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40:16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孟母三迁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00:00:03]
然而[00:00:07]
作为一位单亲母亲[00:00:08]
孟母究竟是如何将孟子培养[00:00:09]
敬请关注[00:00:13]
向古人学家教[00:00:14]
只孟母教子[00:00:15]
嗯[00:00:27]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最伟大的人物[00:00:34]
孟子名轲[00:00:38]
字子舆[00:00:39]
生于公元前372 年[00:00:40]
与孔子相差100多年[00:00:43]
孟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00:00:46]
自幼丧父[00:00:49]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闻名天下的大儒[00:00:50]
多得力于母亲的教育[00:00:53]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00:00:56]
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00:00:59]
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00:01:03]
成为千百年来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00:01:08]
也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00:01:12]
孟母因此被尊为母教第一人[00:01:16]
他注重家庭教育的精神和选择教子的方式方法[00:01:19]
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00:01:24]
值得我们深入的去研究[00:01:27]
百家讲坛特邀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志军先生与我们一起谈古今说家教[00:01:30]
向古人学家教[00:01:38]
第二级孟母教子[00:01:39]
敬请收看[00:01:41]
那么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位母亲呢[00:01:44]
她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孟母[00:01:47]
孟母啊[00:01:50]
说起来他并不姓梦[00:01:51]
她娘家的姓呢[00:01:54]
是一个很奇特的姓氏[00:01:55]
这个字呢[00:01:58]
读作长[00:01:59]
据说啊[00:02:00]
这个姓来源有三个[00:02:01]
其中之一呢[00:02:03]
是来自春秋时候鲁国的一个大夫挡次[00:02:04]
那么这个党呢[00:02:09]
在中国古代就读作掌握的长[00:02:09]
所以后来就从党性钟啊衍生出了长性[00:02:12]
再后来呢[00:02:17]
又从掌握的长这个姓氏里边儿衍生出了这个长性[00:02:18]
其实[00:02:22]
呃[00:02:23]
孟母她老人家呀[00:02:23]
不仅仅姓氏与众不同[00:02:25]
而且他的性格呢[00:02:28]
也与很多人心目中的母亲呢也[00:02:29]
不完全相同[00:02:35]
用一句比较直白的话说呢[00:02:37]
孟母他老人家的性格呢[00:02:39]
是非常刚烈的[00:02:40]
很多人啊[00:02:42]
都有一种印象[00:02:44]
说一个家庭[00:02:45]
一个正常的家庭呢[00:02:46]
往往是严父慈母的[00:02:48]
但是孟母他老人家其实一身兼有严父和慈母两种性格[00:02:50]
而且严的这一面呢[00:02:56]
还大于CI 的这一面[00:02:58]
这可能和他很早就带领自己年幼的儿子[00:03:00]
也就是后来的孟子[00:03:05]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00:03:07]
生活在一个单亲的家庭有关系[00:03:09]
据相关史料记载呢[00:03:12]
呃[00:03:14]
孟母是20 岁那年生下小梦珂的[00:03:14]
那么23岁那年呢[00:03:17]
她的丈夫也就离家出走了[00:03:19]
到了这个宋国[00:03:21]
很很快呢[00:03:23]
就客死异国他乡[00:03:24]
留下这个掌事啊[00:03:26]
和年幼的梦珂母子二人相依为命[00:03:28]
应当说这种非常[00:03:31]
奇特的这种家庭形式呢[00:03:34]
也养成了这个梦母独特的这种性格[00:03:36]
说到这里啊[00:03:40]
其实中国古代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吧[00:03:40]
就是有一些[00:03:44]
呃[00:03:45]
伟大人物呢[00:03:46]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00:03:47]
母亲乃至祖母呢[00:03:49]
扮演了重要角色[00:03:52]
呃[00:03:54]
这样的历史名人呢[00:03:54]
包括但不限于岳飞、欧阳修、陶侃、李密等等[00:03:56]
当然也包括孟子[00:04:01]
那么在众多[00:04:03]
将很早就失去父亲的男孩儿们抚养成伟大人物的这些母亲之中呢[00:04:05]
孟母应当说是最这个值得称道的一位[00:04:12]
孟母最早是被一位叫韩英的人发现的[00:04:16]
这个发现当然要打上引号了[00:04:20]
韩英呢是西汉初年的著名学者[00:04:23]
在他所撰写的韩诗外传里边儿呢第一次提到了孟母的有关事迹[00:04:25]
那么其后呢[00:04:31]
这个西汉末年的学者刘向[00:04:32]
东汉的女史学家班昭的女文学家左芬等人呢[00:04:34]
先后在列女传[00:04:39]
孟母颂[00:04:41]
孟母战等等著作中呢[00:04:42]
先后提到了孟母的先进事迹[00:04:43]
那么到了宋代呢[00:04:46]
随着一本普及读物[00:04:48]
就是今天还流传的三字经这个广泛流传[00:04:50]
呃[00:04:55]
其中呢[00:04:56]
就是西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样的话语呢[00:04:56]
就开始从原来的经营阶层呢[00:05:00]
走向了千家万户[00:05:03]
那么说起孟母的家庭教育呢[00:05:05]
应当说[00:05:08]
呃[00:05:09]
还是和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联系在一起的[00:05:09]
今天呢[00:05:13]
我们就和观众朋友分享其中的三个故事[00:05:14]
从这三个故事中呢[00:05:18]
我们感悟出一些值得今天的中国妈妈们借鉴的一些东西[00:05:19]
那么要跟观众朋友分享的第一个故事呢[00:05:25]
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叫作3000哲林的这个故事[00:05:28]
这个故事呢[00:05:33]
大意是这样的[00:05:35]
就是说啊[00:05:36]
这个孟子小的时候呢[00:05:36]
他们家一开始是住在一处公共墓地的[00:05:38]
旁边的这个年幼好动的这个梦珂呀[00:05:41]
他看到别人家办丧事[00:05:45]
觉得很好玩[00:05:47]
就跟在那些办丧事的人后边的哭哭啼啼[00:05:48]
磕头作揖的[00:05:52]
也想学着办丧事[00:05:52]
梦母看了之后呢[00:05:55]
觉得这样不行[00:05:57]
长此以往啊[00:05:58]
儿子可能达不到他的理想预期[00:06:00]
于是呢[00:06:03]
就决定搬家[00:06:03]
先是把家搬到了一处集贸市场的旁边[00:06:05]
这个集贸市场呢[00:06:08]
里边儿自然是做生意的[00:06:10]
呃[00:06:12]
很快呢[00:06:12]
年幼的这个梦珂啊[00:06:14]
又故态复萌[00:06:15]
就跟着这些小商小贩们学着如何讨价还价做生意[00:06:16]
这个梦母看了之后啊[00:06:22]
仍然大为光火[00:06:24]
觉得长此以往啊[00:06:25]
这个儿子仍然达不到他的心理预期[00:06:27]
于是呢[00:06:30]
就再一次搬家[00:06:30]
最后呢[00:06:32]
就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00:06:32]
到了学校旁边呢[00:06:36]
小梦珂呢[00:06:38]
很快就跟着这些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如何读书[00:06:39]
实质斯文讲理[00:06:44]
看到这种情况呢[00:06:46]
梦母材非常满意的和这个[00:06:48]
这才是我所要的环境[00:06:51]
这个呢[00:06:54]
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00:06:55]
所谓叫孟母折邻也好[00:06:57]
或者叫3000哲林也好[00:06:59]
这样的一个故事[00:07:01]
那么这个故事呢[00:07:03]
其实给予今天的中国妈妈们有哪些启示呢[00:07:04]
我想了一下[00:07:09]
压至少有这么几点[00:07:10]
第一点启示呢[00:07:12]
就是要充分的认识到啊[00:07:13]
外部环境[00:07:15]
特别是由人所构成的外部环境[00:07:16]
对于未成年人[00:07:19]
也就是对于自己家里的孩子[00:07:21]
他们健康成长[00:07:23]
乃至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00:07:25]
大家都知道啊[00:07:29]
这个未成年人[00:07:30]
他的心灵和头脑呢[00:07:32]
应当说就像一张白纸或者一块白板[00:07:33]
可以随意涂抹[00:07:37]
中国有句老话叫跟着啥人学啥人[00:07:40]
跟着巫医呢学大神[00:07:43]
那么正是因为这种这个重要性呢[00:07:45]
所以呃[00:07:50]
孟母他老人家呢[00:07:52]
就是决定要非常慎重的选择周边的环境[00:07:53]
来作为自己家安居的条件[00:07:58]
说到这儿呢[00:08:02]
我想跟观众朋友啊[00:08:03]
分享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这个一部武侠作品里边儿的一个例子[00:08:04]
很多朋友可能都看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00:08:10]
呃[00:08:16]
这部小说呢[00:08:16]
其实记载了一个非常另类的一个比武故事[00:08:17]
就是说啊[00:08:23]
以柯镇恶为首的江南奇怪和你丘处机为代表的全真七子他们之间呢因为[00:08:24]
这个一言不合[00:08:31]
双方动手闹了个两败俱伤[00:08:33]
但是还没有分出高低来[00:08:35]
最后呢[00:08:38]
双方约定各自寻找一位忠良之后[00:08:39]
18 年之后呢[00:08:42]
再到浙江嘉兴的烟雨楼呢[00:08:43]
再做一次武功高下的比拼[00:08:45]
后来呢[00:08:49]
这个全真七子和江南奇怪呢[00:08:50]
都各自寻找到了自己学所要寻找的这个徒弟呢[00:08:52]
江南奇怪寻找到的徒弟呢[00:08:57]
是郭靖[00:08:59]
全真七子寻找到的呢[00:08:59]
是杨康[00:09:01]
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事临到比武之前呢[00:09:02]
一向是个争强好胜的丘处机[00:09:07]
却慨然的认赌服输[00:09:11]
说[00:09:13]
不用比了[00:09:14]
我们现在[00:09:15]
觉得这个我们输了[00:09:17]
说到这儿啊[00:09:19]
如果没看过这部作品的朋友呢[00:09:21]
可能就会觉得[00:09:23]
是不是全真七子所教的这个徒弟杨康[00:09:24]
他的武功远远赶不上郭靖呢[00:09:28]
事实上不是[00:09:31]
至少在约定比武的那个当时呢[00:09:32]
郭靖的武功还没有高过杨康[00:09:35]
那为什么丘处机一向争强好胜的丘处机会要认赌服输呢[00:09:38]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啊[00:09:44]
就是她觉得自己所教的徒弟杨康啊[00:09:45]
虽然武功高强[00:09:48]
但人品却非常低下[00:09:50]
那么问题就来了[00:09:53]
杨康和郭靖一样[00:09:55]
都是忠良之后[00:09:56]
为什么[00:09:57]
他的人品会让丘处机觉得如此不堪呢[00:09:59]
我想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啊[00:10:03]
就是杨康从打出生开始[00:10:05]
就跟着他的母亲包惜弱女士啊[00:10:07]
生活在一个最黑暗最污秽的一个地方[00:10:10]
就是金国的六王知府[00:10:14]
那么正是因为这种勾心斗角[00:10:17]
尔虞我诈的这种王府的早年生活[00:10:19]
养成了杨康这个人呢[00:10:22]
就是他这个人品到最后呢[00:10:24]
是非常的这个的下的[00:10:27]
所以呢[00:10:30]
导致了他的师傅呢[00:10:31]
一向争强好胜D 丘处机呢[00:10:33]
到最后只能认赌服输[00:10:34]
我想这个杨康的这个故事啊[00:10:38]
从一个侧面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周边环境[00:10:40]
特别是由人所构成的周边环境呢[00:10:45]
对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00:10:47]
乃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00:10:50]
那么3000哲林呢[00:10:55]
其实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呢[00:10:56]
就是周边环境啊[00:10:59]
特别是由人所构成的周边环境[00:11:01]
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呢[00:11:04]
应当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00:11:06]
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00:11:10]
这方面呢[00:11:13]
我想再跟观众朋友呢[00:11:13]
分享一下一个真实的事件[00:11:15]
很多朋友可能听说过狼孩的故事[00:11:19]
这个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狼孩的故事[00:11:23]
那今天我要说的呢[00:11:26]
是发生在印度加尔各答浜附近的一个狼孩的故事[00:11:27]
据说在上个世纪20 年代啊[00:11:33]
印度加尔各答邦的一个村庄里的村民呢[00:11:35]
在剿灭村庄周围的狼群的时候呢[00:11:38]
在狼窝里面发现了一大一小两个小女孩[00:11:41]
就是被狼所收养的[00:11:45]
两个小女孩儿[00:11:47]
大的呢大约有六七岁[00:11:49]
小的呢[00:11:51]
大约有两三岁[00:11:51]
讨薪的村民把这两个孩子呢带回去抚养[00:11:53]
然后给大女孩儿呢取名叫做卡马拉[00:11:57]
给小女孩取名叫做鞍马LA [00:12:01]
这个阿玛拉呢[00:12:04]
很快就死掉了[00:12:05]
卡马拉呢[00:12:07]
大约活了有十六七岁左右[00:12:07]
据收养它第这个孤儿院的院长辛格先生在他所撰写的狼孩儿遇野人这部著作里边记载啊[00:12:10]
这个卡马拉被收养之后呢[00:12:20]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00:12:22]
其实都保留了这个狼所独具的习惯[00:12:24]
比如说怕光、怕水、怕火[00:12:29]
比如说呢[00:12:32]
昼伏夜出[00:12:32]
白天休息[00:12:33]
晚上出来活动[00:12:35]
而且每当午夜的时候呢[00:12:36]
往往要福地城口的给他食物的时候[00:12:38]
他不是像人那样用手拿着去吃[00:12:41]
而是呢[00:12:44]
丢到地上[00:12:45]
用牙齿去撕咬[00:12:45]
就是等等他们的这种习惯的养成[00:12:47]
我们都能够从中观察出这种影响呢[00:12:51]
绝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00:12:55]
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00:12:57]
看到这一点呢[00:13:00]
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妈妈们[00:13:01]
对于周边环境[00:13:04]
特别是由人[00:13:06]
或者说由生命体八所构成的周边环境[00:13:07]
对未成年人的影响[00:13:11]
一定要[00:13:12]
年年讲[00:13:14]
月月讲[00:13:15]
天天讲[00:13:15]
不可一日呢[00:13:16]
掉以轻心[00:13:17]
那么[00:13:19]
3000哲林其实还给我们一点启示[00:13:19]
就是[00:13:23]
当妈妈的要想成为一个中国好妈妈[00:13:24]
我响呢[00:13:28]
就有责任也有义务啊[00:13:29]
尽可能的通过自己的努力[00:13:31]
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00:13:34]
乃至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性环境[00:13:37]
或者叫家庭环境[00:13:42]
大家都知道啊[00:13:44]
这个在今天在很多地方[00:13:46]
特别是像这个北上广深这种特大型的城市[00:13:49]
可一说是寸土寸金[00:13:53]
搬迁的成本应当说是越来越高[00:13:56]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00:13:59]
很多家庭难免都会遇到不想成为邻居的邻居[00:14:01]
如果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找到非常理想的邻居的话[00:14:07]
那么[00:14:13]
当家长的[00:14:15]
特别是当妈妈的[00:14:16]
我觉得所能做的[00:14:17]
或者说所应做的呢[00:14:19]
就应当是尽可能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呢[00:14:21]
把自己的家庭营造成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一个[00:14:24]
避风的港湾[00:14:31]
营造一个尽可能风清气正的小的气候[00:14:33]
我觉得可能是我们现在所应做的[00:14:38]
也是我们现在所能做的[00:14:42]
孟母施教的种种做法[00:14:48]
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00:14:50]
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00:14:54]
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00:14:59]
那么[00:15:05]
孟母是如何帮助孟子养成诚实不欺的品德的呢[00:15:05]
那么讲完了3000哲林这个故事呢[00:15:11]
下面想跟[00:15:14]
想要成为中国好妈妈的中国母亲们呢[00:15:16]
分享另外一个故事[00:15:20]
就是买肉啖子的故事[00:15:22]
这个故事呢[00:15:25]
大意是这样的[00:15:27]
就是说这个孟子小的时候啊[00:15:28]
他们家东面的邻居杀了一头猪[00:15:31]
这个孟子很好奇[00:15:34]
就问他的妈妈说[00:15:36]
东邻家杀猪干什么呢[00:15:37]
孟母呢[00:15:39]
想都没想[00:15:40]
顺口就说要做肉给你吃[00:15:41]
但说完这句话之后呢[00:15:43]
孟母马上就后悔了[00:15:44]
他自言自语想到说这个[00:15:46]
我怀这个[00:15:48]
这个孩子的时候呢[00:15:50]
席不正不坐[00:15:52]
可不正不食[00:15:54]
就是想要对他行胎教[00:15:55]
现在把他生下来了[00:15:57]
长了这么大[00:15:58]
他问我东邻家杀猪干什么[00:15:59]
我告诉他说是买肉给他吃[00:16:02]
但是实际上呢[00:16:04]
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00:16:06]
因为是邻居家杀猪[00:16:08]
那么[00:16:10]
这不是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一种这个不诚信或者欺骗的这种印象[00:16:11]
所以想到这里呢[00:16:18]
这个梦母马上就掏出钱[00:16:19]
道[00:16:21]
东邻家买了一块肉回来做给儿子吃[00:16:22]
你表明呢自己[00:16:24]
这个言出必行的一种诚信的态度[00:16:26]
应当说呢[00:16:31]
这个故事也是广泛流传的[00:16:32]
我响呢[00:16:35]
这个故事对于想要成为中国好妈妈的这个中国母亲们呢[00:16:36]
至少有这么几点启示[00:16:41]
第一个启示呢[00:16:44]
就是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00:16:45]
记得史料记载啊[00:16:48]
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呢[00:16:50]
突然就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了[00:16:53]
原来跟着她的老人呢[00:16:56]
就问他说[00:16:57]
这个陛下[00:16:58]
您为什么很少说话了呢[00:17:00]
这是为什么呢[00:17:02]
这个唐太宗叹息了一声[00:17:04]
说说我当了皇帝之后啊[00:17:05]
我说的话就是圣旨[00:17:08]
如果一旦出言不慎的话呢[00:17:10]
很可能就会祸国殃民[00:17:13]
大意是这样啊[00:17:15]
我响呢[00:17:17]
这个家长们虽然不是皇帝[00:17:18]
但是呢[00:17:23]
在很多年幼[00:17:24]
这个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的孩子眼里呢[00:17:27]
家长们[00:17:31]
尤其是妈妈们[00:17:32]
他们的话呢[00:17:35]
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权威性的[00:17:36]
所以[00:17:39]
在这种情况下[00:17:40]
当妈妈的一定要注意[00:17:41]
有些话是不能随便乱说的[00:17:44]
哪些话呢[00:17:47]
我想至少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00:17:48]
第一点呢[00:17:51]
就是涉及到对相关知识的然否判断[00:17:52]
第二个呢[00:17:57]
就是涉及到对周边人或者是[00:17:58]
呃[00:18:01]
行为这种是非判断或者价值判断[00:18:02]
第三类呢[00:18:06]
就是涉及到对子女所作的相关承诺[00:18:06]
我想第一类呢[00:18:11]
就是涉及到对相关知识的然否判断[00:18:12]
就是正确与否的判断的时候呢[00:18:15]
假如孩子问你一个问题[00:18:18]
你又没有十分的把握作出回答[00:18:20]
我想这个时候啊[00:18:24]
妈妈们一定要放下架子[00:18:26]
不要怕丢面子[00:18:29]
非常坦坦荡荡[00:18:31]
非常坦诚的跟孩子说说这个问题啊[00:18:32]
妈妈[00:18:36]
我也不是很清楚[00:18:36]
但没关系[00:18:38]
我要马上向别人请教[00:18:39]
或者向书本请教[00:18:42]
找到准确的答案之后[00:18:44]
我再告诉你[00:18:46]
那么如果遇到对周边的人或者事以及相关行为做是非判断或者价值判断的时候呢[00:18:47]
我想当妈妈的一定要注意一点一定不能出于个人的好恶[00:18:54]
个人的这个随心所欲来给孩子提供回答在[00:18:59]
做是非判断或者这个价值判断的这个过程中呢[00:19:05]
一定要遵从这个公序良俗[00:19:10]
或者说法律或者道德的这些相关的规定[00:19:13]
一定不能[00:19:17]
也不应啊[00:19:18]
就是随着自己的想法[00:19:19]
想说什么就是什么[00:19:21]
要知道你的话呢[00:19:23]
对孩子当时乃至后来[00:19:25]
他的成长其实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00:19:29]
那么第三个呢[00:19:34]
就是涉及到对孩子所做的承诺的时候[00:19:36]
我想当家长的更不应该随便乱承诺[00:19:40]
做到的[00:19:46]
可以答应[00:19:48]
孩子做不到的[00:19:48]
就不能随便乱答应[00:19:50]
要知道啊[00:19:52]
就是如果[00:19:53]
一旦你承诺给孩子没有最后兑现[00:19:56]
那么可能[00:20:00]
轻则呢[00:20:02]
在孩子心目中呢[00:20:02]
会感觉到就这件事儿很失望[00:20:04]
重则呢[00:20:06]
可能会影响孩子对你的信任[00:20:07]
所以我觉得呢[00:20:11]
呃[00:20:13]
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这三类话题呢[00:20:13]
是不能随便乱说的[00:20:17]
那么[00:20:19]
买肉但只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是什么呢[00:20:20]
就是有些人是不能不提的[00:20:23]
这个买肉但只的这个故事[00:20:27]
实际上他要讲的一个道理就是[00:20:29]
当家长的要率先垂范呢[00:20:32]
呃[00:20:35]
对子女开展这个诚信方面的养成教育[00:20:35]
诚信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00:20:40]
这个而今线下眼目前啊[00:20:43]
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成本[00:20:45]
很多人说了很多[00:20:48]
但是我认为呢[00:20:50]
这个最大的成本还是一个信任成本[00:20:51]
或者叫信用成本[00:20:54]
那么[00:20:55]
社会最大的成本是信任或者信用成本[00:20:57]
家庭里边儿其实对孩子养成方面[00:21:00]
就养成教育最关键的这个内容之一啊[00:21:03]
应当还是诚信教育[00:21:06]
那么要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呢[00:21:08]
我想有两类人肯定是不能不提的[00:21:10]
一类人呢[00:21:13]
就是正面典型[00:21:14]
比如说这个这个抱柱守信的那个尾声[00:21:15]
还有一个呢[00:21:20]
比如说这个一诺千金的季布[00:21:21]
这是正面典型[00:21:25]
那么还有一类呢[00:21:26]
就是所谓的这个反面典型[00:21:27]
反面典型其实也有很多了[00:21:29]
像食言而肥D 这个梦五伯[00:21:31]
向这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00:21:34]
在提到这两类典型的时候呢[00:21:37]
我觉得当家长的一定要跟孩子呢系讲一些道理[00:21:40]
又联系到孩子这个当时的这个生活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00:21:44]
告诉孩子呢[00:21:50]
诚实守信呢[00:21:51]
可能是利国利民的[00:21:53]
那么这个背信弃义呢[00:21:54]
可能会祸国殃民的[00:21:57]
同时呢[00:22:00]
还要告诉孩子[00:22:01]
诚信呢[00:22:03]
可以[00:22:04]
培养自己自身在周围人群这种公信力[00:22:05]
嗯[00:22:11]
我响呢[00:22:11]
这个刚才我提到的这个烽火戏诸侯的这个故事啊[00:22:12]
也可以跟孩子呢很详细的讲一下[00:22:15]
说的是西周最后一任国君周幽王[00:22:20]
他呢[00:22:23]
为了讨好她身边的美人[00:22:24]
不惜呢[00:22:26]
就是屡屡点燃烽火台上的烽火[00:22:27]
然后呢[00:22:31]
把诸侯国的国君啊[00:22:31]
都招来[00:22:33]
一次一次的开玩笑[00:22:35]
博得美人一笑[00:22:36]
结果到最后[00:22:37]
真的有外敌入侵的时候呢[00:22:39]
再也没有人来救他[00:22:41]
其实这个故事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狼来了的故事[00:22:43]
这是孟母他老人家在当一个中国好妈妈的过程中呢[00:22:48]
这个[00:22:54]
我们要跟观众朋友分享的第二个故事[00:22:56]
那么第三个要跟观众朋友分享的故事呢[00:22:59]
就是段机劝学的故事[00:23:03]
段几劝学讲述的是孟母激励孟子发奋向学的故事[00:23:07]
读书真没意思[00:23:14]
一点儿也不好玩[00:23:16]
哼[00:23:18]
我情愿去玩其他的[00:23:20]
读书真无聊[00:23:22]
你干什么呀[00:23:34]
啊啊[00:23:35]
嗯哼[00:23:37]
既然你读书没有恒心[00:23:39]
中途而废[00:23:42]
就好像我纱线剪断一样[00:23:43]
结果呢[00:23:46]
就变成了废物[00:23:46]
娘[00:23:49]
我以后一定会认真的读书[00:23:49]
不会再让你失望啦[00:23:52]
子不学[00:23:57]
断机杼是三字经的文具[00:23:58]
每个人都耳熟能详[00:24:01]
但是我们更应该想到孟母的伟大才能[00:24:03]
把握机会以活生生的教材[00:24:07]
是孟子能领会恒星相学的重要[00:24:09]
孟母断机劝学呢[00:24:13]
是因为孟子呢[00:24:15]
外出学习学习[00:24:17]
没有锁城呢[00:24:19]
就中途辍学回家[00:24:20]
我想孟母就这个是本身[00:24:24]
在跟孩子讲明道理[00:24:28]
地前提下呢[00:24:30]
挥刀断机呢[00:24:31]
确实还是有它很深刻的道理的[00:24:33]
那么这些道理[00:24:36]
或者说段积欠学给予今天的中国母亲们以哪些启示呢[00:24:38]
我讲这些启示啊[00:24:45]
至少有以下这么几点[00:24:47]
第一点呢[00:24:51]
就是要想成为一个中国好妈妈呀[00:24:52]
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呢[00:24:56]
一定要抓早[00:24:59]
当然了[00:25:01]
我这里所说的教育呢[00:25:01]
并不涵盖所有的教育[00:25:04]
比如说我本人啊[00:25:06]
就非常不认同[00:25:07]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00:25:10]
比如说在[00:25:12]
上幼儿园的时候呢[00:25:14]
就对孩子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00:25:16]
比如说教孩子加减乘除啊[00:25:18]
学拼音学写字啊等等[00:25:20]
这个人们一般把这种现象叫做幼儿园小学化[00:25:23]
对于幼儿园小学化呢[00:25:27]
我是坚决反对的[00:25:29]
但是呢[00:25:32]
除了相关的知识教育以外啊[00:25:33]
有一些教育我觉得是越早越好的[00:25:36]
是什么教育呢[00:25:38]
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这个行为养成教育[00:25:40]
要知道啊[00:25:47]
这个孩子呢[00:25:47]
尤其是这个年龄比较小的未成年人[00:25:49]
他们其实具有很强的这种可塑性[00:25:52]
也有很大的这种特殊性[00:25:57]
如果不在很小的时候啊[00:26:00]
就帮助他们养成非常良好的这个行为习惯[00:26:03]
很可能呢[00:26:07]
他后来就像这个一棵小树或者一颗庄稼[00:26:08]
没有经过修剪[00:26:12]
没有经过这个呃铲土间苗呢[00:26:13]
很可能长不成一棵参天大树[00:26:16]
长不成一棵好庄稼[00:26:19]
我们这个很多朋友啊[00:26:22]
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00:26:25]
故事说啊[00:26:27]
这个是上个世纪90 年代[00:26:28]
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这个诺贝尔奖得主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呢[00:26:31]
呃[00:26:37]
回答了记者这样一个问题[00:26:37]
就是当时记者问他说您取得这么大的成绩[00:26:39]
那么在您的老师里边儿[00:26:43]
谁对您的影响最大呢[00:26:45]
这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00:26:47]
这位诺奖得主啊[00:26:49]
既没有说是他的博士导师[00:26:51]
也没有说他是他的硕士导师[00:26:53]
都没有说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她的幼儿园时代的老师[00:26:55]
幼儿园时代的老师啊[00:26:59]
教会他最基本的做人的习惯[00:27:01]
就是比如说不能撒谎[00:27:04]
要养成[00:27:06]
良好的这个[00:27:08]
存放东西的这个习惯等等[00:27:10]
我想这个故事啊[00:27:14]
其实给予我们今天的想要成为中国好妈妈的中国母亲们呢[00:27:15]
应当说一个很大的启发[00:27:22]
有一句老话叫一天之计在于晨[00:27:24]
一年之计在于春[00:27:27]
这个种庄稼是这样[00:27:29]
那么教育子女也应当这个在某些方面[00:27:31]
从早抓起[00:27:36]
这是段机劝学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00:27:38]
那么第二点启示呢[00:27:41]
就是要抓小[00:27:42]
就是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中国好妈妈的话呢[00:27:44]
一定要对子女的教育啊[00:27:47]
要从小事抓起[00:27:50]
抓小呢[00:27:54]
也可以叫做防微杜渐[00:27:54]
防微杜渐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了[00:27:57]
我跟我想跟大家呢分享一个故事[00:28:00]
这个故事是关于古代的一位名人扁鹊的[00:28:03]
扁鹊很多朋友都知道[00:28:06]
他是中国古代一位非常有名的医生[00:28:08]
大家呢都认为他的医术呢是非常高明的[00:28:13]
但是扁鹊本人啊[00:28:16]
其实是不这么认为的[00:28:17]
他一向认为呢[00:28:19]
就是他的医术啊[00:28:21]
实际上是不如他的哥哥高明的[00:28:24]
为什么呢[00:28:27]
他说他弟哥哥he 他最大的区别呢是它是治已病[00:28:28]
而他的哥哥是善于治未病[00:28:34]
这个未不是肠胃的[00:28:37]
胃是未然的[00:28:38]
谓什么意思呢[00:28:40]
扁鹊认为啊说他所擅长的不过是在病人的病啊[00:28:42]
已经显露出端倪[00:28:46]
甚至病入膏肓的时候呢[00:28:48]
他才能够想办法去加以施救[00:28:50]
而他的哥哥的高明之处在于呢[00:28:53]
病人的病还没有露出的端倪的时候呢[00:28:56]
他就想方设法呢把病人的病扼杀在萌芽状态[00:28:58]
这个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与否呢[00:29:03]
我在这里不想做评价[00:29:05]
但是我据我所知呢[00:29:07]
中医界确实有一种说法[00:29:09]
什么说法呢[00:29:12]
就是把[00:29:13]
能不能早发现早治疗啊[00:29:15]
作为判断一个人医术是不是高明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00:29:17]
那么我想当家长的在对子女进行教育[00:29:23]
特别是发现了这个子女某些方面存在的一些缺点或者不足乃至问题的时候[00:29:28]
从非常小的苗头那里发现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现在成长乃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东西[00:29:35]
然后呢[00:29:45]
迅速采取措施[00:29:46]
把孩子这种缺点[00:29:48]
不足乃至错误呢扼杀在萌芽状态[00:29:49]
这就是叫抓小[00:29:53]
那么[00:29:55]
段几劝学给我们的第三点启示呢[00:29:58]
我觉得就是叫抓关键[00:30:00]
我记得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柳青先生曾经[00:30:04]
有一句名言[00:30:10]
说什么呢[00:30:12]
说人生的路啊[00:30:12]
虽然漫长[00:30:14]
但关键处呢[00:30:15]
往往只有几步[00:30:17]
这话呢[00:30:19]
其实是非常有哲理的[00:30:20]
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自己孩子啊成长的那些关键处[00:30:22]
这个关键处呢[00:30:28]
我想往往体现在很多第一次上[00:30:29]
比如说孩子第一次吸烟[00:30:33]
这个第一次撒谎等等[00:30:36]
这些第一次啊[00:30:38]
我觉得当父母的呢[00:30:39]
尤其是当妈妈的[00:30:42]
一定要及早发现[00:30:43]
然后及早进行制止[00:30:45]
否则的话呢[00:30:48]
极有可能既害了孩子[00:30:50]
也害了自己的家庭[00:30:52]
那么段积欠学呢[00:30:54]
其实还给我们一个启示[00:30:55]
就是要[00:30:57]
讲手段[00:31:00]
就是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时候讲手段[00:31:01]
我这里所说的手段啊[00:31:04]
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霹雳手段[00:31:06]
回过头咱们看段机劝学这个故事[00:31:09]
应当说这个梦母挥刀[00:31:12]
这个剪断了[00:31:15]
这个母子二人赖以谋生的那个布匹啊[00:31:17]
应当说我觉得是一种非常震撼性的这种手段[00:31:21]
这种手段其实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00:31:25]
就是要给受教育者呀[00:31:28]
达到一种留下强烈地心里印象的这种教育目的[00:31:30]
事实上孟母呢[00:31:35]
确实达到了这个目的[00:31:36]
孟母采取这种手段[00:31:38]
其实无非要达到给孩子留下一个深刻印象[00:31:40]
从而确保孩子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目的[00:31:44]
孟母用织布来比喻学习[00:31:52]
用段只来比喻废学[00:31:54]
很有说服力[00:31:56]
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00:31:58]
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00:32:00]
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00:32:02]
从而改变废学积习[00:32:04]
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00:32:07]
那么孟母断机劝学还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00:32:10]
段机劝学呢[00:32:15]
给我们的第五点启示呢[00:32:16]
我觉得[00:32:17]
就是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00:32:18]
乃至未来可持续发展呀[00:32:24]
就要跟孩子尽可能的讲道理[00:32:25]
说到这里呢[00:32:28]
可能有的朋友就会觉得不以为然[00:32:29]
说这个小孩子是不懂道理的[00:32:33]
道理他们懂吗[00:32:36]
我说呢[00:32:38]
呃[00:32:39]
持有这种观点的朋友[00:32:40]
他的想法或者说法也对[00:32:41]
也不对[00:32:44]
说他对呢[00:32:45]
是因为小孩子确实不懂某些成年人才懂的道理[00:32:46]
如果你用[00:32:52]
这个只有成年人才懂得话语[00:32:53]
然后呢[00:32:57]
去跟他讲只有成年人才懂的道理[00:32:58]
我觉得可能会事倍功半[00:33:01]
甚至收不到一点儿效果[00:33:05]
但是呢[00:33:08]
小孩子他也是人[00:33:09]
他也有他自己的道理[00:33:11]
如果我们当家长的[00:33:13]
尤其是当妈妈的[00:33:14]
能够和孩子呢[00:33:16]
用他们所能够听懂的语言[00:33:19]
去跟他们讲一些他们能够听懂[00:33:23]
并且呃愿意接受的道理呢[00:33:25]
我想这个效果呢[00:33:28]
可能会出乎很多人意料的[00:33:31]
我想再当家长呢[00:33:35]
在跟子女讲道理的过程中啊[00:33:37]
要注意几个关键词的把握[00:33:40]
哪几个关键词呢[00:33:42]
第一个就是是非[00:33:44]
第二个呢就是厉害[00:33:46]
第三个事情里[00:33:47]
第四个是言行[00:33:49]
什么意思呢[00:33:51]
所谓是非啊[00:33:52]
就是当家长的就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呢[00:33:53]
首先要告诉孩子他所做的某一件事儿[00:33:56]
是否正确[00:34:01]
对[00:34:02]
就要讲[00:34:04]
错呢就是错[00:34:06]
一定不能跟孩子含含糊糊[00:34:07]
含糊其辞[00:34:10]
这个呢[00:34:11]
可能一时之间这个家庭氛围会比较和谐[00:34:12]
但是从长久的角度看啊[00:34:18]
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00:34:21]
就是要首先要讲清楚是非[00:34:24]
那么在讲讲清楚是非的基础上呢[00:34:28]
一定要用孩子所能够切身感受到[00:34:30]
能够听明白的话语呢告诉孩子[00:34:34]
他所做事情的利与害[00:34:37]
这个利与害呢[00:34:41]
既包括对于孩子本身的厉害[00:34:42]
也包括对于周边人[00:34:44]
特别是对于父母[00:34:46]
对于家庭的这个厉害[00:34:47]
那么在讲清是非利害的基础上呢[00:34:49]
还要注意一个情合理[00:34:53]
就是在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啊[00:34:57]
既要晓之以理[00:35:00]
还要动之以情[00:35:02]
那么有了这三个关键词还不够[00:35:06]
最后的一个关键词呢[00:35:09]
就是言行[00:35:11]
当父母的一定要在重视言教的同时呢[00:35:12]
更加重视身教[00:35:19]
要求孩子做到了[00:35:22]
当家长的一定首先要做到[00:35:24]
明确禁止孩子不做的事情[00:35:28]
当家长的呢[00:35:32]
一定不能自已去做[00:35:33]
我想这个方面[00:35:37]
其实这个每一个妈妈[00:35:38]
肯定都会感同身受[00:35:41]
有很多体会在心头的[00:35:44]
我就不一一展开说了[00:35:46]
段纪劝学啊[00:35:48]
给我们的[00:35:50]
第六点启示呢[00:35:51]
就是要讲转换[00:35:53]
就是在当父母的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这个过程中啊[00:35:56]
有的时候呢[00:36:03]
这个子女做得确实让父母哭笑不得[00:36:06]
在这个时候呢[00:36:11]
有的家长可能就会忍不住要对子女进行体罚[00:36:12]
那么问题就来了[00:36:18]
有的时候通过言语对子女进行教育一样确实达不到相应的教育目的[00:36:20]
那么[00:36:27]
相关的法律和社会道德呢[00:36:29]
又不允许家长对子女进行体罚[00:36:31]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00:36:34]
我响啊[00:36:37]
孟母他老人家通过段积欠学呢[00:36:38]
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00:36:42]
我们回过头再看一下这个故事[00:36:45]
年幼的这个孟子出外学习[00:36:47]
没有学城呢[00:36:50]
就中途辍学回家了[00:36:52]
应当说这个孟母当时啊是又委屈又生气[00:36:55]
委屈什么啊[00:37:00]
就是说你看看你这个孩子啊[00:37:01]
怎么这样不懂是你的父亲呢[00:37:03]
很早就离家出走[00:37:05]
然后很早呢[00:37:08]
就客死在异国他乡了[00:37:09]
我当妈的[00:37:11]
既当娘又当爹[00:37:12]
辛辛苦苦把你抚养成人[00:37:15]
然后呢[00:37:18]
我日夜这个纺织织布[00:37:19]
然后呢[00:37:23]
供你上学应当说是非常不容易的[00:37:23]
但是呢[00:37:28]
你却不体谅当娘的这个苦心[00:37:28]
一遇到一点儿困难呢[00:37:33]
就辍学回家了[00:37:35]
所以孟母呢[00:37:36]
应当说是非常这个委屈的[00:37:37]
然后呢[00:37:40]
可能也是非常愤怒的[00:37:41]
在这种情况下呢[00:37:44]
这个梦母啊[00:37:45]
并没有对儿子进行体罚[00:37:46]
要知道啊[00:37:50]
在当时实际上是没有法律禁止家长对子女进行体罚的[00:37:51]
不但没有[00:37:57]
就是在很早以前吧[00:37:58]
这个中国社会就流行过一句话[00:38:00]
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00:38:03]
什么意思[00:38:05]
就是说当家长的是有权利对伐[00:38:06]
但是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啊[00:38:10]
为什么我们今天这样推崇孟母呢[00:38:12]
就是在当时的法律乃至社会公序良俗都没有[00:38:15]
禁止对子女进行体罚的情况下[00:38:21]
孟母他老人家呢[00:38:25]
仍然没有对子女进行体罚[00:38:27]
他是怎么做的呢[00:38:31]
它是进行了相应的转换[00:38:33]
也就是把他当时正在织的那批布呢集成为他发泄自己愤怒的对象[00:38:38]
也成为呢他教育自己孩子[00:38:46]
好好学习[00:38:50]
勤奋学习的一个宅体[00:38:51]
那么一刀下去[00:38:54]
道也交了[00:38:56]
孟母的气呢也消了[00:38:58]
我觉得可谓是一举而多得[00:39:00]
总而言之一句话呀[00:39:03]
就是家庭教育啊[00:39:04]
其实是一个[00:39:06]
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00:39:08]
我们前面呢[00:39:13]
其实通过三个故事[00:39:15]
与观众朋友一起分享了[00:39:18]
呃[00:39:21]
一位伟大母亲[00:39:22]
也就是孟母[00:39:23]
当年是如何把一个很早就失去了父亲的小孟轲抚养成为一个伟大人物的[00:39:24]
那么纵观孟母的这个家庭教育呢[00:39:32]
我想至少有这么几个特点[00:39:35]
一个呢[00:39:38]
就是非常重视为孩子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00:39:38]
第二个呢[00:39:45]
就是非常重视呢[00:39:46]
通过自己的率先垂范[00:39:48]
尽早的对孩子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00:39:50]
还有一点呢就是[00:39:56]
他非常重视啊[00:39:59]
防微杜渐[00:40:01]
帮助孩子呢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00:40:02]
应当说[00:40:07]
孟母对孟子的家庭教育呢[00:40:08]
是非常成功的[00:40:11]
好[00:40:13]
谢谢[0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