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
  • 反馈

《《百家讲坛》 20160109 开元盛世(上部)12 一言难尽李林甫》歌词


歌曲: 《百家讲坛》 20160109 开元盛世(上部)12 一言难尽李林甫

所属专辑:百家讲坛(2013-2016)

歌手: 百家讲坛

时长: 38:10

播放 下载lrc歌词 下载纯文本歌词

《百家讲坛》 20160109 开元盛世(上部)12 一言难尽李林甫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00:00:00]

在唐玄宗重用的宰相李林甫以19 年的任期位居榜首[00:00:03]

塔是祸国的奸臣还是干练的立裁[00:00:09]

开元盛世上古第12 集一言难尽李林甫[00:00:13]

[00:00:27]

李林甫是玄宗朝执政时间最长的宰相[00:00:34]

他19 年的任期相当于玄宗朝的1/3 [00:00:39]

因此[00:00:43]

唐玄宗统治无论是好是坏[00:00:44]

都和李林甫有着密切的关系[00:00:47]

虽然历史上很多人都把唐朝由盛转衰的源头算在了李林甫的头上[00:00:50]

但也正是在李林甫担任宰相时期[00:00:56]

唐朝的国力达到鼎盛状态[00:00:59]

所以我们很难用忠臣或是奸臣的概念来定义李林甫[00:01:02]

那么[00:01:08]

李林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00:01:08]

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做客百家讲坛[00:01:11]

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开元盛世上部第12 集一言难尽李林甫[00:01:15]

这个李林甫啊[00:01:24]

这个人恐怕是唐朝宰相当中最有名的之一了[00:01:26]

但是可惜的是[00:01:32]

他这个名儿啊[00:01:33]

他是千古骂你[00:01:34]

唐朝后期有个宰相叫崔群[00:01:36]

回顾唐朝历史的时候[00:01:40]

曾经说过这样的一番话[00:01:42]

这个话可以说呀[00:01:44]

颇具有代表性[00:01:45]

我们来看一下崔群是怎么样评价[00:01:47]

他说人皆以天宝15年[00:01:49]

麓山自范阳起兵市里乱分时[00:01:52]

臣以为开元20年吧[00:01:57]

贤相张九龄专任奸臣李林甫里乱[00:01:59]

自此以分[00:02:04]

他的意思是说[00:02:07]

人都说安禄山[00:02:09]

安史之乱是唐朝走向衰落的这个呃[00:02:12]

标志这个呢[00:02:16]

我认为啊不是[00:02:18]

他说[00:02:21]

安禄山叛乱的祸根早在20 多年前[00:02:22]

早在这判断20 多年前[00:02:27]

也就是说吧[00:02:29]

宰相张九龄之职任用李林甫[00:02:31]

这个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了[00:02:34]

就这个意思[00:02:38]

你要知道崔群这个观点和真具有代表性啊[00:02:40]

可以说他左右了后来1000多年人们的历史观[00:02:43]

可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00:02:48]

我们怎么样来评价历史人物[00:02:50]

我觉得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简单地用好与坏[00:02:53]

一个人是复杂的[00:02:59]

而且历史大势[00:03:01]

往往是自然人是[00:03:03]

交织在一起综合作用的结果[00:03:08]

这个人是有时候[00:03:11]

不是个人[00:03:14]

可以扭转的历史形势是复杂的[00:03:16]

具体到我们今天所说的李林甫这个人身上[00:03:21]

也是复杂的[00:03:24]

李林甫[00:03:26]

大家都说他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00:03:28]

都说他是一代奸相[00:03:32]

其实你要我来评价这个人[00:03:34]

我要说这个人很复杂[00:03:37]

一方面[00:03:40]

有着超强的行政才干和威望[00:03:42]

另外一方面[00:03:45]

他又在人格上实在是不足取[00:03:47]

他非常的矛盾[00:03:50]

你说他是[00:03:53]

导致唐朝衰落的一个罪魁祸首[00:03:55]

我们一般来讲[00:03:59]

公认说说导致唐朝衰落的是三大罪魁[00:03:59]

安禄山、杨国忠[00:04:03]

李林甫要我说安禄山[00:04:05]

当然[00:04:07]

首先这人一点都不冤[00:04:07]

至于杨国忠呢[00:04:09]

其实杨国忠阿纯属于一个无德无能之人[00:04:11]

但是他在任的时候[00:04:15]

说实话[00:04:16]

安史之乱已经是箭在弦上[00:04:17]

不得不发了[00:04:19]

杨国忠蠢就蠢在她不知道怎么样去扭转这个局面[00:04:20]

甚至还对这个叛乱应该说是这个[00:04:25]

起到了推动的作用[00:04:30]

这是他愚蠢的地方之所在[00:04:32]

ER [00:04:34]

李林甫这个人[00:04:35]

你去看他的一生的事迹[00:04:37]

很有意思[00:04:39]

就在他在任期间[00:04:41]

唐朝的国力继续向上[00:04:43]

达到了一个巅峰[00:04:45]

就他在他在任期间[00:04:48]

唐朝的制度建设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00:04:50]

他本人也很有威望[00:04:55]

那么[00:04:57]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后来的乱局[00:04:58]

我们给予他的历史评价公正与否呢[00:05:02]

我们不能简单的相信那些古代那些历史学家给予李林甫的那些评价[00:05:06]

因为他们都把李林甫作为一个奸臣[00:05:11]

一个纯粹的奸臣来看待[00:05:14]

所以他们笔下的李林甫当然是都是负面的形象[00:05:16]

我们今天要分析的这个李林甫[00:05:21]

是拨开这些历史名物[00:05:23]

我们来立体的、客观的[00:05:25]

用一个客观的视角来审视一下这个人[00:05:27]

李林甫拥有超高的才华[00:05:31]

同时[00:05:35]

他的人格的确又比较低下[00:05:35]

这个人的出身应该说[00:05:40]

不算很高[00:05:43]

虽然说他是一个唐朝宗史[00:05:44]

算起来还算是宗史[00:05:48]

但是呢[00:05:50]

纵使那阵儿发展到发展到唐玄宗时期呢[00:05:51]

宗史的人也海了去了[00:05:54]

有这么有这么一个[00:05:56]

没这么一个也无所谓[00:05:58]

因此呢[00:06:00]

它是从这个可以说是从基层啊[00:06:01]

一步一步干起来的[00:06:04]

而且这个人文化水平不高[00:06:06]

李烈夫这个人[00:06:07]

他是宇文融把它推荐为御史中丞的[00:06:10]

后来又曾经担任过吏部和刑部的这个赤狼[00:06:14]

要说这个人[00:06:19]

那文化水平啊[00:06:19]

并不高[00:06:21]

可是有意思的一点是[00:06:22]

自古以来[00:06:24]

好像[00:06:25]

行政才能这件事儿[00:06:27]

跟文化水平不见得划等号[00:06:29]

高分低能[00:06:33]

低分高能[00:06:35]

这种现象都有[00:06:36]

那么毫无疑问[00:06:37]

李林甫属于后一者[00:06:38]

就是那个低分高能的这种人[00:06:40]

李林甫在基层工作期间[00:06:43]

应该说也是积攒了很丰富的这个经验[00:06:45]

到了当宰相的时候[00:06:49]

他也有很多的这个制度建设[00:06:50]

有很多的这个正面的这个是几后来一直到安史之乱以后[00:06:53]

那时候李林甫已经去世了[00:07:00]

安史之乱以安史之乱以后[00:07:02]

这个唐玄宗在成都避难的时候跟进陈回顾这个以往的这些人物的时候[00:07:05]

评价李林甫[00:07:10]

那么唐玄宗说了这么一句话[00:07:13]

他说李林甫之才不多得[00:07:15]

意思是说[00:07:18]

李林甫这样的才有这样才干的人[00:07:19]

那可不可多得[00:07:21]

而她旁边的大臣裴士淹呢[00:07:23]

看来也赞成这样的[00:07:26]

观点[00:07:30]

裴实验是这样回答的[00:07:31]

他说[00:07:32]

诚如圣旨[00:07:33]

进食无仇[00:07:34]

您说的对[00:07:36]

李林甫要论才干[00:07:37]

在当时来说[00:07:40]

那可是无人可比[00:07:41]

[00:07:43]

就是这个意思[00:07:43]

李林甫可以说是一个行政能力相当出色的人[00:07:45]

以至于安史之乱都爆发了[00:07:50]

而且人们都把安史之乱的祸源归结到他的身上[00:07:52]

即便在这个时候[00:07:56]

唐玄宗仍然认为李林甫是一个有才干的人[00:07:57]

李林甫的才能由此可见一斑[00:08:02]

那么[00:08:05]

李林甫都有哪些才干呢[00:08:05]

我们来看一下他的才干体现的第一点就是它拥有超强的制度设计能力[00:08:09]

你当了一个宰相[00:08:17]

一个宰相的才干[00:08:19]

那就不是去做那些具体的琐碎的事物[00:08:21]

而是有没有全局观[00:08:25]

能不能有顶层设计的能力[00:08:27]

那么毫无疑问[00:08:29]

李林甫[00:08:31]

是具有的[00:08:31]

它有很多的改革[00:08:33]

我们首先看来看一下它的这个税收的这个改革[00:08:34]

开元时期唐朝言行的仍然是均田制[00:08:38]

但是[00:08:42]

均田制在这时候已经走向了崩溃、瓦解[00:08:43]

而这个历史大局是说实话[00:08:47]

任何人也改变不了[00:08:51]

李林甫改变不了[00:08:54]

唐玄宗也改变不了[00:08:55]

谁也改变不了[00:08:57]

因为均田制走向瓦解是必然的[00:08:58]

因为均田制的诞生本身就是北魏特殊历史条件下才能诞生的事物[00:09:01]

那么此时呢[00:09:08]

人口不断地增加[00:09:09]

耕地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00:09:11]

所以[00:09:14]

土地还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00:09:15]

因此[00:09:18]

[00:09:20]

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就日渐尖锐[00:09:20]

造成了大量的农民啊逃亡[00:09:23]

土地兼并开始出现[00:09:27]

李林甫作为宰相[00:09:30]

他当然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扭转这个历史大趋势[00:09:32]

他所做的工作也主要就是缝缝补补[00:09:36]

首先它不能破坏啊现有的既定的这个经济结构[00:09:39]

他在开元25 年颁布了新的潜力[00:09:45]

这个潜力对税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00:09:49]

提高了护税和地税在税收当中的比重[00:09:53]

多多少少啊[00:09:59]

有了一点儿已从以人头为本[00:10:00]

以人为本向以资产为本这个方向的多多少少有点儿有点儿改变了[00:10:03]

你要知道这是土地兼并已经出现了[00:10:09]

那么这个土地多的人多承担一点[00:10:12]

多承担一点税收[00:10:15]

这是比较公平的[00:10:16]

所以说这个潜力改革虽然没有完全的改变历史大趋势[00:10:18]

但是呢[00:10:23]

总的来说还是向着更加合理啊[00:10:24]

更加公平这个方向发展[00:10:27]

这是所谓税收的改革[00:10:29]

第二一个法律改革[00:10:30]

从开元22 年开始[00:10:33]

李林甫和牛仙客一起主持了律令格式的改革[00:10:37]

这个工作很艰难[00:10:42]

为什么呢[00:10:43]

涉及的条文多达7200 余条[00:10:44]

桃园[00:10:49]

也就在这个时时间之后[00:10:51]

编纂成功了[00:10:53]

这是中国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部所谓行政法典[00:10:55]

当然了[00:10:59]

堂六点的最初的修修传者是张月和张九龄[00:11:00]

但是最后完成是在李林甫在任期间完成的[00:11:05]

所以最后的署名是李林甫[00:11:08]

而且说实话[00:11:10]

李林甫本人的确也对这本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00:11:11]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00:11:15]

这个兵役改革[00:11:17]

阿均田制的逐渐的瓦解[00:11:19]

导致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逐步的这个瓦解[00:11:22]

当然了[00:11:27]

这个娃府兵制的瓦解从唐高宗时期开始就已经比较严重[00:11:28]

到了唐玄宗时期[00:11:34]

这个兵员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00:11:36]

我们前面讲过[00:11:39]

张月在任期间[00:11:40]

张月曾经主持过一场改革[00:11:42]

他呀[00:11:45]

让国家出钱进行募兵[00:11:45]

然后建立一支常常从宿卫军[00:11:49]

这个改革应该说比较成功[00:11:53]

A 在京师附近那招募了12万[00:11:55]

病例[00:11:59]

因此[00:12:00]

唐玄宗很高兴[00:12:00]

唐玄宗想把这个制度啊[00:12:02]

给他推广到全国去[00:12:04]

而此事的主持者不是别人[00:12:06]

就是李林甫[00:12:08]

当然了[00:12:10]

我们也知道啊[00:12:11]

这个改革后来被视为是造成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之一[00:12:13]

因为它造成了边境军队实力膨胀[00:12:19]

而内地空虚这样的一个局面[00:12:24]

位安禄山[00:12:27]

掀起叛乱可以说创造了条件[00:12:29]

但是试问一下[00:12:32]

谁当时能预料到这个局面[00:12:34]

这因为这种改革在当时的人看来是势在必行的[00:12:37]

这是所谓兵役的改革[00:12:41]

到了天宝八年[00:12:43]

李林甫建议皇帝[00:12:44]

停兵府上下鱼夫[00:12:46]

这个[00:12:50]

这张图片请大家看一下[00:12:50]

这就是唐代的愚夫啊[00:12:51]

那上面有阿拉伯数字[00:12:53]

白的哈[00:12:54]

那个是考古编号[00:12:55]

这个鱼符是干什么用的呢[00:12:56]

于福是唐代上下级调兵时候使用的信物[00:12:58]

就相当于先秦和秦汉时期人们使用的[00:13:04]

调兵用的那个虎符和那个作用是一样的[00:13:08]

那么停上下于福意味着什么[00:13:12]

秦兵府上下鱼凫意味着[00:13:16]

[00:13:19]

唐朝的府兵制正式宣告结束[00:13:19]

府兵辅名存而实亡[00:13:23]

就是这个意思[00:13:28]

我们下面再来看一下长形只改革[00:13:29]

什么叫长行旨改革呢[00:13:32]

这是一个税收办法的一个改革[00:13:34]

早年间[00:13:37]

每次到了税收的时候[00:13:38]

都要由度支司向全国下这个[00:13:41]

各地政府下这个[00:13:44]

只服啊呃[00:13:45]

规定今年的税收的总额[00:13:47]

征收的办法等等等等这种这种管理制度啊[00:13:50]

给地方上的自由裁量权很小[00:13:54]

地方的手脚都被束缚起来了[00:13:58]

这个不说[00:14:00]

而且呢[00:14:01]

行政成本也够巨大的[00:14:01]

为啥呢[00:14:03]

因为每次要颁布这个斑布纸符的时候[00:14:04]

每年光用纸就要超过50万张[00:14:08]

要聚集一大批超出手[00:14:12]

而且还累个贼死[00:14:14]

就这才能把这些只付给抄写完毕[00:14:16]

当然有人可能就要说了[00:14:19]

那么唐朝不是有印刷数码[00:14:21]

是现在考古资料向我们证明一件事儿[00:14:22]

就是唐朝大概在呃[00:14:26]

开源以前已经出现了印刷术[00:14:29]

可是问题在于[00:14:31]

有不代表着普及啊[00:14:33]

那个印刷书那阵还很幼稚啊[00:14:37]

应用范围也很窄[00:14:39]

政府文书主要还是靠抄写[00:14:40]

所以光每年抄写就要付出巨大的一个成本[00:14:43]

那么李林甫看到了这个问题[00:14:47]

李林甫后来就跟各地长官进行了协同的一个协商[00:14:49]

最后[00:14:53]

他啊把大家商量好的这个办法[00:14:55]

拟定了一个叫做长形纸条这样的一部书[00:14:58]

这个把征税的办法这些东西都给固定下来[00:15:03]

不要每年去重新发布[00:15:08]

咱们把它给固定下来[00:15:10]

固定下来之后呢[00:15:11]

每年到了税收的时候[00:15:13]

由中央向地方上发一两只就可以了[00:15:15]

规定今年你们这儿征收的一个总额[00:15:20]

就可以了[00:15:24]

地方上怎么样征收[00:15:25]

那是地方上自由裁量的事情[00:15:28]

换句话说啊[00:15:31]

这个改革有两大效果[00:15:32]

第一[00:15:34]

节省了行政[00:15:35]

这个行政成本啊[00:15:37]

光那纸张一下子就节省了很多[00:15:39]

这是一个[00:15:41]

第二一个[00:15:42]

他给了地方上一定的自由权[00:15:44]

这个在财政史上应该说是意义重大[00:15:47]

李林甫才干第二点[00:15:51]

李林甫这个人颇具威望[00:15:53]

a [00:15:56]

朝野上下对李林甫啊[00:15:57]

那是非常服的[00:15:59]

你可不要受史书的影响[00:16:01]

史书当中告诉我们李林甫是个什么样的人[00:16:02]

说他是个口蜜腹剑[00:16:05]

口是心非之人[00:16:06]

是个阴险狡诈之人啊[00:16:08]

历史上都是这样描述的[00:16:09]

但是你翻开史书[00:16:12]

你再仔细看的话[00:16:13]

你会发现与李林甫同时代的人对他呀[00:16:14]

都是敬佩有加[00:16:18]

很服气他[00:16:19]

你比方说李林甫这个人文化水平不高[00:16:21]

但是人家李林甫[00:16:24]

在担任国子司业的时候[00:16:27]

据记载[00:16:30]

飓风是文件记载[00:16:31]

记载说说国子监那坡镇钢G [00:16:32]

意思是说把国子监治理的非常好[00:16:36]

井井有条[00:16:39]

这点就很让人钦佩[00:16:41]

他文化水平不高[00:16:43]

而国子司业[00:16:44]

什么叫国子司业[00:16:45]

国子司业就相当于国立最高学府的副校长[00:16:47]

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00:16:52]

干这么样一个植物[00:16:54]

却干得是有声有色[00:16:56]

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很有办法[00:16:58]

这个人的确是非常具有威望[00:17:00]

他当宰相期间大权在握[00:17:03]

但是呢[00:17:06]

它与我们想象当中的一般的奸臣不一样[00:17:07]

一般的奸臣都用权呐[00:17:10]

给自己捞钱啊[00:17:12]

等等等等[00:17:12]

但是李林甫不一样[00:17:13]

李林甫做事儿[00:17:14]

颇有法度[00:17:16]

据说是啊[00:17:18]

基本上能够做到依法做事[00:17:20]

史书是这样评价他说说李林甫这个人[00:17:23]

自处台衡[00:17:27]

动寻革命[00:17:28]

衣冠士子非常调无是进之门[00:17:30]

所以秉钧20年[00:17:33]

朝野侧目[00:17:34]

惮其威权[00:17:36]

意思就是说[00:17:37]

李云甫这个人当宰相期间[00:17:38]

能够做到依法办事[00:17:40]

尤其在人事任免这样的这个敏感问题上[00:17:42]

一般来讲不走后门儿[00:17:46]

不徇私舞弊[00:17:48]

所以说大家对他还是比较服的[00:17:50]

他是一个很有威望的人[00:17:53]

他这个威望啊[00:17:55]

到了何等地步呢[00:17:57]

我们来说一件事儿[00:17:58]

你就知道说一下他和安禄山之间的关系[00:18:00]

安禄山从开元后期开始啊[00:18:04]

得到了皇帝的信任[00:18:06]

很得宠[00:18:08]

[00:18:09]

皇帝拜其为大夫[00:18:09]

安禄山这个人大家也知道[00:18:11]

Na 赳赳武夫对不对[00:18:13]

也没多少文化水儿啊[00:18:15]

本来就非常的莽撞[00:18:16]

大大咧咧的[00:18:18]

这回又受到了皇帝的宠信[00:18:19]

那家伙那走起路来的鼻孔都是朝天的[00:18:20]

就这么一副做派[00:18:25]

但是呢[00:18:27]

他最怕李林甫[00:18:28]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怕[00:18:30]

但是后来李林甫让他怕a [00:18:33]

李林甫啊[00:18:35]

把他给制服了[00:18:36]

怎么制服的呢[00:18:37]

这说起来挺有意思的[00:18:38]

李林甫啊[00:18:41]

有一个同党叫王洪[00:18:42]

王洪这个人与安禄山是同拜为大夫[00:18:46]

那么李林甫就想通过王洪给这个安禄山上一课[00:18:49]

怎么个上课法呢[00:18:54]

有一次王宏和[00:18:55]

安禄山一块儿到李林甫的府上去拜见宰相[00:18:58]

结果一进去之后[00:19:05]

你看这个王洪阿建了这个李林甫之后[00:19:07]

阿基布块区[00:19:10]

然后呢[00:19:12]

毕恭毕敬的行礼[00:19:12]

那个恭敬远远超出了一般下级对上级的那种恭敬[00:19:14]

可以说是战战兢兢[00:19:20]

按理说呀[00:19:22]

安禄山刚来的时候[00:19:23]

那家伙肚子腆着[00:19:24]

鼻孔朝天[00:19:26]

Na 加or 的不得了[00:19:27]

结果进来一看[00:19:29]

[00:19:30]

这王红怎么是这样的一个恭敬的样子[00:19:30]

他就隐隐觉得[00:19:33]

[00:19:34]

这李林甫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00:19:34]

吓得他啊[00:19:36]

原本的腰杆直直的[00:19:37]

旗下的他那个一呢[00:19:39]

就逐渐就你就站着一下就弯了[00:19:40]

越来越弯了[00:19:42]

最后弯的比王宏还厉害呢[00:19:44]

周围人看了都直了[00:19:46]

而且这个李林甫还有办法治他[00:19:49]

怎么呢[00:19:51]

李林甫啊[00:19:52]

有一只[00:19:53]

队伍[00:19:54]

这个队伍啊[00:19:54]

专门T 李林甫到处去打听消息啊[00:19:55]

有点儿类似特务那种作用[00:19:58]

上到皇帝[00:20:01]

下到群臣[00:20:02]

他们都真查其行踪[00:20:03]

李林甫把这些人就用在了安禄山的身上[00:20:05]

侦查安禄山的所作所为[00:20:08]

侦查安禄山有什么打算[00:20:10]

结果后来每次见到安禄山[00:20:13]

李林甫都把他心里想什么事儿预先就能给点破[00:20:17]

这下子把安禄山吓惨啦[00:20:21]

阿鹿山[00:20:24]

你信[00:20:25]

阿鲁山以为李林甫[00:20:25]

李林甫该不是通神吧[00:20:27]

那么这些事儿我只跟少部分人说过他才知道的[00:20:29]

说现在吓的不得了[00:20:33]

后来李林甫在安禄山面前那叫威望一个高啊[00:20:35]

每一次安禄山见了李林甫吓得浑身上下[00:20:39]

据说是即便是寒冬腊月[00:20:42]

那个汉娜都能把里边的衣服给打湿了[00:20:45]

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00:20:47]

后来安禄山当节度使的时候[00:20:49]

也是这样[00:20:53]

每次有使者[00:20:55]

他派去的使者从长安回来的时候[00:20:57]

阿安禄山都要问一下这个使者[00:21:00]

[00:21:02]

宰相[00:21:03]

有没有说什么跟我有关的话呀[00:21:04]

如果使者说说[00:21:07]

宰相说了[00:21:09]

您这个阶段内啊[00:21:09]

干得还不错[00:21:10]

那安禄山就高兴地抚掌大笑[00:21:11]

[00:21:14]

好好好好好一蛋[00:21:14]

使者说说[00:21:17]

宰相说了[00:21:18]

你得小心行事[00:21:19]

哎呀[00:21:21]

安禄山就扑通一屁股坐那儿[00:21:22]

手拍着椅子说[00:21:24]

哎哟[00:21:25]

不得了喽[00:21:26]

我不活了[00:21:27]

我得死呀[00:21:28]

有人把他这个憨态还报告给了唐玄宗[00:21:30]

唐玄宗听了之后啊[00:21:34]

心里头还挺了[00:21:35]

[00:21:38]

为什么他还高兴呢[00:21:38]

唐玄宗一生注重在群臣当中搞平衡[00:21:40]

尽管这朕宠信安禄山[00:21:45]

但是一物得降一物啊[00:21:47]

隔着咱老百姓看来[00:21:50]

那叫恶人还需恶人磨呀[00:21:52]

对吧[00:21:55]

安禄山也得有个能治得住治得住他的人[00:21:55]

这个人不是别人[00:21:58]

他就得是这个李林甫[00:21:59]

所以[00:22:02]

唐玄宗听说这个消息之后[00:22:03]

还觉得蛮高兴[00:22:05]

李林甫担任唐朝宰相时间长达19 年[00:22:11]

这说明他确实有过人的才干[00:22:15]

否则唐玄宗也不可能把朝政委托他去处理[00:22:18]

而且让他一干就是19 年[00:22:22]

但也正是在李林甫担任宰相的时间内[00:22:25]

大唐王朝的盛世繁华之下[00:22:28]

隐藏的危机越来越严重[00:22:31]

而李林甫身上固有的一些负面因素其实是在加深这个危机[00:22:34]

那么[00:22:39]

李林甫的身上都有哪些负面因素呢[00:22:40]

李林甫这个人很复杂[00:22:44]

说实话[00:22:46]

历史上骂他也不是没有道理[00:22:46]

人格的确很低下[00:22:49]

有很多负面的要素在他身上[00:22:51]

第一个就是陷害三皇子[00:22:54]

这是他非常大的一个历史污点[00:22:57]

这个事情我们就不详细说了[00:23:00]

总之一句话[00:23:02]

他通过陷害三皇子给自己换取了上位啊[00:23:04]

他是最大的一个受益者[00:23:07]

但是三皇子事件大大的这个[00:23:09]

扭转了唐朝风清气朗的那样的一种政治政治格局[00:23:13]

把唐朝的官场的风气带向了一种不健康的这个方向上[00:23:18]

这是所谓三皇子事件第二一个[00:23:24]

这个人善于揣摩上意[00:23:26]

唐玄宗此时我们说他带正、圈正[00:23:30]

而且还有个特点[00:23:35]

唐玄宗此时特别的不愿意听反面意见[00:23:36]

那么作为李林甫来说[00:23:43]

李林甫就要就要迎合上意a [00:23:45]

他要投其所好[00:23:48]

所以他特别善于揣摩上意[00:23:50]

这个皇帝某些所所思所想[00:23:52]

[00:23:55]

他率先能领会[00:23:56]

然后呢[00:23:57]

他顺着你说[00:23:58]

比方说前面咱们说过的啊[00:23:59]

张九龄每次劝谏皇帝的时候[00:24:02]

李林甫往往要在底下悄悄的给皇帝地话[00:24:04]

您钱刚要独断[00:24:07]

何必听他们的[00:24:10]

您就钱[00:24:11]

您就自己做主不就得了吗[00:24:12]

他这样做一方面[00:24:14]

打击了张九龄[00:24:17]

另外一方面又巩固了他跟皇帝之间的关系[00:24:18]

所以你说有意思在唐玄宗[00:24:21]

日益对宰臣是大[00:24:25]

这个心怀警惕的时候[00:24:27]

李林甫却能够弄权[00:24:30]

却能够专权[00:24:32]

所以说你说这人本事大不大[00:24:34]

这是第二点[00:24:36]

第三一点啊[00:24:37]

他负面[00:24:38]

第三一点文化水平差[00:24:38]

这个人呐[00:24:41]

文化水平怎么形容呢[00:24:43]

他没读过多少书[00:24:45]

他那个文化水平最多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00:24:47]

粗通文墨[00:24:51]

就这么个人[00:24:53]

所以说他闹过好几次笑话[00:24:54]

比方说有一次[00:24:56]

再一个[00:24:58]

政府文书上有人写了迪度这么两个字[00:24:58]

这是诗经当中一首诗的名字[00:25:03]

但是问题在于[00:25:07]

咱李林甫不认de 这个的字啊[00:25:08]

李林甫拿那本书看了半天[00:25:10]

他纳闷儿[00:25:12]

他问问手下的[00:25:13]

这里写个戆度[00:25:15]

什么意思啊[00:25:17]

底下人都知道它念错字了[00:25:19]

但是又不好给他[00:25:20]

你说人家宰相了[00:25:22]

你又不好给人家指着点破[00:25:23]

对不对[00:25:25]

所以说底下人反倒觉得非常的这个尴尬[00:25:25]

还有一次大臣江渡[00:25:28]

江渡跟李林甫之间有亲戚关系[00:25:30]

江都的老婆生儿子啊[00:25:33]

这是个喜事儿啊[00:25:36]

那么大家都去祝贺李云甫呢[00:25:37]

也手书一封书信表示祝贺啊[00:25:39]

他是怎么写的呢[00:25:43]

他是他是这样说的[00:25:44]

她说[00:25:45]

文友怒张之气[00:25:46]

这下子笑话出来了[00:25:50]

怎么呢[00:25:52]

古代把生儿子叫做怒张之庆[00:25:53]

这个张斜玉旁[00:25:59]

这个张字啊[00:26:02]

它是玉器的意思[00:26:03]

形容这孩子宝贵[00:26:05]

这叫做弄璋之庆[00:26:07]

可尼可好[00:26:09]

您来这个弄璋之庆[00:26:10]

你这是獐头鼠目只张啊[00:26:11]

所以说闻之者无不大笑[00:26:15]

李林甫经常闹这样的一个笑话[00:26:17]

那么我们再来看他的另外一点[00:26:20]

这个人为人阴险[00:26:22]

尤其是对所谓文学知识[00:26:25]

它更是一个两面派[00:26:27]

我们来看一下史书是怎么样评价他为人阴险[00:26:29]

史书这么说的说他游记文学之士[00:26:32]

或阳与之[00:26:36]

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00:26:37]

世谓李林甫口蜜腹有剑[00:26:40]

这就是成语口蜜腹剑的由来啊[00:26:44]

表面上一团和气啊[00:26:47]

跟你说的话呢[00:26:49]

跟跟那个蜜一样甜[00:26:50]

但是底下他可害你他这个人[00:26:52]

为人阴险[00:26:56]

有很多的阴招[00:26:58]

我们举两个例子[00:26:59]

比方说有一个大臣叫岩井只严挺之[00:27:00]

是一个很正直的人[00:27:04]

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00:27:06]

他呢[00:27:08]

和张九龄之间关系很好[00:27:09]

你要知道这种人[00:27:12]

那李林甫可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00:27:13]

必欲除之而后快[00:27:17]

结果张九龄的倒台导致严挺之受到了牵累[00:27:22]

被外放为江郡太守[00:27:27]

后来又过了一些年[00:27:30]

A 这个时候呢这个[00:27:33]

唐玄宗啊[00:27:36]

想起严挺之来了[00:27:37]

他觉得严挺之啊[00:27:39]

是个人才[00:27:40]

我得用啊[00:27:40]

于是他就问宰相李林甫说[00:27:41]

严挺之[00:27:45]

现在何处啊[00:27:47]

我想用这个人[00:27:48]

那李林甫一听[00:27:50]

那还那还得了[00:27:51]

那能让你用他玛[00:27:53]

那不行[00:27:54]

李林甫决定玩儿阴的[00:27:56]

怎么个玩法呢[00:27:58]

A [00:27:59]

他晚上回去[00:28:00]

他找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00:28:01]

这个颜色只在长安[00:28:06]

他把他弟弟找来了[00:28:07]

然后跟他闲聊天儿啊[00:28:09]

就说说这个[00:28:11]

你有所不知啊[00:28:13]

是吧[00:28:14]

这个皇帝啊[00:28:15]

现在啊[00:28:17]

想任命你的哥哥[00:28:18]

[00:28:21]

一个高官[00:28:21]

一个高职啊[00:28:22]

想让他回来[00:28:23]

[00:28:24]

想重用他[00:28:24]

但是呢[00:28:26]

现在啊[00:28:26]

致命还没有颁布[00:28:27]

在这种情况之下[00:28:29]

最好啊[00:28:31]

你哥哥能够从啊外地啊[00:28:32]

秘密的先回来再说[00:28:34]

为了这个消息[00:28:37]

不爱露这样子啊[00:28:39]

我给你出个主意[00:28:40]

你写一个撞上面写清楚[00:28:41]

说是你哥哥现在身体得病了[00:28:44]

想回长安医治[00:28:47]

以这个为借口[00:28:49]

让他回到长安来[00:28:50]

那既然当朝宰相都这样说了[00:28:52]

那作为严损之来说[00:28:54]

那还有啥有啥[00:28:56]

[00:28:57]

犹豫的[00:28:58]

那就赶紧写呗[00:28:58]

于是回去了[00:28:59]

严损失就写了这么一个状[00:29:00]

说自己的哥哥有风机[00:29:02]

什么叫风机呢[00:29:06]

就是心脑血管疾病[00:29:07]

[00:29:10]

要请求回长安一致[00:29:10]

把这个给了李林甫[00:29:12]

李林甫要的就是这个[00:29:14]

要不怎么说阴损[00:29:17]

阴损呢[00:29:18]

就在这儿[00:29:19]

阴就阴在这儿[00:29:20]

他拿着这个东西去面见皇帝[00:29:21]

[00:29:24]

皇上啊[00:29:24]

你看这玩意儿不凑巧[00:29:25]

你刚说想重用这个严挺之[00:29:27]

结果我就接到了严挺之这样的一个报告[00:29:31]

您瞅瞅[00:29:34]

您瞅[00:29:34]

延庆只自己说了[00:29:35]

他现在身患重病[00:29:37]

风机响[00:29:38]

您让您啊[00:29:40]

给他一个闲职[00:29:42]

让他去养老得了[00:29:43]

唐玄宗听了之后[00:29:44]

那还有啥办法[00:29:45]

长叹一口气[00:29:46]

于是给了一言请只一个同Y 粘是这样的一个官职[00:29:48]

让他到洛阳去养老[00:29:52]

盐亭只听说这个消息之后[00:29:54]

严挺之气得不得了[00:29:57]

最后就在洛阳延请[00:29:59]

只愤懑而卒[00:30:01]

这是一个事儿[00:30:04]

还有一件事儿[00:30:05]

有一个大臣叫李适之[00:30:07]

李适之这个人那也是个满能干的人[00:30:10]

而且这个人为人宽厚[00:30:13]

深孚众望[00:30:15]

人缘很好[00:30:17]

但是他跟李林甫之间不对付[00:30:18]

李林甫啊[00:30:21]

知道里是只这人的性格里是只这人[00:30:22]

什么性格呢[00:30:25]

性格啊[00:30:26]

比较的直[00:30:28]

而且这个人呢[00:30:30]

大大咧咧的[00:30:32]

城府不深[00:30:33]

[00:30:35]

李林甫就专门儿[00:30:35]

抓住你这个特点[00:30:38]

有一次在闲聊的过程当中[00:30:40]

他故意当着李适之的面说了这么一个消息[00:30:42]

[00:30:46]

[00:30:46]

你们知道吗[00:30:47]

这个在华山那发现了一座金矿[00:30:48]

如果开发的话[00:30:53]

可以复国[00:30:54]

那当然[00:30:57]

这是个好消息了[00:30:57]

后来李氏只转头见了皇帝之后[00:30:58]

Li 是只就跟皇帝报告了这个消息[00:31:00]

而且建议开挖华山金矿[00:31:03]

唐玄宗一听[00:31:07]

[00:31:08]

华山还有金矿啊[00:31:09]

[00:31:10]

[00:31:10]

这不错呀[00:31:11]

于是就把宰相李林甫[00:31:12]

叫来就是[00:31:14]

咱们商讨一下具体的事宜[00:31:15]

结果把这事儿一说[00:31:17]

李林甫立刻是这么个表情[00:31:19]

[00:31:23]

眉头就皱起来了[00:31:24]

结果黄帝一看说是你这怎么了[00:31:26]

李林甫是这样回答的[00:31:29]

臣知之久矣[00:31:31]

华山陛下本命王气所在[00:31:32]

不可发掘[00:31:36]

故臣不敢言[00:31:37]

皇上[00:31:38]

你知道吗[00:31:39]

华山有金矿这事儿啊[00:31:40]

我早就知道[00:31:42]

我比他里是只知道的还早呢[00:31:43]

但是我为啥一直不说呀[00:31:45]

我为啥不建议开挖呀[00:31:47]

因为华山那[00:31:49]

那是陛下您本命之所在[00:31:50]

我大唐王气之所在[00:31:52]

从风水上来说[00:31:55]

如果在那个地方擅自开挖的话[00:31:56]

会破坏我大唐的亡命[00:31:58]

破坏我大唐的根基[00:32:01]

就是这个意思[00:32:03]

[00:32:04]

你还别说[00:32:04]

他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00:32:05]

你要知道道教[00:32:06]

这个华山自古以来是道教圣地[00:32:08]

ER 这个礼堂是把道教作为自己的国教[00:32:11]

并且早年间唐玄宗自己手转了一个华岳碑[00:32:15]

里边曾经提到过这样的两句话[00:32:20]

她说于小子之声也[00:32:22]

携太华之本命太滑[00:32:24]

就是华山[00:32:28]

他的意思是说[00:32:29]

[00:32:30]

我的本命之山就是华山[00:32:30]

所以李林甫说[00:32:34]

那是您的本命之所在[00:32:35]

不能开挖呀[00:32:37]

唐玄宗听了李林甫这么一说[00:32:39]

觉得[00:32:41]

哎呀[00:32:42]

你看你看不一样[00:32:43]

这到底不一样[00:32:46]

这俩人是不一样[00:32:47]

你看这李林甫做事儿[00:32:48]

多有全局观[00:32:50]

多有分寸[00:32:52]

你在看那个里是只阿你毛手毛脚的[00:32:54]

你干什么你[00:32:57]

你怎么这么莽撞呢[00:32:59]

所以说[00:33:01]

后来唐玄宗特地还把李师师叫来[00:33:01]

跟他说[00:33:04]

你以后做事儿啊[00:33:05]

先报告李林甫[00:33:06]

然后再来跟我说[00:33:07]

也就是说[00:33:09]

唐玄宗越发的信任李林甫[00:33:11]

越发的讨厌里是只了[00:33:13]

你说这里是只不是让李林甫故意挖了个坑给跳进去了吗[00:33:16]

李林甫这样的阴招应该说还是相当的多的[00:33:21]

礼宾府靠着口蜜腹剑的招数[00:33:29]

翻倒了不少受到皇帝器重[00:33:32]

威胁他地位的对手[00:33:34]

这样一来[00:33:36]

李林甫的权利是巩固了[00:33:37]

但唐朝正经人和的政治局面却是一去不复返[00:33:39]

那么[00:33:44]

李林甫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负面形为他还有哪些被人诟病的负面行为呢[00:33:44]

请继续收看开元盛世上部第12 集[00:33:51]

一言难尽李林甫[00:33:56]

礼服负面的第五点[00:34:00]

这个人善于笼络人心[00:34:02]

李林甫这个人在不下那个地方是很会笼络人心的[00:34:05]

咱们举一个例子[00:34:10]

他还没当宰相之前[00:34:11]

开元20年的时候[00:34:13]

他还只是这个吏部侍郎的时候[00:34:14]

他就配合吏部尚书裴光庭制作了一个巡资格制度[00:34:17]

巡资格[00:34:23]

什么叫巡资格呢[00:34:25]

唐朝当时的官场上出现了一个现象[00:34:26]

就是获得做官资格的人很多[00:34:29]

但是每年能够空出来的新职位很少[00:34:34]

即便获得了[00:34:39]

也长久不得升迁[00:34:40]

有的人据说当官20年不得升迁[00:34:43]

[00:34:47]

这回制定了一个巡资格[00:34:47]

什么叫巡资格呢[00:34:50]

巡资格就是告诉大家[00:34:51]

以后大家都有奔头了啊[00:34:53]

咱们呀[00:34:55]

论资排辈儿[00:34:56]

咱们排队[00:34:57]

只要你考核[00:34:59]

He GE [00:35:01]

你今年能够通过考核[00:35:01]

那好了[00:35:03]

你只要攒够一定的年头[00:35:04]

就可以升官了[00:35:06]

要我说[00:35:08]

这个事情是一个收买人心的举动[00:35:09]

于国不利[00:35:12]

为什么说于国不利呢[00:35:13]

它阻碍了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00:35:15]

但是他对于那些长久不得升迁的中低级官吏来说是好事儿[00:35:20]

因为这样虽然说还得按[00:35:25]

还得排队[00:35:28]

但是总有奔头儿了吧[00:35:28]

熬够年限我就可以往上升啊[00:35:30]

所以这些人对这个政策应该说是相当的勇敢[00:35:33]

李林甫就通过这样的手段给自己[00:35:37]

这个积积攒这个人吧[00:35:41]

我们再来看李林甫还有一个负面[00:35:44]

负面的一个特质什么呢[00:35:47]

前置沿路[00:35:49]

唐太宗时期创造的是广开言路[00:35:51]

虚心纳谏[00:35:54]

可是唐玄宗到了中年以后[00:35:55]

不但自己捐赠带证[00:36:00]

而且也不爱这个听受谏言[00:36:02]

他不爱听受谏言[00:36:06]

李林甫更不爱[00:36:07]

所以李林甫就决心要前置沿路[00:36:09]

他把当时[00:36:13]

那些言官[00:36:15]

也就是那些御史们[00:36:16]

都集中在一起[00:36:18]

跟这些人说了这样的一番话[00:36:19]

请看他是怎么说的[00:36:22]

他说[00:36:23]

今明主在上[00:36:24]

群臣将顺之不暇[00:36:25]

无用多言[00:36:27]

朱君不见立仗马乎[00:36:28]

十三品廖一鸣折翅悔之何及[00:36:31]

意思就是说[00:36:37]

你们大家伙儿听清楚啊[00:36:38]

现在皇上多圣明啊[00:36:39]

那是一大圣人[00:36:43]

他在上面咱们有什么意见好提的[00:36:45]

你们听着就行了[00:36:48]

对吧[00:36:51]

你们有没有看见[00:36:52]

朝廷那个那个那个宫廷院子里立的那个账玛呀[00:36:54]

立仗马呀[00:36:57]

那是姨丈用的码[00:36:58]

这些码平常吃的草料是三品大员那个级别的[00:37:00]

就是金额啊[00:37:06]

[00:37:08]

这伙食费[00:37:08]

阿雨三品大员是等同的[00:37:09]

已经到了这种地步[00:37:11]

如此优待[00:37:13]

可是一旦叫一声完蛋了[00:37:14]

立刻就被淘汰了[00:37:17]

悔之晚矣[00:37:19]

那意思就是说[00:37:20]

我告诉你们啊[00:37:21]

你们只能做一件事儿[00:37:23]

就是给我闭嘴[00:37:24]

怎么样[00:37:26]

颇有一点儿[00:37:27]

秦朝赵高在朝堂上指鹿为马[00:37:27]

教训群臣的感觉吧[00:37:32]

后来果然他是这么做的[00:37:34]

但凡言官[00:37:36]

有谁敢于劝谏[00:37:37]

他就一定到底下去找一个机会把你给撵出长安去[00:37:39]

一来二去[00:37:43]

终于大家都学会闭嘴了[00:37:45]

朝廷的风气[00:37:50]

唐太宗以来创立的那个风气[00:37:51]

就此就败坏[00:37:54]

李林甫就是这样一个人[00:37:56]

很复杂的一个人物[00:37:58]

一方面在他在任期间[00:38:00]

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00:38:02]

达到了一种鼎盛[00:38:05]

另外一方面[00:38:06]

他这个人人品低下[00:38:07]

一方面他创造了很多的制度[00:38:11]

完成了很多精妙的这个顶层设计[00:38:14]

另外一方面他又对朝廷的风气[00:38:17]

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00:38:22]

可以说是破坏性的作用[00:38:24]

所以说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真的是很复杂很复杂的一件事情[00:38:27]

你说有些事情[00:38:32]

比方说安史之乱[00:38:34]

你把它归咎为李林甫一个人的头上公平不公平[00:38:36]

要我说[00:38:41]

安史之乱的根源[00:38:42]

实际上就在于均田制的崩溃和府兵制的瓦解[00:38:44]

可是这样的事情不是李林甫一个人可以扭转的[00:38:48]

这是一个[00:38:52]

另外一方面[00:38:53]

作为宰相来说[00:38:55]

李林甫又的确发挥着别人所不能发挥的作用[00:38:56]

他的上台[00:39:00]

导致唐朝政坛那个正气消耗殆尽[00:39:02]

反倒代之以一批小人[00:39:07]

从这点上来说[00:39:10]

他又很难辞其咎[00:39:11]

但是还是那句话[00:39:15]

如果我们这个民族习惯于把一个时代的盛与衰归结到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身上的话[00:39:17]

我们就是一个没有担当精神的民族[00:39:28]

天下兴亡[00:39:32]

匹夫有责[00:39:33]

兴有每个人的功劳[00:39:34]

王每个人都得反思[00:39:36]

出现动乱了[00:39:39]

出现衰败了[00:39:41]

就把责任归结到某一个身上[00:39:42]

然后大家就都觉得一身轻松[00:39:45]

万事大吉的话[00:39:47]

这样的民族应该说是没有担当精神的民族[00:39:48]

作为一个现代人[00:39:52]

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史观来看待李林甫这个人[00:39:53]

下一讲[00:39:59]

我们将讲述一个对[00:40:00]

唐玄宗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女人[00:40:05]

也是唐朝最有名的女人之一杨贵妃[00:40:08]

他究竟有怎样的是几[00:40:13]

我们留在下去[00:40:15]

谢谢[00:40:16]