皇帝朱元璋选定的首都[00:00:36]
一个虎踞龙盘的富庶之地[00:00:39]
然而[00:00:42]
自从朱棣夺位成功[00:00:43]
他就一心想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曾经做藩王的封地北京去[00:00:45]
经过多年筹备[00:00:50]
朱棣庞大的监督计划终于开始实施了[00:00:51]
没想到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00:00:55]
尔朱棣出尔反尔、一意孤行的做法更是在大明的朝堂之上掀起一场轩然大波[00:00:58]
君臣之间剑拔弩张[00:01:05]
矛盾冲突[00:01:07]
那么[00:01:08]
在监督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之事[00:01:08]
先读又会给大明朝带来哪些隐忧和弊端呢[00:01:12]
故宫博物院影视专家赵中南做客百家讲坛[00:01:17]
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朱棣身后那些事儿第六集迁都风波[00:01:21]
在这个故宫这个五门有一个广场[00:01:29]
各位一进到这个午门广场[00:01:33]
可以看着这个午门是三面城墙包围的这么一个地方[00:01:35]
这个广场大家往那一站可以感到一种无形的震慑力[00:01:40]
这个以前有人说呀[00:01:45]
说那个地方是杀人的地方[00:01:47]
这个理由呢是动不动[00:01:49]
这个就听有人讲[00:01:51]
说把谁谁推出午门斩首[00:01:52]
其实那个地方不是杀人的地方哎[00:01:55]
至少杀人不完全在那儿[00:01:57]
但是在将近600年前[00:02:00]
到有这么一件事儿[00:02:02]
就是说朱棣呢[00:02:03]
由于大臣反对迁都[00:02:05]
他是确实让一帮大臣这个跪在午门那儿互相对骂[00:02:07]
这个是朱棣干的一件事儿[00:02:11]
而且骂了很长时间[00:02:14]
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为什么[00:02:16]
这还得从这个厂大火说起[00:02:18]
对[00:02:22]
各位知道[00:02:22]
永乐从这个南京到北京之后[00:02:24]
这个朱棣等于说把首都完全签到了[00:02:26]
北京[00:02:30]
北京作为首都[00:02:31]
上一次不是说到这个太子太孙都这个奉命从南京到了北京[00:02:33]
这个永乐18 年年底[00:02:39]
这人全到齐了[00:02:41]
然后永乐19 年元旦这一天[00:02:43]
1月1号[00:02:45]
朱棣就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新手[00:02:46]
都等于说既是竣工仪式[00:02:49]
就是使用仪式[00:02:52]
这个开始使用这个仪式[00:02:53]
搞得非常隆重[00:02:55]
其中呢[00:02:56]
有这么几个人[00:02:57]
干了这么几件事儿[00:02:58]
这个驻地[00:03:00]
到太庙[00:03:01]
就是现在地劳动文化宫去凤安这个武庙神主[00:03:02]
哎[00:03:07]
这是皇帝干的事儿[00:03:07]
然后太子朱高炽[00:03:08]
到这个焦庙[00:03:11]
就是现在的天坛去凤安这个天地神主[00:03:12]
太孙[00:03:17]
叫朱瞻基[00:03:18]
到设计坛[00:03:19]
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00:03:21]
去凤安这个[00:03:22]
设计深入[00:03:24]
A [00:03:26]
第四位是这个木胜黔国公[00:03:26]
他是作为国工地代表[00:03:29]
到这个山川坛[00:03:31]
哎[00:03:34]
就是现在的先农坛去凤安这个[00:03:34]
山川神主a [00:03:38]
这么四个人举行非常隆重的仪式[00:03:39]
分别举行完了[00:03:41]
然后回到北京地供电[00:03:42]
哎[00:03:45]
丰田店[00:03:45]
这个朱棣是大摆宴席[00:03:46]
款待这个当时的文武大臣[00:03:49]
还有这个国地使节[00:03:51]
少数民族代表[00:03:53]
搞得非常的隆重[00:03:54]
这个首都帝迁都一事[00:03:56]
或者说这个新首都地启动仪式[00:03:58]
等于说完成了[00:04:02]
可是呢[00:04:04]
好景不长[00:04:05]
三个多月以后[00:04:07]
突然来一场大火[00:04:09]
把这个新首都第三大殿[00:04:11]
一把火烧了个精光[00:04:14]
全烧光[00:04:16]
这件事在迷信的那个时代里[00:04:18]
A 在中国古代那个时代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00:04:21]
而且各位可以想一想啊[00:04:25]
20年的时间里没有遭遇失火[00:04:27]
可是呢[00:04:30]
偏偏在新首都建成三个月之后[00:04:31]
着了一把大火[00:04:34]
这个用迷信的解释是上天对这个建首都的人有所谴责的[00:04:36]
所以朱棣非常害怕[00:04:42]
他就觉得他这番举动可能是有得罪上天的这个[00:04:44]
嫌疑[00:04:48]
所以上天才降了一把大火[00:04:49]
把它新建的首都三大殿全烧光[00:04:51]
这朱棣害怕[00:04:55]
害怕了怎么办呢[00:04:56]
他就下了一个诏书[00:04:58]
让大家直言说实话[00:05:00]
对[00:05:02]
朝廷的用人财政哎[00:05:03]
刑罚哎[00:05:05]
有什么问题[00:05:07]
让大家这个一一直言[00:05:08]
比如说刑罚[00:05:09]
有没有什么演讲错案[00:05:12]
对吧[00:05:13]
财政有没有什么这个[00:05:14]
收支不平衡的地方[00:05:17]
老百姓是不是赋役过重[00:05:19]
这个[00:05:22]
这个是否有这个小人当道等等这些事儿[00:05:22]
鼓励大家直言[00:05:25]
这个时候大臣呢[00:05:28]
也确实是对这个迁都以来[00:05:29]
这个社会上发生的好多这个弊端[00:05:32]
由于迁都带来的弊端有这么一定的认识了[00:05:35]
原来呢[00:05:39]
朱棣在永乐14年搞了一个迁都地座谈会[00:05:39]
其实那个座谈会啊[00:05:43]
不过就是走走过场[00:05:44]
什么事儿都是皇帝定的[00:05:46]
简单说[00:05:48]
征求大家意见[00:05:49]
谁敢说不行啊[00:05:50]
所以那个座谈会等于说就是一个摆设[00:05:52]
大家谁也不敢说话[00:05:56]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00:05:58]
永乐19 年[00:06:00]
迁都之后[00:06:01]
出现了好多弊端[00:06:02]
并且呢[00:06:04]
天上烧了一把大火[00:06:05]
把三大殿烧个精光[00:06:06]
皇帝这才给大家机会说[00:06:08]
你们好好说一说[00:06:10]
咱们有什么弊端啊[00:06:11]
有什么问题[00:06:13]
大家就借着这个机会[00:06:14]
把这个朱棣迁都以来的很多事情一股脑子说出来了[00:06:16]
这里边有一个主事叫嚣一一个中级官员[00:06:23]
他对这个[00:06:26]
呃[00:06:28]
朱棣迁都以来的很多事情说得很到位[00:06:28]
而且言辞也比较激烈[00:06:32]
这些人这个时候可能还有点犯傻[00:06:35]
以为皇帝真心让他们讲话[00:06:38]
什么都可以讲[00:06:40]
什么都可以说[00:06:41]
于是这些人就放开打[00:06:43]
什么都说[00:06:45]
结果呢[00:06:46]
朱棣一听很多人反对迁都的意见[00:06:47]
朱棣就很不高兴[00:06:50]
这时候有些大臣[00:06:52]
这个大臣反正是什么时候都有这种人[00:06:54]
他就一看皇帝对提意见的人不满[00:06:57]
他就上了一份奏疏[00:07:00]
当然不光是一个人了[00:07:02]
就说[00:07:03]
说对迁都提意见的人都是胡说八道[00:07:04]
对[00:07:08]
8000都是皇帝决定[00:07:08]
没有错[00:07:09]
这些人都是胡说八道[00:07:10]
而且提的那些问题都不对[00:07:12]
就把朱棣心里的火给扇起来了[00:07:15]
结果朱棣果然一天一天地发怒[00:07:18]
一看大家对他这个迁都的意见很大[00:07:20]
一天比一天发怒[00:07:23]
终于有一天忍不住了[00:07:24]
跟大伙儿说[00:07:26]
说当初我迁都都是跟你们商量好的[00:07:28]
你们说迁都有利[00:07:32]
我才迁都的[00:07:34]
现在呢[00:07:36]
你们又说前途不好[00:07:36]
我难道是那种什么事儿都这么草率决定的人吗[00:07:39]
你们怎么能这么出尔反尔呢[00:07:43]
说这帮大臣[00:07:45]
然后呢[00:07:47]
就以诽谤罪把提意见最激烈的一个人[00:07:48]
就是刚才我说那个主持肖一杀掉了[00:07:52]
明明是朱棣让大家说真话[00:08:00]
而提出反对意见的肖姨竟然被杀了[00:08:03]
这件事令反对迁都的人心情极其沮丧[00:08:06]
在很多大臣看来[00:08:10]
兴师动众的迁都无疑是劳民伤财的败家子行为[00:08:12]
于国于民都是巨大的浪费[00:08:16]
那么[00:08:19]
大明朝那些反对监督的官员们这时候究竟该怎么办[00:08:19]
面对皇帝墓煞大人的威胁[00:08:24]
他们还敢表达自己的反对之声吧[00:08:27]
这个大伙儿一看[00:08:30]
说你皇帝开始让我们提意见[00:08:31]
对吧[00:08:34]
下了诏书[00:08:34]
我们是响应诏书提意见的[00:08:35]
结果呢[00:08:37]
提意见最激烈的人现在丧命[00:08:38]
你又说他是诽谤政府[00:08:40]
怎么办呢[00:08:43]
大火一下子毛了[00:08:44]
而且这件事情出了之后[00:08:46]
就消于被杀之后[00:08:48]
这个整个朝廷舆论就转向了[00:08:50]
原来应该说大家提意见[00:08:53]
对[00:08:56]
迁都的很多弊端[00:08:56]
哎[00:08:59]
说的比较清楚[00:08:59]
那个矛头是针对朱棣的[00:09:00]
因为非要迁都的人[00:09:02]
哎[00:09:04]
非要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人是你[00:09:04]
住地是皇帝[00:09:07]
这个很多人矛头对准他[00:09:09]
现在萧绎被杀[00:09:11]
大家肯定害怕[00:09:14]
对吧[00:09:15]
也不不敢多说了[00:09:16]
所以呢[00:09:17]
很多人就把矛头对准谁呢[00:09:18]
对准那个迁都具体负责的这些人[00:09:20]
对着一些各部大臣[00:09:24]
盐官[00:09:26]
就说这些人[00:09:26]
你们工作有问题[00:09:28]
哎[00:09:29]
工作不到位啊[00:09:29]
误导皇帝[00:09:31]
这个犯这些错误你们有责任[00:09:32]
这两派就互相争[00:09:35]
哎[00:09:37]
就很多元关就指责大臣[00:09:37]
其实也是在指责朱棣[00:09:39]
朱棣心里也明白[00:09:41]
但是朱棣就觉得呢[00:09:43]
你们这些人乱哄哄的吵闹[00:09:44]
我不耐烦[00:09:46]
你别别[00:09:47]
别在我跟前吵[00:09:48]
你们到外边儿[00:09:49]
而且下令两帮人跪在午门外边儿[00:09:51]
就我刚才讲那个午门广场[00:09:55]
那两排人跪在那儿[00:09:56]
一排是盐官[00:09:58]
一排是负责具体事儿的大臣[00:09:59]
对骂[00:10:01]
互相骂互相[00:10:03]
这个讨论到底迁都对不对[00:10:04]
两两帮人在那跪着骂[00:10:08]
这个言官呢[00:10:11]
就指责大臣说你们这些人误导皇帝[00:10:11]
哎[00:10:14]
这些错误都是你们的大臣干的[00:10:15]
这个大臣就说呢[00:10:17]
你们这些言官是白面书生[00:10:19]
站着说话不腰疼[00:10:21]
互相对骂[00:10:23]
这个局面让很多大臣们看了[00:10:25]
觉得是有些看不下去的[00:10:28]
这个朱棣一看呢[00:10:29]
这个局面他几次派人来问[00:10:30]
你们争论有什么结果[00:10:33]
被骂的结果是什么[00:10:35]
其实他是想看还有哪些人跳出来反对迁都[00:10:36]
这个时候老陈下原机坐不住了[00:10:42]
他觉得这么下去[00:10:44]
不是个事儿[00:10:46]
所以他就给朱递上了一封特殊[00:10:48]
他说[00:10:51]
这些人呢[00:10:52]
都是响应号召提意见[00:10:53]
没什么错[00:10:55]
说迁都带来的很多问题[00:10:56]
弊端是我们这些大臣做的不到位[00:10:58]
A 座的这个不够好[00:11:01]
所以才有这个局面[00:11:03]
责任在我们[00:11:05]
不在他们[00:11:06]
这[00:11:07]
朱棣一看[00:11:07]
好吧[00:11:08]
给你个面子吧[00:11:09]
虽然这些人回家了[00:11:11]
把这个放[00:11:12]
放了之后呢[00:11:14]
因为很多人意见已经提出来了[00:11:15]
并且呢[00:11:18]
还有些人呢[00:11:19]
想说又没说[00:11:19]
你住地是下令让大家提意见[00:11:22]
但又出尔反尔呢[00:11:25]
杀了其中一些人[00:11:26]
这件事情对谁都不光彩[00:11:28]
特别对朱莉不光彩[00:11:30]
所以相机这么一说呢[00:11:31]
等于给了他个台阶[00:11:33]
然后呢[00:11:35]
他也觉得他既然这样[00:11:36]
就让大家接着说吧[00:11:37]
就下令[00:11:39]
大家可以继续说[00:11:40]
继续提意见[00:11:41]
然后有人就问下烟机[00:11:42]
说这个呢[00:11:45]
老师不糊涂啦[00:11:45]
所以我们觉得迁都有这么多问题[00:11:47]
这个大家提出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儿啊[00:11:50]
你怎么还[00:11:53]
帮助皇帝说话[00:11:54]
相机[00:11:56]
就说说我们这些大臣啊[00:11:57]
跟着皇帝时间长[00:11:59]
A [00:12:01]
皇帝对我们也比较了解[00:12:01]
说深了[00:12:03]
说浅了[00:12:04]
没有问题[00:12:04]
那些言官[00:12:06]
包括中下级官员[00:12:07]
皇帝不太了解这些人说话如果惹怒了皇帝[00:12:09]
最后倒霉遭罪[00:12:13]
可能是他们这个结果可能不堪设想[00:12:15]
所以我把这责任揽过来了[00:12:18]
大伙儿一看才佩服这相机[00:12:20]
这个人还是有点儿大臣的胸襟来想的比较远[00:12:23]
肖姨被杀[00:12:31]
朝野震惊[00:12:32]
面对出尔反尔、一意孤行的皇帝[00:12:33]
那些原本坚决反对迁都的大臣们面对危险局面[00:12:36]
大都三缄其口[00:12:40]
默不作声[00:12:42]
就在这种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局面下[00:12:43]
却有一个人再次站了出来[00:12:47]
他冒着巨大的危险给值一天的猪腚上了一道奏疏[00:12:49]
洋洋洒洒的列举了多项千伏的弊端[00:12:54]
那么[00:12:58]
这个勇敢的人是谁[00:12:58]
他反对迁都的理由都有哪些呢[00:13:00]
一个叫走急的人[00:13:04]
他上了一封奏书[00:13:05]
说了一下[00:13:07]
迁都这个[00:13:08]
等于说六大弊端[00:13:10]
咱们一件一件谈主题[00:13:12]
在做书里讲[00:13:14]
第一消耗太大[00:13:15]
他就讲说 首都啊[00:13:18]
前后将近20年[00:13:20]
A [00:13:21]
因为各位看见今天的北京是这个状态[00:13:22]
当初营建的时候[00:13:24]
什么都没有[00:13:26]
从永乐初七八就开始键[00:13:27]
一直到永乐19 年建成[00:13:30]
前后将近20年[00:13:32]
消耗相当大[00:13:33]
不管是人力也好[00:13:35]
物力也好[00:13:36]
包括财力[00:13:37]
这个消耗简直没法算头[00:13:38]
而且[00:13:41]
管理整个这个营建北京的人越说越多[00:13:42]
越说越多[00:13:46]
所以这些人等于说坐吃山空[00:13:47]
就仅仅是新设的那些关他们吃掉的用掉的消耗[00:13:49]
就是一个无底洞[00:13:55]
第二点[00:13:57]
富裕程度[00:13:58]
指的是见北京的过程当中[00:13:59]
国家压在老百姓身上的负一相当沉重[00:14:02]
怎么沉重法呢[00:14:05]
手机在这里边讲的一些情况[00:14:07]
他就说营建北京有军人[00:14:10]
有囚犯[00:14:13]
有工匠[00:14:14]
还有很多老百姓这群为了营建北京[00:14:15]
从北京附近或者说很远的地方都被调了[00:14:19]
家里地没人种[00:14:22]
荒了[00:14:24]
打不下来粮食[00:14:25]
家里边儿没有吃的[00:14:26]
而且还讲了很多情况[00:14:28]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00:14:30]
他是这么说的[00:14:31]
他说呀[00:14:33]
官府有且征求一身[00:14:33]
索取无极[00:14:36]
至于发展商与供需差[00:14:37]
而民族衣食无所知矣[00:14:41]
什么意思呢[00:14:44]
就老百姓这么劳作零件[00:14:46]
北京负担这么重[00:14:49]
吃的也没有[00:14:51]
烧的也没有[00:14:52]
以至于把那个本来应该是留下来那个桑树、枣树都砍了做柴烧[00:14:53]
而且呢[00:14:58]
在这种情况下[00:14:59]
这个官府还足球不以[00:15:00]
还要这个东西[00:15:02]
要那个东西[00:15:03]
所以老百姓就几乎没有活路了[00:15:04]
这是他讲的富裕太重[00:15:06]
第三[00:15:08]
买万科派之苦[00:15:09]
这个科派是指地官府用行政手段[00:15:11]
把药[00:15:14]
征收的一个东西派给某个地方[00:15:16]
买办呢[00:15:19]
是由地方出钱[00:15:20]
估计是出很少的钱去买到一些政府需要的东西[00:15:22]
这个叫买饭[00:15:26]
但这两个呢[00:15:27]
实际上接近于白拿[00:15:29]
而且营建北京需要的东西非常多呀[00:15:32]
还有钻石啊[00:15:35]
颜料啊[00:15:37]
对吧[00:15:37]
各种东西[00:15:38]
是先国家根本没有储备[00:15:39]
没有任何储备[00:15:42]
所以见北京的时候都是政府临时派这个官员或者是老百姓去[00:15:43]
临时去买[00:15:50]
去加工[00:15:51]
去制作都是这个情况[00:15:52]
然后这里边走急救讲了一个例子[00:15:54]
比如说买这个一种[00:15:56]
原料试图在这个一个柱子或者椽子上面[00:15:58]
颜料很多地方啊[00:16:01]
接到这个官府的命令[00:16:03]
说你这个地方要上供[00:16:05]
或者说要加工这种东西[00:16:07]
这个东西不是哪个地方都有啊[00:16:09]
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00:16:12]
所以怎么办[00:16:14]
老百姓没办法[00:16:15]
就很多家在一块儿把钱[00:16:16]
这个[00:16:19]
搜一搜[00:16:20]
看看一共多少[00:16:21]
然后派人拿这个钱到那个出产地方去买[00:16:22]
而且这一道的花销[00:16:28]
哎[00:16:30]
不管你走多远[00:16:30]
那是住店呢还是吃饭呢[00:16:32]
这个钱都不算[00:16:33]
这还不算[00:16:35]
这个老百姓买完了之后[00:16:37]
去向官府交纳的时候[00:16:38]
官府往往借口说这东西不合格[00:16:40]
可能这个加工之中[00:16:43]
或者说买来的时候确实有一些这个损耗[00:16:45]
A 官府就说你这个东西不合格[00:16:48]
需要重来[00:16:50]
然后老百姓呢[00:16:52]
可能就会录一下官府[00:16:52]
或者重新买好的[00:16:55]
这就是采买之苦[00:16:56]
第四点[00:16:58]
动迁之苦[00:16:59]
明朝当时建首都的时候[00:17:01]
这个北京或者北京附近很多地方是被化作这个动迁的范围[00:17:03]
包括现在的[00:17:09]
除了这个故宫之外[00:17:10]
包括这个天坛呐[00:17:12]
地坛呐[00:17:13]
包括劳动人文化宫啊[00:17:14]
就是所谓这个呃太庙[00:17:16]
包括这个社稷坛[00:17:18]
中山公园[00:17:19]
都是被化为这个动迁的地方[00:17:20]
而且除了这些地方之外[00:17:23]
现在大概已经消失了[00:17:25]
没有了[00:17:26]
当初还有很多政府机构啊[00:17:27]
还有各种这个需要建的一些管所呀[00:17:30]
或者一些这个附属的一些[00:17:32]
这个等于说设施吧[00:17:35]
都需要把老百姓迁走[00:17:37]
这个地方腾出来[00:17:39]
留着这个建首都之用[00:17:40]
这个范围是相当大的[00:17:42]
老百姓接到命令之后[00:17:45]
马上就得走[00:17:47]
官府是雇了一批人哎[00:17:48]
可能有些地痞无赖[00:17:50]
反正就是把这个老百姓强行撵走[00:17:52]
而且当时这房子应该说比现在简陋多了[00:17:55]
强[00:17:59]
上面就一层网[00:18:00]
所以只要一面墙推倒[00:18:01]
或者墙漏个窟窿[00:18:03]
这个掀掉几块瓦[00:18:05]
等于说这个房子不能住人了[00:18:07]
当年明朝的房子跟现在不一样[00:18:09]
现在应该说不要说楼房[00:18:12]
即使平房哇[00:18:14]
下面还有一层吊棚[00:18:15]
强也不是说的很薄[00:18:17]
当时老百姓住的应该说比现在简陋得多[00:18:20]
所以一旦这个墙推倒了[00:18:23]
房子这个被掀了瓦[00:18:26]
这个屋根本就不能住了[00:18:28]
所以老百姓只好搬走[00:18:30]
并且总结还讲到[00:18:32]
特别是那些孤儿寡母家[00:18:33]
哎[00:18:36]
这个死了男人[00:18:37]
或者说家里没有更好的劳动力[00:18:38]
孩子幼小[00:18:40]
这个老的老[00:18:41]
小的小[00:18:42]
对吧[00:18:43]
包括一些这个女人当家的那个境遇比较惨[00:18:44]
女人带着孩子[00:18:47]
这个衣服根本盖不住身体[00:18:49]
最冷的时候数九隆冬[00:18:51]
最热的时候三伏天[00:18:54]
这些人还得携家带口拿着东西[00:18:56]
反正是不知道往哪儿走[00:18:59]
因为你不走[00:19:01]
后面有人逼迫你走啊[00:19:01]
这个没有办法[00:19:03]
这是很惨的一件事儿[00:19:04]
所以可见当时营建北京[00:19:06]
或者说这个营建北京附近的这个整个这个[00:19:08]
呃[00:19:12]
机构过程当中[00:19:13]
就搬迁这一件事情[00:19:14]
当地老百姓受了很多苦的[00:19:16]
并且当时啊[00:19:19]
也没有什么动迁费[00:19:21]
哎[00:19:22]
没有什么其他补助[00:19:23]
不像现在说先给你一笔钱[00:19:24]
你或者租房或者买房[00:19:27]
A 或者到哪个地方住[00:19:29]
当时根本没有[00:19:31]
你往哪儿搬[00:19:33]
哎[00:19:34]
你自己到哪儿住[00:19:34]
你在哪儿盖房[00:19:35]
什么状态[00:19:37]
完全是由老百姓自己负责[00:19:38]
所以[00:19:41]
老百姓的负担相当重[00:19:41]
第五点[00:19:43]
天灾加贪官[00:19:44]
为什么这么说呢[00:19:46]
因为当时明朝派到这个地办事的官员不像现在有差旅费[00:19:48]
有补助[00:19:54]
当时根本没有[00:19:55]
官员到地方办事儿[00:19:56]
完全由地方出钱来[00:19:58]
这个给官员差旅费[00:20:01]
所以很多官员把这些机会当成他发财这个贪污的机会[00:20:03]
而且呢[00:20:09]
这些官员都打着说我为营建北京[00:20:10]
哎[00:20:13]
我为了这个[00:20:13]
呃[00:20:14]
把新手都建好[00:20:15]
都打这个名义去[00:20:16]
地方官如果不给这个上面派来官员足够的贿赂[00:20:19]
足够的钱[00:20:23]
这个人回去到朝廷汇报[00:20:24]
哎[00:20:26]
说你哪个哪个地方啊[00:20:26]
那官员不为朝廷办事儿[00:20:28]
办事不力[00:20:30]
朝廷可能调查[00:20:31]
不调查就把这个关撤掉[00:20:32]
所以这样一来[00:20:35]
下边很多官员都对上面去的出差的官员这个[00:20:36]
贿赂的非常多[00:20:41]
其实会了[00:20:43]
钱哪来的[00:20:44]
不就是从当地老百姓手里抠出来的[00:20:45]
所以自然以来[00:20:49]
老百姓的生活由于有这种贿赂债[00:20:50]
由于出差的官员多[00:20:53]
所以生活水准大大下降[00:20:55]
而且总局还讲了个情况[00:20:57]
在他说在北方的一些地方[00:21:00]
连续遭罪[00:21:02]
旱灾[00:21:03]
很多老百姓没有办法[00:21:05]
这个简草叶都捡不到[00:21:08]
最后剪什么呢[00:21:10]
到这个田里去捡一个这个有毒的一种草药袋子[00:21:11]
这个谓之道那种袋子[00:21:17]
卫生[00:21:19]
偷吃都不一定合格[00:21:19]
但是在天灾这个非常严重的情况下[00:21:21]
老百姓居然拿那个袋子当非常宝贵的[00:21:24]
很难得的口粮[00:21:28]
当时这个状况[00:21:31]
那么这个状况跟我在前面讲过的[00:21:32]
太子从这个南京到北京这一路[00:21:35]
在山东走线看到的老百姓拿着破筐捡树叶[00:21:39]
跟那个状况是一样的[00:21:43]
所以可见太子看见的是真实的[00:21:44]
亲眼所见[00:21:48]
祖籍在这里讲到的这个老百姓遭的天灾也是真实的第六[00:21:49]
杨麻子[00:21:56]
苦[00:21:56]
这个各位可能奇怪[00:21:58]
养马跟前都好像没什么关系[00:21:59]
对吧[00:22:02]
但是各位别忘了[00:22:03]
手都要维持一支比较庞大的军队[00:22:04]
这个军队保卫手都是一个责任[00:22:08]
再一个就是朱棣要率领这支军队几次北征[00:22:11]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00:22:16]
这个北方的部队[00:22:19]
包括编这些部队[00:22:20]
需要大量的马屁[00:22:22]
这样一来呢[00:22:23]
朱棣就[00:22:24]
这让政府几次下命令[00:22:26]
让老百姓多养马[00:22:28]
而且还有个什么情况呢[00:22:31]
这个老百姓在民间养马[00:22:33]
这个负担相当重[00:22:35]
因为朱棣除了这个原来原有的一批马屁之外[00:22:37]
这个北方并不是一个产马的地方[00:22:42]
西北那一带[00:22:44]
包括一些边地[00:22:46]
那个长矛[00:22:47]
哎[00:22:48]
有些少数民族[00:22:48]
有些是外国[00:22:49]
所以朱棣就派了大批的人[00:22:51]
哎[00:22:53]
去到那个那个地方买这个好品种的马[00:22:54]
当然这跟郑和下西洋有关[00:22:57]
朱棣也派人去到这些地方收买一些珠宝[00:23:00]
一些特产[00:23:04]
供这个下西洋进行这个国际贸易之用[00:23:05]
当然[00:23:08]
贸易本身赚钱赔钱另当别论了[00:23:08]
可是这里边有一个情况[00:23:11]
就是说跟剧组几率[00:23:13]
这个调查[00:23:16]
朱棣派去宦官买的这个马[00:23:18]
绝大部分都是约等马[00:23:20]
都是好马[00:23:23]
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地方怕明朝强大[00:23:25]
不卖给明朝好马[00:23:28]
还是因为这些宦官带的钱少[00:23:30]
或者说贪污的多[00:23:32]
哎[00:23:34]
买不来好马[00:23:34]
然后让这个北京附近的百姓来养[00:23:36]
可能有人对养马有一些了解[00:23:40]
有一句话叫马无夜草不肥[00:23:42]
对吧[00:23:45]
就是说呢[00:23:45]
除了白天为马之外[00:23:46]
晚上还得起夜去给这个码加草料[00:23:48]
不然这个码是养不好的[00:23:52]
这还指的是正常养马[00:23:54]
明朝当时要求什么呢[00:23:57]
要求除了杨号码之外[00:23:59]
这个每年要[00:24:01]
像这个官府贡献一个马军[00:24:03]
这是很难做到的[00:24:07]
就让木马每年生一个鸡儿[00:24:08]
这个很难做到[00:24:10]
当时那个条件[00:24:13]
对吧[00:24:15]
好马不多[00:24:15]
即使这个正常的号码是否能每年产一个马军都不好说[00:24:16]
但是朱棣那个时候的民政府[00:24:21]
国家政府是强令老百姓[00:24:24]
每年必须贡献出一个马军[00:24:26]
当然不是所有老百姓了[00:24:29]
就是养马户[00:24:30]
贡献不出来怎么办[00:24:31]
赔钱赔东西[00:24:34]
所以养马本身[00:24:36]
哎[00:24:38]
随着这个迁都[00:24:38]
也是压在老百姓身上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00:24:39]
那么从这些事可以看出[00:24:44]
从养马呀[00:24:46]
这个动迁呐啊[00:24:48]
包括这个天灾人祸呀[00:24:49]
哎[00:24:51]
包括这个负一啊[00:24:52]
也包括采买啊[00:24:53]
就刚才我讲的买这个颜料啊[00:24:54]
可以看到整个迁都活动这么十几年的时间[00:24:57]
给当地老百姓也不能说当地[00:25:01]
应该说大半个中国都被卷入迁都的这个[00:25:04]
供应之中[00:25:08]
所以当时社会百姓的生活相当苦[00:25:10]
负担相当重[00:25:13]
那么现在大家看到北京是这个情况[00:25:14]
哎[00:25:18]
其实当年营建北京的时候[00:25:18]
除了这个城墙以外[00:25:21]
中间的设施并不是很多[00:25:23]
现在的故宫应该是说清朝后来逐渐改建、扩建的[00:25:26]
但是即使是清朝没有改建[00:25:31]
扩建前的那个北京[00:25:33]
那个营建的规模也是相当惊人的[00:25:34]
100万人常年[00:25:37]
这个营建北京[00:25:39]
所以可见当年老百姓为了营建北京[00:25:41]
哎[00:25:44]
为了朱棣这个迁都所受的苦[00:25:44]
所遭这些罪[00:25:47]
今天已经无法想象[00:25:48]
而且呢[00:25:50]
手机在这里边谈到的还仅仅是一小部分[00:25:51]
就迁都[00:25:56]
也不过就是朱棣整个活动的这个一小部分[00:25:57]
还有其他几项[00:26:00]
包括修建长陵对吧[00:26:01]
修建朱棣陵墓[00:26:04]
各位[00:26:05]
到十三陵你可能知道[00:26:06]
长陵[00:26:08]
定陵、永陵这三个零是规模最大的那个[00:26:10]
兴建本身也是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00:26:14]
这是一件事儿[00:26:18]
五次[00:26:20]
北京漠北几十万军队的粮草供应[00:26:22]
也都是北方的老百姓靠推车[00:26:25]
靠这个[00:26:28]
包括赶着这个马车、驴车运过去[00:26:29]
每次下西洋也是庞大的这个舰队[00:26:32]
应该说这个下西洋几百只船[00:26:35]
也都是老百姓每次去准备好多东西回来[00:26:37]
哎[00:26:41]
在福建那一带[00:26:41]
这个这个很多工匠啊[00:26:43]
拿了很多东西去这个维修[00:26:45]
所以这些活动加在一块儿[00:26:48]
还包括南京大报恩寺的兴建[00:26:51]
这个武当山的新店全部加在一块儿[00:26:53]
才是永乐时期整个活动的这个全景[00:26:56]
那么走[00:27:01]
即在上述里讲[00:27:01]
这些情况应该说是相当严重的[00:27:02]
这里边儿值得说明的呢[00:27:05]
就是说[00:27:07]
走即是在租地突然翻脸[00:27:08]
在这个夏令[00:27:11]
大家先提意见[00:27:12]
后来翻脸之后把这个消一说话最激烈的人给杀了[00:27:13]
首级是在这个之后上书的[00:27:19]
而且讲的很到位[00:27:21]
所以可见走及以及这些很多大臣并没有被朱棣认为所吓倒[00:27:23]
对吧[00:27:30]
还是说了实话[00:27:30]
说了真话[00:27:31]
而且他讲的这些东西可以反映出来[00:27:32]
当时社会上的这种矛盾[00:27:36]
或者是社会上这些弊端已经相当严重了[00:27:38]
就在他上书的时候[00:27:42]
北京还在继续建吗[00:27:43]
并不是说迁都完了[00:27:46]
北京一切停电就就没有了[00:27:47]
就一切都结束了[00:27:49]
并不是那样[00:27:50]
所以这件事情影响很大[00:27:53]
那么走极地上书[00:27:56]
由于他这个讲的东西比较具体[00:27:57]
社会问题谈得很深刻[00:28:00]
很到位[00:28:02]
基本上是被后世完整地保留下来的[00:28:03]
啊[00:28:10]
周几的反对意见中肯而有理[00:28:11]
朱棣虽然很不情愿[00:28:13]
但这一次[00:28:15]
喜怒无常的她没有再像杀萧怡那样对付邹积[00:28:16]
最终饶了他[00:28:20]
那么[00:28:21]
朱棣兴师动众的大规模迁都[00:28:22]
于国于民都是巨大的消化[00:28:24]
对于一个刚刚建立布局的国家[00:28:27]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00:28:29]
朱棣与他的大明朝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呢[00:28:31]
请继续收看朱棣身后那些事儿第六集迁都风波[00:28:37]
手机上书包括肖瑜被杀[00:28:44]
也包括夏元吉这个承担责任[00:28:46]
这些事情都说明什么呢[00:28:49]
至少说明这么几点[00:28:51]
迪[00:28:53]
这个明朝发展到这个时候[00:28:55]
开国也就几十年[00:28:57]
朱元璋30年[00:28:59]
然后建文四年了[00:29:00]
20几年[00:29:02]
不过也就60年[00:29:03]
但是呢[00:29:04]
社会矛盾相当大[00:29:05]
怎么个矛盾呢[00:29:07]
茱莉是想开创达南曾末尾牵手都[00:29:09]
开大运河[00:29:14]
建这个天数山陵墓[00:29:15]
这是一次开创活动[00:29:17]
本来朱元璋建国以后啊[00:29:19]
他就逐渐的把他自己的开创活动[00:29:21]
按照社会发展的正常轨迹逐渐停下来了[00:29:24]
他基本是调整自己的政策[00:29:27]
调整自己的机构[00:29:30]
让国家稳定下来[00:29:31]
键文上台之后[00:29:33]
就是朱[00:29:34]
朱元璋的孙子[00:29:35]
基本上也是按照稳定安宁的需要[00:29:36]
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放活动[00:29:40]
没有四处出击[00:29:42]
也没有下西洋[00:29:43]
哎[00:29:45]
基本上是调整了朱元璋时期那些过分的举动[00:29:45]
让国家呢安定[00:29:49]
平稳的发展[00:29:51]
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正常轨迹[00:29:52]
包括贞观之治[00:29:55]
对吧[00:29:58]
这个汉代的文景之治[00:29:58]
也都是一个社会从开国走向这个正常发展[00:30:00]
走向这个平稳过渡的一个时期[00:30:05]
但是朱棣上台之后[00:30:08]
打乱了这个[00:30:11]
晋城[00:30:12]
他又来了一次[00:30:14]
开窗[00:30:14]
啊[00:30:15]
又去达南那曾末尾啊[00:30:16]
下西洋啊[00:30:18]
牵手都啊等[00:30:19]
又搞了一次外向型的很大的一个扩张的活动[00:30:20]
这样一来[00:30:24]
把整个国家搞得这个国力超负荷[00:30:25]
也就国力它是有限的[00:30:28]
就老百姓不管他的力量还是国家储存的能力[00:30:30]
还是国家出产的东西[00:30:34]
这个是有一定限度的[00:30:35]
但是朱棣同时干这几件事儿[00:30:37]
特别是迁都这个刚才[00:30:40]
这个组及上述六点讲到了[00:30:42]
其实是把国家搞到一个超负荷的状态[00:30:44]
等于说整个国力呢透支了[00:30:48]
就拿迁都这件事来讲[00:30:51]
明朝[00:30:54]
当时定都南京[00:30:56]
他的格局是这样的[00:30:58]
江南比较发达的富庶地区来供应南京首都的这个公平消费[00:31:00]
北方稍微发达的地区供应北方几个重大的军阵这一供应[00:31:06]
当时明朝的边镇和首都的这个消费基本上都能得到充足的供应[00:31:13]
所以明朝这一年收入跟支出基本平衡的[00:31:20]
而且呢[00:31:25]
这个收入本身可能还有盈余[00:31:26]
但是朱棣迁都北京之后[00:31:28]
这个格局就变了[00:31:31]
怎么变的呢[00:31:33]
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00:31:34]
江南富庶地区[00:31:37]
除了一部分供应南京的这个宫殿之外[00:31:39]
因为南京还保留[00:31:41]
没有废掉[00:31:42]
江南还要拿出一大笔东西来供应首都北京的这个消费[00:31:43]
而且呢[00:31:49]
要通过大运河[00:31:49]
供应东西多少且不说[00:31:51]
就从南方运到北京[00:31:53]
经过大运河[00:31:56]
这笔运费就很大一笔钱[00:31:57]
然后北方呢[00:32:00]
除了供应军阵之外[00:32:01]
北方稍微发达、比较富裕的省份[00:32:03]
除了供应北方军阵之外[00:32:05]
还要供应北京公平消费[00:32:06]
所以这样一来[00:32:09]
等于整个大明帝国的负担一下子增加了不少[00:32:10]
在这个过程当中[00:32:14]
很多人逐渐看清了明朝国力超负荷状态[00:32:16]
看清了明朝本身由于迁都带来的这个不利因素[00:32:20]
所以他们总是就越来越严重的看到啊[00:32:25]
闹了半天前途还有这个后果[00:32:28]
所以他们对此早就心里边忧心忡忡[00:32:30]
早就想有机会借机把这事说出来[00:32:33]
所以正好[00:32:37]
这个迁都北京之后[00:32:38]
找了一把大火[00:32:39]
徒弟害怕让大家说出来[00:32:41]
所以大家把记在心里的[00:32:43]
想说的[00:32:45]
很久就想说的话通过这个方式说出来了[00:32:46]
这件事情反映出来[00:32:50]
当时朱棣进行的这个不断开拓的政策[00:32:51]
跟大臣们想要坚守的[00:32:55]
或者说建文帝以来实行的那个稳定的国策[00:32:57]
矛盾特别大[00:33:02]
这是第一点[00:33:03]
第二点[00:33:05]
着力对待这件事情[00:33:06]
他是让这个大臣去在午门前边儿柜子对骂[00:33:08]
其实是对大臣的一种侮辱[00:33:13]
很严重的侮辱[00:33:16]
尽管赶不上后来这个[00:33:18]
对大臣进行廷杖[00:33:20]
甚至有的被打死[00:33:21]
但是朱棣本身其实是他一种虐待和专制的心态[00:33:23]
哎[00:33:28]
你们不说我迁都有问题吗[00:33:28]
对吧[00:33:30]
我让你们贵在那对骂[00:33:30]
其实是对大臣一种侮辱性的惩罚[00:33:32]
他本人开了这个先例[00:33:36]
这是一个很恶劣的先例[00:33:37]
第三[00:33:39]
见机承担了责任[00:33:41]
这个相机本身[00:33:44]
它当然也非常了解迁都带来的这些影响[00:33:45]
但是他最后承担了责任[00:33:48]
其实在这个迁都过程中[00:33:50]
朱莉对那些迁都的后果[00:33:53]
特别是迁都带来的[00:33:55]
包括我刚才谈到的所以走的上书的内容[00:33:57]
动迁之苦啊[00:34:00]
养马只换呐[00:34:02]
对吧[00:34:03]
买办对老百姓的这个影响啊[00:34:04]
包括这个[00:34:07]
呃[00:34:08]
贪官污吏[00:34:09]
以及这个富裕沉重带给社会的这些特别严重的病[00:34:10]
朱棣能一点不知道吗[00:34:15]
不可能[00:34:17]
他肯定知道[00:34:18]
但是他为什么还这么干呢[00:34:20]
他想一俊遮百丑[00:34:22]
我把首都建成了[00:34:24]
把新手都建好之后[00:34:26]
巍峨壮丽的手都摆在这儿[00:34:28]
你们什么都说不出来[00:34:30]
用这个来堵大家的嘴[00:34:32]
但是不幸呢[00:34:34]
上台没给他这个机会[00:34:36]
对吧[00:34:38]
一把火三大殿烧光[00:34:38]
其实是等于说告诉朱棣[00:34:41]
你这么干后果很严重[00:34:43]
而且当时社会上已经受这么大的压力[00:34:45]
老百姓生活苦到这个地步[00:34:48]
你应该清醒一下[00:34:51]
但是朱棣他是绝不会认错的[00:34:53]
相机[00:34:56]
没办法[00:34:57]
等于说给了朱棣一个台阶[00:34:58]
自己承担的责任[00:35:00]
说我们这些人做的不到位[00:35:01]
哎[00:35:03]
没有这个言官的责任[00:35:03]
都是我们这些人做的不够好[00:35:05]
等于说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00:35:08]
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啊[00:35:11]
夏云机这些人可不是真心实意地支持朱立[00:35:13]
什么都支持你[00:35:17]
你签都带来这么大的灾难[00:35:18]
给社会造成这么大损失[00:35:20]
我也无条件支持你[00:35:22]
绝不是这样[00:35:23]
那是有被迫的这个[00:35:24]
因素在里边[00:35:26]
所以从这些事上看到[00:35:27]
A 朱棣在晚年[00:35:30]
特别是在迁都这件事情上[00:35:31]
跟大臣之间的矛盾非常深[00:35:34]
他所倡导的那些东西[00:35:36]
跟当时社会正常发展需要的东西不完全是一回事儿[00:35:39]
这个以后我还要讲到[00:35:43]
那么在这里边呢[00:35:46]
还有两个情况值得说明[00:35:47]
一个就是呢[00:35:49]
很多人上书[00:35:51]
给朱棣提意见[00:35:53]
包括谈到这个迁都地灾难啊[00:35:54]
还要谈到很多问题呀[00:35:57]
朱棣[00:35:59]
对[00:36:00]
这些人[00:36:00]
进行了处理[00:36:02]
有些事[00:36:03]
被杀掉[00:36:04]
像肖一[00:36:05]
有些被关进监狱[00:36:06]
有些被朱棣找个什么理由撤职a 或者调外任[00:36:07]
这样的事儿不少[00:36:11]
但是呢[00:36:13]
就是这个上书说的最激烈的这个手机[00:36:14]
哎[00:36:16]
刚才我说的说这个前途有六大[00:36:17]
问题[00:36:19]
这个社会问题很严重[00:36:20]
说得非常到位的这个人[00:36:22]
这个人最后[00:36:23]
包括他的结论是什么呢[00:36:25]
他的结论是首都站应该迁回南京去[00:36:26]
所以因为迁都造成这么大损失[00:36:29]
给社会带来这么大的弊端[00:36:32]
说怎么解决呢[00:36:34]
把首都迁回去不就完了吗[00:36:35]
因为[00:36:38]
消费[00:36:39]
南方是发达的[00:36:41]
北方是不发达的[00:36:42]
你把首都迁回去[00:36:44]
这样避免了消费者舍近求远[00:36:45]
这不一切问题解决了吗[00:36:48]
所以他主张把首都迁回去[00:36:50]
但这个人呢[00:36:52]
没受处分[00:36:53]
反而升官了[00:36:54]
言辞这么激烈[00:36:55]
说话也这么露骨[00:36:57]
这么到位的人反而升官了[00:36:58]
为什么呢[00:37:00]
因为这个人是皇太孙的一个很器重的官员[00:37:01]
上次我讲了[00:37:05]
诸帝对太子不是太满意[00:37:06]
但是对皇太孙是非常器重的[00:37:09]
这个人皇太孙非常尊重他[00:37:11]
他曾经辅佐皇太孙干过一些事儿[00:37:14]
所以朱棣对这个人我估计啊[00:37:17]
是想留住她以后[00:37:20]
苦紫皇太孙[00:37:22]
所以不但没有处罚他[00:37:23]
反而升了他的官[00:37:25]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太子到了北京了吧[00:37:26]
上次我讲了[00:37:29]
到了北京之后[00:37:30]
太子这一伙人非常老实[00:37:32]
在整个反对迁都这个风波当中[00:37:35]
很多人站出来批评政府的政策[00:37:38]
给朱迪提意见[00:37:41]
哎[00:37:42]
很多人都这个[00:37:42]
有所表现[00:37:44]
但是太子的人马一个都没出头[00:37:45]
太子也很老实[00:37:49]
他的部下也都很老实[00:37:50]
包括杨士奇[00:37:52]
因为杨士奇在南京这个有的时候总提意见[00:37:53]
包括太子这些人[00:37:58]
对整个迁都带来的这个危害[00:38:00]
带来的这个弊端[00:38:02]
他们肯定是一清二楚[00:38:03]
因为他只是在第一线建国呀[00:38:05]
情况他是很清楚的[00:38:07]
但是他什么话都没有说[00:38:08]
一个字都没有[00:38:10]
到底为什么[00:38:12]
那么在这场风波之后[00:38:15]
太子跟朱棣的关系怎么样[00:38:17]
还有没有人跟太子争夺皇位[00:38:20]
争夺皇位继承权[00: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