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
  • 反馈

《《百家讲坛》 20160503 中国故事·富强篇 5 幸福的宋朝人》歌词


歌曲: 《百家讲坛》 20160503 中国故事·富强篇 5 幸福的宋朝人

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40:20

播放 下载lrc歌词 下载纯文本歌词

《百家讲坛》 20160503 中国故事·富强篇 5 幸福的宋朝人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一个貌似软弱无能的王朝[00:00:05]

究竟会经历怎样的盛世繁荣[00:00:07]

而这个国度的人们又拥有怎样的幸福生活[00:00:10]

敬请收看中国故事[00:00:14]

富强、偏执、幸福的宋朝人[00:00:16]

[00:00:28]

公元960年[00:00:36]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00:00:37]

黄袍加身[00:00:40]

城为了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00:00:41]

从他开始[00:00:44]

一个跨越了整整三个多世纪[00:00:45]

历经18 位皇帝的帝国巍然耸立于世界的东方[00:00:48]

然而[00:00:53]

这个从一开始就实施重文抑武国策的王朝[00:00:53]

面对强敌入侵[00:00:57]

表现得极其软弱[00:00:59]

最终导致连战连败[00:01:01]

国土被大量气吞[00:01:03]

百姓流离失所[00:01:04]

吃尽了苦头[00:01:06]

因此[00:01:08]

多年以来[00:01:08]

宋朝都是一个鸡皮鸡肉的负面形象[00:01:09]

尴尬的长存于世人的眼中[00:01:13]

她既没有大唐帝国兵符天下的赫赫威名[00:01:16]

更没有明清时期的辽阔疆域[00:01:20]

留在人们印象中的仿佛只有靖康之耻的弥天大陆和奸臣秦绘对岳飞等抗金将士的无情打压[00:01:23]

那么在世人眼里[00:01:33]

宋朝真的是一无是处[00:01:34]

驸马[00:01:36]

这个屹立东方的肇兴帝国[00:01:37]

难道就没有属于自己的繁荣盛世吗[00:01:39]

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做客百家讲坛[00:01:42]

为您讲述系列节目中国故事富强篇幸福的宋朝人[00:01:46]

宋朝不是普通中国人津津乐道的盛事[00:01:54]

中国人说盛世好说什么呢[00:01:59]

中国人说盛世啊好说汉唐盛世[00:02:01]

康乾盛世[00:02:05]

在我的记忆当中[00:02:07]

几乎还从来没有人说过大宋盛世[00:02:09]

宋朝是不是一个盛世呢[00:02:12]

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省市[00:02:16]

如果说你用领土广大、武功煊赫来定义一个盛世的话[00:02:21]

那么宋朝也许真的谈不上是一个盛世[00:02:28]

我们先来看领土[00:02:32]

左边是一张北宋地图[00:02:35]

右边是一张南宋地图[00:02:37]

从这个地图上是一目了然的[00:02:40]

宋朝的领土有多大[00:02:43]

它的北部边界到哪里[00:02:45]

它的西部边界到哪里[00:02:47]

从地图上是一目了然的[00:02:50]

所以很多的历史学者都认为[00:02:53]

从公园960年到公元1279年[00:02:56]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宋时期[00:03:01]

在这个时间段之内的[00:03:04]

中国其实并不是一个实现了大一统的时期[00:03:08]

这个时间段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时期[00:03:14]

在这个大中国的版图之上[00:03:20]

宋朝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00:03:23]

在北宋[00:03:28]

他的领土还相对大一点儿[00:03:29]

占有传统中国的中原地区[00:03:31]

那么到了南宋[00:03:34]

它的领土就更加的萎缩[00:03:35]

南宋的北部边界其实到哪儿啦[00:03:38]

地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00:03:42]

他已经到了秦岭淮河[00:03:43]

以前连中原都丢掉了[00:03:46]

所以[00:03:49]

如果按领土来算的话[00:03:50]

宋朝的确算不上是一个省市[00:03:52]

如果看武功呢[00:03:57]

我们说完了领土[00:03:59]

再来看武功[00:04:00]

宋朝有没有煊赫的武功呢[00:04:02]

宋朝在对外关系上究竟有没有表现出来那种传统的中华帝国的那种赫赫武功呢[00:04:05]

显然也没有[00:04:14]

在北宋的时候[00:04:15]

纵合七单是通过[00:04:17]

和平谈判最终达成协议[00:04:19]

双方结成了平等的兄弟之国[00:04:23]

而这个平等关系的维护[00:04:27]

还是要送给七单一定的经济补偿的[00:04:29]

那么到了南宋的时候[00:04:34]

在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内[00:04:37]

这个时间很短[00:04:40]

但是他的的确确曾经存在过一种状态[00:04:42]

什么状态呢[00:04:46]

就是南宋的时候[00:04:47]

宋朝的皇帝即位是要金朝的皇帝来册封的[00:04:49]

宋向金不但要那供[00:04:55]

而且要称臣[00:04:59]

是一个二等国家[00:05:01]

在对外关系上[00:05:04]

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上[00:05:05]

宋朝从来都没有过赫赫武功[00:05:09]

他常常处在被动防御挨打的状态[00:05:12]

宋朝很有数的几次主动进攻[00:05:16]

其实结果往往也是得不偿失[00:05:20]

既没有广阔的领土[00:05:25]

也没有赫赫的武功[00:05:26]

所以传统上中国人说到盛世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提到宋朝的[00:05:29]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这个传统的正式的标准[00:05:35]

我们撇开领土[00:05:40]

撇开武功来看[00:05:42]

我们来看什么[00:05:44]

按照文明发展的水平来看[00:05:46]

那么宋朝又的的确确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00:05:50]

是一个盛世[00:05:56]

历史学家陈寅却先生说过[00:05:58]

华夏民族之文化[00:06:01]

历数千载之演进[00:06:04]

造极于赵宋之世[00:06:06]

后渐衰微[00:06:09]

中地富镇[00:06:11]

这话是什么意思[00:06:14]

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00:06:16]

我们华夏的文明[00:06:18]

历尽了数千年的演技[00:06:20]

在宋朝达到了一个最高峰[00:06:23]

在此之后[00:06:27]

华夏文明也开始走向一个下坡路[00:06:28]

什么时候会复证呢[00:06:32]

那是在将来[00:06:33]

按照陈先生的说法[00:06:35]

也就是说[00:06:37]

宋朝不管事就物质文明而言[00:06:38]

还是就精神文明而言[00:06:41]

所达到的高度既是空前的[00:06:44]

也是绝后的[00:06:47]

如果说中国人在哪个时代是可以超越宋朝的话[00:06:49]

那么那个时代绝不是在过去[00:06:54]

而是在将来[00:06:58]

是在我们的眼前[00:07:00]

臣妾先生这个说法[00:07:03]

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说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00:07:05]

其实如果你到国外去参观那些大的博物馆、美术馆[00:07:14]

看他们有关古代中国的展览的话[00:07:19]

你会发现大多数地方几乎所有的展览当中都是把宋朝作为中华文明的巅峰期来对待[00:07:21]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00:07:31]

从文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00:07:33]

宋朝可以说是一个盛世[00:07:36]

那么[00:07:39]

宋朝文明的魅力究竟在哪里[00:07:40]

那么在这儿呢[00:07:44]

我把它总结为三高[00:07:45]

哪三高呢[00:07:48]

就是第一高[00:07:49]

宋朝普通人的幸福指数高[00:07:51]

这是第一高[00:07:55]

第二高呢[00:07:57]

就是宋朝的[00:07:58]

世大夫[00:08:01]

也就是它的官僚队伍[00:08:02]

他的读书人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00:08:04]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可以说是最高的[00:08:08]

这是第二高[00:08:13]

第三高就是宋朝政治文明的水准高[00:08:14]

不管是就政治制度还是就政治文化、政治传统而言[00:08:19]

宋朝都达到了地质时代的最高峰[00:08:24]

当然[00:08:30]

最后我们需要说明一点[00:08:30]

就像人们通常谈到汉唐盛世[00:08:33]

肯定也不是指的整个汉朝或者整个唐朝都是一个盛世一样[00:08:36]

当你说汉唐盛世的时候[00:08:41]

你只的只是汉朝或者是唐朝非常辉煌璀璨的一个时间段[00:08:44]

我们谈到宋朝文明[00:08:52]

宋朝政治文明的圣[00:08:54]

谈到宋朝物质文明的剩的时候[00:08:56]

我们在这儿所说的宋朝闻名的三高[00:08:59]

也并不存在于整个两宋时期[00:09:02]

而主要呢[00:09:07]

是在北宋[00:09:08]

宋朝的历史自然分为两个阶段[00:09:10]

从公元的960 年到1127年[00:09:14]

这是北宋[00:09:19]

它的首都是在开封[00:09:20]

从1127年到1279年[00:09:23]

这是南宋[00:09:27]

首都是在临安[00:09:28]

也就是现在的杭州[00:09:29]

北宋和南宋[00:09:31]

人们通常都是把它作为一个时代来看待的[00:09:33]

[00:09:37]

他也的确具有一个时代的特征[00:09:38]

他们的皇帝都姓赵[00:09:40]

而且的的确确来自同一个血缘[00:09:42]

但是呃[00:09:46]

当我们认真回顾北宋和南宋的时候[00:09:48]

却会发现[00:09:51]

其实北宋和南宋它是两个精神气质差别极大的两个时代[00:09:53]

北宋和南宋不是一个送[00:10:00]

是两个送[00:10:03]

跟北宋相比[00:10:05]

南宋在物质文明上[00:10:06]

你可以说他还是继续在走一条上坡路[00:10:08]

物质文明有继续的发展[00:10:11]

但是它整体精神面貌上边儿可以说比北宋就差的太远太远了[00:10:13]

北宋在政治上是宽容的[00:10:20]

是能够包容异见[00:10:24]

所以他最优秀的人才[00:10:28]

那些最聪明的头脑都进入了中央政府[00:10:30]

是可以主导这个国家的命运[00:10:34]

但是到了南宋[00:10:37]

政治上就开始趋向于专制[00:10:38]

趋向于压抑[00:10:40]

那些个最聪明的头脑[00:10:42]

最有见识的头脑[00:10:44]

已经没有办法进入到中央、中枢当中来[00:10:46]

领导着这个国家前进[00:10:50]

在北宋[00:10:52]

人们倾向于去寻求新的知识领域[00:10:53]

去开拓进取[00:10:56]

但是到了南宋呢[00:10:58]

人们在知识的[00:11:00]

在思想的发展上面开始趋向于内敛[00:11:01]

所以在北宋整个国家是非常有朝气的是富于改革精神的[00:11:06]

他的社会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00:11:13]

但是那个社会是人人都有希望的是一个精神面貌上非常向上的社会[00:11:17]

下面我提到宋朝的时候[00:11:24]

指的就是北[00:11:26]

长期以来[00:11:32]

宋朝给世人留下的都是软弱不堪、极其落后的负面景象[00:11:33]

这其中也包括没有遭受重大战乱的北宋时期[00:11:38]

然而[00:11:43]

令人奇怪的是[00:11:43]

赵冬梅老师却认为[00:11:45]

和其他的朝代相比[00:11:46]

北宋在短短100年的发展过程中[00:11:48]

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格外抢眼[00:11:51]

甚至连大唐帝国鼎盛时期的开元盛世也远不能及[00:11:54]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更是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页[00:11:59]

那么[00:12:05]

这个千年之前的东方帝国究竟迎来了怎样匪夷所思的繁荣盛世[00:12:05]

耳罩东梅老师这样评价的根据又是什么呢[00:12:12]

在宋朝[00:12:16]

做一个普通的宋朝人其实是可以相当幸福的[00:12:18]

首先呢[00:12:24]

我们从物质生活的角度看[00:12:25]

跟生活在同样那个时代的其他地方的人相比[00:12:28]

做一个宋朝人意味着什么[00:12:34]

做一个宋朝人就意味着你生活在当时全世界最富裕的地方[00:12:37]

你生活在宋朝[00:12:46]

特别是如果你可能生活在宋朝的首都开封[00:12:47]

那就意味着[00:12:52]

你能够享受到在那个时代[00:12:54]

那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00:12:57]

最优质的产品[00:13:01]

还有就是最富足的物质供应[00:13:03]

当然[00:13:07]

仅仅有[00:13:08]

丰厚的物质还不足以让一个人幸福[00:13:09]

能够让一个人感到幸福的话[00:13:14]

就是必须他的愿望[00:13:17]

他的理想是可以得到满足的[00:13:19]

他的生活得是有奔头的[00:13:23]

它的整个的生活状态[00:13:25]

他会觉得周围的生活的秩序[00:13:28]

生活的环境是公平的是舒畅的[00:13:31]

他的生活才可以是有奔头[00:13:35]

宋朝社会也分层[00:13:38]

有高有低[00:13:39]

但是他的社会的各个阶层之间没有绝对严格不可逾越的界限[00:13:40]

在各个阶层之间是开放的[00:13:47]

是你可以通过努力从下面上到上面来的[00:13:51]

如果你努力的话[00:13:56]

你可以上到上面去[00:13:57]

游戏规则是公平的[00:13:59]

是透明的[00:14:02]

你知道你该怎样努力才可以到你想要到的地方去[00:14:03]

如果你是一个宋朝人[00:14:09]

如果你足够聪明又足够勤奋的话[00:14:12]

那么不管家庭出身如何[00:14:16]

你都有可能跻身上层[00:14:19]

改变你自己的命运[00:14:23]

也改变你的家族的命运[00:14:24]

我们先来看宋朝人的物质生活水平[00:14:27]

宋朝人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富足啊[00:14:31]

我们今天谈到富裕程度的话[00:14:35]

常常会用到一个指标[00:14:38]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00:14:40]

在当代世界经济研究当中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曾经做过一个估计[00:14:43]

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280年[00:14:53]

也就是从北宋到南宋[00:14:57]

在这段时间之内[00:14:59]

中国的人口增加了80%[00:15:02]

他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00:15:05]

他的GDP 由450 美元增加到了600美元[00:15:07]

增幅是1/3 [00:15:14]

同一时期[00:15:17]

从960 年到1280年[00:15:18]

欧洲的人口[00:15:21]

增加了70%[00:15:23]

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呢[00:15:25]

是从400美元增加到500美元[00:15:28]

只增加了1 /4 [00:15:32]

不管是从人口的增长[00:15:34]

还是从经济的增长、经济的绝对值以及它的增长率来看[00:15:37]

同一时期[00:15:43]

欧洲都是远远的落后于中国的[00:15:45]

但是在1280年之后[00:15:48]

中国跟欧洲之间的对比形势就发生了一个大逆转[00:15:51]

如果是纵向比较的话[00:15:56]

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仅是超越了之前的任何朝代[00:15:58]

汉唐盛世都是不在话下的[00:16:04]

宋朝的版图虽然比唐朝小很多[00:16:07]

但是他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其实是远远的超过了唐朝的[00:16:10]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一些我们能够找到的指标来做一个对比[00:16:16]

首先呢[00:16:22]

人口[00:16:22]

唐朝人口的峰值出现在唐玄宗的时候[00:16:23]

是891 万户[00:16:27]

宋朝人口的峰值是多少呢[00:16:30]

宋朝人口的峰值出现在宋徽宗的时候[00:16:33]

他是两千万户[00:16:38]

两千万户按照一户五口人计算[00:16:40]

那就是一个e [00:16:44]

这是人口[00:16:46]

宋朝虽然它的面积比唐朝小那么多[00:16:47]

但它的人口是大大的超过了唐朝[00:16:50]

唐朝的三倍以上[00:16:54]

下面我们看垦田的面积[00:16:57]

宋朝的垦田的面积达到了七一到7 .5 亿亩[00:16:59]

这也是比汉朝[00:17:04]

比唐朝都要多得多的[00:17:05]

另外[00:17:08]

铁的产量[00:17:08]

在11 世纪的50 年代[00:17:09]

宋朝的铁的年产量是7124万斤[00:17:12]

从宋朝开始[00:17:18]

冶铁开始烧没了[00:17:19]

燃料改进了[00:17:22]

热效率提高了[00:17:23]

而且宋朝人古风不在用皮囊来古风[00:17:25]

而改用木头做的风箱来古风[00:17:29]

整个的热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00:17:32]

7124万斤的铁产量这个事[00:17:36]

高于当时世界上任何地方的[00:17:39]

我们再来看城市的规模[00:17:43]

宋朝的首都开封的人口[00:17:46]

按照学者的估算有不同的数字[00:17:48]

大概他应该在130万以上[00:17:51]

它是当时世界上[00:17:54]

最大的城市[00:17:57]

最繁荣的城市[00:17:59]

而为了养活这个庞大的城市人口[00:18:02]

宋朝政府需要每年从东南地区调[00:18:05]

600到800万担的粮食[00:18:10]

你就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帝国的富庶程度[00:18:14]

以及这个帝国调运粮食的能力[00:18:17]

我们今天习惯了可能两千万三千万[00:18:20]

像北京这么超大号巨无霸的城市[00:18:23]

你可能对130万没什么感觉[00:18:26]

觉得小[00:18:29]

但如果跟当时世界上其他的城市比一比[00:18:30]

你就知道台风不是小[00:18:34]

而是太大[00:18:36]

在当时欧洲巴黎呢[00:18:37]

巴黎的人口在13 世纪的时候是24万[00:18:41]

伦敦在12 世纪的人口是多少呢[00:18:45]

是3万[00:18:48]

那么到了13 世纪的时候[00:18:49]

伦敦有45000人口[00:18:51]

大家可以想象[00:18:55]

130万跟24万[00:18:57]

或者是跟三万四万五来比[00:19:00]

那开封绝对是一个超大号的城市[00:19:02]

而且这个城市的生活是那样的繁荣[00:19:06]

如果这些数字还不能够让你很直观的感受到开封的富庶繁荣[00:19:10]

宋朝的富庶繁荣的话[00:19:17]

那么就让我带你穿越回1000年以前的开封[00:19:19]

让我们做一次时光的旅行[00:19:24]

大宋王朝建立之后[00:19:27]

政通人和[00:19:29]

物产丰饶[00:19:30]

人口积分[00:19:31]

整个国家呈现出了勃然[00:19:32]

但是[00:19:36]

要说到发展最好的[00:19:36]

那还要数帝国的首都开封[00:19:38]

而开封城的繁荣富庶的盛世景象也在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展现于世人面前[00:19:41]

那么[00:19:50]

这幅传世巨作究竟描绘出了开封成怎样的盛世景象[00:19:51]

在专注宋史研究20 多年的赵冬梅老师眼里[00:19:57]

1000多年前的诵读开封又有着怎样匪夷所思的富庶与繁荣呢[00:20:01]

我们到达开封的时候[00:20:10]

我想最好是早晨[00:20:12]

天还没有亮[00:20:14]

这时候[00:20:16]

人们都在梦里[00:20:16]

那么我们就有机会看清楚开封的街道[00:20:17]

开封最宽的街道是宣德楼南边的那条大街[00:20:22]

那条御街[00:20:27]

这条御街有多宽呢[00:20:28]

这条御街是扩约200余部[00:20:30]

200余部什么概念[00:20:34]

就100多米[00:20:35]

这是开封最宽敞的大街[00:20:37]

这是宋朝的皇帝与民同乐的广场[00:20:39]

是国家举行一些大庆典的地方[00:20:43]

同时这个广场的两边儿[00:20:46]

他是允许老百姓开店做买卖的[00:20:48]

所以你可以想象在白天的时候[00:20:51]

人来人往[00:20:54]

他有多么的热闹[00:20:54]

除了这条100米宽的宣德门外的这条御街以外[00:20:56]

开封一般的最宽的街道是50 步[00:21:02]

也就是25 米左右[00:21:06]

还有30 步的25 部的[00:21:08]

在这些街道的两旁是允许老百姓种树挖井[00:21:11]

秋盖凉棚的[00:21:18]

所以在开封的街道上行走[00:21:20]

你不用担心晒[00:21:23]

也不用担心没有茶喝[00:21:24]

当然[00:21:26]

大家习惯了现代的城市的大[00:21:26]

所以我们还是要举一个同时代的伦敦的例子[00:21:30]

同时期的伦敦还有四万人[00:21:34]

他的街道非常的窄小[00:21:37]

成天呢[00:21:40]

这个街上都是挤满了人、狗、马和猪[00:21:40]

巴黎也是这个样子[00:21:45]

巴黎曾经有一个王子骑在马上[00:21:47]

然后他的马据说是被猪绊了一下[00:21:50]

然后他就他就摔死了[00:21:52]

那是巴黎和伦敦在差不多同一时期[00:21:55]

比开封还晚的时候的样子[00:21:58]

但是在开封的大街上[00:22:01]

他是整齐有序的[00:22:03]

你看不到这些东西[00:22:05]

那么现在[00:22:07]

你可以听到什么声音呢[00:22:08]

我们可以听到像敲鼓一样有节奏的敲击声[00:22:10]

这是什么声音呢[00:22:16]

这不是鼓声[00:22:18]

这是开封那些个早起的糊饼店[00:22:19]

就是烧饼店的伙计[00:22:23]

他们正在起来为这个城市准备早点[00:22:26]

开封最大的两家糊饼店有多大的规模[00:22:29]

这两家最大的糊饼店都有50几台烤炉[00:22:35]

50几台烤炉同时工作[00:22:41]

每家店里头都顾着三四十个伙计[00:22:44]

早上起来[00:22:47]

这些伙计在那儿赶集的赶集儿[00:22:48]

然后把那个烧饼刻上花儿的[00:22:51]

着花儿的浊化[00:22:55]

然后把做好了的烧饼[00:22:56]

放到炉子里边儿的做这些工作就是整齐有序的工作[00:23:00]

从糊饼店的规模你就可以想象这个城市的居民的规模[00:23:05]

以及这个城市的生活的状态[00:23:10]

整个开封城就在胡饼店的这种[00:23:13]

敲击声中就开始了一天[00:23:18]

[00:23:21]

如果你等不及这个糊饼出炉的话[00:23:21]

我们也可以去早市上买点儿吃的[00:23:25]

开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夜城[00:23:28]

在此之前[00:23:34]

中国的城市[00:23:36]

特别是都城[00:23:37]

都是要按点儿关门儿暗点宵禁的[00:23:39]

就是夜夜里头不允许随随便便的出去的[00:23:42]

只有从开封开始有夜市[00:23:45]

有早市、夜市和早市在有的地方是能够街上的那种特别热闹的地方[00:23:49]

而且开封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放型的帝国都城[00:23:55]

我们大家都会赞美唐代的长安[00:24:01]

但是唐代的长安的样子跟我们今天的城市的样子是完全不一样的[00:24:05]

他是大城里边儿套着无数个小城[00:24:12]

商业区和住宅区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00:24:16]

每一个小格子都是有墙有门的[00:24:21]

到一定的点钟之后[00:24:25]

不但大门[00:24:26]

城市的大门要下要[00:24:28]

要关门[00:24:30]

要下药[00:24:31]

这些小格子的门也是要关掉的[00:24:32]

街上没有行人[00:24:35]

而且唐代的长安[00:24:37]

所有的商业活动都只能在两个封闭的空间里边儿进行[00:24:40]

这两个封闭的空间呢[00:24:46]

就是一个东市[00:24:48]

一个西市[00:24:49]

只有到了开封[00:24:51]

是可以临街开市的[00:24:54]

如果你觉得这个地方合适[00:24:57]

人来人往[00:24:59]

客流量足够[00:25:00]

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个地方开一个商店[00:25:01]

就像我们今天这样[00:25:04]

住宅区和商业区是可以挨着的[00:25:06]

像今天这种[00:25:10]

近代面貌的城市是从[00:25:12]

北宋的开封开始的[00:25:16]

而逛街这回事儿[00:25:18]

今天的女人们[00:25:20]

尤其是女生特别喜欢的[00:25:21]

逛街这回事儿[00:25:24]

其实也是从北宋的[00:25:25]

开封开始的[00:25:28]

我们继续在开封的大街上走[00:25:31]

你看凡是那些比两边的建筑都高的[00:25:33]

门口张灯结彩的那些个[00:25:37]

高大的建筑[00:25:41]

有门楼的[00:25:42]

高大的建筑那是什么内[00:25:43]

都是得道官府许可的[00:25:45]

官府酿酒许可的大酒店[00:25:49]

开封人管这个酒店叫做正电[00:25:52]

开封有多少正殿[00:25:56]

开封有72 家正店[00:25:57]

在这72 家正店里边儿最有名、最高大的名字叫做白矾楼[00:26:01]

白矾楼有多高呢[00:26:08]

有三层[00:26:09]

白矾楼是三层相高[00:26:10]

五楼相向[00:26:13]

各有飞桥栏槛[00:26:15]

明暗相通[00:26:17]

珠帘绣额[00:26:19]

灯烛要晃[00:26:20]

非常的热闹[00:26:23]

你可以想象一下[00:26:24]

当然我个人最喜欢的[00:26:26]

如果可以去的话[00:26:28]

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清风楼[00:26:29]

最适合去清风楼的季节是什么季节[00:26:33]

就是初夏季节[00:26:37]

那时候九下来了[00:26:39]

我们不要别的下酒菜[00:26:40]

我们只要刚刚下来的轻信[00:26:42]

或者是刚刚泛红的樱桃[00:26:45]

用来下酒是最好的[00:26:48]

美食需要有美器来配[00:26:51]

在开封只要是在酒店里边儿[00:26:53]

只要两个人喝酒[00:26:57]

对做伙计给你摆上来的这些酒器食器都是什么呢[00:26:59]

一个柱子[00:27:04]

一个碗[00:27:05]

然后还有两副盘子和碟子[00:27:06]

除此之外呢[00:27:10]

还有三五个放果菜的蝶儿[00:27:12]

另外还有三个大碗用来盛水菜的[00:27:15]

一副住晚[00:27:19]

两副吃碟[00:27:21]

还有筷子[00:27:22]

再加上五个碟子[00:27:24]

三五个晚[00:27:25]

你会觉得很稀松平常[00:27:26]

对吗[00:27:29]

如果我告诉你说[00:27:29]

所有这些家伙事儿都是用银子做的[00:27:31]

你就不会觉得平常了吧[00:27:35]

所有这些家伙事儿[00:27:37]

就两个人坐在那儿[00:27:39]

店里的伙计给你端上来的这些东西[00:27:41]

就这些气你用来盛酒盛菜的这些个餐具、酒具[00:27:44]

加起来所用的银子就接近于近百两[00:27:50]

这么贵重的物件儿[00:27:56]

就拿来招呼普通的客人[00:27:58]

你能想象开封酒店的气派还有东京的负数了吧[00:28:02]

除了大酒店之外呢[00:28:07]

开封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店[00:28:09]

包括南食店、北石店[00:28:12]

还有川饭店[00:28:15]

我们今天说川菜为一种[00:28:16]

南方和北方的饮食不一样[00:28:18]

这个在开封已经有了[00:28:20]

除此之外[00:28:22]

开封还有非常非常发达的餐饮服务业[00:28:23]

我带着你[00:28:27]

你带着钱啊[00:28:28]

我们可以在开封[00:28:29]

只要你带着钱足够[00:28:31]

我们可以在开封任意找一个地方[00:28:32]

比如说王驸马家的花园儿[00:28:35]

或者如果你愿意的话[00:28:38]

我们也可以看看司马光家的独乐园[00:28:39]

如果他闲着的时候[00:28:43]

我们也可以借她的地方[00:28:45]

在那个地方我们白酒[00:28:47]

我们两个饮酒赋诗[00:28:49]

你跟我就只需要坐在那儿饮酒赋诗[00:28:51]

附庸风雅就可以了[00:28:55]

剩下所有的那些[00:28:56]

比如说准备韭菜[00:28:58]

把韭菜在那儿布置好[00:29:00]

然后收拾这些个东西[00:29:01]

那都是有专门的公司来做的[00:29:04]

这就是开封[00:29:06]

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地方[00:29:08]

是一个吃货的快乐天堂[00:29:11]

当然[00:29:14]

就算我们是伟大的吃货[00:29:15]

到开封去也不能够只是吃[00:29:18]

我们还要去大相国寺的书店[00:29:21]

买很多很多的书[00:29:25]

没错[00:29:27]

就是[00:29:28]

今天在拍卖场上级值钱的一页书[00:29:29]

比一夜黄金还值钱的宋版书[00:29:33]

我们在课本里头学过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00:29:37]

这是在北宋的庆历年间[00:29:42]

也就是1040 年代[00:29:44]

这是我们都学过的[00:29:47]

也都是我们所赞美的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00:29:48]

但事实上[00:29:51]

活字印刷术对当时所起的作用其实是很小的[00:29:53]

真正影响了当时的[00:29:58]

书籍的信息传播的方式的是雕版印刷[00:30:01]

就在木头上[00:30:06]

可以整块的木板[00:30:07]

然后用来印刷书籍[00:30:08]

雕版印刷是从唐朝开始的[00:30:11]

但是他真正改变了人们获取书籍的方式还是在宋朝[00:30:14]

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广泛使用[00:30:20]

宋朝可以说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大爆炸[00:30:23]

在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00:30:30]

那时候人们想要得到一本书还是很不容易的[00:30:32]

哪怕是像史记、汉书这样的[00:30:35]

大家都读的这种书[00:30:38]

所以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如果得到了一本史记[00:30:40]

那得赶紧的赶紧看[00:30:43]

赶紧背[00:30:45]

赶紧抄下来[00:30:46]

要不然过了这村没这店儿了[00:30:48]

可是到了苏式生活的年代[00:30:50]

苏轼成年之后[00:30:53]

因为雕版印刷术它已经变成一个商业的行当[00:30:55]

所以书籍就变得非常容易得到[00:30:59]

[00:31:03]

宋代有几个雕版印刷的中心[00:31:03]

浙江、福建[00:31:06]

还有四川[00:31:08]

其中福建的麻纱书法的书印的是质量比较差[00:31:10]

但是她特别特别的便宜[00:31:14]

这些个便宜的书就让那些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得到书[00:31:17]

有机会得到书就有机会读书[00:31:23]

有机会读书就有机会上进[00:31:26]

宋朝社会的识字率比之前的任何时代都高[00:31:30]

而且宋朝的周线普遍设立了官学[00:31:36]

就是官府的学校[00:31:40]

这些官府的学校在北宋晚年的时候普遍设立了小学[00:31:41]

就是让孩子们也可以进来读书[00:31:47]

而且你能想象吗[00:31:49]

在那个时代[00:31:51]

为了表示公平[00:31:53]

他对于平民子弟其实是有配额的[00:31:54]

有专门的配额给平民子弟[00:31:58]

甚至那些个住在居养院里边的孤儿[00:32:00]

也是有机会受到小学教育的[00:32:05]

这是官方的小学[00:32:09]

这是官府设立的小学[00:32:10]

除了官府设立的小学之外呢[00:32:13]

[00:32:16]

宋朝还有很多的[00:32:16]

[00:32:19]

私人设立的小学[00:32:19]

私学[00:32:20]

这些私学的规模有的就是十几20个娃[00:32:22]

有的那就很大[00:32:25]

比如说苏轼曾经读过的小学[00:32:26]

有上百人之多[00:32:29]

人们为什么要念书呢[00:32:31]

可能有的人就是很简单[00:32:33]

他就是想识几个字儿[00:32:36]

学习简单的算数[00:32:38]

不让人猛[00:32:39]

而且能够读懂官府的公文[00:32:40]

方便跟人打交道[00:32:43]

但是很多人在那个时代送孩子去念书[00:32:45]

也跟我们今天希望孩子好好念书[00:32:49]

是一个道理[00:32:53]

干嘛呢[00:32:54]

就是希望他能够读书[00:32:55]

然后去考科举[00:32:58]

挣一个好前程[00:32:59]

宋朝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赵恒曾经有一首励学篇说[00:33:01]

富贵不用买良田[00:33:09]

书中自有千钟粟[00:33:11]

安居不用架高楼[00:33:14]

书中自有黄金屋[00:33:17]

娶妻莫恨无良媒[00:33:20]

书中自有颜如玉[00:33:23]

出门莫恨无人随[00:33:25]

书中车马多如簇[00:33:28]

男儿欲遂平生志[00:33:31]

五经勤向窗前读[00:33:34]

这是皇帝的号召[00:33:38]

在宋朝[00:33:40]

人们开始了一个新的梦想[00:33:41]

这个梦想是什么[00:33:43]

就是朝为田舍郎[00:33:45]

暮登天子堂[00:33:47]

早晨你还是一个两脚泥巴的农夫[00:33:49]

那么到了晚上[00:33:52]

就可以摇身一变[00:33:54]

登上天子的殿堂[00:33:55]

成为国家的栋梁[00:33:57]

怎么变呢[00:33:59]

当然就是通过科举考试[00:34:00]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00:34:08]

在之后又延续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00:34:10]

历经1000多年[00:34:14]

是封建帝王选拔人才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00:34:16]

然而[00:34:21]

在赵冬梅老师看来[00:34:22]

虽然已经历经了隋唐两个朝代[00:34:23]

但科举考试只有到了宋朝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00:34:26]

那么[00:34:32]

历经300余载的科举制度在宋朝究竟发生了怎样令人耳目一新的巨变[00:34:32]

他对大宋王朝盛世的形成又起到了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呢[00:34:39]

请继续收看中国故事富强篇[00:34:46]

幸福的宋朝人[00:34:49]

科举考试其实按照现在学者的分析[00:34:53]

是说从隋朝就开始啊[00:34:56]

但是只有到了宋朝[00:34:59]

特别是从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开始[00:35:01]

科举的门才大大的敞开了[00:35:05]

之前的唐代的录取规模是[00:35:08]

比如说每年是70 个人[00:35:11]

那么到了宋朝[00:35:13]

录取规模就达到了每年360 个人[00:35:14]

录取规模大大的增加了[00:35:18]

这个门开的更大了[00:35:21]

在唐代的时候[00:35:23]

科举考上了[00:35:25]

是不能直接做官的[00:35:26]

你还要等[00:35:27]

还要去人事部门在通过一个考试[00:35:28]

然后看看你能不能当官[00:35:32]

到了宋朝就不是这样[00:35:34]

科举考中了[00:35:35]

立刻就可以获得一个职位[00:35:36]

就可以开始当官了[00:35:39]

而且在宋朝[00:35:40]

特别是北宋前期[00:35:42]

如果你考得好的话[00:35:43]

那真的是不十年可以做志工[00:35:45]

清就不到十年当上宰相[00:35:48]

这样的事情是有过的[00:35:51]

在宋朝[00:35:53]

因为录取的规模[00:35:55]

还有就是升迁的速度都大大的提高了[00:35:57]

科举虽然不是始于宋[00:36:01]

但是我们可以说中国的科举时代是始于宋[00:36:04]

只有从宋代开始[00:36:10]

通过科举[00:36:13]

不管家庭出身如何[00:36:14]

通过科举[00:36:16]

通过读书[00:36:17]

通过五经勤向窗前读[00:36:19]

来改变个人的命运[00:36:22]

从而改变家族的命运[00:36:24]

才真正成为了一种可能[00:36:26]

重大的科举考试可以说是相当的公平的[00:36:29]

它有一系列非常发达的防止作弊的这种考试技术[00:36:34]

欧阳修曾经说本朝的科举是什么[00:36:41]

无情如造化[00:36:44]

至公如权衡[00:36:46]

就是说本朝的科举制度就好像大自然一样公正[00:36:48]

这个真不是吹牛[00:36:54]

比如说我们今天知道高考阅卷当中有那个把[00:36:55]

名字胡起来[00:37:00]

宋朝这个技术就有了[00:37:01]

叫做胡明[00:37:04]

胡明制度、试卷密封制度都是宋朝就有了[00:37:06]

而且宋朝在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当中[00:37:11]

比我们今天高考还要发达[00:37:15]

它有一套什么样的制度[00:37:17]

叫做腾路[00:37:19]

考生的考卷需要用抄书手[00:37:21]

用统一的字体抄一遍之后[00:37:24]

才送给考官去阅卷[00:37:28]

你想要在卷子上做什么手脚[00:37:31]

做个什么记号之类的[00:37:33]

那是完全没可能[00:37:35]

这种技术上的发达[00:37:37]

防止作弊技术的发达[00:37:39]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追求公平[00:37:41]

就是为了给那些普通考生[00:37:45]

那些没有家族背景的考生以更大的机会、更大的空间[00:37:48]

我们假定考试制度是绝对公平的[00:37:54]

可以做到100%的公平[00:37:57]

但是教育资源的分配永远都不是公平的[00:37:59]

他做不到100%的公平[00:38:04]

官员子弟肯定是会占到一定的优势的[00:38:07]

所以普通考生有时候是会有抱怨的[00:38:11]

面对普通考生的抱怨投诉[00:38:15]

宋朝的皇帝还有宰相大臣也是能够认真对待的[00:38:18]

比如说在1038年[00:38:23]

就是司马光考中内一榜[00:38:25]

初试放榜之后[00:38:28]

那帮考生就不干了[00:38:29]

因为他们发现在这个榜上有相当多的高干子弟[00:38:30]

于是[00:38:35]

这些考生就开始闹了起来[00:38:35]

这个闹的结果是什么[00:38:38]

这五个高干子弟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复试[00:38:40]

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考试[00:38:45]

而且事实上这五个人答的也确实不错[00:38:47]

但是皇帝为了平息普通考生的愤怒[00:38:51]

还是让这五个人[00:38:55]

这五个高干子弟就下去[00:38:57]

就在宋朝这种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00:38:59]

以及在这个考试制度推行的过程当中[00:39:03]

皇帝、国家机器所追求的公平正义[00:39:08]

给了老百姓一个向上走的希望[00:39:13]

给了他们一个朝为田舍郎[00:39:17]

暮登天子堂的梦想[00:39:20]

让他们知道[00:39:23]

如果我们家的子弟聪明[00:39:24]

我的儿子聪明[00:39:26]

男儿欲遂平生志[00:39:28]

五经勤向窗前读是可以做到[00:39:30]

这是一个宋朝梦[00:39:35]

这个宋朝梦就让宋朝的老百姓对于宋朝国家、宋朝的朝廷具有一种向心的力量[00:39:37]

有一种支持的力量[00:39:45]

它让整个社会的氛围是相对和谐的[00:39:47]

让整个社会是有一种向上的精神的[00:39:52]

我们可以说[00:39:57]

宋朝社会是一个给人希望的社会[00:39:58]

个人是有希望的[00:40:01]

家族是有希望的[00:40:04]

而物质的生活又是如此的富裕[00:40:06]

所以你可以想象[00:40:10]

如果我们有机会穿越回去的话[00:40:11]

做一个宋朝的老百姓[00:40:14]

应当是[00: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